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 ‎  一、基本情况:‎ ‎  本级大部分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集体观念浓厚,有较好的班风、学风,学生间能相互帮助。积极参加各项有益活动,课后自觉学习,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有小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自觉性,有时放松自己的要求,违反课堂纪律,课后不复习,故学习成绩不理想。为此,本学期结合实际情况,想方设法,把学风、班风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  二、工作目标:‎ ‎  通过各种生动有趣的教育方式,加强对学生进行集体观念、爱国主义、尊师守纪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促进良好的班风、学风形式。‎ ‎  三、教学措施:‎ ‎  1、坚持正面教育,采取摆事实、讲道理的说服教育方法,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 ‎  2、结合思想品德教材特点,渗透到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灵活学习《小学生守则》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 ‎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得到思想教育。‎ ‎  4、采用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5、以法治教,扬教育新风。认真学习素质教育基本要求,把转变教育观念真正落实到严格执行素质教育要求的实际行动中去,确立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要求的现代化评价观念。‎ ‎  6、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不但做到补差,而且勤于培优;要全面关心学生成长,不仅要重视智育,而且更重视德育;要尊重学生,不但在课堂上要关爱,而且要在课外更要体现师情;要多调查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要既做学生的老师,又要做学生的朋友。‎ ‎  7、改革课堂教学,加大素质教育力度。‎ ‎  (1)课堂教学理念要新。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现代化教学观念,加强学科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让学生在“差异发展,体验成功”中学有特长,发展个性,使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贯彻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之中。‎ ‎  (2)课堂教学目标要明。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使每一个学生“会走进教材,能迈出课堂”。鼓励教师尝试计算机网络支持下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时时动脑,突出思维训练;让学生时时动口,认清口语表达作用;让学生时时动手,强化操作实践。把信息技术纳入学科教学,积极尝试多媒体教学实践。‎ ‎  (3)课堂教学策略要准。‎ ‎  ①教学形式:面对全班的讲授,要启发引导;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启发,要差异发展;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和动笔练习,要自主探索。让学生在“多读、多想、多说、多写、多讨论、多交流”中学会学习。‎ ‎  ②训练方式:轻声自读、自说、同桌互读互说,小组讨论探索、全班交流评价。教学时要增加自学环节,强化探索讨论加强课堂训练。‎ ‎  ③课堂教学都要强调学生主动发展。教学时让学生:动手做--实践与操作;动眼看--观察事物;动脑想--想象与分析;动口议—交流与讨论;动耳听—听教师与同学的发言。‎ ‎  四、每周工作行事历:略 ‎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2‎ ‎  一、教材分析:‎ ‎  三年级下册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这一教育主题表达了编者明确的设计意图和课程标准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内容。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 ‎  每课的内容力求打破学科界限,将各学科的内容综合起来,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每个单元所涵盖的课文内容表现为一组完整的经验和一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单元中的每一课又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单元主题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 ‎  三年级上册共安排了四个单元主题,即:“我的邻里生活”“我的成长与学校”“我的成长与他人”“家乡哺育了我”。这四个主题将来源于不同生活领域的素材整合为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主题与活动,这些主题与内容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 ‎  二、教学总目标:‎ ‎  1.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感受,获得对家庭、学校、社区的初步认识,树立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 ‎  2.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促进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的关注。‎ ‎  3.教材中没有理性的说教,而是对儿童生活的真实呈现。都是从儿童生活中一些平常的现象切入,引起儿童对生活的思考和关注。‎ ‎  4.培养对学生道德判断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 ‎  三、教学重点:教材在选择切入点时,力求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入手,采用第一人称的表现方式,来增强教材与学生的亲近感。教学中应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融为一体。‎ ‎  教师要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教师要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  四、教学难点:‎ ‎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的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  五、班级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28名,其中女生15人,男生13人,此班学生思想素质比较高,上进心比较强,人人热爱班集体,个个能为班集体争光添彩。学习的劲头足,互助精神强,差生的学习习惯有了好转,成绩也在慢慢提高。此班干部责任心强,有为大家服务的精神。卫生意识比较强,良好的卫生习惯已经养成。‎ ‎  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优差悬殊较大,存在着严重的两极分化,一部分接受能力偏低的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上课听讲走神,爱摆弄小东西,思想开“小车”,作业态度不端正,书写质量差,拖拉现象严重。‎ ‎  六、教学措施 ‎  1.利用直观教具,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  2.通过各种有趣的机械操练、意义操练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  3.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 ‎  4.力体现“用中学、学中用”的原则。‎ ‎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3‎ ‎  一、 指导思想 ‎  以市、区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的重要精神和《三个理念》为指导 ‎  思想,探讨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以“五爱”为中心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  二、目标 ‎  通过本册教材的教学,使学生知道尊敬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学生懂得幸福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做事要有责任心以及做人要诚实的道理;培养学生爱劳动、爱科学、爱集体的好思想,教育学生养成在学习上认真、踏实,不怕困难,在游戏、活动中守规则、讲安全,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不欺侮弱小,对外宾热情大方,有礼貌和不乱花钱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  三、学生情况分析 ‎  本班共有学生8人,其中男生2人,女生6人。本班学生活动性强,所以在纪律方面还有待加强教育。总的来说,学生荣誉感较强,对班级的事情较关心。个别同学由于家人的宠爱,遇事斤斤计较,心理素质差,动不动掉眼泪,请家长出马,还须加强教育。‎ ‎  四、教材分析 ‎  本册教材共14课,有66幅图。按德育目标分为11个教学单元:‎ ‎  第一单元进行尊敬师长的教育;第二、三课进行爱祖国的教育;第四、五课进行努力学习的教育;第六课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第七课进行遵纪守法的教育;第八课进行文明礼貌教育;第九课进行团结友爱的教育;第十课进行热爱科学的教育;第十一课进行认真负责的教育;第十二、十三课进行诚实正直的教育;第十四课进行勤俭节约的教育。‎ ‎  本册教材是在二年级教育的基础上,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知识面的逐步扩大,道德认识水平的逐年提高的实际,进一步加强日常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使他们逐步知道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同时,加强爱祖国、爱科学、爱劳动等方面的教育。‎ ‎  本册教材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方式及道德认识的特点,课文坚持图文并茂,以具体形象,浅显易懂的故事为主体,把思想教育寓于故事之中,使学生易于理解,乐于接受。努力做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  五、教学进度 ‎  周次 教学内容 备注 ‎  1 第一课 毛泽东尊师 ‎  2 第二课 我是中国人 ‎  3 第三课 活着就是为了祖国 ‎  4 第四课 学习要踏实 ‎  5 国庆节 ‎  6 第五课 滴水穿石 ‎  7 第六课 劳动创造幸福 ‎  8 第七课 猴子渡河 ‎  9 第八课 中国小朋友真好 ‎  10 第九课 关心爱护弟妹 ‎  11 第十课 从小爱科学 ‎  12 第十一课 第十二块纱布 ‎  13 第十二课 做诚实的人 ‎  14 第十三课 在评选的时候 ‎  15 机动 ‎  16 第十四课 不乱话钱 ‎  17 复习 ‎  18 复习 ‎  19 考试 ‎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4‎ ‎  一、教材分析:‎ ‎  本册教材共三个单元。第一单元“在集体中成长”中共三个活动主题,分别是:“我们是一个集体”、“快乐的集体生活”、“大家都是好朋友”;第二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中共两个活动主题,分别是:“欢迎到我家乡来”、“家乡的故事”;第三单元“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共三个活动主题,分别是:“垃圾带来的烦恼”、“节约用水”、“环境好我快乐”。‎ ‎  二、教学目标:‎ ‎  1、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对人宽容。‎ ‎  2、理解和体验做人要诚实守信,学会尊重人。‎ ‎  3、感受与同学间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 ‎  4、体会真诚相待、相互理解、讲信用的可贵。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男女同学之间友好交往,相互尊重。‎ ‎  5、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对自己承担的任务负责。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快乐。‎ ‎  6、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 ‎  7、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本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 ‎  8、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  9、了解家乡的优秀人物,向他们学习。‎ ‎  10、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和各种迷信活动。‎ ‎  11、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 ‎  三、教学措施 ‎  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养成这几个良好习惯:守纪、守信、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收集资料的良好学习习惯和通过现象看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教学中还要实现多样活动贯穿,我们要明确教学的过程不是学科的逻辑过程而是活动的过程,要以活动为链条,教学过程是学生活动串,以活动为引领展开教学过程。并且活动要讲求实效,还要做到与班队活动相结合。‎ ‎  实施教学时,特别渗透这几个理念:课程要面向学生生活;学生生活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只是范例,教材呈现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比是单薄的。因此,我们要对教材内容做适当的拓展延伸。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做到对学生及时鼓励评价,以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发展。努力实现个性化评价,实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的多样化。‎ ‎  四、学情分析:‎ ‎  学生的智力情况不一,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养成也各不相同;思想品质、行为表现更不相同。经过一年多的教育,他们的思想品质逐步上升。能关心集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  能自觉维护班级和学校荣誉。拾金不昧,助人为乐。但也有少部分同学在学习上浮华,劳动中怕吃苦,自觉性比较差,往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或头脑一时热控制不住自己,出现打骂现象、私拿行为;个别学生集体观念较差。这些都得在本学期结合思想品德教育课进行明理,教育强化落实。努力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  五、课时安排:‎ ‎  1、我们是一个集体 2周 ‎  2、 快乐的集体生活 2周 ‎  3、 大家都是好朋友 2周 ‎  4、 欢迎到我家乡来 2周 ‎  5、 家乡的故事 1周 ‎  6、 垃圾的烦恼 2周 ‎  7、 节约用水 2周 ‎  8、 环境好,我快乐 1周 ‎  9、 总复习。‎ ‎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5‎ ‎  一、班级情况分析 ‎  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会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  二、教材分析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材共设计了四个单元,这四个单元主题所涉及内容是对这个年龄阶段儿童具有重要影响的、在儿童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互动关系(如来自社会的爱)。‎ ‎  这四个单元教育主题是:第一单元主要是在爱的阳光下;第二单元主要是我们共欢乐;第三单元主要是生活不能没有他们;第四单元主要是寻路和行路。‎ ‎  三、教材重点难点 ‎  “寻路和行路”这一教育主题是本册教材的重难点,本主题以儿童的成长与安全的关系为教育内容,从校外探路出发,激发学生对出行有很大的学问认识,最后落实到保护自己的安全教育。‎ ‎  四、教学目标 ‎  总要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  1、引导学生在家人爱的关怀下,懂得爸爸、妈妈的艰辛,以达到关爱社会。‎ ‎  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  3、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会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理解感谢他人。‎ ‎  4、初步了解个人外出要注意些什么,初步学看平面图,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懂得安全的重要性。‎ ‎  五、教学措施 ‎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懂得爱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 ‎  2、发挥艺术形式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效能,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  3、重视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强调评价过程化,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 ‎  4、开发教学资源,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使本课程教学走向家庭、社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该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  5、重视教学反思,在反思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  六、教学进度 ‎  周次教学内容教时 ‎  11、家人的爱(第一单元)2‎ ‎  2活动天地:为家人做事2‎ ‎  32、读懂爸爸妈妈的心2‎ ‎  4活动天地:有话大家说2‎ ‎  53、来自社会的爱2‎ ‎  6听听老师的心里话2‎ ‎  7清明节 ‎  81、不一样的你我他(第二单元)2‎ ‎  9我们一起来作画1‎ ‎  102、换个角度想一想2‎ ‎  11五一国际劳动节 ‎  123、分享快乐2‎ ‎  131、我们的生活需要谁(第三单元)2‎ ‎  142、阿姨叔叔辛苦了2‎ ‎  15端午节 ‎  163、说声谢谢2‎ ‎  171、学看平面图2‎ ‎  182、校外探路2‎ ‎  193、出行的学问2‎ ‎  20期末复习考试3‎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