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何谓大师南渡北归读书报告
何谓大师南渡北归读书报告 刚看完《南渡》的时候,心里是满满的惋惜和钦佩。我一直困 惑着,怎样的一群人,才能被作者称为“ 后无来者” 的大师? 所谓大师,我想,可以用北宋大儒张横渠的一句话来概括: “ 为 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刚刚走出封建社会的中国还很闭塞、 落后,在那样一个时代里, 传统的中国人,骨子里还是注重功名的,但是偏偏有逆天下人所好、 离经叛道的人。 梁启超就是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梁启超不光 自己在中国宣传新思想, 把先进的文化带回中国, 更让自己的子女踏 上了治学之路,并且净捡荆棘密布、无人问津的路来走。中国人没有搞建筑的,他就让梁思成去美国读建筑。 中国冷僻的考古事业没有科学的方法,他就让梁思永去攻读考古学和人类学。中国缺少将才,他就让梁思忠走上了军事道路。 “ 天地无心,以生物为心” ,中国人民没有受过现代科学的洗礼教化, 他就用这样的方式把现代科学带进了国门。梁思成等人的不凡成就, 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源于他们伟大的父 亲,而中国普通百姓从蒙昧中的渐渐觉醒, 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像梁 启超一样不计私利、只为改变祖国现状的大师。他们携着新技术、新知识、新思想,漂洋过海,终是砸开了愚昧落后的大门。这可谓“ 为天地立心” 了。 “ 立命” 之说孟子。《孟子· 尽心上》有云:“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妖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自己做到修身养性以奉天命,或许 并非难事。而大师与平常人的区别就是他们是 “ 为生民” 而“ 立命” 。 被称作“ 三百年来一大师” 的陈寅恪先生和他的夫人最令我感动。艰 难困苦的逃生路上,他的夫人“ 悄悄叮嘱女儿: ‘ 王妈妈和我们奔波 半年,过旧历年总要让她多吃几块肉。” ’ 想要为天下百姓谋福祉,首先就应对身边的人有发自肺腑的关怀。 陈寅恪先生毕生心力都投入 在中国史学上,就连逃命都不忘提着书箱。 傅斯年邀他去史语所就职, 可是他却舍不下在清华教书育人的位子。 他的右眼视网膜脱落, 迫于 时局无法医治,可他依然不放弃他的教授职业。书里这样写道: “ 此 时他的右眼视网膜脱落, 仅剩左眼视力勉强看书授课。 陈氏仍像当年在清华园一样, 每次上课都用一块花布或黑布, 包着一大包书向教室匆匆走来,至时满头是汗,却从不迟到。” 他把“ 独立之精神,自由 之思想” 传递给了千千万万的学生。 “ 为生民立命” 恰是陈寅恪先生人格的写照。 张横渠所谓“ 绝学” 指的是儒学,在此就让“ 绝学” 扩充一下范围,暂代所有的学问。如果将“ 继” 简单地理解为继承,那么这个人必定不会是个大师。一个真正的大师,必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不管是董作宾的“ 五期断代说” ,还是老金的符号逻辑,都已经超越前人,令人赞叹了。但在这众多大师学者中,我最钦佩的还 是蔡元培先生。蔡元培曾在北大说过这样一段话: “ 各国大学,哲学 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 美学之理想派与写实派,计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伦理学之动机论与功利论,宇宙论之乐天观与厌世观,常樊然并峙于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蔡先生 毕生追求着他的理想。他鼓励胡适之、 * 等人在北京大学宣讲新文 学,也不排斥辜鸿铭、陈汉章这样的守旧派,这种学术的“ 自由” 之风,不正是在继承的基础上, 更进一步地结合时代背景加以发展吗?能达到如此程度的学术自由, 我想是当下很多高等院校所难以企及的吧。蔡元培先生可以说是“ 既往圣之绝学” 的很好的例子吧,而且,这里的“ 学” 可谓包罗万象,“ 继” 也绝不仅是继承弘扬这么简单。 张载将“ 为万世开太平” 放在最后,或许是以此为四者中最高境界。日寇的铁蹄踏上了中华大地,中国成百上千的学者、学生踏上了南迁之路。同是南渡,但各人的表现确实迥然有异。在书里,我们 看到有爱慕虚荣的女同学, 逃亡途中还不忘装扮一番, 我们也看到了像闻一多一样坚决主战, 甚至有点儿狂热的“ 愤青” ,更有如陈寅恪、吴宓一般沉着冷静,参看时局之人。但是无一例外,作者所说的大师,都是为国奉献,渴望“ 万世开太平” 的仁人志士。抗战期间,傅斯年 曾一度担任国家要职,在逃亡路上呕心沥血。 1939 年 1 月 20 日,他 为爱子仁轨画了一张旅程图,题记日: “ 小宝第二个生日,是在牯岭 外公外婆家过的。爸爸在南京看空袭。生下来三年,走了一万多里路 了。” 一席话读来不免令人唏嘘。傅斯年舍弃个人安危,甚至顾不上 出生不久的孩子,但是却不曾放下自己的责任和事业。董作宾、李济 等史语所的专家,为了不让出土的文物损毁, 更是想尽办法运输转移。更不用提北归后的闻一多了, 用一颗穿过头颅的子弹, 咆哮出对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爱!这些为万民开太平之人,才称得上真正的大师。我 突然想起在书里读到的这样一段话: “ 在这风雨之秋,一只船漂流在惊涛骇浪之中,有人正赶上驾驶它的责任,此人必不应退却,必不应退缩,只有鼓起勇气,坚韧前进。虽然此时使人有长夜漫漫之感,但我们相信,不久就要天明风定。” “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实际上,它是一切 * 的总和。” —— * 恩格斯 本书的封面有一行极其醒目的宋体字: “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我想了很久, 作者的这一席话究竟有何意味。 我觉得先有必要探讨一个算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是时代塑造大师,还是大师铸就时代。 最大、最不可忽略的背景就是上个世纪上半叶持续不断的动乱 和征战。辛亥革命前后,国家科技落后,人民愚昧麻木,那些留过洋 的青年,在见证了他国的强盛和我国的贫弱之后, 有了救国救民的强 烈愿望,希望能够把西方的一套搬到中国来。自然,这种渴望不会终 止于物质,为了改变中国的社会制度, 对民主政治的渴求也在人群中爆发。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是纷繁复杂的,有守旧派,有革新派,有想做回皇帝的,也有呼吁民主共和的,军阀割据的现象极为严重,外 国势力也颇为猖獗。 社会上没有一股可以强大到独霸天下的力量, 各 个利益集团互相制约。这似乎有点儿像我国历史上孕育了“ * ” 局 面的春秋战国时期。或许正是因为当时社会动荡、复杂,对任何思想 没有过多的压制, 也无从压制, 这就促成了当时人们在思想上的极大 自由,从而为一批大师崭露头角营造了合适的土壤。 如果说辛亥革命 前后这段时间是一个大师萌芽的阶段, 那么抗战时期的民族存亡危机,则直接催生了大师的生长。 中国军队军备落后, 面对强大日军无可奈何,这让每个中国人深深忧虑。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踏上留学之路,他 们不只是为自己而学, 更是为让祖国强大而学。 当他们背负上了国家的荣辱,就有了鞭策自己的强大动力。 曾昭燏在给傅斯年的信中就曾透露过自己的心境,她说祖国缺什么,她就学什么,不再学别人学过 的,以免浪费资源。 任继愈先生在谈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曾列举董作宾的成才事例,他说:“ 一个学者的成功,个人努力固然非常重要,但是人在社会里,都是社会里的一个成员,不管你有天大的本事,你总是拗不 过这个社会的大潮。 只有在这个大潮里面, 你个人的作用才有可能显现出来。” 对此我深以为然。 书里还有一个细节吸引了我的注意。蔡元培、梅贻琦等校长在 招聘教师时,并不唯学历。傅斯年等人在外攻读多年, 可谓学贯中西,但也不曾获个什么博士学位,这些人是纯粹的为了做学问而做学问。 而反观当今社会,“ 功利” 已经成为几乎一切活动的目的。读大学, 是为了找个能赚大钱的好工作; 运动员拼了命地训练, 只是为了换一块对得起谁的金牌; 医生不再救死扶伤, 而是为了提成乱开药物⋯⋯很多东西都变了味。 社会风气的浮躁, 让很多人失去了专注做学问的耐心。当下极端功利的社会风气,在很大程度上抑制、阻碍了大师的 产生。作为当下社会的一员,我觉得有必要深刻反省:我是否也在这 功利的世界里变得浮躁不已呢? 记得在卞敏方的文章里见过这样一句话: “ 先觉者总是超前的, 超前者总是孤独的,孤独者总是忧郁的,在忧郁中抉择,在期待中觅 路前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大智者生命的基本造型。” 内容仅供参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