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0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砥砺奋进的五年工作总结
砥砺奋进的五年工作总结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砥砺奋进的五年工作总结,有需要的小伙伴一起来参考一下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2016年7月,校党委中心组(扩大)深入创客中心、学校科技成果项目落地企业和校友在厦创办的企业,开展学习、集中调研我校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的进展情况和服务厦门经济转型升级的实际成效。 五年来,我校持续深化拓展与国家部委、省市政府、大型企业、重点高校等的战略合作。 在经过了五期之后,本周“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将带您共同回顾五年来我校服务社会的情况。 过去五年,厦门大学坚持把服务国家和社会作为建设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牢固树立“顶天立地”和“服务国家发展与服务区域发展相统一”的意识,走出了一条“服务发展、共建合作、互惠双赢”的成功路子。 与前些年相比,这五年中,厦大服务社会也呈现了一些新变化和新迹象,譬如说,师生们服务社会的意愿更加强烈、更加主动;服务社会的举措更实、更深入、成效更好;学科单打独斗的现象在减少,交叉融合、协同“作战”的现象在增多…… 作为高校的主要职能之一,社会服务包含的内容很多。本期,我们不做宏大叙事,而是讲几个故事。从这些故事的“主人公”和具体事例上,您也许能看到过去五年乃至未来几年厦大服务社会的一些迹象、变化和趋势。 在服务社会中汲取成长“养分” 2017年9月,厦门大学中国营商环境研究中心授牌成立,这是我国首个从事营商环境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机构。 也许,许志端自己都不会想到,在工作了26年之后,她会迎来自己事业的又一个高峰期。 许志端是管理学院教授,她还有一个身份是“厦门大学中国营商环境研究中心”的执行主任。一年前,这个中国第一个专门研究营商环境的学术机构挂牌成立。 许志端将自己与“营商环境”研究的结缘归结于团队的“主动”——主动将研究带出校园、带向社会。2015年,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运作。自贸区成立后,它的创新政策运行效果如何?省市领导很想知道答案。因为前期有过合作基础和研究积淀,在管理学院院长叶建明的大力支持下,这个任务便落在许志端和她的同事们身上。经过内部多次讨论并主动与政府沟通,团队提出用国际通用的标准——“营商环境”来对自贸区运行情况进行评价。 她们找来世界银行专门对营商环境评估的指标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中国和地区实际,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营商环境评估与优化研究模式,即“对标国际,聚焦本地,问题导向,边评边改,以评促改”,开始在“营商环境”研究与实践的大潮中施展拳脚。 在实践中,“成长的速度”远比你想象的要快。从2015年至今,团队先后承接了厦门市、沈阳市、南宁市、福州市、漳州市、台州市、汕头市、贵州省及该省88个县区等地的营商环境评估与优化项目。随着承接项目的增多,许志端的团队开始在国内声名鹊起。 渐渐地,许志端和同事们品尝到服务社会带来的“甜头”。由于掌握大量营商环境的相关调研数据,团队成员就此撰写了理论文章发表,也申请了相关课题,还带动了博士硕士生的培养等。目前,由许志端任主编的《营商环境研究论丛》正在编撰中,预计在2019年陆续出版。这将是中国第一套营商环境研究系列丛书。 当许志端和她的团队在全国各地跑的时候,环境与生态学院的党委书记沈小平也没闲着。作为学院党委书记的他,除了主抓党建工作以外,还紧抓“社会服务”工作,在外跑成为他工作的“常态”。 从沈小平的足迹上,便可大致了解该院服务社会的工作布局。从生态环境部、国家海洋局、住建部、工信部等国家部委,到福建省水利厅、环保厅、海洋与渔业厅和厦门市环保局、园林局、交通运输局、翔安区政府等,都是该院战略合作的对象。 沈小平说,其实不止是他,这些年,学院老师在服务社会方面主动性明显增强。该院共60多名老师,约三分之二承担了社会服务项目,“他们是学院服务社会的主体”。 五年来,该院共承担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委托横向课题430余项,到位经费8000多万元;开展福建汀江源、贵阳市观山湖区、龙岩市生态文明示范市等多个地区生态修复总体规划与方案编制;承担多项区域战略规划环评项目,为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生态安全和环境质量保障提供科技支撑等。 与此同时,社会服务的反哺作用也让环境与生态学院日益茁壮。沈小平说,社会服务提升了学院教师的科研水平,解决了学院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带动了学生培养。更重要的是,在社会服务中,学院的一流学科建设得到快速提升。 2017年9月,生态学成为我校5个“双一流”建设学科之一。在国家近两年发布的重点研发计划中,环境与生态学院同样表现“亮眼”,我校共有13个项目入选,该院就占了5席。 为校地战略合作插上“务实”翅膀 2016年1月9日,我校召开与福建省九市一区的校地战略合作第一次会议,开启校地合作新篇章。 今年1月13日,“厦门大学与福建省九市一区校地战略合作2018年工作会议”在我校如期举行。 这里,有个背景:2007年,我校率先与厦门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随后几年,我校又陆续与省内其他八个城市及平潭综合实验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至2015年,我校已在福建省内形成了“合作全覆盖、一地一重点”的战略合作布局,校地合作向更加深入、更加实质迈进。 2016年1月9日,学校召开与福建省九市一区的校地战略合作第一次会议,开启校地合作新篇章。从那时起,学校明确于每年初召开一次“厦门大学与福建省九市一区”校地战略合作工作会议,总结工作、交流经验、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并研究推进新一年的校地战略合作。 这样的“务实”模式受到了省市政府的欢迎和好评。2017年3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于伟国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厦门大学发挥自身优势,携手九市一区,服务地方发展,主动作为、成效显著”。 一晃三年而过,每年初的一次工作会议已成为学校与福建省九市一区的一个不变的“约定”。但是细心的人会发现,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思路的成熟,这个看似已成为例常的工作会议每年也有新“变”化——会议越来越高效,推出的举措越来越务实,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 譬如说,今年,来参会的省市(区)代表拿到的会议材料里有一本厦大2018年项目推介手册,分“科技项目与成果转化”“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与咨询服务”“人才培养与教育培训”三部分,将我校的科研项目、服务项目“和盘托出”,并附上联系部门、联系人及联系方式,供省内九市一区精准“挑选”。 航空航天学院许水电教授的“轴承式超越离合器二轴总成及离合器系列化”的项目就在这个手册上。它是许水电教授带领团队深耕积淀20年多年,成功研发的“智能摩擦技术与新动能”的系统技术中的一个子项目。 “智能摩擦技术与新动能”技术成功破解了核心精密加工技术难题,系统解决了机械传动,特别是国家核心基础传动件早期失效的问题,为解决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关键共性技术缺失,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的状况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可广泛应用到摩擦传动各个领域,如装备制造、交通运输、风力发电、航空航天等。 目前,该技术中的轴承应用板块已与福建龙溪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成立福建龙孚轴承有限公司,逐步将新型轴承应用在轨道交通、风力发电、高档机床及航空航天等领域。 当然,不止是在福建省内,目前,许水电教授团队整合了资金、产业、政策等多方资源,与国内一些大型产业集团的合作对接正在进行中。 在交叉协同中打造顶尖“创新源” 2016年12月30日,厦门大学能源材料大楼奠基。该平台建成后,将成为学科交叉、原始创新、协同创新的新引擎。 从某种程度上说,成立于2014年的石墨烯工程与产业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可以看作是这几年厦大服务社会的一个绝佳观察点。 在该院暂时位于思明校区亦玄馆的院址一楼大厅里,有一张墨绿布覆盖的成果展示台,上面密密麻麻地摆满了该院四年多来的成果:石墨烯复合纤维、高能量密度锂硫电池、石墨烯“铠甲”催化剂、石墨烯散热LED灯具、石墨烯润滑油添加剂、石墨烯导电油墨、石墨烯防腐阻燃材料…… 从这些形式不一、领域各异的“石墨烯”家族成果上,不难看出研究院这个“大家庭”的多元融合性。 被誉为“新材料之王”的石墨烯是非常优良的“底层”材料,可以和很多技术结合,应用领域非常广泛。这样的特性,注定了它的产业化项目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 据该院常务副院长周涵韬介绍,目前,该院的石墨烯研发项目涉及材料制备、能源存储与转化、信息领域、核能、能效与减排等领域,研究人员来自我校化学化工、物理科学与技术、材料、航空航天、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萨本栋微纳米科学技术等多个学院、研究院。 不过,这还不是研究院的全部,该院的人才团队中还包括诺贝尔奖得主、院士和国内其他高校的高端人才。 “研究院的目标是建设成为以石墨烯为核心涵盖光电、储能、机电和生物等领域产业集群形成的‘发动机’,”周涵韬说,“为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必须用开放和创新的模式建院,如我们正在探索建立含‘研究院、研究院母公司、产业联盟、产业基金、产业园’”在内的“五位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探索建立一个容纳‘顶级专家、优势高校、引领型企业、发达城市’等在内的大平台等等。” 开放、创新、协同带给了研究院多元化、多学科的强大背景,让这个年仅“四岁”的研究院多了研发的“底气”,也赋予了他们的技术更多的“实力”和“硬气”。现在,研究院已与宁德时代新能源、龙净环保、厦门信达、恒申集团、翔鹭化纤、贝特瑞、安踏集团、乾照光电等一批龙头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相关项目正在加速研发、孵化和产业化中。 研究院的发展思路和历程代表了过去五年,厦大社会服务的一个显著变化——即从以往的单打独斗到现在的集群作战,这使得厦大服务社会的整体“作战能力”更强。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厦大学科自身实现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 对这一点,两岸关系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执行主任刘国深有着深深的感触。 2014年,由我校牵头,与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和福建师范大学共同建设的两岸关系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2011计划”。中心集合了海内外从事台湾研究的代表性学术机构、知名学者和实务部门的专家,以“国家队”的身份,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打造“顶天立地”的研究集群,力争建设成为海内外最具权威性的台湾研究思想库、人才库和信息库。 如今,四年时间过去,协同的合力效应已日益显现。刘国深说,现在,中心服务国家战略和现实需求的能力显著扩大,跨学科协同合作意识深化。2017年该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无论是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还是学术交流,绝大多数指标都明显高于前三年的平均水平。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