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风”廉政文化主题征文供借鉴
“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风”廉政文化主题征文供借 鉴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中国人自古有“家国天下”的情 怀,对家风家教的重视浸润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之中,同样也烙印 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 2015 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的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 在深情吟诵了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之后讲到“家庭是社会的基 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 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 重家风”。通观习近平总书记的人生历程,正是家庭塑造了他的人民 情怀,正是家庭成为了他治国理政的思想源泉。 总书记的家庭教育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父母的言传身教,一个 是在陕北梁家河插队人民群众的耳濡目染。作为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 人之一的习仲勋,从严教子、勤俭持家的“习式家风”让习近平很早 就懂得不搞特殊、不务虚功。“不管当多大官,不要忘记勤勤恳恳为 人民服务,真真切切为百姓着想”,习近平正是带着父亲的这句话走 向日后一个又一个的工作岗位,肩负起一项又一项党和人民赋予的历 史使命。 1969 年的 1 月,寒风中习近平提着两大箱书籍来到延川县的梁 家河插队,母亲齐心亲手为儿子缝制了一个针线包,上面绣了三个红 色的字:“娘的心”。在梁家河的日子,习近平没有让母亲失望,从 中学走上社会的第一课,他把这个贫穷闭塞的小山村当成自己的家, 把这里的群众当亲人,与最底层的中国农民同甘苦共患难同吃同住同 劳动,朝夕相处了 2400 多个日日夜夜,从一个无依无靠、“成分” 不好的普通知青,成长为一个为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打拼的“好后 生”。那时的艰难困苦,业已把他磨炼成一个不屈服、勇担当的人, 所以在之后前进的道路上,尽管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考验,“甚至是 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他总能胸怀天下,力挽狂澜,泰山崩于前而 不变色,雷霆起于侧而心不惊。 同时,也是梁家河这个大家庭,培养了他一生都割舍不断的深厚 感情——从心底里热爱人民。习近平曾经回忆道:“我饿了,乡亲们 给我做饭吃;我的衣服脏了,乡亲们给我洗;裤子破了,乡亲们给我 缝。咱梁家河人对我好,我永远都记着”。在离开梁家河的时候,习 近平把绣着“娘的心”的针线包送给了一直照顾他的邻居作为纪念, 他告诉梁家河人:我的人走了,但是我把我的心留在了这里。 勤俭节约、严于律己、清正和谐的家风对习近平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而真切感受群众冷暖和甘苦的 7 年知青岁月则成为了这位党的总 书记和国家主席的人生底色,让他在成为一国领袖之后,始终带着良 好家风赋予自己的浓浓人民情怀去为人民做事情。如果放大到中国共 产党来说,我们党也总是有这种天然的自觉,那就是尽管是党来执政, 但中国共产党总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 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所以我们党才能一次次拿起手术刀 革除自身的病症,一次次靠自己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天然的自觉源自 于我们党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就是为国 家、民族、人民的利益而存在而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人民,只 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我们 4 亿多个家庭以清风正气、和谐进步 的风气带动个人梦想的启航,使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