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3-28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疫情防控下“雨课堂”课程思政改革思考
疫情防控下“雨课堂”课程思政改革思考摘要:新冠疫情防控逐渐常态化,高校“雨课堂”等在线教学成为课程思政主要途径之一。针对“中外建筑史”雨课堂课程思政暴露的“学生主体性发挥不足”“教师主导作用待加强”“课程教学过程监控难”“课程思政评价机制缺失”等问题,提出修订课程思政目标、创新课程思政方法、建立健全课程思政评价机制等对策建议,希望能为特殊时期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关键词:疫情防控;中外建筑史;雨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思政 2020年初新冠肺炎病毒肆虐全球,对高校传统课堂教学构成了巨大影响,2月5日教育部出台《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1],要求高校开展在线教学活动,保证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雨课堂”“钉钉”“超星课堂”等软件将信息技术融入PowerPoint和微信,实现课堂教学永不下线功能,并且覆盖了课前、课中、课后各教学环节,具有简单、高效的特点。“雨课堂”等在线教学对教育现代化具有积极作用,其面临“思政教育”任务和挑战。习总书记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在疫情防控背景下,“雨课堂”等在线教学模式如何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是一个亟待深入探讨的问题。1高校课程思政概念及发展形势 思政教育事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问题,是高校思政工作重要组成部分。课堂被高校当作思政教育工作的阵地和渠道,高校主要通过政治理论课如“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来实施,但是这种方式存在观念落后、内容抽象等问题,呈现孤岛化、空泛化趋势。为破解思政教育难题,2014年上海市相关高校提出了“课程思政”概念[3],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通识课”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等,主要做法是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通识课等开展思政教育及实践活动。课程思政实际上是创新教育方式,实现全员育人大格局。但课程思政究竟怎么实施?成为困扰不少教师的新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有的简单“贴标签”,有的“只有课程没有思政”,原因就在于缺乏对不同类型、学科专业课程有区分度的指导。以往课堂教学专注于知识能力传授而忽视学生“三观”培养,教育部2020年6月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简称纲要)[4],指出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战略举措,对课程思政实践中“贴标签”“两张皮”等现象予以叫停,强调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要求构建专业课教学与思政课教学协同效应的育人模式。自此,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推进[5]。2“中外建筑史”雨课堂课程思政的基本经验 2.1“中外建筑史”具备课程思政优势条件。“中外建筑史”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文件》(2018年版•总第六版)对建筑历史与理论教学的要求是:学生掌握中外建筑历史发展的过程与基本史实,熟悉各个历史时期建筑的发展状态、特点和风格的成因,熟悉当代主要建筑理论及代表人物与作品,熟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既存建筑利用的重要性与基本原则,能够进行建筑调查、测绘及初步保护或改造等[6]。“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内容十分丰富,包含了不同时代、各流派审美理论与建筑案例等。从教学内容和要求看,“中外建筑史”课程不仅对学生丰富知识结构、提高设计素养起到积极作用,而且提供了大量具有说服力的思政素材。2.2“课程思政”的关键在教师。对于有经验的教师来说,“中外建筑史”雨课堂课程思政不仅能够使学生能充分了解和掌握我国优秀历史建筑文化,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而且能加深对建筑学学科专业兴趣和热情,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历史观,培养学生“以人民为中心”价值观。由此可见,“中外建筑史”课程思政具有极端重要性,如果缺少“思政”渗透和融合,课程教学就缺少了“灵魂”,学生必然会产生枯燥、乏味和“无用”的感觉,线下教学如此,“雨课堂”在线教学更是如此,教师要因势利导,首先要充分挖掘“中国建筑史”思政价值,由于中国建筑史案例在空间上具有“可达、可感”条件,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其次对“外国建筑史”要利用互联网资源拓宽学生视野,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落脚点,树立“大思政格局”,通过中外比较,培养学生科学的建筑史观。3“中外建筑史”雨课堂课程思政的主要问题 新冠疫情防控逐渐常态化,“雨课堂”等在线教学成为高校课程思政的主要途径之一,倒逼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思政教育”,但“思政教育”与“通识课”“专业课”深度融合给教师带来巨大压力。疫情防控背景下,“中外建筑史”雨课堂课程思政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3.1学生主体性发挥不足。疫情爆发前,学生“思政教育”主体意识总体较弱,习惯被动,疫情防控期间难以转变角色与习惯。虽然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课程思政,积极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将更多课堂时间交给学生,但是学生主体性并未真正调动起来,课堂思政等环节多流于形式,效果不好。3.2教师主导作用待加强。“中外建筑史”专业性较强,因教材内容局限性及传统教育模式影响,课程思政内容存在重点不突出、核心建筑史观缺失等问题。如果教师重视并树立课程思政意识,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备课及教学过程中深挖教材中思政题材,就能实现专业与思政的有机融合,取得理想效果,但教师在课程思政中的主导作用有待加强,只有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局面。3.3课程教学过程监控难。疫情期间学生居家上网课,长时间受到手机和电脑刺激,学习积极性呈下降趋势,有的学生认为思政可有可无、枯燥无用,将精力放在对就业有利的“专业课理论传授和技能提高”上,不愿认真对待,抱应付态度去学习。受时间空间因素限制,“雨课堂”等在线教学过程难以实时监控,教师监督面临失灵风险,“刷课”“假学习”等现象在所难免。3.4课程思政评价机制缺失。虽然“雨课堂”等在线教学平台有学生学习监控数据,但这些数据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仍然存疑,显然不可靠。因为无论是平台自动生成的评价数据,还是教师设置的测试、考核,主要着眼于记忆性知识考查,对学生学习态度、课程思政效果等难以评价,无法准确了解学生思想状况,相反,有可能使学生更功利,课程思政育人目标难以实现。 4疫情防控下“中外建筑史”课程思政的对策建议 在防控“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高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分析“中外建筑史”雨课堂“课程思政”问题,探索规律和对策,制定灵活的在线教学方案,努力开展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模式方法创新,对疫情常态化下的人才培养具有借鉴意义。4.1修订课程思政目标。针对“中外建筑史”课程思政内容重点不突出、核心建筑史观缺失等问题,课程思政内容要与专业理论实践密切结合。教师要在“结合”上下功夫,精心设计教案与课件,着力提升课程思政内容的科学性、客观性,维护课程思政的权威性,比如“中外著名历史建筑成就比较”课程思政内容及其目标设计,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中外典型历史建筑文化特色与差异,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民族自豪感,更要树立“人类共同体”思维,客观认识和评价人类建筑文化成就。“中外建筑史”课程思政内容和目标需要不断创新,要探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建筑史教学新理念,将兴趣与能力培养作为根本和首要的教学目标,在编著教材、探索教学新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优化“中外建筑史”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方案,使学生综合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4.2创新课程思政方法。传统思政教育方法主要靠“灌输”,但是在当前疫情防控背景下,课程思政改革及其应用,如果实施“灌输”教育,必然会因监控困难导致事与愿违的结果。因此,当前课程思政要创新方法、开辟“新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一是充分发挥教研室、教学团队等组织作用,建立课程思政教研制度,二是建立健全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开展经验交流、现场观摩、教学培训等。“中外建筑史”课程思政需要因势利导,采用“案例法”、“对比法”等教学方法实现事半功倍效果。“中外建筑史”课程理论及案例具有“时间跨度长、空间跨度大、风格流派多”等特点,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理论,而且要让学生“感受”到典型案例,“让建筑史教学可看、可触、可议”,这就要利用互联网及所在地资源,提高课程思政的效果。4.3建立健全课程思政评价机制。课程思政建设是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建立健全科学评价机制也需要经历一项探索过程。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创新“中外建筑史”课程思政评价机制可以从“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提升”“师生交流互动”“知识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三个层面展开探索,建立起多维度的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并将其作为“双一流”建设监测与成效评价、学科评估、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等重要内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