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7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大学20XX年工作要点(二)
大学20XX年工作要点 大学2020年工作要点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学校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目标实现之年,是学校深化改革、细化落实之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学校治理水平,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学校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目标,建设工科主导、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一、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提高党的建设水平 1. 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校院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教职工理论学习制度,办好泰山讲坛,用好学习强国平台,推动学习往心里走、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巩固和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持续抓好整改落实工作,重点解决教职工理论学习不系统不深入、党建与业务工作两张皮、三全育人格局不健全等问题,探索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 2. 加强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建设。树牢党委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作用。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落实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修订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配齐建强院(系)领导班子,健全完善院系党组织会议、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充分发挥中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 3.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格组织生活制度。做好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推进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落实教育部、山东省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建好全国、全省标杆院系样板支部。持续推进校党委中层党组织党支部三级联动,深入实施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扎实落实《关于推进院(系、部)党政双向融合的实施意见》,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实施党建精品工程,着力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创建党建工作品牌。制定实施《基层党支部六化建设实施方案》,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化。 4. 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定学校意识形态领域安全风险防控预案,健全舆情预防预警体系和应急处置机制。强化对两微一端等阵地建设和管控,提高网络监控能力。严格执行一会一报一事一报制度,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督查。加强民族宗教工作,坚决抵御和防范校园宗教渗透。强化统战成员思想政治引领,加强民主党派建设,做好台港澳侨和海外统战工作。 5.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完成中层领导班子和处科级干部第六聘期聘任调整工作,制定《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四年规划》,建立中层后备干部队伍。落实学校《20XX~2023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开展新任职处级干部培训。探索干部校内挂职制度。落实《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处级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实施办法》,修订《中层领导班子和处级干部考核办法》。 6.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拧紧责任链条,压实各级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进警示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严肃查处各领域各环节失职渎职、徇私舞弊行为。健全党委巡察工作机制,开展校内巡察。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开展专兼职纪检监察干部培训。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坚持不懈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二、坚持深化改革,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7. 深化校内综合改革。制定《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扩大学院办学自主权,激发学院办学活力。推进岗位管理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绩效考核及绩效工资制度。优化财务资产管理体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制定实施后勤改革方案,完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推进校属企业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放管服和一次办好改革,建设服务型机关。制定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做好学校三步走的第二步战略谋划。 8.完善内部治理体系。落实《管理创新工程实施方案》,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规范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力运行规则。出台《关于加强学术委员会建设的意见》,牢固确立学术委员会的最高学术机构地位。探索完善系、教研室、学术团队等基层学术组织运行机制,增强创新活力。加强教育发展基金会建设,提高资金筹措能力。加强理事会、校友会建设,发挥其在办学治校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完善校院两级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和团员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发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做好第六届教职工、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换届调整工作。 9. 认真整改审计发现问题。根据省委审计委、省审计厅对学校审计发现的问题,深入查找问题根源,制定整改问题清单,明确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扎实推进整改落实。以此次审计工作为契机,健全完善审计监督体制机制,加强审计工作队伍建设,强化经济责任审计职能,切实发挥审计监督与评价作用。 10. 推进校区特色发展。落实泰安、济南校区功能定位优化调整方案。泰安校区围绕五大基地目标定位,稳步推进教学科研机构和专业调整,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合理调配校区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落实与重庆翔美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办学协议,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完成泰山科技学院转设工作。济南校区围绕三大功能区目标定位,逐步停止校企合作招生,优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突出国际化办学特色,打造中外合作办学品牌。 三、落实立德树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构建系统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进行三全育人改革试点,推动形成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三重点建设。强化课程思政。深入开展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植观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坚持五育并举,着力打造思政、人文、美育、体育、劳动教育等学生素质教育公共平台。成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水平。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制定《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按照师生比1:350配齐思政课教师。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按照师生比1:200配齐辅导员。做好学生管理服务等工作,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12.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落实《一流本科固本工程实施方案》,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巩固本科教育中心地位。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制定实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行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教学改革群星计划,鼓励教师探索创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进学分制改革,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加快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优化生源结构,压缩本科招生规模,做好毕业生就业与创业工作。召开第21次教学工作会议。 13. 加强教学建设与管理。适应山东省高考综合改革要求,加大专业建设力度。落实《本科专业优化调整方案(20XX~2023)》,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加强国家和省级一流专业建设,按期完成规划建设任务,力争新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10个以上、省级一流专业12~15个,建设新工科专业3个。加强课程建设,遴选建设在线课程100门、本科课程培育项目50项,力争获批国家和省级一流课程10~15门,省课程联盟平台上线课程60门,中国大学MOOC(慕课)平台上线课程20门。评选精彩课堂500门,推进优课优酬。加强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平台建设,丰富实验教学资源。加强教材研究与建设,力争建设省部级以上规划教材3~5部。完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改进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开展教学专项检查评估。突出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完善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提升机制,建立助教岗位制度。加强产业教授聘任管理,出台《产业教授管理办法》。 14.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努力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全面推行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和本硕博连读招生,提高生源质量。严格研究生招生考试过程管理,确保安全、公正。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和质量提升计划,推进研究生海外交流研修计划和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结合培养模式改革。加强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修订指导教师管理办法,开展指导教师新增聘任和业务培训工作。健全学位论文质量保证体系,提高学位授予质量。 15. 创建继续教育品牌。完善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整合校内办学资源,突出行业优势和专业特色,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践行终身学习理念,完善社会服务功能,探索与驻地政府联合成立社区学院。强化信息技术利用,实现网络教学集约化管理。面向煤炭行业和地方需求,打造高端培训基地。规范发展学历继续教育,稳定教育规模。加强教学管理与评估,优化函授站、学习中心布局和专业设置。 四、突出强基筑峰,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16. 全面建设一流学科。落实《学科筑峰工程实施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的实施细则》。充分发挥学部作用,深化学科交叉融合,完善跨院系学科建设协调机制,建设能源学科群、人工智能学科群、先进制造学科群,培育现代管理学科群。推进矿业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程学等学科建设,完成高峰学科和省一流学科建设任务。推进ESI学科建设,确保工程学等5个学科稳定在ESI全球排名前1%,力争1~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3‰、计算机科学学科进入前1%,培育建设环境与生态学学科。做好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力争取得A类学科突破。 17. 拓展新兴学科领域。立足传统学科优势,大力发展新兴和交叉学科。在煤炭绿色智能开采、清洁利用和高效转化等领域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推动办学特色从煤炭行业向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深海资源开采、地下水资源利用、矿山生态修复等领域拓展。主动对接海洋强国战略,大力发展涉海学科,建强海洋学院。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军民融合,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态环境、生物医药等学科专业。 18. 加强学位授权点建设。做好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力争获批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获批船舶与海洋工程、工商管理、网络空间安全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完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类别等学位点专项评估工作。落实《山东科技大学学位授权点建设五年规划》,健全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学位授权点布局。 五、加快增量提质,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 19. 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落实《一流人才强校工程实施方案》,构建多元化选才用才格局。完善山海英才工程实施办法,大力引进和培育高层次学术领军人才、具有重大复杂工程实践经历和能力人才,力争新增全职国家级人才(团队)2~3人(个)、省部级人才(团队)6人(个)。实施院士培育计划,遴选培育院士有效候选人。借助山东省外专双百计划等人才政策,拓宽引才渠道,引进海外高端人才。 20.培育壮大青年人才队伍。完善菁英计划实施办法,遴选50名左右优秀青年教师重点培养,选派35名以上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制定教师创新创业管理办法,强化备案管理,鼓励教师创新创业。做大青年人才总量,大力引进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具有海外经历或工程实践背景的人才。拓展多样化用人渠道,探索项目化用人机制。 21. 加强博士后队伍建设。扩大博士后招收规模,力争每个科研流动站新进站博士后不少于10人。加强博士后校地联合培养,探索设立博士后国际交流项目,吸引海外优秀博士来校从事博士后研究。修订博士后管理办法,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加强师资博士后队伍建设,将师资博士后纳入公开招聘计划。 六、强化科技创新,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22. 深化科研管理改革。落实《科技创新攀登工程实施方案》。加快建设冲击地压防治研究院等专门科研机构,配备专职科研人员,重点培育4~5支战略性科技队伍。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探索建设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推动军民融合发展,通过军工保密资质认证,积极承担国防科研项目。破除五唯倾向,建立正确的科研评价制度。修订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强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交叉融合。 23. 增强教师科研实力。深入实施科研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努力培育国家级科研团队。大力培养青年科研骨干,力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实现突破。实施基础研究倍增计划,力争获批国家级项目130项,承担重大科研项目1~2项,科研经费达到3亿元;发表高水平论文2500篇以上,ESI高被引论文保持在300篇以上。实施科技成果培育计划,力争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5~8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2项。 24. 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加强国家、省(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建设,努力实现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突破。培育建设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发挥自身优势,联合建设山东能源研究院,积极参与山东省四三二一工程、青岛市高端创新平台与大科学装置、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等建设工作。加强与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共建矿山生态与安全研究所等新型科研机构。加快建设青岛智能无人系统创新研究院。加强人文社科研究平台和智库建设,力争获批市级及以上智库1~2个。 25. 提升社会服务水平。落实《双服务提质工程实施方案》《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行动方案》《服务青岛行动计划(20XX~2020年)》《服务煤炭行业行动计划(20XX~2028年)》,提升服务地方、服务行业水平。聚焦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重点服务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海洋强省等八大发展战略。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完成科技成果转化20项以上,转化金额不少于3000万元。加强国家大学科技园、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建设,优化科技成果孵化环境,力争新增入驻科技企业10家,入驻大学生创新团队(项目)40个。 七、坚持扩大开放,加快国际化办学步伐 26. 加强中外合作办学。落实《国际化水平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加强与国(境)外,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力争与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等3~5所高校签署合作协议。做好斯威本学院获批后的建设与管理工作。推进课程、专业国际化进程。开展校际间学分互认。 27. 扩大学生交流培养规模。加强国际交流学院建设,优化生源结构,力争在校生达到550人。强化教育管理,提高培养质量,确保安全稳定。积极与国(境)外大学、科研机构签订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加大学生对外交流力度,选派不少于260名学生(含研究生)赴国(境)外联合培养和学习交流。立项建设双语示范课程20门,新增全英文课程5~10门。 28. 推进教师队伍国际化。加快建设矿山空区灾害与塌陷地治理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引进培养本领域高层次国际化人才1~2人,申报国际合作项目1~2项。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引智项目,力争引进国际高水平人才(团队)1~2人(个),聘用长短期外籍教师70人。完善教师访学制度,鼓励教师出国(境)访学交流,选派50名左右中青年教师到国(境)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访学进修,开展合作研究。举办国际会议、合作论坛等5~8场,搭建国际化交流平台。 八、坚持共建共享,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29. 丰富校园文化内涵。落实《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构建特色科大文化体系。实施初心传承工程,开展校史、《科大故事③》、《山东科技大学图鉴》采编工作,加强泰山讲坛国旗护卫队礼仪宣讲团天齐合唱团等文化品牌建设,办好民族乐团。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启动7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 30.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落实《一流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加快工程实训中心、图书信息中心建设,力争年内完成主体封顶。完成学校东部土地证办理收尾工作,并启动规划建设。做好笔架山、校园及周边综合整治工作。全面完成泰安校区擂鼓石大街贯穿校园拆建重置后续工作和西校园南部地块土地整理、绿化工作。调整完善济南校区校园建设规划,启动艺体中心等设施建设,拓展教学、科研和学生活动空间。 31. 完善基本办学条件。落实《智慧校园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加快建设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确保网络信息安全。强化财务预算绩效管理,完善财务内控体系,拓宽资金筹措渠道,提升资金保障能力。完善公有住房管理。开展资产清查工作。探索科研用房有偿使用制度。加强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管理,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推进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加强矿业实训中心建设,打造实习实训品牌。加强图书档案工作,丰富图书文献、档案资源。打造校园文化餐厅,提升饮食服务水平。 32. 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积极配合市、区开展工作,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建立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坚决阻断疫情进入校园。加大校园安全技防设施投入力度,强化安全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做好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实验室安全、饮食安全、生产安全等各项工作,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33. 持续改善校园民生。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畅通与师生交流渠道,保障师生权利。办好2020年校园民生实事,让师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完成养老保险参保工作。建立山海花园等住宅区教职工自治组织,维护教职工权益。加大学生公寓维修改造力度,改善学生住宿条件。做好人才公寓选租和管理服务后续工作。认真落实离退休职工双重归属制度。 全面做好2020年学校各项工作,事关学校改革发展大局。各校区、各部门、各单位要紧紧围绕加强党的建设、实施十大工程,全面推进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落地落细落实。全校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守教育报国初心,勇担立德树人使命,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定学习自觉,深入分析研判,以更加严格的质量标准,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奋进的精神状态,全面完成2020年工作任务,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