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6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3篇
2020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3篇 【篇一】 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面前积贫积弱的中国到砥砺奋进70年取得的成果,从改革开放到聚焦世界目光的进博会举办,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中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与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比,风景这边独好。中国之治有何良方妙药?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召开为我们阐明了答案——中国之治源于中国之“制”。 中国之“制”包罗万象,而党的领导制度是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它统领并贯穿于其它各方面的制度。办好中国自己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领导是指南针、是方向盘。一切跟党走,就能保持行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途中不偏离航向。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这一优势贯穿到方方面面,这是我们最大的制度自信。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就要提高执政水平和能力,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要遵循历史和时代发展规律,从具体国情出发,以科学的制度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人民为中心。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代代传承,近百年来初心不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最大的力量源泉、执政底气,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一次次重大胜利,今后也要继续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各项制度,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永远成为人民群众拥护的党。“法者,治之端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完善和坚持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离不开宪法和法律的保驾护航。完善的法律体系确保了社会的稳定和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是依法行政的重要保证。 制度的持久力在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故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党的领导制度经过近百年的检验,在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成就有目共睹。但我们不能被眼前的成果“乱花迷眼”,而是要用历史的眼光、时代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待党的领导制度,用开放的姿态吸纳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找差距、补短板,改不足,守正创新,永葆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生机活力。 蓝图已然绘就,奋斗拼搏正当时。当前,中国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世界前所未有之大变局,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唯有此,才能不断开创“中国之治”的新境界。 【篇二】 “听吧,新征程号角吹响,强军目标召唤在前方,国要强我们就要担当,战旗上写满铁血荣光,将士们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不惧强敌敢较量,为祖国决胜疆场。”一首气势雄浑、慷慨激昂的《强军战歌》将中国军人的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听后不禁让人热血沸腾,而其中蕴含的中国军人忠诚担当、不惧艰险的精神更是让人无限景仰。 雄姿英发、气势磅礴,步履铿锵间展示时代风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次阅兵仪式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昂首阔步,意气风发,英姿飒爽,正步铿锵堂堂气,寒光闪耀凛凛威,一排排“橄榄绿”、一抹抹“天空蓝”、一朵朵“浪花白”组成一个个整齐的方阵,渐次入场,步调一致、脚步铿锵、气势如虹,有雷霆万钧之势,有万夫不当之勇,充分展示了人民军队自信从容、锐不可当、所向披靡、无往不胜的时代风貌,场面蔚为壮观,令人叹为观止,随处彰显着国家的军事实力和大国自信。 牢记使命、重任在肩,危难来临时守护人民安全。今年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由于遭受持续性暴雨的侵袭,很多地区群众受困,民房被毁,人民军队始终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义无反顾冲上去为我们筑起坚实的铜墙铁壁。他们使命在肩,时刻待命,始终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担责。面对洪水,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逆行而上,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做好洪涝、地质灾害防御和应急抢险救援,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在防洪中彰显军人本色,诠释使命担当。 敢打必胜、作风优良,矢志不移地实现强军之梦。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3周年,我军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归根结底就是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把“坚持党指挥枪,确保人民军队绝对忠诚于党和人民,有力保障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显著优势”作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因此,要想实现强军之梦,就必须深入把握这一优势。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听党指挥是建军、强军之魂,决定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能打仗、打胜仗”就要发扬我军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作风优良,就要发扬顽强拼搏的战斗作风和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不负党的重托,不负人民的期盼。 军营里的他们目标坚定、听党指挥,初心如磐、作风优良,英勇无畏、果敢顽强,责任在肩、忠魂在心。他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他们是一群铁骨铮铮、忠诚担当的热血青年,用对党和人民的一片赤诚守卫着国家,守护着人民,他们是新时期最可爱的人。 【篇三】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一场疫情突如其来席卷全国。进入7月,全国各地迎来强降雨,超过300条河流水位超过警戒线,多个水文站陆续突破1998年的历史极值,1/6的中国被水包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军部队闻令而动、勇挑重担,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始终奋战在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一线中,谱写了一幕幕新时代军民融合新篇章,奏响了一曲曲军民融合新乐章,演绎了和平时期实现强军梦的新实践。 实现强军梦,我们要居庙堂之高,不忘江湖之远,永葆军民融合的初心。“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在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价值坐标中,始终不变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矢志不移的是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早在延安时期,毛主席就提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课题。而今,中国共产党找到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在党的重要会议和重要文献中,“人民”二字始终都是高频词汇。人民的子弟兵,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论是疫情防控阻击战,还是抗洪抢险,广大官兵始终听党指挥义无反顾、冲锋在前,发出了战胜困难的时代最强音。 实现强军梦,我们要处富贵之地,知贫贱的痛痒,坚定军民融合的信心。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军民融合不仅是我军的光荣传统,也是适应现代战争特点的时代要求,更是实现强军梦的必由之路。当年缺弹少粮的红军,实行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神话。正是因为有着像电影《八子》里面那样数以万计的母亲,用“最后一碗米做军粮,最后一尺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这种近乎惨烈的方式,才得以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今天,我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更应坚定军民融合的信心,继承好“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的制胜法宝,为实现强军梦、强国梦吃下定心丸。 实现强军梦,我们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下定军民融合决心。南宋著名爱国将领岳飞说过一句话:“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要实现万世太平,北宋理学家张载提出广为流传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横渠四句”。其实张载早年有弃笔从戎参军报国之志,后经范仲淹点拨,专攻儒学终成大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军人,华夏儿女肩上都扛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责任。党中央为实现强军强国梦,高位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我们要主动响应、自觉看齐,要树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价值理念,下定决心走好军民融合长征路,以严之又严的标准、实之有实的作风,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至情至深境界,为推动军民融合新发展贡献力量。 家是温暖的港湾,在我们欢欢喜喜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时,还有一群可爱可亲的人民子弟兵,他们无暇去拥抱亲人,去体会那和风细雨般的温柔。他们驰骋于沙场,行走于刀光剑影之间,穿梭于枪林弹雨之中,有流血、有牺牲,但无怨无悔,因为这是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是一支保家卫国、让党和人民放心的英雄部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