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6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觅文言津梁 汲传统精华——高中新课程文言文阅读教学感想
语文论文之觅文言津梁 汲传统精华——高中新课程文言文阅读教学感想 温岭市大溪中学 陈云峰 【摘 要】文言文教学中关于“文”与“言”孰轻孰重的问题一直都有讨论。本文从新课程文言文课后练习的设计和新课程高考题型的变化入手,结合文言教学的文言、文章和文化三方面的内容,围绕诵文言、品文言、悟文言三个角度阐述文言文教学是一个整体过程,“文”与“言”是相互交融的。 【关键词】新课程 文言文阅读 教学感想 有人针对苏教版的文言文课文做过这样的统计,将四个模块33篇文言课文后的全部76道习题做了分类统计。这些习题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习题引导学生理解、评论文言课文的思想内容、观点情感,例如《劝学》课后的“问题探讨”题:“《劝学》是两千多年前的文章,它所阐述的学习观哪些仍有价值,哪些需要发展提高?结合你的学习经历,和同学讨论这个问题。”这类习题共43题,占文言课文习题总数的56.6%,居于很重的地位。第二类习题要求学生课后背诵课文或进行某种语文实践活动,例如“笔落惊风雨”古诗文专题后的“积累与应用”第1题:“从本专题中选择四首诗词背诵”;第2题:“ 搜集风景名胜中的楹联、题记,谈谈中国语言文字是如何表现风景名胜中的人文内涵与审美因素的”。这类习题共19题,占文言课文习题总数的25.6%。第三类习题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梳理文言字、词、句的规律,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后的“文本研习”第1题:“下列句子中的词(完、急、舍、怀、廷、归、刃应该怎样解释?它们的用法有什么特别?”这类习题的数量最少,仅14题,占文言课文习题总数的18.4%。 从这三类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新课程的文言文课后练习导向,似乎针对文言文传统考试题目中的字词句练习少了,而让学生更多的注意对文章整体的认识和它的现实意义,让老师在文言文教学要注意到不能只重“言”而轻“文”,要从文言文的肢解式阅读中脱离出来,要把文言文当作“文”来教,而不能只是围绕着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等文言现象打转。于是也有老师就提出不同的看法,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轻视文言文的“言”的练习可以吗?从自2004年浙江省自主命题以来,2005年的《书褒城驿壁》、2006年的《蚊对》和2007年的《王定国诗集叙》,虽说“文言文选材扩大了视野”,“突破近年来全国各地高考卷以二十四史等传记类材料为主的格局”,但是还是要考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句子翻译、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而没有充分的课堂课后练习,文言文的基础就不会扎实,高考就不能出分数。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文言文阅读历来是高考易丢分的一项,于是在教学中我们就会产生一些困惑,新课程文言文教学中 “文”与“言”到底孰轻孰重? 2009年是新课程高考的第一年,文言文考试的题型比往年应该没什么大改变,除了会有一道《〈论语〉选读》阅读题。例如全市调考试题中设计的一个题:阅读《论语》中的两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①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②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1)孔子是怎样形象地表述自己的“苦乐观”的?你如何看待这种“苦乐观”?2009年浙江高考增加《〈论语〉选读》这一题的考法,我想从中传达的出的信息不仅仅是为了让选修课程有一个受重视机会,也不仅仅是为让国人重视儒学经典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看到文言文作为我们传统文化,它所展现出来的魅力及它的现实意义。我们需要积极探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需要认真对待历史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继承问题;在教学中我们更需要把文言文当文章来教,当文章来读,读懂其文言,读深其内涵,读出其精神。由此笔者对新课程文言文阅读教学谈以下几点感想。 一、诵文言,倾注人文情感 《课标》除了要求“继续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外,对文言文教学的价值有了新的定位,即“提高学生文化素养”“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 。《课标》要求教师必须充分注意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注意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文言文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字词句的解释上,文言文也要上出人文情感,让学生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中,情感上产生共鸣。很多文言文能留传至今都已是经得起时代传承的经典,而编入教材的更是经典中的精华,往往有着丰富人文内涵。高中生正处在发展个性、形成人格的重要阶段,正面影响是很重要的。而高中生又有叛逆心理强、拒绝说教的特点,引导学生自己用心感受,自觉接受熏陶、吸收养分,让学生为圣哲的至理名言而深思,为良臣的苦口婆心而赞叹,为名士的痛苦忧思而叹息,为豪杰的慷慨赴难而扼腕,为孝子的情真意切而感动,学生在那些高贵的精神品质的浸润熏陶下成长。这也正与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相符。 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古文观止》评论《陈情表》的语言,说它“至性之言,悲恻动人”;有人说,《陈情表》的语言是有形的,有声的;读《陈情表》你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看到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看到作者诚惶诚恐的怖惧。 让学生诵读《陈情表》第一自然段,读到了李密命运如何坎坷,可能很多学生不为之动情;再诵读第二自然段,李密选择如何艰难,学生也不为之同情;而诵读到第三、四自然段,却无法不为之动容!“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致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读到这里,我们可以强烈的感到作者早已把自己生命与祖母生命融合一体。“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亲情之所以震撼人心,是因为它常始于相依为命,而终于倾力报恩。 当然有许多文章并不会像《陈情表》那样感人,教师如果能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文言文本身的人文情感,并很好地在课堂教学中将人文情感呈现出来。这实际上也是一个在教师的导引下,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探索、研究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文言的诵读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效的途径。 二、品文言,培养审美情趣 文言文是培养人们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工具。每个民族都具有自己的文化心态和审美观点。古老的中华民族在这方面显得尤其突出。品读古文经典可以时时激起浓郁的情愫,产生对中华民族的无限热爱、对祖国大好河山无限依恋,从而获得审美的熏陶。 苏轼的《赤壁赋》像杜牧的《阿房宫赋》都是文赋的佳作。《前赤壁赋》是散文和韵文的结合,既有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它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回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边品读,边体会内容,逐步提高审美情趣。例如: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月亮从东山后面露出了脸,到斗宿和牛宿之间就徘徊不前了,“出”、“徘徊”,写得多么生动形象!月亮就好像是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行动迟缓,常常在那里驻足,俯瞰人间。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一个“纵”把一叶扁舟在长江上顺流而下,自由自在地随江势漂流的情景描绘得生动、逼真,同时也写出了作者在船上随江而行的激动心情!同样,那个“凌”字用得也是非常巧妙的,它既是客观的描述,写出了小船在万顷无边的水面上腾越前进,也写出了作者当时的主观心情。 作者写法上以风物之美,给读者以无尽的艺术享受,如开篇,作者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再加上月色,天光,交织组成了一个“羽化而登仙”的澄清境界,使读者陶醉其中,组者还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凄然落泪。再深入联系写作背景,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受奸佞的小人的诬蔑,他被投入大狱。一时亲友惊散,家人震恐。苏轼在狱中遭受折磨,有时感到难免一死,曾写两首诗与弟弟诀别,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的诗句。幸亏亲友的营救,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苏轼在黄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这样残酷的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细细品读这样的美文,就如同品尝一杯的香茗,细啜慢饮是一种享受,那淡淡的苦涩缓缓渗透到骨子里返还的却是沁人的芳香。茶初入口,未必就能引得品者的赞叹,但经过细细的辨别、回味,就能领略到个中滋味,真可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三、悟文言,传承民族精神 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所选的古文作品都能反映中国古代文学特定时期的特征。《烛之武退秦师》让我们了解了春秋战国时期策士的能言巧辩;《季氏将伐颛臾》、《劝学》又让我们初步认识了先秦诸子散文;苏洵的《六国论》让我们领教了政论文排山倒海之势;《鸿门宴》让我们明白历史散文的魅力;《滕王阁序》、《阿房宫赋》见证了骈体文的高峰之作;《师说》吹响了唐代古文运动号角;《项脊轩志》让我们认识到细腻的情感来自琐碎的小事。这些具有代表性作品其实就好像是一部浓缩的古代文学史,在长达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积淀成民族文化的瑰宝,闪现出一个个民族的精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的孔子、“遭受腐刑,隐忍苟活”的司马迁、“宁赴湘流,葬身鱼腹”的屈原、“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文天祥等等,这种超越古今时空的精神,正是通过文言文载体代代相传,走到今天,走向明天。 我们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一是文言知识的缺乏,二是文史知识的缺乏;高中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的获得,正依赖于这两方面知识的充实。因此,教学过程中要了解相关的文史知识,掌握文言常识,感悟文化内涵。通过整体把握文本,去发掘与探讨蕴聚在教材文学作品中的民族精神,去感悟其中的情感意识,去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例如屈原受谗被疏后,“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楚国破灭后,自投汨罗而死,显示了屈原的洁身自好,坚持操守,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也显示了他的爱国精神。《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奔赴国难的义勇,皆源于他的爱国精神。爱国精神就是我们民族的一种精神境界,体现着永恒的文化审美价值。《指南录后序》中感于义而群起反抗的苏州市民,感于义谈笑而死的五个人,感于义而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的贤士,都展示了一种文化观。使后来人从中汲取他们创造的精神文化的养分、勇气和智慧。通过不断深入思考感悟文章中所蕴涵的文化精神,长久积累,在学生的心中会留下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古代形象,一串串历久弥新的伟大故事,优秀的民族精神文化会在他们身上一代代传承。文言文教学所承担的传播传统文化的责任此时显得分外显眼,能让我们的学生从丰富多彩的千古佳作中领略祖国文化的内涵,汲取营养,古为今用,这成了我们文言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文言文教学是一个整体的过程,在文言文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这是基础;又要注重文本的整体把握,赏析文章的结构和技法,这是关键;更要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熏陶,这才是归宿。以“文”为本,结合“言”,进而感悟文化,使文言、文章、文化相互交融,我想这可能才是新课程文言文教学根本所在。 参考资料: 1、包建新:《文言文教学:需要转变的几个基本观念》 ,《现代语文》2005年第11期 2、徐忠宪:《文言文教学的彻骨之痛》,《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11期 3、傅丽霞:《语文教育文化底蕴的价值取向及培养策略》,《中学语文教与学》2004年第2期 4、宋英民:《高中文言文教学初探》,《中学语文》2005年第11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