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心得)之新课改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思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心得)之新课改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思考

地理论文之新课改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思考 ‎ 地理论文之新课改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思考 ‎ 地理论文之新课改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思考 ‎ 内容提要:新课改地理教学中要求学生转变以往学习中单一的、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而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究其本质就是要切实的、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唯其如此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地理教学中得以生成并不断成长,关键词:课堂参与度,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主体地位。       新课改地理教学中要求学生转变以往学习中单一的、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而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究其本质就是要切实的、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唯其如此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地理教学中得以生成并不断成长,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呢?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体会,以期有抛砖引玉之效。在地理教学活动中,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核心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认识和沟通并不只限于智力活动,同时也有非智力因素参与并影响着教学活动。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的动机、信心、情感、兴趣、意志、情绪、习惯和方法等,这些因素在智力因素中虽然不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但它积极作用于智力活动,对智力活动起动力和调节作用。那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使非智力因素得到最大的发挥呢?一、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1、理想的地理教学应该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过程,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兴趣是成功之母,浓厚的兴趣可以对学习起到稳定和巩固作用,而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灵感。在教学中,教师经常运用形象直观的地理模型、图片、图表、录像、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可以把复杂纷繁的地理知识由近及远、由陌生变熟悉、由难于理解变得易于掌握。课上多采用小组间提问、个人间互问互答等竞赛形式以及主题辩论形式等引导学生大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讨并解决问题,多角度的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讲地质构造时用地质构造模型就能直观的让学生明白各种地质构造的区别及构成原理;用多媒体展示地震、火山喷发、台风会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用“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一段歌词就将学生们带到奔流不息的长江,在欢快的气氛中,遥远而抽象的地理知识变得具体而生动,由此就会逐渐形成稳定的学习兴趣。课堂中偶尔加一些知识竞赛不但可以使学生思维异常活跃,还可创设一种和谐、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    2、组织学生野外考察:学生对家乡都有着特殊的感情,对家乡的地理事物有渴望了解的心情。走入家乡的自然或社会大课堂,可以拓宽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广度,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如讲到水污染、土壤时,因学校不远处就有河流耕地,我就利用活动课时间直接把学生带到河边让他们感受水污染状况,并让学生写成小论文分析污水的来源及怎样减轻和防治水污染,从而更深刻的增强了环保意识;带他们到耕地看我们华北地区土壤主要以棕壤为主并挖开土壤看土壤剖面以区分耕作土壤和森林土草原土的不同。这样既让学生学到了地理知识又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身边的地理事物,切身体会到地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学习地理的兴趣大幅度提高。3、关注新闻媒体,扩大学生视野: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关注新闻媒体瞬息万变的信息,因为,它们反映了现实生活中鲜活的地理知识,敏感的地理问题。比如“新闻联播”等节目播出的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三峡工程、朝鲜半岛问题、台湾问题等,此外在“人与自然”、“动物世界”等节目中也可以获取大量地理知识。教师应对这些素材收集剪辑再传输给学生从而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既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关心国家关注社会的责任感。4、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教师要有的放矢的指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使学生把课堂学到的地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多角度的思维在实践中才能得以发挥。如讲到植被在防止水土流失方面的作用时,我让学生在两个尺寸相同的花盆里放相同的土,一个种上杂草一个什么也不种,‎ 放置在与地面成一定坡度的地方,当杂草长成后,将相同的水淋到两个花盆里,观察流出的水中的含沙量。也可以将流出的水收集到水桶中经过沉淀计算一下含沙量。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和组织能力,也增强了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兴趣。二、重新定位教师角色,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关键,地理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地理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为此,教师上课时,不应再采取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而应让学生的脑子跟随老师动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不能把课本的死知识按部就班讲完就算大功告成,而应把课本的知识牵引到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再以问题的形式传输给学生,学生学到的不再是枯燥无味的死知识而是生动活泼的与现实生活贴近的知识。如讲热力环流时,可以让学生回忆家里用铝壶烧开水水翻开时壶盖就会被顶起,这是为什么呢?教师多问为什么,学生的思维才能高度运转,得出的结论印象才深刻。当然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设计问题要精心,要有一定的难度,要在关键处设问,设问时要选准时机,学生才能积极认真地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三、引导学生入门:当高一学生上了两三周地理课时,教师可以抽出一节课时间和学生们谈谈地理,教师可以完全改变主讲的角色而担当组织课堂的幕后导演,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上充分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介绍自己曾经到过的地方、见过的事物,然后让学生谈谈哪些事物是与地理有关的,这样可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自己的身边随时随地都存在与地理有关的事物和现象,然后再挑选比较典型的例子指导学生分析其蕴含的地理要素,从地理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让学生在分析中学会方法学会思考,从而获得成功感。学生在相互的谈论中学到了知识,既向别人展示自己的知识又从别人的身上和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中学到知识,也知道了地理事物无所不在而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产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    四、结合学科特点,端正学习动机:在当前科技发达但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地理教师要常常通过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讲地理学科的特点、讲地理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讲老一辈地理学家对地理事业的执着追求以及现代化建设对地理的需求、、、、、、,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掌握地理知识对他们现在和将来学习和生活具有的意义,这样才能产生学习地理的求知欲,从而形成学习的动机。五、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地理教师要不断关注社会动态,探索地理教学需求、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诱导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不断给自己”充电“‎ ‎,只有这样,教学时才能娓娓道来、循循善诱,从而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和发挥。六、用饱满的热情感染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的最佳情绪状态是学生最佳心理状态的先决条件之一。教师上课时以饱满的愉快的积极的情绪投入地理教学,目光有神,充满激情可使学生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情绪高涨,特别是用热情自豪的神情和语言讲述祖国山河的秀美,资源的丰富,用严肃忧虑的神情讲当前我们面临的资源、人口环境等问题。用充满信心的神情描述祖国的未来,学生会情不自禁的与教师的喜怒忧乐发生共鸣,达到最佳学习境界。   ‎ ‎ 七、用诚恳的态度沟通师生感情:教师在讲课时应该话语亲切,学生回答问题时给予慈祥鼓励的目光,学生回答正确时适度的表扬,回答错了要和其他同学一起寻找错误的根源,而不只是告诉学生回答错误然后直接给出正确的结论。批改作业使用批语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而不是单纯的对错号。这些均能使学生感受到老对他们的关心、爱护和期待,从而较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地理教学的课余时间,要坚持深入学生,关心体贴学生,和他们谈生活、谈理想、谈学习,做学生的知心人,使地理教学达到深入学生内心的效果。非智力因素能否得到很好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一个人整体心理素质和事业成败。非智力因素可以推动学习过程进程,帮助学生确定远大志向,引导其努力奋斗;非智力因素可以使学生为达到既定目标而坚持不懈,即使有所偏向也能合理调整心理和行动,校正方向;非智力因素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并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智力水平的不断发展。然而,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还远远不止于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致力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才能真正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参与,学会合作,勇于创新,敢于成功,创造完美人生。唯其如此,教学目标才能真正实现,这样的教育才是我们真正的追求。作者简介:潘会霞,女,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地理系,一直从事高中地理教学,热爱教育事业,在地理教研教改工作中成绩突出,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得区级市级奖励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