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城市垃圾处理工作报告3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城市垃圾处理工作报告3篇

‎2020城市垃圾处理工作报告3篇 ‎【篇一】城市垃圾处理工作报告 ‎  根据环卫部门统计,县城日产垃圾60吨左右,以生活垃圾为主,除县医院有焚烧炉对医疗垃圾进行处理外,县城其它垃圾都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后运送县城以西的南岭垃圾处理场进行简易填埋处理。‎ ‎  一、垃圾处理场现状 ‎  我县现有垃圾处理场位于县城以西10公里内,占地80亩,200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处于饱和状态,填埋区近点离周边村屯1000米左右。‎ ‎  垃圾收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居民垃圾,由居民或小区卫生人员集中运送到小区周边的垃圾站,或由环卫人员收集到中转站;一种是街道垃圾;由环卫清扫人员集中收集到就近的垃圾中转站。‎ ‎  垃圾运送:采用铲车装运和自卸式垃圾车运送垃圾。垃圾基本上能做到日产日清。‎ ‎  垃圾处理方式:简易填埋。利用地形优势往山沟倾倒,再用铲车铲土覆盖,然后喷洒药水消毒处理。‎ ‎  垃圾中转站建设情况:我县现有房屋式垃圾中转站4座和临时垃圾倒放池11处,垃圾中转服务半径平均达到1000米以上。‎ ‎  二、存在问题 ‎  乱倒垃圾现象较严重,垃圾袋装率低,垃圾裸露时间较长,垃圾基本上未作分类处理。‎ ‎  三、今后的工作打算 ‎  (一)今年12月份之前,我县将完成垃圾压缩站的建设,我县将在今明两年内采用垃圾压缩后集中运送六市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理,此举可以大大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同时对原南岭垃圾处理场周边环境不产生影响。‎ ‎  (二)更换和新增两辆垃圾运送车,加强清运力度,以适应日产垃圾增长的形势。‎ ‎  (三)结合新出台的《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加强垃圾乱丢、乱倒行为的查处,不断提高垃圾袋装率,减少垃圾裸露时间。‎ ‎  (四)建立垃圾分类处理机制。‎ ‎  (五)加快新的垃圾处理场建设进度。‎ ‎【篇二】城市垃圾处理工作报告 ‎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城市的扩大及消费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不断增加,城市垃圾问题随之日趋严峻。据统计,我国城市固体废弃物堆放量已高达70多亿吨,侵占土地约6亿平方米。20xx年,全国668座城市年清运生活垃圾约2.5亿吨,且每年以8%—10%的增长率逐年增加,其中约200多座城市处于垃圾污染重围之中。城市垃圾快速增长已成为当前我国面临的四大环境污染之一。‎ ‎  据统计,20xx年德州市城区人口为53万,加上流动人口,日产垃圾总量已达1000吨(垃圾550吨,粪便450吨),垃圾的大量产生已严重影响了德州市经济发展和居民身心健康,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难题之一。近几年,我市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上讲,仍不能适应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和城市环境的需要。解决垃圾问题需要寻求新的途径。‎ ‎  第一,综合治理是根本。‎ ‎  当前,处理垃圾的国际潮流是“综合性废物管理”,就是动员全体民众参与三R行动即减少浪费(Reduce)、物尽其用(Reuse)、回收利用(Recycle)。当全社会的消费者都这样做时,生活垃圾的总量就会大大减少。垃圾综合治理应从源头做起,使千家万户和每个市民都认识到自己是污染的受害者,又是污染的制造者,也应是污染的治理者,从而限度的减少垃圾量,对产生的垃圾则采用分类、分选、焚烧制能等科学处理方法,使其资源化、无害化。‎ ‎  第二,调整管理体制。‎ ‎  按照政企分开、干管分离的原则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总体要求,选择适合我市情况和实践阶段的对策,建立科学合理、职责明确、调控有力的管理、作业、监督三位一体的环卫管理体制,努力建立起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又符合环卫事业发展规律的运行机制,做到全城区覆盖、全方位无缝隙管理,确保城区环境卫生明显改观。‎ ‎  第三,拓宽资金渠道。‎ ‎  目前,我市环卫行业的资金来源,主要靠政府的财政拨款,部分为行政事业性收费。拓宽资金渠道,引入企业竞争机制的基础是实行有效的垃圾收费制度。财政拨款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有偿服务和“污染者负担”,则是市场经济行为的必然结果。同时还要培育环保市场,发展环保产业,通过利益导向,用市场的办法引导企业和个人参与环保,实现投资多元化。这样即可畅通投资渠道,解决资金困难,达到社会公众办环保的目的。‎ ‎【篇三】城市垃圾处理工作报告 ‎  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把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加大投入力度,规范分类标准,强化宣传教育,完善运行机制,在全县确定了20个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单位,努力促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牵头、试点带动、全民参与”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运行格局。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  一、强化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组织有关部门到江苏、浙江和我市的屯留县、长子县、城区、郊区等先进地区和县、区学习取经,成立了以常务副县长秦元忠为组长,副县长张志萍为副组长,25个有关部门、各乡镇乡镇长和社区居委会为成员的领导组,专门负责全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统筹协调工作。印发了《壶关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与循环利用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指导各试点单位和试点乡村,有序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通过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证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  二、规范分类标准。我们借鉴先进地区和县区经验,结合我县实际,分别采取了生活垃圾“四分法”和“两分法”,并明确了处置方式。在农村,将生活垃圾分为渣土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对煤球、煤灰等渣土垃圾,由村里清运车收集,就地填埋;对纸张、金属类等可回收物,由农户或村保洁员收集,回收公司上门有偿回收;对电池、电子类有害垃圾,每10天由村保洁员上门回收一次,每月由乡镇统一回收,送市清运车收集,送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  在县城居民小区,对剩菜剩饭、瓜果皮核等湿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送制肥厂发酵制肥;对可回收物,由居民或小区物业收集,回收公司定期上门有偿回收;对有害垃圾,由环卫部门一月上门收集一次,统一送市里有害垃圾处理厂处置;对其它垃圾,环卫部门逐日收集,送县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对机关单位、学校和医院等公共单位实行“两分法”,即可回收物和其它垃圾。可回收物由公共单位自行收集,其它垃圾由环卫部门逐日收集,做到日产日清。城乡生活垃圾的规范分类,为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  三、完善运行机制。为保证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落地见效,我们重点建立完善了四项机制。宣传发动机制。开展垃圾分类“进家庭、进学校、进小区、进机关、进公共场所”五进宣传活动。根据不同场所、不同对象,印发了倡议书、分类指南、宣传彩页、指导手册等多种宣传资料3000套共10000余份,并在电视台、报纸播放、刊登垃圾分类宣传知识,在三路九街的LED显示屏流播垃圾分类宣传标语,让垃圾分类理念和相关知识逐步深入人心。示范带动机制。县城选取3个居民小区、3个城中村、8个机关单位、2个医院、1个宾馆、1个超市、2个学校共20家和12个乡村先行开展分类示范,积累经验。对各示范点,试点期间先期赊欠一部分垃圾分类设施,向小区和住户发放,确保分类投放硬件配置到位,示范先行,积累经验。正向激励机制。每年年底计划以5%的比例评选小区(村)住户,列为“五好卫生户”,媒体公开表扬,并给予每户适当奖励。监督考核机制。推行“双五”模式。在农村实行乡镇抓总协调、包村干部督导、两委主干主抓、村民小组负责、群众自觉参与的“五级监管”模式,对乡村两级干部及各小组长履职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工作好的除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外,还在评先评优中优先考虑;对履职较差的,实行评先评优一票否决。在县城居民小区,实行领导小组抓总协调、物业督导、楼长主抓、组长负责、居民自觉参与的“五级监管”模式,对评为年度优秀物业、楼长和组长的,给予一定物质奖励。通过奖惩措施,来调动各级主体抓好垃圾分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  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中,我们尽管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但客观上讲,仍然存在舆论宣传氛围不浓、群众分类意识不强、相关配套设施不足、经费投入未予研究、垃圾分类中转设施和终端处理未解决等问题。对此,我们将以试点为动力,把试点单位、居民小区、乡村、学校、医院的好经验、好做法,逐一认真加以研究予以推广。总之,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把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做好,以优异成绩向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交上一份的满意答卷。‎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