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6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导学案 生本高效课堂”教学改革阶段性总结材料
数学论文之“导学案 生本高效课堂”教学改革阶段性总结材料 力求改变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小组活动时间增加,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 2011年秋期,学校高中部开始筹备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及时训练和检测的“导学案·生本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学校初中部也紧随这一东风,开始筹备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及时训练和检测“导学案·生本高效课堂”的教学改革;2012年春期,在初一年级全面开展了以导学案为载体,符合学校校情的“导学案·生本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现对“导学案·生本高效课堂”教学改革阶段性工作汇报如下: 一、“导学案·生本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检验 2005年,整个数学教研组共同研究一个市级科研课题—— 《中学数学尝试教学法策略与研究》获市政府二等奖,采用了让学生先尝试做题,教师后讲解的方式;2010年,整个初中数学教研组共同研究的一个县级科研课题《新课程下初中数学作业有效设计与评价策略研究》已结题:以导学案为载体,构建四种作业的内容体系、目标体系和评价体系。还有其他科目如语文、英语、政治、物理、化学、生物等校级科研课题,这些科研课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学生先学、主动学,然后根据学生所学情况,老师才教,并且及时训练和检测;即将传统的“先教后学,以教定学”变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再加以及时训练和检测。这一颠一倒,真正把学生放到了教学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校从2005年秋期开始,先后选派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和发展潜力较大的教师与教研单位或单独组成学习考察团的方式,先后前往广州天河中学、深圳福田中学、海南鲁迅中学、河北衡水中学、山西新绛中学、山西海泉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山东昌乐二中、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等学校以及省内、市内多所学校考察学习,并先后邀请深圳、山东、上海、重庆等省市课改教育专家来校作专题讲座。考察学习回来的教师,每人结合我校实际撰写一篇学习报告,并分发到全校每位老师手中,并且每位老师必须上一堂汇报式公开课,供全校老师观摩。这一堂堂精彩的汇报课,在校园内引起了巨大反响,很多老师听完专家讲座和观摩完汇报课后都发出感慨:这些年来,外面的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我们再不学习充电和进行课堂教学结构改革,我们肯定会落伍,甚至被淘汰。 从2011年11月开始,学校从初一年级一、二班全面开展课堂教学结构改革。要求所有学科,结合这两个班的学生实际和学科特点,在借鉴其它学校先进理念的基础之上,根据我校校情、特别是学生学情,大胆地进行课堂教学结构改革。借鉴学校正在研究的省级科研课题—— 《农村高中“生本”教学课堂模式研究》,全面实施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及时训练和检测为核心理念的“导学案·生本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先学,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地学,搞形式主义,而是在老师有效引导下对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也就是老师通过导学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让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学习指定内容;后教,也不是老师漫无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自学后,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就先学后出现的共性的、预设的和生成的问题所进行的互动式的学习,同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小结、归纳、提高,由实践上升到理论;最后,完成当堂训练或检测,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碰撞后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进一步得到巩固、提升。 这种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及时训练和检测的“导学案·生本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着眼于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一个月下来,这两个班的学生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自学能力进一步增强,语言表达更通顺流畅,上台展示思维清晰、仪表大方,组内合作、探究得到真正体现。其它班级教师听课后也发现了这两个班的变化,都一致认为这种课堂教学结构改革,对提升学生能力来说,肯定是有很大帮助的。 二、全力推进“导学案·生本高效课堂”教学改革 从2012年春期开始,学校初中三个年级根据年级学生特点以及阶段性教学需要,全面实施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及时训练和检测的“导学案·生本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为了确保“导学案·生本高效课堂”教学改革能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目标,学校狠抓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 (一)教研组活动 延长教研组活动时间,并且进一步严明教研组活动纪律,规定时间各成员必须准时到位,大家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共同商讨导学案。教研组活动的基本流程是:在教研组活动正式开展前约三天就将下周的导学案草案分发到同组各位老师手中,在这三天内老师们要要认真审阅导学案,同时将自已的意见或建议用其它颜色的笔记录在导学案草案上。在教研组活动开始时,老师们针对各个导学案各抒已见、进行深刻的思想碰撞,对导学案的容量、难度、引导性等作全面的交流。在此基础之上,再形成共识后的定稿,然后由专人修定导学案后才交速印室印刷。 (二)导学案编写 “导学案”是相对于“教案”而提出的,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设计的供学生自主学习、建构知识、完成学习报告、填写互动卡片而编制的学习方案。重点发挥的是“导学”的功能,着眼于学生“学什么”、“如何学”、“学得怎么样”,侧重于学生“会学”。在编写时一般要体现以下几个原则: 1.容量大 实施“导学案·生本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学期总课时并未增加,但课堂类型发生了变化,学生在有效的时间范围内完成更多的内容是因为新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由教师的“满堂灌”变为师生的“问题解决式”,学生能通过提前预习、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来解决。 2.问题化 编写的导学案不需要过多引言、过渡,要做到一针见血,让学生明白:这就是重点,这就是难点,这就是易错点,这就是考点,这就是应掌握的知识点。这样就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以问题形式设计成题组)、质疑、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在设计这一部分时需要多花时间认真研究,特别要考虑学科特点,因为很容易设计成纯粹的练习题,这样就达不到提高学生能力的要求。 3.方法化 强化学法指导,通过导学案导学,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同时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与发展性,使导学案成为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学习方式的载体、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因此,根据学科特点,要在导学案中体现学习方法指导。 4.层次化 由于学生层次的不同,在编写导学案时,应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每阶层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使学案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适应性。同时,在导学案中还可以将某些内容用A、B、C等标识出来,教师在处理该部分内容时可根据班上学生情况作一定安排。 5.生成化 尽管导学案经过全组教师精心研究、精心准备,并且预设了很多问题,精心设计了相关练习和检测试题。但是在课堂上,学生经过深入研究和小组合作探究后,往往会生成很多问题,甚至会自己编写出高质量的训练试题。因此,在导学案中要预留学生生成问题和编写训练题的环节,在实施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学生创新归纳并生成问题。 (三)具体实施 由于初一年级有语、数、外、生、政、史、地等七个学科,另外还有信息技术、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心理等学科,共计十三门以上的学科,初二还要加上物理,初三还要加上化学,不另外增加学生的课外学业负担,所以在初中阶段各年级都采用“堂堂清”模式,即每一节课均包含学生通过导学案独立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信息反馈交流、班级展示提升、及时训练检测等环节,“清”的内容是基础知识,“清”的方式不是导学案,而是书本。当然,导学案内容的容量限定在一节课内完成。其具体流程为: 1. 在课堂的前5分钟,学生阅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使用的动词尽量让学生懂,如:知道、记住、会用、会画、会算等,少用了解、理解、掌握等),带着学习目标快速阅读新课内容,填预习内容中的2-4个空(预习内容包括:与本节课密切相关的已学内容,新学的重点内容。如有疑问,在小组内容讨论解决。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完成,所以设置时填空内容不宜过难。 2. 在课堂的5—30分钟时探究新知,由创设情境出发,根据导学案由浅入深的问题,由教师主导,学生或齐答(较简单的问题),或小组内讨论(一半以上的同学不能完成),或上讲台黑板上板演(步骤书写不完整或易错点),或学生展示(易动手操作或学生能讲清楚的),当然教师对学生完成的内容要适时鼓励、点拔、板书,同时较难的内容教师尽量采用启发式教学,边启发边讲的方式。这部分尽量从现有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出发,多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去探究,切记不要只重形式不重内容。 3. 在课堂的30-40分钟时巩固小结,巩固题分为A、B、C三层,A层基础,B层中档,C层较难,尽量先完成A层,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B层和C层。小结由学生完成,既要小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也要小结本节课所用的思想和方法,教师只是补充。 4. 一般每四节课后有一节反思拓展课。根据每节课的导学案完成的情况,学生填写每节课重点内容完成的情况,教师根据反馈表以及学生做作业的情况,学生有疑难的知识或小组解决,或集体讲解。针对某些课因内容较多拓展不到位的要及时拓展。 三、“导学案·生本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初见成效 (一)促进了课堂结构的改革 1.课堂功能发生了转变。 “导学案·生本高效课堂”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过程。 2.课堂气氛发生了转变。不管是小组讨论,还是上台展示,整个课堂都在“动”,学生手动、眼动,心更在动,整个课堂都被智慧碰撞的火花所淹没。学生间讨论更积极,展示时“你方唱罢我登台”,学生争着发言,气氛热烈。 3.课堂形式发生了转变。学生在每一堂课中都有新鲜感,学习的积极性相对容易调动起来。 (二)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1.学生由被动掌握知识转变成了主动学习,从有问题不敢问到积极参与展示、补充、质疑和点评等,增强了学习的勇气和信心。 2.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用于自主学习、台上展示,提高了学生倾听、语言表达和书写等方面的能力。 3.学生间有更多的时间合作、探究,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师生间对话、交流更多了,老师也更受学生敬重。 (三)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1.有利于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这种教学方法,使教师真正“活”了起来。如果不认真研究教材,不加强学习开阔视野,当课堂上被学生“问”住的时候,那的确是一件非常“难堪”的事情。 2.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参与教育教学的研究,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3.师生对话、交流、合作的机会更多,教师更能尊重学生的智慧,更能宽容、鼓励和赞美学生,教师更爱学生、更能善待学生,师生关系融洽,真正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理念。 四、“导学案·生本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教师观念转变。随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及时训练和检测的“导学案·生本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个别教师对新课堂教学充满疑惑,在实施过程中,始终有一种“穿新鞋走老路”的感觉,效果不是特别好。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学改革的宣传,用学生的实际变化来转变教师观念。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及时训练和检测的“导学案·生本高效课堂”教学是一种模式,但绝对不能将之模式化,变成死板的、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做到实事求是、遵循规律,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富有生机与活力,才能达到高效。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