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6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英语(心得)之简析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英语教学
英语论文之简析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英语教学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知识经济时代即将到来。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时代的要求,使“教育改革”成为本世纪的焦点。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突出了英语的重要性。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英语教育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代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新世纪新改革,它必将使我们的英语教学焕然一新,反映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全新的小学英语教学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那么,全新的“小学英语教学”是什么样子呢?——它是以话题为纲要,以交际功能为主线,融合语言结构,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目的任务的教学活动。本文将结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际发表拙见: 一、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科学。 课堂教学必须有明确的主攻方向,这个主攻方向就是平常所说的教学目标,它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方向盘”和“指南针”,也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归宿。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然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却又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全新的小学英语教学目标从知识和技能两个方面扩展到了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有利于真正实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所以,课堂教学要以认知目标为主线,以再现知识的发展为线索,通过听、说、读、写、演、画、唱、做、练等途径,针对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分层落实、因材施教,实现不同程度的发展。课堂教学除了知识交流外,还有一条情感交流的主线。教师要充满激情,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并有意识的帮助他们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使用自己的学习策略,帮助他们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提高他们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二、课堂教学面向全体,突出主体,动、静相融,体现时代感。 学生的发展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全新的小学英语教学,摒弃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敢于创新,着力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要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1、活化教材和学生,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那么,学生的这种学习动机从何而来呢?这就要靠教师的教学艺术,要靠教师创设良好、活跃的教学氛围,组织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去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教学中,我根据《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的要求,结合小学生好动、好玩、好表演等特点,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帮助学生增长知识、拓宽视野、发展智力、展现才能,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 ①、TPR活动。小学生活泼好动,动感的教学活动能适当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根据教学中的重难点,编排一些生动活泼的指令动作,如学习人体器官时,教师发口令:Touch your nose(摸摸你的鼻子);Pull your friend's ears(揪揪你的朋友的耳朵);Shake your hands(握握手);Open your mouth(张开嘴);Wash your face(洗洗脸)…… 等。学生根据教师口令完成相应的动作。这种活动既消除了学生学习时的紧张心理,又训练了学生听、说能力和反应能力;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烘托了课堂的气氛,又让学生轻松愉悦的记住了单词。 ②、精彩的小游戏。游戏本身对孩子就具有特殊的吸引力,经过加工处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势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a.接龙游戏。如bag – great – tall – long – green – near – read …在做游戏之前,先讲好规则,以避免同学间出现不必要的争论。游戏可以分组进行,集中大家的知识和能力,充分发扬小组合作精神,共同努力、共同参与。b.从后到前。如:教师或学生说一个句子“How many stars are there on the flag?”。然后,每个同学从后到前依次说出句子中的单词flag - the flag - on the flag - there on the flag - are there on the flag - stars are there on the flag - many stars are there on the flag - how many stars are there on the flag,一个一个累积直至说出完整的句子“How many stars are there on the flag?”。这个游戏不但能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记忆能力,还能强化学生集中精神专心听讲。c.齐心合力说英语。由小组长组织本小组的同学每人说一个单词组成一句话或一段话,而且语气、语意要合理,能让其他同学听明白你们要表达的意思。d.拼单词。给各小组的同学每人指定一个字母,然后各小组同学手持自己的字母或戴好头饰在限定的时间拼出“人墙单词”,拼得最多的就是获胜的一组。 ③、编唱歌谣。如:学习天气时,可以把几种天气编成一句小歌谣——阳光明媚的sunny,变成了多云的cloudy,刮起了风windy,下起了雨rainy和雪snowy;学习颜色时,可以编成一个小童谣——红red粉pink,黄yellow紫purple,褐棕的brown蓝blue,黑色的black绿green;学习文具时,可以编成——钢笔pen彩marker,尺子ruler皮eraser,书是book铅pencil,pencil-box铅笔盒;学习动物时,可以编成——鸭子duck狗dog,兔子rabbit猫cat,猴子monkey熊bear,熊猫panda蛙frog,鲸是whale鸟bird;等等。教师可以自己或与学生共同编唱歌谣,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一种轻松的学习心态。 ④、学唱英文歌曲、歌谣。歌声留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学习新知识后,复习或学唱相关的英文歌曲、歌谣,并编入适当的动作边说唱边“舞蹈”,可以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烘托课堂气氛。 ⑤、直观教具。利用简笔画或者真实的教具教学,能吸引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运用集声音、图像、动画、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的多媒体进行教学,使学生能直接闻其声、见其形、临其境,使所示教学内容直观、形象、易懂。直观教学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想象、创新能力。 ⑥、对话表演。“对话表演” 时,孩子们带上自制的简单的道具,尽情的发挥自己表演的才能,而台下的孩子也跃跃欲试。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 ⑦、设计实践、比赛活动。小学生天性好胜、好强,适量的竞赛活动能诱发他们的兴趣,激发进取心,培养集体荣誉感。 2、引入项目制作,开展任务型教学和小组协作学习。 任务型教学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成就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目的明确、可操作性强,活动时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与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与同伴有效的沟通、协作,解决实际问题,完成项目任务。 合作学习是对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一种改革,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新教育观念在教学领域的体现。它改善了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氛围、促进了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同时它又强调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性互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新课改强调合作学习的重要作用,要求结对活动、小组活动和项目制作等能有机地融入语言学习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与合作来完成项目任务。小组间互相学习、互相竞争,小组内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各小组通过合作学习完成项目任务,进一步保证了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因为活动的评价是针对团体的,所以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荣誉感和成就感,从而保证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小组协作学习,符合语言实践的要求,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兴趣、智力的开发和培养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合作精神、创新精神都起着重要作用。 3、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使英语教学焕发新的生命力。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提高了教育的智能化水平和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以往沉闷的教学模式,展现给学生一个“动感的舞台”,改变了传统的“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方法,展现出一个个绚丽多彩、生动直观的“真实”情境。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主要是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利用电脑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以文本、音频、视频、图像、动画等多种形式为学生呈现教学情景、提供帮助,使教学过程变得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更具吸引力,使学生乐学、爱学、易学,从而调动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营造了和谐的学习氛围。“视思明,听思聪”。电脑多媒体集视、听于一体,使教师的教学如虎添翼,学生的学习如鱼得水。 三、注重形成性评价,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我们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英语课程标准》也强调“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标准的重要保障。”评价可以着重教学过程,也可以针对教学结果。前者是形成性评价,后者是总结性评价。由于教学过程决定着教学结果,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必须重视形成性评价。然而,多元智能理论更可让我们根据学生不同的智能性向,客观公正地给予其积极、肯定的评价。让在不同智能上各有所长的学生,获得自我肯定和他人的尊重、认同。而这正与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加德纳提出要建立以“个人为本”的评价,包括标准参照评价、基准、自比和真实性评价。他主张把学生的观察记录、成果展示、录音、录像、图片、图表、个别谈话记录、月历表现记录等都放进学生的个人档案中去,用这样的档案来评价学生。 以往的评价,学生只是作为被动的评价对象,而教师是绝对的评价者,家长则只是旁观者。为了改变这种陈旧的评价状况,我们把孩子、家长都融入到评价中来,让大家共同参与评价。在我们的评价中有孩子的自评、同伴的互评,更有爸爸妈妈的寄语和老师的心语。每一个人都参与到评价中,每一个人都关注孩子的成长,在充满爱意的激励性评语中,让孩子们体验成功与收获,并自觉进行反思与诊断。一点点的进步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略,但学生却特别关注老师对自己点滴进步的反映。经验告诉我们,嘴上或笔下简单的一个“好”或“有进步”或“你真棒”,对学生的激励非常重要。不是有一位教育家说过么? ——“一堂好的课并不是看教师对教材把握的好坏,而是看他能否用鼓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去学。” 新世纪新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必然。全新的小学英语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丰硕成果。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教育改革,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参考书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英语课程标准》 《浅谈形成性评价对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作者:张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