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22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计划生育局2019年工作计划
计划生育局2019年工作计划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十九大、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市委四届六次全会、区委二届七次全会精神以及区委、区政府“四新恩阳”发展战略,特制定XX市xx区2019年卫生计生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深化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健康扶贫为统揽,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的方针,保证卫生健康服务公平可及,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推动全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进一步理顺工作思路,推动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以强基层固网底,保健康增福祉为主导,加快建设区内医疗共同体,完善以区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区乡一体化管理;抢抓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机遇,深化区人民医院与华西第二医院、区中医医院与广东省中医院合作共建,推动民营医院规n范化管理发展,进一步提高全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满意度。 (二)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始终坚持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和推进乡村一体化改革为重点,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进一步深化“三医监管”精细化监督管理,推行按病种收费(DRGS)模式;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和人事管理制度,加强党委领导下的公立医院管理制度;深化“乡村一体化”改革,健全管理制度,稳定乡村医生队伍,扎牢服务网底。 (三)进一步健全服务体系,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以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快区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推进实施“互联网+健康”工程,加快远程医疗体系建设;加大人才招引和培养力度,派遣二级医院医师支援乡镇卫生院、区级医院到三级医院进修培训;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有效解决看病难问题。 (四)进一步落实公共服务,着力提升居民健康素养。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妇幼健康卫生服务为重点,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强艾滋病宣传普及及管理,完善慢性非传染病监测体系,建立覆盖生命全周期健康保障;规范管理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肺结核患者;推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全面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降低传染病、地方病发病率;加强妇n幼健康卫生管理工作,规范管理孕产妇和0-6岁儿童;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开展第六届国家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营造良好创文氛围。 (五)进一步助力脱贫攻坚,推进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以“五大行动”“十免四补助”“三个一批”为重点,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医疗扶助,确保贫困人口人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确保贫困人口区内住院治疗自付费用控制在10%以内,加大对健康扶贫领域资金监管,对挪用占用现象坚决处理;确保村村有标准化村卫生室,确保村村有合格乡村医生,确保全区建制乡镇都有标准化乡镇卫生院。 (六)进一步促进均衡发展,持续完善人口监测平台。鼓励支持育龄群众按政策、负责任的生育,积极推进计划生育家庭发展,创建计生幸福家庭;构建计生公共服务平台,健全计生奖特扶体系,精准识别奖特扶人员,落实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全员人口信息准确率达98%,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8%。 (七)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区,开展政风行风整治工作。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重点,深入开展医疗机构行业乱象治理,严厉打击非法医闹行为;加强权力运行监管,健全教育、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办证手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提升服务态度和效率,着力解决干部作风和工作效能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n 三、重点任务 (一)加快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夯实服务基础 1.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加快推进区级医疗机构建设进度。完成区人民医院(恩阳医养园)、区人民医院兴隆分院、区人民医院二期建设项目,做好区中医医院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巩固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中心)卫生院、村卫生室医疗服务能力,完成9个基层医疗机构污水处理项目和113个村卫生室设备配置;巩固和加强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网络,努力构建区、乡(镇)、村(居)一体化医疗卫生计生服务体系。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协调相关部门,逐步满足卫生事业发展需求;引进一批高层次的学科带头人,逐步解决我区卫生专业技术人才不足的现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健全人才培养机制,选派医务人员到上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强化全科医生培养力度,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加强农村定单定向医学生工作,进一步激发卫生发展“造血功能”;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设置合理奖励机制,优化人才使用环境;加强与上级医院对接,争取上级医院对口支援;加大对基层卫生院的对口支援力度。 3.抢抓优质资源下沉。进一步深化区人民医院与华西第二医院、区中医医院与广东省中医院合作共建。通过深化合作办医,共建医疗联合体,整合优质医疗资源,帮助和提升区级医疗机构整体管理及业n务水平,争取在医院管理、医疗技术、专科建设、人才培养、医疗资源等方面得到支持帮助。 4.推进卫生计生信息化。进一步健全全区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基层医疗机构、区级平台和省市对接;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信息系统与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基层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等信息化平台无缝对接;实施“互联网+健康”服务工程,加快推进远程医疗信息化建设等信息惠民工程。 (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抢抓改革机遇 1.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继续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进一步完善区级公立医院公开招聘制度、岗位聘用制度、聘用合同制度;推行院长职业化趋势发展,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建立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探索建立符合卫生行业特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绩效薪酬制度,完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2.强化中医药服务。加快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开展“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活动”和“中医药服务百姓健康推进行动”;大力推广适宜技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及中医药文化建设,拓展中医药防治和协作机制。 3.巩固完善卫生综合改革。进一步落实村卫生室补助政策,逐步提高乡村医生收入水平,健全乡村医生养老保障和进出机制。完善绩效工资分配激励机制,合理拉开收入差距,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完n善乡镇卫生服务模式,深入推进签约服务,县级医疗机构加入签约团队,全区家庭医生签约率达80%,改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知晓度不高、服务质量不优等问题。开展医师多点执业,充分发挥医保、医疗、医药联动机制,促进分级诊疗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推进实施医疗责任商业保险,进一步健全医疗纠纷三方调解机制。 4.强化基本药物制度监督。进一步规范药品采购程序,鼓励非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基本药物,严格控制各级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完善药品竞价议价机制、高价药品采购监控机制,降低群众用药成本,减轻群众负担。 (三)推进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助力脱贫攻坚 1.强化医疗救助扶持。坚持“先诊疗后结算”制度,落实代缴个人医保,一般诊疗费、院内会诊费和免费白内障复明手术、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等贫困对象“十免四补助”政策,确保贫困人口区内住院费用自付比例不超过5%,完善医疗扶助和卫生扶贫救助机制,降低因病致贫返贫风险。 2.多元开展健康宣传。结合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贫困人口随访服务等工作;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大力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计划;安排“挂包驻帮”干部、乡村医生等,深入田间地头,“一对一”剖析群众身边的健康扶贫范例,帮助贫困户深入解读政策;统筹新旧媒体,实事、及时、多频率推送健康扶贫n信息,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加强全区健康教育科普平台与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控烟履约工作。 3.关心关爱计生家庭。加大计划生育家庭关心、关爱和扶持力度,做好计划生育贫困家庭经济扶助、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社会关怀等工作,推进实施计划生育“三结合”和“幸福家庭”创建工作,优先扶持计划生育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四)细化基本公共卫生工作,落实服务举措 1.优化服务项目。优化项目内容,细化14类服务项目,完善服务模式,强化绩效考核,加强督查评估,全面落实服务项目任务,加强项目管理,完善资金管理和经费补助措施办法,落实工作责任,规范服务行为,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2.强化疾病防控。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控制在300/10万以下,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6%以上,继续保持全区无脊灰状态;推进肺结核病人免费治疗工作,肺结核患者规范管理率≥85%;加强狂犬病防治工作;强化艾滋病监测及宣传工作,艾滋病检测覆盖率达20%,抗病毒覆盖治疗率、成功率均达85%;积极开展慢性非传染疾病综合防控工作,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70%;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60%;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检出率≥4.5‰,规范管理率≥80%;协调相关部门做好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工作。n 3.抓好卫生应急处置。做好人感染禽流感等突发急性传染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肺炎的监测、调查和疫情处置,加强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重点抓好学校、农村、冬春季急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切实做好反恐怖、重大灾害和事故的医疗救援工作。深入推进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完善卫生应急协调机制,确保“应急有物资,发生能处置”。 4.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进一步加强爱卫组织管理,开展卫生乡镇(村、社区)、单位建设工作。加大农村改水改厕宣传力度及环境卫生监测,宣传“爱卫生、讲卫生”的生活理念,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5.保障妇幼健康。做好妇幼健康服务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完成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10000人、乳腺癌筛查1000人;积极推广自然分娩适宜技术,努力降低剖宫产率,农村住院分娩率达99.8%;做好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鉴定和避孕药具服务管理工作,减少非意愿妊娠;全面推动出生缺陷筛查工作,积极推进出生缺陷三级干预,进一步提高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婚前健康检查质量,力争做到目标人群全覆盖,完成农村夫妇免费孕前健康检查2000对,免费婚前健康检查2700对;认真落实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 (五)全面加强行业监督管理,提升服务水平n 1.加强综合执法监督管理。完善监督协管服务制度,织密层级监督网络,做好职能衔接,增强综合监督合力;以医疗服务、传染病防治、公共卫生、职业卫生、中医服务监督为重点,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工作,加强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依法执业的监督检查,加大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金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监督,强力整治行业乱象,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严格落实“三办”规定,大力宣传卫生计生法律法规和卫生知识;加强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不断推进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2.严格医疗服务行为监管。深入开展“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和“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创建工作,开展“中梗阻”“行风整治”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恩阳区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考评》方案,完善医疗机构、人员、技术、设备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严格控制医疗机构购置大型医疗设备,降低大型医疗设备检查检验价格,提高中医服务和手术、护理、床位、诊疗等项目价格;提升临床路径管理水平,推进重大疾病规范化诊疗,推行处方点评和一日清单制,加大对重复检查、开大处方、滥用药品等行为的监管处罚力度;建立信息公开、社会多方参与的监管制度,加强公立医院综合管理考核,开展医疗服务第三方社会满意度调查。 3.加强医疗安全质量管理。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实施医疗服务质量评价,加快医院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建设,加大医疗机n构上等达标工作复查监督;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与医疗废物管理,加强三类、二类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单病种质量控制;强化医院临床用血安全,全面推进“平安医院”建设。 (六)全面抓好计划生育工作,促进协调发展 进一步宣传人口计生工作新形势、新特点、新任务,增强抓好人口计生工作的责任感,营造优生优育浓厚氛围;巩固和加强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网络,充实计生协会人员力量,健全计划生育行政管理、群众自治、技术服务队伍,规范基层基础工作;推行计划生育证件网上办理,着力解决办证难问题;加强流动人口基础信息质量检查,做好流动人口卫生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强化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工作;完善性别比综合治理制度,联合相关部门开展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和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七)全面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营造良好氛围 进一步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工作,在全系统营造“学法、懂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推进依法治区工作进程;认真落实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及备案制度,加强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工作,提升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管理水平;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政务服务环境,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着力解决干部作风和工作效能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形成行为规范、n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提高行政效率、工作质量为目标,全面推行电子政务,建立快捷信息反馈机制,逐步实现办公信息化。 (八)持之以恒抓好行风建设,落实“两个责任”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市委市政府九项规定及区委区政府九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国家卫健委“九不准”,积极支持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持续强化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行为综合信息“三监管”,对所有医疗机构开展实施监督。持续开展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微腐败问题等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中梗阻”治理工作,推进党风政风行风社会满意度测评工作。结合卫生执法监督“亮剑”行动、“行风整治”行动,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纠风工作责任制,强化“两个责任”,加强权力运行监管,健全教育、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大反腐倡廉力度,促进干部职工廉洁自律;规范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内部财务审计,及时发现和查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防止腐败现象发生;进一步加大对违纪案件查处力度,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卫生计生工作新常态。 (九)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维护系统稳定 牢牢把握“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方针,结合当前全区医疗卫生行业实际,对医闹医托、敲诈勒索等行为坚决予以打击,n严重的移交相关部门严肃处理;切实做好群众信访和稳定工作,做好信访人员沟通解释,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完善监管机制,加强行业管理,增加安全投入,提高安全意识,确保系统内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无重大财产损失,无人员伤亡。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