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乡镇保障和改善民生面临的问题
乡镇保障和改善民生面临的问题 民生问题就是老百姓的生活问题。 党的十七大在改善民生方面提出 了 明确的目 标要求, 要从人民最关心、 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 加大对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 按照这一目 标要求, 结合我乡 面临的实际情况, 着力解决以下几个人民 最关心 问 题, 是解决当 前民 生 问 题的 当 务之急 。 一是教育问题。 我省是农业大省, 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巨大, 但农村中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 农村教育存在诸多问题,表现在: 1、 农村教学设施不完备、 教学手段陈旧落后, 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与 城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2、 当 前农村师资力量资源分布不合理, 一些优秀中小学教师主要集中在城市, 农村中优秀的教师资源比例偏低; 3、 当前较高的高校收费, 对许多 来自 农村中 的大学生家庭来说, 仍然是一种沉重的负 担, 为此许多学生不得不选择一些收费较低, 条件差的学校学习 。 针对上述问题, 政府应当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财政扶持力 度, 完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济保障机制, 确保农村每一个孩子都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另 一方面, 加强农村师资力 量的配备, 提高农村教师的师资待遇和工作条件, 健全城乡 教师流动交流机制, 选派城市教师下乡 执教农村, 逐步缩小城乡 之间的教育差距。 同时完善国家助学制度,加大对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 二是社会保障问题。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发展, 农村老人养老问题逐步凸显出来。 由于农村家庭经济状况和供养水平普遍较低, 虽然农村老人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 但老人的生活水平大部分还停留在温饱线上。 主要表现在: 首先,农村家庭的养老仍然主要依靠子女, 现今的农村子女外出 打工者居多 , 没有时间照 顾老人; 其次, 农村无养老保险, 只 能单纯依靠子女赡养老人, 经济负 担重。 这就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 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全面落实农村五保政策,完善农村贫困 群众救助制度, 发展以扶老、 助残、 养孤、 济困为重点的农村社会福利事业。 三是医疗卫生问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 实施以来,使老百姓得到了 实惠, 但该项制度在惠农的同 时, 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表现为: 首先, 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窄, 好多医院不能列入到医疗补贴中, 不能方便农民就医; 其次, 医疗报销不及时, 报销状况不透明; 再次, 农民即使入了 合作医疗, 在定点门诊看病门诊收费高, 看病难的现象依然存在。 为此,政府应加大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投入力度。 一方面, 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宣传, 让农民了 解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激发农民参合积极性; 另 一方面, 政府要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加大县、 乡 、 村三级医疗网基本建设的投入, 逐步扩大定点医疗机构, 使参保农民 有更多 选择, 逐步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 为 参合农民提供价廉、 质优、 高效的医疗服务。 四是社会管理问题。 社会管理方面, 要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及时合理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坚决纠 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 坚持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处理群众来信和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健全社会稳定预警机制, 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 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 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工作措施。 严密防范、 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总而言之, 解决民生问题在当下, 反映在最基层的农村,所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 教育、 社会保障、 医疗卫生、 社会管理等与 人民群众最关心、 最现实、 最直接的利益问题。 社会建设与 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 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扩大公共服务, 完善社会管理,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 劳有所得, 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