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总计划、单元计划_图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教案总计划、单元计划_图文

学期教学计划一、教学总目标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屮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二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邙艮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冋答简单的问题。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捉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教学资源分析1、教材基本结构和内容体系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这册教材的计算教学内容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这两部分内容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特别是表内乘法是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乘法,在计算吋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和一位数相乘。在量的计量方面,木册教材出现厘米和米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各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理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木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冇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2、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n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数学学科上学期期末考试情况班级人数内容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2.353数学44人49人49人0人89.8%100%100%0优秀生与后进生情况分析木班现在共有学生54人。从学生的年龄结构看,分为两个年龄段。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刚刚从外校转过来的,转学生犬部分用的是人教版的教材,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没有学,因此学生的基础层次差了一些其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不一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屮,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教师应尽量将他们缺失的知识补上,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上得到更多的发展。四、教学方法设计1.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全面把握课程的深度、广度,讲究教学的科学性、层次性,教学口的明确,讲解、示范准确。正确处理重点、难点、关键点之间的关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点;正确处理知识、能力、态度的关系,立足基础,渗透能力,端正态度;正确处理常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学习手段的关系,基本教学方法精益求精,现代教学手段不断创新。2.坚持索质教育的教学方向,教师既要讲好课,又要严格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对学牛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牛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思想情操和审美意识;注意学生的用眼卫生,保护学生视力。3.积极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案,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认真钻研必修课教学,积极探索选修课教学,组织好40分钟课堂教学并提高效率,做到不拖堂,不随意加课,专课专用、不加重学生的负担。4・坚持用普通话进行教学,重视说话、写字、实验操作等基木技能的规范训练,并严格要求学生课上使用普通话。正确处理讲与练的关系,力求讲得科学,练得有效,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重视能力的培养。5.重视讲课效果的信息反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讲课进度与讲授方法,力求使教与学两个方面协调一致。6.讲课语言应清晰,表达要准确、简练、生动。应使用普通话。板书要有计划性,讲究艺术性。仪容要整洁大方。无特殊情况,教师一律站立讲课。n五、本学期教研或科研的课题、措施、目标《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方案一、研究目标1、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尝试解答,检验结论,交流思想的能力。2、发展学生独立探究与合作的精神,学会通过同伴之间积极的相互影响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3、使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4、充分发挥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二、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程序。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有问题,才会激起碰撞和交流。问题是认识活动的起点,也是研究活动的开始。任何问题都离不开一定的情境。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或“冲突”,将他们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使之形成问题意识,激发认识冲动。2、提供时空,门主探究为学豪和供自主探究的时空是小学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的屮心环节。学生是否积极地参与研究活动,以及研究活动本身质量水平高低与否,直接影响着课堂研究性学习的成败和优劣。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任务是:(1)提供研究材料(2)确定研究形式(3)选择研究方法3、评价反思,丰富体验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学是一种体验。为此,提供足够的时空让学生去反思和体验研究发现的“过程”,是十分必耍的。六、课外活动计划1.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便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2.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讣学生在各种探索性的操作活动屮,通过观察、猜测、操作、讨论交流,感知、感受几何概念的含义及所学图形的特征,并借助图形表象进行推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3.表内乘法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4、以学生经验为基础,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充分利用貝和学具进行直观教学.5、5、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6、多设计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动,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n总计课时79新授课时59复习课时8机动课时12周次时间单元新授课题及课时周课时备注—-2016-8-22一单元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1)42016-8-23认识米(1)2016-8-25认识线段(1)2016-8-26确定长度单位(1)二2016-8-29一单兀第一单元复习(1)32016-8-30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1)831机动休息2016-9-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1)9.2州庆休息三2016-9-5进位加(1)42016-9-6练习二(1)2016-9-8不退位减(1)2016-9-9退位减(1)四2016-9-12练习三(1)22016-9-13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儿的数”的问题(1)9.15-17中秋休息五2016-9-18练习四(1)518日上周四课2016-9-19连加、连减(1)2016-9-20加减混合(1)2016-9-22练习五(1)2016-9-23解决问题(1)六2016-9-26练习六(1)42016-9-27整理和复习(1)2016-9-29练习七(1)n总计课时79新授课时59复习课时8机动课时12周次时间单元新授课题及课时周课时备注2016-9-30第二单元复习(1)七2016-10-8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1)61Q1-10.7国场息89上周;周…课2016-10-9直角的初步认识(1)2016-10-10锐角和钝角的初步认识(1)2016-10-11用三角尺拼角(1)2016-10-13四单元第三单元复习(1)2016-10-14乘法的初步认识(1)八2016-10-17练习九(一)(1)42016-10-18练习九(二)(1)2016-10-205的乘法口诀(1)2016-10-21练习十(1)九2016-10-242、3、4的乘法口诀(1)42016-10-25练习1**(1)2016-10-27乘加乘减(1)2016-10-286的乘法口诀(1)十2016-10-31练习十三(1)42016-11-1解决问题(1)2016-11-3练习十四(1)2016-11-4整理和复习(1)十一2016-11-7五单元第四单元复习(1)42016-11-8观察物体(1)n总计课时79新授课时59复习课时8机动课时12周次时间单元新授课题及课时周课时备注2016-11-10观察立体图形(1)2016-11-11第五单元复习(1)十二2016-11-14六单元7的乘法口诀(1)42016-11-15练习十七(1)2016-11-178的乘法口诀(1)2016-11-18练习十八(1)十三2016-11-21简单的乘法应用题(1)42016-11-229的乘法口诀(1)2016-11-24练习二十(1)2016-11-25解决问题(1)十四2016-11-28整理和复习(1)42016-11-29量量,比比(1)2016-12-1第六单元复习(1)2016-12-2七单元认识几吋几分(1)I-.W-2016-12-5时间推算(1)42016-12-6练习二十三(1)2016-12-8第七单元复习(1)2016-12-9八单元简单的排列(1)十六2016-12-12简单的组合(1)42016-12-13第八单元复习(1)2016-12-15九单兀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的复习(1)n总计课时79新授课时59复习课时8机动课时12|周次时间单元新授课题及课时周课时备注2016-12-16表内乘法的复习(1)十七2016-12-19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的复习(1)42016-12-20观察物体认识吋间的复习(1)2016-12-22期末复习(1)2016-12-23期末复习(1)十八2016-12-262016-12-30期末总复习(4)4期末专项、专科检测十九2017-1-4—2017-1-6期末总复习(2)21.1-1.3元旦休息1二十2017-1-9—2017-1-13期末总复习(4)4n第-单元教学计划一、本单元知识结构及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通过第一学期“比长短”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米和厘米是两个最基本的长度单位,如果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进行估测或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茕比如,学生形成了1厘米、1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就不至于产生“1米=10厘米”的错误,才有可能利用表象进行一些简单的估测,如估计窗的宽和高约是几米。反过來,学生在进行实际测量的活动中,也能进一步加深和巩固有关长度单位的观念。线段的概念与直线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直线的概念比较抽象,教学时无法借助实际例了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因此教材在这里不教学直线,只教学线段,采取给出线段直接描述的方式说明什么是线段。二、教材的主要内容及知识点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耍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5.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三、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1、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2、用刻度尺量和I田i线段的长度n一、本单元知识结构及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网位数的笔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中算的网位数加、减两位数和整I•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的估算等内容。进位加法部分,教材共安排了两道例题,例1着重解决笔算加法写竖式时如何对位的问题,例2着重解决从个位加起的计算顺序问题。进位加法部分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个位上的数相加满I•如何向I•位进位的问题,二是笔算两位数加法计算方法的总结。两位数减两位数,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冇了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基础,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对于学生來说并不困难,所以教材只安排了一道例题,例题重点解决如何对位和计算顺序的问题。退位减法既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同时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让学生装在全面了解其计算过程和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出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实际上是前面所学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更新的综合运用,除计算顺序外没有多少新知识。本单元教材突出了单元知识的整理,在全而整理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安排了练习七,以全面巩固100以内加减法知识,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提高计算能力。二、教材的主要内容及知识点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屮的一些简单问题。三、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1、掌握并理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2、掌握并理解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n一、本单元知识结构及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本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岀角和直角,并从观察实物屮抽象岀所学的角和直角,使学牛经历数学知识抽彖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角和直角本册是第一次岀现,只要求通过各种实际活动初步认识即可。如认识角,只要通过折一折、做一做等活动使学生对角和直角有些感性认识,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角;它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会画角就可以了。关于角和直角的其他知识,将在以后的教材中进一步学习。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内容虽然浅显,但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语言必须是科学的、准确的。二、教材的主要内容及知识点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3.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角、直角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三、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会辨认直角。2、帮助学生建立角、直角的空间观念n一、本单元知识结构及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其中,4、6的乘法口诀是教学的难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是让学生认识并理解同数连加和乘法的关系。“乘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第一,以学生活动情境提供同数相加的式题,进而引岀乘法运算。第二,沟通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教材结合具体活动情景,从让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开始,结合具体的事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逐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对2〜6乘法口诀的编排做了较大改进。在出现网个相应乘法算式的基础上归纳该句口诀。分三段教学。在“2、3、4的乘法口诀”后面,编排了“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同一组口诀中两句相邻口诀Z间的关系,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口诀。本单元的“用数学”是结合乘法口诀(乘法计算)出现的。对“用数学”内容的呈现,注重用学生熟悉和喜爱的事物和事例设计情境,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生动有趣的资源。二、教材的主要内容及知识点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熟记2〜6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2、4、6的乘法口诀n第五单元教学计划一、本单元知识结构及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而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几何中的“三视图”是工程制图、机械制图的基础,在这里述不是正式教学三视图,只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本单元只是让学生观察具体的实物,以后述将学习观察较为抽彖的几何图形。例1展示了三名学生分别从前而、侧而、后而观察一个恐龙玩具的情景图,下而给出从这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让学生判断这三种形状分别是谁看到的。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学生无论选择了哪个观察点,观察到的只是物体的英屮一部分,观察点不同,看到的形状也是不同的。只有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会形成这个物体的完整表彖。对称是--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包括轴对称(也叫反转对称)、屮心对称、平移对称、旋传对称和镜而对称等多种形式。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屮具冇对称性质的事物很多,学生对丁对称现彖并不很陌生,例如,许多艺术作品、建筑设计屮都体现了对称的风格。对称的物体给人一种匀称、均衡的感觉,一种美感。本册教材屮的对称,仅限于轴对称和镜而对称。第68页的内容是认识轴对称图形。教材借助丁生活中的实例和学生的操作活动,判断哪些物体是对称的,找出对称轴,并初步地、感性地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而对于“轴对称图形”的名称以及“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的性质,教材屮并没冇明确给出,也不要求学生掌握。二、教材的主要内容及知识点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彖,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4.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三、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重点:1、体验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也不同2、会画对称及简单的轴对称图形。难点: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突破重难点的措施: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帮助学牛建立空间观念。教学吋注意让学牛多动手画一画、看一看、想一想。n一、本单元知识结构及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本单元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乘法口诀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务必熟练掌握。木单元的教学内容有:7的乘法口诀、8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表以及用7〜9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生对乘法口诀已不再陌生,在表内乘法(一)的学习过程屮已经掌握了2、3、4、5、6的乘法口诀的推导、应用,但是7〜9的乘法口诀比较复杂(7〜9的乘法口诀里面两句口诀跨度大,学生不好记忆),对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习2〜6乘法口诀的思考方法和学习经验來学习7〜9的乘法口诀;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倡合作交流,以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和创新意识。二、教材的主要内容及知识点1.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9乘法口诀的来源。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7〜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3.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三、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毎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口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1、随着口诀句数增多和数廿的增人,记忆口诀是比较困难的问题。2、在解决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Z间的关系也是比较困难的。n第七单元教学计划一、本单元知识结构及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钟而,能认读整时,对时间也冇了一定的感性认识,Ifu时间单位不像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彖,再加之相邻时间单位的进率是60,所以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木单元新知屮的认识“分”,涉及到数格子,对于“大格、小格”,学生都未接触过,容易混淆。二年级学生以随意注意为主,容易为内容活泼、形式新颖的学习活动所吸引。所以教学时可以借助直观教貝,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钟而并掌握看钟表的方法,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二、教材的主要内容及知识点本单元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儿时儿分,懂得时分之间的进率,并能简单推算时间,是在学生对作息时间有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吋间单位具有抽象性,吋间进率具有复杂性,低年级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还有一定难度。因此。教材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便于理解。三、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分,知道“1时二60分”。2、初步建立时与分的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在具休的情境中学会推算时间,增强数学应用意识。4、懂得珍惜时间,从小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重点:1、掌握认识时间的具体方法。2、掌握合情的推理方法。难点:知道分针是怎样计时的,理解时与分的关系。n一、本单元知识结构及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吋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有关逻辑推理知识也是人们在牛活和科研中很重要的知识,人们从事学习、科研、经济和法律活动(如侦破、审理案件)都要用到推理,计算机就是以数学逻辑为基础的。《标准》中指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传统教材屮没有单独编排这部分内容,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本套实验教材试图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重在向学牛渗透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冇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组合来解决的知识。如体育中足球、乒乓球的比赛场次,密码箱屮密码的排列数,电话机容量超过多少电话号码就要升位等等。在数学学习中经常要用到推理,如加法和乘法的一-些运算定律的推导过程,能被2、5、3整除的数的推导等等。本单元注意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进行学习。如在例1屮安排了学生用数字卡片摆两位数的情境,在做一做屮安排了学生握手的活动;在例2中安排了猜球游戏,在“做一做”中安排了猜年龄游戏。二、教材的主要内容及知识点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1.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三、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n一、本单元知识结构及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本单元的教学要在学生对本册教学内容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对本册内容进行整理和复习,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做好补救工作。通过在教师引导下系统地整理和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回忆并巩固旧知识,并将知识系统化,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本学期学习的内容,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二、教材的主要内容及知识点木单元主要有六个部分: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表内乘法、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认识时间。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突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中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三、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全面回顾、梳理、总结所学内容,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回顾学生回顾学习过程中最冇趣的事情,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3、初步了解总复习的方法,初步感受复习的作用。重点:熟悉各知识点的基本知识结构。难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