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9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4个测量放线方案分享,拿走不谢!
精品办公范文荟萃 24 个测量放线方案分享,拿走不谢! 关于测量放线,你不得不知道的 24 点 以下是关于测量放线的一些方案,共 24 点,希望对大 家有用。 1. 工程定位放线方法 (1) 进场后首先对甲方提供施工图进行复核,以确保设 计图纸的正确。其次,与甲方一道对现场的座标点和水准点 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过大时应与甲方或设计院共同商议 处理方法,经确认后方可正式定位。 (2) 现场建立控制座标网和水准点。现场平面控制网的 测设方法在下面。水准点由永久水准点引入,水准点应采取 保护措施,确保水准点不被破坏。 (3) 工程定位后要经建设单位和规划部门验收合格后 方可开始施工。 2. 根据工程的平面形状,决定采用矩形网 按工程定位图,以建筑纵横两个方向为座标轴,每 30m 测设一条控制线,形成 30m×30m 的现场控制网,建筑物的 定位即以控制网轴线为准。 精品办公范文荟萃 3. 根据本工程的平面形状,适宜于采用多边形现场控制 网 以与工程主轴线相对应的互成 120°方向的三根线作为 控制网的轴线,控制轴线的间距为 30m,形成现场控制网。 工程定位即以该轴线为准。 4. 位置确定 取工程纵横向的主轴线作为现场控制网轴线,组成现场 控制网。工程的其它轴线依据主轴线位置确定。 5. 开挖期间 在土方开挖期间,对于标高的测定,采用专人负责,随 挖随测的方法。在接近基底时,应将标高点引到基坑内,可 在工程桩钢筋上做记号。作为底板施工阶段垫层浇筑、支底 板模板的依据。 6. 地下室施工阶段标高测量方法 为了保证建筑全高控制的精度要求,在基础施工中就应 注意准确地测设标高。为±以上的标高传递打好基础。 采用经纬仪将现场水准点标高引测至地下室基坑内,可 在基坑四周的挡土桩上画出整米数的水平线,作为地下室标 高测量的依据。标高控制线应根据施工需要画出多处,对于 精品办公范文荟萃 各条标高线,应予校测,误差较大时 (>5mm)应予调整。 7. 外控法施工要点 施测时将经纬仪安置在建筑附近进行竖向投测。 (1) 测前要对经纬仪的轴线关系进行严格的检校,观测 时要精密定平水平度盘水准管,以减少竖轴不铅直的误差。 (2) 轴线的延长桩点要准确,标志要准确、明显,并妥 善保护好。 应尽量以首层轴线位置为准, 直接向施工层投测, 避免逐层上投造成误差积累。 (3) 取正倒镜向上投测的平均位置,以抵消经纬仪的视 准轴不垂直横轴和横轴不垂直竖轴的误差影响。 8. 垂直度的控制采用吊线坠法 采用较重的特制线坠悬吊,以确定的轴线交点为准,直 接向各施工层悬吊引测轴线。 (1) 线坠的几何形体要规正,重量要适当 (1 ~3kg) 。 吊 线用编织的和没有扭曲的细钢丝。 (2) 悬吊时要上端固定牢固, 线中间没有障碍,尤其是 没有侧向抗力。 (3) 线下端 ( 或线坠尖 ) 的投测人,视线要垂直结构面, 当线左、线右投测小于 3~4mm时,取其平均位置,两次平 精品办公范文荟萃 均位置之差小于 2~3mm时,再取平均位置,作为投测结果。 (4) 投测中要防风吹和震动,尤其是侧向风吹。 (5) 在逐层引测中,要用更大的线坠 ( 如 5kg) 每隔 3~5 层,由下面直接向上放一次通线,以作校测。 9. 上部结构标高测法 ±以上的标高测法,主要是用钢尺沿结构外部向上竖直 测量,在四周共设三处,以便于相互校核。施测要点: (1) 起始标高线用水准仪根据水准点引测,必须保证精 度。 (2) 由±水平线向上量高差时,所用钢尺应经过检定, 量高差时尺身应铅直并用标准拉力,同时要进行尺长和温度 改正。 (3) 观测时尽量做到前后视线等长。并采用铝合金直尺 以硬铅笔划水平线,以确保精度。 (4) 当高度超过一尺长时,应精确地定出第二基点,由 第二基点向上量测。 10. 采用天顶准直法传递轴线 天顶准直法是使用能测设天顶方向的仪器,进行竖向投 测。 精品办公范文荟萃 仪器采用: 配 90°弯管目镜的经纬仪。 激光经纬仪。 激光铅直仪。 自动天顶准直仪。 自动天顶——天底准直仪。 将仪器安置在施工层的下面。因此,施测中要注意对仪 器的安全采取保护措施,防止落物击伤,并经常对光束的竖 直方向进行检校。 11. 采用建设激光测量仪进行轴线垂直传递 (1) 测量仪器 建设激光测量仪是一种能自动保持工作精度,可适用于 各类工程建设的多工序检测的便携式仪器,它具有 6 种功能 ( 自动安平激光水平仪、自动安平激光水准仪、自动安平激 光水平面仪、自动安平激光铅直平面仪、自动安平任意倾角 激光束准直仪、自动安平激光圆锥面仪 ) ,是一种多功能、 多用途、性能好、精度高的新颖测量仪,有助于提高测量精 度和效率,节约劳力,提高工程质量和加快工程进度。 (2) 施工方法 精品办公范文荟萃 使用建设激光测量仪进行轴线竖向引测,首先选定控制 点,将控制点选在 1 层或 2 层。经测角、量边核准后,得引 测控制点,组成控制网。将新建立的控制网作为施工全过程 中竖向控制和施工放样的依据,在以上各层楼面浇筑砼时, 在对应于这 4 个控制点的位置处均预留 150×150mm垂线投 递孔,并在留孔处四周砌 200mm高阻水圈,以阻挡投点时施 工用水流洒在仪器上。为减少激光束衍射而产生的误差,利 用最有效可靠的测程 (30 ~40m),分段进行投点。 投测时,将仪器置于控制点,调平,让激光束垂直投测 到新测楼面留孔处放置的有机玻璃平板 (300 × 300) 接受靶 上,记下激光束的光斑圆心位置,则可进行所测楼面的放线 工作。 12. 建筑物的定位放线 (1) 建筑物的定位应以其平面布置形式和占地面积大 小不同而异:当以城市控制点或场区控制网定位时,应选择 精度较高的点位和方向为依据;当以建筑红线桩定位时,应 选择与主要街道中心线平行的建筑红线为依据,并应以较长 的已知边测设较短的边;当以原有建 ( 构 ) 筑物或道路中心线 定位时,应选择外廓 ( 或中心线 ) 较完整的永久性建 ( 构 ) 筑物 为依据。 (2) 定位的方法,在控制网上测定建筑物轴线控制桩。 精品办公范文荟萃 定位的方法应以建筑物的形状不同而异,矩形建筑物宜用直 角坐标法定位;任意形状建筑物宜用极坐标法定位;当量距 有困难时,宜选用角度交会法定位。 13. 采用天底准直法传递标高 天底准直法是使用能测设天底方向的仪器,进行竖向投 测,也叫俯视法。 采用仪器: 垂准经纬仪。 自动天底准直仪。 自动天顶——天底准直仪。 将仪器安放在施工层,通过向天底方向投测的光束与在 ±层上的轴线控制点相重合,即将轴线传递到施工层。 14. 轴线的垂直传递 采用内控法和外控法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在首层的适当 位置留设控制点,采用预埋铁板的方法,制点固定。在施工 上部结构层时,在控制点的施工层的相应位置留设孔洞,采 用铅垂仪将控制点位置投影到各施工层。同时采用激光经纬 仪对各控制点的位置进行校核。 15. 变形观测的基本措施 精品办公范文荟萃 为了保证变形观测成果的精度,除按规定时间一次不漏 的进行观测外,在观测中应采取“一稳定、四固定”的基本 措施。 (1) 变形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 变形观测点, 其点位要稳定。 基准点是变形观测的基本依据, 因此设三个稳固可靠的基准点,并每半年复测一次;变形观 测点应设在被观测物上最能反映变形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 置。 (2) 变形观测所用仪器、 设备要固定; 观测人员要固定; 观测的条件、环境基本相同;观测的路线、镜位、程序和方 法要固定。 16. 对邻近建筑物影响的观测 地下室施工过程中,为了及时掌握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影 响的程度,因此对邻近建筑物进行观测。在基础施工影响范 围以外设基准点,再根据设计要求,对距基坑一定范围的建 筑物,设置沉降观测点,并精确地测出其原始标高。以后根 据施工进展,及时进行复测,以便针对变形情况,采取安全 防护措施。 17. 施工塔吊基座的沉降观测 为了避免塔吊基座沉降 ( 尤其是不均匀沉降 ) 而影响正 精品办公范文荟萃 常施工,和发生意外事故 ,因此对塔吊基座进行观测,检 查塔吊基础下沉和倾斜状况,以确保塔吊运转安全,工作正 常。 18. 日照对高层建筑上部位移变形的观测 由于考虑到日照对建筑竖向偏差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 进行观测。 观测随建筑物施工高度的增加, 每 30m实测一次, 实测时应选在日照有明显变化的晴天天气进行,从清晨起每 一小时观测一次,至次日清晨,以测得其位移变化数值与方 向,并记录向阳面与背阳面的温度。竖向位置使用天顶法 19. 工程沉降观测 工程沉降观测是施工中一项重要工作。当浇筑基础垫层 时,在垫层上埋设临时观测点。当建筑施工到±层时,再根 据设计位置和要求埋设永久性观测点。然后每施工一层、测 设一次,直至竣工。 沉降观测必须由专业测量师负责, 采取定人员、 定仪器、 定时间的三定方针。以确保观测结果的准确。 沉降观测点位置与埋设方法见图示。 工程竣工时,沉降观测提供以下成果: (1) 建筑物平面图:图上标有观测点位置及编号; 精品办公范文荟萃 (2) 下沉量统计表:是根据沉降观测原始记录整理而成 的各个观测点的每次下沉量和累积下沉量的统计值; (3) 观测点的下沉量曲线。 20. 基础施工 为了基础施工阶段的安全,及时掌握挡土体的变形状 况, 对挡土体进行监测。 在护坡桩基坑一侧设置平行控制线, 用经纬仪准线法,定期进行观测,以确保护坡桩的安全。 21. 建立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 所谓控制网是由一定等级 ( 满足一定精度要求 ) 的控制 点所组成的相邻点互相通视并构成一定图形的测量网。平面 控制网是建筑物定位的基本依据,要分清场区平面控制网还 是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根据整体控制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 度的原则,以场区平面控制网控制建筑物平面控制网。 大面积的建筑小区、大型建筑物或创市优重点工程,必 须测设场区平面控制网,作为场区的整体控制,它是建筑物 平面控制的上一级控制,应结合建筑物平面布置的图形特点 来确定这种控制网的图形,可布置成十字形、田字形、建筑 方格网或多边形。 建筑方格网应在场区平整完成后在总平面图上进行设 计,其设计原则如下。 精品办公范文荟萃 (1) 方格网的主轴线应尽可能选择在场区的中心线上 ( 宜设在主要建筑物的中心轴线上 ) 。其纵横轴线的端点应尽 量延伸至场地边缘,既便于方格网的扩展又能确保精度均 匀。 (2) 方格网的顶点应布置在通视良好又能长期保存的 地点。 (3) 方格网的边长不宜太长,一般小于 100 m,为便于 计算和记忆,宜取 10 m 的倍数。 (4) 轴线控制桩应尽量投测在方格网边上。 (5) 方格网全部施测完成后,采用将所有建筑物一次性 定位的方法来检验其准确性,对于未进行平差的方格网是一 种较好的检验方法。 建筑方格网的测设方法是先测设主轴线,后加密方格 网,并按导线测量进行平差。 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是建筑物定位和施工放线的基本依 据,它是场区内的二级平面控制。 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图形,可以是一字形基线 ( 两个控 制点组成的 ) 、十字形控制网或平行于建筑物外廓轴线的其 他图形 ( 图 1) 。 精品办公范文荟萃 高程控制网是建筑场区内地上、地下建 ( 构 ) 筑物高程测 设和传递的基本依据。 高程控制网布点的密度应恰当,一般每幢楼房应设置 1~2 个点, 主要建筑物应设置 3 个点。 其测量方法可采用水 准测量和光电测距中的三角高程测量方法。 高程控制网的等级为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或等外水准 测量等。以上各等级都可作为建筑场区的首级高程控制。当 场区长、宽大于 100 m 时,可在场区内布置 4 个以上高程起 始点,与已知高程点构成闭合水准路线进行测量。 22. 控制桩的埋设和保护 控制桩应按照规程规定的标准进行埋设,一般应埋设在 距基坑放坡线 1 m 以外的坚固地方,其深度应大于当地的冻 土线深度,桩顶周围应砌筑 20 cm 高的保护台或设置其他保 护措施。 23. 基础施工测量 基础施工测量包括桩基施工测量、基槽开挖的抄平放 线、基础放线、±标高以下的抄平放线。在这些工作中,± 标高线的测定对确保槽底标高无误是至关重要的,此外还应 根据建筑物的大小适当考虑沉降测量。 24. 结构施工测量 精品办公范文荟萃 (1) 一般民用建筑物±标高以上的结构施工测量工作 主要包括: 首层轴线放线与抄平, 施工层主轴线的竖向投测、 施工层标高的竖向传递、大型预制构件的弹线及结构安装测 量等。 (2) 首层放线验收后,应将控制轴线引测 ( 弹出 ) 在外墙 立面上,作为各施工层主轴线竖向投测的依据。若视线不够 开阔,不便架设经纬仪时,应改用激光铅直仪通过预留孔洞 向上投测。这时的控制网由外控转为内控,其图形应平行于 外廓轴线。 (3) 控制轴线最好选在建筑物外廓轴线上、单元或施工 流水段的分界线上、楼梯间或电梯间两侧的轴线上。由于施 工现场情况复杂,利用这些控制线的平行线进行投测较为方 便。 (4) 标高的竖向传递,可用钢尺以首层±线为基准向上 竖直量取。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整尺长时,应另设一道标高 起始线。为了便于校核,每栋建筑物应由 3 处分别向上传递 标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