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全市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全市 2021 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做好 xxxx 年度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 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 治条例》(国务院第 xxx 号令)、《xx 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xx 市“十 三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xxxx—xxxx 年)和 xx 市地质灾害综合 防治体系建设的要求,结合我市地质灾害现状和 xxxx 年汛期降水趋 势预报,制定本方案。 一、灾害形势 xx 市境内山高、沟深、坡陡,断裂构造、易滑地层分布广泛, 地质环境脆弱,在降雨、地震等因素触发下,可能产生崩塌、滑坡、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此外,一些老滑坡经降雨、地震、风化、新构造 运动、人类活动等因素长期作用,其发育的节理裂隙逐年变形加剧, 可能复活,产生新的滑坡。强降雨、冻融作用以及不合理人为工程活 动是引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根据《xx 市“十三五”地质灾害防 治规划》,全市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面积 xxxx.xxKm?,占全市国土面积 的 xx.x%;地质灾害中易发区面积 xxxxx.xxKm?,占全市国土面积的 xx.xx%;高、中易发区面积之和为 xxxxx.xxKm?,占全市国土总面积 的 xx.xx%。受持续强降雨和自然因素影响,xxxx 年,全市共发生 xx 起地质灾害,其中滑坡 xx 起,泥石流 xx 起,崩塌 x 起。根据 xxxx 年底动态更新数据库统计,全市纳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隐患点共有 xxxx 处,共威胁 xxxxx 户、xxxxx 人、xxxxx 间房屋的生命财产安全。 xxxx 年,全市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 xxxx 场 x.xx 万余人、宣 传培训 xxx 场 xx.xx 万余人。成功预报地质灾害 xx 起,避免伤亡 xxx 人,避免经济损失 xxxx 万元。 据 xx 市气象台气候预报资料:预计我市 xxxx 年汛期(x~xx 月) 降水量较常年平均值略偏多,xx,xxx~xxx 毫米,xx,xxx~xxxx 毫 米。x 月、x 月、x 月、xx 月降水量偏多,x 月、x 月降水量偏少。结 合全市地质灾害特点、隐患点稳定状况和市气象台对 xxxx 年全市降 水量趋势初步预测,预计局部地区暴雨可能造成崩塌、滑坡、泥石流 等灾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二、防治重点 (一)重点防范的区域 主要分布在县城、集镇、人口密集的居民点和交通沿线等地质灾 害高易发区。以浅层堆积层滑坡为主,崩塌、泥石流较少,多为强降 雨和人类工程活动引发产生,灾害严重,应重点防治。主要分布地段 为:xx (二)重点防范的城镇 根据隐患点数量、威胁人数及地质环境综合分析,重点防治城镇 包括:xx。这些城镇地质环境条件复杂,人口集中,在降水、人类工 程活动等因素影响下,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 可能性大。 (三)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交通干线 (四)重点防范的矿山及集中开采区 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矿山及集中开采区有:xx 此外,还应重点加强对所有露天开采矿山的监测和预防。其它矿 区若有大量不合理堆放的弃渣,极有可能诱发地质灾害。 (五)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预测 根据我市目前已掌握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稳定性、危害程度及危险 性,选择 x 处作为 xxxx 年度省、市级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监测点,对 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提出了应急防治措施,明确负责人、责任人、 监测人等。 (六)地质灾害发生的时段预测 地质灾害的发生与降水密切相关,xxxx 年预计地质灾害相对集 中发生的时间段为 x 月、x 月、x 月、xx 月,在降水作用下极易引发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因此,在这段时期需加以重点防范。各级 人民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制定年度防治方案,及 时进入重点防范工作状态,认真落实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制度,确 保安全渡汛,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三、防治任务 (一)编制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汛前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现状以及降雨、 洪水等趋势预报,结合本辖区 x:xxxxx 地质灾害详查成果,及时编制 并发布以重要地质灾害防治区域及重点防范期、人员避险转移路线、 防灾减灾措施、应急措施及监测预防责任人为主要内容的《xxxx 年 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确定的地质灾害隐患 点要以 xxxx 年底全省动态更新数据库的数据为准。 (二)健全完善群测群防体系 进一步完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防灾预案,汛 前将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抢撤方案”制定完成,确保地质灾害 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到户,逐点落实监测人和监测 责任人,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针对本辖区地质灾害 的发育状况,要在滑坡、崩塌、泥石流易发区段设立警示标志,禁止 受威胁对象进入危险区,有效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市自然资源局和 市气象局,要在汛期继续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进一 步实施地质灾害短时、临近预警预报,及时提供有效的预报预警信息。 (三)加强巡查、应急调查及隐患点监测 汛前,各县区要认真开展辖区内隐患点、危险区域的巡查、排查, 夯实防治责任,加强监测预警,完善更新群测群防信息;汛中,要实 地查看隐患点的变化情况、警示标牌设置情况、并检查监测记录,检 查群测群防责任落实、宣传培训到位、防灾措施部署、“两卡”发放、 监测人员上岗等情况;汛后,成立核查组,深入开展群测群防地质灾 害隐患点动态更新核查工作,并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监测,及时了解和 掌握地质灾害隐患变化情况,捕捉灾害发生前的特征信息,为正确分 析和预报灾情提供科学依据。 (四)加快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 各县区要加快推进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进一步做好专业 监测网络建设、区域性地质灾害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地质灾害气象 预报预警系统升级、排危除险等工作。同时,做好 xx 县等 x 个县区 的地质灾害专项排查(比例尺不小于 x:xxxxx)。 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县区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把此项工作列入 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预防为主、避让与 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地质灾害 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配套资金,完善防治制度,全力以赴做好地质灾害 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明确职责分工 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段、点) 重大工程、交通沿线、旅游景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及时对地质灾害 隐患做出预测、预警、预报;切实做好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工程建 设、城镇规划、x 南移民安置点、矿产开发、水电站等工程项目的地 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从源头上把好地质灾害防御第一关。加强对 在建工程的监督管理,对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工程,督促勘查、设计、 施工、监理单位采取预防治理措施;自然资源部门要加强与应急管理 部门的沟通协作,及时通报地质灾害监测信息,实现资料共享。 (三)普及宣传教育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持续深入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 识宣传教育,贯彻落实《xx 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xx 省工程建 设活动引发地质灾害防治办法》(省政府令第 xxx 号),增强人民群众 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逐级建立健全防灾责任制, 层层落实防治责任,并对有关人员进行必要培训。 (四)强化值班责任 汛期要严格执行 xx 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通信畅通。 一旦发现临灾险情,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赶赴现场,组织应急 调查,确认险情;要密切配合应急部门做好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提供必要的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支撑。同时要按照地质灾害速报制度上 报,并及时做好续报工作,坚决杜绝瞒报、漏报、迟报等情况的发生。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