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稿精选3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稿精选3篇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稿精选3篇 篇一 光阴如梭,岁月流转,四十年弹指一挥间,刹那芳华尽释然。四十载春秋,在历史的长河中仅仅是岁月的一个缩影,渺如沧海一粟、恒河一沙,犹如江河泛起的一朵浪花,然而,对于见证了中国金融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信合人来说,四十载春华秋实、四十载栉风沐雨,四十载披荆斩棘,四十载一路跋涉,四十载展翅高飞……信合人,踏着改革的旋律,挺着奋斗的脊梁,日积月累的付出,与信合的一起蜕变、成长、奉献芳华、焕发光华。‎ 蜕变 翻开厚重、沉甸甸散发着墨香的《尼勒克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一页又一页,一年重一年,记录尼勒克信合从最初的成立到历经计划经济时代,再走向改革开放的漫长、艰辛而又难忘的发展历程,眼前浮现尼勒克信合风云历史、峥嵘岁月,似一段无声的影像,似一首绵长的歌声,令人肃然起敬、心潮澎湃之余,不觉感慨万千:在信合工作十余载,尼勒克信合的历史,无法一一亲历感受,社志,记录尼勒克信合的发展史,演绎一首饱含青春和汗水、忠诚和奉献、时代的变迁之信合赞歌。心中感激,感恩社志之编撰,弥补心中所憾。‎ ‎“清歌一曲梁尘起,腰鼓百面春雷发”,1978年以后,我国农村经济和金融市场发生深刻变革。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出现、农村工商业发展、农村组织形式变化,农村经济巨大变化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多样性要求。1979年,中国农业银行尼勒克县支行成立,全县各信用社业务划归农业银行县支行管理。为适应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需求,1985年,尼勒克县信用合作社实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所组织的资金,除按规定向农业银行交付存款准备金外,全部归自己使用。迎着改革的春风,1997年1月,尼勒克县联合社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与农业银行县支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这是尼勒克县联合社管理体制改革迈出的最为关键的一步,是管理体制改革征程上的一次历史性突破。1998年,尼勒克县联合社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召开,以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三会”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管理体制确立,实行以尼勒克县联合社为主的统一核算,缩短管理链条,提高管理效益。自此,在农村信贷市场中,联合社占主导地位,成为支持“三农”‎ 的主力军。2006年,统一法人社改革,组建尼勒克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次年,联社被《经济日报》县域经济最具影响力银行评选委员会评为“全国县域经济最具影响力十佳银行”之一。‎ 改革四十年,浓缩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探索进程,记录合作金融成长的艰难蜕变,透视着中国“三农发展历程,一幕幕精彩的体制改革“大戏”,展现了一幅幅异彩纷呈的发展美景。1980年,尼勒克县信用合作社年末存款余额170.82万元,各项贷款余额50万元,股金余额2.98万元;截至2017年末,各项存款余额230139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72318万元,股金余额8010万元。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弱到强,尼勒克县信合,用它的蜕变描绘了一幅破茧成蝶、梦舞蝶飞的画卷。‎ 成长 尼勒克信合发展初期,办公场所是几间乡镇府借用低矮的瓦房,办理业务全凭手工操作,常用的计算工具是算盘,在没有便利的交通工具的年代,下乡办理业务更是艰辛,整天拎着个大提包,怀揣着手工账本、算盘,全靠两条腿,翻山越岭,走村入户,吸收着几十元、几百元的存款,办理着几元、几十元的贷款,将业务开在田间地头,山边草场,被当地老百姓亲切称为“草根银行”“背包银行”。改革春风落地,在党的优惠扶持政策下,农村信用社由此进入了一个历史性的快速、稳健发展期。如今,今非昔比,从低矮的瓦房营业办公场所到精品化网点建设,办公工具从算盘到计算机,会计结算由手工操作变成计算机电算化处理,大小额支付系统和农信银系统迅猛发展,各种功能的玉卡相继开通,方便、快捷、安全的网银、手机银行、第三方支付互联网支付渠道,形成了以存、贷、汇等传统业务为基础,票据业务及其他新兴业务齐头并进的多元化服务格局和服务体系。‎ 改革开放四十年,由那本泛黄、老一代信合不能忘却的烙着时代印记的“社员经济手册”,到科技进步孕育而出的农信社手机扫码支付;从那记载着信用记录的红色贷款证,到“信用工程”电子化建档评级从农牧民骑马辛苦跋涉几十公里方能办理业务,到助农取款点开到家门口、“农贷通”贷款的便利深入人心,人们消费支付方式、生活水平翻天覆地的变化,见证改革开放以来,尼勒克信合日新月异的成长和巨变。改革使尼勒克信合轻装上阵,发展使其活力无穷。“志存高远、追求卓越”‎ ‎,优质的服务、科学的管理、服务设施建设、业务飞速发展等方面正逐步向现代银行迈进的是信合人的执着追求;在百舸争流的“银海”中,信合人不辞辛劳走村入户揽储户,倾注信贷资金扶持发展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中小企业。带动农民富裕,促进地方经济繁荣。‎ 忆往昔,四十年风雨历程,四十年艰苦磨砺,尼勒克信合秉承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宗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诚信服务,现已发展成为县域金融机构中资金实力雄厚、网点遍布城乡、业务范围广泛、服务功能齐全、综合势力强大、支农业绩突出的金融劲旅。‎ 光华 ‎“时光倾吐芳华,岁月如墨留香。”岁月匆匆过,一代又一代的信合人早已两鬓斑白,失去了青涩的模样,成了爷爷奶奶辈,有些已经退休,仍有些人依然默默在为信合耕耘、奋斗。四十年改革开放,伴随着信合人的青春不羁,芳华初静,如玉岁月雕琢,信合人已成熟稳重如山。感叹年华飞逝时,新时代的信合却朝气尽显,欣欣向荣。但那一份坚守和光华犹如明灯照亮着后来者的路。‎ 年代也许会褪色,记忆的画面依然清晰如昨。曾记否,初入社时,笨拙的双手,掩饰不住的青涩慌张;曾记否,党旗下,紧握拳头,那心中无比庄严神圣的誓言;曾记否,那一天,第一次穿上工装的兴奋与自豪;曾记否,那一次,被客户误解,委屈的暗暗留下泪水,最终升华成最灿烂的微笑;曾记否,那一月,新疆农信核心上线不眠不休,忙碌的身影熬红的双眼;曾记否,那一回,为贫困户送温暖,那位胡子花白哈萨克老大爷颤巍巍伸出的感激之手;曾记否,发放的第一笔贷款,那位一脸风霜,家中有病人急需用钱的农民企盼的眼神;曾记否,那一笔,经长途跋涉、遭遇种种困难终于清收回的不良贷款;曾记否,第一次从理事长手中接过光鲜灿烂先进工作者奖状的喜悦;曾记否,那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喜讯传来,联社被评为“全国十佳精准扶贫机构”的欢呼雀跃……‎ 改革四十年,点点滴滴、丝丝缕缕、粒粒颗颗,汇聚起来,如海如河,灌溉信合人的心灵,如光如火,照亮信合未来锦绣前程。改革四十年,给予每个信合人的,不仅是信合改革的酸、甜、苦、辣、咸的亲历品尝,也给予信合人一种享受、一种锻炼、一种积累、一种收获,一番成就,成就芳华书写辉煌的梦想。‎ ‎“‎ 忆往昔峥嵘岁月,展未来任重道远,信合,何其幸运,生逢灿烂,在改革的浪潮中扬帆起航,光华熠熠,创就辉煌;作为信合人,生逢灿烂,何其幸运,记录:信合改革的风云历史,亲历:峥嵘岁月的点点滴滴;见证:改革四十年的伟大成就。又何其幸运,生逢中国改革的灿烂时代,在党的引领下,传承前辈无穷的智慧、坚强的脊梁、勇敢的气魄,用坚定的步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迈向新时代灿烂美好的明天。‎ 篇二 小成、大成、老成其实是一个人,名叫成大林。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浙江省余杭县小林公社农信社的负责人。他,二十五岁时加入到农村信用社工作,做过现金出纳员,做过农信贷款员,更是做过分社主任。现在已光荣退休,但总是闲不住,不自觉地到曾经的工作单位——余杭农村商业银行临平支行小林分理处帮帮忙,平时总有客户打趣道:你都退休,怎么还是这般闲不住。他总憨笑道:“习惯了”。简简单单的回答,却承载着满满的农信情,抹也抹不去。‎ 小成,二十五岁那年,公社干部们看中他为人踏实、勤奋肯干,所以着重培养他,推荐他到当地农村信用社小林分社工作,就这样小成开启了与农信的不解之缘。刚上班那时,做惯农活的小成还不习惯整日坐在柜台前打算盘、点钞票的工作模式,觉得文绉绉的工作不够立竿见影、波澜起伏,直到他第一次亲手用算盘珠儿打出了存款利息,交至储户手中时,看到他们脸上流露出的欣喜和满足。那一刻,他开始爱上了这份平凡而真实的工作。三十岁时,小成的农信生涯有了一个转折。他积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单位领导的赞许和肯定,选调他负责开展周边两个乡的信贷工作。当年,交通并不便利,乡下农户、生产队很难有机会接触、了解信用社的存款利率、贷款条件等信息,小成就带着算盘和小油灯挨家挨户地走访。当时小林乡建富村生产队喂养了一大批蚕宝宝,但那年桑叶采收不佳,不够喂养队里正值吐丝的春蚕,这可愁坏了生产队养蚕员黄永根,正在他一筹莫展时,小成的登门到访成了队里和老黄的“及时雨”。小成不仅给生产队带来了适时的贷款条件和利率,还及时向分社、单位总社上报实际情况,并帮助生产队联系公社准备材料,完成贷款申请手续。为了能尽快把贷款资金送到生产队和养蚕员老黄手上,便以第一时间购买桑叶补充,小成带着小油灯彻夜赶路数次,身上的露水、汗水和泥水夹杂着辛劳留在每个乡间地头。当看到建富村的养蚕队因为这笔“救命”贷款而挽救了一批春蚕,小成已心满意足了。他找到了农信岗位上更深的意义——‎ 解人之难,急人所需,而他也对农信事业埋下了无法割舍的农信情。‎ 如果说为储户支付利息是锦上添花,那为农户发放贷款则是雪中送炭,这是小成对农信工作的理解和追求。他将这份农信情细化,融入到工作的点滴中,服务于他所依所爱的乡亲父老。四十岁那年,小成就任当地信用社小林分社的主任,他也逐步被大家唤做“大成”。下班之后,他总有到街坊四邻家走动的习惯,了解谁家有困难,谁家需要帮忙。这年冬天,大成来到了八十岁低保户王金狗家中,原来王大爷腿病犯了,膝下又无儿女,想去信用社把一点小积蓄拿出来去看病开药,却因腿疼厉害不能行走,只能无助地躺在床上。大成听闻后,立刻用自己的自行车载着王大爷带着证件先去信用社取了钱,又把他送到卫生院看了病开了药,这才放心地把王大爷送回了家。回到家中的王大爷激动地拉着大成的手,一直不肯放,“好孩子!好孩子!真是谢谢呀!”王大爷嘴里嘟囔着。就这样大成隔三差五总会去王大爷家“巡逻巡逻”,帮忙干些农活家务,王大爷也视他如自己亲孩子一样信任。大成总说:“客户把钱存进信用社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要像对待家人般对他们,才对得起这份信任”。大成就是这样关爱着他的客户,这是他对农信事业深深的敬意。‎ 时光流逝,就这样同事和客户们眼中的“小成渐渐变成了“老成”,渐渐成为他们心中最值得信任和尊敬的农信人。五十五岁退休时,老成光荣地交出手中的接力棒,但他还是习惯来现在的小林分理处坐坐、逛逛、帮帮忙,总会管起一些“闲事”。前几天就有位姓蒋的客户,急匆匆地跑进营业厅,说是收到短信有“购车退税”补贴,但要上午九点汇笔1000元定金到指定账户,年轻的接待柜员尽量向客户解释可能是起短信诈骗,劝阻客户不要汇款,但客户还是执意要汇。这时正在大厅“闲逛”的老成发觉,连忙叫上大堂经理、网点主任,合力向客户介绍频频发生的电信诈骗案例,分析事件的可疑点,老成还亲自拨打短信上所谓的“热线电话”向客户证实短信为虚假信息。最终因为老成的诚恳和热心、工作人员的认真负责,客户放弃了汇款的念头。类似这样的“闲事”老成常管,也很乐意管。‎ 是啊,把一辈子都奉献给农信事业的成大林,见证浙江农信在改革开放40年中的华丽转身,从一盏油灯、一个算盘的“三水精神”‎ 开始,到现代化自助设备一应倶全的厅堂营销,它是小成到老成的成长之路,也是浙江农信在改革开放浪潮中的蜕变之路。如今年过八旬的老成,每天依然到原来单位“报到”,逢人便称赞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策好啊!让我们这些老百姓过上了幸福富足的好日子啊!”‎ 篇三 ‎“妈,拜托您老人家能不能不要在给客人不停的添饭了,下次我朋友都不敢来家了”;刚送走朋友,回到家我忍不住埋怨母亲,“给您说了多少次了,别总是不停的给别人夹菜、添饭,我朋友说都撑着了”;‎ 母亲不自在的在围裙上擦了擦手,淳朴的笑着说“年轻人,哪能撑着,一会就下去了”;‎ ‎“妈,给我说说呗,您为啥这么热衷于给客人添饭,怕别人吃不饱似的”,我打趣地和母亲聊了起来;‎ ‎“妈年轻的时候啊,那真是不知道饱是什么感觉,尤其是到了别人家,更不敢吃,因为家家东西都少,都不富裕……”母亲的声音逐渐低了下去;‎ ‎“现在是新时代啊,人人不但吃得饱,还吃得好,您就好好享受现在的幸福生活吧”,看着母亲鬓角花白的头发,孱弱的身体,我心疼的对母亲说;‎ ‎“是啊,现在的好日子,是过去做梦都不敢想的呢,共产党好,你们赶上了好时代”,母亲打开了话匣子,随着她的思绪,我也跟着她回到了那个艰苦的年代。‎ ‎01‎ ‎1977年,母亲第一次踏上了来新疆的火车,随身的包裹里带着姥姥给她蒸的窝窝头。经过一路火车、汽车、毛驴车的颠簸,7天7夜,终于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108团。窝窝头早已干的咬不动,那还是舍不得扔,到了团部宿舍以后,用开水泡了继续吃。就这样,在“建设边疆,建设兵团”的号召下,母亲背井离乡从河北来到新疆,在边疆扎下根来。那几年还是大锅饭,吃粮、穿衣、日用,都是凭票兑换。“那时候年轻啊,总是觉得吃不饱,啥啥都缺,家家如此”,那个年代,母亲的记忆里是“饥饿”。‎ ‎02‎ ‎1983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遥远的边疆。母亲所在的兵团连队,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把土地的经营权承包给每户家庭。由“大锅饭”改成了“自己干”。农民的积极性被极大的调动起来,只要肯努力,就会有丰收,大家都卯足了劲头干。秋收以后,家里有了富余的粮食,终于解决了温饱问题,再也不担心吃不饱了。和母亲一样的兵团人,有着坚强的毅力,如同铁人一般不知疲倦地在土地里耕作,靠着勤劳的双手,建设自己的家园。“那时候累啊,早晨天上还挂着星星呢,就下地干活了,中午在地头,就着井水吃馍馍”,那个年代,母亲的记忆里是“艰辛”。‎ ‎03‎ ‎1991年,当时八岁的我,已经记事,对那一年记忆犹新的事是家里添置了洗衣机、缝纫机和电视机,那当时在当地可是轰动一时的大事呢。崭新的三大件搬回家时,我们一家人高兴的神情,至今还历历在目,小伙伴们成群结队来参观,别提我有多自豪了。还记得母亲在集市上扯了一块布,随着缝纫机吱呀吱呀的转动声,我的一件花衣裳就做好了,还有穿的布鞋、背的书包,都是母亲亲手做的;洗衣机呼噜呼噜的转动声代替了母亲“嚓嚓嚓”的手搓声,母亲再也不用趁着我们午睡的时间,带着搓板和小板凳去井边洗衣裳了;“黑猫警长”、“七巧板”、“舒克和贝塔”等动画片陪我度过了我的童年,那个14寸的黑白电视机,让我认识了外面精彩的世界。“我和你爸省吃俭用,终于把洗衣机、缝纫机和电视机买回了家,我们不但吃得饱、穿的暖,还过上了好日子”,那个年代,母亲的记忆里是“希望”。‎ ‎04‎ ‎1997年,重视教育的父母把我送到了城里读书,第一次走出了生我养我的小团场。因为路途遥远,回家只能是暑假和寒假。每次期末考试之后,归心似箭的我,坐在长途汽车上,冬天冻得手脚麻木,夏天吹的满身尘土,历时5个多小时,才能回到朝思暮想的家。外出求学之后,为了方便联系,父母在家里装了当时的稀罕物件——固定电话,那部在团里为数不多的电话,也成了乡里邻居与外地亲人联系的先进工具。为了供我读书,父母更加辛劳。烈日下父亲黝黑的面庞,田地里母亲豆大的汗珠,都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只有加倍的努力,才能报答父母的恩情。“那几年家里开销大,你在上学,家里盖新房,我和你爸不但种地,还从银行贷款买了拖拉机,咬紧牙关往前走”,那个年代,母亲的记忆里是“‎ 奋斗”。‎ ‎05‎ ‎2006年,我大学毕业。十一假期,带父母回河北老家探亲。第一次坐飞机出行,母亲嗔怪我,“花这冤枉钱,坐火车就行,年龄大了坐飞机害怕。”当飞机在天空翱翔,母亲紧张的不敢往窗外看,“这大家伙能飞上天,还这么稳当真能耐(真厉害)!”“飞机真快,几个小时就到了,当年你姥姥病危,如果有飞机,还能见娘最后一面……”一路上母亲不停地说这说那,感慨大千世界的繁华。距离上次探亲已是十几年前,老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土坯房变成了砖瓦房,泥泞的小路修成了宽敞的柏油路,家家户户用上了新能源、煤气灶,做饭时不用再拉风箱……“离开家乡快30年了,那次探亲回家,看到亲人们过上了好日子,而且咱们一家还去了北京旅游,知足知足呐”,那个年代,母亲的记忆里是“满足”。‎ ‎06‎ ‎2018年,随我在城里生活多年的父母,提出要带着孩子回到阔别多年的兵团农场108团看看。修建的全程高速公路,已将原来5个多小时的车程缩短到了2个小时;崭新的空调客车,让旅客出行不仅方便而且舒适;在家乡手机已经普及,乡亲们与远方的亲人可以随时随地的电话视频联系;滴灌的方式大大节约了水资源和农民的劳动量,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春耕秋收已是机械自动化,科技的进步让父老乡亲们不再那么辛苦;孩子们从幼儿园到初中,都纳入了义务教育……路边的墙上,一幅幅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的宣传画,吸引了我们驻足凝望。年幼的孩子问我,“妈妈,那写的是什么?”“你好,新时代”,我万分感慨地对孩子说。‎ 父辈经历了祖国站起来的时代,我们经历了祖国富起来的时代,孩子们正经历着祖国强起来的时代。改革开放四十年,让我的家乡更加美丽,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随着我们踏上新时代征程的步伐,坚信我们未来的生活会更加美好!你好,新时代!‎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