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_策划方案(二)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_策划方案(二)

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_策划方案 【按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 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全省卫生与健康 大会精神…小编为您整理了《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 施方案》,给您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借鉴。医院医疗服务能力 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 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全省卫生与健康 大会精神,立足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事业发展实际,着 力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我院综合服务能 力,满足县域居民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推进分级诊疗 制度建设。 二组织保障 为保证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顺利实施,经院务会 研究案例论文决定。成立我院能力提升工程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职能科室负责人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组织实施监督医院能力提升工程的 各项工作,组长为医院能力提升工程第一责任人。领导小组 下设办公室,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组织协调日常工作。 三工作目标 进一步加强医院人才技术重点专科等核心竞争力建设, 提升县级医院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管理水平。 计划利用 2 年时间,全面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到 2020 年底,争取达到“三级医院”服务能力要求;力争实现县域 内就诊率达到 90%左右。 四主要内容 (一)加强党建工作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医院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 贯彻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贯彻落实党的卫 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贯彻落实深化医改政策措施,坚持公立 医院公益性,确保医院改革发展正确方向。医院党委承担党 建工作主体责任,党委书记是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党政领 导班子成员严格落实“一岗双责”。紧紧围绕现代医院管理 制度,切实发挥党委领导在医院重大事项决策学科建设人才 培养队伍建设行风建设等方面的核心作用,为医院诊疗教学 科研管理等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 障。 (二)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1.强化依法执业。县级医院对本院依法执业承担主体责 任,院长是第一责任人。医院要明确专门部门负责依法执业 管理工作,定期对本院依法执业情况进行自查检查和整改, 并向属地卫生监督部门报告自查整改情况。严格落实《执业 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 以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和 规范性文件。建立和完善医疗护理院感药事等医院管理各项 制度,并分解细化到各职能部门和临床科室。 2.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 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20XX 年版)》要求,加强医疗质量 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与工作机制,实 行院科两级责任制,运用医疗质量管理工具持续改进医疗质 量。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县域质控网络体系建 设,充分发挥质控网络在推进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标准化规范 化同质化中的作用。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与工作机制,探 索精选论文运用医疗质量管理工具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严格 控制高值医用耗材的不合理使用,加大对异常高额医疗费用 的预警和分析毕业论文。 3.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患者安全管理相关组织 架构,严格落实患者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范行业 标准及服务指南,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建立临床科室医疗安 全上报与反馈改进机制,严格落实医疗安全责任制,细化职 能科室临床科室及相关人员责任。加大对患者身份识别用药 安全手术安全核查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危急值报告医疗器 械安全使用院内意外伤害防范信息系统安全等重点工作的 管理力度,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预防患者安全不良事件的发 生。 4.落实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建立完善预约诊疗制度, 逐步实行分时段预约诊疗和集中预约检查检验。加快建立远 程医疗制度,推动县域与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促进 医疗服务更加公平可及。落实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将药学服 务检查检验服务等纳入临床路径管理范畴,县级医院按照临 床路径管理的出院患者比例达到 70%。鼓励积极参与区域病 理影像心电等诊断中心的建设,实现区域内医疗资源共享, 在医疗质量控制合格的前提下,开展县域医共体内医学检验 医学影像病理等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逐步推进医务社工和志 愿者制度,为患者提供诊疗生活法务援助等支持服务,加强 医患合作,增强医患互信,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5.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 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建立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制定并 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严格执行有关技 术操作规范和工作标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加强对 肿瘤科产科新生儿室麻醉科手术室急诊科重症医学科血液 透析室内镜诊疗室消毒供应室等高风险科室和部门的管理。 6.加强护理管理。进一步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实 现县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对住院患者全面实施责任 制整体护理。门急诊手术室内镜中心等非住院部门结合工作 特点,优化服务流程,开展优质服务。强化落实护理核心制 度,针对重点人群重点环节重点部门制定完善护理安全管理 措施,保障患者安全。积极为上级医院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 术后康复患者慢性病患者晚期肿瘤患者等提供接续性护理 服务。 7.加强药事管理。完善各项药事管理制度,严格落实相 关法律法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完善医院用药管理处方审 核制度,鼓励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流程,实施药品采购储存 调配使用全程管理。加大对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抗凝药物高 警示药物毒麻精放等重点药物类别的管理力度。加强县域医 共体内各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对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延伸 的处方进行审核,实施药学查房和药师会诊,提供药品信息 与用药咨询,不断提高药学服务能力,促进药学服务模式转 变。 8.加强经济运行管理。医院法人代表为医院经济管理第 一责任人,明确院领导班子成员科主任医务人员管理人员等 岗位的具体职责,细化管理目标和任务。全面加强医院预算 管理收支管理成本核算与控制国有资产管理采购与合同管 理绩效管理以及内控机制建设。制定医院成本控制节能降耗 药品和耗材占比次均费用人员支出等经济管理年度指标和 中长期指标,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奖励和问责制度。 重点公开医院收支情况次均门诊费用人均住院费用诊次费 用床日费用主要医疗服务项目费用主要病种费用等社会公 众较为关心的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三)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1.完善诊疗科目设置。进一步健全一级诊疗科目,逐步 完善二级诊疗科目。独立设置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 咽喉科口腔科精神科传染性疾病科急诊医学科康复医学科 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中医科等一级诊 疗科目。逐步开设独立的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肾病 学神经内科内分泌科普通外科骨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胸外 科妇科产科等二级诊疗科目。 2.提升专科服务能力。 (1)补齐薄弱专科。根据县域居民诊疗需求近三年县 域外转诊率排名等因素,综合确定我院薄弱专科为外科(肿 瘤)和创伤医学。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重点加强儿科产 科康复医学科传染性疾病科等学科建设。通过改善硬件条件 引进专业人才开展适宜技术加强与医联体上级医院合作等 措施,补齐以上薄弱专科能力短板。加强急诊科建设,实现 患者信息院前院内共享,构建快速高效全覆盖的急危重症医 疗救治体系,提升对急危患者的抢救与转运能力。在医院整 体搬迁实施后,创造条件,组建介入科精神科老年科。 (2)夯实专科平台。进一步加强临床及其支撑学科建 设。重点加强病理科医学检验科(临床体液血液,临床微生 物学,临床化学检验,临床免疫血清学等专业组。分子生物 学我院未开展。)医学影像科(X 线诊断 CT 诊断磁共振成像 诊断超声诊断心电诊断脑电及脑血流图诊断等专业组)等学 科建设,提升疑难危急重症疾病诊断治疗能力。加强手术室 建设,配置相应的设备设施,根据《省手术分级目录(试行)》 和手术医师的相应授权,开展适宜的手术操作技术项目,提 升手术操作技术能力。 (3)强化核心专科。以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一级诊 疗科目为核心,重点提升对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地方病 的诊疗能力。加强血液净化中心建设,提高血液透析服务能 力,提升对终末期肾病等重大疾病患者的长期管理能力。进 一步加强麻醉科建设,扩大麻醉医疗服务领域。积极推动围 手术期急性疼痛治疗,加强术后监护与镇痛,加快患者术后 康复进程。在保障手术麻醉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手术室外的 麻醉与镇痛,不断满足群众对舒适诊疗的新需求。进一步加 强重症医学科等科室建设,提升对呼吸循环等重要生命系统 的支持能力,为危急重症患者救治提供有力支撑。 (4)打造优势专科。进一步加强现有实力较强的脑外 心血管内分泌急诊医学重症医学康复医学的临床专科建设。 围绕县外转出率较高的病种,以急需加强的普外创伤为重点, 县每年推广应用一定数量的卫生计生适宜技术。重点提升微 创技术临床应用能力,20XX 年内推广内镜介入治疗等微创技 术,不断提高微创技术临床使用比例。提升肿瘤心脑血管疾 病等重大疾病诊断治疗能力,不断满足患者不同层次的看病 就医需求。 (5)加强“五大中心”建设。整合医院多学科力量, 医院已成立“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中心”“新生儿危急重症 救治中心”二个中心。2020 年前,创造条件成立“脑卒中救 治中心”“胸痛救治中心”“创伤救治中心”三大中心。建立 急诊绿色通道,努力实现胸痛脑卒中新生儿重症孕产妇复杂 创伤等重症抢救的无缝对接,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 打造危重病抢救绿色通道。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对重点领域紧缺专业关键岗位的专业技术人才培 养与引进力度,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规范化培 训骨干医师培训等,形成稳定合理的专业人才梯队。加强在 岗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选派 符合条件的业务骨干参加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和骨干医师 培训等,储备高层次临床专科人才。加强在岗全员针对性继 续教育,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教学能力和师资队 伍建设,积极创建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和继续医学教育基 地,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大对重点领域 紧缺专业关键岗位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完善县级医 院“编制周转池”制度。 (四)构建有序的就医格局 1.落实医院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县医院的城乡纽带作用 和县域龙头作用。县级医院主要承担县域居民的常见病多发 病诊疗,急危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负责基层医疗卫生机 构人员培训指导,开展传染病防控等公共卫生服务自然灾害 和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等工作。依托诊疗服务普及健康知 识,提供健康指导,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结合实际开展卫生 防病知识宣教活动。加强对辖区内慢性病防治的技术指导, 做好慢性病信息报送工作,统筹协调做好死亡病例死因医学 诊断和报告,建立健全医院死亡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2.加强医共体建设。在县域内加强医疗服务共同体建设, 组建“1+1+N”(县医院医生乡镇卫生院医生村医)师徒群, 开展业务咨询预约转诊,推进全科医师签约服务。组建医共 体中心药房,完善县乡村一体化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持续推 进紧密型医共体工作。为基层转诊患者提供优先就诊优先检 查优先住院等便利。 3.加强医联体建设。以多种方式建立长期稳定的与城市 三级公立医院分工协作机制。针对县域内疾病谱和重点疾病 诊疗需求,对口帮扶或签订医疗体协议的城市三级公立医院 派出业务骨干退休老专家及高年资护士,通过专科共建临床 带教业务指导教学查房科研和项目协作等多种方式,促进医 护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和下沉基层。 (五)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1.加快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强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 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电子病历与电子健康档案相衔接。逐 步运用信息化手段规范临床诊疗行为开展医务人员绩效考 核。强化信息系统运行安全,保护群众隐私。 2.积极推进远程医疗服务。以医院为纽带,向下辐射有 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开展远程医疗健康咨询健康 管理服务;向上与城市三级医院远程医疗系统对接,促进优 质医疗资源下沉,通过远程会诊远程查房远程示教等多种形 式,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采取第三方机构合作模式,开 展远程病理服务。 3.稳步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应用互联网等信息 技术拓展医疗服务空间和内容,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一 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加快建立本院网上便民服务平台,或依 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服务平台,为医生在线诊疗和群众在线就 医提供支撑。 (六)加强医院人文关怀制度建设 发挥医院党组织在人文关怀制度建设中的主导地位,丰 富团委工委和妇女群团组织在人文关怀制度建设中的各项 活动内容,加强医务人员在医德医风和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 法学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全省公立医 院人文关怀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将人文关怀纳入医院文 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建立并完善医院文化理念体系,着力打 造医院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服务文化,形成 良好的文化背景,进一步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提高职工 素质,实现医院品牌的整体提升,不断提高职工和社会的认 同感。 五工作成效 1.学科建设 目前我院急诊科为市重点培育专科,20XX 年拟申请市重 点特色专科不低于 5 个。聘请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 专家省立医院神经内科专家合肥市二院康复科专家常年定 期坐诊教学指导。20XX 年全年邀请上海合肥芜湖等地各专业 专家会诊手术 250 台次。同时与上海瑞金东方肝胆华山医院 以及省内各大医院建立了友好帮扶协议,2020 年拟将我院重 症医学科全托管给铜陵市人民医院,以达到长足提升的目的。 2.医疗质量管理 医院独立成立质控办,每月对医疗质量运行和归档病历 核心制度执行情况科室管理情况临床路径医患沟通等全方 面进行督查,结合护理院感药事等督查内容,以简报的形式 下发,每个月循坏改进,真正达到了 PDCA 的控制与管理模 式。及时发现医疗安全隐患,规避了医疗风险。同时为医疗 质量管理提供了大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毕业论文目前存在的 缺陷,真正做到了“以数据说话”。常态化规范化标准化的 医疗质量管理模式,推动了医疗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为患 者医疗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3.医学人才培养 每年安排 2-3 名骨干医师赴上海深造,每年安排不低于 5 人次的省级医院进修。与合肥市二院建立了人才交流模式, 即我院派员前往进修,二院选派骨干技术人员来我院蹲点指 导。为确保 2020 年开展介入技术,已派送相关人员在中医 药大学附院学习。全年参加省市级各种学术会议短期培训 300 余人次。 4.加强医患沟通 每月针对临床医技科室窗口单位食堂物业等进行患者 满意度调查,平均患者满意度均达到 90%以上。独立成立医 患关系办公室,强化医患交流,妥善处置医疗纠纷争议。部 分科室建立了“医患沟通交流微信群”,对出院患者适时沟 通提升了随访效果改善了医患关系。 5.药事管理 制定和完善了各项药事管理制度,规范药品采购与合理 使用。医院设立了“药事管理质量控制专项绩效工资”,从 住院病历专项点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 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输液率门急诊患者输 液率药占比省监控药品比例质量层次Ⅰ比例省基药比例挂 网药品比例国家基药比例住院患者人均输液瓶/袋辅助用药 比例临床路径辅助用药比例等十五个方面对合理用药全面 管理。在市卫计委组织的全市县级医院住院和门诊的各项点 评评比中,始终名列首位。20XX 年上半年各项核心指标控制 如下: (1)药占比:27.84%; (2)抗菌药物使用强度:42.74DDDs; (3)抗菌药物使用率:49.63%; (4)辅助用药比例(21+5):0%; (5)门诊(除急诊和儿科外)不输液。 6.院感控制 成立了院感三级管理机构,严格落实多部门合作和持续 改进措施,持续开展各项监测工作,继续加强院感质量控制, 开展医院感染病例的前瞻性综合性监测及环境卫生学消毒 灭菌效果的监测以及全院多重耐药菌监测手术部位医院感 染监测 ICU 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监测工作。每季度做好细菌耐 药监测分析毕业论文的反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修 订院感考核标准,常规开展院感质量督查;继续完善修订各 项工作的制度和 SOP。每季度开展产品索证工作,杜绝不合 格和无证产品进入临床。每季度编写《医院感染通讯》,向 临床医务人员及时反馈本季度的各项监控数据和感控工作 现状。强化手卫生管理和设施配置。认真开展培训和演练, 充分调动了临床科室人员参与院感管理,提高各级人员的感 控意识。 7.深化合作共建 贯彻共建共有共享共赢发展理念,进一步巩固紧密型医 共体建设。一是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绑定权责明晰的“责任 共同体”。明确界定医共体成员单位功能定位和服务范围, 开通乡镇卫生院及村医上转病人的“绿色通道”,提供“一 站式”医疗服务,引导村民养成“有序就医逐级转诊”习惯。 二是扎实开展帮扶工作,实打实补“短板”,手拉手“传帮 带”,面对面促“整改”,组成若干个技术帮扶团队,一对一 帮扶,帮助各成员单位创建登记医院。三是做实家庭医生签 约服务。成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技术指导组,组建“1+1+1” 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团队,分片包干,进村入户,并针对重 点人群提供个性化的特色服务包。四是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 案。 8.护理管理 实行院长领导下的二级(护理部-护士长)护理管理组 织体系。改革护理分工方式,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修 订和完善护理工作规章制度各级责任护士的岗位职责各类 疾病护理常规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护理质量考评标准,并实施 护士的岗位管理。积极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强化服务意识, 优化服务流程,规范护理行为。基础护理有效落实,依据患 者护理级别和病情巡视病人,观察病情变化,协助生活护理。 优质护理服务已从病区向门诊手术室急诊等科室延伸。开展 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根据各专科特点和个体差异,发放健 康教育卡进行床旁的个别指导播放健康宣教视频病区走廊 健康知识图文展示等,使患者和家属掌握疾病相关的健康知 识,促进身体早日康复 9.信息化建设 持续推进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目前已上线 50 余模块, 全院所有系统实现共享。实现云服务。开通智慧医院,网上 预约挂号缴费查询等。 10.改善就医感受 按照省市卫健委部署,切实开展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活动。 定期召开公休座谈会,开展行政查房,了解群众需求和意见, 认真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过程中反映比较突出的医疗服 务问题,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六工作计划 2021 年 (一)实施阶段(20XX 年 8 月―2020 年 8 月) 1.20XX 年 8 月―20XX 年 12 月: 医院根据三级医院基本要求,制定各项工作计划 2021 年,落实学科建设(重点是肿瘤科消化内科介入科精神科) 设备添置制定五大中心建设计划; 各职能部门按照方案要求,对照三级乙等医院标准,查 找差距,改进管理模式强化制度落实与督查; 各临床科室对照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条款认真梳理,年 底达到基本标准 90%以上,达到推荐标准 75%以上。 2.2020 年 1 月―2020 年 8 月:完成推荐标准条款 90% 以上,同时达到三级医院评审条款,基本达到三级医院服务 能力水平。 (二)考核评估(2020 年 9 月―10 月) 2020 年 10 月 31 日前,对照《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 及三级医院标准,对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进行全面自评,并形 成自评报告提交上级主管部门,接受验收评估。 七工作要求 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旨在进一步完善诊疗服务 体系,提升我院综合能力,满足县域居民不断增长的健康需 求。是医院近两年的工作重点,全院上下要统一思想,统一 认识,统一行动,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 员参与,分工明确,全院一盘棋,齐心协力搞创建。确保各 项工作目标任务顺利落实。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