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2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低收入增收工作总结
篇一:《低收入户增收工作总结》 低收入户增收工作总结 为了全面贯彻执行党中央 xx 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县委及政府有关文件 精神,我张泉村党支部、村委会结合自身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做 好低收入户增收工作。现针对 2011 的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1 年底低收入户基本情况 截止 2011 年 12 月我张泉村低收入基本情况如下 3000 元及以下低收入户 1 户 3 口人;3000 至 4000 元低收入户 5 户 16 人;5000 元及以上 5 户 23 人。 我 张泉村低收入户主要为老弱孤寡及残疾人群,家庭中仅有一两个人具备劳动能力 且需赡养父母老幼。针对我村低收入户的基本情况,我村两委班子及县帮扶工作 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开展了技术培训及送书下乡活动,针对具体情况,逐户深 入单一帮扶。 二、2011 年度低收入户增收完成情况及主要做法 2011 年度,为促进低收入户增收,我张泉村两委班子结合自身情况及上级 有关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带头作用,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将低收入家庭中有劳动力人员编入生态林管护员,增加其收入,如杨德 苍、赵保君等户; 2、将低收入家庭中有劳动力人员编入保洁员,增加其收入,如赵玉芳、赵 宝义等户; 3、雇佣低收入家庭中有劳动力人员参加村级重点项目(街坊路、改水、公 厕)建设,增加其收入,如赵保君、王小冬等户; 4、与结对帮扶单位首经贸密云分校一起,开展技术培训、送书入户等活动, 提高低收入家庭人员果树管理等技术水平,促进增收。 三、县帮扶户工作队的主要做法 2011 至 2011 年度,我张泉村两委班子紧密联系对口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密云分校。针对我村低收入户基本情况,结合实际具体分析逐一研究对策,开展 了一系列增收促发展活动。 充分利用首经贸密云分校的科技优势,开展技术培训、送书入户等活动,提 高低收入家庭人员果树管理等技术水平,促进增收。累计开展技术培训 23 场, 受益群众 200 多人次。同时捐赠各类图书近 5000 多册。 探访慰问苦难群众。针对我村偏远深山区的特点,走访慰问了刘淑英、赵保 成等 7 户困难群众,送去了党的温暖,政府的关怀。 四、 2011 年目标和打算 首先明确目标任务,把握工作原则 1、在上级和社会力量的全力帮扶下,通过努力,使我村低收入户的增收致 富能力明显增强,家庭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基本生活状况明显改善,为基本达到 小康社会所确定的生活指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篇二:《2012 年低收入户增收工作总结》 为了全面贯彻执行党中心 xx 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县委及政府有关文件 精神,我张泉村党支部、村委会结合本身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做 好低收进户增收工作。现针对 2012 的有关工作总结以下 一、2012 年底低收进户基本情况 截止 2012 年 12 月我张泉村低收进基本情况以下 3000 元及以下低收进户 1 户 3 口人;3000 至 4000 元低收进户 5 户 16 人;5000 元及以上 5 户 23 人。 我张泉村低收进户主要为老弱孤寡及残疾人群,家庭中唯一一两个人具有劳 动能力且需供养父母老幼。针对我村低收进户的基本情况,我村两委班子及县帮 扶工作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展开了技术培训及送书下乡活动,针对具体情况, 逐户深进单一帮扶。 二、2012 年度低收进户增收完成情况及主要做法 2012 年度,为增进低收进户增收,我张泉村两委班子结合本身情况及上级 有关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带头作用,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将低收进家庭中有劳动力职员编进生态林管护员,增加其收进,如杨德 苍、赵保君等户 ; 2、将低收进家庭中有劳动力职员编进保洁员,增加其收进,如赵玉芳、赵 宝义等户 ; 3、雇佣低收进家庭中有劳动力职员参加村级重点项目 (街坊路、改水、公厕 ) 建设,增加其收进,如赵保君、王小冬等户 ; 4、与结对帮扶单位首经贸密云分校一起,展开技术培训、送书进户等活动, 进步低收进家庭职员果树管理等技术水平,增进增收。 三、县帮扶户工作队的主要做法 2012 至 2012 年度,我张泉村两委班子紧密联系对口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密云分校。针对我村低收进户基本情况,结合实际具体分析逐一研究对策,展开 了一系列增收促发展活动。 充分利用首经贸密云分校的科技上风,展开技术培训、送书进户等活动,进 步低收进家庭职员果树管理等技术水平,增进增收。累计展开技术培训 23 场, 受益群众 200 多人次。同时捐赠各类图书近 5000 多册。 探访慰问苦难群众。针对我村偏僻深山区的特点,走访慰问了刘淑英、赵保 成等 7 户困难群众,送往了党的暖和,政府的关怀。 四、 2012 年目标和打算 首先明确目标任务,掌控工作原则 1、在上级和社会气力的全力帮扶下,通过努力,使我村低收进户的增收致 富能力明显增强,家庭收进水平明显进步,基本生活状态明显改善,为基本到达 小康社会所确定的生活指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2、体现以人为本,保障基本生活的原则 ;消除贫困因素,增强致富能力的原 则 ;创新工作思路,完善脱贫机制的原则 ;发扬互助传统,构建 *** 社会的原则 ;公道 分级负担,构成强大协力的原则。 3、再者帮助扩大就业,增加工资收进。大力实施就业支援。对低收进户中 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农民,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采取多种就业支援措 施,广辟就业门路,实现就业增收。 4、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增加对低收进户就业技能培训的投进,使低收进户 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成员得到两次免费的就业技能培训,把握一两门专业 技能,不断进步科学种田水平和非农就业能力。 针对我张泉村低收进户增收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题目,我们张泉村两委班子将 齐心协力,依照上级党委政府的有关要求,做好一系列工作,增进我村低收进户 增收工作的顺利展开。 篇三 :《低收入群体增收工作汇报》 “低收入群体增收”工作情况汇报 {低收入增收工作总结 }. 2008 年以来,根据上级党委、政府的制定的“低收入群体增收行动计划” 相关文件精神和具体要求 , 常山县交通运输局高度重视促进低收入群众增收工 作。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交通 “三大建设”工作重点,根据我县 交通工作实际情况,严督促、强执行,狠抓“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工作落 实,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成效 (一)全力推进农村公路联网线建设 2005 年我们在全省范围率先完成了乡村康庄工程“双百”目标,后又扎实 开展通村公路联网线和零距离工程项目,取了了较好的成效。在此基础之上, 2008-2011 年我们再接再厉,又完成建设农村公路联网线 115 公里,投入资金 5572 万元,实现多个行政村之间公路互相连通,受益群众 48225 人,许多山区 乡村实现了脱贫致富。 新桥乡的坞石坑村桃源自然村是一个离常山县城五十多公里的小山村,自从 2008 年通上公路以后,给他们带来无限商机,这里四面环山,生态环境优美, 村民利用当地丰富资源打造以“土”字品牌的竹笋、乌桃、山珍野菜为主的农家 乐,吸引许许多多的城市人,做起了第三产业,发家致富, 大大增加群众收入。 我县处于浙西山区,原来许多行政村的道路都是崎岖小路,村民祖祖辈辈都 靠双腿走出村,所有的经济农作物都靠肩挑背扛才能运到集镇交易。如今,通上 等级公路,村民的农产品一下子升值了,原来只能卖两三毛钱每斤的胡柚,现在 好的能卖到 1 元以上, 新昌乡的山茶油年产 30 万斤, 原来每斤只能卖 20 元, 现 在可卖到 40 元以上,直接给当地的群众带来相当可观的增收。 (二)加快农村公路桥梁新、改建和安保设施建设 2008 年以来,县公路管 理部门新、改建各类农村公路桥梁 22 座,投资约 2000 万元;累计完成约 40 公 里农村公路安保设施建设;修补路面破板 39 万平方,其中县乡公路约 22 万平 方;修复危险高边坡 2 万平方;修复挡土墙 4 万立方。 农村公路桥梁的新改建、安保设置的建设以及公路养护工作的大力开展,使 得我县农村公路交通状况得到极大的改善,沿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前庄畈村山坑头自然村被一条河流隔着公路, 全村 300 余人要绕行近 2 公里 的山路才能坐上车, 村民们在 70 年代就想跨溪建桥,无奈设想一次次破灭,村 民们只能趟河涉水外出,曾有多人失足被水冲倒。 2009 年,前庄畈桥建好了, 这里村民家家开始盖起楼房,汽车也能直接开到家门口,村里五公里多长山 垄盛产的毛竹、杉木、松木、茶油等经济作物,有了良好的销路。 (三)不断加大客运基础设施的建设。 2008 年以来,在偏远山区、库区新 建客运回头站 40 个,客运停靠站 50 个,极大改善了偏远地区的交通出行条件, 为这些地区低收入群众的生产原材料和农作物的运输和销售提供了便利,为低收 入群体脱贫致富创造良好的运输条件。 (四)逐年稳步提高农村客运通达率。 2008 年以来,根据我县农村交通公 路交通状况的不断改善,我们进一步加快农村客运网络覆盖范围,至今客运班车 通达率达 95% 。使得乡村群众的出行更为便利,低收入群体在务工、创业、经商 等方面得到极大的便利。 (五)加强结对帮扶。局机关和局属各单位,都负责联系结对一个行政村, 每年都要多次走访贫困结对村, 为结对村发展献计献策并提供尽可能的经济帮助; 对低收入群众和困难户, 通过慰问走访、 献爱心等方式, 对他们进行资助和帮扶。 二、当前“低收入群体增收”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公路联网线工程建设难度逐年加大 我县属于浙西山区县,地形复杂,工程量大 ,农村公路联 网线建设需所需资金投入大。 且近年来工程原材料、 人工机械费用不断上涨, 工程成本大幅提高。由于农村公路联网线建设补助标准仅有 15 万元 / 公里,尚不 足以浇筑路面,而乡、村两级又难以筹集数额巨大的缺口资金,因此农村联网公 路建设的难度逐年加大。 (二)农村公路安全隐患突出。我县每年都投入巨额资金用于完善农村公路 安全设施,仅通村公路就已经投入 600 多万元。但根据排查结果,我县还有临水 临崖农村公路路段 30 余千米需整治,投资一千多万元,由于资金缺乏,实施难 度非常大,这些路段交通安全问题依然存在。 (三) 农村公路危桥亟待改建。 农村公路完成建设后, 路况得到极大地改善, 车流量大增,车辆超载严重,原有的农村公路桥梁建成时间较早,随着自然力和 超载车辆的冲击破坏,部分农村桥梁已成为危桥。根据排查,共有四类、五类桥 梁 30 余座,需尽快改建。 (四)农村公路养护难度大。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点多、面广、线长,养护管 理难度非常大, 且当前的农村公路养护补助经费非常有限, 仅补助 1000 元 / 公里, 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公路养护难的局面。 (五)部分偏远山区、库区班车难以通达。目前我县仍有部分偏远山区、库 区交通条件极差,无法满足客运班车的 通达条件,致使客运班车不能覆盖到这些区域,无法满足当地的群众正常的 出行需求,制约了当地低收入群体增收。 三、未来工作总体思路及建议 一是要加快以农村公路联网线为重点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照上级要 求,依据我县“农村公路建设规划” ,认真开展调查摸底,选择群众积极性高、效 益好、对低收入群体帮扶作用大的项目优先安排。 二是要加强以改善农村交通状况为重点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要研究出 台新一轮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法,加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投入,进一步加 快农村公路交通安保设施建设和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工程, 彻底改善农村交通状况, 为低收入群体实现增收提供交通保障。 三是要加深以偏远山区重点的客运班车通达深度。偏远山区、库区是低收入 群体的密集区,我们只有进一步加深客运班车通达深度,将汽车开到他们的家门 口,才能给低收入群体提供更为有效的脱贫致富条件,便于他们务工、经商、创 业,从而实现增收脱贫。 四是要加密以贫困户走访资助为重点帮扶活动频率。对联系的贫困户,要将 走访帮扶活动纳入日常工作,做到活动有针对性、有计划、有措施、有成效,使 之帮扶活动走向常态化,不仅受之“鱼” ,更要受之“渔” ,引导、帮助低收入群 体 篇四 :《“低收入农户奔康工程”工作总结》 大溪边乡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康工程” 工 作 总 结 大力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康工程”是省委省政府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建设新 农村和和谐社会的一项战略举措。 “低收入农户奔康工程” 的顺利实施, 带动了欠 发达地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的前进步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不竭的 活力,也为我们欠发达乡镇做好各项工作增添了信心和决心。 2008 年省林业厅 结对帮扶大溪边乡, 五年来大溪边乡党委、 政府在上级党委、 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在省林业厅的帮助指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的决 策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规划引动、产业促动、技能推动、两员带 动”的原则,强化领导,周密部署,精心规划,建立帮扶措施,实施项目建设, 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主要成效 五年来,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乡党委、政府立足乡情,主要主要围绕农民增 加农民务工收入、增加农业开发收入、增加三产收入三个方面做好文章,在农业 增效、农民增收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农村的面貌改变也较快,各项经济指标连续 五年保持在 8℅以上的增长速度。预计到 2012 年全乡工农业生产总值将首次突 破 2 亿元,比 2008 年增加 05 亿元,年均增长 134% ;农民人均纯收入将突破 7000 元大关,比 2008 年增加近 2500 元,年均增长 2%。低收入农户增收成效 明显 2008 年调查摸底中全乡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500 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户有 1854 户 6345 人,分别占全县的 3% 和 7%,其中人均收入在 1500 元以下的农 户达 397 户。 到 2012 年全乡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在 4000 元以上的有 1506 户, 5483 人,占低收入农户的 823% 和人口的 842% ;全乡人均收入在 2500 元以下 的低收入农户全部消除, 低收入农户脱贫率达到 80% 以上的目标已全面实现。 五 年来大溪边乡信用社农民年存款余额以 35% 的速度递增, 全乡每年农民新建住房 100 幢以上。 21 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五年来,群众生 产生活环境显著改善。一是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结合行政村区划调整和乡政府 驻地迁址,全乡初步形成了以墩南村为集 。 设示范乡镇验收。邮政、通讯事业全面发展,移动、联通等无线通信覆盖率 达到 83% ,行政村宽带网络覆盖率达到 97% 。 五年来,社会事业显著进步。认真组织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城乡居 民社会养老保险、低收入农户保障、困难群体危旧房改造等一系列民生工程,让 广大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果。 全乡有 230 户, 506 人名农民获得城乡最低生 活保障, 223 人得到伤残补助, 12527 名农民纳入了新农合医保范畴,参保率达 95% ,5277 名农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文教卫等社会事业发展迅速。投资 350 余万元对中心小学和黄谷小学进行设施改造,新建了中心小学教学楼、学生宿舍 和食堂。 2008 年被命名为省教育强乡。实施了“万名农民素质工程” ,五年来培 训农民 2285 人次,安排农民转移就业 672 人。文体工作继续走在全县前列以 “文 化搭台、经济唱戏”为载体,积极举办庙会、舞龙等群众性文化活动,组建和发 展各类民间乐队,繁荣了农村文化市场,促进了边界经济的发展,取得较好的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9 年荣获浙江省民文化艺术之乡。广泛开展了各种类型 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建成村级体育活动场所 18 个, 2010 年被命名为省体育强 乡。 二、主要做法 1、坚持规划引动,理清了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工作思路 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理清思路、明确目标、落实措施和制定规划是 基础。五年来,在实施“奔康工程”中,乡党委、政府始终做到年年有规划,特 别是近三年来,在省林业厅的指导下, 2010 年制定并启动了《大溪边乡林业发 展三年规划》 ,分别对大溪边乡林业发展 背景、总体目标、工作重点、投资概算和保障措施等六个方面问题作了详细 的科学论证, 提出了我乡林业发展工作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 坚持 “一村一规划” 的要求,各村充分发挥省林业厅各联系部门结对帮扶优势,做好联动工作,在听 取联系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制定了奔康工程发展规划,为低收入农户奔小 康工程有序实施奠定了基础,增强了发展的可持续性。 2、坚持产业促动,拓宽了低收入农户增收渠道 以“低收入农户集中村”为重点,一是认真落实林业发展三年规划,发挥山 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特经济。全面抓好油茶低改和新品种推广项目的实施, 五年来通过政策扶持、 培育大户、 农业招商等途径, 累计发展新品种油茶基地 1156 亩,完成 6785 亩油茶低改项目和 2057 亩毛竹低改,完成森林抚育 10718 亩; 高山蔬菜面积发展到 2400 余亩;新发展山核桃、枇杷等干鲜果 970 亩;名茶、 清水鱼、吊瓜和特种养殖等特色种植养殖业规模继续扩大。二是加强农村专业合 作组织建设。 “四位一体”工作全面启动,成立了山茶油、名茶、清水鱼等各类专 业合作社 25 个,其中涉林专业合作达 14 个;建立了科技信息网络平台,做好致 富信息 “进村入户” 工作, 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流通水平以及竞争优势进一步提高。 三是积极建设各类示范基地。先后建设了大溪边乡黄谷村低产油茶改造示范区、 墩南村森林抚育基地、大溪边村石灰岩山地绿化基地、上安村新品种油茶发展基 地、大桥头村杉木速生丰产林基地、墩南村村庄绿化点等一大批精品优质示范基 地,以及建成阳坑口村黄泥畈粮食高产示范畈、公淤、阳坑口、上安、月岭 4 个 省级高标准高山蔬菜示范基地,以点促面,带动了全乡农业经济的发展。四是大 力发展来料加工业。在 8 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新增来料加工点 17 个、发展低收 入农户闲散劳力 1250 名参加来料加工, 全年发放来料加工费 500 余万元。 2011 年、2012 年先后投入 60 万余万元, 在墩南村、 上安村建设来料加工集中加工点。 3、坚持技能推动,提高了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能力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不断提高农民的素质,培养有文化、 懂技术、 善经营的新型农民, 是实施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的重要途径。 五年来,结合省林业厅结对帮扶,积极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工程,加强对低收 入农户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在省农村指导员和科技特派员 的指导帮助下,乡党委政府邀请中国亚林所、省林科院、开化县科技局、开化县 林业局等单位在大溪边举办了 12 次“兴林富民”科技培训班。大溪边乡全乡各 村书记、村主任以及种植大户,乡政府干部、职工,马金镇部分村书记、种植大 户,共 1800 多人参加了《油茶高产栽培与低产林改造技术》 、《一竹三笋 (冬笋、 春笋、鞭笋 )高产高效培育关键技术》的培训。课后还现场解答林农提出的问题, 发放有关技术资料 3000 余份,并到黄谷村、茂新村油茶种植基地手把手的指导 林农如何进行整地、挖穴、品种选择和配置、垦复、修枝、嫁接换种、密度控制 及施肥等技术。在省、县林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大溪边乡林农在林业生产上的 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由原来的“要我发展”变成了“我要发展” 。特别是 在省科技特派员的支持指导下黄谷村的油茶产业、农村面貌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 化。 4、坚持“两员”带动,找准了结对帮扶的切入点 “低收入农户奔康工程”实施五年来,得到省厅领导的高度重视。楼国华厅 长每年坚持到大溪边乡调查了解结对帮扶情况,省厅 16 个机关处室和直属单位 党组织与大溪边 8 个行政村党组织结为共建对子,每年举办一次项目促进会、一 次年终座谈会,为联系村理思路,定规划,谋发展。特别是每年省厅派出的驻村 指导员和科技特派员,常年驻扎在村,紧紧围绕“村美、户富、班子强”的全面 小康新农村目标,以“村情民意调研,政策法规宣传,富民强村服务,矛盾纠纷 化解,民主制度规范,组织建设督导”为主要工作任务,按照缺什么强什么的原 则,认真指导、切实帮助、积极配合村两委开展工作,尽快进入角色,转换工作 思路,调整工作方式,切实担当好上下级之间的联络员、村民之间的协调员、富 民工作的服务员、农村政策 的宣传员。一到村就能深入农户,开展调查研究,子解村情、民情,理清工 作思路,找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切入点。针对所驻村的实际,帮助村两委制 定出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落实好建设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做好政策对接,积极 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抓好项目的落实。 三、 “森林先锋” 创先争优、结对帮扶林业发展三年规划得到全面落实。 自 2008 年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以来,省林业厅做为结对帮扶单位给 予了大溪边思想观念、项目资金、科技培训等方面的大力帮助和扶持。五年来, 省林业厅及下属各处室联系的 8 个重点村扶持资金达 190 万; 除项目资金外, 补 助新农村建设抗洪救灾扶持资金近 100 万元;各处室累计支持联系村农民增收、 村庄道路、环境整治、农田水利等建设项目 30 多个、扶持资金达 120 余万元, 有力地促进了全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 12 次,培训林农 1800 人次,实地指导林农油茶、毛竹低 231 户,极大满足了农民对林业发展愿 望及高技术的渴求。 2010 年“森林先锋”创先争优、结对帮扶林业发展三年规划实施以来,省 林业厅楼厅长亲自到大溪边乡参加“规划”启动仪式, 2011 年又亲自到乡召开 推进会。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规划的实施,把三年规划的落实做为开展“森林 先锋”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低收入农户奔康工程目标的重要 措施。三年来,省厅领导和工作人员、驻村指导员、科技特派员深入我乡各个联 系村调查研究,带来了技术、资金信息、项目和关怀,有力促进了我乡林业产业 的发展。 篇五 :《长子县关于 2012 年供应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用煤工作总结》 长子县 2012 年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供煤工作 总 结 我们长子是全市第一人口大县、农业大县,仅农业人口就有 31 万,辖区内 共有 14 个乡(镇),399 个行政村,全县农户中经各乡镇公示核定低收入农户共 有 99129 户。 低收入农户供煤工作在开展以来, 我县有关部门和单位、 供煤企业 均从大局出发,从群众利益出发,统筹协调、保障供给、协调落实,保质保量、 全面高效地完成了这项政治工程、惠民工程。 一、供煤完成情况 我县符合供煤条件的农户有 99129 户,需供煤 99129 吨,由晋煤集团王台 煤矿、霍尔辛赫煤业、凌志达煤业 3 座国有或国有控股煤矿企业提供,分别供应 46016 吨、 35432 吨、17681 吨农户用煤。 在县低收入农户供煤领导组办公室的统一协调下,各成员单位、各乡镇、相 关供煤企业按照各自职责范围,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在上级规定时间 圆满完成了对全县低收入农户的冬季取暖供煤工作, 99129 吨的取暖煤及时保 质、保量供应到村,分发到户。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供煤工作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系统工程,点多面广, 时间紧、任务重,对我县而言,作为全市供煤量最大的县区,任务更重,难 度更大, 为此我们合理组织煤源, 科学调配运力, 加强协调配合, 强化监督检查, 供煤工作做到了超前运作、有序衔接、指导有方、监督有力。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1、加强领导,全力推进工作。县、乡、村三级,以及相关单位、供煤企业 对此次供煤工作高度重视,快供煤,供好煤,成为大家的一致共识。特别是县主 要领导多次对供煤工作进行亲自安排、亲自部署、亲自督导,对供煤工作起到了 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是 8 月 28 日召开动员会, 8 月 30 日我县低收入农户供煤 工作正式开始,期间还多次召开部署会、协调会、推进会专题研究解决供煤工作 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二是根据市政府实施方案精神,我们出台了《长子县供应低 收入农户冬季取暖用煤实施细则》 ,成立了工作领导组, 强化了对供煤工作的领导; 三是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 《供煤目标责任书》 ,与各煤矿企业签订了 《供煤协议》 。 2、完善制度,做好基础工作。全县供煤动员会之后,我们制订了《长子县 供应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用煤实施办法》 ,完善了供煤工作机构、 供煤流程, 排出 了供煤进度,进一步明确了各单位的工作职责和任务要求,同时由煤炭、质检、 各乡镇组成的驻矿工作组在煤矿企业驻矿协调发煤工作。 3、强化服务,协调配合到位。实施供煤前,县煤炭局 和供煤集团公司有效对接,合理制定产煤和供煤计划。供煤过程中,各单位 各司其责、协调配合、上下联动,质监局负责装煤点煤炭的计量和质量,并在运 输中途、卸煤点进行随机抽检;煤炭局在组织好煤源、协调好供煤工作的同时, 按要求发放专用票据,监督工作流程的执行情况;交警队负责为运煤车辆开辟绿 色通道;交通局、物价局负责运煤里程的核定和运输费用的确定;监察局、检察 院、煤炭局负责对各工作环节进行监督检查。 4、信息沟通,调整工作方法。各乡镇、供煤企业对本乡镇、本企业的供煤 情况,实行一天一上报、每天一公示、逐日一排队,领导组办公室根据掌握的供 煤进度和供煤动态,适时调整工作方法,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瞻性,做好了 煤源对接、 运煤时间对接和煤炭质量对接, 并将进展情况通过县政府 《政务督察》 进行及时通报, 使供煤工作的煤源、 运输、 分发等环节形成了一套监督约束机制, 有效促进了全县低收入农户供煤工作的深入推进。 5、监督检查,加强供煤管理。在我县的《实施细则》中,我们专门将检察 院列入领导组成员单位,和监察局、煤炭局组成督导组,进村入户、到企查验, 有效杜绝了倒煤、贩运等非法违法行为的发生,确保了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用煤 工作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三、存在问题 1、按照(长政办发【 2012 】94 号)文件规定,供煤运输损耗量由供煤企业 承担,在本县、市区范围内供煤损耗量按 1% 计算,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供煤 企业并未承担运输损耗量, 导致造成煤炭分量不足 ,使部分村在分煤过程中遇到难 题。 2、煤种不对路,有些乡村大部分农户冬季取暖是用无烟煤做的煤球,少部 分以锅炉取暖的用炭块,用烟煤面取暖的几乎没有。不能烧、没法烧,带来的结 果是老百姓把供应的煤便宜卖掉。 3、供煤过程中,企业出现无煤现象,有的供煤企业承担低农用煤量相对较 大,除供应本市县区域内的低农用煤外,有的企业还有跨市县区的的供煤任务, 导致煤量供应紧缺,严重影响了整体供煤进程。 4、短途运输费用问题,由于个别乡村、自然村大型车辆通行困难,造成二 次运输费用。 总之,我县今年的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供煤工作,在总结去年工作经验的基 础上,进一步细化措施,完善机制,在今年的工作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圆满完 成了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供煤工作。我们要继续对 2012 年的发煤工作采取“回 头看”,总结经验与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做好统筹协调; 扎实做好煤源供应和运输保障等各项工作, 确保“一吨煤的民生” 真正落到实处。 {低收入增收工作总结 }. 长子县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用煤 工作领导组办公室 二〇一二年九月二十八日 篇六:《当前农民增收的亮点难点及对策建议》 当前农民增收的亮点、难点及对策建议 作者邓祖龙 刘文峰 周献华 刘凡 [摘 要]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近年来,江西农民收入增速加 快,收入可支配能力不断增强,城乡收入差距开始缩小,这主要得益于各级政府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优化农民工务工环境,连续出台一系列鼓励和扶植 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措施。但在农民增收亮点纷呈的同时,也存在增 收动力、 潜力和后劲不足以及稳定性不够等阻碍因素, 需要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 完善农产品价格保护机制和农资价格调控机制,加强农技推广和农业社会化服务 组织培育,构建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农民增收 ;难点 ;对策 [作者简介 ]邓祖龙 (1956 — ),男,江西吉安人,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副 总队长, 研究方向为农村经济、 国民经济调查与统计研究。 刘文峰 (1965 — ),男, 江西新余人,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副总队长,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农村经 济、抽样调查。周献华 (1964 —),男,江西南昌人,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农 村住户调查处处长,研究方向为农村经济。刘凡 (1968 —),男,江西萍乡人,国 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综合处处长, 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分析、 微观经济。 当 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深,农业发展面临的不确 定性不断显现, 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的任务更加艰巨。 如何深入贯彻 2012 年中央一号文件,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进一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始终是当前以及 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目标和重要任务。 一、新阶段农民增收特点 “十一五”期间,江西农民收入总体呈现增长速度加快、增收额扩大、在全 国和中部地区排位稳定靠前的向好走势。 2011 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新的 阶段,农民增收呈现“多轮驱动”的良好格局。据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对江 西省 2450 户农村住户调查, 2011 年江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6892 元, 比上年增 加 1103 元,增长 11% ,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 12% ,历史上首次年增收 超千元。 [1] (一)收入增速加快,绝对水平提高。 2011 年江西农民收入水平、增幅双双居 中部六省第二位,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 2 个百分点。增幅仅仅比中部六省第 一的河南低 0.5 个百分点,收入水平则仅比中部六省第一的湖北少 6 元,增速比 上年加快 5 个百分点。 [2] (二)农村居民基尼系数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衡量农民内部收 入差距的基尼系数由 2010 年的 0.31 下降为 2011 年的 0.3 ,比全国的 0.39 低 0.09 个点。 收入最高的 20% 家庭人均纯收入 14899 元, 收入最低的 20% 家庭人 均纯收入 2723 元,两组收入之比为 47 ∶1,比上年的 55 ∶1 进一步缩小。 2011 年江西省农民纯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支配收入增幅 1 个百分点,这是自 2010 年以来, 连续两年农民纯收入增幅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 城乡收入比 (城 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值,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1)由 2009 年的 76 ∶1,降到 2010 年的 67 ∶1,2011 年继续缩小到 54∶1( 见图 1),低于全国的 13 ∶1。{低收入增收工作总结 }. (三 )货币收入比重增加,收入可支配能力增强。 2011 年,农民人均获得的现 金收入 78924 元, 占农民人均总收入的 84% ,与上年相比, 所占比重提高了近 1 个百分点。现金收入比重逐步增加,表明农民收入货币化程度提高,可支配能力 稳步增强,将进一步推动农民收入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转变,促进农民增收步 伐加快。 (四 )增收主要来源于家庭经营收入, 第三产业增速加快。 2011 年全年农民人 均家庭经营纯收入 3424 元, 比上年增加 502 元, 增长 12% ,对增收的贡献率为 45% 。农民人均从第一产业得到收入为 2759 元,同比增加 415 元 ,增长 16% , 增幅比去年高 5 个百分点。 其中人均农业收入 2187 元, 增长 14%; 人均林业收入 138 元,增长 10.4%; 人均牧业收入 385 元,增长 44%; 人均渔业收入 48 元,下 降 6% 。 农民人均家庭经营非农产业收入为 665 元,同比增加 90.5 元,增长 17% 。 其中第二产业收入 246 元,同比增加 7 元,增长 5%; 第三产业收入 429 元,同 比增加 88 元,增长 27% 。增速比 2010 年快一倍。第三产业收入在家庭经营收 入占比也比 2010 年提高了近 1 个百分点。 (五 )工资性收入是增收的有力支撑,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成为重要补充。 2011 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 2935 元,比上年增加 539 元,增长 26% ,对农民 增收贡献率达 49% ,是农民增收的有力支撑。其中,农民人均在本乡地域内从业 得到的收入为 1097 元, 增加 365 元, 增长 50.5%; 人均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 1648 元,增加 186 元,增长 19% 。 全年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 115 元, 同比增加 13 元, 增长 13%; 转移性收入人 均 422 元,同比增加 50.1 元,增长 14% 。转移性收入中,农民人均 获得的以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为主的惠农 补贴达到 268 元,增长 39% ,占转移性收入六成以上,对农民纯收入增加的贡 献率为 7% ,成为了农民收入快速增加的重要补充。 二、新阶段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 “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优化 农民工务工环境,连续出台增加粮食直补、农机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一系列鼓 励和扶植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措施,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信心和热情 回升,务工人数不断增加,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一)农业经济持续向好,粮食丰收,畜禽增产。一是农业经济总量稳定增长。 据全面报表统计, 2011 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 22027 亿元,同比增长 2%;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 13907 亿元,同比增长 2% 。其中,全年农 业现价增加值同比增长 9% 、林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4%、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4% 、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0.9%;二是粮食生产喜获丰收。 据粮食实割实测调 查显示 ,2011 年江西粮食总产达 410.56 亿斤,实现了大灾之后的恢复性快速增 产,粮食总产、亩产双双跨上了新的历史高度 ;三是畜禽产品供应充足。据对全省 99 个县 (市、区 )近 2 万户各类养殖户的监测调查,年末生猪存栏 1825 万头,增 长 0%;生猪出栏 3000.1 万头, 增长 5% 。全年肉类总产量 320.1 万吨, 比上年增 长 9% 。全年水产品产量 228 万吨,增长 5% 。牛奶产量 17 万吨,增长 5%。禽 蛋产量 55 万吨,增长 5%。 (二)省内外务工环境不断改善,就业形势好,工资水平提高。随着经济回暖 和各地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持续加大,为农民工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据江 西省农民工监测调查, 2011 年江西外出务工农民人数达 780.2 万人,比上年增 长 62% 。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人均月收入水平为 18265 元,增长 176% 。在 外出务工人数不断增加和工资持续上涨的推动下,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不断增 长,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从务工地域看,农民在本地区务工的趋势增强, 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随着江西工业经济、园区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城 镇化进程加快,带动了新农村建设, 2011 年,江西省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在省 内就业有 213 万人,占外出从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