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浅谈小学低段学生口算能力培养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浅谈小学低段学生口算能力培养

数学论文之浅谈小学低段学生口算能力培养 ‎ ‎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天天都要用到口算,因为用口算方便易行、灵活快速。口算又是估算和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计算技能的形成。学生口算时,既要耳听、又要眼看,既要口说,又要心计,可以说是眼、耳、心、口四种感官的有机结合。口算不仅促进学生的思维,还发展学生的注意力、理解力、记忆力及表达能力,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抓好口算这个基础。‎ ‎  我一直从事数学教学工作,从以往的人教版的老教材到现在的新一轮的人教版新教材,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口算能力在下降。实践教学中我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许多学生虽然掌握了口算方法,却往往还会口算错误,口算的准确率不高。这不仅直接影响到对文字题、应用题的学习效果,而且还严重地阻碍了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新课程改革删除了一些比较繁琐的口算题,口算难度大大下降,然而学生口算错误仍然困扰着教师和学生,老师们习惯于把错误归咎为学生“粗心马虎”所致,而且也不断地听到家长埋怨自己的孩子“太粗心了”。叫孩子检查一下口算错误的原因,他们也大都认为是“粗心”的缘故。于是乎教师、家长叮嘱一次又一次:要细心哟!可是“粗心”依旧存在。‎ ‎  一、我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1.审题不清 ‎  六七岁的小学生,身体的各个部位尚未发育完全,做事做题不会想得很周全。在口算中,很多学生会把“-”写作“+”,把“2”写成“3”,把“21”写成“12”,明明在算上面的一道口算题,答案却写在下一道题目中,还有漏题等等,这些都是学生看题不清所导致的,也许是孩子认为这些口算题很简单,所以没放在心上,过于忽视题目。‎ ‎  2. 基础知识不扎实 ‎  有些学生对于简单的20以内加减法不熟练,对于乘法口诀没背熟练,所以会导致口算上的错误。‎ ‎  3.书写习惯差,不认真,很潦草 ‎  有的学生写的“0”像“6”,多了上面的尾巴;“3”像“7”,中间直直的;“5”像“3”,5的一横往左边写出了等等。‎ ‎  二、提高口算效率设想的方法 ‎  不管何种原因造成的口算错误,都要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注意找出错误的根本原因,有多少学生错,帮助学生分析出错的原因,然后再针对错误,作具体分析,对症下药。‎ ‎  1、培养学生口算的兴趣。‎ ‎  计算枯燥乏味,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性格好动,擅长形象思维,对事物敏感,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自控能力差,采取以游戏、竞赛等多种训练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计算。例如;课前我制作算式卡片,一组手拿着算式卡片,另一组拿着数字卡片,看哪个学生算式牌上计算的结果是自己手上数字牌上的数字,就算找到了朋友,看哪个找得快哪个就是冠军,哪个学生就得到流动红旗,学生积极性高,注意力集中,提高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能力,在竞争中自然提高了学生口算能力。‎ ‎  2.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  (1)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  我们要培养学生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检。口算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要做到高百分比的正确率,还需认真审题。有很多题目都是学生一看数字,脑子里瞬间划过答案的影子而马上书写出错误答案的,题目根本不看仔细,没有看清题目。‎ ‎  (2)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  (3)认真思考,确定运算步骤。‎ ‎  (4)认真计算。低年级学生在计算时往往不是加法忘了进位,就是减法忘了退位,或加法当减法做,乘法当除法做。因而在确定运算步骤后,要认真地计算。‎ ‎  (5)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  (6)教师要巧妙设计练习 ‎  我们在平时的口算中可以将学生口算中的错误分类记载下来。对于典型进行剖析,帮助学生找出原因,并设计相关的练习加以巩固。‎ ‎  3、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  (1)充分利用多媒体 ‎  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富于动感,我在数学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动感的画面学生最感兴趣,将口算题设计成动画,学生在动感中记忆、计算、思考,全面调动了学生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在活动中不仅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如12只鸭-9只鸭=3只鸭,学生很快就口算出来了,感悟到了成功喜悦。还有为了提高了学生纠错能力,我有意播放了一个8头猪-5只鸡=? 学生马上提出了老师题错了不同单位不能进行加减,效果十分显著。‎ ‎  (2)教给速算的方法。‎ ‎  小学生在低段教学阶段,学生探索能力较差,主要靠老师传授,要提高学生口算能力,必须讲解一定数量的方法,让学生反复训练,形成自己的口算技能技巧。‎ ‎  1、凑十法。如:3+7=10,4+6=10,2+8=10,15+5=20,学生对这些得数为10的算式熟练记忆,随口准确地说出,熟记这些算式对学生就算有很大的帮助,举个例子:9+6=?可以引导学生思考,9+1=10,将10+5=15,学生很快就算出了。‎ ‎  2、补贴法。比如80-35=  在这个算式计算中,可以引导学生这样思考,把35看成40,80-40=40又因为40比35多了5,80-40+5=45,这样计算较快。‎ ‎  3、充分地运用加法结合律。比如:1+15+19+5+13+7=(1+19)+(5+15)+(13+7)=60,这样结合运用了凑十法,又运用了加法的结合律,对于口算会大大地减少计算量,很快就计算出来结果 ‎  4、口算教学常规化 ‎  计算能力是数学能力的基础,不管学生在小学阶段,还是将来到高一级学校学习数学,都离不开计算,在教学中多数教学在进行数学其他内容的教学时,就放弃了学生口算能力了,这是一种错误做法,我的做法是在毎堂数学课抽出3-5分钟进行口算比赛,将口算教学常规化,引起学生高度重视,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只要学生计算能力厚实了,学习其他数学知识就轻松了。低年级的最基本口算是100以内加减法和一位数乘法,我采取形式多样的训练方法:如,采用开火车、找朋友、对口令、夺红旗、抢答、送信等游戏活动形式进行口算。俗话说,要想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就必须得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口算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 ‎  教学有法、法无定法,口算数学基本功,是小学教学重点又是难点,在教学上探索的空间还很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还有待于继续探索。‎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