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22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风险管理报告(模板)—风险计划—项目计划
附件2:风险管理报告(模版)编写:×××风险管理参加人员:×××××××××日期:年月日评审:×××日期:年月日批准:×××日期:年月日XXXXXXXXXXXXXXXX公司(盖章)n目录第一章概述第二章风险管理人员及其职责分工第三章风险可接受准则第四章预期用途和与安全性有关的特征的判定第五章判定可预见的危害、危害分析及初始风险控制方案第六章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和风险控制措施验证第七章综合剩余风险评价第八章生产和生产后信息第九章风险管理评审结论n第一章概述1.编制依据1.1相关标准(按企业所生产产品的类型列举相关标准,以下标准为举例)1)YY0316-2008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2)注册产品标准(XXXXYZB/国XXXX-2009)3)其他标准1.2产品的有关资料1)使用说明书2)医院使用情况、维修记录、顾客投诉、意外事故记录等3)专业文献中的文章和其他信息2.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文是对XXXX进行风险管理的报告,报告中对XXXX产品在上市后风险管理情况进行总体评价,所有的可能危害以及每一个危害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判定。对于每种危害可能产生损害的严重度和危害的发生概率进行了估计。在某一风险水平不可接受时,采取了降低见的控制措施,同时,对采取风险措施后的剩余风险进行了可接受性评价,证实对产品的风险已进行了管理,并且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本报告适用于……产品,该产品处于批量生产阶段。3.产品描述本风险管理的对象是……(如能加入照片或图片最好),产品概述、机理、用途适应症:禁忌症:设备由以下部分组成:(文字描述或示意图)4.风险管理计划及实施情况简述XXXX产品于20XX年开始策划立项。立项同时,我们就针对该产品进行了风险管理活动的策划,指定了风险管理计划(文件编号:XXXX,版本号XX)。该风险管理计划确定了风险管理活动范围、参加人员及职责和权限的分配、基于制造商决定可接受风险方针的风险可接受性准则,包括在损害发生概率不能估计时的可接受风险的准则、风险管理活动计划等内容。XXXX产品于20XX年开始批量生产,未发生设计、材料、工艺等方面的变更(或者发生了XXXX方面的变更,公司已针对变更情况制订了风险管理计划并实施了风险评估及纠正)。n第二章风险管理人员及其职责分工风险管理小组(team):评审人员部门职务职责和权限XXX总经理评审组组长对风险管理的实施负责XXX技术部组员从技术角度估计故障的发生概率n第三章风险可接受准则1.风险的严重度水平等级名称代号系统风险定义轻度1轻度伤害或无伤中度2中等伤害致命3一人死亡或重伤灾难性4多人死亡或重伤2.风险的概率分级等级名称发生概率举例说明极少1<10-6非常少210-4~10-6很少310-2~10-4偶尔410-1~10-2有时51~10-1经常6>13.风险评价准则概率严重程度4321灾难性致命中度轻度经常6UUUR有时5UURR偶尔4URRR很少3RRRA非常少2RRAA极少1AAAA说明:A:可接受的风险;R:合理可行降低(ALARP)的风险;U:不经过风险/收益分析即判定为不可接受的风险n第四章预期用途和与安全性有关的特征的判定企业以YY0316-2008附录C为基础对医疗器械预期用途和与安全性有关的特征进行了判定,通过对涉及医疗器械的制造、预期使用者、预期用途、合理可预见的误用和最终处置等等提出一系列问题的方法,逐步了解该产品的安全性特征,为进一步的风险分析打下基础,XXXX产品安全特征问题清单如下:表1XXXX产品安全特征问题清单问题内容特征判定可能的危害危害标识C.2.1医疗器械的预期用途是什么和怎样使用医疗器械?C.2.2医疗器械是否预期植入?C.2.3医疗器械是否预期和患者或其他人员接触?C.2.4在医疗器械中利用何种材料或组分,或与医疗器械共同使用或与其接触?C.2.5是否有能量给予患者或从患者身上获取?C.2.6是否有物质提供给患者或从患者身上提取?C.2.7医疗器械是否处理生物材料用于随后的再次使用、输液/血或移植?C.2.8n医疗器械是否以无菌形式提供或预期由使用者灭菌,或用其它微生物学控制方法灭菌?C.2.9医疗器械是否预期由用户进行常规清洁和消毒?C.2.10医疗器械是否预期改善患者的环境?C.2.11是否进行测量?C.2.12医疗器械是否进行分析处理?C.2.13医疗器械是否预期和其它医疗器械、医药或其它医疗技术联合使用?C.2.14是否有不希望的能量或物质输出?C.2.15医疗器械是否对环境影响敏感?C.2.16医疗器械是否影响环境?C.2.17医疗器械是否有基本的消耗品或附件?C.2.18是否需要维护和校准?C.2.19医疗器械是否有软件?C.2.20医疗器械是否有储存寿命限制?C.2.21是否有延时或长期使用效应?C.2.22医疗器械承受何种机械力?C.2.23什么决定医疗器械的寿命?C.2.24医疗器械是否预期一次性使用?C.2.25医疗器械是否需要安全地退出运行或处置?C.2.26n医疗器械的安装或使用是否要求专门的培训或专门的技能?C.2.27如何提供安全使用信息?C.2.28是否需要建立或引入新的制造过程?附录AC.2.29医疗器械的成功使用,是否关键取决于人为因素,例如用户界面?C.2.29.1用户界面设计特性是否可能促成使用错误?C.2.29.2医疗器械是否在因分散注意力而导致使用错误的环境中使用?C.2.29.3医疗器械是否有连接部分或附件?C.2.29.4医疗器械是否有控制接口?C.2.29.5医疗器械是否显示信息?C.2.29.6医疗器械是否由菜单控制?C.2.29.7医疗器械是否由具有特殊需要的人使用?C.2.29.8用户界面能否用于启动使用者动作?C.2.30医疗器械是否使用报警系统?C.2.31医疗器械可能以什么方式被故意地误用?C.2.32医疗器械是否持有患者护理的关键数据?C.2.33n医疗器械是否预期为移动式或便携式?C.2.34医疗器械的使用是否依赖于基本性能?第五章判定可预见的危害、危害分析及初始风险控制方案n企业在对危害分析中,已考虑合理可预见的情况,它们包括正常条件下、故障条件下;对危害产生的后果或损害包括:对于患者的危害、对于操作者的危害、对于维修人员的危害、对于附近人员的危害、对于环境的危害。XXXX产品的初始危害分析表见表2,包括可预见的事件序列、危害处境和可发生的损害及初始风险控制方案分析表2:XXXX产品的初始危害分析表危害类型编号可预见的事件及事件序列危害处境产生的后果或损害初始风险控制方案分析电能危害H1能量危害H2信息危害H3生物危害H4电能危害H5运行危害H6电磁能危害H7机械能危害H8。。。。。。n第六章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和风险控制措施验证公司对已知危害进行风险评价,按照风险可接受准则判断每个危害的风险是否达到可接受水平,对合理可行降低的风险、不经过风险/收益分析既判定为不可接受的风险采取控制措施,并对具体措施进行实施验证,同时重新对采取措施后的风险进行估计,确认其风险水平是否可接受。XXXX产品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措施记录表见表3:n表3XXXX产品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措施记录表见表危害编号危害类型风险估计采取控制措施采取新措施后风险估计是否产生新的风险(若是,评定新风险)备注严重度概率风险水平(初始)措施计划实施验证严重度概率风险水平严重度概率风险水平H1电能危害H2能量危害H3信息危害H4生物危害H5电能危害H6运行危害H7电磁能危害H8机械能危害。。。。。。n第七章综合剩余风险评价公司在采取降低风险的措施后,……等危害的风险已降到广泛可接受的程度,……等危害的风险也降到了合理可行降低的程度。(还要说明采取降低风险的措施后,有没有引入新的风险,若有,则须进行再次评价和控制),经评审小组确认:产品综合剩余风险可接受。具体评价方面:1)单个风险的风险控制是否有相互矛盾的要求?结论:尚未发现现有风险控制有相互矛盾的情况。2)警告的评审(包括警告是否过多?)结论:警告的提示清晰,符合规范。3)说明书的评审(包括是否有矛盾的地方,是否难以遵守)结论:产品说明书符合10号令及产品专用安全标准要求,相关产品安全方面的描述清晰易懂,易于使用者阅读。4)和同类产品进行比较结论:通过与XXX公司的XXX型XX产品进行的临床、性能、功能比较比较认为产品与目前市场上反映较好的XXX公司的XXX型XX产品从性能指标到功能及临床使用上是相同的。5)与类似功能产品进行比较(必要时)6)专家结论结论:风险管理评审小组在分析了以上方面,并临床应用专家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后,一致评价,本产品的综合剩余风险可接受。n第八章生产和生产后信息医疗器械XXXX产品已正式投入生产并上市,公司已对生产和生产后信息收集和评审,并填写了XXXX产品生产和生产后信息收集表(表4),以决定是否需要改进产品(尤其安全性)和服务该项目风险管理负责人对得到的生产和生产后信息进行管理,必要时,风险管理小组开展活动实施动态风险管理。表4:XXXX产品生产和生产后信息收集表信息类型序号信息内容来源内部信息12345外部信息12345n第九章风险管理评审结论风险管理评审小组经过对XXXX产品评审,认为:-风险管理计划已被适当地实施;-综合剩余风险是可接受的;-已有适当方法获得相关生产和生产后信息,并在适当时启动动态风险管理程序。XXXX产品全部剩余风险处于风险可接受准则的可接受范围内,且收益超过风险。签名:目录1.风险管理目的2.风险管理活动范围3.职责和权限的分配4.风险管理活动策划5.风险控制措施验证活动6.风险管理活动的评审和验证要求7.风险的可接受性准则8.生产和生产后信息收集和评审活动n风险管理计划1.风险管理目的通过对本公司设计开发和生产的系列型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价和控制以及生产后信息的评价,确保产品的所有风险均处于可接受的水平。2.风险管理活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设计开发和生产的系列型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在产品实现全过程的风险管理活动的控制,如产品实现的策划、与顾客有关的过程、设计和开发、采购、生产和服务提供、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等风险管理活动的控制。3.职责和权限的分配3.1.总经理1)提供风险管理所需的资源;2)批准风险管理计划;3)批准风险管理报告。3.2.总工程师n1)全面负责产品技术及质量有关风险管理;2)参与风险分析和评价。3.3.办公室1)负责对参与风险管理人员的资格认可;2)全面监督、组织实施风险管理活动;3)参与风险分析和评价。3.4.财务部1)提供采购过程与风险有关的相关信息;2)参与风险分析和评价。3.5.生产部1)提供生产过程与风险有关的相关信息;2)在生产过程中采取风险控制措施,降低或消除风险;3)参与风险分析和评价。3.6.技质部1)编制风险管理计划;2)编制风险管理报告;3)负责风险分析和评价;4)对风险控制措施的结果进行验证;5)负责不合格品的评审;6)组织实施风险管理活动。3.7.销售部1)参与对售出产品的质量跟踪,并反馈相关信息;2)参与风险分析和评价。3.8.售后服务部1)负责对售出产品的质量跟踪,并反馈相关信息;2)参与风险分析和评价。4.风险管理活动策划4.1新产品的风险管理活动策划1)在设计开发阶段进行风险管理;n2)技质部按照本公司质量手册7.3要求,编制《风险分析报告》。4.2已注册产品的风险管理活动策划1)每三年进行一次生产后信息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决定是否对风险进行分析、评价和控制;2)每年由技质部负责风险管理活动记录文档的评审;3)本次风险管理活动完成后,由技质部负责编制风险管理报告。4)如果产品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或不良事件,要立即启动风险管理流程(执行YY/T0316-2008规定的风险管理流程),针对发生的问题,进行风险分析、评价和控制。5.风险控制措施验证活动1)验证风险控制措施已在最终设计中得到实施;2)验证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3)所有的对风险控制措施的结果进行验证的活动由技质部负责组织实施;4)验证活动完成后,由技质部负责记录保持文档。6.风险管理活动的评审和验证要求1)技质部组织参与风险管理的相关部门对风险管理文档进行评审;2)技质部对风险控制措施的结果进行验证。7.风险的可接受性准则7.1风险的概率分级表示符系数值风险发生概率定量分析的范围概率的定性描述备注P55≥10-2经常P4410-3~10-2有时P3310-4~10-3偶然P2210-5~10-4很少P11<10-5非常少7.2风险的严重度水平表示符系数值风险严重度定量的描述风险严重度定性的描述备注S11可忽略不便或暂时不适nS22轻度导致不要求专业医疗介入的暂时伤害或损伤S33严重导致要求专业医疗介入的伤害或损伤S44危重的导致永久性损伤或危及生命的损伤S55灾难性的导致患者死亡7.3风险评价准则P5ALARP(合理可行)区ALARP(合理可行)区不容许区不容许区不容许区P4广泛可接受区ALARP(合理可行)区ALARP(合理可行)区不容许区不容许区P3广泛可接受区ALARP(合理可行)区ALARP(合理可行)区ALARP(合理可行)区不容许区P2广泛可接受区广泛可接受区ALARP(合理可行)区ALARP(合理可行)区ALARP(合理可行)区P1广泛可接受区广泛可接受区广泛可接受区广泛可接受区ALARP(合理可行)区概率严重度S1S2S3S4S57.4风险评价准则系数值分析根据上述风险评价准则所构成的5×5风险评价矩阵图,确定风险可接受区域。7.4.1可接受系数AcAc=Pi×Sin7.4.2广泛可接受区Ac≦4该区域内,风险是可以接受的,并且不需要主动采取风险控制。7.4.3ALARP(合理可行)区4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