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建制村通畅工程建设质量监管的调研报告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关于加强建制村通畅工程建设质量监管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强建制村通畅工程建设质量监管的调研报告 一、现状与做法 全县境内公路总里程2024.398公里,公路密度24.67公里/百平方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县、乡、专、村道)1895.877公里,占县内公路总里程的93.65%,其中三级公路211.594公里,四级公路1219.141公里,等外公路465.142公里,分别占农村公路总里程的11.2%、64.3%和24.5%。2013年6月,我县被列入全省扶贫攻坚交通先行建制村通畅工程建设试点县,规划从2013年开始至2015年建设通畅工程1230.3公里,估算总投资6.77亿元,至2015年底将实现所有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的目标,将全面形成完善合理的农村公路运输服务网络。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监管,从健全工作机制、突出关键环节、解决突出问题、强化宣传培训等方面入手,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做法有: ‎ ‎(一)强化组织领导,责任靠实到人。成立了由县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项目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制定了《通渭县扶贫攻坚交通先行省级试点县建制村通畅工程建设实施方案》、《通畅工程管理办法》、《通畅工程专项督查工作制度》、《通畅工程建设工作例会制度》,明确县四大班子联系乡镇领导为乡镇项目实施第一责任人,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县上四大班子分管领导分别担任四个专项督查组组长,县交通部门班子成员、技术人员分片包乡负责技术,各乡镇确定了专门干部和群众代表等组成的社会监督组,旁站式监理工程质量,层层落实责任,全程跟进督查。同时,每月召开通畅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例会,县上四大班子领导开展大容量、全方位强力督导,确保了工程质量。 (二)突出质量监管,严把关键环节。严格落实项目建设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四项制度”,严把原材料检验、机械设备准入、工程质量检测、分项工程验收、质量监管程序和资金拨付“六个关键环节”,即各施工班组与市检测中心确定的合格砂石料场签订原材料供货协议,开工项目管理人员不到位、施工机械设备不到位的杜绝进场施工,县交通部门实验室检测人员对每条路从原材料进场到混凝土面层浇筑等环节层层检测,每道工序完工都由乡镇质量监管员、工程监理人员、村组群众代表、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共同验收,专业监理、乡镇质量监管员和社会监督组合力监管工程,县交通局、施工单位以及银行签订协议监管资金支付情况,这六项措施确保了工程监管科学规范,环环相扣,不留死角。 ‎ ‎(三)加强部门协作,解决施工难题。积极推广“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在混凝土搅拌中,能采用商砼的路段一律用商砼,无法用商砼的拌合站必须要配备电子计量斗;路面涨缝处理采用φ25光圆钢筋和闭孔泡沫板技术;混凝土面层振捣上采用排式振捣棒;路肩夯实使用微型压路机分层压夯。这些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使用,有效降低了劳动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组织县公安、物价、矿产、国土、水务等部门联动执法,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对对砂石料厂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保原材料市场稳健运行。协调召开部门协调会议,联合解决影响工程进度的征地搬迁、电力通讯线路改移、自来水管线相互交叉、道路穿越林地等问题,保障了通畅工程建设施工进度。 (四)开展宣传培训,营造良好氛围。高度重视项目管理培训工作,通过集中授课、现场讲解、观摩培训、评比考核等多种形式,先后组织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乡镇质量监管员开展培训5次、培训600余人次。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各种政策,积极动员引导群众在征地搬迁、河道采砂、道路改线、排水设施设置、路肩就近取土等方面大力支持项目建设。发挥新闻舆论监督作用,在县电视台、政府网站等新闻媒体,对通畅工程建设相关信息进行公开公示,对实施情况跟进宣传报道;在施工现场设立公示牌,对县纪委、县交通局、包片领导、技术人员及乡镇监管人员的举报电话予以公示,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使项目建设在阳光下运行,形成了全民参与关注通畅工程的浓厚氛围。 (五)推动机制创新,提升管养水平。研究制定了《通渭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通渭县通畅工程养护管理办法》,明确“县乡道县管县养、村道乡管村养”的养护管理机制,成立了县乡公路管理局,下设三站一中心一大队(即:新景、襄南、马营三个养护站、县农村公路养护中心和县农村公路路政执法大队),负责县乡公路和通畅工程养护管理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县、乡、村和群众的养护管理责任及义务。县财政按公共预算收入的2%列支县乡道路养护经费,按每公里1000元列支通畅工程养护奖补资金,以弥补养护经费不足的问题。组织公安交警、交通运管等部门联合执法,开展超限超载车辆集中治理20次,对250辆超载车辆马槽进行拆卸,有力地遏制了超限车辆对县乡公路的破坏,确保了道路畅通。 ‎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县在畅通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中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在调研中发现,目前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部分乡镇压力传导不够。县上建立的“四级责任”体系层层靠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工作成效极为显著。但在调研中发现,部分乡镇存在压力传导“损耗”、“走劲”现象,导致“监而不管”、“管而不严”、效果不明显。有的乡镇主要领导自己十分重视,但传导压力不够,主观认为监管员天天在工地,没必要再加压、再强调,客观上成了压力“缓冲器”,导致一些工程问题较多;有的乡镇监督机制松散,质量监督组由乡镇专干、驻村干部、村干部组成,结合乡镇轮流坐班制度,实行每人一天轮流监管,责任未具体到个人,导致一些监管员出工不出力,遇到问题推诿扯皮,监管不见实效。 二是工程管理技术掌握不过硬。部分乡镇质量监督员由村干部担任,尽管接受了几次县上组织的技术培训,但受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影响,不能很好掌握技术规范要领,不会监管,在监管中对一些质量问题发现不及时,监管作用发挥不充分;有的乡镇监管人员、社会监督员由于监管工作持续时间长,就餐和交通成本高,致使积极性不高,出工不出力,导致质量监管“挂空挡”;个别施工班组技术力量薄弱,质量意识不强,施工经验不足,工程管理混乱,致使质量监管难度大。 ‎ 三是部门沟通配合还需加强。各工程责任主体衔接不够紧密、沟通不密切,协调处理问题机制不流畅,有时对同一问题处理意见不一致,对督查出的问题存在如何统一定性的问题,出现衔接配合“空隙”、“脱节”;一些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不扎实,设计部门、交通部门和乡镇缺乏有效沟通,导致规划设计与实际情况有出入,工程进度受影响;施工中水、路交叉打架问题依然突出,引水管网沿路面、边沟开挖,造成通畅工程路基和边沟沉陷,存在质量和安全隐患;协调解决监管人员、技术人员补助资金力度不大,监管人员、技术人员开展工作就餐难、交通成本高,一定程度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四是项目管理精细化程度不高。县交通部门实施通畅工程建设,在质量监管上项目化、精细化、机制化还不到位,管理不够规范、专业、精细;部分监理只注重质量监管,对安全生产、施工进度等工作重视不够,发现问题只下发指令,对整改落实情况跟踪问效不够,未形成“检查-整改-复查”闭合管理;一些项目质量管控不够严格,致使原材料不合格、混凝土振捣不到位、边沟厚度不够、路面线型不畅、刻纹深度不够等问题时有发生;个别项目内业资料不够规范,一些工程变更、工程拆迁、检测检验、施工日志等应建立的影像或数据资料不全面、系统,说服力不强。 ‎ 五是重建轻养问题依然存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工作,制定了《通渭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通渭县通畅工程养护管理办法》,但部分乡镇存在对养护管理问题重视程度不够、主体责任意识不浓的问题,制定的辖区内通畅工程养护管理实施细则结合实际不够、可操作性不强,个别乡镇还未制定实施细则,养护管理专管人员尚未确定;主管部门也对各乡镇落实养护主体责任指导不够,督查力度不大,使养护管理机制落实不到位。 三、对策和建议 建制村通畅工程是我县“一号工程”,对保障群众出行便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振群众致富信心都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在一年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质量监管,不断提升公路建设管理水平。 一要靠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保质量。道路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去年我县被列为全省扶贫攻坚交通先行试点县,这为我们改善农村道路基础条件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实施好省级试点县通畅工程建设项目,是一项事关全县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实施好通畅工程建设,特别是各乡镇主要领导要把通畅工程建设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深入研究谋划工作,健全完善监管机制,层层靠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做到协调问题到位、监管力度到位,为广大群众走上“放心路”打下坚实基础。 二要强化培训,提升技术水平保质量。县交通部门要充分利用冬闲时间,研究制定《通畅工程建设施工技术学习培训方案》,通过技术讲座和施工培训等方式,对项目包片领导、技术人员、工程监理、中标企业三大负责人、施工班组负责人和各级监管人员集中开展以工程管理、技术指标、施工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培训,进一步强化工程技术理论知识,规范统一施工管理和技术标准,推动2015年通畅工程建设水平上新台阶、新高度。 ‎ 三要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保质量。各相关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加强协作、相互支持,切实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一是健全完善质量监管协商处理机制。县交通部门要深入调查研究,立足实际情况,制定交通部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乡镇等部门协商处理问题制度,强化沟通联系,统一工作标准,规范处理程序,提升工作效率。二是加大部门协调配合力度。县通畅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互相配合、通力合作,坚决防止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特别要解决好水路交叉、联合执法等影响工程建设问题。三是加强省市上级部门衔接工作。县交通部门要加强与省市交通部门的沟通衔接,扎实做好2015年项目前期工作,确保明年开春后能迅速投入施工建设。四是着力解决监管、技术人员补贴问题。县交通部门要认真研究相关规定,对乡镇监管员差旅费、就餐费等补贴在制度允许范围给予解决,切实提高工作积极性。 ‎ 四要细化措施,推动精细化管理保质量。通畅工程建设标准高、要求严,加强质量监管,必须在专业化、项目化、精细化管理上下工夫。一是精细化质量保证体系,厘清、理顺项目各职能部门关系,靠实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公室(县交通局)、项目质量监督小组、监理单位、中心试验室等各部门责任,确保项目科学合理运转。二是精细化履行监管责任,要认真落实“四级责任体系”,结合实际再细化、再具体,责任靠实到个人,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项目,特别要督促专业监理认真落实项目管理制度,注重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施工进度、资金使用等工作同督查、同促进,进一步强化跟踪问效,做到检查整改双落实、闭合管理。三是精细化施工过程控制,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抓管理,切实靠实各级责任,严把施工关键环节,规范每一个环节、每一道流程,特别要建立完善规范齐全的图表、影像资料,从原材料、基层面层检验、混凝土配合比等环节跟进,真正做到工程质量用检验数据和结论说话。 五要落实制度,抓好养护管理保质量。农村公路建设“三分建、七分养”。一是各乡镇要高度重视养护管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通渭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通渭县通畅工程养护管理办法》,研究制定本乡镇实施细则,确定养护管理人员,将责任落实到人到路段。二是交通部门要加强乡镇养护管理工作督促指导,对当年建成的通畅工程有县交通部门、相关乡镇、村委会三方共同验收,完成设计工程量、质量合格的立即交付乡镇和村委会管养,实行“无缝交接”制度,确保建成一条,受益一条,养管一条。三是县财政部门要认真落实相关规定,按公共预算收入的2%列支县乡道路养护经费,按每公里1000元列支通畅工程养护奖补资金,确保养护经费有保障。四是县交通、交警、运管、路政等执法部门要强化联合执法,加大超限超载治理力度,切实维护通畅工程建设成果。五是县林业部门要及时跟进,规范合理栽植行道树,并及时恢复路容路貌,确保行车安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