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心得)之“文本再构”让复习课焕发生命活力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英语(心得)之“文本再构”让复习课焕发生命活力

英语论文之“文本再构”让复习课焕发生命活力 ‎ ‎  “文本再构”让复习课焕发生命活力 ‎  “文本再构”(Text Restructure)是指教师基于教材和授课对象的能力和水平,针对所达成的目标,对现有教材中的语言内容进行改编、整合,设计有别于教材文本的新语言材料,以便组织学生在新的有意义的情景中,习得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张琦,2011)‎ ‎  复习课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帮助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梳理和沟通,理出良好的认知结构,从而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并培养学生思维的整体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新的收获。在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每册书中都有两个复习单元,单元中没有文本,只有练习。长期以来,很多教师把复习课当做机械的练习课,课堂上一带而过,有的教师甚至觉得复习单元可有可无。其实,复习课担负着查缺补漏,系统整理以及巩固发展的重任。近年来,很多教师的思想得以转变。教师能够基于教材和教学对象的能力和水平,对现有复习课中的资源进行改变、拓展、整合设计新的语言材料,使复习课变得有效、焕发了新的生命力。而这与“文本再构”(Text Restructure)的理念不谋而合。因此,笔者以《牛津小学英语》教材复习单元为例,具体探讨“文本再构”在复习课中的有效运用。‎ ‎  一、复习课中“文本再构”的内容 ‎  在复习课中,由于缺乏语言材料,有些是教师依据本文事先预设的、也有些是课堂师生互动生成的、也有些是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编写的。‎ ‎  (一)文本为本,教师的“文本再构”‎ ‎  教师要呈现给学生的语言材料,不是天马行空凭空想象。一定要依据所学的文本内容。在复习课中,所设计的新语言材料,基于文本,又要高于文本。《牛津小学英语》一般有三个板块的教学内容:语篇部分、词汇部分以及综合板块部分。因此,教师可以在已有新授课的经验基础之上,在复习课中有更多的发挥。‎ ‎  1、基于语篇的文本再构 ‎  针对复习课中的对话操练,教师可以通过文本再构,让原本文本中的主要句子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复现,实现重点语言点的突破和理解。‎ ‎  【片段一】《牛津小学英语》4AUnit10‎ ‎  Whose, whose, whose skirt is this? It's Lily's. It's Lily's skirt.‎ ‎  Whose, whose, whose socks are they? They're Teddy's. They're Teddy's.‎ ‎  Whose, whose, whose rabbit is this?  It's Lucy's. It's Lucy's rabbit.‎ ‎  【片段分析】教师通过小诗,让学生找到不同卡通人物的服装。延用文本中Whose is/are …?的句型,不但增强了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也是对所学知识的反馈。‎ ‎  2、基于词汇的文本再构 ‎  在复习课中,通常会出现前几个单元中的词汇图片,基于不同学生的英语素养,教师应基于词汇设计相应简单的文本,让知识点由易到难,逐步开展教学活动。‎ ‎  【片段二】《牛津小学英语》6AUnit8‎ ‎  They played basketball. They watched a film.‎ ‎  They pulled up some carrots. They went to the zoo.‎ ‎  They went shopping.  They slept at home.  They milked cows.‎ ‎  They went to a ball game. They went fishing.‎ ‎  They went to the museum. They went to the beach.‎ ‎  【片段分析】教师创设了Billy和Grandpa周末活动的文本。通过再构的文本,让学生选出他们上周末做过的事情。学生不但重新温习了已知词汇,也学习了新的词汇watch a film。同时,通过教师的策略引导,也逐步掌握了动词的过去式,化解了词汇的难点。‎ ‎  3、基于综合版块的文本再构 ‎  复习课有很多的板块,与新授单元中的综合板块有相似之处,板块比较的零散,知识点再次复现有点单调无味。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文本再构的方式,有机整合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新的语言素材,以满足教学的补充。‎ ‎  【片段三】《牛津小学英语》5AUnit10‎ ‎  Dear boys and girls,‎ ‎  Christmas is coming! So I prepared(准备) a present(礼物)for you. But you must find it by yourselves. The present is in a big house. You should find out the house first. In the house, there is a triangle, a square, some diamonds, some rectangles and a circle. The triangle is on a square. There's a rectangle on the triangle and a circle in the triangle. Two red rectangles are between(在…中间)the nice diamonds. The house is very lovely, I think.‎ ‎  【片段分析】教师依据实际情况,创设圣诞节找礼物的情景,让学生通过jigsaw的阅读方式,排列出以下正确的文本。再构文本中,大量涉及了所学的“形状”知识点。通过画关键词的学习策略指导,找出藏礼物的正确房间。‎ ‎  (二)精讲多练,学生的“文本再构”‎ ‎  前面呈现的是教师再构的语言材料,教学相长,学习具有双向性。在教师的精讲多练中,势必会培养学生的文本再构能力。学生学习英语不但是输入的过程,也是输出的过程,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很多课例中,笔者惊喜的发现了很多学生的文本再构。‎ ‎  1、课前预出精彩——预习中的文本再构 ‎  【片段四】《牛津小学英语》5AUnit5课前根据自主学习方案,编写P40小故事。经过教师修改,某个学生的再构文本如下:‎ ‎  Nemo's day ‎  It is Sunday. It is sunny. There is a fish in the water. It is Nemo. Nemo can swim. It's cool. Look, there is a duck in front of the fish. A fishman comes here, and catches the fish. He puts it on the plate. A cat is happy. They are under the table now. Now, look, it is in the cat's mouth now.‎ ‎  【片段分析】该学生的本文很好地利用了第二单元学习的方位介词。同时,学生还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有故事的前因后果。学生恰当的使用了there be句型。虽然文本中出现了语法和拼写错误,但是并不影响故事的整体呈现。最后,学生又为自己的故事该想了个贴切的标题:Nemo's day。通过这次锻炼,学生不但增强了自信,也锻炼了书写的能力,使英语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而高效。‎ ‎  2、课堂动态生成——课堂中的文本再构 ‎  【片段五】《牛津小学英语》5AUnit10D部分对话教学,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自由的交谈,在教师的引导下,思维得以碰撞,闪出了许多智慧的火花。‎ ‎  T: Look, there are many children. They are having a nice weekend. Please, say something about them.‎ ‎  S1: Helen has an apple.‎ ‎  T: Right, what is she going to do then?‎ ‎  S1: She is going to eat the apple.‎ ‎  T: Oh, I see. What kind of fruit does she like? You know?‎ ‎  S1: I think she likes apples.‎ ‎  T: I think so.‎ ‎  S2: Nancy has a piano. She is playing the piano.‎ ‎  T: Do you have a piano, too?‎ ‎  S2: No, I don't.‎ ‎  T: I'm sorry. By the way, what do you like?‎ ‎  S2: I like playing the violin.‎ ‎  【片段分析】《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英语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本课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追求谈话式的英语课堂,问题具有含金量,学生的思维很积极,课堂的氛围很热烈。学生丝毫没有松懈的“机会”,一直在教师的“问”‎ 中思考并回答。许多的问题并不是教师预设的,而是在真实的交谈中一种顺其自然的表达。这样的表达建构出了很好的学习资源。经常性的训练一定会让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同时呈正相关的发展趋势。‎ ‎  3、课后语用拓展——课后的文本再构 ‎  【片段六】《牛津小学英语》5AUnit5针对D部分的图片,教师布置了周末家庭作业,结合前几个单元所学的内容,创造出符合图意的四格漫画。‎ ‎  【片段分析】众所周知,体验是最基本的学习形式。体验学习可以说是极具个性化魅力、个性化吸引力、发觉潜力和激发创造力的学习方式。学习英语除了听、说、读三个技能以外,更重要的是写方面的技能训练。教师充分给学生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去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从四格漫画中,虽然会有很多的语言错误,但是可以看到孩子们的一颗颗童心,也实现了语言的运用目的。也许,这会成为某些孩子自觉的英语学习行为,有趣的英文漫画书将来也许就出自他们之手。‎ ‎  二、复习课中“文本再构”的形式 ‎  小学生都具有好奇心和创造力,教学模式不能只是一层不变,形式要多样,要充分关注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在提高基础技能的同时,拓展国际视野、培养学习的策略以及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就一定要采取多途径、多任务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有些再构本文是来自于教师的预设,有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 ‎  1、视听结合 拓展视野 ‎  记得有位教师在教授《牛津小学英语》5BUnit9English ‎ club时,播放了一段Picture travelling的片段,画面中呈现了不同国家图片,同时配以地道的英文简介。学生领略了不同国家标志性建筑和风土人情,为学生英语学习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大门,拓宽了视野。‎ ‎  2、表演访问 培养能力 ‎  在复习课中,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输入,教师一定要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让学生充分的反馈学习效果。而表演、访问等就是很好的形式。课堂生成的资源才是最真实的资源,在锻炼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会得以提升。‎ ‎  3、写作检测 提高技能 ‎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复习课上,重视写的技能训练,使读和写有机结合,通过英语写作训练使说的训练得以进一步升华,以说带动写,以写促动说,进一步增强小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英语水平。如:看图写故事、四格漫画、绘本、英语小报、小剧本等形式,最后写的内容必将成为有用的学习本文。‎ ‎  在复习课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语言发展必然会提高,复习课堂一定会焕发出新的课堂活力。复习课有别于新授课,“本文再构”‎ 增加了新的语言输入,增加了课堂的信息。语言输入信息量较少,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发展极为不利。以上的课例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迫于考试的压力,老师不再是“满堂灌”,更不会把学习的东西系统的灌入学生记忆深处,课堂不再是“师讲生听,师说生做”。教师的尝试让复习课焕发出了新的生命活力。‎ ‎  参考书籍:‎ ‎  1.教育部。2001.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杨敏,王玲芳。 2008.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巩固环节的活动设计 【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3)‎ ‎  3.张琦。 2011.“文本再构”在《牛津小学英语》各版块教学中的妙用【J】。小学教学设计(29)‎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