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课后服务存在问题及建议
小学课后服务存在问题及建议 当前,各地都在探索如何解决中小学“四点半难题”,普遍希望学校能充分利用自身条件和在职老师承担起自己在校学生课后服务的主体责任。但学校是不是有能力承担这个艰巨的任务,政府要为学校提供哪些支持,如何理顺课后服务管理体制,还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为了解课后服务的工作现状与需求,寻找问题解决的途径,2017年,长沙市开福区教育局根据长沙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的部署,通过走访、调查、研讨等形式,对全区10所中小学校进行系列调查。 调查的学校中,既有办学时间较长的城区小学,像三角塘小学、东风小学,又有办学时间较短的城区学校,像金鹰小学、北辰小学、清水塘二小、清水塘三小;既有来自城市中心地带的学校,又有类似于金沙小学、自安小学这类农村偏远学校;既对小学进行了调研,同时也对部分中学进行了调研,像周南秀峰学校、北雅中学。 一、学校承担课后服务存在的主要困难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这10所学校学生课后服务都还处于初始阶段,学校能接受课后服务的人数平均只有百分之十左右。尤其是处于城市中心的学校,家长上下班时间更加严格,70%左右的孩子放学后,没有父母接送,“四点半难题”最为突出。相对而言,农村小学或城乡结合部学校的学生,家长上下班的相对较少,接送孩子方便,但也有30%的学生需要面对“四点半难题”。 如何解答“四点半难题”,部分学校已经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东风小学依托城市少年宫基地的优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活动;清水塘第二小学发挥学校艺术团的辐射作用,建立了多种艺术社团;清水塘第三小学利用学校跆拳道特色,开设了免费跆拳道课程;三角塘小学充分利用排球特色,课后排球训练有声有色;自安小学以减负为目的,利用放学后的时间为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孩子免费补课。 通过听取汇报,我们感觉到,10所学校领导虽然都意识到了课后服务工作的重要性,都有解决问题的紧迫感,但因为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课后服务工作仍然很不平衡,整体不尽如人意。课后服务需要解决的问题仍不少。 1.课后服务场地和仪器设备严重不足。 在调查的10所学校中,除5所新学校或者农村学校基本能满足校内课后服务场地需求外,其他学校都存在场地严重不足的问题。尤其是中心城区的中小学,由于学生人数庞大、校园面积太小,同时教学楼等教学设施都已最大化利用,不具备开展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场地条件。 教学仪器设备缺乏的问题也相当普遍。10所学校中,因为仪器设备不足,功能室达到标准化学校标准的也只有一部分。正常的教学都不够用,要开展课后服务,显然捉襟见肘。 2.樂意承担课后服务的专业教师严重缺乏。 中小学教师缺乏是目前我省中小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开福区全区56所中小学有在职教师1990余人,代课教师将近800人,几乎占到教师总数的30%。全区90%的学校都缺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更是紧缺。我们调研的10所学校都普遍反映,在现有教师条件下,开展课后服务,特别是学生音体美或其他学生感兴趣的专业课,即使有需求、有场地,也面临无人能教的尴尬。 3.课后服务责任重大,服务报酬难以落实,教师积极性不高。 我们在调查走访中了解到,老师们都认为课后服务十分重要,且十分必要。但基于他们现在实际的工作负担和现有的政策环境,大家普遍热情不高。老师们反映,即使没有课后服务,他们4点半后也没闲着,备课、批改作业、学习是常有的事,个别课时特别多的教师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课后服务有心无力。同时,国家对学校收费控制非常严格,在现有的政策环境下,课后服务无法向学生家长收取费用,老师要义务劳动,而且老师参与课后服务比参与课堂教学要承担更大的安全责任,这也削减了老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热情。 二、改进课后服务的政策建议 为了做好课后服务,教育部2017年2月出台了相关文件,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一些学校也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为做好课后服务提供政策指导和保障。但是,课后服务的主体和课后服务工作需要明确的政策问题还有很多,粗线条的文件如何操作、如何落实都还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尽快明确。 1.加强政府财政扶持,建立切实可行的经费保障机制。 2017年2月24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方式对参与课后服务的学校和教师给予适当补助,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文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校和教师在完成正常教学后,参与课后服务的报酬来源问题。但如何让“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落到实处,政府有关部门有必要按照学校人数,制定具体的补贴标准,及时发放。 在补贴工资报酬的同时,政府还要在学校课后服务设施、设备等硬件的建设、维护上给予经费上的支持。课后服务的内容、形式相较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特别是艺术、体育等各种兴趣教育的需求大,不少学校现有的功能教室、艺体教具、活动场地不足,需要大笔资金投入。一些设施设备本来不够的学校,需要投入更大。因此,政府要统筹规划,把课后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学校教学实施建设范畴,加大校内少年宫等设施建设,为课后服务提供足够场地保障。 2.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严加管理,确保课后服务安全。 学校开展学生课后服务后,学生放学不离校,给学校安全管理带来了更大的压力,特别是体育类的课后服务,安全隐患多。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都时刻绷紧安全神经。毫无疑问,学生安全问题应该放在课后服务的首要位置。要保证学生安全,不仅服务机构要建立健全严格的规章制度,落实服务人员职责,强化安全知识教育,制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措施,政府在安全监管上也不能缺位。公安交通、消防、卫生、食药监督等部门以及街道、社区都要加强对课后服务的监管,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学生安全。 3.将学校在职教师课后服务纳入绩效考核,将学校课后服务纳入学校考评体系。 课后服务不属于正常的学校教学范畴。根据教育部要求,参加课后服务须遵循家长自愿的原则。其实,目前还没有政策规定,教师必须参加校内的课后服务工作,教师参与课后服务也只能本着自愿的原则。然而,学校教师又是课后服务的主力军,为了鼓励教师参与课后服务,不仅要给予劳动报酬,还要列入年终的绩效考核中,与教师的评先评优挂钩,才能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激发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学校作为课后服务的主渠道,把学生课后服务当成自己的分内事,需要积极创造条件,严格管理,提供优质服务。教育主管部门则要对学校的课后服务纳入考评体系,进行量化考核。 4.要积极动员社会力量踊跃参与课后服务。 课后服务具有多样性、分散性等特点,管理难度大,单靠学校自身的服务和管理力量显然不够,还需要家长和社会热心人士的支持和参与。为此,要逐步建立一支以家长、志愿者积极参与的自愿服务队伍,满足课后服务的需要。通过家长委员会,遴选出一批工作热情高、服务能力强的家长作为相对固定的志愿者,轮流进驻课后服务现场。同时,要发挥社会一批热心公益人士,特别是年轻人和具备一定专业教学能力的志愿者的服务热情,参与课后服务。政府相关部门还要开展免费培训,对热心课后服务的志愿服务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成为校园课后服务不可或缺的力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