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范文之班主任应走进“学困生”的心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班主任工作范文之班主任应走进“学困生”的心灵

班主任工作范文之班主任应走进“学困生”的心灵 ‎ ‎   在平常的班级管理中,“学困生”的教育问题一直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一直困扰着每一位教师的一个棘手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这就告诉我们,对于“学困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班主任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下面谈一谈我作为班主任的看法﹕一、尊重、赏识“学困生”也许,在不经意时,班级里的优秀生没有一个学生不期盼老师的赏识,没有一个教师的赏识激发不了学生的潜能。得到他人的赏识、赞美是人的本能需要。“学困生”更需要得到老师、学生乃至家长的赏识。教师必须牢固树立素质教育思想,确立正确的学生面、教学观、质量观,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真正树立“为了一切孩子”、“一个也不能少”、“转化一个学困生与培养一个优等生同等光荣”、“教育的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的观念。成功的教育是爱的教育,真正的赏识是无条件的,“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我的孩子,我都要眼含热泪拥抱他、亲吻他、为他而自豪。”一句话,接受赏识是每一个“学困生”的权利。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赞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赫的恶迹高明。”俗话说:“人无完人,孰能无过”‎ ‎。即使最差的学生也有他们的亮点。教师要善于捕捉、发现学生的闪光之处,加以赞扬,引导激励他们去争取成功,满足自尊。例:我班上的秦超科,虽然成绩落后,可体育却是能手,在校运动会上获得跑步第一名,为班级增添荣誉;班上还有两名女同学成绩虽不理想可每次劳动却最积极,吴梦雨平时虽然不能“理直气壮”,但在校运动会上,我安排他做自己班运动员的检录员,整整一天,他就在操场的那个角落,没叫别人代一下,一发现谁还没来报到,自己请同学去找,工作十分负责,认真心细,着实让我大吃一惊。如今,他也是一位“参政议员”。可见教师要注意借助学生长处,发挥其迁移效应将学生在某些闪光点上形成积极心理情绪迁移到其必须矫正的主要问题上,以利于克服缺点。‎ ‎ ‎ ‎  二、研究、分析“学困生”教师应从多方位、多角度对学困生成因进行深刻的分析,可以从家庭、学校、社会和自身四个方面归因,然后寻求对策:⒈庭教育有严重缺陷。家庭是教育的第一个源泉,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是有的家长严重忽视家庭教育,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和老师,完全忘记了“养不教,父之过”的古训。我班的王君琳,我向他家长反馈他学习情况时,他妈妈说了一句真心话:“我家的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在请家教给补课,怎么就这个数?”事后,我找来学生,向他了解家长对他的学习重视程度时,他也道出了真相:“爸爸妈妈就是问作业做了没有,我说做好了,他们也就无二话可说。”‎ 在他们眼里,父母的职责就是问一句话而已。有的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不是过分溺爱、百般呵护,就是严加管教,大声训斥,稍有过错,便是责骂甚至体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我班的苏号凡便是一个例子。他家离学校不到一千米,都三年级的学生了还需家长接送,经常是上课铃响了,他才匆匆赶到;放学时,家长又像书童提着书包,一步出校门,闹着要吃零食;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家长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昨天,我带他去串门了。”或:“昨天,我家停电。”或:“我不小心,把它当垃圾整理了。”……还有的家长品行不端,父母沾有酗酒、赌博、偷盗、吸毒等恶习,或夫妻不和闹离婚,致使子得不到正常的教育和应有的家庭温暖,心灵受到巨大的创伤。此时,教师应搞好家校联系,对转化学困生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因而家庭环境造成的学困生。教师要分别对待,灵活处理。方式有召开家长会、定期家访、平时电话联系等。⒉不良社会环境影响。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社会环境起着重要的影响。在当今改革开放的时代,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变革,思想意识处于发生深刻的变化,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消极因素,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读书无用论等社会思潮和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必然会影响一部分学生,致使他们偏离健康成长的道路。蟠凤的苏文会“深有感触”:“读书有啥用?我爸只会写自己的名字,照样赚大钱。大学生还不是自找饭碗,我爸厂里就有几个大学生来打工呢!”‎ 许多事例还证明,一个厌学、逃学的学生背后往往有几个或一伙不三不四的小青年。这些学生成为学困生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元认知水平低下,而是存在他们头脑中对学习的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那么教师若不先从改变学生的信念下手,做其他任何事情都是徒劳的。所以作为教师必须要清楚自己的学生是怎样看待他们自己的学习的,这样才能做到对症下药。3.自身内因障碍。学困生在逐渐形成的过程中,除了受到来自外部的消极因素的影响外,自身内在因素出现障碍也是不可否认的。大量学困生不仅学习成绩落后,往往在学习动机上缺乏明确认识、学习态度马马虎虎、学习行为懒懒散散、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存在着严重缺陷。教师应主动找他们谈话,耐心地倾听学生的谈话,更容易使学生言出心声,从而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引导、启发。谈话过程中,教师可以摸摸学生装的头,拍拍他们的肩,理理他们的红领巾,真诚地亲近他们,关心他们,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因人施教,耐心辅导,平时作业优先批阅,课堂上尽量为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有点滴进步就表扬、鼓励,增进自信心;对于思想待进步的学生,教师要尽量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兴趣、爱好、特长,委以重任,如担任劳动委员、文娱委员、体育委员等,也可以开展各种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展现自我,并受到教育,切忌讽刺、挖苦、体罚。‎ ‎ ‎ ‎  三、成功、自信激励“学困生”‎ 学困生虽然能力较差,但是他们也和正常学生一样,都有获得成功的欲望,他们也同样需要家人、教师和同学的认可,赞扬和信任,为此在教学中采用竞赛的形式,也是激发兴趣的手段之一。如在课堂上经常开展一些读书比赛、改错比赛。对于获胜者给予表扬,对于失败者给予鼓励。但要注意学生能力水平的差异,比赛要分组进行,让每个学生都有获胜机会,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建立起更强的信心,使“我能行”、“我会成功”成为他们的内部动力。我班的燕蒙蒙,虽也姓“困”,但读书很有感情,我经常请她当“小老师”,她一副满面春风。课后,我约她谈心:“别人做不到的事,你做到了。别人做到的,老师相信你能做得更好。”她也微笑地点点头。我趁机提出要求,经过努力,她做到了。在祝贺她的同时,老师再提出更高的要求。工夫不负有心人,一学期下来,跟她交往的同学多了,她笑容也更灿烂了,任课老师也改变对她的看法了。‎ ‎ ‎ ‎  四、科学、客观评价“学困生”我们常说“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就是这个意思。树叶尚且如此,何况活生生的人呢?因此,习惯于用一个标准衡量学生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白,学生们不是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机器零件。然而,我们现行的立足于班级授课为基本单位的学校教育体制,从根本上说就是在进行“学生”的“批量生产”。就是一些分层教育的研究,有点针对性的小群体型教育教学,实质上仍是在进行“批量生产”“学生”,只不过这一次“生产数量”‎ 少了。换言之,我们在用过分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成长!拿着分数这个单一的尺度来衡量学生:分数高就看重,分数低的就轻视,甚至歧视,犹如不管是龟还是兔非让它们赛跑一样不合理。教育的最大使命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创设条件,促进孩子的发展。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每个学生都是生而平等的,学校、教师不应以任何理由将学生分成等级,也不应以简单标准来判断孩子的前途。大量的个案告诉我们,某个方面的“差生”恰恰就是另一个方面的“优生”。理想的教育应该是“不求个个升学,但求个个成功,但求个个成材(不是才)”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成功的教育选拔制度和成功的教育者,必须深入细致地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秉赋、优点,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因人施教,因类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性格各异的学生“争奇斗艳”,各领风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施展才能的天地和机会,并给予及时、客观、科学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恰当与否,是学生情绪的晴雨表,如果学生的做法能得到老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学生就会感到自己被赏识、重视,就会愉快、积极,增强自信心。教学实践表明,教师体现个性差异,客观地评价学生,有利于“学困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实现“学困生”的转化。总之,转化“学困生”,使他们由厌学变为乐学,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时刻面临的艰巨任务,真正做到这一点,要求我们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具有渊博的知识,无私的爱心,奉献的精神,更要求我们掌握精湛的教学艺术,三者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不辱没我们教师的神圣使命。‎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