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书香三八征文五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书香三八征文五篇

‎2020年书香三八征文五篇 ‎【篇一】‎ 谈到读书,我最欣赏的两句诗是:“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书读多了,精神生活充实了,身上自然会带有一股书卷气,言谈举止间无不流露出一种特有的气质和涵养。读书的人和不读书的人最大的不同,从气质上就可以看出。‎ 清代大学者曾国藩在家书上写道:“人的气质,在于天生;很难改变,唯有读书可以改变之。”这句话说得真好!每个人的身上,可以看到阅读留下的不同痕迹。读书,不仅可以获得知识的源泉,也是涵养人们美好心灵的必由之路。我们说,阅读不能改变人的长相,但可以改变人的品位和气质。有些人相貌平平,普普通通,跟他接触交谈,就会让你如沐春风,感到他的深邃厚重,气质不凡,让你产生一种“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这种读书人的气质可以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影响。‎ 那么,什么叫气质?“气质”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张载的《语录钞》中,“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意思是说:探求学问大有好处,它的好处就在于从自我求变中改变气质。现代西方心理学的“气质”是指人的心理素质、内在修养和外在行为的总和。一般是指人的个性特点、风格品质。人的气质是先天与后天的统一,内在与外在的统一,率真与理智的统一。不可否认,读书多的人,确实具有一种特别的气质,这种特别气质就是“儒雅”之气,是通过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折射和体现出来的。正如培根所说,“把美的形象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折射出真正的光芒。”‎ 那么读书的人,他身上表现出来的不同气质有哪些呢?概括起来有如下四种:第一种是“雅气”。这种雅气来自于人文阅读,通过阅读经典、孔子的仁爱、孟子的气势、老子的智慧、庄子的洒脱、诗经的内涵、楚辞的情感、唐诗的壮美、宋词的豪婉、鲁迅的犀利、朱自清的雅致、钱钟书的幽默、张爱玲的细腻、林清玄的飘逸、徐志摩的灵动、余秋雨的广博……无不在人们的博览之中。文学作品的神韵,是其他艺术和说教都无法替代的、无可企及的。尤其象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样的文学类型,其中不断摇曳着智慧的光芒,也流淌着思想的要义。这样的书读多了,人的文化素养和人生境界自然也就提高了,优雅之气自然就会产生。第二种是“文气”,其实文气是读与写的结合。由于长期的阅读,大量的积累,到后来就会厚积薄发,想要表达的时候,就会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如果我们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受古诗词的润泽,那么表达出来的东西,就会充满文化底蕴,就会细腻生动,美不胜收。第三种是“灵气”。如果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这些文学名著中表现出来的伟大思想穿越时空,跨越国界,没有时代隔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让你的思想格外开放,观念格外新颖,经验格外丰富,方法格外灵活。你的言行和表达就会充满灵气和诗意。第四种是正气。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读多了,人的思想就会更丰富,人生体验更全面。对正确与谬误、正义与反动、文明与野蛮、进步与落后就会有一定的辨别能力。有了这些辨别能力,你就会少犯错误,正能量的东西在你身上就会多起来,从你身上表现出来的绝不会有奴颜媚骨的俗气,而是一种刚正不阿的正气。当然,读书人的不同气质远不止这些,所以读书改变人的气质表现在诸多方面。‎ ‎《论语》中写到:有一次,孔子问他的儿子孔鲤:“儿子,你最近读《诗》了没有?”‎ 孔鲤回答说:“没有。”孔子便深情地对儿子说:“不读《诗》就无以言。”又有一次,孔子问儿子孔鲤说:“儿子,你最近读《礼》了没有?”孔鲤回答说:“没有。”孔子便感叹地对儿子说:“不学《礼》就无以立。”从这个故事中就不难看出,孔子是非常重视读书的,他认为不读《诗》就不知道怎样去说话表达;不读《礼》就不知道怎样去做人,怎样在社会上立足。一个知识渊博、学养深厚的人给人的影响和印象都会非常的深刻。北大著名教授、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北大当学生的时候,第一次去校长办公室见蔡元培校长,回来后,他就用“光华霁月”一词来形容见到校长后的感受。在他眼里,蔡元培校长就是一个浑身充满光辉的人物。由于这个人物,整个办公室都被照亮了。为什么冯友兰先生会产生这样的感受,就是因为蔡元培校长身上表现出了一种优雅的气质和高尚的境界。‎ 我们在一些媒体报道中看到,中国的一些游客在国外表现不雅,如乱吐吐沫,乱扔垃圾,乱拍照;对人讲话不礼貌,在国际航班和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到一个城市或商场疯狂购物,讨价还价等等。这些不文明现象给中国人丢了脸,让外国人嘲笑中国人素质低下。既丧失了人格,又丧失了国格。如果这些人认真读了《论语》,读了《弟子规》,这些不文明的表现就不会在他们身上出现。一个认真阅读过孔子、托尔斯泰、莎士比亚的人,他的素质绝不会差。从这个意义上讲,读书可以改变人的气质,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素质的养成或人品的高下。‎ 中国的传统文化要求人们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精神品质,涵养自己的气质与修养。因此,我们要不断地认真读书,刻苦地阅读经典,以此来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把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内含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表现出来。做一个有素质、有气质、有品位、有境界的中国人。‎ ‎【篇二】‎ 一提到教师这个职业,人们都会用“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来赞誉。说句最实在的话:教师是教育人的人。教师的素质与人品、文化与修养十分重要。一位优秀的教师,他的高素质、高品位和很高的文化修养从何而来?只有一条途径,那就是从读书而来。在倡导全民读书的活动中,教师应该做读书的表率,走在全民读书的前列。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谈谈关于教师读书的问题。‎ 一、读书是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的需要 我们的广大教师都是从专业学校毕业的,有的是专科,有的是本科,有的是硕士研究生,还有博士研究生。因此,有的教师会说:我们都是大学毕业的,或者从专业学校毕业的,读的书很多了,不需要再读书了。如果你要这样想,那你就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因为专家研究表明:一个人在学校学习时所获得的知识,充其量是一生所需要知识的10%,而另外90%的知识还要在日后的学习阅读中获取。在知识日益更新、新知识日益加快的今天,一个专科生走出校门两年内,本科生三年内,硕士研究生四年内,博士生五年内所学的专业知识将会全面老化。因此,要不断加强学习,加强继续教育,加强充电。如果我们抱着那点老本,很快就会被时代甩得远远的,甚至淘汰掉。现在很多专家都呼吁:教师要在读书中求生存,处在真正的读书状态。象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所倡导的“教师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 平时人们最好说一句话就是“教师是做学问的人”‎ ‎。教师读书、著述、做学问,是一个长期的积淀、磨砺的过程。一个真正的优秀教师,首先是一个善于读书、知识渊博、视野开阔的读书人。我们从一些特级教师名师身上看到,真正热爱教师这个职业的人是不允许自己在原有的知识水平上做低质量的重复。老一辈的特级教师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新一代的程红兵、窦红梅、王崧舟、王栋生等,他们高超的教学艺术得益于他们广泛地阅读和不断的知识积累。人生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更不会停留在一个地方,也不会停止在某个阶段。它需要不断地超越,这个超越不是超越别人,而是超越自己,超越自己的过去。‎ 读书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教书首先要读书,这里讲的读书,不是读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而是读经典名著、教育专著和教育理论的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受教育行政部门搞的什么评比、达标等活动的胁迫,我们不少教师只读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其他书籍很少涉猎,甚至不读。只读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尽管可以应付教学,但不能成为优秀教师,不可能成为教育家,充其量是一个“教书匠”。厨师看菜谱不叫读书,礼仪小姐看礼仪手册也不叫读书,教师读教参同样不叫读书。鹦鹉学舌,照搬照抄教参形成不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优质的语言系统。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有一种现象,就是在上课的时候举例子,除了参考资料上给我们提供的例子,而自己举不到更恰当更具说服力的案例来。不善于把名人的理论运用到教学中去,课堂教学缺乏深度。这就是文化底蕴不深厚、专业能力不全面的缘故。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就是知识更新不快,阅读不够造成的。那些喜爱读书的教师,有属于自己的优质语感,有属于自己的教育思想,他们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了这些深厚文化底蕴就有了坚实的高层次的教学底气。所以有底蕴才会有底气,有底气才会有灵气;自然在教学中会受到学生欢迎。自然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有一位特级教师叫吴非,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中国不缺想做官的教师,缺的是爱读书的教师;中国不缺应试教育的教师,缺的是有思想的教师。”这话说的太中肯了,说的太给力了。其实读书就是备课,就是最好的备课,在一定程度上讲,阅读的高度决定你教学的高度。‎ 有一个教育检查团到一所小学组织教师座谈,当专家问到“蔡元培”、“陶行知”、“叶圣陶”的名字的时候,教师们面面相觑,不知怎么回答。其实这位专家问的是最基本的常识。蔡元培是北大校长(1916-1927年,十一年),民国时期担任过民国政府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自由民主思想”和“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影响了北大,影响了整个中国的教育。陶行知是中国近代追求“生活教育”的人民教育家。他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教学做合一”和“创造教育”四大教育主张,至今仍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他被人们誉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师楷模。叶圣陶现代教育家,他最著名的教育名言是“教是为了不教”。有一位学者说过:“一个没有读过陶行知的人,怎么可以在中国做教师呢?”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太尖刻、太犀利了,但又有一定的道理。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懂得教育科学,不阅读教育经典著作,不学习教育家的理论和实践,就不能创造出教师自己的个性,形成不了自己的教育风格和教育思想。‎ 福建师范大学附中的傅丹莉老师在阅读了世界教育名著《漫步教师心灵》一书后深受启发。她在课堂上以学生的抬头率和低头率来判断自己教学的成败。不断转变思路,调动情绪。每次备课,她都会准备一些与授课内容有关的“故事”备用。她有一句读书感言说得非常好:“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我改变不了学生的一生,但我可以改变我的课堂。”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读书与不读书境界大不一样。‎ 与过去相比,今天的教师不太好做,因为学生要求高,家长要求高,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要求越来越高。做教师难,做一名优秀教师更不容易。要给学生一杯水,不是过去说的一桶水,而是教师的知识储量要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只有坚持读书,才会常教常新;只有坚持读书,知识和思想才不会枯竭。‎ 要做一名教师,做一名新时代的优秀教师,首先要做一个读书人。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日积月累,就会濡染悲天悯人的情怀,感情就会丰富,而且还会产生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的成长、教师的素养、教师的品格都是从阅读中来。我们要做一名受学生欢迎,受社会欢迎的真正的优秀教师。我们要注重提高自己的个人素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把教育与读书联系起来。书才是我们成长的养分,书才是我们重要的教育资源。‎ 二、教师要与文本对话,保持优良的传统阅读习惯 我们教师的工作特点,就是一个“忙”字。忙于备课;忙于授课;忙于批改作业,批阅试卷;忙于辅导学生,给学生答题解难;忙于应付各类考试和各类检查。由于忙,我们就疏忽了自己的阅读。长期的不阅读,就会造成教师的职业倦怠和平庸化的现象。可能会有人反驳我说:“我们怎么没有阅读?我们天天在电脑上、手机上上网阅读。我们读的是电子书,读的是微博、博客,我们阅读的方式是‘微阅读’。”但你所说的这种阅读,只是阅读的快餐方式,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对话,依托经典,说白一点就是读一本书,读一本专著,读一本经典之后,研究它,吃透它。‎ 文本不是单纯的文字组成,不是死的东西。文本表达着作者的思想,它用文字的形式向读者倾诉自己的感情。所以我们读书,要读文本,在文本上与作者进行信息、思想、观念、情感的交流与沟通。高尔基曾经说过:“读书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所以说,真正的读书是读者和作者面对面的交流、对话与探讨。只有这样的阅读,才能达到“置身于文内,心与文通,人与作者交融”的境界。在如今知识信息变化无穷,读书的形式复杂多样,尤其是物质文化、大众文化盛行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回归和坚守精神和心灵的领地;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地读几本原著和经典。我们知道要真正地读懂一本书,就要付出辛勤的汗水和心血,正是从这费心劳神的苦读中,读书人才会获得知识的乐趣和精神世界的陶冶。在读书的过程中获得心灵的感悟,精神的愉悦。书中独有的艺术魅力、思想蕴含,都是从经典中、名著中原汁原味地品读当中领略到的。‎ 现在由于科技的发展,网络极其发达。网络阅读、电子阅读、微阅读非常盛行。这种阅读方式对传统的阅读冲击很大。到图书馆、阅览室阅读的人锐减,在绿荫下捧着书阅读的人更少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不反对电子阅读、网络阅读,我也不否定微阅读,我们应该积极地看到网络时代的到来给人们带来的极大的方便。面对微时代,我们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传统阅读、文本阅读,读的是品味,读的是智慧;“微阅读”读的是时尚,读的是消遣。当前微博、博客的出现,大大降低了阅读与写作的门槛。微博体图书已成为出版界和读者追捧的潮流。因此,我们对网络时代的优势不能视而不见,我们要吸收它的长处。但是,我们还要看到它的先天不足和致命弱点。‎ 它的先天不足是微博体图书和微阅读的内容不是经典的名著,没有经过时间和历史的检验,它只是作者在瞬间的思维和感受的片断。絮絮叨叨,非常琐屑。它只能是源于生活,但不能高于生活。而那些经典和名著是对社会生活的高度概括和提炼才形成的。思想上有一定的深度,艺术上有一定的高度,还有巨大的社会价值。我们对一些“微博书”‎ 偶尔看看,娱愉轻松一下可以,但不能把它当作阅读的主体,如果我们把它当作我们的精神食粮来吸收,恐怕会造成我们的营养不良。它的致命弱点是:它太直接了,扼杀了我们的想象;它太快捷了,阻滞了我们的思维;它太直观了,代替了我们的观察;它太表面化了,影响了我们的审美层次。想象、思维、观察和审美是一个人的阅读最重要的品质,这些重要品质都失去了,那你的阅读还有意义吗?‎ 现在有很多人,不愿读经典,不愿读名著,因为看原著、看大部头书太辛苦了,费时费神,觉得读了没啥用,这是一种阅读的功利化思想,它极大地影响了我们有质量的阅读。有人喜欢电子阅读、微阅读,其实这种网络的阅读和图书的阅读有着质的区别。因为网络阅读只是浏览,浏览是粗读,是泛读,不是真正的品读。它只能是浅层次的阅读,这种浅层次的阅读对传统阅读的功能是不能替代的。传统阅读适宜让人沉静下来系统地阅读;当人们一页一页地翻过每一页书的时候,就是一点一点地在吸收文化营养的享受过程。它能让我们原汁原味地品尝到原著、名著经典的营养。我们在进行传统阅读的时候,可以划线、加批注,在批注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感悟、观点写在对应的地方。我们还可以把在其他资料上看到相同的内容写在旁边,加以区别、对照。这样可以丰富我们的阅读,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而电子阅读则不能。‎ 从广义上讲,看影视、看视频资料,网络阅读、微阅读,都是阅读,但它与文本阅读,效果上有质的差别。比如,我们读曹雪芹的《红楼梦》原著与看电影、电视剧的《红楼梦》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体验。电影、电视给我们的印象是零碎的、片断的、跳跃的、蒙太奇式的,而读原著却是一个完整的、漫长的思维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我们欣赏《红楼梦》这一经典文学名著艺术魅力的享受过程。我们打一个形象的比喻,用传统的阅读方法去阅读经典名著,就像参加一场盛宴大餐。在这场盛宴大餐里我们可以细嚼慢咽品尝美味佳肴。而看影视、看视频、读电子书和微阅读就像到快餐店去吃快餐。这种快餐文化消费性极强,即时消费;时效性强,不到三个月就被新时尚替代了。这些快餐式的知识文化富于流动性,很少能积淀下来。而我们人类的智慧长期的积累,传承成了经典,如果我们用快餐的方式去阅读它,去欣赏它,肯定是消化不了。我们不排斥网络阅读,我们要吸收网络阅读的长处,同时我们一定要保持传统阅读的优势,作为教书的人,我们要与书经常亲近,经常与文本对话。‎ 三、读书要善于选择,加强对经典的阅读 世界上的书多得很,浩如烟海;好书也多得很,多得让人眼花缭乱。人一生要看很多的书,尤其是我们作教师的是与书打交道的人;比一般人见得书,读的书不知要多多少。但一生能真正精读一些对我们有用的好书并不容易。什么是好书?好书就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让人受用终生的书。按照习总书记的说法,就是读后能“温润人心,留得下,传得开”的书。这是对好书最通俗最好的定义。“留得下”是说能流传长久,这是说深度;“传得开”是说读者多,受众面大,这是说广度。比如说李白、杜甫留下了那么多优秀诗篇,过去了一千多年,我们仍在传诵,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达到了高峰。《论语》和《道德经》时代都那么久远了,人们仍然都把它们当作宝书来读,因为这书对每个人都是有用的,而且是终生受用的。著名作家王蒙先生在谈到读书问题时,给读者提出了几条建议:第一要读经典,经典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第二要选好的工具书;第三要读原版原著。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先生认为,当代人要读的四本书,按其重要性排列如下:经典书、专业书、时尚书、休闲书。‎ 从这两位名人的建议中看到:经典书都排在第一,这说明,我们阅读的内容首先要选择经典。因为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经典的魅力与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经典它不限于时代,也不限于某一方面。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只要是体现人类永恒价值的,经历时间的淘洗沉淀下来的著作都是经典。经典不光是文学,还包括哲学、历史学、伦理学、社会学、美学、自然科学等方面。我们的老师有文科方面的、理科方面的。文科方面的老师一定要多读文学、史学、哲学方面的经典名著,因为文史哲是一体的。理科方面的老师除了自己所教的专业方面的书,也要涉猎社会科学方面的,因为你教育的对象是全面学习、全面发展的人,因此,你对他们的影响也应是全面的。我们不可能象大学教授带硕士、博士研究生那样专业,影响专注在一个方面。‎ 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学习中外教育大师们的理论专著。中国的要读蔡元培、陶行知、叶圣陶等大师们的教育理论专著。外国的,我们首先要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专著。苏霍姆林斯基是世界的大教育家。他一生活了52岁,17岁开始参加教育工作,从事他热爱的教育事业也只有35年。在这35年里,他写了40部教育专著,600多篇教育论文,1200多篇儿童教育故事。他的专著《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都献给学生》、《学生的精神世界》等都是非常经典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师范生必读教材。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的核心就是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非常有必要读读这些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从中汲取宝贵的教育智慧和教育思想。‎ 中国在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这些文明的结晶沉淀成了中国的文化经典。这些经典按类分为经、史、子、集四部。“经”就是儒家的经典,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所以儒家的四书五经要读。其中《论语》、《孟子》、《大学》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必读的书。“史”是以《史记》、《资治通鉴》、《左传》等为代表的优秀历史著作。“子”是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如《老子》、《庄子》、《荀子》、《墨子》、《韩非子》、《孙子兵法》等一系列经典著作。作为教师《老子》和《荀子》不能不读。“集”是文学艺术集,如《楚辞》、《李太白全集》、《杜工部集》、《苏东坡集》等等。这些都是中华的经典,表现的都是大善、大美、大智慧。我们要从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经典中汲取智慧,来提升我们的文化修养和人生境界。在基督教世界里,每个人都要读的一本书《圣教》,在伊斯兰教世界里,每个人要读的一本书是《古兰经》。在我们中国,尤其是中国的知识分子,至少要读两本书,一本是《论语》,一本是《道德经》(《老子》)。这是中国的大学问家、国学大师任德愈先生说的。为什么?因为《论语》被称为中国的《圣经》,是人生的宝典。它大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小到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它的规范之中。现在全世界都在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世界上就有500多所孔子学院,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集会时,发表大会宣言说:在21世纪,世界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回到2500年前到中国的孔子那里寻求智慧。《道德经》是中国文化智慧的百科全书,怎么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书中都会有科学的答案。在德国,每个藏书人的家里都有一本德文版的《道德经》。在以色列的书店里,你可以买到各种外文版的《论语》和《道德经》。美国一家出版公司花几千万美元重金买下英文版只有5000多字的《道德经》版权。我们中国老祖先的智慧,外国人就那么重视,我们为什么不学习呢。‎ 我们中国的、外国的、社会科学方面的、自然科学方面的、文学的、专业的、理论的经典著作很多,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一些适合自己需要的经典来读,丰富我们的人生,丰富我们的教学。我写过一篇文章叫《我读北大》。开头写道:如果我的同学、同事、朋友们看到我这篇文章的题目,一定会诧异,你什么时候上过北大,在梦呓吧?!是的,我虽然到过北京,但我连北大的门都没进过,怎么会读过北大呢?但是我现在确实在读北大的课程,因为我买了《北大哲学课》、《北大国学课》、《北大公开课》、《北大旁听课》这几本书在读。我用这几本书的知识来弥补我的知识缺陷;我用这几本书的思路来整理、规划我退休后的读书生活。通过读国学课,我知道了《大学》是世界上最短的儒家经典,但它构建了一个大的框架,三纲、八目、六步,把自我、人与社会的关系、天下观念、宇宙论、人生观阐释得非常清晰、丰富。我读《论语》弄明白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体现的“仁爱、忠恕”思想。读《孟子》弄明白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爱思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情怀。读《道德经》,我明白了“上善若水”、“道德自然”、“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君子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深刻道理。通过读哲学课,我获得了什么是哲学,哲学就是人生的大智慧,它不仅包括科学的世界观,也包括人生价值观。哲学贯穿了我们人生的方方面面。世界大哲学家柏拉图说得好,“教育,从最高意义上讲就是哲学”,作为教师,读一点哲学,是最有意义的。它将会有利于你的教学和教育的全部。它会帮助你明白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不断给你带来新的思考和价值判断。它不仅让你有智慧,还让你的思想鲜活。‎ 所以,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选择一些对自己人生有意义,对自己做人有帮助,对自己工作有指导的好书来读。‎ 四、读书的目的就是更好地改进教学 教师是离书本最近的群体,教师读书不仅是涵养自己;充实自己,发展自己,更重要的是把读书与教书结合起来,把自己在读书中思考的问题、积累的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引领学生成长。‎ 我们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与优秀文化传统沉淀出了许许多多的优美的诗词文章和典籍。几百年、上千年,一直吸引着人们去阅读去欣赏。那优美的词句、铿锵的音节、深厚的内涵,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打动着读者的心。如果我们能够将这些优美的语言、经典的内容运用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运用到课堂教学上,既可以增加文采,又能彰显文化内涵,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农民种地想的是提高产量,工人做工想的是增加产品,教师教学想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读书、汲取书中的智慧和营养,再运用到教学中,这样就会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 四书之一的《中庸》中写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要广泛地学习,在学习中提出问题,提出质疑,然后认真地思考这些问题,通过思考来明辨是非谬误,最后是坚定地去实践运用。这段话告诉我们读书的最终目的就是运用实践。宋代儒学家程颐说得好:“读得一尺,须行取一寸。”清代的学者张潮也说:“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记为难;能记不难,能用为难。”这些话虽然说得简单通俗,但道出了读书的根本在于运用。宋代大诗人陆游在《冬记读书送子聿》诗中写得更为明白:“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诗中讲到的“躬行”仍然是实践运用的问题。光读书,不运用,不创造,读的是死书。只教书不读书,知识就会枯竭。读书和实践结合起来,才会发挥作用,达到读书的目的。‎ 一些教育科研机构调查显示,最受学生欢迎的四种教师是:一是关心呵护学生的老师;二是尊重理解学生的老师;三是充满智慧而幽默的老师;四是富有激情与活力的老师。前两种我不用讲,后两种的老师指的就是老师的文化素养。老师的文化素养从何而来,就是从读书而来。教师读书广博,博学多识,自然会带来教学内容的丰富有趣。教师运用知识信手拈来,自然会让自己在课堂上充满激情与活力。说到最后这就是发挥了读书的作用,达到了读书学以致用的目的。中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书只是一种工具,和锯子锄头一样的性质,都是给人用的。”我们与其说读书,不如说用书。作为教师,最忌讳的就是不会用书,不会创造。如果我们的理科老师只会讲公式,只会讲法则条理,只会解题,学生是不会感兴趣的,因为你没讲出公式背后的故事,你没有拓展修正公式的过程,你没打开学生学习的视野。我们的文科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如果知识结构不宽泛,课堂上不能旁征博引,触类旁通,这就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讲台上直挺挺地站着,肚子里没有几本书撑着是不行的。教师的书架上没有书就像农民的粮仓里没有粮食。有了书,但不读不会运用,这些书就不会发挥作用,成为一堆废纸。如果教师的书架上只有教科书和参考书,书香就会从你身边飘走,你就会离一个优秀教师的距离越来越远。‎ ‎“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必是读有所得。”阅读滋养底气,思考带来灵气,实践造就名气。读书不是目的,运用至指导实践,发挥读书的作用,这才是目的。我们作为教师,要多读书,会用书,把好书的作用在我们的教学中发挥到极致。‎ ‎【篇三】‎ 网络上出现过一篇文章,引起了轩然大波和人们的热议。文章的作者是印度的一位工程师,题目是《令人担忧,不阅读的中国人》。网上的评论,有攻击谩骂对方的,也有引起反思的;但更多的是不满,反对和批评的内容。那些批评反对的人,表现的似乎很爱国,觉得这是对中国人的诬蔑和贬低。我们先不说这些批评和反对正确与否,我先说说这篇文章的具体内容。‎ 文章先从作者在飞往中国上海的国际航班上所看到的写起,本是乘客睡眠时间,而飞机上的中国乘客几乎没有睡觉的,都在玩手机、打游戏、看视频,没有人看书。然后又写到作者在德国法兰克福国际机场的候机大厅里,德国的乘客都在安静地读书和在电脑上工作,而中国的乘客都在穿梭购物,大声谈笑和比较价格。在红桥火车站候车室里,一位法国朋友向作者问道:为什么中国人不爱读书,总是在打电话,发短信,刷微信,打游戏,玩手机,缺少一种满足的安宁,显得很浮躁。接下文章还写到:在中国的小城镇,最繁荣的是麻将馆和网吧。麻将馆是中老年人聚集的地方,网吧则是青少年集中的地方,又有相当多的人在超市商场、广场、歌舞厅穿梭闲逛。各个部门的领导、行政人员又忙于各种检查、会议、应酬、饭局。在中国,读书成了学生和学者的专利。文章的后半部分主要写世界各国的读书情况。文章说世界上读书气氛最好的国家是以色列和匈牙利,其他喜爱读书的国家有俄罗斯、日本、德国、法国、西班牙、印度、澳大利亚等。这些国家的人均读书量都远远高于中国。文章最后写到:一个国家的读书风气决定着这个国家的素质和未来;崇尚读书学习的国家会得到丰厚的回报。以色列国家小,人口少,就有8个诺贝尔获得者。匈牙利国家也不大,人口也不多,获诺贝尔的就有14个。亚洲的日本是诺贝尔奖获得最多的国家。文章的内容大概就是这些。‎ 看了这篇文章的内容之后,我的心情很沉重。我也是个情绪激昂的人,如果看到有外国人、外国媒体写文章骂中国人,贬低中国人,攻击中国,我也会骂娘的。但是读了印度工程师的这篇文章,我却骂不出口。因为这篇文章写得很中肯,说到了我们中国人的痛处,说到了要害。文章中写中国人不爱读书的现象,我在很多报刊资料上都看到过,而且实际生活中的现状也确实如此。媒体上也经常出现过中国游客到国外旅游不文明现象的报道。‎ 先说我们自己生活的城市吧。书店没有网吧多,图书馆没有麻将馆多,喜欢读书的人没有喜欢娱乐的人多。到书店买书的人极其稀少,到图书馆读书看报及借书的人少之甚少。一个有五十几万人口的县级城市,城区人口十三、四万,城市建设和环境在全国县级城市中还算不错的,是个宜居城市,但这样的城市,书店只有一个,图书馆只有一个。大街小巷中最繁荣的地方有三处,一是麻将馆、棋牌室;二是网吧、游戏室;三是饮食地摊,这饮食地摊竟成了一道靓丽的城市风景线。广场、公园打牌下棋的人成堆,但看不到一个看书的人。‎ 我是一名高中退休教师,无论是我在上班的时候,还是我退休后的这两年,我就一直在关注学校和社会的读书状况。整个社会包括学校读书风气不是越来越浓厚,而是越来越淡薄。网吧、游戏室、麻将馆对人的冲击和影响太大了。学生们一放假,一有空就往网吧跑,网络游戏成了伴随他们成长的主要内容。成人们一有时间就往麻将馆、棋牌室跑,他们可以不睡午觉,丢下碗就去占位置,去晚了担心坐不上。打到尽兴的时候,连饭也不回去吃。麻将馆、棋牌室的老板们考虑很周全,还为这些麻客们牌友们准备了简餐、便餐,吃完了接着打。逢年过节,亲友们相聚,本来工作忙、上学忙、打工忙,很少见面,见面后不是聊聊天,谈谈这一年来的收获和体会。而联络感情的唯一方式就是聚在一起打麻将、打牌。‎ 过去很多单位都有图书室,现在基本上没有,就是有也是为了应付检查,虚设着,名存实亡。农村图书室科技学校,大多都是为应付上面的检查、评比而设置的,真正发挥过作用的没有,这都是心照不宣的事。‎ 现在城区、乡镇上处处都有网吧。我白天、晚上都到网吧看过,网吧里全是青少年。这些年轻的网民们在网吧里80%是在打网络游戏,10%是在网上聊天,剩下的10%是看网络视频和听音乐。在网上阅读的,查找资料的几乎是零,反正我没看到过一个。这些青少年一有时间泡网吧,基本整日整宿地吃睡在网吧,实际上他们就是在游戏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无论是在公交车上、地铁里,低头族们都在打游戏、看视频、玩着手机,很少看到在看书的人。‎ 我在业余时间主持过好多年的婚礼。我到过很多新婚男女的新房里,新房里有崭新的名牌家俱、各种家用电器应有尽有,更好一点的有梳妆台还有电脑桌,但很少有书柜的,可以说几乎都没有的。在新人的新房里几乎见不到一本可读的书。‎ 我有一些同学和朋友,都在教育上、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个人素质应该说是不错的。退休后,我约他们到国学会去听听国学经典,听听传统文化;到文学研究会听听文学讲座,提高一下自己的文学文化素养,丰富一下退休生活。但他们宁愿天天去打牌、下棋、搓麻将,有的天天围着电脑在炒股。每周两个下午的时间,而且还是免费听课,都不愿意去参加这些有益于身心的活动。他们的时间都用在哪了?‎ 我们现在的阅读状况真让人担忧,印度那位工程师写得也并不是没有根据,现实中的情况甚至比他写到的还要严重。‎ 印度工程师在文章写到的世界上爱读书的国家及现象,我们并不陌生,我在其他资料上都看到过。如世界上最爱读书的国家以色列:以色列是犹太民族集中的国家,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智商高、文化素质高,也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文盲的民族。连乞丐也手不离书。他们向人们索要东西,不光是食物,还有书。犹太人的家庭里充满浓郁的读书和求知氛围。犹太人有个习俗,在孩子稍稍懂事的时候,母亲就翻开《圣经》或其他重要典籍,在上面涂上蜂蜜,让孩子去舔。这个仪式的用意就是让孩子知道书是甜的,以后要爱书。这与中国在孩子周岁时让他抓周的仪式基本相似,孩子在抓周时抓的东西与他今后的命运息息相关。如钱钟书在周岁时让他抓周,结果他抓了一本书,父母给他取名“钟书”。后来,他的一生与书相伴,成了学贯中西的大学者。犹太民族一直重视读书的传统,在这个民族的历史上涌现了很多优秀的思想家、科学家和经营者。近代史上被推崇为“犹太三星”的马克思(社会科学)、爱因斯坦(自然科学)和弗洛维德(人类心理学家),对世界影响很大,他们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和人类的认识观。截止到上世纪末,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共645名,犹太民族就有123位,占获奖人数的近20%,高居世界各民族之首。现在的以色列,人口少,建国时间短,但他们人才济济,在短短的五十多年中,诺贝尔奖获得者就达8人。到上世纪末,中国还没有一位,而我们两国的建国时间只相差一年。以色列回家的居住环境极其恶劣,在中东、沙漠地带,他们竟把沙漠变成了绿洲。别的沙漠国家,粮食匮乏,而以色列的粮食吃不完,还卖给其他国家。象无土栽培技术,沙漠灌溉,都是以色列的创新。凡是崇尚读书的民族,都是生命力极其旺盛的民族。以色列人均每年读书64本,居世界第一位。以色列的书店里,各种版本的图书、报刊一应俱全,在街头的报亭里每天都有当天出版的世界西方国家的大报,如《泰吾士报》、《纽约时报》、《世界报》等。在他们的书店里连《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论语》、《道德经》都有。在每年的“安息日”(如中国的清明节),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所有商业、娱乐活动全部关门停业。汽车、火车停班,飞机停航,人们都安息祈祷。但只有书店、图书馆允许开门,所以这一天到书店、图书馆安静读书的人特别多。‎ 世界上另一个最爱读书的国家是匈牙利。匈牙利的面积、人口都不到中国的百分之一,却拥有两万多家图书馆,平均每5000人一家。匈牙利的读书风气最为浓厚,爱读书的人达500万以上,占全国人口的1/4。人均每年读书是61本,仅次于以色列。正因为匈牙利人爱读书,国民素质高,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这个小小的国家就有14个,而且涉及到物理、化学、医学、文学、和平各种奖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诺贝尔奖大国。‎ 在崇尚读书的国家中,再就是俄罗斯了。俄罗斯人也是以喜欢读书著称。1.4亿俄罗斯人,藏书就有200亿册,每个家庭平均藏书300多册。因此,俄罗斯成了世界上最爱读书的国家之一。到过俄罗斯的人都看到过,在公园的长椅上、草坪上,在电车上和大学的树荫下,到处都是埋头读书的人。到普希金公园去玩的人,每个人都会带着一本书去。图书馆、阅览室是人们最爱去的场所。读书对于俄罗斯人来说,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手段,其实也是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俄罗斯人均读书每年55本,居世界第三。近些年,由于网络和电视的发展,俄罗斯青少年中阅读的人有所下降,但这一问题已引起俄联邦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把它看成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俄政府制定了《民族阅读大纲》,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培养人们的阅读兴趣,鼓励年轻人读书,让读书成为一种新的时尚。‎ 亚洲的日本,也是世界上爱读书的国家之一。日本的国土面积不足38万平方公里,比我国的四川省还小一点,人口一亿两千万,但是日本每年出版新书的总码洋在两千亿人民币左右。日本的书店是最多的,仅东京有7000多家,尽管日本的书店规模不是太大,但书的种类非常齐全,内容非常丰富,各类读者需要的书都会有。日本人每年大约读书量40本以上,在亚洲属于最高的国家。日本人的读书热情很高,日本盛行读书会,一个读书会少到六七人,多到几十人,这些人常聚到一块读书,在日本每7个人中,就有1个人在读书会读书。‎ 欧洲的德国,是世界上爱读书的国家之一。在德国的地铁上,无论男女老少,无论坐着站着的,都会拿出一本书来看。在德国的法兰克福国际机场的候机大厅里,只要是德国人在候机,他们要么是读书,要么是拿出笔记本电脑工作。50%以上的德国人在他们的业余时间都会选择读书。德国人还有个习惯,喜欢在图书馆借书与阅读,汉堡市中心图书馆一年就有1**万册图书被读者借阅,每年光顾中心图书馆的人就达458万之多。全世界最大的图书展每年都会在德国的莱比锡和法兰克福两个城市举办。这些数据都说明一个问题,德国人喜欢读书。‎ 与德国一样,法国也是欧洲最爱读书的国家之一,**年3月,《环球时报》报道了《法国倾力打造阅读大国》的新闻。在法国的公共汽车上、电车上、地铁里,很多人都是低着头在看书,在这些看书的人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背着书包的学生,有步履匆匆的上班族。法国人有个特点,那就是出门时都好带一本书,有空就读书。据统计,法国每年人均读书35本以上(有资料说25本以上)。法国人有个特点,如果家庭费用紧张,可以砍掉其他消费,但不轻易减少买书的开支。‎ 亚洲的印度、韩国以及澳大利亚,这些国家都是喜欢读书的国家。印度大小城市的市场里都有书店,即便很小一个市场,也有一两家书店,印度每年人均读书5本以上,韩国人均读书7本,澳大利亚则是9本。‎ 最后我说说美国和西班牙。美国的权威调查机构从**年开始进行全国范围的调查,要求人们说出自己业余时间最喜欢的三项活动。**年阅读排在首位,占35%;看电视排第二,占21%;旅游排第三,占20%。**年的调查,阅读呈上升势头,上涨了11个百分点,达到46%。为什么阅读会上升,因为这与美国人的危机感有关。随着移民的增加,各国的精英留学美国,滞留美国,让美国人感到不读书就没有出路。‎ 为什么我要说西班牙呢?因为每年的4月23日在“世界读书日”,这个日子与西班牙有关系。4月23日这一天是西班牙写出世界文学名著《堂吉诃德》的伟大作家塞万提斯逝世纪念日。那是在1923年,西班牙作家出版人文森特·克拉维尔为了纪念塞万提斯和伟大作品《堂吉诃德》而提议和倡导设立的全国读书日。克拉维尔是塞万提斯的崇拜者,在他28岁的时候,他成立了一家出版社,以塞万提斯的名字来命名的。他认为,设立读书日,是向全世界的伟大作家作品致敬,同时也希望人们从书籍中获取知识和力量。克拉维尔提出设立全国读书纪念日的这一年正好是塞万提斯逝世399周年。从克拉维尔提出这一建议,到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三世的批准,历时三年,再到国会批准,在法律上确定下来,又过了四年,前后历时七年。‎ 另外还有一个根据,就是4月23日这一天,刚好又是西班牙加泰罗尼干地区的一个传统节日,叫“圣乔治节”。这个节日的来历是:当地有一个英雄叫乔治,他从怪兽中救了一位美丽的公主,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英雄救美”的故事。一般结果是,公主被救以后就会嫁给英雄。可是这个故事的结局不是这样,公主感恩英雄并没有嫁给他,而送了英雄一本书,喻意就是,你作为英雄,光有力量不行,还要有文化、有品位。根据这个故事,这个地区后来就成了一个节日。在这一天,姑娘们就会送给自己心爱的小伙子一本书,小伙子送给姑娘一枝玫瑰花。姑娘们要求自己心爱的人有文化、爱读书。西班牙后来成为崇拜英雄而又崇尚读书的国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世界读书日就是根据西班牙的全国读书日而决定的。‎ 近年来,中国经济一路高歌猛进,在**年,超过了日本,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俨然有了一番大国景象。然而,由于创新能力不足,资源短缺明显,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差距悬殊等一系列问题,中国离真正意义上的强国还有不小的距离。更重要的是中国在文化软实力层面没有展示出与硬实力相匹配的东西,缺乏那些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吸引力。比如我们的电视机出口到世界很多国家,但我们出口不了电视机里所播放的东西,我们的电影、电视剧要出口,可是难上加难,我们还在大量进口外国的文化产品。我们都还记得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墨西哥、巴西、日本的电视剧充斥了我们的荧屏。近年来,韩国的电视剧热播、韩国的歌曲、艺人又占据了中国的半壁江山。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一股“韩流”。我们的电影院放的电影,最热的就是美国好莱坞大片。现在世界范围内到处都有中国的孔子学院,但中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却一知半解。对于西方文化的经典和精华,我们只是知道点皮毛,甚至一无所知。我们所知道的只是外国文化中的一小部分。比如电子游戏、好莱坞大片、流行歌曲、体育联赛等,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精神视野、文化自觉、整体修养、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差距,我们依然处于追赶的状态,国民整体素质的差距造就了中西文明的差距。如果为这些差距找到一个很好的注解的话,那就是我们的全民阅读。‎ 与世界这些爱读书的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阅读状况不尽如人意。我们的人均阅读量最少,不及日本队的十分之一。我们的国人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忙死了,没空读书。”那时间都去哪儿了?有人还会说,有了百度,啥子都知道,还要书本干啥?还有人会说,我天天看微信、刷朋友圈,凭什么说我不阅读?更有甚者,自己玩手机,却把书本扔给孩子,让孩子读,岂有此理?‎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明程度很高的民族,我们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现在四大文明仅有中华文明辉耀千古。我们中国的孔子是全世界推崇的读书人,他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现在全世界的孔子学院就有500多所。孔子的一生是读书的一生,学习的一生,教育的一生。“学而时习之”“韦编三绝”“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是他勤奋读书的写照。孔子开创的儒家文明,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主体和基石。什么叫儒,儒就是读书人,所以中国历代的社会都十分尊重读书人,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崇尚文明、崇尚读书的表现。所以,我们应该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崇尚读书。少上网吧,少到麻将馆,少在街上游荡闲逛,多到书店,多到图书馆,多读书。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为国家的兴旺强大而读书!为自己今后有一个好的发展而读书。‎ 阅读是人类永恒的一种生活方式,人毕竟高于动物,正因为“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所以在这个众人奔忙、物欲横流的时代,还是要留一点时间给我们的阅读、书籍和精神生活,让知识生根,让思想启蒙,让想象飞翔,让智慧萌发,让心灵的花朵在纸页间绽放,在书香中永驻!‎ ‎【篇四】‎ 或在空气清新环境美好的早晨,或在月朗风爽万籁俱寂的夜晚,泡上一杯茶,把白天杂乱的思想清空,在一种穿越时空的状态下,捧起书本,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在一种静谧的氛围里,与书中的圣贤们会晤,与作者进行灵魂沟通和人生的对话,尽情地享用他们用智慧和思想设下的盛宴,岂不是一种赏心乐事?‎ 我写过一篇文章,叫做《坐拥书房墨飘香》,文章中谈到退休后能真正静下心来,读几本对人生有用的书,让退休生活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坐拥书房,享受阅读的快乐,享受写作的快乐。‎ 人是生活在物质和精神两个世界里。著名漫画家丰子恺先生说过,人的生活有三种境界:一种是物质的境界,大致在衣食住行层面上;二是精神境界,主要指文学艺术的雅致和情趣;三是灵魂的境界,那就是有理想、有信仰、有博大的情怀。其实最根本的,生命中一半是物质,一半是精神。吃饭是对物质生命的供养,读书是对精神生命的能量补充。而书就是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联结的载体和纽带。凡是有一定文化素质的人,都时常生活在书里,只有读书才会使他的生活过得更有情趣,更有意义。‎ 确实如此,读书关乎生命,关乎成长,关乎精神,关乎希望。一辈子怎样生活,生活得怎样,就是从他与书的关联开始的。人类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财富的载体就是书,就是经典著作。人们阅读经典,就是吸收丰富的精神营养,延续人类的精神生命。一部经典著作,无论你读多少遍,每读一遍都会有一种新鲜感,有新的发现,有新的收获。为什么?因为经典著作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关注思考人类精神生活共同的大问题,如: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人类的信仰、活着与死亡、灵魂与肉体等等。同时它们又有各自独特的贡献和历史地位。人类的文明进步与愚昧落后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较量,而较量的结果就是留下那宝贵的经典。无论是中国的孔孟、老庄,还是西方的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无论是中国的屈原、司马迁,还是外国的托尔斯泰、莎士比亚,无论是中国的唐诗宋词和《红楼梦》,还是外国的《悲惨世界》和《战争与和平》,只要是真正进入世界文化宝库的,都是被公认的经典。而阅读这些经典的书,才能进入真正的阅读。读经典,可以以一当十,事半功倍。如果碰到什么读什么,你就永远进入不到真正的阅读中去。‎ 著名画家张大千说过:“作画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一是读书,第二还是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读书对于一个画家尚且这么重要,那么对于我们从事文化教育工作、行政执法和意识形态领域里工作的人同等重要。因为我们的工作是要接触人,影响人。一个人对别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会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这就要看他有没有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这些魅力又是从何而来?是从读书中来。读书可以开阔人们的视野,让我们拒绝平庸;读书可以改变我们的气质,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读书可以优化我们的人生层次,提高生命的质量;读书可以启发我们的思维,点燃思想的火花,让我们更加善于思考。‎ 孔子有句名言:“古之学者读书,为己;今之学者读书,为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古代求学问的人,学习和研究的目的在于提高自己,提升自己的道德学问。而现代有一些求学的人,读书学习是为了装饰自己,做给别人看,或取悦于人,或追逐名利。当今时代的人确实有些浮躁与功利,在这处处充满诱惑的年头,要做到“目不邪视”、“近水不湿鞋”谈何容易。不少人追着利益走,跟着欲望走,盯着权利走,随着时尚走,物质焦虑症让人丧失了虚静与专注的能力。但读书能让人沉潜,让人保持内心的宁静。读书是与博学的先生对话,与智者交流。书会告诉我们物质的速朽、精神的永恒。昔时的秦皇汉武给我们留下了什么,留下的只是一杯黄土、一座坟陵,而流传不朽的是那诸子和司马迁。当年唐宋时代,肥马轻裘,雕梁画栋,而真正存活于心,让人吟诵千古的却是那激扬精神、澎湃豪情的唐诗宋词;让人记住的不是唐宗宋祖,而是李杜、苏辛。当今时代的人们,生活紧张而忙碌;心情浮躁而脆弱,这更需要用人文精神来调剂。而人文精神调剂最好的选择就是阅读经典,阅读对我们人生有用的书,读书方能致远。‎ 有人认为,读书是一种个人行为,我读不读书,与别人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这无可厚非。但是要看你从事什么工作,与人打不打交道。如果你的工作与别人有联系,如我在前面提到的,你是从事文化教育工作,从事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工作,从事行政执法的,那你就不是个人行为。因为你要接触别人,影响别人,所以说读书与别人就有关系。你对别人的影响有直接的,有间接的。我们的生命离不开书的润泽,书是智慧的标志,我们读书就是从书中汲取智慧与营养。为了弥补自己知识的不足,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增添自己的人格魅力。我们必须把读书当作人生的头等大事,能抽出时间来读书。只有书香的熏陶、文化的涵养,我们的精神世界才会更加丰富,内心才会越来越强大;人生的路才会越走越宽广,我们的思想才会永远保持鲜活的亮色。‎ 最是书香能致远,让我们做一个勤奋的读书人!做一个行且久远的人!‎ ‎【篇五】‎ 小时候,我非常喜欢看书。由于家境不好,买不起书,就向别人借书读。借来的书,看完了马上要还给人家,心中不免有些失意和怅惘。后来,走上工作岗位,当了一名高中语文教师,自然更离不开书。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装一桶水。没有大量的阅读,你的语文课就会显得干涩,自己必须得充实起来,先读书,再教书。买书、读书、教书,书越来越多,我的生活与书就亲密不可分。‎ 如今,走进书房,看到满满的两架书,目睹书案上堆满的经典著作,这些书都是自己的,都是自己读过的,一种幸福感、满足感、充实感油然而生,溢满心头。翻看书架上的书,捧着刚从书店买回或快递送来的新书,一股墨香扑鼻而来。阅读过后,掩卷沉思:如果没有书,我的生活将是怎样的?如果离开了书,我是否能活下去?回想自己读书的黄金时期,遇到文革,没有读过几本真正的好书。后来参加工作后,读书都是带有功利性的:为了拿文凭,为了评职称,为了应付工作之需要,实际上没有静下心来读几本对人生有用的书。退休后,能有时间坐在书房里读点书,心境是如此的宁静,捧着书,闻着墨香,有一种“三月不知肉味”的感觉,这种感觉对不读书的人来说,他是体会不到的。‎ 人生活在世上,不光需要有物质生活,还要有精神生活。巴金先生说过一句话:“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所以说,精神生活丰富的人才是真正的幸福之人。我不仅喜欢读书,我还喜欢听音乐会、听歌剧、看电影、看芭蕾、看京剧。由于居住在小城,文化生活受到限制,想看电影,没有电影院;想听音乐会,没有音乐厅;想看芭蕾、歌剧、京剧,没有剧院与演出。唯有读书像享受明月清风一样不受任何限制。茅盾先生在《风景谈》中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画面:下雨天,树木稀少,怪石嶙峋的山洞里,相对坐着一对青年男女。他们一人捧着一本书,放在膝盖上,低着头,聚精会神地读着,周围一片寂静,他们沉浸在充满幸福的阅读中。这就是延安时期,鲁艺的青年们高尚的精神生活的写照。一个人当他沉浸在高尚的阅读中的时候,他的幸福感只有他自己能体会到。‎ 每当我坐拥书房,享受阅读的快乐,心都是暖暖的。翻开海子诗集,读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句时,心胸顿时广阔了很多。读《季羡林文集》,体味先生长达一个世纪的感悟,无论是《谈国学》、《谈人生》、《阅世心语》、《生命沉思录》,还是《风风雨雨一百年》、《牛棚杂忆》,这都是先生心血之作、智慧彰显。读《论语》、《孟子》、《庄子》等国学经典,先贤的智慧启迪我们,塑造我们。读司马迁的《史记》,在了解我们的历史文化时,欣赏到其中蕴含的文学美。读《红楼梦》,通过了解贾府这个大家族的兴衰之变,认识到封建制度必然灭亡的命运。“黛玉进府”、“宝玉挨打”、“抄捡大观园”、“黛玉之死”‎ 这些经典章节,让人感叹和流泪。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圣地亚哥老人那句“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话,永远给人鼓励,这部脍炙人口的中篇小说是一曲打不败的失败者的赞歌。‎ 每当我坐拥书房,享受着写作的快乐,心又何尝不是温暖的。读书有心得,有收获,把这些心得写下来,这就成了一篇篇的文章。《红楼梦》是我最爱读的书,读了几遍我也记不清了,特别是一些重要章节,不知道读了多少遍。读了《红楼梦》,于是我写下十余篇赏析《红楼梦》的文字,约七八万字。如:《从“黛玉进府”看〈红楼梦〉对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从“宝玉挨打”看〈红楼梦〉如何刻画矛盾冲突》、《从“诉肺腑”看宝黛爱情的纯真与成熟》、《从“抄捡大观园”看〈红楼梦〉的细节描写及贾府的衰败没落》、《从“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看贾府的兴衰之变》、《从“黛玉之死”看贾府的人情冷暖》、《从“红楼二尤”看〈红楼梦〉刻画人物性格的差异》等文章,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来赏析《红楼梦》的内容及艺术特色。我读《论语》与儒家经典,写下了四五万字的《孔子与〈论语〉讲座》。读《孟子》、读《庄子》等文章都还在写作中。平时我把对人生的感悟、往事的回忆、生活的观察诉诸笔端,写了数十篇、五六万字的散文随笔。如《我的人生三梦》、《永远的怀念》、《二伯》、《堂弟媳》、《秋游梨花湖》、《槐花飘香》、《村东那口老井》、《羞涩的年饭》、《地皮菜》等。当一篇篇文章写出来,读着它,有时感慨万千,有时泪流满面。坐拥书房,我静静地享受着写作的快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中国自古就有“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的读书故事。知书达礼、修身养性、以立高德,这都是读书人追求的境界。读书之风与社会文明休戚相关,互为因果。让我们坐拥书房,崇尚阅读,闻墨香,净心灵,点燃我们的精神星空,照亮我们的追梦征程。‎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