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物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3篇
2021 物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3 篇 奎期,我们采取实地调研和书面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省 17 个市进行了现代物流业 发展情况调研。实地考察调研了青岛、烟台、临沂、日照等 8 个市,听取了 50 余家物流企 业和制造企业物流业发展情况的介绍。对当前物流业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的政策环境、企业主 辅分离、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以及影响物流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摸底。现将 调研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物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一、我省物流业发展总体情况及其特点 奎年来,特别是《山东省现代物流业振兴发展规划》的出台,我省物流业发展环境和条 件不断得到改善,物流需求快速增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对国民经济 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今年以来,随着我省国民经济整体回升向好势头的不断发展,现代物 流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019 年底全省社会物流总额 105831 亿元,同比增长 22.7%;物流 业增加值 2871.4 亿元,同比增长 19.5%,占 gdp 比重 7.28 %,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 19.9%; 社会物流总成本 7081 亿元,同比增长 12.8%,占 gdp 的比率下降为 17.9%;物流产业完成投 资 2190 亿元,同比增加 25.7%。全省各种运输方式货物发送量 27.45 亿吨,同比增长 12.34%。 从行业发展状态看,有以下特点: (一) 物流市场需求增加,物流企业快速增长。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物 流运行模式不断出现新变化。制造企业加快资源整合、流程再造,不断释放物流资源。目前, 全省 80%以上的规模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分离外包物流服务功能,建立了一大批以企业集 团内部服务为主,逐步面向社会服务的物流企业。物流需求不断增加,初步形成了分离分设 物流中心、合资合作物流公司和全面外包主辅剥离物流公司配套等不同形式的两业联动发展 模式;商贸物流加快发展,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和传统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农产品进城、农资和日用工业品下乡带来较大的物流需求,推动了物流企业的快速增长。2019 年全省物流总额同比增加了 22.7%。全省从事物流业务的企业 17000 多家,其中骨干 661 家,先后进入全国 100 强企业 23 家,享受全国税收试点企业 62 家,被评为“山东服务名牌” 企业 69 个。物流企业向规范经营和专化服务延伸,专业化物流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形成了 由多种所有制、不同经营规模和多种服务模式构成的具有行业特色的物流企业群体。 (二)行业物流得到快速发展,专业化物流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自 2019 年以来,全省 具有行业特色的物流企业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钢铁、煤炭、轻工、石油化工、汽车及零部 件、纺织、医药及农产品等行业不断整合物流业务,与物流企业结成战略合作联盟关系,物 流供应链一体化建设扎实推进。东营市完善石化物流供应链建设,以港口、油田、炼油厂为 基础,加快推动石化产品的储存、运输等供应链管理。兖州整合煤炭资源,建立了煤炭产品 的加工、存储、配送的供应链系统。寿光建立了农村物流服务体系,以农产品为重点,开展 冷链物流一体化建设。淄博建设危险化学品物流的跟踪与监控体系,加强危化品行业物流的 推动和管理。工农商贸企业资源整合,专业化一体化物流供应链模式逐步形成,出现一批专 业化物流企业,如以危险化学品物流为主的依厂物流、用国际集装罐运输化工产品的烟台德 华物流,以图书物流为主的临沂新华印刷物流集团等。物流企业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供应商 管理库存、供应链金融、卡车航班、保税物流等服务新模式得到推广运用。 (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物流信息化技术得到充分应用。2019 年全省物流 相关产业投资 2190 亿元,同比增长 25.7%。从调研情况看,我省综合运输体系正在加快形 成,多种运输方式衔接的联运、转运枢纽规划建设步伐加快,各地贯彻物流业振兴发展规划, 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建设进度加快。全省现有物流园区 245 个,在建园区 94 个,规划新建 园区 37 个,物流中心 407 个。物流园区资源逐步整合,信息化水平和园区服务功能不断提 升,园区内积聚了大量物流企业,拉动了社会就业,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山东盖世物流、 德州运达物流等一批重点园区显示了良好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 物流信息化加快发展,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采购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得到普遍应 用,从事物流业务的企业中有 90%以上的建立了内部局域网,20%针对部门级业务流程,企 业资源计划(erp)和供应链管理(scm)软件应用开始普及,rfid 等物联网技术在车辆监管、 物品定位管理、自动识别分拣、配载配送和路径优化技术等开始应用,出现了网上交易、金 融、检测、配送等集成化电子商务服务的信息平台。 物流信息平台、物流服务平台,仓储 管理系统、运输管理平台、电子报关等一批先进适应的信息化项目,为物流业的发展起到了 重要的技术支撑。 (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成效显著。我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起步早,发展 速度快,成效显著。近几年来,按照省委、政府二、三产业剥离工作的部署,加快推进制造 企业释放物流需求,剥离物流服务环节。2019 年,以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快推动制 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实施意见》,首批启动 40 个项目,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制造业与物 流业联动发展示范工程。从调研情况看,实施意见的出台推动了供应链一体化运作,示范工 程带动作用明显,85%以上的制造企业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实施流程再造,并在 仓储、运输和配送等多个环节实施了物流剥离、合作和服务外包,取得明显经济效益。2019 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 gdp 的比率为 17.9%,同比下降 0.7 个百分点,相当于新增社会效益 276 亿元,物流运行效率不断提高,潍柴动力、山东海化集团、首钢东星、冰轮集团、鲁南制药、 济钢集团等制造企业实施主辅分离,开展供应链一体化管理,企业物流成本平均下降 11% 以上。张裕集团实施物流外包产成品吨公里运价比过去下降了 45%;山钢集团推进水铁联运 和供应链整合后,年降低物流成本 3 亿元。山东立晨物流与临工沃尔沃联动发展,提供供应 链管理一体化服务,联动发展合作后 2019 年为临工沃尔沃节约物流费用 30%。 二、物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应进一步深化对现代物流业重要性的认识。近年来,随着物流调整振兴规划等一 系列政策的出台,物流产业的作用、地位和社会认知度显著提高。但从调研情况看,有相当 一部分物流企业和部门,对现代物流是为工农商贸企业生产经营提供物资供应和保障的新的 组织形式和新的组织技术,以信息化为支撑,整合生产资料供应、运输、加工、仓储、配送、 包装、金融服务、回流回收,以降低物流成本为目的,最终实现物流供应链一体化管理模式 的概念不甚了解,内涵掌握不够系统,对现代物流在转方式、调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提高 服务业比重中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制约了物流资源和功能的释放,束缚了物流服务水平的提 升,不利于物流业的推进和发展。 (二)物流企业成本上升压力加大,物流业的税赋不甚合理。一是物流企业运营成本加 大。随着人力、土地、燃料等成本不断升高,影响物流企业运营的各要素价格呈上升态势, 加上市场竞争加剧,物流服务效益难以提升,物流企业的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据调查,运 输型物流企业 2019 年燃料成本和过路过桥费约占总费用的 30-40%,到 2019 年第一季度已 经上升占到了 55-65%,其中燃料成本占 40%左右(运输营业税与新增加的燃油税重叠), 过路过桥费占 20%左右;另外,有些运输企业营业税还要附征 2.5%所得税,企业无论是否 有利润,都要预征,并且存在只征不返的情况。一些物流企业在高成本、低收益、微利润状 态下运行,缺乏发展后劲。二是物流业税收管理、税赋不甚合理。首先,目前从国家到地方 政策均没有一个统一的物流税目,现行的营业税将物流业务划分为运输(包括运输、装卸、 搬运)与服务(包括仓储、代理等)两大类。前者营业税税率为 3%,后者为 5%。在实际 经营中,综合型物流企业各项业务上下关联,互相重叠,很难区分运输与服务收入,税务机 关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进行征收。其次,存在重复纳税现象。如,物流园区出租仓库,既 要按照租金收入缴纳 5%的营业税,还要缴纳 12%的房产税,合计 17%,除此之外还要缴纳 土地使用税等,税收约占收入的 25%,过高和不甚合理的税负严重制约了物流园区和物流 企业的发展。第三,制造企业因剥离非核心物流业务造成税负增加部分,同级财政等额予以 扶持补助的政策得不到落实,主辅剥离积极性受影响。据有些制造企业反映,物流业从制造 业中剥离,虽然增加了地方税收,培植了地方财源,但就企业而然,各项税收费用统算,剥 离后比剥离前要高出 10-20%。如果没有较强的政策支持和引导,物流业务从主业中剥离的 积极性受到影响,物流市场得不到更有效释放。第四,地方税源流失严重。有些运输企业和 物流公司由于没有税务发票的开票资质,开据发票困难,有关政策尚未配套、落实不到位, 便选择政策优惠的省份开发票和注册公司,造成地方税源流失。 (三)物流标准有待于规范和完善。一是物流主体标准不规范。物流市场主体庞杂,物 流企业集中度不高,竞争秩序不规范等问题比较严重,诚信体系建设有待于加强。物流企业 专业化和精细化与供应链的一体化配套的服务水平不高,突出表现在小、散、乱,形不成规 范化经营和规模化发展,急待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规范整合。二是物流技术标准不规范,各种 运输方式之间不能有效衔接,物流信息尚未达到共享共用,造成物流企业间以及物流企业与 制造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 (四)物流园区建设规范性较差、相关服务功能偏低。物流园区的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 与管理。有些市、县物流园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匹配,综合性的园区建设较多,具有行 业和地方特色的专业化园区相对较少,园区的服务功能低,定位不明确。调研发现,近几年 一些地市,在规划建设物流园区时,不顾经济发展现状、产业物流规模,不考虑与当地产业 集群和产业特色的结合,为建园区而建园区,简单的认为贸易市场就是物流综合园区,盲目 跟风建设,结果是一方面物流企业的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土地不能满足,另一方面由于设计规 划的不尽合理,造成园区土地的浪费。如何防止重复建设和土地资源浪费,合理规划、整合 物流园区的建设,不断完善物流园区功能,是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 (五)专业化物流和精细化服务水平有待于提升。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物流市场的专 业细分加快,制造企业对物流服务需求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一般性的运输、仓储服务, 难以满足专业生产所需要的专业化、定制化、供应链一体化的服务。物流与商流、信息流、 资金流相结合,物流业与制造业、农业、流通业、金融业等多业联动融合发展是加快物流业 发展的关键。 三、加快推进物流业发展的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制造业主辅分离, 向物流企业释放物流资源。调研中发现,现阶段物流发展势头比较好的物流企业,主要是从 大型制造企业自身剥离出的企业物流实体,即集团(企业)二级法人的物流企业,这类企业 具备满足制造企业专业化生产所需要的配套服务,具有投资建设专业化物流园区的条件,能 将园区与当地的产业发展很好结合,形成生产前物流供应服务与企业内部流程再造相匹配, 与生产后商贸物流相接轨的供应链一体化整体服务功能,从而推动物流服务专业化、社会化 的发展。因此,必须进一步优化支持制造企业主辅分离的政策环境,落实《关于加快推动制 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19]51 号),采取切实措施,制定相关配套 政策,加快推进制造企业主辅剥离,释放物流服务的社会化需求,推动物流企业增强一体化 的服务能力。 1、加快推进物流业与工农商贸流通业联动发展。在 2019 年开展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 展示范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联动面,推动农业、商贸流通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扎实 推进钢铁、煤炭、石油化工、汽车、农产品、医药等行业物流供应链一体化建设,有效整合 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全面提升我省物流业与传统产业的联动发展水平,加快建立一体 化物流服务体系。 2、落实并完善税收配套政策。尽快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试点物流企业有关税收政 策问题的通知》,让物流企业享受到差额纳税等政策;尽快设立物流税目,整合与物流业务 相关的各类发票,推出统一的物流业专用发票,建立统一的物流企业纳税体系;按照物流一 体化运作的需要和公平税赋的原则,将物流业的运输、装卸、搬运、仓储、代理等环节的营 业税统一调整为 3%。;物流业务与主业成功剥离的物流企业,新增加的营业税等税额,各级 政府留成部分均按 50%奖励企业,用于支持物流企业发展(江苏、福建、广州等省份,按 40-60% 返还),避免到省外开发票和设分公司,造成地方税源流失。 3、加强交通运输管理。全面清理过路过桥费收费线路、标准及收费期限;严厉打击公 路“三乱”,免除企业不合理负担;加快修订大件运输车等特种运输车辆的标准,彻底解决 特种运输车辆超限限行、随意罚款和“大车小标”问题;研究相关管理办法,为城市配送车 辆进城通行停靠和装卸作业提供便利;加快推进建立集装箱多式联运管理服务体系,支持甩 挂运输发展;制定最低运费保护限价政策,在运营税中扣除燃油税部分,优化物流运价参照 客运业制定货运业燃料成本补贴制度。 4、规范物流企业用地问题。对纳入省规划内物流园区土地征用给予重点支持,对重点 物流项目用地,在地价上等同或低于工业用地,相关费用按照下限收取或采取觉、免、先征 后返等相关政策;物流企业以原划拨土地改建物流项目的,应优先办理土地使用手续。 (二)规范物流园区建设和认证管理。物流园区建设要从实际需要出发,充分考虑物流 市场需求,把整合现有物流资源与新建物流项目有机结合,规划建设一批布局合理、用地节 约、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经营集约的大型物流园区(中心)。原则上每市建立 2-3 个综合 性园区,3-4 个专业化园区。在产业集聚区,有针对性地建设石油化工、建材、钢铁、汽车 及零部件、医药、农副产品等行业物流中心。在县级交通枢纽城市建设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 在乡镇建设物流配送站,形成省、市、县、乡四级物流运营网络;加强物流园区的认定管理 工作,尽快出台我省物流园区的认定标准和认定程序,规范理顺现有物流园区的管理。 (三)协调解决物流企业融资难问题。许多物流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发展较快,自有资 金积累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企业发展难以得到金融、担保机构的贷款支持。政府有关部 门要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在防范资金风险的前提下,放宽物流企业贷款融资条件,降低其融资 成本;建立物流业融资担保体系,协助中小物流企业取得贷款;推广物流金融新模式,围绕 产业链上下游资金往来,开发供应链融资解决方案;对于区域重点物流企业在物流园区、基 地、中心重点项目建设方面给予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方面的扶持。 (四)加大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 “xx”是我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时期,培育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物流社会化,物流业不仅要发挥支撑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的作 用,更要通过资源整合、供应链一体化运作,促进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为落实 山东省“xx”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筛选确定了六大类 739 个重 点物流项目,其中在建项目 375 个,拟新建项目 364 个,总投资约 2817 亿元,预计年新增 营业收入 4750 亿元,实现利润 260 亿元,交纳税金 162 亿元。建议省财政建立支持物流业 发展的专项资金,年度列支 5000 万元(据了解,目前青岛已经安排 1000 万元,淄博安排 1500 万元,东营已经安排了 500 万元),用于扶持“xx”规划中确定的物流重点工程,加快 提升物流业发展水平,促进我省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五)支持物流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物流标准化是加强物流管理的重要手段,信息化 是现代物流业的重要支撑,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在这两个领域的投入和引导。加快我省物流 企业和物流园区标准的制定、宣传和推广,规范物流园区和物流企业的建设和管理,打造一 批具有区域优势的专业化物流园区和中心。重点支持全国性和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的物流公 共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建立平台间信息交换标准,完善平台间互联互通机制,推动跨区域、 多领域的信息网络联盟合作。 (六)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支持重点高等院校与国内外企业、行业、协会合作, 通过采取物流人才定单式培养的方式,开展物流专业培训和职业认证;以先进适应的现代物 流知识为主,有针对性地培训行业内能够统筹规划和服务于物流管理的专业人才。加强校企 合作,鼓励企业和学校之间合作,支持企业为大学生实习提供方便,增强大学生就业的适应 能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