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6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浅议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的几种方式
语文论文之浅议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的几种方式 《语文新课程目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语文的学习要在有利于学生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这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更是体现这种精神的重要途径。正如人们常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就是一种阅读体验的过程。这不仅是一种思维的训练过程,更是其情感熏陶和升华的过程,从思中把握情感,从情中深化思索,思与情应该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情中真正有所感悟,在情中得到切身体验,而创新的朗读和投入的表演,是把握文章的情感,体验阅读的真切过程。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真切的去体验,通过阅读去实现情感的熏陶和升华呢?笔者从事一线教学20载,现将自己平时的一些做法总结出来,和大家一同共勉: 1、展开想象读 “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朱作仁谈朗读》)。我们要教会学生用两条视线读书:一条是生理视线,即眼睛的视线;一条是心理视线,即心灵的视线。让学生一边声情并茂的朗读,一边展开联想和想象,就像在头脑中“放电影” 。通过多种感官,使符号、语音、意义、表象等有机结合,使语言文字所表述的内容融合成完整、连续的生活画卷,在学生的头脑中活动起来。这样,把“话”想像成“画”,仿佛自己就置身于其中,他们才能进行主体的全方位的感受和体验。 2、通过比较读 小学生学生对比较有浓厚的兴趣,抓住这一特点,在朗读训练时,多采用比较朗读。1、调换字词进行比较朗读。针对具体课文内容中某些重点词的理解,用换近义词的方法进行比较朗读。2、改变句型进行比较朗读。课文中总有一些类型比较特别的句子,如感叹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等,对这些句子改变句型进行比较朗读,既使学生读出这些句子的特点,又有助于他们领悟作者的情感。如:朗读以下两句,体会不同的情感。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 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3、结合插图读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与课文密切联系的插图,适时用插图配合朗读,这样,既对学生进行图文结合的训练,又能收到良好的朗读效果。学生受到图画的感染,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能从字里行间中真切领悟到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使情感得到升华。 《美丽的小兴安岭》、《金色的脚印》、《火烧云》、《桂林山水》等文章,都可以通过仔细观察课文插图来酝酿情绪,帮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从而整体感知,直接或间接地获得更多的体验。 4、配乐读 音乐,往往能使人在一定的气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哲理的神悟,教师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选择与之朗读基调相宜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读,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时而高亢激昂,时而舒缓低沉,时而清新悠扬,学生的情感随着课文内容与音乐节奏互动,如同沉浸在一种如诗如画的境界中,声中融景,景随声出,这样,不但提高了朗读水平,诱发了灵感,而且陶冶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如此美丽的境界,学生还会无动于衷?还会毫无感受所说吗? 《游子吟》的朗读配上小提琴《思乡曲》的伴奏,将会令人遐想无限。在一曲优美悦耳的《月光曲》中,《月光曲》的朗读会给人另一番美丽与广阔。温馨的画面,和谐的家人,亲切的歌曲《让爱住我家》,尽在课文《散步》的点点滴滴之中。气势辉煌的《满江红》将会激起一代人的报国热忱。可见,美丽的音乐总会勾起人的某些思绪,动听和谐的节奏对文章的朗读也将起到渲染情绪的作用。学生在美中享受,在享受中爆发情感,感染他人。 5、表演读 教学生读范文,是培养学生将无声的文字符号,由视觉到思维,经过理解加工,转换成有声语言来再现故事情节,描绘景物,塑造人物形象。分角色朗读,不仅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在活跃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角色进行朗读,必然会认真揣摩人物内心的情感,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从而能心领神会地读出对角色不同性格的理解,做到形神兼备。 曾经在教学《陶罐和铁罐》时,我让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个进行角色朗读,要读出他们的性格特点。在大家的个性化朗读中,陶罐的谦虚,铁罐的傲慢都淋漓尽致的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其中的道理和寓意无需再费口舌讨论,因为学生们早已在自己的朗读中,揣摩了它们的不同性格。这就是角色朗读的优势所在。 6、课本剧表演再现课文情境 可让学生把整篇课文的情节编排成短小生动的课本剧,在课本剧中再次体验有关的情节和细节,准确领悟剧中的思想内涵。课本剧的表演是考察学生是否真的理解了文章,把握住了主要人物,是否真的领悟了文中的重点词句和典型的细节描写。 比如,学习了《小英雄雨来》的故事后,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个故事进行课本剧的排练。(“游泳能手”、“夜校读书”、“鬼子查问”、“掩护李大叔”、“河岸上的枪声”、“雨来没有死” )从人物的选定,到台词的酝酿,到最后包括人物的服装造型等,都是一出精彩的课本剧的准备工作。而这一切,都由学生自己去准备和创作,在准备的过程中,实质上是对文章的再一次酝酿与提炼。而在自由发挥的空间里,学生找到了体验的快乐和创新的灵感。相对来说,那些故事性极强、趣味性浓郁的寓言、童话故事、小说等,比较适合学生进行课本剧的表演。 以上的阅读教学主要就是通过一个“读”,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去读,去体验,从而感受文章的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和升华,从而实现主体主观学习,主观感受,主观体验,从而实现学生学习主人翁的精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