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携手行动”,全面推进县域性校本教研制度建设 校本教研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深入实施“携手行动”,全面推进县域性校本教研制度建设 校本教研

深入实施“携手行动”,全面推进县域性校本教研制度建设 校本教研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深入实施“携手行动”,全面推进县域性校本教研制度建设 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以下是本站分享的深入实施携手行动,全面推进县域性校本教研制度建设 校本教研,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深入实施携手行动,全面推进县域性校本教研制度建设 校本教研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手段对教师提出了挑战,对教研工作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校本教研是教育发展向纵深推进的必然产物,是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的内在需求。 一、我县农村学校实施校本教研的现状 ‎ 我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54所,其中小学116所,初级中学2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高级中学4所。在校学生50799人。在编在职教职工3727人。自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如何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提高全县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成为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学校分布散、小,发展不平衡,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在实施新课程、开展校本教研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教师教研氛围不浓,教研能力不强,教研方向不明,教研活动的开展低效。为了落实校本教研,真正提高全县教师的教研能力,我县充分发挥县教研室、教研基地校的指导和引领示范作用,深入实施携手行动,推进县域性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二、确立大校本教研思路,建立教研新机制 在《县域性推进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的研究与实践》课题调研中,我们制定了县域性推进校本教研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工作思路。总体目标是:教师在反思中提升自我,在同伴互助中发展自我,在专业人员的引领下完善自我。工作思路是:坚持一个中心――以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为中心;实现两个转变――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达到三个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教研水平、业务素质的提高;做到四个结合――学习与交流、教研与教学、理论与实践、点上突破与面上推进相结合。 ‎ 为此,我们针对高中学校新教师多,各有学科特色和乡镇中小学学校多而小,教师老而少的县情,我们确立了大校本教研的工作思路,并逐步形成校本教研新机制:一是在全县分科建立高中教研活动基地,即根据学科特点将全县分成三个教研基地:语文、英语、数学以岳云中学为教研基地,物理、化学、生物以四中为教研基地,政治、历史、地理以二中为教研基地。以学科教研基地学校为龙头,组织全县本学科新课程教研活动,带动并指导其他高中学校开展本学科教研活动,以此发挥出学科教研基地的引导作用。二是初中以县实验中学和星源实验中学为教研基地,充分发挥这两所学校的引领作用,使其真正成为推进初中课程改革的资源有效整合的平台、信息及时交流的平台、教师快速成长的平台。三是以实验小学和城西完小为小学教研基地,带动乡镇中心完小及村小,分学科定期举行专题交流研讨活动,充分发挥县直小学的领头辐射作用,使其真正成为推进小学课程改革的组织指挥中心、师资培训中心、课程资源中心和教研活动中心。 三、开展内涵丰富的教研活动 我县把学科教研基地的活动重点放在校本教研中的集体备课和课堂教学以及实施新课程策略上,注重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促进他们在实施新课程中不断提升专业成长速度。在活动内容上,一般是以研究学科教材、落实课标要求、设计教学方案、课堂教学观摩、聆听专家指导等为主要内容。在活动形式上采取三层联合的形式,即学校教研、基地教研、县域性教研。 ‎ ‎1 强化集体备课。根据县教研室的工作安排,各教研基地学校的学科组指定人员,就所指定的教学内容全面地分析教材、研究教法、设计教学方案,并将这些内容制作成电子文稿,发送到本学科公用的电子信箱里。同学科的教师必须定期上网阅读、评议他人的教学方案并及时写出自己的评价意见,以便在教研基地活动中交流讨论。每次学科组交流讨论教学方案时,都是先由主备人具体分析教材内容,介绍教案设计,然后由其他教师评议交流。在此基础上,大家一起研究出最佳教学方案,并把选出的最佳教学方案送交县教研室,参与全县最佳教案・最佳课件的评比。 2 组织听课评课。每一次教研基地活动,各学科都安排1~2节研究课、观摩课或示范课,组织教师进行听课与评课活动,引导他们在真实的课堂教学中切身感受符合课改精神的新教法和新学法,思考自己平时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每次活动都是各学校选送教师轮流上研究课、观摩课,其目的:一是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有展示自己教学水平的机会;二是让大家在相互观摩切磋中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听完课后,立即在学科组内进行评课交流,各位教师都联系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来评议这堂课值得学习的地方或者从中获得的启示。县教研室组织评选优秀课,并以送课下乡和教学开放日等活动形式加以推广,让更多的教师获益。 ‎ ‎3 建立教研网络平台。依托我县校校通、班班通建设的优势,在全县开办了教研网站,建立课改网上指导室,开展定期与即时网上教研。教师可以随时上网发表看法、提出问题、下载资料。教研基地学校都设校本教研专栏,实现了校际交流,资源共享。网络教研为教师学习、交流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拓展了校本教研的领域和空间。 4 举办专题讲座,给予理论指导。县教研室联合校本教研示范校定期举办实施新课程的专题讲座,从理论到实践指导教师们如何正确实施新课程和提高教学水平。担任专题讲座的主讲人主要是学科教研员和县城中小学送教下乡的教师,有时与大型课改交流研讨活动相结合,聘请外地知名教研专家来现场指导。我们坚持把专题讲座与课堂教学实例结合起来,给教师们以实实在在的指导。 四、县域性校本教研的实践成果 几年来,我们积极推进县域性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在深入落实校本教研的实践中,做了一些积极探索和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激发了基层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教研工作重心的下移。全县教研体系由线到网的转变,调动了各级骨干教师和业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研工作更具人文性和针对性。县域性推进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对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起到了指导推动作用,教师们尝到了甜头,感受了成功。全县教师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 二是缓解了全县教研不平衡的矛盾,有效提高了教师整体素质。县域性推进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改变了县城与农村教师之间参与教研机会不均的局面,通过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的教研活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师生关系都发生了转变,教师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一批科研型、学者型教师群体正逐步形成。 三是解决了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了全县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通过学校、基地、县域不同层次的教研活动,不断总结经验,有针对性地解决课改实验中教师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针对性强,时效性强,学生学习兴趣明显增强,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全县形成了校本教研良性发展的局面,有效地促进了课程改革的稳步健康发展。 目前,全县教研环境日益优化,教研氛围日益浓厚。教师素质不断提高,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教育质量连年提升。‎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