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应急预案范文模板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学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应急预案范文模板

学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应急预案范文模板 一、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始终把保护师生生命安全和 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对出现新冠肺炎症状或疑似症状者,全 力迅速组织救治和集中管理。 (二)属地管理,快速反应。校内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应 遵循属地管理原则,及时采取应急响应措施,快速、妥善学校 突发疫情。 (三)联防联控,科学应对。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学校领 导要立即深入现场一线,掌握情况,开展工作,控制局面,启 动联防联控机制,形成快速有效的处置工作流程。 (四)即时监测,强化预防。学校建立即时监测制度,全 面掌控开学后学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落实落细各项 防范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尽力避免学校突发 聚集性新冠肺炎疫情。 (五)严格检测,迅速隔离。严格把好入校“关”;遇有 身体感冒发烧症状,立即进入隔离室、临时留观室,进行专业 检测,经检测有疑似症状时,立即启动应急机制,按照“边处 置,边报告”的原则,迅速报告 120 救护中心,尽快将症状人 员送往医院发热门诊进行救治。 (六)高度重视,迅速报告。任何部门和个人对发热病人 或突发疫情,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主观臆断。在按照疫情 流程处置的基础,需在 2 小时内“成文”报告教体局。 二、应急处置职责 学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校内突 发新冠肺炎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学校突 发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明确校长(法人)为总负责人, 与分管校领导具体抓的疫情工作的落实,并将责任分解到各部 门,落实到具体人;具体实施对突发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处置, 配合上级进行救治、隔离等工作;及时向上级等报告处置工作 进展与结果,配合进行症状原因调查。 三、应急处置 (一)第一时间隔离。校内出现新冠肺炎症状或疑似症状 者,须在第一时间采取隔离防护措施,启用所在场所隔离观察 室,由120 救护专业人员或专业医疗机构作进一步检测处置(确 定性质)。 (二)进行终末消毒。由学校保洁对病例停留过的教室、 走廊等所有室内、外场所进行全面消杀,停止使用空调,及时清 除消毒剂残留。 (三)迅速排查密接。配合上级领导立即摸清病例在发病 前 14 天的接触史,协助确定密切接触人员初步名单;通过发布 排查通告等方式,进一步排查潜在的密接人员,协助确定密接 人员最终名单。密接人员须按照属地疫情防控要求做好隔离、 检疫等防控工作。 (四)调整工作安排。根据教体局疫情防控指挥中心要求 和安排,可果断采取临时停课、放假、校内局部或整体封闭管 理等有针对性的工作调整安排。 (五)做好家校沟通。及时与病例近亲属(家长)取得联 系,如实告知发病情况和处置措施,做好安抚、慰问工作,积极 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六)加强舆情应对。根据教体局疫情防控指挥中心疫情 通报和要求,学校要提前研判涉及学校疫情的热点问题,准备 回应口径,密切监测舆情动向,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和平抑社会 不实传言,有效引导社会预期,确保学校稳定。 (七)疫情处置程序。学校疫情防控办公室接到发病人员 信息后,按下列程序处置。 1.立即通知负责人陈孟带发病人到隔离室等待检测处置; 通知留观室负责人陈新路带发病学员前后左右4 人到留观室观 察; 3.立即向学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值班校长报告; 4.立即向 120 救护中心报告,120 救护车迅速赶到学校检查 核定病情性质,进行专业处置; 5.根据 120 初步核定性质,对疑似新冠肺炎病例,由 120 救护中心联系,迅速转移到医院检查、诊治; 6.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发病情况和学校疫情处置领导小组意 见,向学生家长通报学生发病情况,取得家长理解和配合。 7.保安、咨询师协助任课教师组织班内其他学生,迅速带 离至一楼大厅,对学生进行防控知识再教育和心理情绪安抚疏 导; 8.保洁人员迅速对所在班级进行消毒和通风处理,对所在 楼层、楼梯、走廊、各种扶手、饮水机、卫生间等进行全面消 毒杀菌处理。 四、处置流程 (一)自感身体不适或检测异常的处置。在校内任何教室 或室外场所,一旦自感不适或检测发现师生员工体温≥ 37.3℃,应由所在场所负责人员,立即将异常人员带至就近的 临时留观点,为其佩戴一次性口罩(已佩戴的确认佩戴规范), 并进行陪护、安抚,同时报告学校疫情防控办公室。异常人员 带离后,场所其他工作人员负责登记现场师生员工个人信息 (如果人员位置固定,也可以不用登记),提醒在场人员做好 个人防护,注意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减少人员接触,注意 观察自身状况,然后继续正常在校学习生活。没有接到明确的 排除病例信息前,有关现场人员不得离开学校。 (二)临时留观点的处置。在临时留观点,由学校向上级 报告,由 120 专业救护人员到学校对有异常情况的人员再次进 行体温检测(应使用水银体温计检测腋温)和简单询问,如果 确认体温≥37.3℃或有咳嗽、腹泻等症状,则启动应急处置预 案;如有境外或省外重点疫区旅居史或接触史等流行病学史 的,应参照疑似病例处置,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如果体温 <37.3℃,由 120 救护中心联系医院定点检测医院根据实际, 决定是否继续观察还是返回学校恢复正常学习生活。 (三)转运与诊治。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后,按照联防联控 机制,由学校疫情防控办公室报告新泰市人民医院,通知 120 救护车到校,转运指定的定点发热门诊进行诊治。患病人员是 学生的要通知家长(不允许家长自驾运送)。学校隔离室工作 人员应在做好个人防护后(二级防护,佩戴 N95 口罩、手套和 工作服),随行赴医疗机构予以协助,并做好记录。 1.定点医疗机构经诊断排除新冠肺炎的,原则上须由医院 提供诊断证明,症状消失(发热患者症状消失 48 小时,呕吐 腹泻患者需症状消失 72 小时后),身体痊愈再返校,严禁带 病返校。学校要及时将排除信息通知现场登记的师生员工,提 醒其仍需做好个人防护和观察。 2.师生被诊断为确诊、疑似新冠肺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 的,第一时间按要求上报市教体局疫情防控指挥中心,并告知 患病人员家长(家属)。 (四)确诊后处置与善后处理。在上级领导统一组织下, 疾控机构第一时间进校指导学校共同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密切 接触者筛查、确定集中医学隔离人员范围、对相关场所进行终 末消毒等工作;如需要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人员为未成年学生 的,学校要配合做好相关学业辅导与心理安抚工作,其他善后 处理可参照《山东省高等学校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办 法》。 (五)学校留观室安排。学校在教室三设置为临时留观点, 留观点需避开必经通道,相对远离师生集中活动场所。如多人 同时出现异常时,应各自单间隔离。 (六)疫情防控期间,以班级为单位管理。不得组织跨班 级的聚集性活动,师生学习轨迹相对固定。师生员工以家庭为 单位每日监测、上报健康状况、旅行史、接触史等情况,便于 出现异常情况时第一时间快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置。 (七)信息报送原则 1.迅速。学校应在第一时间向学区报告,不得延报。 2.准确。信息内容要客观详实,不得主观臆断,不得漏报、 瞒报、谎报。 3.直报。发生重大聚集性疫情(3 例及以上新冠肺炎症状或 疑似症状者),学校向教体局疫情防控指挥中心报告,视情可同 时直报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4.报告时限及程序 (1)初次报告。学校出现新冠肺炎症状或疑似症状者,发 病第一时间向学区疫情防控办公室报告。 (2)进程报告。在突发疫情处置过程中,学校每天应将疫 情发展情况报告学区领导。 (3)结案报告。突发疫情结束后,应将疫情防控结果报告 学区领导。 5.报告内容。初次报告: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数、 症状、可能的原因、已采取的指施等。 6.进程报告内容。病例诊断与治疗情况、病情变化情况、 密接人员排查及隔离情况、疫情控制情况、造成疫情的原因、 进一步的防控措施等。 7.结案报告内容。疫情处理结果(包括疫情性质与发生原 因)、防控情况、责任追究情况等。 (八)工作保障 1.组织保障。学校要坚持底线思维,主要负责人员要靠前指 挥、主动担当,依法依规统筹抓好学校开学和新冠肺炎疫情防 控工作,抓紧制定完善学校应急处置预案,宁可备而不用,不可 用而无备。 2.信息保障。学校要完善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信息收集、报 送、处理等各环节运行机制。 3.物资保障。学校要做好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包括口罩、测 温枪、隔离服、消毒液、洗手液等防护用品。为妥善应对学校 突发新冠肺炎疫情提供物资保障。 4.人员保障。学校要组建应对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工作 队伍,以卫生室为主,一旦启动应急预案,立即投入使用。加强 对应急工作人员防护知识、救治技术的培训。会同卫生健康部 门,组织应急工作人员开展应急演练。 5.善后恢复。学校要认真做好或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患 病师生的善后工作,对疫情中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认真研究 整改,严防疫情复发;因突发疫情而致暂时集体停课的,须对校 内有关场所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并根据疫情形势科学研判,有 序安排复课。因疫情隔离或住院的师生,须在恢复健康并经卫 生健康部门确定无传染性后方可返校。 五、追责问责 春季是各种感冒及疾病多发季节,37.3 度以上发热病情, 一般感冒发烧是很普遍。但在疫情期间,首先按疫情处置原则 报告、留观和处置,等待 120 救护人员检测后再进行对症处置。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全体教职工本 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到发现疑似病情要及时报告。熟 悉疫情防控工作分工、责任和处置流程。不怕错报,就怕不报、 瞒报、更不能谎报,否则追究相关人的责任。防止贻误病情诊 治,造成更大的被动和群体性安全隐患。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