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0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教育集团2020学年第二学期信息中心工作总结
小学教育集团2020学年第二学期信息中心工作总结 2020学年第二学期,是特殊的“战疫”时期,局小信息技术中心在特殊时期下转换工作方式,不断促进教师在特殊时期下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为主要工作,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学科育人价值的深度的开发与转化。本学期,继续以实践研究促发展的为有力抓手,清晰研究思路,提升研究效果,努力提高各学科信息化教学水平。 一.以项目研究为抓手,助力学科前沿性发展 1.“数据挖掘和分析的小学数学精准教学”项目 局前街小学刘美娟、刘佳教师所领衔的项目团队申报的信息化建设项目《数据挖掘和分析的小学数学精准教学》在局小信息技术中心曹主任的指导下,通过“2020年xx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增补项目”评审立项。教育部在《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依托网络学习空间逐步实现对学生日常学习情况的大数据采集和分析,优化教学模式”。基于此,如何实现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基础,结合数据采集、实时分析和学习诊断路径,达到教学的精准化和教育的智慧化,是智能化教学变革的重大项目。在此背景下,局前街小学项目团队利用博智大数据平台以及本学科在此相关课题中的研究成果,对全年段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实时干预与及时反馈,同时为全年段的教师推送同步反馈服务,满足教师日常教学需求,建立具有正向反馈机制的教学评价链条,力求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精准高效,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生生互联、师生互联和家校互联三位一体。 根据不同学段教学的特点,开通系列化的项目和工程,引领发展、创新发展。该项目采用虚实融合的技术方法,结合互联网学习环境获取实时动态反馈数据,从知识获取、关键能力发展多维度采集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学习行为相关数据,并结合学生的某些倾向性特征建立预测模型,对其学习结果进行分析和个性化诊断,形成包括成绩分析、学习过程分析、学习策略分析、学习能力分析在内的多维度个性化分析结果,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任课教师、管理者,确保教学干预得以顺利进行,促进学生多元化智能得到发展。拓宽学校教育的广度、提升课堂教学的深度、丰富日常教学反馈的维度,满足学生差异性和个性化的学习需要,推动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课堂组织方式的动态转变。《数据挖掘和分析的小学数学精准教学》项目基于一线教师需求、学生特征以及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特殊性来编写“活的”数字化教材,以期进一步完善教学的知识团和资源库,在应用中迭代优化智慧学习平台建设。 2.“‘互联网+课堂教学范式’的发展与应用”项目 “互联网+课堂教学范式”项目,以理论研究与学校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加快项目成果应用,通过重构教学资源与环境,再造教学流程与评价流程,实现学校教育发展,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形成基于范式的课程资源。打造新型的课程学习资源,针对性解决学习空间应用的资源需求。研发符合范式大面积应用、与教材相匹配、学校课程全覆盖、互动探究式的学习资源,加快建设“江苏互联课堂云”。形成互联网+时代的智慧课堂。构建以学生中心、学习中心的交互探究型学习,形成民主平等、互动对话、个性创造的课堂生态,形成学生中心、学习中心、线上线下融合、交互探究的智慧课堂。实现学生学习资源与教师教学资源共享、互通,实现从备课、课堂互动教学、课外练习到拓展学习等全过程应用。探究基于数据的教学评价。从学和教两个层面,开展基于证据的教学研究。在应用中做好基于“学的数据和教的数据”大数据分析,让学习行为可显现,让学习结果可回溯,让教学问题能暴露,促进科学评价,实现针对性指导。我校作为该项目的示范校,各学科骨干教师积极参加培训,语文学科:花琳、王杰、王文霞,数学学科:刘美娟、陈婧诚、单信、郑梅,英语学科:陈静、苏惠平、于加欣,科学学科:徐诚、杨建、李波、徐婉玉。 二.以工作室为研究基地,助力学校品质提升 1.李波教师名师区工作室——互联网+课堂教学范式研究 我校科学骨干教师李波老师带领她的工作室成员多次开展工作室活动。在疫情爆发时期,“宅家不停学”成为新时期下的新的迫切要求,一下子引燃了全民参与“互联网+教育”的导火索,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互+教学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刚需,值得我们深入研究,认真思考新形势下互联网+课堂教学的新范式,为基础教育、为全民素质的提高作出一线教师应有的担当。工作室成员们继续以自媒体形式发布科技作品。内容包括小实验、创客作品或科学小研究等。疫情期间制作并推送了两期小视频,引导小朋友利用身边的材料做科学小实验。在后疫情阶段,他们将加大开发力度,努力提高技术水平,为线下看不见的支持者献上更多有分量的作品,扩大天宁科学教师团队的影响力。工作室领衔者需要作好顶层设计,统筹部署各成员资源,组织大家分工合作、有序推进这项有意义的工作。 互联网+课堂教学范式的提出是十分顺应时代潮流且接地气的。通过团队的研究给这个课题注入新的内涵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我们的努力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模仿原有课例,验证原有范式;2.创生新增课例,验证原有范式;3.创生新课例,提炼新范式。4.开发新领域,互+课堂范式全面升级。本学期的研究工作仍须以此为核心进行活动的整体设计,从时间空间内容等维度架构教师工作路径,确保重点、节点工作落实到位。 2.王伟教师名师区工作室——技术改变学习研究 xx市局前街小学中山校区信息技术中心王伟主任领衔的xx市教育信息化项目《基于开源硬件的创客教育校本化实施的途径和方法》中期评估,与此同时他带领工作室成员深入研究新教材,进行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研究,初步构建小学高年级项目式学习的框架。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创客教育整合的研究与实践,解决信息技术向创客教师转型过程中遇到实际问题,形成引领我区创客教育发展的可推广、可移植的成果。围绕“技术改变学习”的主题开展理论学习、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本学期准备初步探索人工智能的内容,使成员初步具备探索人工智能能实践的能力,形成有价值的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 针对新技术、新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工作室为成员提供多种渠道培训。凡是相关的各级培训活动,均组织成员参加,并鼓励有条件的成员走出去参观学习;网上主题网站学习也是我们培训的主渠道。为提升工作室的团队学习能力,我们将改革课例研讨活动形式,鼓励成员在参与研讨时开启“深度交流、共同思考”模式,让每一个成员的想法在团队中自由流动和沟通,以此实现独自学习无法完成的顿悟和提升。 基于此,我们将日常课例研讨活动由“听评课”改为“观课议课”。以往的听评课,其目的在于研讨教师如何“上好课”,观摩者针对教学的改进作点评、提建议。这就形成了执教者与观摩者之间的“观摩——被观摩”的单向权力关系,而这种关系阻碍了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观课议课”研讨则从关注教师“如何教”转变到学生“如何学”。 三.以常态研究为落脚点,助力教师理论素养提升 当下全球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智慧校园”建设工程成为学校高位发展的基础性创新工程。局小自2013年学校成功承办“江苏省小学数字化学习现场观摩研讨活动”,学校积极开展“数字化校园”的实践探索,如何实现由“数字化校园”到“智慧校园”的转型。2019年,学校信息技术部对照《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导意见》制定了《局前街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三年发展规划》,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有序推进”为基本思路,建立了智慧校园运营、管理、保障、激励等制度及项目组,创建以互联网+、物联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智慧化环境,将教学、科研、管理充分融合,开创学校师生教育新生活。 在疫情阶段,响应教育部提出的“停课不停学”号召,基于小学生的年段特征,各学科组积极制作线上学习包,促进学生更好地在家自学。 数字智慧课堂,是局小数学组稳步探索,逐步常态化的系列研究项目。在天宁区小学数学创新课例研讨课中,数学数字化骨干教师通过线上观摩,集中研讨,借助数字平台的大数据处理功能,通过实证分析,提供学生课堂必做与选做问题,使课堂差异化学习成为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进度。在丰富而有个性的练习课中,让学生既有知识的收获,也有学习方法和习惯的提升和培养。 小学语文组在疫情后时代分年段进行教研,使每位老师更加关注了本年段学生能力的发展情况,立足于本年段学生的发展特点思考教学,研讨更加高效。扎实字词教学和梳理文脉的基础上将互联网有机自然地融合到语文课堂之中,改进了师生互动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增强了学生的体验与感受,提高了语文核心素养。在这样有针对性的研讨下,老师们的年段目标越发清晰,为今后的教学工作进一步明晰了思路。 英语组开展“基于疫情背景和新课程标准下的命题与评价”的研究活动,被疫战冲到一线的教育问题,数信息技术的应用最突出,疫情之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必将进一步重视,每一位老师都要具备线上和线下教育的能力。后疫情时代教育教学方式如何变革?如何有效开展线上教学?于加欣和苏惠平两位的年轻老师给大家上了两节线上教学示范课。听课老师们进行了角色转变,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和两位上课老师互动,听完课后提出自己不明白的环节,因为学生的问题和困惑才是线上教育需要注意和改善的地方。这样的研讨真实而有效。 小学体育组开展了“常态化疫情下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应时而变”的系列研究。xx市“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学校体育教育的反思与变革”体育线上教研活动举行。活动邀请了xx市局前街小学教育集团体育团队的优秀代表结合他们的思考和实践进行了经验分享与深度交流。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约有1800多名体育教师参与了同步学习探讨。 四.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助力全体师生服务 由于疫情的特殊性,本学期很多工作需要信息技术中心配合完成。如龙娃电视台和每周的升旗仪式的直播工作;期中、期末检测、毕业考试的听力录制和听力设备的准备工作;十岁成长礼、毕业典礼活动的现场保障工作和视频制作;制定和落实暑期信息化设备的维护等工作。工作是忙碌的,是辛苦的、是有收获的,也是有不足的。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做到发扬优点,改正不足,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成绩。 本学期,各个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都有了明显的增进。因为疫情缘故,课堂实践方面开展的不是很多,但在后续的日子里会继续进行下去的。在今后的探索研究中,我们要注重数字化与学科研究整合,提高研究效率,研究落实于常态,为了形成孩子未来的信息化能力,要有超前意识。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局小教育集团信息化课程研究推进工作一定会走得更好、更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