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年终工作总结及计划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市民政局年终工作总结及计划

市民政局年终工作总结及计划   一、*年工作总结   *年,全市民政系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 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届三中全 会和市委*届五次、六次会议精神,按照“两个年活动”要 求,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宗旨,继续解 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大力推动民政事业发展,为促进社 会和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社会救助功能进一步提 升   .自然灾害应急救援能力不断提升。*年受低温雨雪冰冻 灾害和台风的影响,全市受灾人口 54.3 万人,因灾倒塌房 屋 209 间,损坏房屋 1117 间,农作物受灾面积 87.8 千公顷。 各级民政部门不断完善救灾防灾减灾监督检查和灾情信息 联络员报告制度,及灾害易发地区乡镇(街道)自然灾害救 助应急机制,加强村(社区)灾情信息员队伍和避灾工程建 设,开展“社区减灾平安行”和“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 与亚洲基金会灾害管理组织合作建立应急减灾知识培训基 地,自然灾害应急救助能力不断提升,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 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综合救灾工作格局。目前, 全市 150 个乡镇(街道)建立了应急预案,有效保证重大灾 情 2 小时内能够及时上报,建立避灾场所 1124 个,可临时 安置受灾群众 30.2 万人。全市有 6 个社区被民政部命名为 “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在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中,全市 民政系统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及时启动 25 个避灾中心 (点),妥善安置受困群众 6.07 万人,支出应急救灾资金 500 万元。在支援四川汶川抗震救灾过程中,全力做好捐赠款物 的接收、管理、调配、发送和救灾物资的紧急采购等各项工 作,全市累计接收捐赠款 5.98 亿元,募集救灾物资 99 个车 皮,价值 1.06 亿元;全力组织做好 3.7 万顶救灾帐篷的生 产工作,向灾区发送救灾帐篷 47864 顶,为夺取抗震救灾工 作重大阶段性胜利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 充分肯定,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抗震救灾先进集体。   2.最低生活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认真贯彻市委关于全 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意见精神,着眼构建扶贫济困 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努力保障困难群 众基本生活权益。基层低保规范化建设全面施行,目前,全 市 150 个街道(乡镇)、3008 个社区(村)建立了社会保障 和救助服务站(室),有 1 个县(市)被推荐全国基层低保 规范建设示范县,5 个街道、20 个社区(村)被推荐全国基 层低保规范建设先进街道(乡镇)、社区(村)。最低生活保 障成果进一步巩固,确立了城乡低保标准自然调整机制和城 乡低收入帮扶机制。目前,全市城区居民低保标准为 300-350 元/月人,农村低保标准 180-260 元/月人。低保对象动态 管理进一步加强。至*年底,全市共有城乡低保 53317 户 74734 人,支出低保资金 13578.24 万元;全年新增低保 20494 户 32068 人、退出低保 20804 户 33899 人、调整低保 25710 户 41187 人。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充分保障,全 市五保对象 6456 人,集中供养 6189 人,集中供养率达到 95.8%,年供养标准达到去年农村收入的 68%;三无对象 1427 人,集中供养 1417 人,集中供养率达到 99.2%。   3.困难群众医疗救助面不断扩展。城乡一体、标准一致、 零门槛的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实施,通过对困难对象实行住院 救助、特殊重大疾病门诊救助、发放医疗救助卡、资助困难 群众和经济欠发达乡镇居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举措, 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看病就医难问题;重视残疾人生活保障, 出台了“关于实施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工程”政策性文件, 明确了本市户籍持有残疾证、残疾等级二级以上、家庭人均 收入在当地城镇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150%以内的贫困 重度残疾人,参照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发放基本生活补助。 *年全市救助患重大疾病困难群众 28132 人次,支出资金 8970.05 万元,人均救助 3188 元;发放各类医疗救助卡 31908 张,支出金额 1588.98 万元;资助 17518 名城镇困难居民参 加居民医疗保险,资助 28.54 万名农村困难群众和经济欠发 达乡镇居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 122 名患白内障困难 群众免费实施复明手术。重视帮扶农村“三老”人员和生活 困难党员的基本生活,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关爱帮扶农 村‘三老’人员和生活困难党员工作的通知》,农村“三老” 人员医疗补助标准由 360 元/年人提高到 500 元/年人,资助 人数 1543 人。   4.低收入困难群众帮扶机制进一步向多元化拓展。帮助 困难群众解决因各种特殊原因造成的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 难,利用元旦春节广泛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向 18.74 万 户(人)困难家庭发放生活困难补助资金 9006.91 万元;重 视困难群众住房保障,会同城建部门拟订了《*市城镇居民 住房保障家庭收入认定办法》,并由市政府办公厅予以转发; 以“365 关爱”行动为载体,开展助学、助老、助医和安居 为重点的帮扶活动;建立了困难群众消费品价格上涨补贴制 度和困难家庭子女就学帮困助学机制,以及政府财政预算安 排、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慈善捐款等相结合的临时救助资 金筹措机制,多元化的帮扶机制逐步确立。*年 3 次对城乡 低保对象和持社会扶助证困难群众发放物价补贴 2250.79 万 元,受惠人数 233389 人次;支出临时救助资金 1957.98 万 元,帮助困难群众 5.8 万余人次;对经济欠发达地区 1500 户低收入农户危旧房进行了改造。   (二)探索创新社会福利体系,社会福利事业服务水平 进一步提升   .城乡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扎实推进。城市社区以巩固提 高居家养老服务成效、提升服务质量、拓展服务内容为抓手, 积极探索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出台了城市社区居家 养老工作绩效评估办法,有力地推进了城区社会化居家养老 服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进度。*年全市实质性开展居 家养老服务工作达 381 个社区,约占社区总数的 90%。海曙、 江东、镇海、江北、北仑等实现了城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全 覆盖。大力探索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新途径,*年有 9 个 县(市)、区的 193 个行政村开展了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试点 工作,超额完成了市政府实事工程确立的 150 个村的工作目 标,已建成面积近 13 万平方米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近 4000 名农村困难老人得到了服务中心养老服务保障。福 利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年全市各级财政投入建 设资金 3154 万元,市级公益金安排 1165 万元,资助 43 家 养老机构新建和改扩建项目;投资约 2 亿元的市社会福利院 (市光荣院)改扩建项目已获市发改委批准立项。目前,全 市有福利机构 172 家、床位 24765 张。儿童福利建设扎实推 进,投资 650 万建造了市恩美儿童院康复大楼,建立了全市 孤残儿童信息数据库,“蓝天计划”和“全国贫困家庭唇腭 裂儿童手术康复计划”有序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 作职能进一步强化,流浪乞讨人员管理和医疗救治工作不断 深化,维护了流浪乞讨人员合法权益。*年实施流浪乞讨人 员救助 3007 人次,其中:外省 2717 人次,省内 290 人次; 18 周岁以下未成年人 399 人次;少数民族流动人员 236 人次; 救治流浪乞讨危急病人 615 人次,支出医疗救治资金 458.16 万元。配合市妇联在救助管理站设立了“*市家庭暴力庇护 所”。   2.城乡老龄工作进一步加强。以第二轮省老龄工作先进 县(市、区)、省老龄工作规范化社区创建活动和“星光老 年之家”建设工程为契机,加大了对全市海岛、边远山区、 革命老区及经济薄弱村老年活动室建设力度,加强农村老年 协会规范化建设,积极开展老年协会骨干培训、老年电大继 续教育,利用老人节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年, 全市 35 个社区申报省老龄工作规范化社区、11 个村申报星 级老年活动中心评选活动;培训农村老年协会骨干 1450 人, 培训率达 55%以上;下拨建设经费 100 万元;87500 人次报 名参加了电大学习,2 万多名助志愿者活跃在助老服务一线。 目前,我市共有“农村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项目 374 个, 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服务中心)32 个,“城市星光老年之家” (居家养老服务网点)50 个。江东、鄞州、镇海、市社会福 利中心、市颐乐园被省民政厅确定为养老服务示范区。   3.残疾人集中就业管理工作稳步发展。坚持一手抓监督 管理,一手抓培育发展的工作方针,贯彻落实福利企业税收 优惠政策,规范福利企业管理,努力营造良好的残疾人集中 就业环境。注重拓宽残疾人集中就业渠道,与市残联、市人 事局共同举办了“牵手残疾人、平等就业、共享小康”为主 题的市第七届残疾人就业洽谈会;重视维护残疾职工的合法 权益,逐步提高职工工资收入和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参保率。*年全市福利企业 463 家, 完成工业总产值 190 亿元,利润 7 亿元,安置残疾职工 16438 人,占福利企业职工的 33%,比上年多安置 249 人;残疾职 工年人均工资比上年增长 19%,年人均交纳社会保险金比上 年增长 39%,参保比例 100%。   4.福利彩票发行安全运行健康发展。坚持“扶老、助残、 救孤、济困”宗旨,坚持“服务终端、决胜终端”工作方针, 推行精细化管理、市场化运作,规范彩票销售准入制度,加 强社会宣传和投注站形象标准化建设,福彩公信力和影响力 进一步增强,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步伐进一步加快,初 步形成了民政管理与中心站相结合的工作格局和有序调控 与市场化操作相统一的网点布局格局,全市有电脑票投注站 669 家、网点即开票中心站 14 个、销售网点 800 余家,完成 投注站形象标准化建设 297 家,完成建设任务的 57%。全年 销售福利彩票 6.0118 亿元(除去中福在线 0.3663 亿元,总 销量为 5.6455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1.0855 亿元),其中 电脑彩票销量 4.5075 亿元,增幅 21.5%;网点即开票销量为 1.138 亿元,增幅 33.9%;完成全年电脑票和网点票考核任 务的 123.3%,争取目标的 116.4%,销售总量居全省地级市 第三位,网点即开票列全国地级第八位和全省第一位;筹集 公益金 8524 万元(市本级 3979 万元),上交所得税 1091 万 元,公益金支出 5634 万元,资助各类社会福利事业项目 483 个,有力支撑了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5.慈善公益事业作用日益突显。积极探索慈善援助新形 式,以“慈善一日捐”活动为载体,以培育“爱心城市”为 抓手,大力开展慈善帮扶活动。*年全市慈善机构共接收社 会捐赠款 5.24 亿元,资助困难人群 14.52 万人次,支出救 助资金 4.27 亿元。在支援四川抗震救灾中,共向灾区捐赠 衣被、毛毯等物品 72.43 万件。   (三)不断提高社会自治能力,城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基础进一步夯实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康有序发展。*年是我市第八届村 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各级 民政部门深入调研、精心试点,周密部署、加强指导,强化 培训、规范操作,制定了换届选举工作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 编写了换届选举工作手册,集中培训了县(市)区、乡镇 (街道)党群书记、组织委员组成的选举工作人员;会同市 人大、市委组织部、农办,以及公安、信访等部门组成巡视 督查组,对各地进行巡回检查,及时掌握换届选举进展情况 和基层动态;对各地重点村、难点村换届选举工作及时组织 业务骨干深入指导,把好选举各个关口,确保了整个换届选 举工作依法规范,没有发生因换届选举直接引发的重大群体 性事件,实现了“和谐换届”的目标。全市 2610 个行政村, 应换届 2562 个,已完成换届 2547 个,完成率 99.4%;全市 登记选民 316.5 万人,参加投票 308.7 万人,参选率 97.5%; 选出新一届村委会主任 2534 人,新当选 1219 人,占 48.1%, 村委会成员 8535 人,新当选 4191 人,占 49.1%。扎实开展 新一轮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创建和规范化达标活动, 进一步推进民主管理自治,下发了《关于做好*年市级村务 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对市 级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区(县)申报单位进行考核的通 知》,对照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三到位、三组织、三制度” 要求,加强监督检查,推动村规民约合法化、村务内容系统 化、村务管理程序化建设,不断提升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村 民自治工作的水平。*年全市 2520 个村达到市级村务公开民 主管理示范村标准,达标率为 98.4%;评选产生村务公开民 主管理示范县(区)2 个、示范乡镇(街道)20 个、示范村 200 个。   2.和谐社区建设不断深化。以提高现代化和谐社区建设 整体水平为立足点,着眼社区整体布局,按照科学合理、功 能完善的要求,制订城市社区规划编制,开展社区信息化建 设,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按照市委、 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化和谐社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精 神,制订了《*市现代化和谐社区建设指导标准》,建立了以 群众满意为标准的和谐社区建设评估体系,委托第三方民间 评估机构开展了评估活动,275 个首批参评社区中,有 212 个社区满意度评价达标,占参评社区的 77.1%和全市社区总 数的 47%(超额完成全市社区 30%的计划目标),212 个达标 社区已提请市委、市政府表彰命名为“*市现代化和谐社区”。 海曙、江东、镇海、北仑荣获首批省“和谐社区建设工作先 进区”,34 个社区荣获首批省“和谐示范社区”称号。   3.农村社区建设稳步推进。加强农村社区化服务和管理 建设,把农村服务中心建设作为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的重要举措,出台了《*市农村社区建 设指导标准(试行)》,创建了社区共建理事会和社区工作站 等运作方式,“一站式”农村服务中心正在逐步推广;下拨 市级福彩公益金 800 万元,资助 80 个行政村进行农村社区 服务中心建设。全市有 262 个村建起了农村社区服务中心, 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 10.2%。慈溪和镇海在农村社区建设中 成效显著,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 区)。   4.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着眼“建设宏大的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目标,加强社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出台了《关于加强社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区社会 工作的意见》,海曙、江东确立第一批 38 个社会工作示范性 岗位,初步形成了社会工作运作和管理模式。贯彻落实《关 于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精神,整合社 会资源搭建培训平台,与*大学联合建立了社会工作教育研 究基地,邀请国内外社会学著名专家开展学术交流研讨,提 高社工队伍素质,推动社区建设,初步形成了社区与研究机 构、社区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格局。*年共举 办 6 期社区管理者高级研修班,300 名社区书记、主任参加 了培训;组织 1300 人参加全国首届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 试,115 人取得社会工作师、385 人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资 格证书。   (四)依法加强社会组织管理,社会组织作用进一步发 挥   .积极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全市社会组织继续保持健康 有序发展,数量稳定增长、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显著提高, 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层次有别、覆盖广泛的社会组织体系。 社会组织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技术攻关、教育培训、经贸洽 谈和外事交往等活动,积极参与慈善帮困、拥军优属、再就 业和义务咨询服务等重大社会行动,为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 作出了积极贡献。*年全市登记备案社会组织 8668 个,其中 社会团体 1673 个,分支(代表)机构 615 个,民办非企业 单位 2316 个,社区社会组织 4064 个,全年新增社会组织 352 个。全市备案登记的融合组织 1385 个,创建率达 100%。确 立了 11 个社区社会组织互动示范基地,表彰了 34 个“十好 百佳”社区社会组织。   2.依法加强社会组织管理。积极贯彻落实民政部等六部 委《关于规范社会团体收费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和省民政 厅、省监察厅、省发改委《关于开展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会 费收支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审 批服务,采取分类分批和与业务主管单位联合年检的方法, 加强对社会团体收费行为的监督检查。会同公安、安全等部 门开展了联合执法。*年共检查 394 个社会团体和 153 个民 办非企业单位,检查出 21 个社会组织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3 家民非企业因连续两年未参加年检或年检不合格受到撤销 登记的行政处罚,6 家社会团体拟撤销登记。   3.积极开展社会组织评估工作。根据《民政部关于推进 民间组织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 自律管理机制和社会组织绩效评估、绩效监督体系,推动社 会组织自身建设。经单位自评、业务主管单位初评、专家组 现场评估、媒体公示、登记管理部门审定,*年有 65 家行业 协会、14 家民非企业确定了评估等级。   (五)加大规范化建设力度,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整体水 平进一步提升   .优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修订了《*市军人抚恤优待 实施办法》,完善各项优抚优待政策,提高了优抚对象生活 水平。目前,重点优抚对象的生活水平基本达到或略高于当 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并使他们的生活随当地经济发展同步 提高。深入开展“关爱功臣”系列活动,配发 400 台残疾人 轮椅车,帮助部分残疾退役军人更换辅助器械,开展了“情 系优抚对象巡回医疗”活动,深入各地为 184 名精神病残疾 军人进行了义诊。加强对优抚数据库的使用和管理,重点优 抚对象的动态管理进一步完善。加大对烈士纪念设施的管理 保护力度,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活动,推进了我市精神文明建 设发展。加强涉军群体 ww 工作,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2.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扎实有效。重新修订了“市六区退 役士兵安置工作意见”,建立了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自然 增长机制,拟定了“市六区农村退役士兵生产扶助金制度” 政策文件上报市政府。加大退役安置政策宣讲、就业培训、 职业介绍、自主创业政策倾斜等基础性工作力度,落实市六 区安置经费 807.5 万元,圆满完成了 XX 年度冬季退役士兵 接收安置工作,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率 99.1%,安置率 100%。   3.军休工作有序推进。按照“基本政治待遇不变、生活 待遇略为从优”的原则,较好地落实了“两个待遇”政策。 贯彻全国军休干部住房改革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统一部署, 认真做好军休干部住房补贴和货币补差政策落实工作。针对 今年移交安置任务重、时间紧、部队相对集中等实际情况, 加强与部队沟通协调,认真细致地做好档案审查、工资审核、 见面交流等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了军休干部移交工作的正常 开展。*年接收军休干部 121 名、无军籍职工 18 名。继续深 化医疗保障制度,深入探索国家保障与社会化服务保障相结 合的医疗保障新机制,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条件。在全市各干 休所开展“和谐军休家园”、“和谐军休家庭”创建活动,朝 晖干休所、高塘干休所胡瑞芝家庭获得全国首批“和谐军休 家园”和“和谐军休家庭”称号。市军休服务管理中心建设 顺利展开。   4.双拥工作规范化建设逐步增强。制定了《*市双拥工 作四年规划(*-XX)》,修订了《*市各县(市)、区双拥工作 目标考核办法》;与市委宣传部、*军分区、广电集团、市国 防教育办公室联合举办了“华缘杯富国强军电视论坛”,深 化了国防理念。努力为驻甬部队排忧解难,举办随军家属就 业供需洽谈会,提高随军家属生活补助标准,出台了军人子 女中考加分优惠政策,解决了 875 套经济适用房权证发放, 会同市卫生局等部门妥善处理部队医疗机构“医托”问题。 坚持“平战结合,国防效益优先”的原则,通过抓基础设施、 保障队伍建设,军供保障水平、快速保障能力和保障质量不 断提高。各驻甬部队在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支援四川汶 川抗震救灾抢运物资、确保杭州湾跨海大桥顺利通车和奥运 火炬安全传递等重大活动中,坚持宗旨,发挥优势,积极参 与,为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贡献了力量。   (六)加强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服务,公共事务管理法制 化建设进一步提升   .“绿色殡葬”建设不断深化。深入开展新一轮墓葬专 项整治工作,着力推进公益性墓地生态化改造,积极倡导树 立健康文明绿色殡葬新风尚。大力推进殡葬法制建设,出台 了《*市殡葬执法工作暂行规范》,进一步完善了骨灰跟踪登 记管理制度,并通过对新开发建设地区禁坟区坟墓治理,及 生态墓地建设,开展“植树月”活动,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 *年全市投入“三沿五区”墓葬专项整治资金 2.2 亿元,新 建扩建生态墓地(骨灰存放处)105 个,清理整治坟墓 14.39 万穴,平整土地 3 千余亩,墓区植树 203 万株,种植草坪 33 万平方米,95%以上的公墓绿化覆盖率达到省公墓管理办法 要求。积极开展殡仪服务单位规范化建设,殡葬服务水平逐 步提升。象山、宁海、余姚殡仪馆被评为市先进单位。今年 首个清明公众假期祭扫活动平稳有序,达到了“文明祭祀, 平安清明”的预期目标。加强遗体跟踪管理,全市火化率100%。   2.婚姻收养登记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深入。按照民政部关 于深入推进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的意见,以优化服务环境和 提高业务能力为重点,开展婚姻登记员培训,建立婚姻登记 数据库,完善信息服务系统功能,不断提升婚姻登记管理和 服务水平;指导各地开展优生优育、婚前体检等宣传教育,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目前,全市婚姻登记数据库个人信息资 料达 60 余万条,9 个婚姻登记机关受到民政部、省民政厅表 彰。收养工作始终遵循“一切为了孩子”的宗旨,加强收养 登记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建立收养登记人员持证上岗和档案 规范化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收养登记质量。婚姻、收养登记 合格率达 100%。   3.区划界线工作稳妥有序,地名公共服务工程深入实施。 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指导思想,以提升城乡 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构筑完善合理的城乡区域新格局为目标, 科学稳妥审核调整行政区划。*年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 对鄞州区部分街道行政区划、慈溪部分乡镇(街道)区划进 行了合理调整。扎实推进勘界和界线管理,以平安边界创建 活动为载体,第二轮联检管理工作为抓手,加强依法管界长 效机制建设,建立界线管理部门合作机制,基本形成了市、 县、乡镇、村和界管员 5 级管理网络,行政区域界线管理联 系人、界桩管理委托、定期走访联系对话、边界纠纷应急处 理等“四位一体”的界线管理工作格局。*年完成了 8 条县 级界线的联检工作,签署了 2 条市级界线和 19 条县级界线 “平安边界共建协议书”,平安边界创建率达 100%,超额完 成省定 70%的目标;余慈、余奉、宁奉、象宁、余鄞各线已 完成实施方案的签定和实地勘察。以地名公共服务工程为抓 手,不断加强地名管理和服务工作,《*市城市地名规划 (XX-2020)》通过市政府审议并组织实施;加强地名信息化 服务体系建设,做好标准地名命名、地名网站维护及数据库 建设等工作,目前,市、县地名网站和电子地图建成率 100%; 加强部门合作,引导社会参与,地名标志维护管理市场化和 社会化运作管理机制成绩显著,*年全市新增补更街路巷弄 牌 3143 个、门(楼)牌 2.6 万块,依法规范命(更)名道 路 157 条、住宅区 101 个、建筑物(群)32 个、   桥梁 25 座,完成中心城区 165 条内河名称审批和 511 个无居民海岛名称规范工作。   4.水库移民安置帮扶工作全面推进。建立干部联村、党 员联户帮扶制度,开展技能培训、就业推荐等帮扶措施,积 极为移民致富创造各种条件。目前,全市共安置滩坑水库移 民 5985 名(处在劳动年龄段 3726 人),85.9%的劳动力参加 了工作,移民年均收入 8547 元,达到上年度农村人均收入 的 85%;顺利通过了省滩坑水电站蓄水阶段移民验收工作组 的验收。按照“一年一核,一年一报”的原则,加强移民管 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加强移民资金使用管理,初步形成了移民 系统扶持人口核定登记、移民资金监管、扶持项目审批等工 作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工作格局。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人口 核定及后扶资金发放工作有序开展。钦寸水库工程移民安置 的各项前期工作正按照市政府的部署有序开展。   (七)认真履行职责,民政事业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   .稳步推进法制化和信息化建设。按照“加快建设法治 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建设的要求,不断 转变行政管理方式,健全政策法规体系,规范执法行为,最 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住房救助等救助工作规程和环节进 一步规范。稳妥推进内设机构行政审批职能归并,建立起审 批、监管相分离和制约的内部管理体制,调整了两个职能处 室,成立了行政审批处,11 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停止征收。 《*市公墓管理办法》被列入市政府立法计划。信息化建设 步伐加快,制定了《*市民政局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完 成了自 XX 年以来主动公开信息的采集、整理、录入和公开 工作,信息公开实施工作起步良好,有力地推动了民政信息 化建设。   2.扎实推进作风建设。深化拓展“三深入一转变”主题 实践活动,广泛开展“走千访万”、联镇带村、点题服务、 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办事窗口)”示范单位、民主评 议机关等活动,民政公信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巩固了“作 风建设年”活动成果。加强反腐倡廉,制定了《*市民政局* 年反腐倡廉建设、“三重一大”保廉、惩防体系组织领导和 责任分工》,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强化财务管理和监 督,完善落实措施,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年民主评议机 关获得“公共与管理部门”类第二名,被市委、市政府评为 先进单位。   同时,全市民政工作的发展理念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 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有利于民政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改 革还有待进一步深化,领导民政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还有待进一步强化,各项业务还待于进一步深化、拓展,等 等。此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扩大内需的新形势,也 对民政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都需要我们在新的一年 更加坚定科学发展的信心,继续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努力 实践,全面推进民政事业取得新发展。   二、XX 年工作计划   XX 年,是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是我市深入学习贯彻科 学发展观活动全面开展之年,是应对风险挑战、保持平稳较 快增长的关键之年,也是全市民政系统顺利实现“*五”规 划目标,促进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一年。   XX 年,全市民政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 党的*和*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更加坚定地落实科 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中心任务,以 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突出“改善民生、发 展民主、服务社会”主线,更加坚定地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 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更加坚定地加快推进基层民主政治稳步 发展,更加坚定地加快推进民政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努 力推动民政事业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取得新 的突破。具体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积极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全市 民政事业科学发展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作出的重 大战略决策。按照中央和市委的总体部署,市、县(市)区 二级机关将于 XX 年 3 月-8 月参加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全 市民政系统一定要高度重视,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 XX 年的 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 的总体要求,以“深刻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自觉践行科学 发展观、努力推动民政事业科学发展”为主题,紧紧结合民 政工作实际,不断创新载体,积极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中, 切实做到学习实践活动与推进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始终坚持将学习实践活动与坚定发展信念、理清发展思 路紧密结合起来,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髓,着力转变不 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运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 从更高层面、更宽视野,进一步深入发掘民政工作的深刻内 涵、深入把握民政工作发展规律,紧紧围绕当前民政事业发 展的重点、难点问题,理清新的思路、确立新的目标、找准 新的突破口,切实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推动民政事业 科学发展的坚定意志、谋划民政事业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 促进民政事业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始终坚持将学习实践活 动与全面贯彻落实党委政府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重大战略 部署紧密结合起来,围绕“六大联动”、“六大提升”战略的 深入推进和“六大民生工程”的全面实施,经常问政于民、 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努力解决好一批基层和人民群众尤其 是困难群众关注的难点、焦点问题,切实将学习实践活动的 成果体现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体现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 增长的需求上。始终坚持将学习实践活动与完善民政体制机 制紧密结合起来,认真查找、努力解决束缚民政事业科学发 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推动民政工作科学决策和依法行政机制、 政府负责和社会参与机制、资金保障和人才支持机制、强化 基层基础建设机制、部门协作和综合监督机制等体制机制改 革取得新突破。始终坚持将学习实践活动与提升干部队伍素 质紧密结合起来,更加注重学习培训、更加注重深入调研、 更加注重强化理论武装,进一步提高调查研究、运用理论分 析和解决问题、科学决策、改革创新等能力。   总之,要通过全面深入的学习实践活动,努力实现全市 民政系统在发展理念上有新转变、在改善民生上有新作为、 在制度建设上有新突破、在自身建设上有新提高,为民政事 业科学发展提供扎实的思想基础、政治基础和组织基础。   (二)紧紧围绕促进民生持续改善,全面深化社会救助 体系和福利体系建设   .深入推进社会救助工作。贯彻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对社 会救助工作的审议意见,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制度 保障、管理规范、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坚持“保 基本、全覆盖,多层次、相协调,高效率、可持续”的方针, 不断提高社会救助工作水平。加强基层社会救助服务平台和 社会救助管理信息平台建设,进一步强化社会救助的制度化、 规范化。完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低保对象收入核实机 制、物价动态补助机制和低保对象动态管理机制,巩固低保 在社会救助中的基础地位。按照“以收入定低保对象、按支 出搞分类救助”的办法,落实分类施保措施。健全临时救助 制度,深入开展临时救助工作。全面落实各项医疗救助措施; 适时修订完善医疗救助政策,调整医疗救助范围、标准,逐 步建立部门间协调机制,积极探索救助费用即时即报制度。 做好申请保障性住房的低收入人群收入核定工作。   2.不断提升减灾救灾能力。加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体系制度建设,完善四级应急预案;建立救灾综合协调机制, 组建市减灾委员会;建立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机制,加快推进 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完善灾害应急响应机制、灾害信息 管理机制、灾民生活保障机制、灾害应急避灾动员机制;健 全危旧住房改造机制,开展全国减灾安居工程模范市(县) 创建活动。   3.大力构建覆盖城乡的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深入 贯彻民政部有关“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要求,健全以 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加 强福利设施建设,市级重点推进市社会福利院(市光荣院) 改扩建和市精疗院 2 号住院楼建设项目;按照省政府“三个 千亿”工程建设要求,抓好社会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街道 (乡镇)社会养老服务中心、城市社区“星光老年之家”(居 家养老网点)、农村“星光老年之家”建设。积极鼓励和支 持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养老机构,完善、落实社会办养老机构 的扶持优惠政策,加强指导和监管。强化福利机构规范化管 理,提升服务管理水平;积极探索机构自费寄养老人人身意 外保险新路子。把居家养老服务作为当前深化养老服务体系 建设的重点环节,城区要以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绩效评估为抓 手,强化居家养老服务的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注 重从实际出发,加强社区各类养老服务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着力拓展养老服务领域、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在规范发展中 不断扩大居家养老服务的覆盖面。农村则要坚持因地制宜、 量力而行的原则,把居家老年人尤其是困难老人最关心、最 迫切的服务需求作为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的重点和突破口,大 力营造良好氛围,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进度,稳步 扩大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面,争取年底 10%的村实施养老 服务;要针对不同老年人特点积极开展灵活多样的人性化、 亲情化、个性化分类服务,确保养老服务的实效性和合理性; 要充分发挥农村老年人协会为代表的群众性组织在农村养 老服务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注重发挥农村、社区基层老年人协会的积极作用,强化基层 老龄工作。积极实施重度残疾人托养工程。抓好儿童福利事 业,努力提高收养、救治、康复、教育、回归“五位一体” 的工作水平。贯彻落实中华慈善大会精神,以市委、市政府 名义召开全市慈善大会,制订出台推动我市慈善事业发展的 指导意见,不断完善“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各 方协作”机制,大力促进慈善事业发展,充分发挥其在社会 保障与救助中的重要补充作用;积极配合市人大做好慈善地 方立法的有关调研和起草工作。继续抓好流浪乞讨人员人性 化救助,协助做好反家庭暴力有关工作。坚持“安全运行、 健康发展”的方针,规范内部管理,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品 牌效应,推动福利彩票发行工作取得新的跨越式发展;规范 福彩公益金的管理使用,提高社会效益。强化资质管理,依 法开展福利企业管理服务,不断拓宽残疾人集中就业渠道, 切实保障残疾职工合法权益。   (三)紧紧围绕促进基层民主和社会自治持续发展,全 面深化城乡社区建设和社会组织管理   .以现代化和谐社区建设为抓手,深化城市社区建设。 开展第二轮现代化和谐社区建设群众满意度评估活动,争取 XX 年全市 70%以上社区达到和谐社区建设标准;继续开展省 级和谐社区建设工作先进县(市、区)和示范社区创建;筹 划 XX 年第八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加强社区工作队 伍建设,按照《关于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教育培训工作的意 见》精神,抓好三年轮训计划最后一年培训任务,确保全市 社区专职工作者培训率达到 100%;争取与*大学合作开办面 向社区工作者的 mPA 教育班;全面贯彻《关于加强社区社会 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区社会工作的意见》精神,积极在 条件成熟的社区设置社会工作岗位,争取到年底每个县 (市)、区均建有一批社区社会工作示范性岗位。   2.抓住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的有利时机,全面推进农村社 区建设。贯彻落实三中全会和全省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会议、 市委 1 号文件精神,按照“村民自治、管理有序、保障全面、 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要求和“五 个有”的目标,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努 力将农村社区建设成为激发农村居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重 要载体和工作平台。建立健全农村社区建设保障机制,争取 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意 见》,并召开全市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农村社 区建设工作。加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继续加大福彩公 益金资助力度,大力推进服务中心规范化运行制度建设,适 时组织民调机构对福彩公益金资助项目进行绩效评估和验 收;积极推行“一站式”社区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效能。抓 好农村社区村民自治组织和社区社会组织建设,探索建立以 村党组织为核心、村委会为主体、各类组织为补充,农村居 民广泛参与的农村社区组织体系,完善以村民代表会议为主 要形式的社区建设民主决策机制;探索建立覆盖全体村民、 驻村单位、外来人员的社区共建理事会、和谐促进会等新型 社区治理组织,加强农村基层社会自我管理,实现农村社区 共建共享。抓好农村社区工作队伍建设,结合“一村一名大 学生”工作开展社区工作者提升转换;积极培育志愿者队伍, 力争每个农村社区建立起 3-5 支志愿服务队伍。   3.继续坚持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以提高社 会组织能力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社会组织管理。深化社会 组织分类管理,整合社会组织资源,筹建*市社会组织促进 会;完善社会组织分类评估制度,按照“政府指导、社会参 与、分类评估、动态管理”的要求,有序推进分类评估工作; 深入推进“十好百佳”社区社会组织创建活动,加大对社区 社会组织公益性服务项目的资助力度;大力探索扶持发展慈 善公益性社会组织的有效途径。建立社会组织执法监察机制, 规范运行规程,重点开展社会组织收费行为、民主管理和财 务管理,以及依法开展活动情况等专项检查;会同有关部门 依法查处非法社会组织,以及社会组织的违法活动。   (四)紧紧围绕促进服务社会功能持续增强,全面深化 民政专项社会事务   .大力抓好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全面实施《*市双拥工作 四年规划(*-XX)》,深入开展新一轮双拥模范城(县)创建 活动,力争实现全省、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加强动态管 理,重新命名一批市级双拥模范乡镇(街道)。强化依法优 抚,贯彻落实《*市军人抚恤优待实施办法》,县(市)、区 要结合当地实际抓紧制订完善《军人抚恤优待实施细则》; 深化“关爱功臣”活动,完善重点优抚对象生活、医疗保障 机制,实施“一站式”医疗结算服务,切实解决优抚对象实 际困难。全面落实退役士兵安置政策,以农村退伍军人安置 扶持金(生产启动金)制度和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补助金 自然增长机制为重点,推进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切实抓好复 退军人解困 ww 工作。完善军休干部信息数据库;根据上级 民政部门统一部署,认真抓好军休干部住房补贴工作;继续 开展“和谐军休家园”、“和谐军休家庭”创建活动。加强优 抚事业单位建设和管理,加快市军休服务管理中心建设,提 升市军供站军供保障能力。   2.大力抓好区划地名管理服务。严格论证程序,按照市 政府的统一部署稳妥实施区划调整;做好余慈地区统筹发展 有关工作。完成第二轮界线联检任务;深化平安边界创建, 争取 70%以上的界线达到优化管理目标。按照地名公共服务 体系建设要求,深入实施地名规划,健全城乡地名标志长效 管理机制,强化地名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全面完成地名公 共服务工程建设任务。   3.大力抓好殡葬和婚姻、收养管理服务。完善殡葬管理 法规体系,修订《*市殡葬管理条例》,制定《*市公墓管理 办法》;深化殡葬体制改革,巩固墓葬专项整治成果,适时 开展全市丧葬文明建设活动,继续推进殡仪服务单位规范化 建设。完善婚姻登记数据中心建设;深入推进婚姻登记规范 化创建活动,争取所有登记机关达到市级规范化建设标准; 积极开展新型婚育进万家活动。认真贯彻《收养登记工作规 范》,依法开展收养登记;坚持“以人为本、儿童至上、区 别对待、依法办理”,妥善解决私自收养子女的历史遗留问 题,探索建立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事实收养的工作机制。   4.大力抓好水库移民工作。全面启动钦寸水库工程移民 安置的前期调研、安置政策拟订等各项准备工作,为市委、 市政府决策打好基础。坚持不懈地做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 扶持工作,加快库区及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 规划实施进程;按照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妥善解决小型水库 移民生活困难问题。继续扎实做好滩坑水库移民帮扶工作, 通过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劳务输出、社会保障等途径,拓 宽移民增收致富渠道,力争早日实现“逐步能致富”的目标; 妥善解决滩坑水库移民尾留问题。完善应急预警机制,健全 网络体系,加大移民 ww 工作力度,维护社会稳定。   在抓好以上工作的同时,还要积极有序地推进党建、党 风廉政建设、思想政治建设和教育培训、文明机关创建、计 划财务、统计、法制建设、行政审批、政策理论研究、信息 宣传、来信来访、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政务、政务信息公开、 安全生产和 ww 工作、老干部服务等各项工作;要大力深化 直属单位的改革发展,重点推动各单位在基础设施建设、财 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领导班子优化和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 有新的突破。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