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以书籍滋养语言发展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以书籍滋养语言发展

语文论文之以书籍滋养语言发展 ‎ ‎   松原市逸夫小学  李春芳 ‎  要真正掌握语言,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阅读了。“腹有诗书气自华”,不善读书,缺乏语言积累,自然无话可说。因此,从一年级开始,我就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作为工作重点之一。‎ ‎  一、科学细致地做好读书指导工作。‎ ‎  二年级结束后,我和家长们都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学生读书兴趣这一点没什么问题了,读书的数量及读书时间也不少了,可是有的学生读的并不深入,仅仅停留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层面上。针对这个问题,在三年级上学期我开展了“共读一本书”活动,目的是改善浅阅读的现状。具体流程是这样的:首先精心准备一节读书推荐课,在这节课上,我把我们这个月要读的书介绍给学生。从封面目录到封底,从作者经历到作品影响,再绘声绘色地给学生读一章。激发起学生的读书兴趣。然后是过程指导。根据年级特点,重点是勾画优美句段,对作品有自己的感悟。检查交流分为各读书小组内交流和全班性的每天两人的汇报交流,每天的早自习基本上风雨不误吧。‎ ‎  学生的读书汇报是一点点规范起来的。为了让学生有所依托,我规定读书汇报从这几方面来做:1、这一段时间你读了哪些章节,概括一下内容。2、对那部分内容或那个人物感兴趣,谈一谈你的感受。3、你想向大家推荐哪些句段,读一读,并说一说你为什么欣赏这段描写,你觉得你在写作怎样内容的时候能用到这样的词句。这三方面,其实是在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感悟能力和语言的积累与运用。而在汇报过程中,这么大量的信息的组织表达中,又需要条理清晰,表述清楚。这本身又是一项语言训练活动。开始的时候学生做得很吃力,我就在他们汇报后,根据他们各自的汇报理一理,丰富一下,再示范一次。渐渐学生就上路了。一个学生汇报完了,下面的学生自由和他交流,交流感受,提出意见。当然,这时老师的引领点拨作用更不可忽视。渐渐地,一些学生无论是在评价同学的读书汇报情况,还是赏评同学作文时,都挺有眼光,挺有见解的。有的学生就说:某某某的这一段描写我很欣赏,因为什么什么。有的就会说,某某,你看你的哪里哪里写的很细致,但是哪里哪里前后矛盾了。像读《爱的教育》的时候,第一个汇报的学生谈感悟的时候,就说“我觉得卡隆是个高尚的人。”‎ 然后就紧张地站在前面,没有话说了。我就追问,为什么你这样认为呢?这个学生说,因为卡隆在克洛西被欺负时挺身而出帮助他,而且替他承担错误。我又接着引导,那读到这里,你是否想到了我们身边的一些同学呢?这下很多同学就想抢着说了:谁主动借笔了,谁不计较了。那你自己想怎么做呢?我再追问。然后把这样的层次完整展示给学生。引、议、联、结,这不就是读后感的雏形吗?下次再汇报,学生就顺着这个思路来谈感受,读书汇报的深度和广度都拓展了。‎ ‎  二、学以致用,在读书活动中关注积累和运用的结合。‎ ‎  要实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也需要老师有意识的引导。在日记和作文中,我会大力表扬运用了所读课文,课外书籍中好词佳句的同学,给学生明确的导向作用。我带学生读的书,都是适合他们这个年龄段的,所以描写上也很有借鉴价值。比如《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中有一段这样的描写:“照片上是一个极肥胖的九岁男孩,看上去好象是用一架大泵给吹胀似的。他浑身都是胖乎乎的肥肉。脸就象一团奇怪的生面团,上面嵌着两只葡萄干似的小眼睛,贪婪地窥探着外面的世界。”,学生也知道写的好,勾画出来了。我再让他们去想,你想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吗?什么时候用?学生就说,某某的眼睛就长这样。这样,慢慢的他就会有主动运用好词佳句的意识,表达能力就会有所提高。一次我们写“生气”,我就鼓励学生回忆看过的书里有没有写“生气”写的生动的,可以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文章里。结果很多同学“借用”‎ 得很精彩,也有闹出笑话的,比如王皓莹同学就想到了《草原上的小木屋》中描写那条狗“毛都竖起来了。”呵呵,她硬是用到了爸爸身上。王鹤鸣同学写他自己气得“柳眉倒竖,杏眼圆睁”。当然不恰当,但是这种意识是值得表扬的。‎ ‎  三、尊重学生个人喜好,允许读书内容多样化 ‎  有的家长说,我家这孩子什么书也不喜欢。我们班一年级的时候就有家长这样说。是不是这样呢,我们这学期的一篇课文里有一句话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从未认真读过一本书,所以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读什么书。”有的孩子的不喜欢,其实只是没有找到喜欢的类型。应对的措施就是和家长一起找准突破口。历史、科技、动物、侦探、文学等等。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总会找到自己的喜欢的一种类型。其实不管哪一类书籍都是通过语言文字表现内容的,只要是经典,自然有他的语言特色。强扭的瓜不甜。他不喜欢你所认为的好书,自然就失去了阅读的兴趣。学生李明辑开始不爱看书,数学不错,语文学得很不好,写作文真是属于思维混乱型。如编童话,他写小鸡和大青虫打架,一会儿就“白发苍苍”了,就死了。家长很发愁,说这孩子连童话也不读啊。后来,我们发现他喜欢看百科知识类的。我跟家长说,那就顺着他的喜好去读书吧。渐渐地看的书越来越多,文学类的也开始有兴趣了。有一天上课讲“芭蕉”类的相同部首词,他说“蜉蝣”‎ ‎,我很吃惊,为了证实,我又追问,什么旁的?他说:“虫字旁”的。那是寿命仅一天的一种原始昆虫,很多大人可能不知道啊。苏轼《前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是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以及人的渺小。像这样,他经常能在课堂上让我们刮目相看,因此种种,赢得了同学们的仰慕和敬佩,建立了自信。这学期语文方面进步非常大。谁又能说这样的阅读没有价值吗?所以读书未必只关注于当下的对作文优劣的影响,长远来看,谁的收益更大也未可知。‎ ‎  四、读书活动中充分运用老师的影响力。‎ ‎  老师的一句话,就会影响学生的兴趣方向。比如读《海底两万里》之后,我顺便就简单介绍了《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这是三部曲啊。我说长大了你们再读读另外两部。结果他们立刻就找来读,逞强似的读。居然就有读懂的了。有一次我在班里调查学生们喜欢哪类的书,一个孩子说侦探类的,我刚要脱口而出,我也喜欢,想想又咽回去了。哈哈,那后果将是严重的,恐怕会把我的学生都培养成福尔摩斯和柯南了。‎ ‎  总之,我觉得要想让学生爱读书,你一定要让学生感到你这个老师非常爱读书,读的书非常多。反正学生说老师我正在读什么书,只要我是一知半解地听说过,我一定会和他交流几句,他兴趣就更大了。‎ ‎  当然,要开展好读书活动,光靠语文老师是远远不够的。班级里就不会有这个氛围。像我们班班主任是数学老师,但早自习开始之前,或者学生没什么事了,她就会督促学生拿出书包里的课外书看,这样读书的氛围自然更浓厚。我们学校这个风气很好,语文老师不必说,许多数学老师在督促引导学生读书方面也非常用心,这种合力是值得我们骄傲的。‎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