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时效性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时效性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时效性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同一件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具有很大的性质上的差异,我们管这个差异性叫时效性。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时效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时效性 摘要:学校领导总是说,教师应该锤炼基本功,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于是,提高课堂实效性成为老师们热烈探讨的一个重要话题。所谓仁者见仁,义者见义。对于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方法。身为小学数学教师,关于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实效性,本人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仅当抛砖引玉 。 关键字:小学数学 课堂实效性 一、什么是课堂实效性? 实效性一词,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解释。吴正宪老师在《数学课堂实效研究(精简)》中指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主本技能的落实,为学生的发展注入了后劲。具体说来,就是我们老师应该在充分把握教材的基础上,针对授课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合理选择教学方式,使每个上课的学生能在上课的四十分钟内最大限度的理解知识,并在情感和方法上有所收获,达成教学的三维目标。 二、 本人的几点关于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实效性的看法 1、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一堂好课的开始。 有备而来,是达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实效性的必要条件。在以前的教学中,强调备学生、备内容、备教法的课前准备,放在新课标的背景下,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兵法中强调知已知彼百战百胜。学生作为我们教学的对象,我们首先应该对其有充分的了解。我们的教学设计必须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包括他们的知识水平、学习习惯、生活经验以及个性特点等等,甚至包括兴趣爱好。我们对学生了解的越多,越能帮助我们设计好一个能被学生所接受甚至产生共鸣的课前预案。 另外,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新教材的编写呈现出新的特点,内容的编排也有较大的改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正确理解新课程理念的前提下,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拿涅好教学难度。以数据的统计来说吧,旧教材是统计表(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条形统计图(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统一编排,集中学习。而新教材则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把这些内容安排在不同年段里学习。在低年级段就让学生先接触一下,体验一下统计的思想,然后再逐步深入。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能对新教材有整体的了解,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目标。既要考虑到吃不完的学生,又要兼顾到吃不饱的孩子。学生不同,教学内容在变。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就应该合理选择。几千年前,孔夫子就提出教学要因材施教。只有针对不同学习的内容,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结合不同的学生个性特点,灵活的使用各种教学方法,才有可能提高课堂效率。 2、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提高课堂效果的关键。 根据学习的状态,学生的学习可以分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学生学习的状态不同,学习的效果也截然不同。学习对于绝大部分小学生来说,缺少的是责任,更多的是依靠兴趣。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对于小学的数学课堂来说显得尤其重要。一些老师生怕学生听不懂,学不好或者想尽快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采取全由自己包办代替,全由自己讲解说明的教学方式。而一讲起来,则不可收,且越讲越有兴致,以至整堂课只看见教师在活动,只听见教师的声音,即使到了学生做课堂作业时,教师还不放心地唠叨:看清题目,抄对数字,不要做错,使学生一会儿也不得安宁。这样,往往打乱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干扰了学生的正常思考。其实,课堂上教师讲解时间过长,常常导致学生纪律涣散,思维陷入抑制状态,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殊不知,教师控制一下讲解时间,自己少讲一点,让学生多点思考,学习效果反而会好。因此,新课程课堂教学最好采用先学后教、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教学方式,真正把学生推到学习的前台,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培养自学能力,真正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有效提高学习的效果。 3、 良好的语言表达是一堂好课的润滑剂。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交流想法的工具。数学语言是以数学符号为主要词汇,以数学法则、定理、公式等为语法规则构成的一门科学语言。就小学数学语言而言,抽象性是其特点,科学性是其原则,准确性是其灵魂。然而,我们数学课堂上的语病却时有发生。例如:开始教学0的认识时,就说成0表示没有。这里就忽视了数学知识教学的阶段性,因为以后还要学习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用0来表示;0还可以表示界限。所以准确地说应该是:一个物体也没有可以用0表示。再如,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就不能说成分数的上面和下面。当然,数学课上的科学术语很多,稍一说错就会造成知识的偏差,误导学生,数学课上有些教师的语言不够精炼,导致教学思路模糊,学生听起来颇感费力。 除了表达的准确性以外,老师上课时的语速、语调都可能影响到一堂课的实际效果。本人在参加暑假举行的小学数学奥林匹克教练员培训班为期6天的学习过程中深有体会。培训是采取一位老师授课半天的形式进行的,时间在3个小时左右。当进行到第三天下午的学习时,一惯安静有序的课堂在上课半小时后开始嘈杂起来,一向学习认真精力集中的学员们开始交头接耳,或者闭目养神。原因是因为授课老师的语速太快,语调太高。虽然老师的思路还算清晰,方法也算正确,但还是有些学员跟不上节奏,有些则觉得太累,头脑发热,而难以集中精力了。试想我们有着强烈学习欲望和责任心的老师尚且如此,换成几岁大小欠缺责任心的小学生来说又会怎么样呢?而与此相反,有位授课的麦老师,语速合理,不快不慢,既让人有时间去思考,又不会让人觉得节奏缓慢而分神。语调更是充满艺术性。在告之他的联系方式时,写下家里的电话号码后,一句我还有一台手机 看似平常不过的语言,经过语速和语调的修饰却让全场哄堂大笑。常言道:语言是一门艺术!好的教学语言对于被很多人都认为比较枯燥的小学数学学科而言更为重要! 4、把握动态生成,促进课堂效率的提升。 教学资源的生成一方面来自是教师课前的精心预设,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则要把握来自教学过程中的自然生成。现在的小学生越来越聪明已是不争的实事。随着媒体的快速发展,现在小学生所接触的信息量已是今非昔比。有些老师还把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知识量定位在自己那个年代,对于课堂上学生提出的奇思妙想甚至是异想天开不但不能很好的把握和加以选择利用,反而在心里埋怨现在的小学生难教,不听话。大家都知道在水利治理工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那就是疏导!如果一个地方出现洪涝灾害,治理者一味的进行围拢堵截,只会让灾害越来越严重。相反李冰父子因势利导,对泯江之水加以疏导,不但解决了上游的洪水灾害,还解决了下游农田的灌溉问题,成就了都江堰的历史经典。其实上课也是一样,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问题和教学内容提出具有挑战性且有价值的问题资源,另一方面教师要精心预设、以真诚宽容地态度接纳学生,为学生问题的生成创造良好的氛围。尊重不同学生的选择,允许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发现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不同的观点不能有效的加以肯定,课堂上生成的动态资源不能有效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大大降低课堂的教学实效。 见过这样一个案例:一年级学生在做7+6+3时,一位学生几次举手想要向老师和同学说说自己的方法,在老师视而不见的情况下,激动的站起身来。老师几个白眼无效的情况上,只好让她发言。原来她没有按顺序做而是先把7+3=10 再10+6=16 老师没有在意只说了一句你的结果也是16啊。这位学生充满激情的神情暗然消失,失望的坐到了位置上。那节课,她再也没有回答问题。这是一个不期而遇的美丽,却在不经意中从老师的身边溜走! 5、关注个体差异让课堂效率落到实处。 听过不少公开课,往往都是一节课下来成就了少数几个优秀学生的表演,大部分学生充当的只是配角,甚至是观众。当然也有些老师会有意找几个后进生回答问题,却变成了是对他们自尊心的又一次伤害。如何让课堂不变成几个人的舞台,如何让每一个人都参与进来,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能有问题可想,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如果能够真到做到这些,这些课的实效性肯定可以落到实处。我的教学经验是:把不同深度的的问题提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把不同类型的问题让不同状态的人来回答。你能帮我把题目读一遍吗? 你能帮我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吗?你能说说你是怎么理解刚刚这个同学的方法?这些任务一般交给课堂走神了的同学;谁能说说你的想法?谁能帮他?谁还有别的方法?我喜欢把它交给中等或中上的同学来说;如果一个问题抛出来,半天没人举手,我则要向思路比较好的同学发问了:你能说说你想到了些什么?或者一个问题经同学解释后还有个别同学没能理解,则要找个好同学来说,谁能解释的更清楚。总之,课堂是属于每个学生的,让每个人都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问题和任务,每个人能完成属于自己的问题和任务。当然,这样的任务也是多方面的,多层次,多变化的。 6、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让课堂效果得以巩固。 数学强调理解,但练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却是功不可没的。因为通过练习既能及时地对新学的内容加以巩固,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成技能技巧,又能让教师通过学生的练习及时反馈自己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决定了他们的忘性。即使在讲授新课的时候理解了,但不加以练习的话,知识得不到巩固,更不可能做到触类旁通。于是题海战术依然是我们有些老师的常用方法。累了学生苦了自己不说,效果怎么样,还值得商榷。如何向40分钟要效率,既能巩固课堂知识,又不增加学生课外负担呢?做好上述五项之后,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我个人认为这样设计课堂练习比较好:(1)练习的层次性。《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认为练习的层次性很好的体现了这一新的理念,而且循序渐进的练习坡度与难度,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2)练习的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完新授知识时已经接近课堂的尾声,精力上已比较疲惫,这时来几道趣味性很强的练习显的尤为重要。(3)练习方式多样性。练习的设计不仅限于动笔算,动口说、动手做也是很重要的练习形式。比如学习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又如在学习利息和利率前可以让学生去银行做个小调查,这都是很好的练习形式。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时效性 摘要: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在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既是小学阶段教学大纲的要求,又是培养学生学科素质的必然。因而,我们要重视小学数学的教学任务,做到意识重视与行动落实双管齐下。要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科学合理地创设小学数学的教学情境,深入课堂,有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提高措施 一、引言 在小学阶段的启蒙学习中,课堂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这是由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义务教育模式决定的。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教师通过课堂组织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对于教学质量的要求,落到此处,就是学生吸收教师讲授知识的程度。学生个体存在差异性,教师要做的就是把握这个群体的普遍性。以这个普遍性为基准线,实施课堂教学,保证学生对于知识最大的吸收。教师由此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学效果。数学作为基础应用性学科,理解运用是主线,更要注意调控课堂教学的环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特别关注于此,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实效性的几点措施 (一)合理清晰地设置教学目标。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对于课堂教学同样适用。在课堂教学中,开端对应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即是指通过这堂课,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内容。学生掌握的程度,就是学生课堂学习吸收的程度。这个程度既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也是教师自省检验课堂实效性的重要标准。数学的学习需要理性化的思维,对应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本着提高课堂实效性的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要重视教学目标的作用,合理清晰地设置教学目标。 强烈的目标意识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教师对课程教学所设置的目标越具体清晰,执行过程中越能做到做到有的放矢,其教学效果便越能得到保障,教学的实效性也随之体现出来。因此,明确每一节数学课的教学目标并努力去完成它,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第一标准。教师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内容应该包括:学习内容的整体设计、知识脉络的归纳整理、教学方法的独特设计,以及课堂教学的总结。总结需要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对学生学习以及自身教学做出客观的评价。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的设定有两重标准。一是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因为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对象,只有其有效理解和吸收了教学的内容和知识,教学才是真正的有效。二是要深入教材。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小学数学的教材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课本教材,认真研究和揣摩教材,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效完成数学课堂教学目标。 (二)科学条理地整合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就是在课堂上教师需要传输给学生的知识。教学内容是具有科学性、统一性的标准的,它的书面体现即是教材。学校首先在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按照地方教育部门的规划,选取合适的教材。然后教师按照年级部署,逐级分步有序地教授学生。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精心备课,合理讲授相关知识点。 教学内容与教师在课堂中的实效性息息相关,教学内容越是科学条理,学生课堂吸收的程度就越高。因而,数学教师就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的整合,要努力把备课做成一个系统性的工作。要体现出这个系统性,小学数学教师在备课中必须做到以下三点。第一,要反复研习教材,全面吃透知识点。以課本为基础,结合考点拓展,整合出做题方法的思路,启发学生思维。这是由数学自身的科目属性决定的。第二,小学数学教师的备课内容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在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备课。第三,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教师备课还应当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多去学习揣摩优质教学资源,学以致用,不断完善自身的备课。做到这些,小学数学教师就在备课过程中,充分利用优质资源,融会贯通了知识点学习、思维启发引导,完成了教材内容的科学整合。这都是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学生易于接受,听课效率优质化,小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大大增强。 (三)根据学生差异实施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是普遍性与差异性相结合的个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以学生的普遍性为教育基准线的。这表现出教育的公平性。物有两面,教育有公平性,那也就必然具有差异性。也就是说,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还应当关注对于学生的差异性教育。这在我国,早有渊源。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当今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尊重并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发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就使得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学习,去接受。这对于提高课堂时效性的作用,不言而喻。 (四)独具匠心地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创建教学情境。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这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措施。古人有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创设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打开思维的闸门,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 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创设教学情境,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有明确目的性。创设出的情境要既能展现出教学的中心内容,也能够发挥情境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数学问题,发展其思维能力。例如:在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一些直观的图形,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提炼和总结,构建知识脉络,得到总结法则。此外,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境创设有助于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启发学生的思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认真思索,这就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结语 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切实重视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依据教学大纲以及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多样化的方法去教学。合理设置教学目标,科学整合教材内容,因材施教,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把意识层面的重视对接到行动中,从而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林中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实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XX(09)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