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9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班主任工作范文之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的对策
班主任工作范文之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的对策 在农村,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外出打工而把孩子留在家乡,交给亲戚朋友或其他相关成年人代为照管、教育,因而出现了大量“留守儿童”。这不仅给农村教育、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新的问题,而且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对于农村学校的班主任,留守儿童教育是一个特别需要关注的领域。 在杨泡,有的农民外出寻找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但由于许多外出打工的农民缺乏技术特长,因而打工的收入也很微薄,除了能维持自身开支以外,结余不多。于是,他们有的在外地或出国打工,往往常年、甚至几年在外,难以与自己的子女进行正常的沟通交流,很多留守儿童是通过电话和父母沟通的,但在这短短的电话交流中,父母通常只是问问孩子的学习情况怎样?学习成绩怎么样?短暂的交流时间里,父母大多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以及健康状况,很少涉及到孩子们成长中出现的心理困惑、需求、交往和兴趣。同时,这些留守在家的孩子,对父母的工作情况又所知甚少。因为长期的分离,在漫长的等待和期盼中,留守儿童和自己的父母在情感上又会出现了一种无形的隔阂,爸爸妈妈对许多的留守儿童而言,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一种称谓,许多哭着喊着要爸爸妈妈的孩子,在见到自己的父母亲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却变得不会表达自己的感情。此外,“寄养教育”会引起“留守儿童” 产生寄人篱下之感。有些照管者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寄养关系往往会使照管者与“留守儿童”之间产生心理阻隔,不能顺畅地沟通思想感情。在实施“隔代教育”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中,大约50%是文盲或半文盲,祖孙之间年龄相差40岁以上,心灵沟通困难更大,加之教育观念陈旧落后,教育方法不当,要么溺爱,要么放任,要么惩罚。家庭温暖的缺失使留守儿童心理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变异,他们多在性格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郁和孤僻,出现对抗、排斥、厌恶、冷漠、疏远、自卑等消极情绪情感状态和不良的人际关系,很难融入正常的同龄人群体。从而使“留守儿童” 出现厌学、学习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情感淡漠、脆弱、无助感、无价值感、任性、内向、攻击性行为、退缩性行为、小偷小摸、等诸多问题。而在生命安全方面,和溺水、触电、烫伤、烧伤、摔伤等生命安全事故也频频发生。为此,班主任应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来调适“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我觉得作为留守儿童的班主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多做一些工作: 首先,应该通过家访去了解他们的实际生活情况。如果是和亲人同住的话,那就应该嘱托亲人要时常关心孩子,有问题及时和学校沟通。如果独自居住,就要十分注意他的安全问题,应当教给他一些用电、用火等等这方面的安全知识,还有要告诉他如何进行自身的保护。平时在生活上,要更多地去充当一个母亲的角色。在一些细节上给予爱护和帮助,比如换季的时候提醒他注意冷暖,及时添减衣服等等。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给孩子找一个代理爸爸、代理妈妈,给他以情感上的补偿。在学习方面要多鼓励孩子,关心孩子,发现他有什么困难要及时帮助他解决。同时,班主任老师要建立一个比较良好的班级的学习氛围,和谐的班集体,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同学关爱。 第二,作为老师要时常跟家长进行沟通,电话联系,或者是网络联系、甚至是视频通话。要让家长明白家庭在“留守儿童”的教育和身心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及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具有不可替代性的独特作用。使家庭中的长者应有教育和管理“留守儿童”的责任意识,特别是父母,无论一方在家或双方都不在家,都要与子女加强联系,及时通过电话、书信等多种形式与子女进行经常性的沟通、交流,多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多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并尽可能利用节假日或其它有利时间回家看看,或把孩子接到身边度假,使孩子体验到亲情归属感和父母之爱的幸福。使他们能不定期地向自己的父母倾诉思念之情,反馈自己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发展状况,以便赢得父母的关心、理解和支持,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第三,班主任还应该联合一切有力的教育资源教育学生。在整个儿童成长过程中,学校、家庭、同伴群体,包括社区,还有媒体和网络都会不断地对孩子造成影响。作为班主任在引导孩子道德发展的过程中,也要能够善于利用这些资源,包括做一些选择和优化。我们不能单独作战,要力争获得更多支持,以促进孩子道德健康的发展。 第四,班主任要在班级给留守儿童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首先要对这些孩子有积极的期望,尽量的克服一些消极的刻板印象。不要一想到留守儿童就觉得他们是问题儿童或者另类孩子。然后尽量的创设一些条件,让这些孩子来展现他们一些优势。这样让他们有一些成功的体验之后,在班级中间比较容易赢得一些自尊或者尊重,归属感会强一些。同时要把这样一种观念传达给他所在的班级,让同学们也尽量有一些比较积极的看法。 第四、班主任要和学校进行定期的沟通,反映孩子的一些情况,进行校级层面的系统的部署,并向社会呼吁建立一套比较完整保障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体系。政府要加强管理和扶持力度,如果政府方面加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扶持,提高农民的收入,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的就会少一些,出现留守儿童的概率就会低一些。另外多开设一些寄宿中心之类的地方,这样也解决一些后顾之忧,比如安全等方面。 总之,班主任要尽一切努力,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