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传统节日主题班会策划方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传统节日主题班会策划方案

‎2020传统节日主题班会策划方案 传统节日主题班会策划方案1‎ 一、活动目的:‎ ‎1、通过多种活动形式,颂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了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和传统节日典故。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倡导过中国节,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3、激发探索科学兴趣,增强刻苦钻研精神。‎ 二、活动内容 ‎1、发动学生收集我国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以及圣诞节的相关知识。‎ ‎2、通过多种形式述说传统节日中的来历、习俗,从而引导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三、活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形式生动活泼,了解传统节日,抒发真情实感。‎ 四、准备工作:收集节日的来历及习俗。‎ 五、计划实施过程 导入:由某个西洋节的传统节日,过渡到今天班会的主题是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我看传统节日”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一)讲述主要中国传统节日以及由来 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七夕节等 中秋节又叫“仲秋节”、“团圆节”。是汉民族古老而传统的节日。在农历八月十五日。此日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魏晋时期已开始中秋赏月。唐代有登台观月、泛舟赏月、饮酒对月之风俗。北宋太宗年间,始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有祭月、拜月、赏月、吃月饼的习俗。如今与春节、端午节一起并称中国三大传统佳节。此节在许多少数民族当中也很盛行。 “花好月圆”是中秋节的一大特色。该节日的节庆活动以及民俗心理是极为有情致、颇具诗情画意的。虽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各自习俗有异,但有许多方面大致是相同的。‎ 有关中秋节的诗句更是数不胜数,如李商隐的《嫦 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苏轼《水调歌头》等等 ‎(二)设计小品表演有关中国节日与外国节日—我看传统节日与外来节日 ‎(三)抢答题:中国传统节日 A, 让学生举手抢猜中国的传统节日 B,让学生抢答有关七夕、中秋、春节的诗歌和故事,与春节有关的神话,活动等;总结其他节日的寓意。‎ ‎(四)情景表演 ‎1 中秋节和月亮的关系很密切,人们看见圆月,就会联想到一家人的团圆,所以有人把中秋节叫作团圆节,就会联想到一家人的团聚,过节时吃的月饼也作成圆形的,叫作月饼。你们家的中秋节一般是怎样度过的呢?‎ ‎2 学生表演和家人吃月饼的小品。‎ ‎(五)讲述漳州地区的主要传统节日 漳州民间流传一首《十二月歌》,把本地的岁时习俗以顺口溜的形式表现出来:正月鼓仔灯,二月落花生,三月□(音燕,意为浸种)豆芽,四月卖麻茶,五月来裹粽,六月塍草冻,七月印经衣,八月卖麻糍,九月放公差(风筝),十月抾秞(稻)穗,十一月卖草席,十二月卖粿箬。‎ 如元宵是春节活动的尾声,又是传统的上元节,漳州人称之为“正月半”,客家人称之为“开大正”。这一天,漳地的民俗活动特别多,也特别热闹、隆重。若元宵日天气晴好,就称今年查某(女性)岁君好,民间认为今年对女性有利。‎ 最后以一首有关传统节日的歌曲结束本次主题班会。‎ 传统节日主题班会策划方案2‎ 一、班会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查阅资料,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等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做生活得有心人,善于发现生活中蕴涵的随处可见的传统文化。‎ ‎2、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浓厚兴趣和深切的热爱,让学生学会和家人一起快乐地过传统节日,增进与家人的情感。‎ 二、班会准备:‎ 调查收集有关资料。‎ 三、班会过程:‎ 主持人上场:‎ 男1、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而传统节日就犹如其中闪烁的明珠。‎ 女1、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走进我们的传统节日吧!‎ 男1、六年五班“了解传统节日 弘扬民族文化”主题班会(合)现在开始!‎ 女1、请班长宣布班会目的:‎ 班会目的:大家都知道,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而来,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得精彩画面,但是,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信息技术不断发达的今天,人们忙着工作,几乎慢慢地忽略了这些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节日,就算知道今天是这个节日,却不知道这个节日是干什么或纪念什么的。例如重阳节,腊八节等传统节日已无人问津,而同学们早早地准备圣诞礼物时,我们,华夏儿女,龙的传人,炎黄子孙,是否该重新拾起那些“压箱底”的传统了呢?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更多的传统节日,我们召开这次班会!主题是了解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相信在召开这次班会之后,班里一定会掀起经久不衰的“回归传统”的热潮!‎ 男1:同学们,我们刚刚度过了一个团圆美满的传统节日,那就是——‎ 女1:合(中秋节)。‎ 女1:是的,除此之外,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生: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七夕节、重阳节、腊八节。‎ 男1:按照时间的先后,每年我们迎来的第一个传统节日,也就是最隆重的是农历正月初一——春节,(一个同学走上台挂上春节的灯笼)‎ 女1:接着是热热闹闹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挂灯笼)‎ 男1:春风春雨迎来——清明节。‎ 女1:纪念屈原便有了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男1:牛郎织女银河鹊桥会,古老的乞巧节如今已与时尚接轨,演变成了浪漫的七夕情人节。‎ 女1:团团圆圆,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男1:秋高气爽,登高远望,尊老敬老,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女1:俗语有“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腊月初八——腊八节。‎ 男1:一年的最后一天,腊月三十儿——除夕,辞去旧岁,第二天就是春意盎然的正月初一——新春佳节。‎ 女1: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千百年来,传统节日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滋润着世世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田。‎ 男1:请第一小组来介绍春节的习俗。‎ ‎①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日。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有所不同的。‎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来的呢?请听关于“年”的古老传说。‎ ‎②民间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居海底,每年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可以过去呢?据说“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以驱除“年”兽;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窜友道喜问好,相互庆贺平安度过了“年”关。这风俗越传越广,便成为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另有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以“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③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春节。因为当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④春节过后不久,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有足够的理由来载歌载舞迎接这个节日。于是,节前就在门联上贴上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当春姑娘来到门口时,会念一遍寄托新一年美好愿望的句子,这一念好运真的来了。同样寓意的事情还有挂大红灯笼和贴“福”字及财神像等。‎ ‎⑤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离家的孩子要不远千里回到父母家里。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饺子的做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了。我为大家准备了饺子,请大家品尝,祝福大家万事如意!‎ ‎⑥拜年是春节期间最普及又极富人情味的传统礼仪。新年伊始,人们扶老携幼,出门走访亲戚朋友。你们会拜年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一起来做手势,口中说祝福的话)‎ ‎⑦春节,人们喜气洋洋,到处欢声笑语,请欣赏民乐合奏《喜洋洋》。‎ ‎⑧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仪式;节中有给儿童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等典礼;节后半月又是元宵节,其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了。‎ 男1:说到春节,就一定提到元宵节了。‎ 女1:下面请第二组同学介绍元宵节。‎ 第二小组:‎ ‎1、元宵在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最热闹的一天,因为过了这一天, 绝大部分人们都要上班了。元宵北方有盛大的灯会和烟火活动。南方有舞 龙舞狮,社戏杂耍,从白天起就开始进行,直至深夜。我们富拉尔基的元宵节非常隆重,夜幕降临,人们漫步到江边,放许愿灯、观灯猜灯谜、观看露天电影、燃放烟火、滚冰、拾柴等祈愿新的一年万事如意、身体健康、财源滚滚。富拉尔基的元宵节即滚冰节,已被收入吉尼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我们家长的骄傲,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2、一位同学端着一盘汤圆上场,唱《卖汤圆》。‎ ‎3、圆溜溜、爽滑香甜的汤圆是元宵节必不可少的美食,它象征团团圆圆,请品尝我们小组为大家准备的炸元宵,愿老师、同学们永远幸福,与亲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第三小组:‎ ‎1、春风能解冻,和煦催耕种。农历24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就是清明节,又叫踏青节。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时代。后逐渐与之前1~2日的“寒食节”融为一体,成为悼念先人、祭祖扫墓和踏青春游的节日。‎ ‎2、宋代诗人王安石便有著名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来寄托对先人无尽的哀思,对逝者的怀念直至今日,清明节乃是人们为已逝亲友扫墓的日子,展现了浓浓的人情味儿。‎ 第四小组:‎ ‎1、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或“天中节”。它是汉族民间隆重的传统节日。这天民间要自发组织龙舟比赛,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于门庭。这个节日相传是纪念楚大夫屈原忧国忧民,奋身投汨罗江的故事,老百姓以糯米以棕叶包成饭团投入江中作饵,让鱼鳖不食他们尊敬的屈大夫。在我们家乡还有佩香囊、系五彩线、挂彩葫芦等习俗,以祝愿亲人朋友身体健康。‎ ‎2、端午节除了这些习俗我们小孩子还自创了一种“蛋碰蛋”游戏,那便是以煮熟的鸡蛋相互碰撞,最后保存完整的鸡蛋的主人获胜,哪位同学有兴趣来参赛,获胜的同学将赢得香囊一个。凡参与同学即可得我们小组同学亲手编的五彩线一条。‎ ‎3、游戏蛋碰蛋。六组(需16个鸡蛋)‎ 第五小组:‎ ‎1、端午节的习俗真是很有趣,到了盛夏时节,我们迎来了“乞巧节”。‎ ‎2、“乞巧节”又称“少女节”、“女节”,或“七夕节”。在农历七月初七日。源于古代的民间神话传说--“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据说那天是牛郎织女在天河鹊桥相会的日子。且每年只有一次。人们在晴朗的夜晚,牛郎织女两颗星星才看得真切。因为织女心灵手巧,人间女子都希望能在这一天向织女乞取智巧。节日里,民间有晒物、乞巧等习俗。在这个节日里,古时候的人们还在庭院里搭起彩楼,谓之“乞巧楼”。妇女们摆设香案,陈列瓜果,穿针引线,乞求智巧。乞巧的方式很多。有的登上彩楼,对着月亮,用五彩线穿九孔针。先穿好的叫“得巧”,后穿好的叫“输巧”。有的地方在那天中午的太阳下放一碗水,把绣花针放在水面上,根据针在碗底的影子来确定是输巧还是得巧。‎ ‎3、还有的地方以此日为“少女节”。年轻的姑娘举行“慕仙盛会”。江南一带,在这天解开孩子们脖子上的五色彩丝,甩于屋顶,谓之送健绳。广州一带甚重七夕节。家家户户陈列瓜果以及各色香花,化妆用品,少女盛装,于月下祭拜七姐(毛蓝七姊妹)。广西等地的人民在这天储水,叫做“双七水”。据说用此水洗浴,可以避邪祛病,达到洁身美容效果。古时台湾、福建等地的人民把农历七月七日作为“情人节”。如今,中国人较普遍地将七月七日定为中国的“情人节”。据说牛郎织女在七仙湖边成亲,生儿育女,因此,“牛郎织女”的故事人人讲得绘声绘色。每年到了七月初七的晚上,许多人就会自然地聚集在一起,观看喜鹊搭桥、牛郎织女相会……人们一边纳凉一边讲着古老而神奇的爱情故事。习习的晚风带走了白天的炽热,神奇的故事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与向往。唐代诗人林杰的《乞巧》诗最为有名,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第六小组:‎ ‎1、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又叫“仲秋节”、“团圆节”。是汉民族古老而传统的节日。此日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有祭月、拜月、赏月、吃月饼的习俗。如今与春节、端午节一起并称中国三大传统佳节。中秋时节,正值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百果成熟之际,又因此时月亮与地球相距最近,故有“一夜明月今宵多,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感慨。‎ ‎2、中秋节拜月、赏月必不可少,从古至今赞美明月的诗句举不胜举,请同学吟诵几句:‎ ‎(1)唐代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3)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王建《十五夜望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5)苏轼《中秋月》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6)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7)《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9)《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3、品尝月饼:‎ 同学们,中秋节你们吃月饼了吗?(吃了)‎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宋代,流行于元朝。相传,元朝末年,各地灾荒严重,民不聊生,各地人民纷纷起来反抗官府。为了秘密联络起义平民,泰州张士诚把写有八月十五日杀敌起义的秘密传单夹制在月饼里面,送给平民。起义平民吃到月饼后,就知道了起义的时间、地点,从而一呼百应,举行了民族大起义并取得了胜利。后来,在八月十五这天就流行互赠月饼,吃月饼的习俗,以示对前人的纪念和对亲朋好友的节日祝福。请品尝我们小组为大家准备的月饼。‎ ‎4、中秋节这天,民间盛行走亲访友,互赠礼品,特别是青年男子要趁中秋节日拜会岳父母大人。礼物不拘轻重,但月饼是不能少的。另外还有糖果、酒类、水果、糕点等。最好是成双成对,表示吉利。前几天中秋节,我的爸爸妈妈就买了米旗月饼去看望我的爷爷、奶奶、姥姥、老爷。‎ ‎5、每年中秋佳节,现代人们会聚集在城市的广场,或公共绿地,举行大型的集会。内容有文艺表演、武术竞赛、篝火晚会、情侣化妆舞会、集体婚礼等。还有的地方在山地湖边宿营,举行自助式烧烤集会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今年我们全家就跟我爸爸的徒步队去野外宿营,天空为被,大地为裤,赏明月、吃月饼,这中秋节我们过得特别有趣。‎ 重阳节:‎ ‎1、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它源于古老的《易经》,在中国人的眼里,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便开始过这个节日。‎ 甲:同学们,你们对重阳节的历史渊源还知道哪些?‎ 生:主持人我们小组的同学从网上收集了有关的资料,就让我们来说说吧!‎ ‎2、早在春秋战国时《楚词》中已提到了九九重阳。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远游》里写到:‎ ‎“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由此可以知道早在春秋战国时就有了重阳。‎ ‎3、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这首诗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在这首诗里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那天就有了饮酒、赏菊的习俗。‎ ‎4、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到了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示庆贺,连皇帝也要亲自到万寿山登高啊!这个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5、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再有二十天就是重阳节了,希望同学们在重阳节给自己的长辈送去祝福,陪伴他们,做个孝心的好孩子。‎ ‎6、千百年来,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重阳节写下了许多诗篇,其中著名的有唐朝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伟人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第七小组:‎ ‎1、农历十二月(古称腊月)初八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有吃“腊八粥”的习俗。在汉代,以冬至后第三个戊日为“腊日”,南北朝时改为十二月初八日,谓之“腊八节”。人们在这天进行祭祀活动,祈求丰收和吉祥。‎ ‎2、腊八粥的做法:红小豆、胡桃、松子、柿、粟、黄米、糯米、小米、菱角米、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加桃仁、杏仁、瓜子、花生及白糖、红糖等。今北方绝大部分地区和江南部分地区,仍保留着过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虽然原料上有些变化,但营养健身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第八小组:‎ 传统节日中的除夕,是一年之中的最后一天,就是大年三十儿。‎ 这一天,人们都要与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放爆竹,守岁,一直到深夜都不睡觉,而是要与家人一起听新年钟声,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而新年钟声响过,迎来的就是第一个传统节日——春节,新的一年就开始了……‎ 主持人:班会准备中,得到班主任迟老师的大力支持,下面请迟老师讲话:‎ 男1:了解了传统节日,我们真正感受到了祖国文化的渊源流长、丰富多彩。‎ 女1:为了弘扬宝贵的民族文化,我们就应该重视传统节日 男:爱我们的祖国,就从重视传统节日开始 女:爱我们的祖国,就从过好传统节日开始 男:正月初一(齐)——春节 女:正月十五(齐)——元宵节 男:四月五日(齐)——清明节 女:五月初五(齐)——端午节 男:七月初七(齐)——乞巧节 女:八月十五(齐)——中秋节 男:九月初九(齐)——重阳节 女:腊月初八(齐)——腊八节 合:大年三十儿(齐)——除夕夜 男:愿我们伟大的祖国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女:六年五班“了解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传统节日主题班会策划方案3‎ 一、活动背景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临近,关于清明节中蕴含的中国的优良传统,大学生们都是否继承?还有清明节人们祭扫的一些陋习,大学生们又是否摒弃?关于清明节中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大学生们有是否了解?因此我们开展今天的主题班会。‎ 二、活动目的 作为大学生,我们既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刻了解清明节具有深刻的内涵与重要的意义,还要努力摒弃陋习,积极倡导采用献鲜花、系黄丝带,写心愿卡、种“思念树”等文明方式进行祭扫活动。在慎终追远、缅怀先烈的情怀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 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根本目标。 三、活动主题:文明祭祀我先行 四、活动时间:20_年x月x日 五、活动地点:b103‎ 六、活动对象:14学2全体同学 七、活动流程:‎ ‎1、讨论筹备阶段:为保证活动开展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能立足校团委的基本要求,使同学们充分参与其中,深刻领略活动主题。‎ ‎(1)围绕主题,集思广益,对活动内容及其形式征求班级同学的意见。‎ ‎(2)召开班级团支部会议,商讨主题班会活动相关事宜,做好活动策划和指 导。‎ ‎(3)将活动方案进行公布,寻求班级同学的意见,去粗取精,对活动内容及 其形式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 ‎(4)定期召开班委会,每个班委负责相关事宜,根据班会流程分配各项任务, 以各个环节为单位形成执行小组,由组长监督管理。‎ ‎2、梳理阶段 在经过班级多层次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整合和整理,着手准 备相关资料的采集,由生活委员进行所需的用品的采购,为活动的策划做好准备。‎ ‎3、分工阶段 活动主要分为提问互动、分组讨论、情景创设、游戏互动、总结等六个环节。根据不同的环节进行人员的安排,由团支进行工作跟进,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4、方案设计 ‎(1)准备:本次主题班会我班时刻围绕主题,灵活创新,形式多变。通过多个环节展示我班风采,充分调动班级成员,发挥主持人的调动能力,使得班级成员,在有限时间中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2)环节设计:‎ A、请大家说说关于清明节的由来及相关内容 先有主持人开头,并引入主题,然后请同门讲讲对传统清明节的了解 B、讨论清明节各地祭拜祖先有哪些形式,哪些可以传承,哪些应该摒弃,并提出一些新的文明祭扫的方式 全班自由组合成若干组,分组讨论以上问题,再由组里的任一人整理汇报,再由主持人总结 C、创设关于清明节扫墓四个文明或不文明的情景,通过对话表演,由同学自由点评,说出它的危害或者有何好处 情景一:小明去祭拜的时候随地烧纸钱,点燃了一些枯树枝 情景二:奶奶吩咐小米去给过世的爷爷烧纸糊的家电手机,房子等等 情景三:清明节来临某大学学生干部组织同学去烈士墓缅怀先烈,小明在烈士墓前拍照,嬉笑打闹 情景四:大学志愿者组织宣传采用献鲜花、系黄丝带,写心愿卡、种“思念树”方式进行祭扫 D诗歌朗诵《英雄赞歌》‎ 鲜花 像灿烂的火把燃烧在眼前?‎ 五星红旗 像熊熊的烈焰映红了苍穹?‎ 面对庄严的墓碑 我们心如潮涌 面对先烈的英灵 我们热泪盈眶??‎ 耳边,仿佛还震荡着激烈的枪炮声 眼前,好像还弥漫着战斗的浓浓硝烟??‎ 永远不会忘记 身先士卒,革命志士逞英豪 永远不会忘记 力战顽敌,一片丹心照乾坤 一个声音高喊着 勇往直前,战斗不息??‎ 是你们 使天空变得晴朗高远 是你们 使天空变得晴朗高远 是你们 使大地变得瑰丽斑斓 是你们 使阳光变得灿烂辉煌 是你们 使春风变得和煦温暖 高亢的国歌在耳边响起 鲜艳的国旗在空中飘扬 听,革命先烈 鲜红的热血 E、总结,通过这次班会,请同学谈谈对本次班会的感想及收获。‎ ‎5、活动后期阶段 ‎1、做好教室清洁卫生工作,摆放好桌椅,清理现场;‎ ‎2、对班会进行总结,找出存在的不足和肯定其优点,有利于下次班会更顺利的开展;‎ ‎3、整理同学们的意见,进行记录,总结反馈活动中的问题,为了下一次更好的进行;‎ ‎6、活动预期效果 通过此次学习同学们结合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积极主动地发表了自己对清明节文明祭祀看法。并能在生活中践行。‎ 传统节日主题班会策划方案4‎ 一、主题背景 传统节日文化是悠久民族历史的根,也是璀璨民族文化的核心。中国民间节日文化有着鲜明的特点和旺盛的生命力。但是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孩子们似乎对外国的节日兴趣浓厚。“愚人节、圣诞节”等外国的洋节日学生们说起来头头是道,可对于古老传统的中国节日并不是很了解,要不就是将传统节日与法定节日混为一谈,要不就是知道一些传统节日却不知其风俗,对节日的由来和蕴含的意义就更一所无知了。基于以上认识和了解,我校开展了“走进传统节日”主题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能产生发自内心的对中国节日文化和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热爱,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正确认识和了解传统节日,增长知识和才干,完善自身,立足社会。‎ 二、活动时间:20_年x月x日——20_年x月x日 三、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及节日纪念的内涵,了解传统节日习俗和中华民族的节日文化习俗,能对节日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 ‎2、培养儿童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做过文化的思想感情。‎ ‎3、初步引导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学会有目的收集资料。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避免出现只认“洋节”而忘了传统的现象。‎ 四、活动重点 了解学生分工与合作的实践能力,通过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相关资料,从中得到情感启迪,熏陶,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民族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五、研究方法 ‎1. 查资料(上网,查书、报纸、杂志)‎ ‎2. 调查、访问(例如: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 ‎3.比较法(南方人与北方人,汉族和少数民族过节的不同。)‎ ‎4.收集图片和传统节日的装饰品??‎ ‎5.亲身体验,形成文册,总结交流。‎ 六、研究主题节日 本学期学校结合清明节、端午节等节庆教育的契机,组织一系列活动。‎ ‎(一)走进传统节日——清明节 ‎1、搜集资料,了解清明文化。让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通过阅读资料,上网查询等方法,收集有关清明的来历及习俗,初步了解清明的文化内涵。‎ ‎2、教师讲解有关清明节的知识,讲有关清明节的故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清明节。‎ ‎3、进行诵读有关清明节的诗。学生自己收集有关清明节的诗集。在班级中举行诵读清明节的诗集,让学生从中感受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4、观看一部革命传统教育电影。‎ ‎5、撰写清明感怀文章或革命传统教育电影观后感。‎ ‎6、召开“缅怀先烈”主题队会 ‎7、各班刊出“缅怀先烈,争当好少年” 为主题的黑板报、小报。‎ ‎(二)走进传统节日——端午节 ‎1、搜集有关端午节的名称、由来、端午节的传说故事等等。‎ ‎2、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3、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端午节故事演讲。‎ ‎4、与家人一同包粽子体会亲情。‎ ‎5、开展校园洒扫活动。从科学角度分析悬艾草、挂菖蒲、佩香囊、饮雄黄酒等端午传统习俗,普及日常卫生保健知识。组织学生进行校园大扫除,整理个人卫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意识。‎ ‎6、制作节日小报。积极组织学生将端午节的内涵、民俗及参与端午节活动的感悟制作成节日小报,并开展节日小报评比和展示活动。‎ 传统节日主题班会策划方案5‎ 一、设计背景:‎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正是培育优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养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今年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等,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亲身体验我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学习端午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那么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题:“走进端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活动一】端午说由来 ‎(一)端午节别称 ‎1、 端午节有哪些别称?‎ ‎2、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谁能告诉大家?(学生交流)‎ ‎(二)端午讲故事 ‎1、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关于端午节故事传说很多,你们知道哪些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吗?‎ ‎2、学生讲述端午节故事:《曹娥救父的故事》、《屈原投江》。‎ ‎3、教师小结。‎ ‎【活动二】端午话习俗 ‎(一)赛龙舟 ‎1、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学生自由交流)‎ ‎2、你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多媒体课件:赛龙舟)‎ ‎3、端午节为什么要进行赛龙舟比赛?(学生交流)‎ ‎(二)话粽子 ‎1、除了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就是品尝粽子。(学生介绍粽子的由来。)‎ ‎2、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琳琅满目。(多媒体课件:粽子)‎ ‎3、我国各地方的粽子还各有特色,请几个外地学生介绍他们家乡的粽子。 (比如来自福建、东北、安徽学生介绍。)‎ ‎4、主持人小结。‎ ‎【活动三】谈感受,激发情感 ‎1、今年端午节与往年有什么不同?你是打算怎么过呢?‎ ‎(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你想对大家有什么话说,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希望怎样做?(学生交流)‎ ‎3、总结:。让我们世世传递端午节,代代都记住他,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