数学计划总结之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计划总结之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数学计划总结之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 ‎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为了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特制订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  一、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1、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地认、读、写100以内的数。能认识计数单位“百”、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并结合现实素材,初步学会估算。‎ ‎  3、在现实情境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  4、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用元、角、分进行简单的计算。‎ ‎  过程与方法:‎ ‎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  2、在统计活动中,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完成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  3、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收集、整理数学信息的渠道与方法。‎ ‎  4、经历探索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估计物体个数和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  5、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过程中,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  情感与态度与价值观:‎ ‎  1、在他人的指导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  3、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  二、教学资源分析:‎ ‎  1、教材的基本结构:‎ ‎  教材共分10个单元,与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材第二册相比较,本册教材增加了“位置”、“图形的拼组”、“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五个单元的新的教学内容。‎ ‎  “位置”和“图形的拼组”是新的关于图形与空间关系的内容;“认识时间”是逐步培养学生时间观念的内容;“找规律”是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训练,培养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的内容;“统计”是“统计与概率”正式教学的开始。这样,本套实验教材就初步呈现出内容丰富,结构宽阔的特点。‎ ‎  2、内容体系: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和统计。教材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 ‎  3、重点难点 ‎  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  难点: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看读写几时几分、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  4、教学资源:‎ ‎  除了教材以外,教师要因地制宜的开发和利用各种数学教学资源。例如教学图片、音响、课件、剪纸和拼图等都可作为教学资源来合理使用。‎ ‎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我班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但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弱,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学生,我们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让他们学会数学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  四、教学方法设计:‎ ‎  1.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  2.在教学中尽量体现学生学习数学的知识形成过程,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  3.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  4.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 ‎  5.为学生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  6.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  学习中,充分利用学生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 ‎  五、教学进度与课时分配:‎ ‎  本册教学共63课时,分16周进行。第一单元位置4课时,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课时,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4课时。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8课时,人民币的认识4课时,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5课时,认识时间4课时,找规律4课时,统计3课时,复习课7课时。详情见附表。‎ ‎  六、教学评价方案:‎ ‎  1、评价标准: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  2、评价方式和方法:‎ ‎  (1)考试成绩与平时表现相结合。‎ ‎  对学生的评定,我们除了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外,还要着眼于学生平时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探究能力、实践与综合运用能力及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所表现出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书写情况、作业情况及是否认真检查等情况)、学习方法及合作状态等情况。‎ ‎  (2)期末考试与平时考试相结合。‎ ‎  对学生一学期学习以来,对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考查,仅凭期末考试,是无法完整体现学生的学习情况的。我们要综合期末考试与平时测查成绩进行综合评定。‎ ‎  (3)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  对学生的评价,我们除了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出”等级“或”分数“。 可以用描述性的语言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知识掌握的情况和能力水平进行表述,侧重于学生发展性领域的表现。如:”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的学习活动“,”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是否认真,作业情况如何“,”有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