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度产业扶贫工作总结
2018 年度产业扶贫工作总结 2018 年以来, 我镇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一号工程来抓, 坚持“种养结合、长短结合、三产融合”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百亿 乳都和全域旅游两大战略重点,依托特色资源,创新发展模式、拓宽 增收渠道, 不断扩大产业覆盖面, 为贫困户脱贫和贫困村退出提供了 有力支撑。现将我镇 2018 年度产业扶贫工作总结如下 : 2018 年全镇 1017 户贫困户进行了点菜,分三批完成报账共计 286.6626 万元。其中,实施特色种养业项目贫困户是 268 户,占全 镇 2018 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中的 40%;从事种植业发展 548 户,占全 镇 2018 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中的 81%;从事电商、其他产业的 9 户, 占全镇 2018 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中的 1%。共计发展烤烟 169 亩, 核桃 551.05 亩,养猪 256 头,鸡 2910 只,羊 3234 只、牛 357头、 马 137 匹,蔬菜 200 亩,向日葵 80 亩、苹果 25 亩、油菜 200 亩、药 材 19 亩、苗木 1 亩、葡萄 31.2 亩、秋杂粮 40 亩、蜂 716箱等,经 营小吃 1 户 ,电商 1 户,木器加工 1 户、自主创业 7 户。户均受益 2641.71 元,比上年增加 237.6 元。 xx 年脱贫户发展产业 361 户 ;xx 年脱贫户发展产业 251 户。 通过菜单式脱贫, 每户都有了一项中长期 增收产业项目,为实现稳定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5 个贫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注入引导资金 257.4814 万元,以资 金入股形式投入运营,并完成分红 17.336 万元。 一是“全域旅游 +产业扶贫”模式。依托关山草原旅游公司,实 施五种带贫机制。旅游经营。实施核心景区经营脱贫项目,动员 6 户 贫困户经营蒙古包、农家乐,带动户均增收 3000 元 ; 引导 39 户贫困 户规范经营马匹,带动户均增收 2000 余元。债券分红。县财政局以 投放扶贫债券的形式向关山旅游公司注入 1 千多万元, 签订 《扶贫资 金三方协议书》 ,6 村 526 户贫困户连续 3 年享受景区分红, 每年 600 元。基地带动。在秋菊山庄段,流转土地 158 亩,打造百亩菊花种植 基地, 给予 25 户贫困群众 7.8 万余元土地流转费 / 每年,并提供就业 岗位,作为基地日常管护人员,获得土地租金和花卉务工两份收入。 入股分红。 3 村 120 户贫困户以每户 5000 元产业扶贫资金入股 关山古帐营,每年分红 700 元,连续分红 5 年。就业务工。吸纳 200 余名贫困群众从事景点管理、卫生保洁、餐饮服务、商品零售等旅游 服务,人均年收入 2.5 万元。 二是张家山村奶山羊发展采取“党支部 +合作社 +基地 +贫困户” 的模式。贫困户与合作社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务工收入,共有长期务 工、短期雇工、项目用工 3 种方式。饲草种植收入,带动全村 74 户 贫困户种植苜蓿、玉米 520 亩,每亩增收 900 元。分户扩群收入,合 作社将积极推广“赊羔还羊”模式,引导鼓励贫困户分户扩群。入股 分红。合作社吸纳 150 户贫困户入股 75 万元,至少按保底 7%进行分 红。资产收益, 2 个养殖场 220 万元资产全部已量化到户,可为每户 增加资产 6600 元。 三是铁塬村中蜂养殖产业采取合作社 +贫困户的模式, 带贫脱贫 效果明显。为全村形成了又一个新的主导产业,预计将来可带动 100 多户群众参与中蜂养殖 ; 培训 68 户贫困户掌握养殖技术,直接带动 33 户贫困户个人养殖中蜂 333 箱,实现收入 16.65 万元 ; 带动 20 户 贫困户在合作社务工增收 ( 现已有 8 名贫困户就业,工资按照 5300/3300 元的两个标准执行 ); 合作社和农户蜂蜜全部有长城公司高 于市场价回收,解决销售难题 ; 盈利无偿分配,全年盈利扣除管理费 用及必要支出, 其余盈利全部分给贫困户。 今年为股份经济合作社分 红 29.25 万元,为 195 户贫困户每户分红 1500 元。 按照中、 省、市、 县关于产业扶贫工作的部署安排,坚持以省、 市、 县产业扶贫督导考核发现问题为导向, 以提高贫困群众依靠产业 增加收入为重点,结合“百日行动”,采取有力措施,举一反三,狠 抓整改工作,全面提升我镇产业扶贫工作整体水平。 一是继续加强对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进一步增强所有经营主 体的带动脱贫能力,总结提炼产业扶贫特色亮点,形成品牌效应。二 是全镇对产业脱贫户的帮扶措施进行一次“回头看”,施策不准的及 时调整到位 ; 对发展产业能力不足,不能自主发展产业的贫困户及时 引导通过加入经营主体等方式实现产业发展 ; 督促完善村、户产业脱 贫帮扶台账及贫困户产业发展规划。三是根据全县产业脱贫“ 110” 指挥体系和技术服务百日大行动的总体部署,按照技术“服务到村、 指导到户、 精准到人” 的总体要求, 镇上及时与 10 名技术包村干部 ( 贫 困村各 1 名,非贫困村共 2 名) 进行了对接,干部及时到村到户,对 贫困户产业培训需求进行了摸底并制定了相应的培训计划, 以贫困户 为单元,分类施策,精准服务,坚持贫困户缺什么补什么原则,争取 对 270 户产业脱贫户,开展全方位、多轮次的技术服务,确保每个脱 贫户掌握 1 门生产技能, 每个脱贫村培养 1 名技术能手, 增强贫困户 自主发展产业的能力。 一是产业发展层次比较低,农民持续增收难。现在大多数特色 产业分布零散,集中连片的基地少,没有形成规模和产业体系。产业 基地的专业化、精细化、标准化建设水平不高,部分产业基地还处在 比较原始的粗放式经营,种植管理水平低,经济效益不高。 二是市场融入效果不明显,产品销售不稳定。产业扶贫在具体 操作过程中, 对于市场的调研考察不到位, 导致产业发展政策导向明 显,有一窝蜂的现象。要积极引导各方面力量来积极参与产业扶贫, 围绕解决资金、 技术和市场等方面来着力做好产业扶贫, 系统地推进 精准产业扶贫,为贫困户增收夯实基础。 内容仅供参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