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1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经信局年终工作总结及计划范例五篇与教育局工作总结五篇(年终)
经信局年终工作总结及计划范例五篇与教育局工作总结五篇(年终) 经信局年终工作总结及计划范例五篇 【篇一】 今年以来,市经信局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市委“1166”工作部署,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局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和鲜明导向,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战影响,扎实推动工业经济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经信局年终工作总结及计划范例五篇与教育局工作总结五篇(年终) 经信局年终工作总结及计划范例五篇 【篇一】 今年以来,市经信局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市委“1166”工作部署,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局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和鲜明导向,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战影响,扎实推动工业经济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一)坚持工业首位发展,多项指标实现突破。全市规工企业达352家,数量全市第1;1-10月,实现规工产值446亿元,同比增长9.6%;规工增加值累计92.91亿元,同比增长10.8%,占全市比重30.3%,全年稳居全市最大份额;工业投资增长13.9%,其中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7.9%。“四大板块”实现规工产值218.2亿元,同比增长22.6%,占规工经济总量的比重为48%,较**年底提高8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实现规工产值XX亿元,四大板块占比45%以上,高于预期5个百分点,电子电路规工产值预计首次突破100亿元;预计全年工业投资增长12%,其中技改投资增长25%。连续两年获评全省制造业发展增速十快县、推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篇”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县,在全省民营经济考核中位列一类县第4位,较**再前进1位,获评全市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发展考核先进县。 (二)坚持质量效益并重,高质量发展体系基本形成。一是完善《**县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办法》,连续两年开展全市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强化结果在能耗控制、项目争取、企业融资等方面运用,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推动企业转型提升。二是在落实国务院、省市文件精神基础上,组织起草《**市关于大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在减税降费、企业融资、市场培育、提升竞争等9个方面给予民营企业政策扶持,与我市现有政策形成互补,推动我市民营经济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把握机遇、跨越发展。三是建立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机制,引导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之路。出台了《**县“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管理(暂行)办法》,拟定了企业评分细则,正在组织企业申报入库,预计年底完成评审,圆满完成年度改革任务。四是与组织联合发布《**县“百千万聚才行动”产业急需紧缺人才需求指导目录(试行)》,为各部门与用人单位对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培养等工作提供参考。 (三)坚持创新协调发展,核心竞争能力稳步增强。一是引导支持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搭建创新平台,新增省工业设计中心1个(涌诚机械),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标准化示范企业1个(广信农化),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3个,省级新产品2个,省工业精品2个,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个,新增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企业3个。二是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助力企业发展壮大。争取机器人支持项目8个,获扶持资金284.3万元;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项目1个,获扶持81万元;争取制造强省支持项目44个,预计支持资金4200余万元;雷忠平、黄金祥入选**省制造业50名优秀企业家。三是围绕“文明之城、幸福**” 主题宣传片,组织三兄弟薯业、东威电镀、科蓝特铝业、亮亮电子及**经济开发区,通过“精品**皖美智造”亮相央视,有力提升了我市企业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四是推动“企业上云”,促进“两化融合”,新增省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企业1家(科蓝特)。五是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世界制造业大会、中博会、进博会等各类展会和相关产业发展论坛,帮助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提升影响力;同时根据企业技术需求,邀请行业专家到企指导,开展精准服务。 (四)坚持高效绿色发展,产业结构层次持续优化。一是持续创建“绿色工厂,推动企业生产方式绿色化。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1个,国家级绿色产品3个,申报省级绿色工厂2个(评审中)。二是强化对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监察,支持创建节能环保企业,邀请省厅专家对我市重点企业开展节能诊断,指导企业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强化对节水型企业的管理和服务,预计新增省级节水型企业5家。常态化开展钢铁、铸造产能季度摸排,严禁新增钢铁、铸造产能。通过电力监测、实地查看等,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杜绝新上项目未批先建、私自恢复生产等。三是深刻认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重大意义,高标准、严要求开展“河长制”、“林长制”、“源头治超”和秸秆综合利用等工作。一年来,组织巡河、巡林14次,争取流洞河修复工程项目资金约1500万,流洞河水质有了较大提升;办理货运装载单申领审批手续100余起,定期更新公布我局监管的重点货运源头企业名单,加强日常超限超载情况检查;按要求做好秸秆禁烧督查工作,同时对接秸秆综合利用企业,研究秸秆回收途径,提高秸秆回收率。四是贯彻落实“三大一强”工作任务,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关停免烧砖类“散乱污”墙材企业XX家,制定18家烧结类企业整合提升方案;完成**年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5件信访件办理验收工作,3家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关闭退出。五是开展服装加工行业整治提升,对全市800家服装加工企业开展大排查大整治“百日行动”,行业安全态势有效改善。六是保障食盐行业发展稳定,圆满完成盐业体制改革工作,联合市场监管局开展盐业市场专项执法检查,规范食盐经营秩序。加强对水泥厂、琉璃瓦、新型墙材、服装企业、冶金铸造等行业安全生产监管,守牢底线。 (五)坚持要素保障优先,营商环境大幅提升。一是电力保障安全有序,供电平稳。拉网式排查消除高杆植物隐患8处,协调线下隐患10处,协调完成桐汭河和无量溪河河中杆塔的防护和迁移。1-10月,全市工业用电量22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6.7%。二是清欠工作有序进行,制定了《**县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方案》,摸排欠款总额4387.0385万元,截至目前已偿还3773.7585万元,清偿率86%,预计年底清偿率98.55%。三是开展工业企业引进高管人才个人所得税退税工作,23位工业企业高管人才获45万元退税补助。四是不断优化服务效能。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更新企业家群英馆入馆人员名单;深入开展“四送一服”、百名干部帮百企,调整更新领导联系企业名单和公示牌,组织召开市委政府主要领导参加的企业家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企业调查研究,改进工作作风,促进“亲商助企升级年”取得实效。 二、**年工作安排 **年,全局工作思路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和决心,实施“123”工程: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两个重点,抓好三个关键,高质量推进工业强市建设。即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题主线,围绕争创全省制造业发展综合10强县(市、区)目标,突出抓好工业经济总量壮大、质量提升两个重点,做好产业高端化推进、产品高质化提升、企业高效化运行三方面的工作。 预期目标:全年实现规工产值630亿元,规工增加值增长10%,技改投资增长12%,“四大板块”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进一步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全市领先,争创全省制造业发展综合10强县(市、区)。 重点任务及推进举措: (一)深化供给侧改革,推动产业迈向高端。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各项目标任务,大胆突破思维固化、路径依赖等制约改革创新的障碍,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缩短项目备案时间、简化程序,加强重点项目调度,支持民营企业申请兑现设备补助、贷款贴息等各项政策。以技术改造为抓手,推进技术升级,5年内实现规模以上企业技术改造全覆盖。进一步拓展延伸电子电路产业链条,支持汽车零部件产业以“零”引“部”,逐步发展部件。坚持绿色发展,持续做好淘汰落后产能、行业整治提升,努力实现山青水绿产业优。 (二)强化创新驱动,推动产品体现高质。一是运用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着力推进产品提升,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家。二是推动企业标准化建设,制定和申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支持企业申报省级以上标准化示范企业。三是鼓励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新增省消费品工业“三品”1家。四是继续大力支持创新平台建设,新增省智能工厂1家、数字化车间2家、省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 (三)提升服务能力,推动企业实现高效。一是继续开展好绩效评价工作,运用好评价结果,围绕资源增效,统筹协调好各类要素尤其是土地、能耗等,发挥好正向激励和优胜劣汰作用。二是继续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密切关注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多渠道收集企业诉求,着力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加强经济形势研判,适时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做好县委政府决策助手和参谋。三是落实好各项减税降费和支持企业发展政策,确保为企业减负担、为发展增动能,以更优的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效发展。 【篇二】 一、**年工作总结 **年,全区工信系统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高质量发展总要求,全力推进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两个引擎一起转”,工业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主要指标实现平稳增长。 (一)工业经济稳定增长 一是工业生产逐步企稳回升。前三季度,全区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408.33亿元,同比增长3.5%;10月止,全区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456.04亿元,同比增长4.0%,在全国和全省下行趋势的背景下,自5月份起连续5个月保持回升态势,全年确保完成增长5%,力争增长5.3%。 二是工业投资降幅逐步收窄。前三季度,完成工业投资45.18亿元,同比下降25.1%;10月止,全区完成工业投资60.38亿元,同比下降8.6%,降幅较上月大幅收窄16.5个百分点,也结束了今年以来工业投资连续两位数下降的状态,10月完成工业投资15.21亿元,是今年以来当月完成额最大的一个月,全年力争实现与去年持平。 三是数字经济维持高位增长。前三季度,全区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56.6亿元,同比增长30.1%,增幅已连续三个季度居**全市第一,这也是自**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以来,我区增长幅度最快的一年。 (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 一是加快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加快我区化纤、汽车零部件等传统优势行业改造提升步伐,修改完善《**区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区化纤制造业发展规划》等规划。在做好相关面上工作的同时,重点关注万向创新聚能城,**绿色智造基地万向钱潮、恒逸、荣盛等重大项目的推进,定期协调解决项目落地推进中遇到的困难。今年成功列入加快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成效明显的县(市、区),获省政府督查激励。万向创新聚能城项目已完成一区征地拆迁,年产80Gwh电池项目已进场施工,年产50000辆增程式纯电动乘用车取得了项目施工许可证,年产5000辆新能源客车项目已开展建设报批工作,池衫路等11条配套道路建设全面推进。万向钱潮高端乘用车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列入省重大产业项目实施类项目,已核拨350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恒逸集团年产260万吨功能性纤维新材料升级改造项目正在申报省重大产业项目实施类项目。荣盛集团差别化纤维项目,已基本具备动工条件。联达化纤年产110万吨新材料纤维项目,已列入省重大产业项目预选类项目。 二是加快工业园区分类发展和小微企业园建设。着力优化工业布局,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出台了《**区镇街工业园区分类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年)》及《考核评价办法(试行)》、《资金管理办法》、《第一批园区“一园一策”方案》等配套文件,目前临浦、戴村、河上、浦阳等14个镇街的产业发展规划通过论证,大部分园区启动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建设。积极引入区级国资平台和专业运营商参与园区分类发展,破解资金、规划、管理运营等发展瓶颈。拓展小微企业发展空间,加快小微企业集聚入园,促进小微园区高质量发展,编制出台《**区小微企业园高质量发展五年规划》《**区小微企业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年)》和配套政策扶持。目前我区已列入**年全省小微企业园提升重点县(市、区),将获得1000万元专项资金资助,全区共17个园区分两批列入省级小微企业园名单。 三是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着力打造一批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改造传统制造业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提升发展质效。目前,全区共有传化智能供应链服务平台、万向离散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恒逸化纤工业互联网平台等3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居全市第一,**年评选出8个区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覆盖增材制造、包装、工业大数据等领域,为传统产业平台化、生态化发展提供服务。如传化智联打造的“传化网”已成为智能供应链服务的重要担当,通过传化网的服务,已经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率提升30%,降低综合成本20%以上。 四是加快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按照3年内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的目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全面融合,为传统企业插上智慧翅膀。加强示范引领,以高端装备、汽车零部件、化纤新材料等主导行业为重点,率先在行业骨干龙头企业中开展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全力打造一批智能制造龙头示范企业。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为行业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提供诊断调研、方案设计、项目实施、效果评价等全方位的服务和指导。成立**区装备智造技术服务联盟。截至目前,我区对化纤纺织、机械汽配等重点行业104家企业开展了智能化技术改造咨询诊断,共实施市级数字化改造(攻关+推广)项目107个,完成投资4.42亿元;实施市级“机器换人”项目110个;新增企业上云1961家;新增工业机器人设备331台。 (三)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新进展 一是加强数字经济顶层设计。立足我区产业实际和发展要求,加快完成全区数字经济规划编制,通过深入平台、镇街调研,做到产业导向、产业布局、政策体系聚焦精准,找准**数字产业化之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和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化纤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聚焦智能网联汽车、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量子通信“4”大数字经济优势“硬件”行业和工业大数据、视觉识别、数字内容、集成电路设计“4”大数字经济优势“软件”产业。 二是加强数字经济企业引育。抢抓**发展黄金机遇叠加期,继续办好中国工业大数据大会、中国区块链开发大赛、**论剑·网络安全大会等数字经济重点会议,发挥会展招商作用,着力吸引国内外知名数字经济企业巨头布局落户,完善产业链,建设产业集群。健全数字经济和新兴产业引进孵化培育机制,加快培育“顶天立地”的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和“专精特尖”的数字经济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数字经济体系。 三是推动技术创新。聚焦“4286”数字经济发展载体,推进图灵小镇、机器人小镇、信息港小镇、5G创新谷等数字经济特色小镇建设,加快提升园区等载体建设水平和产业服务能力。积极发挥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浙大计算机创新研究院、中乌航空航天研究院等高等院所科研、创新、人才、项目资源优势,摸底排查企业创新、人才、项目需求,推动双方深入对接,帮助企业创新提效。组织本地工程服务公司、省智能制造专委会专家组和北大信息研究院开展企业对接活动,上半年共组织专家走访近240批次,调研企业120家。组织开展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申报、推荐和评价工作,2家企业申报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其中亚太机电成功入选。全年实施企业数字经济相关培训10期 2500余人次,提供数字经济发展人力资源保障。 (四)各项改革工作不断深化 一是“亩均论英雄”改革深入推进。在已开展的四轮“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工作的基础上,于今年年初启动**年度“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前期基础工作,自加压力,把省市要求评价的占地3亩以上的工业企业扩大至全区范围内所有占用土地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建筑业中的钢结构企业、占用土地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实际占用工业用地的非工业类企业及非企业主体、含数据中心机房企业。进一步优化完善“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办法,推动“亩产效益”综合评价结果广泛应用,启动研究、制修订差别化用能、排污等实施办法。今年成功列入全省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有力、成效明显的县(市、区)6个区县之一,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持续化解企业风险,加快“僵尸企业”出清力度。积极发挥属地监管作用,加大辖内企业风险摸排力度,落实相关措施,确保企业风险管控住不蔓延。今年共召开了协调会81个,出台会议纪要45个,函22份。目前,重点帮扶企业生产经营基本保持正常,大部分企业的银行信贷总体稳定。**年1-9月共计办理企业申请政府应急专项资金115笔次,为28家企业到期贷款完成转贷,累计使用政府应急专项资金46亿元,为企业节约财务成本支出1.3亿元。同时,加快处置盘活存量,加强政府和法院工作联动和互通,“僵尸企业”资产出清速度明显加快。截至目前,共出清“僵尸企业”21家,盘活土地面积1775.75亩。 三是“最多跑一次” 改革深入推进。严格落实上级部门“最多跑一次”工作要求,投资项目备案等相关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办理,所有审批事项均在承诺时效内完成,办结率达100%。 (五)打好美丽**行业整治攻坚战 一是做好“淘汰”“整治”文章。今年根据市转型升级办工作要求,我区工作任务是完成300家“四无”企业(作坊)关停整治和完成30个落后产能淘汰工作,截止目前我区已提前完成该2项工作的全年计划指标,在全市区县(市)中名列前茅。截至10月底,共关停整治环境污染较重和安全生产隐患较大的各类低端落后企业(作坊)547家,整治提升企业167家,淘汰落后产能项目107家、项目2138套(台)。成为全市唯一连续五年获评的全省腾笼换鸟考核先进区。 二是做好“提升”文章。持续实施节能改造和能效提升。深入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共完成印染、电镀、化工、非金属矿物制品、铸造等行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35家以上(具体数据待验收结束文件为准)。开展绿色制造、循环示范建设,着力培育一批绿色制造、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示范项目,**万向系统公司被工信部列为国家级第四批绿色工厂。推动节水型企业创建工作,**航民股份有限公司等33家企业被评为市级以上节水型企业,提前完成了重点用水企业创建单位节水型企业覆盖率90%的工作任务。 (六)企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结合**“新制造业计划”,出台《关于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稳增长增动能”攻坚战行动方案》等重量级政策意见,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开通“**政策通”微信公众号,加强省市区涉企政策宣传,为企业项目、资金申报提供便利通道,累计关注人数近4000人,发布各类政策和申报消息40余条。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强化政策扶持,积极帮助企业争取上级资金,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加快政策资金兑现,截至10月底,共兑现企业扶持资金5.96亿元。 二是推动企业做精做强。积极组织开展“小升规”培育工作,为镇街平台及企业提供申报服务,确保优质项目统计入库,应纳尽纳,同时避免升规又退规情况。开展隐形冠军培育工作,完成**年14家隐形冠军和17家培育企业申报,因今年隐形冠军全市指标限制,预计我区有2家企业有较大希望。积极开展信用系统建设创新试点。 三是切实为企业减负。做好拖欠民营企业、上市企业欠款清理工作,10月底止,全区共有欠款405.25万元,已完成清偿293.79万元,剩余欠款111.46万元双方存在合同争议而未予支付,目前已初步达成偿还计划,下一步将督促清偿工作尽快完成。做好企业社保退费工作,今年以来,共完成第一批5109家困难企业社保费返还企业名单公示,返还金额达4.8亿元,惠及职工12.86万人。 (七)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强化 一是党建工作持续加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把理论中心组学习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以机关夜学为载体,认真开展理论学习,进一步增强干部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意识。认真开展“民情双访”定向专访工作,听民意、解民困、惠民生,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 二是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立主题教育领导小组,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抓好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四个重点,开展好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解放思想大讨论、专题民主生活会等活动,将主题教育与经信工作相结合,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开拓工作视野、提升工作成效。 三是作风建设纵深推进。落实党委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制,制定廉政风险排查工作方案和廉政风险责任防控表,责任到岗到人。进一步转作风、提效能、强服务,推进全局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克难攻坚,**年工信经济总体继续保持了稳中向好、逐步向好的发展态势,但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亟待破解。 从国际来看,中美经贸摩擦影响逐步显现、核心技术短板仍未解决,外部环境更复杂严峻,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挑战更多。从国内看,我国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但低成本优势在消失,新竞争优势尚未形成,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从我区情况看,工业经济发展同样面临“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的形势。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业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年以来,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呈现一定波动,虽然制定“稳增长增动能”行动方案,采取有效举措在下半年实现逐月回升,但下阶段稳增长形势依旧严峻。从投产情况看,今年产值超5亿元的新建投产企业仅恒澜科技和逸宸化纤2家化纤企业,增加值率仅为12.8%和11.0%,低于全区平均的20.2%,对全区增加值支撑作用不强。尤其是中美经贸摩擦对我区企业的影响不断扩大,相关企业对中美贸易摩擦升温的恐慌和担忧情绪加剧,对后续发展信心不足。今年9月1日实施的3000亿美元清单,影响全区出口总值的10.3%,影响全区实际出口业务企业总量的22.6%。二是工业投资增长依旧乏力。受土地供给、投资信心等因素影响,从**年到**年,**工业投资主要依托存量工业企业的新增投资,没有新兴产业大项目支撑,基本都是零增长、负增长。万向创新聚能城作为我区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原计划当年完成投资65亿元,实际前三季度仅完成1.55亿元。“大好高”项目招引同样面临承载空间不足、规划制约凸显等问题。**年前三季度工业投资同比下降达25.1%。同时,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在功能配套完善的城市周边,现状工业用地转为商业商务住宅等比例较高,发展工业的阵地不断萎缩。三是产业协同发展体系建设仍待加强。在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上还有欠缺。规上工业企业中拥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占比依然较低,企业在创新投入中不敢投、不愿投的现象仍然较多,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有待增强。顶尖人才、领军人才与海归人才等高层次比例不高,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的科技领军人才稀缺,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与成长相对较慢。高水平人才发展平台缺乏,高校和大院大所资源相对偏少。 三、**年工作计划 当前,工信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仍然严峻复杂,我区正处在黄金机遇叠加期、转型升级爬坡期、自我突破瓶颈期,机遇与挑战并存,优势和短板同在,必须科学谋划,精准施策,重抓落实,积极应对。**年是十三五的收官年,也是十四五发展规划启动年,根据**市新制造业计划及六个倍增要求,要深入开展调研,结合**工信发展实际,高质量编制好十四五**区工信经济发展规划,为**工信经济高质量发展谋准思路,指明方向。 **年,全区工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市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和推进“新制造业计划”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区委“创新强区”战略,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实现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双引擎”驱动,全面做好稳增长、调结构、强创新、促融合、优环境、防风险各项工作,推动工信经济高质量发展。 根据上述思路,建议**年工信经济主要指标安排如下: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新制造业计划要求7%以上);实现工业投资100亿元以上(110亿元以上,新制造业计划任务为111亿),增长15%以上(25%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长增长32%以上。 1项拟重点推进的改革举措:加快推进镇街工业园区分类发展和小微企业园建设。 2项以上拟着力攻克的重点难点问题:一是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二是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X项重点工作、重大项目、重大活动: 一是加快推进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二是加快数字产业化发展,,三是深化“亩产论英雄”改革,四是加强产业政策宣传及加快政策兑现,五是推进“小升规”企业培育工作和隐形冠军企业培育,六是做好落后产能淘汰和“四无”企业关停整治工作。 具体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坚持本色,狠抓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深化省市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试点,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全力打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组合拳,加快重大项目推进,提升试点工作成效,推进**制造大区向创造强区转变,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1.以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为重点推动产业转型发展。增强传统制造业优势,按照化纤制造业和汽车零部件行业改造提升省市试点实施方案,提升化纤和汽车零部件行业高新化、智能化、品牌化水平。围绕**绿色智造基地建设,加快推进万向钱潮、荣盛集团、恒逸集团在区块内的重大项目建设。 2.以智能制造为重点推动产业智能化发展。激发企业智能化改造内生动力,提高企业生产智能化水平,筑牢实体经济基础。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化纤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支持智能硬件、传感器及芯片、物联网传输等一批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应用,。加快“两化”和“企业上云”步伐,确保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保持全省前列。加强示范引领,实施一批突破性、带动性、示范性强的技术改造项目,全面提升产业层次、提高企业效益。 3.以园区改造提升为重点推进产业集聚发展。落实镇街工业园区分类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高起点规划设计、高标准推进建设、高质量集聚项目、高效能管理服务”为总要求,高质量高水平改造提升一批镇街工业园区、建设一批小微企业园区,着力破解产业园区存在的产业层次不高、工业投入不足、园区配套不足、亩产效益不高、运营效率不高等问题。加大小微企业园区开发建设,发挥好省小微企业园建设重点县(市、区)1000万元激励资金作用,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和园区运营商,重点打造生产制造类小微企业园,推动小微企业入园集聚发展、规范发展、提升发展。 (二)找准短板,狠抓数字经济发展 全面开启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城市数字化为内容的“三化融合”新征程,加快打造数字经济新名片,推动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相得益彰,构筑竞争发展新优势。 1.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依托“1+4+X”新兴产业平台,着力招引一批技术水平领先、行业竞争能力强的数字经济企业和项目。一是壮大优势产业。加快智能汽车、机器人、增材制造、工业大数据、数字影音、集成电路等产业发展,支持大企业提升企业总部管控能力、协同能力和服务能力,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服务链全面协同发展。二是布局未来产业。着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视觉识别产业,加速构建先发优势。三是强化产业招引。通过内生外引,依托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积极发展一批创新引擎性企业,不断催生新兴产业,促进产业体系重大变革。 2.推动产业数字化变革。开展智能制造提升行动,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全面渗透,将新技术、新模式加速制造业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的创新变革,着力提升智能制造支撑能力,基本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以高端装备、汽车零部件、化纤新材料等主导行业为重点,深化“机器人+”“互联网+”“智能+”等应用,全力打造一批智能制造龙头示范企业。 3.构建数字经济发展平台。加快推进“两带两廊”建设,聚焦“四大产业新城、两大产业基地、八个特色小镇、六个产业社区”“4286”产业载体,布局**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体系,做到布局集聚、产业聚焦、链条完整、政策精准;深化传化智能供应链平台、恒逸化纤平台、万向汽车零部件平台等省级平台建设和应用,积极发挥现有工业互联网平台优势,促进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三)强化载体,狠抓产业平台和项目建设 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全省大湾区建设以及**“拥江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立足**雄厚的实体经济基础,着力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争创发展新优势。 1.加快产业平台建设。加快构建“两带两廊”产业发展平台,进一步突出**经济技术开发区、钱江世纪城、空港经济区、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等平台的产业定位,腾出更多空间,集聚更多资源,谋划打造一批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生命健康等产业创新大平台。提升特色小镇品质,加快形成产业布局集约、功能配套完善、产城融合发展的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新格局。 2.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以项目为龙头,充分发挥经济技术开发区、空港经济区、瓜沥镇等主平台载体作用,加快推进万向创新聚能城、**绿色智造基地万向钱潮、恒逸集团、荣盛集团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进一步巩固工业经济稳增长的基础。 3.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把握都市型经济以及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的大趋势,大力发展集工业设计、技术咨询、系统集成和运维等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加速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发挥省智能制造专家**工作组和北大高研院、浙大创新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作用,有序推动全区千家规上企业实施智能化诊断和集成解决方案设计,助力企业智能化发展。 (四)优化存量,狠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确保风险管控稳定。一是落实企业风险预警预测。发挥镇街属地优势,利用好府院联动机制,对属地内企业开展调查摸底,对有风险苗头的企业及时上报协调。二是确保重点企业稳定。确保几大重点企业的生产经营及员工稳定,确保不发生社会稳定问题,不引发区内其他重点企业的担保链风险。三是要切实帮扶企业。要利用好财政应急资金,对存在帮扶必要的企业,做好与银行沟通对接,在确保资金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帮助企业解决转贷困难。同时运作好重整基金,帮助企业切断担保链。四是加强银企监管力度。积极协调统一银行的思想和步调,同时加强企业逃废债监管,加大打击力度,维护良好的金融生态系统。 2.着力推进存量盘活。把存量盘活作为工信经济拓展发展空间增后劲的重要抓手,加大调查摸底,全面梳理现有楼宇存量、工业厂房存量、工业批而未供供而未用闲置土地存量、因两链风险而停产或破产企业所留下的存量、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关停的存量,加强“腾龙换鸟”工作力度,加快“僵尸企业”出清力度,加强部门联动和分类管理,着力促进存量资产转变为发展的宝贵资源和持续升级更新的工业生产力。 3.推进落后产能淘汰和“散乱污”行业整治。高标准淘汰落后产能,深化“散乱污”块状行业整治提升工作,大力整治提升亩均税收1万元以下“散乱污”企业,提高产能利用率和产业集中度。推进全行业“散乱污”企业整治,全面完成上级关于淘汰落后产能和行业整治的目标任务,腾出土地、规划、能耗、环境空间。做好中央环保督察涉及工业企业相关问题整改工作。 (五)以企为本,狠抓精准服务企业 继续发挥经信贴近企业、了解企业的优势,深化走访调研,倾听企业需求和问题建议,当好“店小二”,持续推进服务优化升级,为实体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1.着力做好企业培育工作。强化企业梯队建设。鼓励龙头企业围绕提高产业集中度、延伸产业链开展兼并重组,整合品牌资源和创新资源,积极参与全球资源整合配置,进一步做大做强。实施单项冠军培育专项行动,培育引导中小微企业向专业化、精品化、特色化、创新型方向发展,积极招引和培育在细分行业占据重要地位或有极强发展潜力的“隐形冠军”企业。支持中小微企业进入大企业产业链配套链,形成完整高效产业链价值链。以“小升规”工作为抓手,继续做好小微企业培育和小微企业园建设工作。 2.锻造现代企业家队伍。新时代呼唤“新萧商”,加强新生代企业家培养力度,推动企业管理能力和管理体系提升。充分发挥人才培训经费的作用,认真开展好企业家培训工作,培育一批更具现代视野、更能带领团队创新的企业家队伍以及更能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更能专心工匠工艺的产业工人队伍,为工信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3.着力改善营商环境。制订好新一轮企业扶持政策,加强政策宣传,加快政策兑现,强化政策扶持,积极帮助企业争取上级资金,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深入实施“民情双访”定向走访企业活动,长效化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贯彻执行上级关于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若干意见,继续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及上市民营企业账款的工作,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多措并举激发各类市场活力、内生动力和内需潜力,着力打造公平竞争的一流营商环境。 (六)固本强基,狠抓干部队伍建设 进一步强化党的领导,强化党建引领,加强业务能力培训,全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经信队伍。 一是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和作风建设。落实党建主题责任,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巩固巡察整改成果,常态化开展问题检视和整改落实,加强制度建设和执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持续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四风”问题整治,落实好以廉政风险防控等为重点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二是进一步强化学习调研和思路谋划。把开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三服务”活动作为做好经信工作的具体抓手,持续深入开展新时代“解放思想大讨论”,多出实招、硬招、新招,不断提高企业的获得感。加强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和专业理论的学习,加强调查研究,坚持深入企业、贴近基层,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提出一批有针对性、有价值的对策建议和工作举措,推动经信工作改革创新,开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三是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和敢于担当。加强党建引领,以提升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为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切实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大力营造鼓励和支持干部改革创新、敢于担当的良好氛围。 【篇三】 今年以来,在市经信委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县工业经济以新旧动能转换为统领,全力实施“四大培植工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工业运行总体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发展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一、** 年主要成绩和特色亮点 (一)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一是深入开展了化工企业手续排查和新一轮评级评价,周密组织企业评级评价。根据新的化工生产企业评级标准,组织符合参评条件的38户化工生产企业进行了“四评级一评价” ,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严格对照评级评价标准和国家、省市的相关管理标准要求,县化安转办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新一轮化工生产企业评级评价问题整改工作的通知》,要求企业限期整改。二是加快淘汰化工产业落后产能。下发了《关于依法关闭淘汰第一批化工生产企业的通知》,截至目前,倒逼化工企业和项目转产、退出或注销33家,基本完成化工企业减量化一半的目标。三是积极开展化工园区申报认定,对照园区认定标准,坚持问题导向,明确责任分工,定期调度通报,严格按标准完善了各项手续和硬件设施,9月28日,**化工产业园被省政府认定公布为第二批化工园区,10月28日完成省“智安化工园区”试点建设评审,为我县化工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重点技改项目建设亮点纷呈。以实施“125”工程为抓手,不断提高项目建设层次,产业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加速。工作中,着力激发本土企业的投资热情,实施了恒泰纺织公司、颐和制药公司、金星金属公司3家企业的退城进园项目。热电公司热电联产改扩建工程、隆大生物工司年产10000吨饲料酶项目等一批投资规模大、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加大项目申报力度,今年以来,**热电公司热电获生态文明建设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1276万元,大地玉米开发公司获生态文明建设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1055万元,青援食品公司资源节约循环利用重点工程分别获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560万元,**机床厂公司QK1363大型精密数控管螺纹车床的开发项目获得**市产业技术研发专项资金32万元。 (三)工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加强。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3处、“**省瞪羚企业”1户、市级企业技术中心7处、市级“专精特新”企业7户;争创省级新产品、新技术项目14个;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户;恒泰纺织公司通过省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隆科特酶制剂和瑞丰高分子公司分别被认定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和示范企业。召开了**县企业上云启动会议,组织19户企业赴浪潮集团学习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加快推进“两化融合”步伐,截至目前,已有19户企业通过省“企业上云”平台审核,进入申领、兑付云服务券流程。 (四)企业家队伍培养成效显著。坚持针对企业家的培训、轮训、考察学习制度。今年以来,组织企业家分别参加了赴华为对标学习活动、赴福建省高点对标活动;组织企业家参加了省智能制造专题培训班、省中青年企业家培训班、市两化融合专题培训班;与县委组织部密切配合,在北京大学举办**县域经济发展专题研修班。依托县生产力发展服务中心,举办了全省中小企业工业互联网推进工程**县专场培训、中小企业高层管理者能力提升培训班、电商创业培训班等专题培训班。今年以来,共培训企业家及企业管理人员500余人次,进一步解放了企业家思想,开拓了视野,提升了创新发展能力和决策管理水平。 (五)节能降耗工作有序推进。出台了《**-**年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工作方案》,全面落实煤炭消费压减责任,定期开展煤炭专项检查。组织实施“太阳能+”多能互补热利用示范项目,完成2个省级节能专项、2家市级财政补贴示范项目、3个市级绿色照明财政补贴示范项目。以创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县为引领,完成经济开发区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泓达生物公司通过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验收。开展煤炭经营企业备案行动开展采暖季散煤治理集中行动,推广清洁煤5.5万吨、节能环保炉具2300台。加大重点用煤企业和煤炭经营网点抽检力度,扎实开展节能监察、化工企业监察专项行动,查处淘汰机电设备117台(套)。组织泓达生物公司等3家企业完成能源审计,对**热电厂等16家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执行情况进行了专项监察。 (六)全方位服务经济发展。成功争创为**省太阳能应用示范县。借助“好品**”平台,组织青援、鼎福、世纪春3户食品企业在央视海峡两岸栏目开展宣传推广活动。印发了年度电网事故及限电拉路序位的通知、有序用电方案、县开展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集中整治活动方案等文件,确保全县电力运行安全。加强成品油市场监管,召开了**县重大活动期间非法加油点(车)清理取缔工作推进会议,对非法加油点(车)进行集中排查,打击取缔。继续完善了县直部门干部联系服务企业“三级网格”工作机制,着力为企业破解发展难题。认真做好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的供求衔接和供应工作,跟踪调度重点企业的订单、用电、用工等状况,加强预警调控,化解企业经营风险,确保工业经济健康平稳运行。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压力仍然较大。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不高,战略思维不够开阔等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二是投资增长后劲不足。新项目受手续办理、指标约束等影响,难以短期内落地;现有企业存在观望思想,改扩建、拉伸产业链意愿不强。三是骨干企业支撑作用不够。规模相对较大的骨干企业大而不强,产业链辐射能力不够;创新能力强、市场前景好、成长性高的创新成长型企业数量少、规模小。 三、** 年工作安排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牢树新发展理念,勇于担当,狠抓落实,全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深入推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加快整改化工企业评级评价问题,并按照闭环管理要求进行销号;起草制定《**化工园区企业管理办法》,加强对园区企业的停产、检修、复产等作业的报备、审批及管理,确保园区规范发展;加快在建项目分类处置进度,该清退的清退、该转产的转产。 二是实施绩效评价倒逼企业转型发展。强化措施,营造氛围,探索建立以“亩产效益”为核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类综合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企业帮扶措施,增强企业主动上项目、谋发展的积极性,引导激励企业积极研发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三是突出项目建设培育新动能。对列入全县“125工程”的重点技改项目,加大督导协调力度,进一步调整打紧节点计划,争时间、赶进度,确保项目尽快达产达效;围绕培育新动能,深入挖掘,提报一批项目做为明年“125”工程备选项目。 四是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认真研判经济走势,积极搞好对上协调,按时间节点抓好监测,加强生产要素协调,确保经济运行平稳。紧盯煤炭消耗压减等约束性指标,加强实时预警,综合采取措施,确保完成全年任务。 【篇四】 一、**年工作总结 **是全市工业经济克难奋进的一年。一年来,我们紧跟市委市政府“开放强市、产业立市”工作部署,以园区攻坚大会战为抓手,着力推动工业经济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取得了较好成效。主要有六个方面特点: 1.整体运行态势稳健,总量效益实现了同步攀升。一是规模加速壮大。全年完成规模工业产值2977亿元,同比增长13.9%,完成增加值982.1亿元,同比增长6.8%。**年,全市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896.7亿元,同比增长5%;完成工业技改投资481.5亿元,同比增长8.7%。二是效益逆势上扬。工业用电量达到48.9亿度,增长2.1%。规模企业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50亿元,增长21%;利润82亿元,增长12%;完成工业税收67.7亿元。22家“1115”工程企业完成产值974亿元,除**烟厂、金鹏印务等涉烟企业负增长外,其他企业保持了较好增长态势,其中三一机械、特力液压、金天钛业、惠生肉业、美华尼龙等企业保持20%以上增幅。 2.一烟格局逐步打破,主导产业形成了多点支撑。全市六大主导产业完成规模工业产值2072亿元,同比增长10.5%,占全市规模工业比重达到70%。在烟草产业负增长的情况下,其他五大产业规模工业产值增幅均在17%以上,其中有色金属及新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产值分别增长27%、22%和20.6%,食品及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占全市比重达到25.6%,比烟草产业比重高6.7个百分点,产业格局逐步由“一烟独大”向“多点支撑”转变。 3.园区发展强势突围,整体实力跃上了崭新台阶。国家级高新区成功获批,我市成为全省三个同时拥有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的市州之一。桃源工业集中区晋升省级高新区。**年,全年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90.84亿元,建设标准化厂房146.77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园区完成规模工业产值1855.19亿元,占全市比重达到62.3%,同比增长22.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8.8个百分点。 4.项目建设多点开花,后续增长蓄积了强大动力。全市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9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8个。新开工亿元项目中,鑫曜科技、粤港模科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投产,**烟厂易地技改、溢多利生物医药产业园、中蓝科技石墨烯产业园、中联重科起重机生产基地、中车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等项目顺利推进。同时,智慧产业园、翔宇发动机、碳酸钙产业园、迪文科技电子产业园、洞庭制药与重庆药友合作等一批重大项目已达成投资意向或签约。 5.转型升级步履坚实,内在结构进行了深度调整。一是两化融合深入推进。启动两化融合试点示范行动,先淘卫浴、凯斯机械、华南光电成功创建**年全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二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新增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平安医械科技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省工业质量标杆”;**经济技术开发区创业服务中心成功创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实现“零的突破”。三是绿色制造逐步推开。力元新材成功申报国家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桃源工业集中区**省铝循环再生产业园正式揭牌。全力配合中央环保督察,全面开展“地条钢”排查,关停整治污染企业50余家。 6.为企服务全面优化,企业发展迎来了优良环境。一是惠企政策再加码。在**年出台《**市帮扶工业企业十条》基础上,再出台《关于进一步降费减负促进工业企业健康平稳发展的通知》,为企业降低要素、融资、技改、制度交易等成本,赢得企业广泛好评,我市企业帮扶的经验做法得到省政府督查组的高度肯定。二是帮扶活动有成效。组织开展“千名领导干部服务千家企业”等活动,对企业“一对一”帮扶,帮助企业解决问题3000多个。三是运行调度创新招。全面启动“一个手册、两个方案、五个抓手、七个台账”等基础工作,即编制《**工业基础数据手册》,制定产业立市工业引领推进方案、工业经济运行方案,新建《工业快报》《园区动态》《数字通报》《区县动态》《微信群组》,建立园区、企业、项目、产业分类、运行数据、工业用电、企业服务台账,实现运行调度科学化、精细化、精准化。 一年来,虽然全市工业经济总体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但产业实力不强、特色定位不明、发展动能不足、要素保障不强等问题依然突出,需在今后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 二、**年工作计划 **年是全面落实“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的首战之年,我们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两会”精神,纵深推进“开放强市、产业立市”发展战略,牢固树立“成就企业家、厚待投资者、服务纳税人”的工作理念,稳步实施产业立市三年行动计划,聚焦工业园区主战场,突出主导产业、项目建设、企业帮扶、要素支撑,推动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 我们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一个突破、三个上双、五个过百”发展目标。一个突破,就是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增长7.5%以上;三个上双,就是确保规模工业总产值、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实缴税金均达到两位数增幅,分别增长18%、12%和15%以上;五个过百,就是新开工亿元工业项目100个以上,新增规模企业100户以上,力争150户,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00亿元以上,建设标准化厂房100万平方米,新增一个规模工业总产值过百亿园区。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上述目标,我们将大力实施“三个五”计划,即破解五大难题、实施五大工程、强化五大保障。 1.坚持问题导向,破冰“五大难题”。 一是减轻企业负担。严格落实中央、省、市出台的惠企政策,对《**市帮扶工业企业十条》《关于进一步降费减负促进工业企业健康平稳发展的通知》等政策落实情况进行逐条核查、逐条清理,确保严格兑现,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加强企业和市场的动态监测,及时摸排企业和市场出现的新困难、新问题,及时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进一步为企业减负担、给支持、添动力,为企业满负荷生产创造条件,努力扩大工业企业的盈利面,确保全年工业税收增长15%以上。 二是破解资金瓶颈。按照“强化金融支持、加强基金扶持、盘活社会资本”的思路,着力缓解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资金难题。坚持每季度集中举办一次银企对接活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工业企业的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确保全年新增担保贷款65亿元以上。督促各县市区**年6月底前均设立过桥资金,切实做大资金规模、扩大覆盖范围、加大周转频率,为企业提供过桥贷款8亿元以上。整合各类专项资金,打捆设立工业发展基金,积极发挥基金的杠杆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加大工业投入,重点支持有潜力、有前景、有抱负工业企业发展,让想干事、想创业的企业和企业家获得更大支持。 三是盘活标准厂房。按照即建即用、租售并举的原则,加大标准化厂房招商力度。建立闲置厂房信息库,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优先考虑闲置厂房利用,积极开展“零地招商”,为企业“牵线搭桥”,推进闲置厂房高效利用。突出标准化厂房孵化功能,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基地,重点吸引小微企业“拎包入住”、入园孵化,力争全年新入孵小微企业2000家以上。有序推进企业和产业向园区集中,鼓励条件成熟的工业企业退城进园,在标准化厂房租售上给与一定政策支持,稳步提高产业聚集度和标准化厂房利用率,确保标准厂房整体使用率达到85%。 四是处置僵尸企业。建立停产半停产企业台账,按照“一家企业、一名领导、一套方案、一支队伍、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加强分类处置,确保全市盘活停产半停产企业55家以上,每个区县市5家以上。激活复产一批,鼓励企业实施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培育新业务、开拓新市场,提高企业竞争力;基金参股一批,支持具有一定经营规模、品牌价值和市场前景,但因多种原因暂时陷入困难的企业,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引入战略投资者和实施员工持股,激发企业活力;依法破产一批,对产品没有市场或处于产业链低端、缺乏竞争力、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长期亏损的企业,实施依法破产退出;兼并重组一批,引进战略投资者、意向合作企业,对停产半停产企业实施参股合作或收购兼并,实现靠大靠强。 五是破冰人才难题。拓宽渠道引人才,建立和完善覆盖市、县、园、乡、村(社区)“五位一体”的人才服务体系,实行企业招工月报告制度,采取现场招聘、网上招聘等多种形式,帮助企业招贤纳士。走出本地招人才。建立长期劳务交流机制,部门和园区联合组建引才招工小分队,定期到高校密集、劳动力密集地区招才引智。搭建平台育人才。加强实训基地、培训中心建设,鼓励建设“园区学校”、培训分支机构,突出人才订单式、个性化培养,满足企业急需适用人才需求。 2.主攻发展重点,力推“五大工程”。 一是项目扩量工程。始终把工业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力争在项目数量和质量上形成突破,努力为工业发展注入更多新鲜血液。加强项目策划。按照《**工业新型优势产业链行动计划》,结合本地实际,策划一批投资超10亿元、100亿元的大项目、好项目、新型产业高端项目,充实和优化工业项目库,每个区县市每年至少要策划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以上。加强项目挖掘。加强本地龙头企业、骨干企业配套项目的挖掘、包装、发布,并主导建立配套项目产品的技术指导和采购保障机制,吸引老百姓自主投资创业。每个区县市每季度至少发布对接一次,每次至少20个以上。加速项目引进。把招商引资作为工业发展“头号工程”,认真组织好“德商”恳谈会、“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等活动,大力实施领导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力争每个区县市每年引进落户7个以上亿元工业项目。加快项目落地。简化办事和审批程序,对重大工业项目,推行“五位一体”工作机制,确保亿元项目当年开工当年投产、10亿元项目当年开工、次年投产。 二是产业拓展工程。做大产业规模。以六大主导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培育核心主导产业集群、新兴优势产业集群,力争六大主导产业产值增长15%以上,新兴优势产业增长20%以上。延伸产业链条。围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及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林纸等产业,以常烟、重科、金健、恒安等企业为重点,推进“百家配套企业回常”工程,力争本地配套率达到80%以上。推进优势产业链行动计划,每年重点推进3-5个优势产业链,实行一链一策、分业推进。同时,激励本地民间资本围绕优势产业链创办配套企业、做多做优做全。加速产业融合。大力推进两化融合,深入两化融合试点示范行动、“万企上云”行动,力争年内新增两化融合示范企业60家以上、“上云”企业3000家以上。大力推进军民融合,以华南光电、金天钛业、中泰特装等企业为核心,加快打造**经开区、临澧军民融合示范园,促进“军转民”“民参军”。 三是园区提质工程。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工业发展的第一阵地、第一平台,着力提升园区的吸引力、承载力、竞争力,确保年内各园区在全省排名提升5个位次以上。凸显园区特色。按照国家级园区“三主三辅”、省级园区“两主两辅”的要求,做好园区发展规划。加快推进**经开区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园、汽车配件产业园、军民融合产业园,津市生物医药产业园、西洞庭生物科技园、桃源迪文科技电子产业园、临澧新材料示范园建设,形成一批上规模、有特色、叫得响、拿得出的特色“园中园”。以德国工业园建设为契机,支持园区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扩大园区对外开放水平,打造一批外向型、开放式、国际化园区。完善园区功能。加快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年内督促各园区要建好一家以上工业污水处理厂、一家以上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一个以上职工之家,确保园区每年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00亿元以上,建设标准化厂房100万平方米。激发园区活力。严格落实《关于促进产业园区发展若干措施的意见》,从组织领导架构、管理服务权限、选人用人机制等方面入手,完善园区体制机制,加快去行政化、趋市场化进程。培强园区产业。重点跟踪考核市委、市政府下达给各区县市每年7个亿元工业项目的任务,加速推进落地,确保**年全市新引进100个亿元工业项目落户园区。对进入园区的工业项目,强化服务、建立台账、破解瓶颈,切实解决工业项目久议不决、久拖不建、久建不成的问题。 四是企业成长工程。紧紧抓住企业这一主体,按照龙头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目标,全力推动企业发展,确保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0户、力争150户,新增亿元企业50家左右,新增小微企业1万户,完成“个转企”6000户。推进百亿企业壮大工程。采取服务烟厂稳、助推中联升、倒逼创元转,引导激励金健、迪文加速发展等措施,加快打造百亿工业航母,力争**年金健米业产值突破百亿元。推进百家骨干企业壮大工程。以恒安、溢多利等企业为重点,选择100家生产规模相对较大、技术水平相对较高、市场前景相对较好、队伍素质相对较强的企业,组装全市“百强核心骨干企业”阵容,突出主体,形成特色,实行重点扶持、重点调度、重点服务,推动做大做强。推进中小企业入规工程。选取300家中小企业,建立台账,一企一策,加强扶持、指导和服务,助推入规升级,确保每年新入规企业100户以上。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加快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平台建设,力争年内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区县市全覆盖,新增省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10个以上。 五是品牌叫响工程。认真筛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较高、具有地方特色的100家左右优质企业,加强品牌创建指导和扶持,引导企业育名品、创名标、争名牌,力争年内新增中国驰名商标4件以上,中国质量奖实现零的突破。提升品牌质量。引导企业采用国际国内先进标准体系,组织鼓励企业、社会组织、产业技术联盟制定严于行业和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增加**制造的行业话语权。扩大品牌影响。加强品牌冠名、品牌营销、品牌推广,展示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全年,分别在本市、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召开三次本地名优产品推介活动。促进品牌消费。修订完善《**市名优产品目录》,积极推介**名优产品,大力推动“德企出海”“德品出境”。突出“**品牌、中国品质”,加大品牌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创名牌、知名牌、用名牌的浓厚氛围。 3.全力保驾护航,强化“五大保障”。 一是强化氛围保障。开展“工业竞赛”,每月开展一次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每两月举办一次推新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参加的流动现场会,每半年组织一次由市“四大家”主要领导参加的现场调度会,营造“比一比、晒一晒”的浓厚氛围。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成就企业家、厚待投资者、服务纳税人”理念,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宣传,营造“产业立市、工业引领”的浓厚氛围。表彰先进典型。适时召开高规格表彰大会,营造全社会尊重、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 二是强化政策保障。出台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若干意见,从产业发展、政策倾斜、要素保障、转型升级等层面,出台更有力有效的办法,助推企业发展。加大惠企奖补,设立科技创新奖、做大做强奖、企业上市奖等奖项,采取以奖代投方式,给予企业真金白银的支持,增强企业的获得感、成就感。 三是强化机制保障。完善工作调度机制。实行“一月一调度、两月一公示、一季一督导”工作机制,以“一个手册、七个台账”为基础,以《工业快报》《园区动态》《数字通报》《区县动态》《微信群组》等平台为抓手,层层传导压力,推动工作落实。建立考核激励机制。研究出台产业立市工业引领考核办法,对各区县市、园区和相关市直单位进行专项考核,并将其纳入绩效考核,年底严格兑现奖惩。 四是强化人才保障。办好中小企业领军人才、企业高级人才等培训班,不断提升企业家管理企业、驾驭市场的能力。利用企业家协会、企业联合会等组织,借助企业领袖峰会、企业家论坛等平台,增进企业家队伍交流,构建和扩大“德商文化圈”。每年选择100家左右中小企业,引导建立先进的经营模式、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家族式向开放式转变。 五是强化环境保障。组织开展“千名领导干部联系服务千家企业”、“进园区、入企业、送服务”、规模企业大走访大调查等活动,解决企业难题,帮助企业发展。打造工业“110”平台,建立监察和打击队伍,打击阻工扰工、强买强卖、强揽工程等行为。严格落实涉企检查备案制度,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企业营造“高效率、零干扰”的环境。 【篇五】 一、**年工作总结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关键之年。今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市和我市提出的既定目标任务,把促进工业经济稳定运行摆在首要位置,把转型项目落地投产作为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的主攻方向,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各项政策措施,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努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和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工业总产值。1-10月份,完成工业总产值455.28亿元,同比-5.5%。 2.规上工业增加值。1-10月份完成工业增加值190.9亿元,累计增速-14.6%。 预计11月完成产值50亿元,12月完成产值50亿元,全年完成产值555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233.1亿元。 3.煤炭产业增加值占比。1-10月份累计完成煤炭增加值68亿元,占比35.62%(**年占比49.41%),下降13.79%。(任务下降1%) 4.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9月完成利税30.02亿元,同比-12.3%。 5.制造业增加值1-10月份完成120.5亿元,占增加值占比63.14%(目标值45.3%)。 6.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幅。**市下达任务为6.7%。1-10月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0.72亿元,增幅为60.2%(目标值6.7%)。 7.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增幅。**市下达任务为6.4%,该项指标一年测算一次,年终公布。 8.省级及以上技术中心。我市已有一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为**市鹏飞实业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年已申报省级技术中心1户为**市东义镁业有限公司,目前已通过专家评审,正在完善补充资料。完成省级及以上技术中心企业数2户的目标任务。 9.开展产学研合作企业所占比重。截至目前,我市拥有科技重点企业39户,其中兴安化工、东义煤电铝、泰兴铝镁、金晖、鹏飞实业等5户企业就赤泥综合利用、煤电一体化、生物可降解塑料、煤焦油深加工等方面开展产学研合作。此数据年底公布。 10.R&D经费投入强度。**市下达任务为0.23%,1-10月份为0.25%。 11. 节能指标完成情况。1-6月份,我市万元GDP能耗1.5018吨标准煤,同比下降0.06%,差目标任务3.24个百分点,在**市排名第10;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256.79万吨标准煤,占半年控制指标的89.9%,在**市排名第4;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2.09吨标准煤,同比上升4.61%,差目标任务9.91个百分点,在**市排名第10。 12.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1-10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91.3亿元,同比下降13.6%;其中工业投资完成71.7亿元,同比下降3.8%(目标值6%);工业技改投资完成36.5亿元,同比增长17.6%(目标值23%)。 13. 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情况。1-10月份工业固废排放量251.1万吨,利用量170.9万吨,利用率68.06%,其中:煤矸石排放量190万吨,利用量127.8万吨,利用率67.26%;粉煤灰排放量53万吨,利用量36万吨,利用率67.92%。 (二)重点工作情况及采取的措施 1.强化工业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和宽松环境营造,努力推动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今年以来,我局把促进工业经济稳定运行摆在首要突出位置,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努力推动工业经济止缓、回稳、促增,确保各项任务指标圆满完成。 确保经济运行平稳工作方面: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全市经济运行分析联席会议制度,由政府市长担任联席会议领导组组长,定期召开分析汇报会,通过监测预警、协调联动和工作反馈等多项机制,把握经济运行特点,准确监测分析经济运行情况,推动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是建立分析制度。每周对主要产品价格进行监测,每月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预测,每季度集中分析,为市政府宏观调控及时提供数据。专门设计制作《企业月度生产快报表》《企业月度效益快报表》,强化对企业生产效益情况的监测。 积极服务企业营造宽松发展环境方面:一是坚持问题导向。采取 “六问六帮”收集整理问题(一问资金周转情况,帮助化解融资难;二问转型技改情况,帮助解决转型难;三问产品销售情况,帮助解决销售难;四问职工生活情况,帮助解决生活困难;五问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帮助完善措施;六问项目手续情况,帮助解决项目建设难题)。各工作组建立服务台账,实行“一企一策”+“一类一策”精准帮扶,动态掌握企业困难,跟踪落实解决措施。截止目前,市服务企业办公室共梳理问题15条,已办结14条,限时办结1条。其中,省入企办公室交办的4条已全部办结;**市服务企业办公室交办的1条正在积极协调办理。二是强化服务企业平台建设。建设七大平台、制定六项制度,为全市服务企业工作提供保障。开通电话热线、建立微信群:**市市乡干部入企服务交流群、**市重点工业企业交流群、**市乡镇服务企业交流群。通过微信群及时传达上级主要领导讲话精神和最新发展政策,帮助企业认清形势,读懂政策,提振信心。上下联系,及时领会精神,报告动态,梳理问题;内外联系,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对标交流,选定优势企业(项目)作为观摩交流对象;左右联系,入企服务小组互动交流、借鉴经验,提升服务水平。三是指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数据的报送。每月根据国内外、**省的市场价格、企业的生产产量对全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预测,为市政府宏观调控及时提供数据;同时联合市统计局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报送数据的指导,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以避免漏报、错报、瞒报,确保我市统计数据真实有效。 ——工业增加值增速下降原因分析: (1)煤炭去产能政策及安全事故影响,导致原煤产量、产值降幅较大。水峪煤矿去产能100万吨、影响产值3.5亿元、增加值1.8亿元。宜兴煤矿因**年生产安全事故停产至**年5月;6月份又因安全检查停产1个月,累计影响产值3亿元,增加值1.6亿元。 (2)多数独立洗煤企业、耐材企业在环保专项整治中进入停产半停产状态,严重影响工业增加值增速。 全市规上独立洗煤企业63户,占全部规上企业的41%,停产43户,半停产20户,合计影响产值62亿元,增加值31亿元;全市规上耐材企业23户,占我市规上企业的15.1%。目前通过验收10户(半停产),13户停产,合计影响产值7.4亿元,增加值1.74亿元。 (3)部分企业被强制退库。**铝厂**铝矿由法人单位变更为非法人单位,5月份被国家统计局强制退库。退库后保留了去年基数(去年产量156万吨,产值4.1亿元),而今年产量产值均为零,下拉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速2.09个百分点;新柳、新阳、曙光三户煤矿企业去年变更为非法人单位,**年1月份退库。导致我市原煤企业从去年的11户减少到今年的8户,原煤产量844.4万吨(去年1500.8万吨),同比下降43.7%;完成产值44.93亿元(去年74.5亿元),同比下降39.7%,占全市总产值的11.12%,对我市增速影响较大。 (4)代加工导致产值流失。统计法规定,代加工企业生产的产品产值计入委托公司注册地,而消耗的电力、汽油等能源、产品产量计入生产地,导致三大考核指标失常(工业增加值增速下降、社会能源消耗总量增加,万元GDP能耗上升),产量、能耗、产值三项数据失去了应有的逻辑关系。今年以来,我市2户大型焦化、5户洗煤企业代加工,直接影响产值超17亿元,同时能耗大幅上升。 (5)新兴产业增长动力不足。煤、焦、氧化铝耐材等资源粗放型加工企业占比77.6%,产值占全部比重82%。新兴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规模小、层次低、发展不足,今年以来一直没有新投产企业,短期内无法形成增量。 (6)企业融资难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受国家宏观调控及金融紧缩政策的影响,加之部分工业企业有效资产抵押能力差、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造成企业贷款融资难,导致生产及发展资金匮乏,生产经营无法正常开展。 (7)受产品价格因素影响,总产值与增加值增速不匹配。**年总产值增速为46.6%,而工业增加值增速仅为6.6%,相差约7倍;**年1—9月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速-5.5%,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4.6%,相差约3倍。 (8)工业产值基数大,企业数量逐年减少。我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多年来在高基数上保持了高速增长。以**—**年数据为例,**市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5.6%、-11.9%、2.6%、11.3%,我市分别为12%、-9.8%、2.5%、6.6%,其中**年、**比**市平均增速高17.6、2.1个百分点。而我市规上企业数量却呈逐年减少趋势,**—**年分别为214个、197个、162个、166个。 2.积极推进转型项目建设和服务,强力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全面贯彻落实“转型项目建设年”战略部署,坚持把企业技术改造作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重要途径,抓项目、抓亮点、抓服务,优化审批环境,积极争取省级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积极培育省市技术中心,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圆满完成各项工作。 (1)项目审批情况 截止**年11月,共审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80个,概算总投资238.59亿元。其中节能审查评估项目2个,上报省经信委项目1个;核准项目2个。环保提升改造类项目51个,概算投资13.47亿元。 (2)工业转型升级项目调度情况 根据省、**市**年工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调度相关要求,我局**年重点调度的包括食品、冶金、新能源、新材料、电力、焦化、现代煤化工等七个行业16个转型项目,概算总投资428亿元,立项手续全部办结完毕。按照项目库动态管理、及时增补原则,结合我市实际,对我市**年重点推进16个工业转型项目逐月调度。截止10月,已完成投资53.89亿元。 焦化项目具体情况是:1.**金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54万吨/年炭化室高度6.25米捣固焦化项目,已经完成总投资3.6亿元,煤气净化及公辅设施已经完成99%,配套化产部分冷鼓工段、硫铵工段、粗苯工段、污水处理工段、循环水工段、锅炉房、制冷站、空氮站、煤气防护站等部分正在进行设备调试工作,处于最后扫尾阶段;焦炉部分总进度已达99%,正在进行设备联动调试工作。其中3号焦炉已于**年11月进入试生产阶段。1、2、4#焦炉将陆续点火烘炉并陆续投运。2.**市金达煤焦有限公司150万吨/年炭化室高度6.98米顶装焦炉焦化项目已投产出焦。3.鹏飞实业有限公司250万吨新型焦化项目,2#焦炉投入使用。4.楼东俊安煤气化有限公司120万吨焦化项目,基础现已完工。 (3)帮扶企业情况 一是精简审批流程,规范审批职能。今年以来,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审批制度改革措施,全面梳理审批事项,精简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审批服务。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推行企业投资项目试行承诺制实行无审批制度改革。为进一步有效推进项目建设,今年以来,先后为5户企业变更了部分项目备案内容。 二是利用好上级扶持政策。今年以来,按照**年**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有关要求,坚持行业全覆盖、无死角、能报则报的原则,为我市绿色制造推广专项、焦化技术改造专项、两化融合及信息化专项、工业转型强基专项、技术创新提升专项、消费品三品工程等5个专项12个项目申报省级技术改造专项资金17050万元。目前,上报项目中已有4个专项资金到位,计有2458万元。 三是积极培育省、市企业技术中心。实施国家级技术中心后备培育计划。坚持创新突出、发展全面、重点培育、好中选优的原则,确定和储备一批重点后备企业。认真组织申报省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在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规模优势企业中推荐申报。截止目前我市已有16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市鹏飞实业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今年已申报省级技术中心1户--**市东义镁业有限公司,目前已通过专家评审,正在完善补充资料,完成省级及以上技术中心企业数2户的目标任务。 (4)搭建好平台,培育新动能 一是开展**省重点工业转型升级项目融资需求摸底调查,积极推荐**市中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信发化工有限公司参加**省金融服务转型项目融资对接会。二是充分利用好省级平台,组织我市鹏飞、金岩、金达、东义参加**年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对接我省军民融合产业。三是推荐**信发化工有限公司申报**年工信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指南中重点领域智能制造模式应用中新材料领域中的流程型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四是积极引导企业提升改造生产自动化水平。以省级技改配套政策措施为导向,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以“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为思路路径,逐步提升企业生产自动化水平,逐步实现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的网络一体化工厂。以我市信发、鹏飞为代表,打造一批智能化程度高的智慧工厂,配合我市引进的软通动力公司,打造我市工业云平台,逐步引导我市企业走上大数据的快车道。五是积极引导企业创新发展,挖掘科技创新活力。依托省级技改配套资金,激发企业科技创新动力。积极向省经信委推荐我市重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积极申报我市科技创新项目入库。组织企业参加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创建申报宣讲,让企业进一步明确科技创新的方式、方向及标准,逐步壮大我市科技创新队伍,提升创新能力。 3.突出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继续强化工业节能管理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工业企业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新要求,紧紧围绕**市下达目标任务开展工作,积极推动目标任务的完成。 (1)指标任务未完成的原因分析 造成我市万元GDP能耗和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两项指标不达进度目标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五方面: 一是部分规上企业产值能耗异常情况。部分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的增幅与能源消耗不匹配,甚至倒挂。全市152户规模以上企业中万元产值能耗同比上升的有45户,这45户企业能源消耗同比上升了10.3%,而产值不但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8.5%,这是导致我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不达进度目标的主要原因,如果此情况不尽快改变,将严重影响全市年度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是用电增速与GDP增速不匹配。前半年,我市用电增速27.69%,GDP增速仅0.13%,大量的电力消耗未直接产生经济效益; 三是部分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节能管理涣散,无节制用能致使单位产品能耗上升。**信发化工有限公司单位产品能耗同比上升24.85%,致使能源消费增加2.8万吨标准煤,**汾西宜兴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单位产品能耗同比上升1.86%,致使能源消费增加1208吨标准煤。 四是**市将我市工业增加值率由去年0.44调整为0.42。仅此一项,影响我市工业增加值约7.06亿元,造成我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上升约4.8%。 五是部分企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由过去的直接生产销售改为代加工。根据统计法规定,代加工企业生产的产品产值计入委托公司注册地,加工费计入生产地产值,而消耗的电力、汽油等能源、产品产量计入生产地,导致三大考核指标失常(工业增加值增速下降、社会能源消耗总量增加,万元GDP能耗上升),产量、能耗、产值三项数据失去了应有的逻辑关系。现已发现我市有2户大型焦化(楼东、城财)、5户洗煤企业(金鼎山、和必兴、红顺、天云、亨泰源)代加工,1-8月这七户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5.38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1.98%;工业总产值仅为6.04亿元,若按正常产品产值申报则约为22.04亿元。仅此一项因素,造成我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上升约4.56%。 (2)主要工作措施 一是制定工作目标。以孝经信发〔**〕25号下发了《关于印发**市**年节能监察工作计划的通知》,将实施重点用能单位“百千万”行动、做好国家重大工业节能专项监察、开展燃煤机组节能改造专项监察、开展焦化行业单位产品能耗专项监察、开展节能审查制度执行情况专项监察、组织节能监察专项培训等作为今年的监察重点。 二是科学分解节能目标任务。下发了《关于下达**年度节能目标任务的通知(孝节能办字〔**〕1号)文件,将我市年度节能目标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到各乡镇(街办),确保全年各项节能指标的顺利完成。 三是组织全市国万家企业及省千家企业填报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督促我市国万家企业填报**年度能源利用状况报告,除淘汰、停产企业外,其余企业均按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填报工作。 四是加强节能宣传工作。为广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培育和践行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在全社会营造节能降碳的浓厚氛围,市节约能源工作领导组制定并印发了《关于**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安排的通知》(孝节能办字〔**〕3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节能宣传活动。 五是加强能源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工作。节约能源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连续下发《关于第一季度全市工业节能形势通报》(孝节能办字(**)2号)和《4月份全市工业节能形势通报》(孝节能办字(**)4号),对我市节能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通报。同时实时监控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万元产值能耗,对数据异常的企业现场核查,分析问题、查找原因、梳理数据,责令限期整改。 六是全力实施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出台《**市推进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和工业领域节能**年行动计划》(孝经信发〔**〕33 号),将我市**年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任务向全市通告,要求通过采取实施能耗“双控”制度、加强节能技术改造、推进工业领域节能和强化工业领域节能监察等措施,确保能耗“双控”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七是大力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经孝经信发〔**〕52号将**市经信委《关于转发省经信委<关于印发**省高耗能行业能效“领跑者”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的通知》转发至我市各重点用能企业,要求各有关企业按照晋经信节能字〔**〕119号文件中提出的能效“领跑者”的基本要求进行对照检查,积极主动提升企业自身能源利用水平。同时,符合能效“领跑者”申报条件的按照自愿参与原则,于每年3月向我局提交能效“领跑者”申请报告及其他相关材料。 八是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根据**市经信委《关于印发<**市节能环保产业**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吕经信节能字〔**〕74号)制定了《**市节能环保产业**年行动计划》,确定将推进新禹、兴安两户企业节能环保产业项目建设,发挥重点项目的示范引导作用;在重点用能企业中推广一批重点节能技术,引导用能单位采用先进适用节能技术、产品作为我市**年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工作目标。 九是严格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制度。经《关于**楼东俊安煤气化有限公司120万吨/年炭化室高度6.25米捣固焦化项目节能审查的请示》(孝经信发〔**〕40 号),将**楼东俊安煤气化有限公司120万吨/年炭化室高度6.25米捣固焦化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上报省经信委,等待审查。 4.强化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不断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以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水平为核心,大力推进工业固废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化,统筹推进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加大绿色服务体系建设,培育绿色产品,努力建立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制造体系。 (1)推进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项目建设 加大以清洁生产为重点的提标改造力度,推进我市电力、冶金、焦化等重污染行业重点推广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改造、脱硫脱硝除尘系统升级改造等清洁生产技术。今年**市资源综合利用和工业清洁生产重点项目进展情况: a.**市金达煤焦有限公司的焦化废水及循环排污水深度处理回用项目,项目总投资3500万元,已完成投资3000万元,土建基本完工,目前正建生化污水处理池,管道铺设已完成。 b.**市福孝化工有限公司90万吨/年焦油深加工综合利用项目,项目总投资466000万元,已开工建设。建设期限**-**。 c.****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年产6000万块煤矸石多孔烧结砖项目,已完成投产。 d.金岩集团总投资82亿元的焦炉煤气综合利用年产100万吨乙二醇联产5.5亿立方米LNG项目的跟进。 (2)积极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5月份根据《财政部、工信部关于组织开展绿色制造系统集成工作的通知》要求,在我局的积极帮助和推荐下,**市盛世富源甲醇制造有限公司作为牵头单位,与南京聚拓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众联盛化工工程有限公司组建联合体的方式协同推进,承担绿色制造系统集成任务。已被工信部公示,必将进一步推进我市的绿色体系建设。 5.强化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工作,积极推动工业经济优化升级 (1)加快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坚持以政府引导、企业自愿、择优推荐为原则,积极协助我市信息化优秀企业申报成为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今年,在去年**信发化工有限公司、**市兴安化工有限公司、**市鹏飞实业有限公司申报为**年度**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市鹏飞实业有限公司申报为**年度**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基础上,为东义煤电铝集团公司申报了**年度**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和**年度**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为我市加快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积极组织实施电信普遍服务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网络强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推进电信普遍服务发展,提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服务水平,促进城乡协同发展,**年**市电信普遍服务“通光纤宽带”涉及下堡镇、西辛庄镇、阳泉曲镇、南阳乡、下栅乡、杜村乡、驿马乡7个乡镇,共28个村庄;18年6月份涉及建设工程,将按照施工标准逐步整理完工杆路,张贴标识,开通光纤宽带。申报**年度电信普遍服务“4G网络建设”试点。经调查,**市379个行政村4G网络覆盖已有374个,剩余5个分别是兑镇镇杏野村、驿马乡瓮沟村、杜村乡白居庄村和温家垣村、阳泉曲镇南沟底村,其中阳泉曲镇南沟底村拟搬迁。为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提高我市行政村4G网络覆盖率,为4个村申报了**年度电信普遍服务“4G网络建设”试点。 6.以大用户直供电交易和电能采集系统建设为突破口,强化电力需求侧、供给侧管理工作 (1)深入推动电力直接交易工作。按照电力直接交易新的申报制度,在**年申报完成的基础上,继续跟进电力直接交易申报工作。完成兴安化工6个月全电量交易、2.58亿度,汾西矿务局高阳矿、宜兴矿5个月全电量交易、1亿度,鹏飞盛世富源全电量交易0.86亿度以及**经济开发区打包申报2亿度电力直接交易申报工作,每度电可节约0.7-1分,全年可为企业节约电费500万元以上。 (2)进一步推动工业企业电能采集系统建设。鼓励工业企业加快电能信息采集监测系统建设,对完成系统建设并运用效果较好的企业,向上级申请在电力直接交易和财政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年,中兴水泥电能采集系统已竣工并上报**市经信委。 7.坚持安全发展是红线,落实监管责任,强化电力企业安全监管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新《安全生产法》,以巩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成果为引领,紧紧围绕安全生产防控目标,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要求,积极开展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1)开展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市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试行)》和《**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自查自报工作管理办法》,全面推行企业安全生产承诺制;认真履行我局承担的行业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职责,进一步细化明确责任,层层落实到基层单位和具体监管责任人,建立横向覆盖监管行业领域所有生产经营单位,纵向延伸到一线监管人员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实现安全监管无盲点、无漏洞、无缝衔接。 (2)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有效管控安全风险,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制度和规范,完善技术工程支撑、智能化管控、第三方专业化服务的保障措施,实现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形成部门监管有效、企业责任落实、社会参与有序的工作格局,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夯实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坚强基础。 (3)全面增强安全监管能力。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十项制度,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建立日常监管制度、细则;创新安全监管方式方法,积极采取抽调企业安全管理人员交叉检查、专家现场检查、不定期突击检查、定期联合检查等方式,切实提升监管实效。截至目前,累计出动90余人次对监管单位、无人看守道口进行检查,发现问题隐患46条,下达整改文书21份。 (4)持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继续保持高压态势,深入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行业领域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坚持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贯彻落实《**市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方案》和《**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自查自报工作管理办法》要求,规范隐患排查治理标准,指导企业建立隐患自查自报体系,建立全过程、全方位、动态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5)完善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强化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做到机构、编制、人员、职责、经费五落实,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建立完善各级各类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预案的修订、评估、论证、发布、备案和监督管理等工作,提高预案质量,建立应急预案数据库,实现应急预案的动态管理。 (6)全面加强安全宣教文化建设。推进企业主要负责人资格化、班组长专业化、员工职业化,变招工为招生,变农民工为产业工人,形成学历教育与业务培训全覆盖体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把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纳入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布局,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咨询日等多种形式的宣教活动,大力宣传电力、通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宣传安全生产工作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对忽视安全生产、导致事故发生的典型事例予以曝光。 8.认真贯彻落实国企国资改革新要求,积极推进国企国资改革工作 今年的国企国资改革工作涉及四部分,一是驻**市的央企、省属企业和**市市属企业的“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地方工作;二是我市市属企业改革工作;三是加强市属企业党建工作;四是市属企业车改工作。 (1)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工作 **市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共涉及17户企业33个小区30781户。其中,中央企业6户,中央下放企业5户(中央下放企业汾西矿业集团共5户企业,有6个生活区,23299户),省属企业5户,**市属企业1户。为使这一工作顺利完成,**年11月15日,成立了“**市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领导小组”,由政府市长王廷洪任组长,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局(国资委),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协调推进“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通过细化任务,落实责任,使“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落实到各个部门、落实到人头。通过共同努力,形成了上下协同、齐抓共管、通力合作的工作局面。 一是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按照上级要求,到**年底前基本完成“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复杂性超出预期。为更好地开展工作,多次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共同召开研讨会、推进会、政府专题会议10余次,重点学习传达国家政策要求,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市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实施方案》,明确了接收单位、接收程序和职责任务、时间阶段,并召集部门和企业进行了部署对接。 二是安排部署开展攻坚行动。6月4日,**市召开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安排部署会议之后,我市于6月8日由政府副市长王勇组织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国有企业召开**市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安排部署会,会议出台了《**市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年攻坚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了时间节点和工作职责,强化了工作要求。为有效推进分离移交工作,市分离办又出台了《**市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维修改造标准指导意见》,以加强对分离移交工作进行专项指导。 三是狠抓进度完成任务。6月25日,我市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和涉及移交全部国有企业召开大会,举行**市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签约仪式。会上,市政府接收单位和移交企业现场签订了“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正式协议。截止目前,**市“三供一业”供水分离移交应完成户数为30435户,实际完成资产移交户数为30435户,完成百分比为100%;供电分离移交应完成户数为30279户,实际完成资产移交户数为30279户,完成百分比为100%;供气分离移交完成户数为6498户,实际完成资产移交户数为6498户,完成百分比为100%;供热分离移交完成户数为30037户,实际完成资产移交户数29764户,完成百分比为99.09%;物业管理分离移交完成户数为29664户,实际完成资产移交户数为11612户,完成百分比为39.15%。 (2)市属国有企业改革情况 **市共有市属国有企业47户,正常生产36户,停产11户。其中,公益类14户,商业类10户,融资类15户,文化类2户,其他类6户。 a.着力推动国企国资深化改革 ——强化领导,健全国企国资改革顶层设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企国资改革和转型发展,将其列为重大改革事项,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亲自安排、亲自部署,推动改革工作有序开展。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政府市长任组长,分管国资副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长和政府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市深化国企国资改革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政府常务会议、深化国企国资改革专题工作会议等,传达学习贯彻上级精神,研究部署全市国企国资改革工作,为全市国企国资改革指明方向。二是开展调查摸底。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部署,组成专门工作组,先后三次对全市市属国有企业进行调查摸底,详细掌握了国有企业的资产、人员及生产经营等情况。同时,通过会议座谈、走访调研、征询意见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市属国有企业运营现状、存在问题等,为分类施策、高效推进国企国资改革提供了全面详实的决策依据。三是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在深入吃透政策、细致调研基础上,制定出台《**市关于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实施意见》(孝办发〔**〕39号),明确了八方面重点改革任务,并落实到具体企业,制定时间表、任务书。制定《**市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实施方案》(孝办发〔**〕38号)、《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实施意见》(孝国资发〔**〕14号)《关于加快推进停产停业国有企业退出淘汰步伐的通知》(孝国资发〔**〕15号),加快处置停产停业企业,强力推进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同时,积极研究起草和修订国企人事考核、混合所有制、加强党建等方面的配套制度细则,加快健全政策体系。四是强化推进机制。**市委、市政府将国企国资改革列入相关部门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重点,并将年度重点改革任务列入“13710”督办系统,跟踪督导推进。市国资委牵头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对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及时研究、及时解决,有力推动全市国资国企改革任务。 ——突出重点,全力攻坚推进改革任务。根据全市国资国企改革任务,市国资委进一步细化明确重点改革工作任务,定期研究、定期研判、逐一破解。一是完成党政机关与所办企业脱钩改革。按照“全面脱钩,先脱后改”的原则,实行“两步走”,全面推进政企、政资彻底分开。第一步,目前13个党政机关与所属的33个国有企业全部脱钩(文化企业除外),由市政府委托原主管部门代表市政府继续管理;第二步,原主管部门结合实际,分类督促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各项改革完成后,企业经营性国有资产纳入集中统一监管。二是全面完成公司制改制工作。由主管部门负责,结合企业实际,采取独立改制或组建集团公司的形式,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或国有控股、参股的公司制企业。目前,我市正常运营的36户国有企业中,汽车出租公司由于棚户区改造正进行改制外,其余35户企业已完成公司制改革。下一步,将重点推进企业股权多元化,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分类施策,深入推进国有企业瘦身健体。重点通过重组壮大一批、改制退出一批、淘汰注销一批,针对同质化企业实施重组,优化配置同类资源;针对长期停产停业企业实行市场化出清,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重组壮大一批:以**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为核心企业,组建国有资产管理投资运营集团公司,将部分平台融资公司纳入集团公司管理,所涉及的国有资产划归集团公司,重点承担基础设施、及市政公用事业项目投融资、建设,资产运营管理等任务。目前,已确定10户公司纳入重组范围,改革方案(初稿)已基本形成,正在组织清产核资等前期工作。改制退出一批:针对全市10户国有企业长期停产停业、资不抵债、职工工资社保长期拖欠的实际情况,通过资产变现、政府适当补助、引入民营企业并购等方式,稳妥推进国有资本改制退出。根据《关于加快推进停产停业国有企业退出淘汰步伐的通知》精神,按照成熟一个、推出一个原则,每年改制退出1—2户。同时,正在逐企核实欠缴职工养老保险情况,优先解决到龄退休职工。淘汰注销一批:针对一户一直未运营的“空壳公司”和吊销未注销的40户国有企业,主管部门协同企业正在按照法律程序予以淘汰注销。今年已有**市客运出租服务中心和**市建设工程造价咨询公司两户僵尸企业淘汰注销。 ——试点先行,积极探索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以混改为突破,加快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经过反复调研,从投融资和基础建设等领域,选择了8户企业作为试点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企业,为我市全面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累经验。现8户企业已经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其中:**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与民营企业**鼎鑫义投资有限公司混改,所有权占比27.8%。**市天然气有限公司和**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汾河煤炭运销有限公司混改,所有权占比51%。**道生车用燃气有限公司和东莞道生车用燃气有限公司混改,所有权占比60%。**市矿业有限公司所有权占比70%。**市医疗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所有权占比76.92%。**市采煤沉陷区治理有限公司所有权占比49.26%。**市污水处理厂与天津华博水务有限公司以TOT项方式合作运营,**市第二污水处理厂与**鸿源达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以BOT方式合作运营。通过混改,不但企业融资能力进一步提升,而且进一步完善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引入了先进融资管理理念。**市方舟水利水保工程建筑有限公司已经完成改革方案的制定,后续工作按照规范流程积极稳妥推进。在《**市关于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实施意见》的基础上,于5月28日制定出台《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进所有市属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加强风险防控,确保国有企业改革顺利进行。为切实做好全市国有企业改革中的风险防控工作,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研究出台《**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有企业改革风险防控实施方案》,成立国有企业改革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协调国有企业改革风险防控工作。建立信访接待制度,积极化解改革过程中各类矛盾,定期召开信访工作会议,评估改革风险因素,对矛盾问题依法依规妥善化解。建立信访问题预警预测机制,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介入、及时化解。加大舆情引导力度,对不正确、不真实言论及时进行引导纠正,有效杜绝各类社会风险发生。 (3)积极推进国有企业公车改革工作 根据**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印发<**省国有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晋车改发〔**〕2号)和**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市国有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吕车改发〔**〕1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全市国有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建立新型企业公务用车制度。**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制定《**市国有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讨论稿)上会研究,并尽快出台正式文件。同时出台《**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关于报送**市国有企业公务车辆信息的通知》孝国资发〔**〕13号文件,对全市国有企业公务车辆进行摸底统计。目前,全市47户国有企业中正常运营且有公务用车企业16户,共计车辆128辆。现各国有企业密切配合,结合实际制定公务用车制度及实施方案,积极推进国企公务用车改革。 9.强化担当意识、服务全市大局,完成好大气污染治理等各项随机任务 (1)完成好环境整治工作,多措并举推进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出台《关于印发**年度环保攻坚行动计划的通知》(孝经信发〔**〕30 号)《关于印发<**市节能环保产业**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孝经信发〔**〕34 号),以焦化、化工、煤炭、火电、钢铁、水泥、洗煤、耐材等行业企业为检查重点,按照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坏”的要求,以铁的担当尽责、铁的手腕治污、铁的心肠问责、铁的办法治本,从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着手,改善我市大气环境质量,全面治理大气污染源。 a.积极开展耐材行业专项整治工作 一是摸底调查。根据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意见及中共**市委六届四次全体会议暨经济工作会议有关要求,**年4月2日-15日,会同环保、安监、土地部门,对全市范围内包括全市铝矾土破碎、煅烧、熟料加工的耐材企业,包括在建项目,集中专人、集中时间、逐乡逐企进行了摸底排查,并将相关要求以《**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对全市耐材企业进行摸底调查的通知》(孝经信便函〔**〕7号)文件传达至所有乡镇、企业。 二是起草方案。根据摸底调查情况,汇集环保、国土、规划、乡镇(街道)、企业等意见,结合现行耐材行业产业政策,起草了《**市耐材行业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讨论稿)》。 三是复产验收。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年采暖季错峰生产工作方案的通知》(孝政办发〔**〕121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文峪河流域水质改善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等九个专项方案的通知》(孝政办发〔**〕96号)等文件有关要求,会同环保、安监部门于**年5月3日开始对采暖季错峰生产停产耐材企业进行复产验收。同时以《**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进一步明确**年采暖季错峰生产停产耐材企业复产验收工作的通知》(孝经信便函〔**〕16号)文将相关要求下发至相关乡镇、企业。要求采暖季错峰生产结束后,停产的耐材企业必须通过经信、环保、安监等部门联合验收后方可复产。未停产企业按照《**市耐材行业环境保护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及《**市重点行业物料堆场扬尘污染整治实施方案》要求执行。截止**年11月底,已陆续对47户停产耐材企业进行了初次验收,下达复产通知26户。恢复供电企业2户,下达验收合格通知5户。 b.积极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工作 我市超低排放改造企业涉及11户,目前已经有9户完成改造,2户正在扫尾。完成改造的9户企业中已经有兴安、信发和离柳3户企业通过验收,其余6户正在调试待验。 c. 积极推进煤改电工作 **今年煤改电的范围为高阳镇的善吉小区、白壁关小区、白壁关初中、高阳镇卫生所,折合610户5.8万多平米,新义街道贾家庄古驿道,折合340户2.7万多平米;南川头超限检查站,折合18户1400多平米,文峪河入境监测站1户80多平米,共计约969户8.7万多平米。本次煤改电工作,将原有的燃煤锅炉全部改造为空气源热泵供热,采用BOT模式,政府不投资,由中标企业投资、经营、维修、收费,给予中标企业15年的特许经营期限,参照城市居民收费标准向住户收费,不足部分由政府补贴,到期后免费交用热单位。为更好的完成我市**“煤改电”工作,在市政府王勇副市长带领下,于6月1日,经信、环保、电力、**经济开发区主要负责人对晋源区“煤改电”工作进行了考察。 目前,已完成改造976户87582㎡,完成任务的100.72%。配套电网设施:1个环网柜、17台配变(6台箱变、11台柱上变),14台智能真空开关,33台低压分支箱,新建低压电缆线4.19千米,10kV线路4.81千米,计量箱安装120台,接户线5.16千米。 d.积极推进砖瓦企业提标改造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及我市生态环保决策部署,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5月11-16日对我市范围内砖瓦企业进行摸排,以乡镇(街道)牵头对辖区内砖瓦企业进行汇总,共涉及7各乡镇,11户企业。6月9日我市召开砖瓦企业提标改造工作推进会。截至目前,我市11户砖瓦企业提标改造已经完成的企业7户:**一厂、二厂,西峰建材,金岩新型建材,楼东俊安建材,宝得利建材,金润森建材,正在联系第三方监测机构进行监测,准备初验;未完成改造的企业有1户:华康建材,因资金、天气原因停止改造;长期停产企业有3户:长黄轻型环保建材,鑫旺昌建材,金晖新科建材。西峰建材已书面提出验收申请。 (2)积极服务“一带一路”煤化工产业绿色发展研讨会在我市召开 **年11月25日,由**市人民政府和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主办的“一带一路”煤焦化工产业绿色发展研讨会在我市举办,共同探讨**市煤焦化企业绿色发展、转型升级的思路和措施,这是**市委、市政府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产业结构全面升级、发展动力深度转换的一次生动实践,对**煤焦化产业转型发展,实施能源革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次研讨会旨在促进大型煤焦化工企业转型升级,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绿色健康发展。参加会议的专家大多是省内外、国内外煤焦化工产业研究领域的佼佼者,与会专家对**现代煤焦化产业发展把脉问诊。我局积极参与会务等相关服务工作,并组织单位业务人员全程学习,对提高我局工作人员素质、推进行业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工业产业的资源依赖度依然较高。全市规上企业利用矿产资源的占比较大,达到85%以上。新型煤化工产业、铝系产业的资源市域保障度较低。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在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上的创新突破还不够,整体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且管理粗放,人才短缺,工业上档升级的基础薄弱。 (三)新的接续产业拉动力还未显现。新的接续产业正在起步阶段,产业带动强、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屈指可数。且新型煤化工产业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下恢复性增长缓慢、已建成产能无法释放,经济拉动效应还不明显。 (四)企业外向成长能力弱。我市的工业发展长期以自我成长为主,外向成长能力弱,发展活力不足,开放性工业体系未形成。企业成长缓慢,后劲不足,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新型产业尚待进一步培育。 三、**年工作计划 1、紧盯目标任务,强化工作保障,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在合理区间。即:确保全市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增速达到市委市政府要求;确保完成**市万元GDP能耗下降、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的目标任务;确保完成大宗固废利用率年度目标任务;确保工业非煤增加值占比达标。 2、扭住工作重点,突出项目见效,积极培养发现新的积极增长点。即:积极推动我市鹏飞集团、晋茂化工、金岩集团、金达集团的后续煤化工项目建成投产,推动我市煤化工、铝系两大产业的延伸发展。主动跟踪服务、助推项目建设,争取新型焦炭产能、煤化工项目投产率不断攀升;推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3、做强企业主体,激发活力动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即:推进大用户直供电继续扩大成果;推动合同能源管理成为节能技改的新方式,有效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和财务成本。 4、强化安全意识,落实两个责任,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即:紧紧围绕安全生产防控目标,通过推进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完善安全生产监管方式,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教育局工作总结五篇(年终) 教育局工作总结五篇(年终) 【篇一】 **年,**县教育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地位,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全县教育事业持续加快发展,教育基础设施、设备建设不断加强,特色学校建设稳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坚持党的领导,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一是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活动为契机,以学懂弄通做实为要求,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通过召开专题学习会、领导干部上党课等形式,深入各学校,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省市教育大会精神宣讲活动。**年以来,开展学习宣讲、先进事迹报告会活动6场次,受教人数超5000人次,做到各级各类学校全覆盖。 二是积极配合做好县委巡察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政治担当,全力配合和保障县委对教育局党委开展政治巡察。对县委巡察组反馈的6个方面 8 项16个问题,第一时间召开局党委会和整改工作部署会,成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逐项认真研究解决对策,细化整改时间和整改目标,形成整改工作方案,扎扎实实推进整改落实。在认真落实整改举措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长效机制和依法决策机制,推动基层组织工作标准化建设,梳理明确县教育局重大决策事项、主体、权限、程序和责任。 三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局党委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定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点、责任清单、责任分工,做到任务措施细化到月、责任落实到人。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决筑牢育人阵地,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召开全县加强和改进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实现全县教育系统安全稳定。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深入开展“清廉学校”建设活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党建品牌”,形成了教育党建工作新格局。 四是着力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进一步规范选人用人机制,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按照《中小学校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实施校长任期制管理。**年办理到龄解除职务聘任3人,重新提任、岗位交流10余人。对县委巡视反馈的“局机关干部任用管理不严格”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积极整改,按要求开展了“三超两乱”整治、违规兼职清理等工作。 (二)坚持改革创新,教育领域改革全面推进。 一是构建教育改革发展主体框架。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教育现代化2035等重要方针政策,推动中央、省、市、县委对“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召开了全县教育大会,出台了《**县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4个重点领域的改革举措,以及各级各类教育的改革任务,构建起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框架。 二是推进重大改革课程研究。坚持教育工作课题化、项目化管理,积极探索开展新的质量评价体系、德育品牌建设、精准教学、网络教研、幼儿园游戏化教育等重大课题的研究,探索出一批教育改革经验。**一中课题《打造开放式高中物理课堂》、**四中课题《以诗为媒传递中国传统文化》、**中学课题《点燃学生学习兴趣》、关店中学课题《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等成功申报省级课题;另有县教研室、**一中、县第二实验小学、古城小学、杨村中学等7家单位成功申报市级课题。 三是开展智慧学校建设。按照《**省普通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指导意见》中的标准,**实验二小、**县大兴集中心校实施学校机器人教室建设工程,**四中智能会议室已建设完毕,采用20平方P3LED显示屏,完善的音视频系统,满足会议、小型文艺演出、节日联欢、娱乐、电影播放等多功能需求,具有远程视频会议功能。到今年年底可完成建设任务(4所小学、1所中学)并实现与省教育厅智慧学校平台互联互通。 四是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实行“县管校聘”改革,制定“县管校聘”实施方案,编制管理机制 基本建立了“标准统一、动态调整、余缺调剂”的县域内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新机制,出台了《关于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实施办法》,交流轮岗机制建立并已经正常运转。建立了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管理机制,严格在岗位空缺数内评聘职务,注重岗位管理,做到岗变薪变,进一步激发了教师队伍的活力。 五是深入实施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督导制度改革,在全市率先试行教育督导第三方评价机制,力促教育公平,推进各类教育协同发展,**县在市教育督导工作会议上就第三方评价机制工作做了表态发言。 (三)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一是制定教育提质发展行动计划。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省、市决策部署,研究制定**县教育提质行动计划(**—2022年),提出“高质量均衡发展,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享受优质教育,各类指标均达到省颁要求”的教育提质目标,以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深化教育改革和管理创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四方面工作任务,为推进**教育的高质量均衡发展绘就了蓝图。 二是稳步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全县教育资源供给继续得到加强,完成一中西校区改造、二中跑道改造和李冲中心校、丁集中心校、钱庙中心校扩容提质工程建设,增加优质学位3300个,三小、四小工程正在建设,大班额问题逐步缓解;投入513.5万元完善校校通、班班通、在线课堂、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全县教育教学资源基本实现共建共享;全县中小学校、幼儿园全部新装一键式报警器和“互联网+明厨亮灶”监控设备,卫星定位监控系统覆盖全县校车,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校车、饮食等方面的安全监控体系正不断构建和完善。 三是全面完成教育民生工程。在完成教育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加大校舍维修改造力度,完成专项投入1402 万元,维修面积26106平方米。项目涉及15所学校,3所学校新建项目,目前已全部完工。教育扶贫实现全覆盖,**年春季学期,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资助3142人次,发放各类资金165.3175万元,寄宿生等各项资助共计5138人,发放资金596.2371万元。**年暑期,高校新生入学资助资助35人,资助金额2万元,为高校大一新生路费提供了保障。完成生源地助学贷款1900人,申请助学贷款1494.67万元。其中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贷款104人,贷款金额80.2万元 (四)坚持提升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全面深化。 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全面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及省、市委实施意见,系统研究我县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举措,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一是不断深化师德师风建设。严格执行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出台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在各类教师评价考核和使用聘任中全面实行违反师德“一票否决制”,持续开展“铸、守、立”活动,严肃查处教师有偿补课、到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兼职行为。 二是建立健全名师、名校长培养体系。深入实施“名师工程”“名校长培养工程”, 强化名师带动示范效用,组织市、县学科带头人、教坛新星、骨干教师24人次开展“优质课展示观摩活动”,受益教师920人次。举办名校长管理经验交流培训班2期,开展青年教师培养活动,组织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指导活动6次,受益青年教师610人次。 三是推进教师培训培养。依托北京师大、南京师大、陕西师大等教师培训机构,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九大”解读、新课程改革等主题式培训,创新导师制培养、校本培训、远程培训、网络教研等培训培养模式,培训培养教师11000人次,促进教师提升专业水平。继续做好教师定向培养工作,**年定向培养小学全科教师33人、中学紧缺学科教师3人。 四是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要求,完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健全教师工资与公务员联动机制,在保障全县教师工资的前提下,足额发放年度奖励资金。规范使用县政府800万教育奖励基金。 (五)坚持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教育体系全面构建。 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开展了“中国梦”主题教育、“弘扬‘红船精神’争当时代新人”等系列活动,努力培养拥有**风范、中国精神、世界公民特质的时代新人。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落实中小学校“宪法晨读”活动。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建成心理健康教师队伍300余人,城区中小学、农村中学、中心校做到了全覆盖。大力推进全员育人机制建设,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德育导师、班主任、志愿者、校外辅导员、“五老”等作用,形成育人工作合力。 二是积极打造**德育品牌。积极创建德育名校,全县建成省级文明校园2所,市县级文明校园117个,省级绿色学校达到9所,市级绿色学校达到103所,评选县级德育名校40所,市级德育名校9所,环境育人功能凸显。 三是加强和改进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工作。全面实施“阳光体育”和“体艺2+1”活动,推行大课间,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积极为学生搭建开放多元的特长展示平台,建成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7个,利用课后延时服务开设音乐、美术、软硬笔书法、社会实践等课堂,提升了全县学生的体育、美育和实践动手能力。 (六)坚持优质均衡,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 一是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实施了**县发展学前教育第三轮行动计划(**-**),公办幼儿园硬件建设得到提升,民办幼儿园办园行为得到规范,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我县有10个城镇小区需建设配套幼儿园,目前,已建成并移交教育行政部门4所,待移交4所,在建2所。发展普惠性幼儿园建设,覆盖面达到94.7%,幼儿园教师持证率达到94.4%,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3.5%。 二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积极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全面落实控制大班额方案,义务教育大班额控制在0.13%以内。全面贯彻落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通知》,近几年,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无一人因贫辍学。 关注留守儿童,加强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添置了课桌凳、图书、文体器材等必备的用品,落实入学政策,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入学“零障碍”。加强县特教学校建设,三残儿童入学率达95%以上。 三是推进普通高中提质发展。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改革。加强学科基地建设,强化与北师大科研中心联合办学,高考竞争力稳步提升。今年我县高考报名3340人,比去年少了200人,深化高中课程教学改革,加强同北师大科研中心的合作,高考本科达线率、优等生数量明显提高:**年高考全县本科达线1256人(其中一中850,二中68,精忠187,古城151)县一中文理科学生分别进入全省第281名、第565名。 四是推进职业教育有序发展。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方针,针对市场需求不断调整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深化校企合作,**年对口高考参加56人,其中18人考取大学本科,其他全部考取大学专科。技能班学生获得“双证”率达96%,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大批合格的中等技术人才。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语言文字工作要求,在全县推广普通话,把语言文字工作切实纳入各学校的日常工作中,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建设任务完成100%。 五是推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加大民办教育扶持力度,出台县本级财政扶持民办教育发展实施办法,明确扶持和奖补政策,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取得阶段成果,基本完成专项治理工作,整改问题机构数17个,发放办学许可证11份,关停培训机构4所,公布了两批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我县教育事业发展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一是学校标准化、现代化水平还有待提高,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仍需努力;二是随着县城区的快速发展,现有教育资源难以适应居住人口快速增长需求,城区中小学起始年级“入学难”现象依然严重;三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教育激励机制有待完善,还存在个别教师乱办辅导班、小饭桌、小饭堂现象;四是校外辅导机构涉及多家单位,治理难度大;五是初中优质生源流失依然严重,影响高中升学率;六是公办幼儿园师资队伍严重缺乏,不能满足幼儿教育需求,等等。 三、**年工作思路 **年是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实施**教育提质行动的开局之年。教育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实施**教育提质行动。 一是进一步加快教育基本现代化建设,努力与全省同步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按照全国、全省教育大会部署,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继续加大对教育的软硬件建设投入,建设一批设施完备、网络通畅、数字化覆盖的智慧型校园、现代化校园。加强制度管理,完善教育服务措施,实现服务现代化。 二是进一步增加教育资源供给,努力满足日益增长的学位需求。实现基础教育“一个都不能少”,推进各级教育资源扩容,加快教育项目建设,满足日益增长的学位需求,有效破解城区资源紧缺、超标准班额、超规模办学等问题。到**年全县新增幼儿园学位2000个、小学学位6000个、初中学位1000个。全面提升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由均衡发展向优质发展迈进。改善学生考试环境,为中考、高考考点安装空调,并制定统一的使用标准。教育信息化全面提标,到**年全面完成学校信息化建设。扎实开展放学后校内课后延时,制定规范小学放学后课后延时服务的实施方案和相关政策,**年实现有刚性需求的小学托管服务全覆盖,着力破解小学“放学早、接送难”矛盾。 三是进一步加强教师校长队伍建设,努力形成优秀教师不断涌现的生动局面。突出师德师风建设,以“四有教师”为标准,切实加强师德养成教育。强化先进典型示范,评选**县“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校长、优秀教育工作者”等教师模范人物。强化反面警示,对照《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依法依纪严惩师德失范、学术不端等问题。坚持工作实绩导向,强化名师、名校(园)长培养,到**年培养省级名师40人,“**名教师”200名左右。推进教师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音、体、美等小学科教师走教,有效解决教师阶段性、学科学紧缺问题。深化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改革,激活教师发展内驱力。完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收入。 四是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全德育落实机制,开展以“红色教育、生态教育、乡土教育”为特征的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完善文明校园创建标准,到**年文明校园创建率实现全覆盖。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导向,建立科学的智育评价体系,实现智力教育质的提升。积极适应新高考,深化高中课程改革,建立普通高中多元特色优秀学生培养新机制。扎实推进初中基础性课程分层走班教学新模式,有效解决初中生学业分化问题,大幅度提高初中教育质量。拓宽高中毕业生升学渠道,推进“校—企—校”模式,**年全县50%上的高中毕业生接受高等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理念,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保障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制定学生体质健康跟踪调查的办法,**年高中段、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分别达到93%、93.5%以上。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学生掌握1至2项艺术特长,制定学生运动技能、艺术特长认定标准。大力倡导劳动教育,推进校内劳动常态化、家庭劳动多样化、社会实践经常化。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结合,推进社区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建设,制定工作意见。 五是进一步创新人才培育模式,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坚持学前游戏化教育活动,深化小学阅读教育,制订并实施小学生阅读指导书目和阅读量基本标准,到**年实现书香校园建设全覆盖。健全初中强校带弱校机制,加强初中学科基地建设,提升初中薄弱学科质量,到**年义务教育学业水平质量监测达到全市先进水平。加强高中管理,制定创新型人才早期培养基地指导意见,提高高中学校升学率,推进高中多元优质特色发展。深化职业教育创新模式,推进校企合作,创造条件提高职教生就业率。 六是进一步提升教育管理水平,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健全教育目标管理机制,完善教育绩效管理制度,建立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线的学校发展性评价体系,建立联考联测、研学实践、学科竞赛等合作交流机制,实现课程、教材、师资等优质资源深度共享。 【篇二】 ** 年,市教育局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省市教育大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重要决策部署,以高水平建设“美好教育”为主线,坚持改革导向、问题导向,主动作为、克难攻坚,积极推动“美好教育1+N”新政落地见效,为“干好一一六、当好排头兵”、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不懈努力。在**年度**省教育工作业绩考核中,**市获评优秀。 一、全面加强教育重大问题统筹决策 紧紧抓住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的有利契机,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市教育大会暨高水平建设“美好教育”推进会成功召开,为我市教育事业下一阶段发展指明方向、凝聚合力。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两次召开全体会议,贯彻落实全国和省市教育大会精神,研究审议美好教育重点任务分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教育现代化2035行动纲要和实施方案等重要政策文件,加强前瞻引领,全面谋划推进新时代“美好教育”布局建设。 二、全面推进强基固本深化系统党建引领 以“三学三促建美好教育”为总载体,坚持教育系统党组织和党员全覆盖,统筹推进学做查改,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立8个巡回指导组,选派32名处级以上干部下沉到38个单位指导,深入开展“走亲连心三服务”、“走进校园、服务基层”行动、“千名党员教师听万课访万家”等活动,把主题教育与业务工作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教师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系统“大党建”考核为抓手,推动基层单位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要求,统筹推进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开展巡察整改再部署再落实,强化整改落实和成果转化,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研制《关于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全市47所中小学开展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试点工作,强化党组织在学校发展中核心作用,积极推动中小学校管理体制创新。 三、全面优化“美好成长”育人工作体系 开展身边德育工程、红色基因传承工程、“我的中国梦”与核心价值观系列主题教育以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全面推**育地方教材《最忆**》,厚植学生家国情怀。突出实践育人,全市49所中小学入选**省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项目试点学校;构建富有**特色的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机制,认定首批市级中小学研学旅行基地(营地)53家。推进体育固本行动,全市累计创建98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籍新生连续九年蝉联全省高校新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榜首。打好近视防控攻坚战,会同相关部门出台加强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与区、县(市)政府签订工作责任书,推进实施儿童青少年防控近视“十大行动”,形成一批防近工作典型经验。 四、全面提升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 余杭区正式通过省第六批基本教育现代化县(市、区)评估,全市13个区、县(市)均达到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要求。全市完成新建中小学、幼儿园87所。杭二中钱江学校投入使用,首届招生480人。新增118所幼儿园通过**省二级幼儿园认定,优质学前教育覆盖率达86.7%,学前教育普惠率达89.77%。推进跨层级、跨县域组建名校集团,实现市属8所省一级重高全覆盖成立跨域教育集团,吸收桐庐、**、建德等地高中为集团成员,提升西部区、县(市)高中教育质量。联合建德市政府对梅城镇中小学(幼儿园)开展组团式教育帮扶,合力打造美丽城镇(梅城)“美好教育”样本区。统筹推进“互联网+义务教育”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作,全市219所城乡学校参与结对,开展结对活动4000余次,师生参与13.5万余人次。在省政府民生实事公众评价活动中,共50316人对我市城乡学校结对工作进行评价,满意率达99.8%。 五、有力有序推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制定《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并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为建设新时代“四有”教师队伍提供政策保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选树优秀教师典型,**年7人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荣誉,援黔东南州校长陈立群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其先进事迹通过中央媒体向全国推广,引发全省教育系统学习热潮。出台《**市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违规组织或参与有偿补课行为处理办法》,严格规范教师职业行为。深入推进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新增名师乡村工作室4个,累计建成123个,辐射受益乡村教师19511人次;组织400名乡村骨干教师赴知名高校开展集中研修,提升综合素质。积极构建青年教师住房保障机制,会同市住保房管局面向主城区青年教职工提供专项公租房500套。深化教育对口帮扶工作,选派117名骨干教师、16位名师名校长赴对口地区开展支教送教活动;在杭举办4期受援地教师、干部专题培训班,接受8批227名对口地区骨干教师、干部来杭挂职。 六、靶向施策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出台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优质示范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分配比例从**级初一学生开始不低于60%,2022年向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倾斜;率先全省在全市范围实施公办民办小学同步招生,六城区(含钱塘新区)民办小学报名录取比从**年的3.87:1降为1.49:1,民办“择校热”明显降温。研制出台《**市区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实施办法》,切实保障新型居住证制度下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在**市区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通过加强日常监管、开展“双随机”抽查、公布“黑白名单”等方式,持续推进教育培训机构依法规范,全市文化教育类培训机构由**年的2137家减少到1398家。同时会同相关部门研制行政规范性文件《关于加强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的通知(试行)》,探索防范校外培训机构资金风险的有效途径。 七、持续强化“三名工程”政策引领效应 “三名工程”建设涌现一批阶段性成果。中法航空大学、**大学**国际科创中心、中国互联网法治研究院(**)、长安大学**研究院等重大合作项目和工信部电子五所服务型制造研究院、中科院**光机所**分所等一批高水平科研院所签约落户**。**大学签约学术团队负责人(PI)百余名,其中近三分之一获得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认定,一流学术人才队伍初具规模;录取“**三期”博士生195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日益完善。国科大**高等研究院过渡园区和双浦校区建设和人才队伍组建、二级学院筹建等各项工作有序推进。配合市财政局研制《**市“名校名院名所”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三名工程”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市属高校内涵式发展工程全面推进,扶持建设市属高校12个一流学科、15个新型专业群和15个新型专业,实施“**学者”“**鲁班”等6项人才队伍建设计划。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杭成功举办,向全球展示**创新创业教育丰硕成果。 八、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研制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施意见,为加快培养优秀技术技能人才、服务我市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和实施新制造业计划提供政策保障和支持。统筹规划全市职业学校布局,加快推进市直属中职学校项目建设,中策职校康桥校区竣工验收,中策职校大江东分校开工建设。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需求,优化专业结构,新开设戏剧表演、服装陈列与展示设计等5个专业。深入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评审认定80个市级建设项目,成功创建38个省级建设项目。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改革实现全域试点,为产业转型升级强化人才支撑。杭职院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办学水平进入高职院校全国前三十、全省前五。**年**省中职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大赛**金牌数连续12年蝉联第一,拱墅职高选手获得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美发项目金牌。 九、稳步构建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 与香港教育局签署杭港教育交流合作协议,与怀卡托大学签署谅解合作备忘录,推进**与香港、新西兰高校、教师和学生的教育交流合作。全市中小学与国外及港澳台地区学校结对总数突破1200对。稳步推进“教师海外培训”计划,全年共选派12个团组300名校长、骨干教师赴市级海外师训基地参加研修培训。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办学体量扩大,截至12月全市8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共接纳1809名外籍、港澳台籍人员子女和在境外合法定居中国公民子女在校就读,学生人数同比增长34%。 十、着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创新引领 实施《**教育信息化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构建与我市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重点推进教育数据融通、**城市大脑教育平台等项目建设,教育数字驾驶舱正式上线运行,综合展示全市基础教育发展现状,助力实现教育数字治理。深化智慧教育示范校建设,全市累计建成271所市级智慧教育示范校。**区、滨江区、拱墅区和**濮家小学教育集团等9所中小学校入选**省区域和学校整体推进智慧教育综合试点单位,积极探索智慧教育发展新模式、新路径。以“资源共享更灵活、教学应用更精准”为方向,开发“**美好教育”网站,上线“名师公开课”应用场景,更新优质资源共享路径。 十一、多措并举增进教育民生获得感 牵头实施“护校安园”专项行动,全市744所小学(校区)均组建“护校安园”工作组,累计滚动摸排问题隐患1854个,100%完成整改,校园周边环境面明显改善。专项行动同时扩面至各区、县(市)属地幼儿园和初中,覆盖学校(校区)1008个。学后托管服务向“1+x”拓展,全市470所小学(校区)开展托管服务,占全市小学总数85.3%,6.6万名小学生参加学后托管;大部分学校将体育、艺术、科技等等兴趣活动纳入服务内容,提升托管品质,满足学生和家长多样化服务需求。率先全省实施小学、幼儿园新生报名“最多跑一次”,通过部门间数据共享大幅精简入学报名材料,简化现场审核程序,实现“减事项、减次数、减材料、减时间”,服务全市近15万适龄儿童家庭。 【篇三】 **年,全市教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和全市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办好“公平有质量、温暖又希望”的教育,以高质量教育有力支撑了**高质量发展。 一、党的领导全面加强 一是真抓实干落实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按照全省统筹安排,5月24日,市委召开全市教育大会,提出“在全省率先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会后,我局围绕新时代**教育新定位,对战略新安排、改革新部署开展系统谋划,组织起草了《**率先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2035纲要》,初步确定了以“1610”为基本框架的建设教育现代化的四梁八柱,编制出台了《关于全面实施高等教育强市战略的意见》《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三个实施意见。各区、县(市)全部召开教育大会,推出一批“干货”,全面规划教育现代化建设任务,全面推进名师名校培育和干训师训实效,加大优秀教育人才的引进、培育、考核、激励力度,推动了各类教育高水平优质发展。 二是高标高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局党委带头示范,引领市直教育系统14个学校、直属事业单位共167个基层党组织、3000余名党员全员参与主题教育,并将主题教育和教育系统师德建设、普高提质、敢管善治等各项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使主题教育富有教育味。在主题教育中,教育系统全体党员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围绕制订《**率先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2035纲要》深入开展调研,对标“两个高水平”要求和群众对**教育的期盼检视问题,做到边查边改、立行立改,所查问题全部销号,确保了主题教育和教育工作“两促进、两提升”。 三是“五星三名”提升全域党建工作水平。以“五星育人、三名争创”为总抓手,着力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出台基层党建“三张清单”制度,强化市、县、校三级书记党建责任清单化管理;形成《基层学校党建工作百条标准》,强化学校党建工作标准化管理;组织140所学校开展中小学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省级试点,实施党建创新项目化管理;深化党员教师“双培养”机制,加强先锋指数刚性考核,推进党建载体有形化管理。协调市、县、校三级建立党建工作机构,配备专职党务工作者,实现了党建机构专人专职全覆盖。创建“五星三名”党建示范学校157所、党建示范带20条,五星达标学校402所、五星三名学校110所,实现创建实效整体提升。机关教育支部被评为市级机关先锋支部。市教育局党委**年度党建工作述职考评在全市同类单位中排名第一。“党建育人”工作模式得到教育部、省教育厅肯定,多次在《中国教育报》上正面报道。 四是“敢管善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敢管善治为抓手,聚焦主题教育9项专项整治,创设“九看九查·敢管善治”正风肃纪机制,机动式、点穴式开展明查暗访,共组织开展督查5次,督促整改落实问题13个。规范内部审计监督,对**年度预算执行情况专项审计调查中发现的7个重点问题逐一整改销号。全面推进“清廉学校”建设,着力推行阳光招生、阳光招标、阳光绩效、阳光厨房、阳光教师等“小微权力”阳光运行机制,钱清镇中样板经验在《反腐败导刊》上发表,相应做法被省纪委省监委网站推送。市教育局被评为清廉机关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 二、立德树人全面落实 一是高校思政工作发挥实效。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落实市领导联系高校制度及为高校师生作形势报告制度。编制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工作的实施意见》。召开在绍高校加强专任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座谈会,开展辅导员谈心谈话技能大赛,着力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和专职辅导员的师生比。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举办大学生“寝室情·中国梦”才艺展示比赛和**市第四届大学生寝室文化节系列活动。**文理学院承办全省高校“三全育人”调研交流活动。 二是中小学德育工作形成体系。坚持以德为先,制订《**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育全过程。深化“阳明文化进校园”活动,组织新时代好少年(美德少年)评选和展示活动。完善文明校园测评体系,统筹抓好文化校园、清廉学校、法治校园、健康校园等建设工作,全市90%以上学校创建为县级以上文明校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得分位列全省第一。 三是学生素质教育“五育并举”。劳动教育不断加强,确定**市首批中小学生职业体验基地12个。联合九部门出台《**市中小学学生研学旅行实施方案》,命名全市首批研学旅行基地10个、营地2个,被认定为第二批省研学实践教育基地1个、营地1个。近视防控不断加强,与市卫生健康委、市财政局联合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工作,完成全市幼小初高四类学校近视率抽查统计分析,制定《**市中小幼学生近视防控工作方案》。体育美育不断加强,深入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组织全市足球、排球、健美操、武术比赛,承办全国中小学书法教育现场会、全省武术比赛。 三、教育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 一是教育现代化加快创建步伐。紧盯高水平教育现代化目标,全面规划教育网点布局,完成了《**市中小学校网点调整规划》《**市区学校网点布局规划(**-2035年)》《**市越城区网点布局详细规划》三级网点布局规划的编制工作。**年,全市实施校舍建设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共计82项,总投资约39.9亿元。推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创建工作,各区、县(市)分别制订创建方案和整改清单,**区、**市向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提出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的申请。**市、新昌县通过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市、区)评估,我市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市、区)创建工作实现“满堂红”。全市教育优质均衡示范乡镇总创建比率达到80%,62所学校创建为第三批**市现代化学校。 二是教育信息化走在建设前列。深化推进“互联网+教育”,全市125所学校参与首轮“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提前超额完成省定“携手城乡、同步课堂”任务数,实现56所小规模学校薄弱学校全覆盖。率先把“互联网+”模式应用于西藏比如、**乐山和新疆阿瓦提等对口支援中,建成并共享一批跨省区同步课堂。城乡同步课堂、远程专递课堂、教师网络研修、名师网络课堂4类帮扶累计开展活动4280次,参与师生117640人次,开展数量与质量均领跑全省。在鲁迅小学部署5G基站,成为城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新形式。推进省**汇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汇活跃空间达成度为90.19%,应用指数为622.66,两项指标均位居全省第一。**区区域教育信息化优秀案例在全国作经验交流。《“互联网+教育”成为**市基础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的新引擎》典型经验获国务院领导批示肯定。 三是教育数字化迈出转型步子。推进“精准教学”基础平台研究应用,高起点建设“教育云”、教育大数据分析平台。承办全省中小学精准教学应用现场会,市直5所普通高中、全市95所中小学校参与大数据精准教学的试点工作,典型经验向全省推广。全面开展公共数据资源归集共享,推广试运行**省统一行政执法监管平台。 四是教育开放化拓宽发展路径。以**周、**周、香港周、深圳周、北京周为契机,推进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建立杭绍甬名园共同体,**区与**海曙区签订学前教育联盟协议。引进辽源市显顺琵琶学校,第一所国际学校--**市博雅学校正式开学。**文理学院与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院联合共建“新结构经济学长三角研究中心”,入选**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智库。**职业技术学院范蠡商学院与阿里巴巴、义乌国际商贸城、ebay网等开展项目共建、订单培养、企业人才培训等合作。持续实施“千校结好”项目,推进中小学校与国外友校开展师生交流访学研修,全市102名教师、校长参加境外研修项目。全年共有40所学校师生赴13个国家(地区)开展研修交流,接待11个国家(地区)的56所学校来我市游学。 四、教育改革全面深化 一是“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纵深推进。出台《**市教育公共服务领域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在全省率先推进“上学”一件事办理,实现普通中小学、中职学籍全程网上审批合办,实现公办学校收费“扫码”可缴。推动67个政务服务事项、7个一件事联办事项,实现100%网上办、掌上办,100%零跑次。把群众办事纳入“好差评”系统,全年939件办理事项全部获得好评,排名居全省第二。 二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中考首次实施考生成绩和录取结果统一平台发布查询,新的高中名额分配生政策平稳落地。率先在全省实现全市域高校招生体检电子化。自主研发平台获“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身份验证平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高考招飞工作再创优异成绩,向空军、海军输送飞行学员5名,其中,2名学生成为清华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双学籍”飞行学员,全市飞行学员录取总人数和“双学籍”学员数均创全省第一。顺利完成中考、高考、学考等考试项目,各类考试招生宣传、录取工作平稳有序。 三是办学机制改革向纵深推进。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开展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工作。完善**年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入学办法,取消“学生本人须持有居住证”和“父母(法定监护人)无违法生育记录”等入学条件。全面启动全市学前、义务教育段无纸化招生改革。简化优化高层次人才、军人、消防、公安子女教育优待审核程序。 五、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一是学前教育普惠发展。连续9年实施了三轮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按照城区“民办+公办”双轮驱动为主、农村“公办+集体办”为主的办园策略,深入推进“名园集团化”工作,大力发展普惠性、标准化幼儿园。当年全市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8所,新增学位10560个,在全省率先完成小区配套幼儿园的整治任务,全市省等级幼儿园在园儿童覆盖面达99.88%。省二级及以上优质幼儿园在园儿童覆盖面达70.32%,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儿童覆盖面达93.20%,各项数据均处于全省前列。大力提升幼儿教师素质,全市幼儿教师高学历率达98.83%、持证率达100%、教师职称比例达89.27%。《**市“质、量、价”并举,全力促进城镇配套幼儿园优质普惠发展》典型经验得到成岳冲副省长批示肯定。《三把“尺子”量出幼教高质量》的典型经验在**年8月25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刊发。 二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共同体建设,推动镜湖新区集团化办学,开展跨学段集团化办学试点,全市累计建立29个教育集团和70个城乡教育联盟。全面启动全市初中综合素质评价,顺利推进**区steam课程试点。推进“品质课堂”深化行动,启动市直“品质课堂”录像课评比。深化班级班额和学校规模控制,实现全市所有小学各年段及中学一年级班额控制在45人及以下,推进**区超规模学校规模控制试点,5个超规模学校均制定“一校一策”解决方案,按计划推进实施。 三是高中教育多元发展。全面落实市直“普高提质50条”,组织“敢管善治”督查4次,切实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召开市直普通高中高考分析会,下达《**市直普通高中“双超破千拼进位”任务清单》,普通高中高考一段率保持高位,北清生总量再创新高并稳居全省第三。印发《**市直普通高中优质多样发展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加大高中教育提升发展保障。引进****湾国际学校项目。 四是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深化职业教育“车间建在学校,课堂设在车间”教学模式。全市职教集团达23个。在4所学校实施中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一体化人才培养试点,新增试点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开展第五届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和第六届**市职教成果展示活动。获**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10 金16银7铜,金牌数居全省第一。顺利通过省第二批“三名工程”建设项目评估和省第一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验收,合格率均为100%。完善双证制成人职业高中学历教育管理工作,在8所学校开展“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举办社区教育进文化礼堂活动学习活动1500场,全年开展培训各类人员50余万人次,实现省级学习型城市全覆盖。 五是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实施高校强市战略。**文理学院更名**大学列入**省**年提出设置申报高校范围,并以第一的排序上报教育部,学院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越秀外国语学院与新西兰东部理工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得到教育部正式批准,成为中国民办高校第一个本科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全力支持**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校区建设和**树人大学杨汛桥校区二期校园建设。在绍高校总数达到11所、在建高校1所,在校生数首次突破十万,在绍高校数和在校生数均稳居全省第三。 六、师资水平全面提升 一是考核评价激发活力。深化“县管校聘”改革,全市省中小学教师自主评聘改革试点学校合计达24所,推进高级职称自主评聘改革,实现市直高中学校职称评聘改革省级试点城乡、学段、区域全覆盖,“五权下放”经验获评“全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自主评聘改革样本”,被《中国教育报》宣传推介,在长三角、全省多个会议上做典型介绍。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管理的通知》,全面提高中小学校专业技术岗位高级和中级的结构比例。开展教师绩效综合考核、校长绩效集中考核改革,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市直学校绩效工资和年度绩效考核奖分配工作的意见》(绍市教政〔**〕56号),市直学校绩效改革方案全部顺利通过教代会审议并成功实施,优秀学校管理团队及优秀教师待遇得到相应体现,相关工作得到省委政法委、省教育厅领导高度肯定。 二是名师培养扩容出彩。努力提升党管人才工作水平,在全市人才工作述职评议中位列26个单位的第三(比上年提升4位)。全年调整干部50人,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结构。落实《在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行动计划》,出台《“**名师”评选管理办法》,推出基本功比武、岗位培训、名校挂职、出国研修、名师名校长工程、评选“**名师”、师徒结对、建立骨干教师信息库、跟踪培养等系列措施,全市教师专业素养显著提升。全年新招聘教师34名,特级教师增加到80人,正高级教师新增12人(增加到48人),高级职称新增793人。新获评“全国模范教师”2名,“全国优秀教师”4名,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候选人1名,省杰出教师1名,省级教坛新秀20名。各类评比获奖总量与获奖率走在全省前列。 三是从教环境不断改善。健全师风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组织**市庆祝第35个教师节暨最美教师风采展示活动,评出“最美教师”10人。探索制订《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处分办法》,持续开展有偿补课专项治理行动,全市共查处有偿补课26起26人,严明了师德红线。全新架构教育督导机制,成立**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在全省率先任命专职督学,聘任副总督学和兼职督学,各区、县(市)均建立任命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形成督政、督教、督导、评估监测全方位的教育督导工作格局。开展校外培训机构回头看工作,公布全市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全面清理规范各类“进校园”活动,减少市级涉校非教学事项139项。全年共收到处理举报、咨询、投诉件共752件,为上一年同期的67.7%。为教师营造了安心、精心的从教环境。 七、群众教育获得感全面加强 一是校园安防守到细节处。紧紧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深化平安创建,重点开展学校交通、校园周边环境、校园食品安全、校园安保、校园消防安全、高校套路贷等6大专项整治行动,彻查十大领域安全隐患,全力守好安全主阵地。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导权和话语权,开展反邪教“雷霆行动”,深化在绍高校反邪教“六个一”活动,严密防范极端宗教思想、邪教组织等向校园渗透。加强港澳台师生管理、来绍留学生管理。规范中外合作办学,做好境外非政府组织在**高校开展友好交流与合作的规范监管、服务引导工作。全力抓好安全监管主渠道,全面唱好安全教育主旋律,全面升级市直学校校园监控平台,实现市直学校校门口防撞设施全覆盖。保持全市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连续十四年持续下降,指导处置元培学院转设舆情,平稳防范处置全市学校各类突发事件,实现学校安全综治工作“满堂红”。市教育局被评为**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省级优秀单位。 二是教育服务落到急需处。发挥教育系统职能优势,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聚焦基层困难抓服务,局机关党员共走访行政村35个,走访农户70户,开展宣讲22次,直接解决或协助解决困难23个。聚焦企业需求抓服务,调研各区、县(市)的中职学校、企业及越城区电子小镇、滨海新城等工业园区,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共走访企业363家、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次数347次;本部门研究解决难题39个,跨部门解决难题25个,承办跨部门难题7个,跨部门办结率100%。聚焦群众关切抓服务,通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课业辅导和中高考政策咨询等活动,把教育特色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三是民生实事办到关键处。落实三件民心工程,省、市两级民生实事任务均提前超额完成,满足了群众的“小微需求”。在全市153所小学开展放学后弹性托管服务,其中城区小学78所、乡镇学校75所,实现城区小学全纳入、全覆盖,为6万家庭解除孩子“接送难”烦恼。在全市公办义务教育段学校教室及学生宿舍安装空调13330台,任务完成率达266.6%。在中小学全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五个100”工程,全市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配备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率、心理高危学生筛查及心理高危学生结对帮扶率均达100%,对排查出的“二类”危机355人,“三类”危机186人,共计541位学生分别制定了干预方案,落实了一对一帮扶措施,建成心理咨询标准室98所,举办心理健康教育高端讲座100场次,相关工作获成岳冲副省长批示肯定。 四是教育支援帮到对口处。积极推进东西部扶贫、对口支援地区精准扶贫,实施“山海协作”战略、“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组织名师专家团赴受援地开展教育培训,迎接新疆、**、**等受援地教师到我市挂职进修,与云南、**职业学校结对进行深度帮扶,20名云南籍、63名**籍学生在绍接受优质教育。推普脱贫相关工作经验在教育部专报上刊发。全年共派出援疆教师47名,援藏教师5名,援川教师16名,援青教师1名,赴景宁支教教师5名,累计援助资金270余万元,图书8700余册。建立家庭帮扶机制,结对351余位贫困学子,让人人享有优质教育。 【篇四】 一、**年工作总结 **年,全县教育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县委全会及全国全省全市全县教育大会精神,以“全面落实,品质提升”为发展主题,大力推进“公园城市·优教新津”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教育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制定实施《关于加快建设“优教新津”服务高品质公园城市建设的行动计划》和《教育规划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年)》,加快推进教育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幼儿园希望城分园正在主体施工、**幼儿园团结岛分园正在基础施工,**小学新津分校、**幼儿园**幼儿园、**白云幼儿园已完成打围工作并开工建设,市机关三幼新津分园完成建筑方案设计,**市石笋街小学新津分校项目正在确定配建单位。 (二)国际教育集群加速形成。**外国语学校天府校区项目正式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并顺利进场施工,正在主体施工。新津墨尔文学校项目幼儿园建设已竣工并投入使用,其余教学楼、综合楼、图书楼等正在施工;成功招引碧桂园博实乐教育集团到新津合作办学并签订正式协议。吸引了德聚仁和教育、哈尼英语等10余家优质教育培训机构入驻新津。同时,组织干部教师、学生400余人次到国(境)外学习交流培训,**初中成功创建“**市第二批教育国际化窗口学校”。 (三)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完成“教育岛”总平建设及岛内原保留教学楼改造、兴乐小学等4所学校校园环境提升工程、新津职高外墙改造工程、4所农村学校“煤改气”工程,新津中学校门、广场及校园文化外溢工程已完成建筑方案设计。同时更换学生课桌椅10895套,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四)教育质量品质明显提升。成功引进**市**小学、**市石笋街小学、**市机关三幼到新津合作办学,新组建新津一小教育集团,品牌名校建设取得新突破。成功举办新津县幼儿园课程建设研讨会,并在《育儿周刊》作专题报道。举办新津县第一届“阅读者”展示活动,实施义务段学生课后服务,与武侯、双流、青白江、简阳建立跨区域学校发展共同体,完成2所学校**市新优质学校创建工作,完成**年义务教育均衡化、现代化市对县监测工作。**年高考稳中再进,一本上线442人,上线率27.68%,比去年上升1.03个百分点;二本上线1040人,艺体本科双上线121人,本科上线率65.12%(含艺体本科上线率合计72.69%),比去年上升1.36个百分点。新津职高物流专业代表**省参加国家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毕业生升学率达到80.53%。完成88个社区教育阵地标准化建设。创建市级特教资源室1个。 (五)队伍能力素质持续增强。不断强化师德建设,持续开展争做“四有”好老师系列主题活动,并在全县教育大会上表扬优秀教师234名。出台《新津县引进培育高层次教育人才实施办法》,选聘、公招教师49名,持续推进“名师、名校长”批次培养计划,新增各级名师29名。大力开展教师专业化培训,举办第一届校(园)长研讨会、**大学名师和骨干教师培训班等,全年培训干部教师5000余人次,不断提高队伍能力素质。同时,优化干部队伍建设,动态调整了新津职高等学校干部队伍。 (六)教育领域改革稳步推进。大力推进依法治教,完成普兴初中等5所学校市级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创建工作。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举办第四届现代课堂教学大赛,2000余名教师参赛。推进中小学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等试点探索,《基础教育学校教育行为冷暴力防控策略》课题获得 “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并列入了“庆祝**年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表彰行列。深入推进教师“县管校用”改革,558名教师纳入县管校用。启动教师绩效分配改革,激活教师队伍活力。 (七)教育为民政策及时兑现。及时出台《关于做好**年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招生文件,实施部分城区幼儿园、初中微机派位摇号入学,推进 “阳光招生”。 持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认真落实中职免学费等10项教育资助,全年资助学生10000余人次近1000万元。 (八)教育行风政风有效净化。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大力实施“教育党建5+1示范引领行动”,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开展党政干部理想信念专题培训班、骨干党员党性教育培训班、党员名师讲党课活动等,查处民办学校违规招生宣传1起,查处有偿家教3起3人,努力营造良好教育发展氛围。同时,严格落实校园食品卫生和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确保全系统和谐稳定。 二、**年工作目标与举措 **年,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成南副中心,滨江公园城”建设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全县教育大会及县委全会精神,大力实施“美丽校园建设”等五大行动,加快建设“公园城市·优教新津”,服务高品质滨江公园城市建设。 (一)主要目标 指标类:3-5岁儿童入园率持续99%以上,公办园学位覆盖率达85%以上,75%以上公办园达到**市二级园标准。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进一步提升,中考一次合格率、全科合格率等指标持续位居二三圈层前列,教育均衡化、现代化、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高考本科上线人数保持1000以上,重点本科上线人数400人以上。职业高中学生就业率、升学率进一步提升。社区教育标准化阵地建设达标率100%。 特色类:加快推进已引进名校建设、招生等工作,新培育各级各类名师15人以上,新创建市级以上各类特色示范校10所左右,如期完成各教育重大民生项目。 (二)主要举措 一是实施美丽校园建设行动。完成**小学新津分校、**幼儿园希望城分园、**幼儿园**分园、**白云幼儿园、市机关三幼新津分园、**幼儿园团结岛分园等6所学校建设,启动石笋街小学新津分校、明珠幼儿园建设。启动普兴初中、文井小学、泰华学校危房改造工程,完成新津中学校门、广场及校园文化外溢工程,建设人文美丽校园。 二是实施“三名”培育行动。实施公办品牌名校领办行动,对新津学校通过“名校+新校”办学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实施本土名校培育行动,精准推进**幼儿园、新津中学等本土学校品质品牌“双提升”,新组建外实校名校集团。加快新津职高特色办学打造,推动新华教育项目落地。持续实施名师递进培养计划、“头雁引领”计划、“双百”(百名名师、百位名班主任)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建立名校长培养对象人才库,遴选一批名校长培养对象与高校教授、国内知名校长签订结对培养协议,造就一批教育领军人才。 三是实施国际教育打造行动。围绕打造全省国际教育示范社区,加快推进**外国语学校天府校区、**新津墨尔文学校、碧桂园博实乐**教育项目等建设,壮大国际教育集群。加大师生国际交流力度,深化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办好一批教育国际化窗口学校。 四是实施教学质量提升行动。深化学前教育集团管理一体化发展模式,推进课程建设,实现良性竞争,协同发展。实施义务段学校组团发展,实现扬峰填谷。持续实施兴义初中等3所学校质量精准扶薄计划,进一步提高初中一次合格率和全科及格率,完成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省级评估工作。大力推进新津中学领航高中建设,推进**高中省级示范性高中创建,进一步提升高考本科上线率、重点本科上线率。积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借力借智“两园一区”、县委党校、技工校、绿领学院等,打造新津职业教育特色品牌。全面完成全县社区教育阵地标准化建设,争创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同时积极创建一批艺术教育、体育教育、科技教育、依法治校等特色示范校。 五是实施办学活力激发行动。科学编制教育“十四五”规划。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深化中小学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施中考招生制度改革和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推进新高考下的“选课走班”教学改革。深化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在普通高中和义务教育学校推进绩效工资分配改革,在新建公办中小学(幼儿园)探索开展“两自一包”管理改革。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优化支出结构,确保“两个只增不减”,推动教育优质发展。 【篇五】 **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教育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强领导、优队伍、促协调、提质量、推公平、保稳定、补短板、守底线,加快教育强县建设,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县教育事业发展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一、**年主要工作 一是有序改善办学条件。顺利完成**、**中心学校、**小学、**小学、**学校、**中心学校新建教学楼或综合楼项目,今年秋季开学已交付使用,为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增加了9705个学位,其中化解大班额220个,超大班额75个,并按照小学起始年级50人、初中起始年级55人的标准班额招生,严格控制义务教育大班额增量。加速推进**中心学校一部综合楼和油麻中心学校、湘阴渡中心小学、大布江中心学校、悦来中心学校等学校教学楼建设,确保**年交付使用;强力推进**一中南校区建设,确保2021年交付使用,全面化解高中入学难问题;着力启动高亭中心小学和洋塘中心学校2个扩容项目前期手续办理,确保2021年交付使用。 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补充力度空前,全年补充教师369人,其中,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教师263名,招聘特岗教师27名,分配师范毕业生69名,县外选调教师10人。新进教师278人分配到农村学校工作,占新进教师的76%,优化了农村教师队伍结构,选送公费定向培养师范生251人。组织开展专业岗位培训和相关学科教师培训57期,培训教师7600人次。有针对性开展了师德养成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师德养成教育实验学校全员师德混合式研修共2期,培训850人次。选定了10个基地校,遴选了50人的本土专家团队。严肃治理教师“吃空饷”,停发不在岗教师工资67人,辞退(辞职)教师12人。在县域内交流了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职满6年的校长5名,满8年的副职3名,促进教育人才的合理流动。县一中、县二中、县三中、县职中中层干部建立任期制度。交流教师150人,交流比例达到20.5%,交流骨干教师55人,交流比例达到10.2%,促进学校内部教师交流,基本形成教师交流工作长效机制。成功举办**县第三届教职工气排球赛,启动了“**省师德养成教育示范项目”。 三是深化教育教学内涵。在全县教育大会上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教育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新生入学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系列重要文件,认真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选送30堂优课参加市、省级优课评选,获市级优课24节、省级优课6节。开展全县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活动。获省级一等奖2件、二等奖2件、三等奖2件。以“**教育专业书吧”为龙头,扎实推进阅读教育。组织全县教育系统开展教师大家访活动,开展了全县各学科教师教学比武活动,参加**市15个学科教学比武活动共获一等奖9个,二等奖5个,教师教学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出台《**县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年)》和《**县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年)》,指导全县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发展;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促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开展了全县中职招生办学行为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义务教育学校。 四是教育扶贫落实到位。县教育基金会、教育工会、资助中心共奖励、资助、慰问师生42528人次,资助金额达2881.9万元。落实高校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652人,发放贷款金额529.73万元,创历史新高。切实开展“三帮一”劝返复学行动,确保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无一人因贫失学辍学。小学辍学率低于0.6%,初中辍学率低于1.8%,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无一人因贫失学。巩固扩大“送教上门”成果,已劝返和落实38人,新增上门送教对象101人,大幅提高了我县残障少儿入学率。持续开展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 五是党建引领教育行风。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担当新使命”实践活动。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专题学习活动。持续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整顿转化1个软弱涣散党支部、1个软弱涣散“两新”组织党组织。深入治理吃空饷、有偿家教家养、有偿补课、兜售教辅资料、考试舞弊、赌博等问题,截至12月底,有偿补课家教家养问责11位教师,严查违规征订教辅资料行为1人被立案。受理和办结各类信访件13件,办结率100%,满意率98%,立案5件,给予3名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问责处理49人次,校园赌博”“升学宴”“谢师宴”“在职教师有偿辅导”等歪风陋习得到有效遏制。学校党建工作和教育行风建设得到有效融合。 六是安全工作扎实有效。严格按照安全管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原则和安全生产责任“五落实五到位”“五级五覆盖”的总要求,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意识,组织开展冬季校园安全大检查、中小学校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校园周边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大排查大管控大整治百日行动、学生乘车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等安全生产活动,以隐患排查治理为主线,以遏制事故发生为重点,强化日常管理,狠抓安全责任落实,及时消除不安定因素,目前所查隐患已全部整改到位。指导全县中小学校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抓实校车及校园安全管理,健全安全预案并开展演练活动,全力确保全县教育系统的安全稳定。 七是教育质量上新台阶。**年,我县高考成绩连续三年跨级跳,成绩再创辉煌。一本上线427人,比**年多187人,增长77.9%;二本上线464人,比**年多69人,增长17.5%;二本以上上线人数891人,比**年多256人,增长40.3%。高分以上人数有较大进步,为近几年最好成绩,其中**一中王淮蓉考取北京大学,全县考取“985工程”和“211工程”院校129人。中考7A学生总数达663人,比上年的486人增加177人,增长1.31%;中考一次性合格率91.15%,比上年增长7.07%。中考成绩继续保持全市领先地位。 二、**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全省、全市、全县教育大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公平,发展素质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贯彻落实《**县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县的决定》《**县人民政府落实〈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县的决定〉的实施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加快教育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重要文件及相关会议纪要,解决了系列关系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快推进教育强县建设,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成就每一位孩子,幸福每一个家庭”,让群众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二)主要措施 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落实《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不断提高教师待遇。全面规范教师的分配、培养、调动、借调、考核、评价、奖励及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等工作,规范并完善师德考核、绩效考核、年度考核、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考核等制度,强化考核评价结果的运用,建设公平公正公开的教育环境。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推行校本教研,完善教研训一体的机制,落实每位教师五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要求。 2.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积极争取各类教育项目,紧盯中央、省、市投资方向,统筹做好教育项目建设计划,提前谋划、储备和争取教育项目。推进**一中南校区、湘阴渡中心小学、**中心学校一部、大布江中心学校、悦来中心学校等5个项目建设进度,完成县二中、**小学、**中心学校附属工程建设,启动**职中、洋塘中心学校、高亭中心小学等扩容项目建设, 新建七甲中心学校公办中心幼儿园,加紧落实并推进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 3.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 积极应对新高考改革,强化新高考和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落实《关于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强化两项常规管理,改进学校、教师落实教学常规的考核评价办法。重点抓好义务六、九年级的教学质量测试及质量跟踪分析,优化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激发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4.有序推进依法治教。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推进学校管理标准化、民主化。继续深入治理吃空饷、中小学校食堂、有偿家教家养、有偿补课、违规征订教辅材料等问题。深入治理考试舞弊、赌博、变相补课、有偿家教家养、有偿辅导、私设“小金库”、挪用代收款、不重视教学质量、好人主义等不正之风。严格执行新预算法,推进学校教育经费自主管理,大力推行学校财务、校务公开。以警校共建、法制教育等为载体,不断加强法制教育工作,切实推进依法治教进程。 5.加大教育资助力度。全面落实省、市、县教育扶贫发展规划,抓好各项扶贫政策落实。按照“一提高、两降低”总体思路,认真做好控辍保学、送教上门、学生资助、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工作。积极为大学新生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活动。全面落实和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和农村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子女、进城务工及经商人员随迁子女关爱服务体系。 6.统筹发展各类教育。制定启动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改善公办幼儿园办园条件,鼓励与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普惠性幼儿园,解决好“入园难”问题。大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按照省定要求推进“大班额”消除计划,落实《**县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完成年度建设和化解任务。重点推动普通高中提升教学质量和特色化发展。坚持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并重,加快推进县职中基础能力建设。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统筹发展成人、特殊教育。 7.切实保障教育事业发展。持续加大争资立项和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对接县内外慈善组织助力我县教育。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持续优化教育发展环境,营造良好的治学环境和氛围。落实安全管理工作责任,抓实抓好校园及校车安全,确保教育平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