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xx年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总结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某县xx年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总结

某县XX年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总结某县XX年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总结   XX年,XX县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以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以“防范在前、预警在先”为出发点,以岗位风险防控为基础,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措施及成效 n某县XX年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总结某县XX年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总结   XX年,XX县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以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以“防范在前、预警在先”为出发点,以岗位风险防控为基础,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措施及成效 n某县XX年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总结某县XX年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总结   XX年,XX县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以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以“防范在前、预警在先”为出发点,以岗位风险防控为基础,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措施及成效 n某县XX年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总结某县XX年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总结   XX年,XX县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以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以“防范在前、预警在先”为出发点,以岗位风险防控为基础,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措施及成效 n某县XX年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总结某县XX年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总结   XX年,XX县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以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以“防范在前、预警在先”为出发点,以岗位风险防控为基础,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措施及成效 n  抓“三个到位”,夯实防控基础。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强化保障措施。成立县级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及日常工作。各乡、各部门共建立完善87个工作机构,确保工作有人管、有人抓。各级各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分析查找班子和个人存在的廉政风险及原因,带头制定和落实防控措施,带头抓好自身和管辖范围内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做到业务工作延伸到哪里、风险防控就跟进到哪里、主体责任就落实到哪里,做到党政班子不松手、党政主要负责人不甩手、班子成员不缩手,切实抓住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关键,充分发挥党政班子在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中的领导作用,在全县各级各部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党员干部参与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格局。二是宣传教育到位,强化氛围营造。充分运用XX政务网、县电视台、网上党支部、手机报等多种宣传形式和手段,积极营造“以防治腐、以防倡廉”的良好氛围。县法院、公安局、国税局、文广体局等单位充分利用电子屏幕、工作简报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县纪委、监察局在县政务网开辟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专栏、制作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展板,教育引导全县党政干部树立经常性、常态化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的思想认识,克服工作放松、思想懈怠的消极倾向,在全县营造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良好舆论氛围。三是监督检查到位,强化责任落实。依托县委派出的16个督导组,以查找领导班子及成员在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四风”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为抓手,加强对各乡、各部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进一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通过真督实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工作的有效落实。 n  抓“三类风险”,强化防控重点。一是重点抓领导岗位风险防控。以落实主要领导“五不直接分管”、“三重一大”事项末位表态制度为重点,在人事、财务、工程项目建设、物资采购、行政审批和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及大额资金使用上查找风险,有针对性地实施防控,着力规范“一把手”的用权行为。县委领导班子把制度建设贯穿于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中,探索建立“1+7”制度体系、8类工作制度、41项配套制度、48项子制度,其中:修订完善20项配套制度、15项子制度,探索创新21项配套制度、33项子制度。制订完善了县、乡、村、组四级制度体系,扎牢制度的“笼子”,从源头防治腐败行为的滋生。二是主要抓中层岗位风险防控。针对人财物管理和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重要岗位,对照职责定位和办事流程,认真细化、分析廉政风险的内容及表现形式。坚持把规范自由裁量权作为中层岗位廉政风险防控的重点,特别对司法、行政执法机关等自由裁量权较大的单位,督促对各内设机构、各工作岗位的职责及其法定权限、运行流程进行全面梳理。通过绘制工作流程图的形式,逐项确认每个权利关节点的依据、界限和责任,细化、量化裁量标准,从源头上对自由裁量权进行规范。各级各部门799个业务流程图的公开,为广大干部职工和群众提供了监督平台。XX年11月至XX年10月,严肃查办了科长、所长、站长、校长、院长、村长“六小”案件26件26人,占立案总数的39%,违纪总金额886.51万元“六小案件”的查办,有效促进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开展。三是突出抓重要岗位风险防控。按照全员参与的要求,对照履行岗位职责、执行制度和职权行使方面,查找分析存在或潜在的廉政风险内容及表现形式。对涉及民生政策、资金发放、窗口服务等基层单位各工作岗位,以规范工作流程、加大公开力度为重点,全方位公开办事依据、办事程序、收费标准。对行政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等岗位,实行全员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绩效评估制和行政问责制。全县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和为民服务中心将涉及注册、办证、审批、收费、咨询、服务等审批服务事项向社会公开公示,建立信息公开、流程公开、意见征询等制度,加强对基层岗位公职人员从政行为的监督制约,让行政事务在阳光下运作。截止XX年10月,县政务服务中心共累计受理办件203626件,办结203064件,办结率99.72%,群众满意率为100%;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累计交易项目176宗,交易金额12431.43万元;公开项目信息2112条、信用信息168条,其中不良信用信息35条;制定下发《XX县招标采购项目行政监察备案制》,并严格执行,共开展行政监察备案115份;受理投资项目并联审批112个,涉及金额209.80亿元。 n  抓“三个核心”,拓展防控渠道。一是从思想道德上进行防控。把教育作为防控廉政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将廉政风险防控教育纳入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总体部署,通过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岗位廉政教育、警示教育和法纪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廉洁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主动性和坚定性。截止目前,共组织县处级领导、乡科级领导干部、财务人员341人到文山警示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组织200余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到老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组织3000余名党员干部开展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活动,组织县处级领导、经济管理部门实职科级领导干部840人参加全州党风廉政教育“大讲堂”活动6期,组织38名县处级领导干部、669名实职科级领导干部进行党政纪新规知识测试,38名处级领导干部和669名科级以上干部按照要求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为38名县级处级领导干部及669名实职科级领导干部建立廉政档案,深入18个乡开展惩防一体化宣传系列活动,对各项法律法规、强农惠农政策进行宣传、开展警示教育32场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5.78万份,近7万余名干部群众接受教育。二是从流程再造上进行防控。按照明晰职权边界、规范工作权限的原则,对每个部门、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法定权限制定相应的规范,通过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程序和分权、示权、控权的权力制衡机制等方式,加强监督和制约,规范权力行使。按照“程序法定、流程简便”的要求,对每一项职权,明确办理主体、依据、程序、监督渠道以及办理时限、所需材料等,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固化工作流程,确保程序规范、效率提高、简明清晰、方便办事。推行权力分解和制衡机制,对权力进行科学分解和配置,建立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重点建设行政和司法裁量权基准制度,规范自由裁量权,防止自由裁量权过大产生廉政风险。三是从阳光透明上进行防控。结合党务、政务、财务、村务公开,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公开各级“权力运行流程图”、查找的廉政风险点、制定的防控措施以及作出的公开承诺,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全县累计排查廉政风险点6419个、制定防范措施5301条、制作业务流程图799个;重点公开干部选拔任用、财务报销、政府采购、项目建设、资产状况等事项。大力推行“制度+科技”预防腐败经验,充分利用现有电子政务设施,建立完善权力网上公开运行和电子监察系统,逐步将廉政风险点和公共资源配置、公共资金使用情况纳入电子监察系统监控范围,实现网上实时动态监管,促进廉政风险“可查、可防、可控”。县国税局在综合运用现有防控手段的基础上,积极整合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科技防控深度和广度,实现由制度管人、管事向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管理的发展和延伸,提高廉政风险防控水平。 n  抓“四个结合”,整合防控力量。一是把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与干部作风建设相结合起来。不定期开展明查暗访专项整治活动,积极解决干部职工有责不履、有令不行以及“庸懒散拖”等行为,促进干部作风明显好转,廉政勤政意识明显提高,在全县营造清正廉政的良好氛围。如:县国税局以“三优、四不、五坚持”工作方法全面提升履职能力,进一步清理涉税行政审批事项,梳理和优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规范服务行为,全面提升国税干部能力;县公安局找准服务群众切入点,狠抓办好小案件、做好小事情、调好小纠纷、治好小隐患、抓好小帮扶、改好小细节“六小”惠民工程;水务系统开展“做清廉干部,建廉洁水利”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4次集中学习,1次交流会,4人/次交流发言,4次督导反馈会,撰写88份活动心得体会,组织88名干部职工到文山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等,着力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在全县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环境。XX年11月至XX年10月,共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省州县党委实施办法的75名干部进行问责处理,其中:科级干部32人,一般干部43人。二是把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与完善信访预警机制相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廉政风险监测机制》、《廉政风险预警纠错机制》、《廉政风险评估修正机制》、《廉政风险奖惩工作机制》、《廉政风险公示监督机制》及《XX县纪检监察信访监督预警暂行办法》等一系列风险防控长效机制,不断加强对重点领域、重要环节和关键岗位的监督,发放信访监督绿、黄、红三卡,做到防范风险主动出击,进一步从机制制度上规范权力运行,从源头上减少岗位廉政风险。截止目前,共对有干部职工违反工作纪律的6家单位发放信访监督预警卡。三是把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与涉及民生重要事项监督检查相结合起来。把涉及民生的抗旱救灾补助资金、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农村医疗保险资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等专项检查作为防控重点,查找在民生领域体制、机制、制度中的漏洞并加以完善,确保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XX年8月至XX年10月,共录入各类民生资金44179.18万元,发放资金1339.61万元,发布信息138条,检查农资经营门点383个,检查农资产品品种428个,整改农资市场48个,提出现场整改52起,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4份,立案查处6起,调查处理教育系统10所中小学校挪用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资金问题,对16名相关人员进行问责处理,对5名主要责任人进行立案查处。四是把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与乡纪委、部门纪检工作相结合起来。建立廉政风险信息库,把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纳入对各乡纪委、各部门纪委、委局各室和个人的年终考评内容,实行个人绩效档案和廉政档案一体化管理。全县各级各部门自觉把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融入各项业务工作中,实现廉政风险和业务风险同步防控,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相互促进。与乡、部门签订XX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强化对考核结果的运用,对XX年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较好的9个乡和16个部门进行表彰,对落实不力的2个乡、7个部门取消评奖资格,并及时开展诫勉谈话,涉及的25名领导干部撰写个人整改材料,责令限期整改完善,有效提高乡及部门主要领导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意识。 n  抓“三道防线”,确保防控到位。一是完善前期预防措施。制定前期预防措施,贯穿于各项工作流程,做到主动预防,最大限度地降低腐败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形成前期预期预防的第一道防线。以“XX县监察局信息公开门户网站”和“XX县政务网”、廉政QQ群、XX手机报为平台,开辟“法规政策”、“廉政赠言”、“警钟常鸣”、“廉政格言”等宣传教育栏目,拓宽反腐倡廉宣传阵地。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倡廉洁、树清风”全国廉政公益广告优秀作品展播活动,积极营造“敬廉崇洁”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过开展以上活动,全面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教育,构牢思想道德防线。二是健全中期监控机制。通过建立内部监管措施和风险监控网络,及时发现问题,开展风险监控,形成中期监控的第二道防线。要求各乡、各部门结合县委内部制度建设的开展,根据权力运行的风险、特征和不同等级,健全和完善各项监管制度,从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入手,全力优化制度环境、狠抓制度执行力。针对班子内部制度、工程建设领域、财政资金管理、土地管理、教育经费管理和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完善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大对权力风险点的有效防治,切实防止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发生。畅通服务基层和群众的渠道,建立健全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五级联动”工作机制,XX年11月1日至XX年10月31日,共受理群众诉求2732件,办结2626件,办结率达98.79%,群众满意率达96.89%。三是完善后期处置办法。通过排查风险点,提醒身处风险中的人员,超前处置廉政风险,避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演化为腐败行为,形成后期处置第三道防线。首先,建立监管责任机制。根据确定的风险等级,实行分级负责、分级监管。对一级风险岗位,由单位主要领导负责,纪检监察机关直接监管;二级风险由单位主要领导监管;三级风险由部门负责人监管。其次,健全监督考核机制。把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列为XX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内容,通过单位定期报告执行情况、主管部门督查、服务对象和群众评议、年终集中考核等方式,对风险防控情况和落实效果进行检查考核。再次,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制度落实不力、风险防控不到位的,及时责成整改;对发生违纪违法案件的,严肃查处。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思想认识有偏差。有的部门对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措施不力,缺乏主体意识,开展工作被动应付,消极防控,流于形式。   制定方案无创新。部分单位制定的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没有突出本部门行业特点、防范风险工作责任和工作标准针对性不强,在实际工作中起不到防控作用。   风险排查不深入。有的单位对廉政风险的查找存在避实就虚、避重就轻的现象;有的单位重客观风险的查找,轻主观风险的查找,重一般干部廉政风险的查找,轻“一把手”廉政风险的查找,使得风险查找面窄、内容空洞、流于形式。 n  风险定位不准确。一些单位风险岗位排查与部门工作实际脱节,在工作中存在风险点查找不准确、措施制定不完善、风险类别认识模糊、风险等级界定不清等现象,未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和行之有效的防控机制,防控机制作用发挥不显著。   受客观因素制约。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是一项新的工作,将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转化为促进本职工作的助推器,发挥防控管控作用还有待提高。 三、下步工作打算   抓风险监测机制的建立。通过信访举报、案件查处、监督检查、经济责任审计、干部考核、舆情分析等多种渠道,加强对岗位行政行为、制度机制落实、权力运行过程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日常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以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在实施廉政风险监控中,突出重点对象、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重点任务。为突出廉政风险防控重点,县纪委依据单位职权数量、资金使用流量、工作职能与群众生活密切度以及违纪违法案件发生等综合指标,XX年,继续把农科局、林业局、住建局、卫生局、教育局、水务局、民政局、人社局、公安局、国土资源局、财政局、发改局、经济商务局、文广体局、交通局、环保局、安监局、食药监局等18个部门为廉政风险重点防控单位。 n  抓预警纠错机制的完善。对已经发现的廉政风险,及时进入预警程序,向有关单位或岗位、个人发出预警信号,通过谈话、函询、警示诫勉、责令纠错等处置措施,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化解廉政风险,做到没有问题早防范、有了问题早发现、一般问题早纠正,切实把腐败消除在萌芽状态。   抓评估修正机制的修订。通过把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纳入XX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评估,根据考核评估结果,纠正存在的问题,完善工作程序,修正风险内容,实行动态管理。对监督检查、考核评价发现的问题,在总结研究的基础上,督促各单位查缺补漏,进一步修正完善防控措施。对宣传教育缺乏说服性、制度机制缺乏规范性、监督制约缺乏可控性等防控措施上的漏洞与不足,各级各部门要及时修正,进一步加强教育、健全制度、强化监督、完善管理,推进改革,促进廉政风险防控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抓奖惩工作机制的运用。继续把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惩防体系建设考核范畴,对落实廉政风险防控要求不到位而发生腐败问题的乡和部门,要追究相关领导责任;对廉政风险防控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表彰,确保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出经验、出成果。 n  抓公示监督机制的落实。监督各乡、各部门在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及时公示各阶段工作开展进度和内容,将执行情况按季度报送。同时积极开展廉政风险定期分析活动,适时提出针对性防控措施。按照风险制约化、操作规范化、运行制度化、环节受控化的要求,在适当范围进行公示,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确保建立健全有效的防控模式。 中共XX县纪委 XX年11月17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