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学生学习心理调查报告
【导语】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 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以下 是 XX 整理的中学生学习心理调查报告,欢迎阅读! 中学生学习心理调查报告篇一 为了了解当代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以便对其研究探 索出相应的有效对策,我做了当代中学生的学习心理调查, 发现当代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与时代相对应的时代特征。 其具体表现如下: 一、当代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78%的中学生认为读高中的目的是为了考大 学,20%的中学生认为读高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而 有 2%的中学生还不知道。这说明当代中学生绝大部分具有较 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83%的中学生都能够做到积极主动学习, 独立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14%的中学生其学习主动性有待 提高,而且经常不能够独立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经常东 抄西抄,虽然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但自控能力有待加强, 时刻需要有老师的监督。3%的中学生自始至终都没有自己的 学习目标,整天无所事事,从来没有独立完成过老师布置的 任务。13%的中学生认为学习是一种乐趣,而 87%的中学生则 认为学习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这与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尤其是家庭压力和社会影响是分不开的。据统计,84%的中学 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11%的中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5%的 中学生不想学习。这与他们来自压力的“读高中考上大学” 意识浓烈是相一致的。在调查中还发现,91%的中学生都有自 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不想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 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 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 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 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这与我国现 实社会中一些现象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也是一个在我国教育 界长期以来一直争论的话题,值得我们大家深思。 3、学习需求 当前,由于我国实行的是高考一定制,中学生要想上大 学几乎都必须经过高考这一独木桥,故而学习成绩对于当代 中学生可以说是命根子,只有学习成绩好才有可能上得了大 学。调查结果显示,95%的中学生认为目前自己最需要解决的 问题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尽快提高自己的学习成 绩。同时,调查结果还显示,82%的中学生认为自己目前最需 要解决的是: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端正学习态度。这说 明,中学生在追求自己学习目标的道路上,其所面临的压力 是巨大的,而且他们又不知如何去处理好这一问题,很难把 学习压力化为学习动力,总处是于矛盾迷茫之中。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当代中学生都知道自己的学习 目的。其中,78%的中学生明确学习是为了上大学,20%的中 学生认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而有 2%的中学生还不知 道自己学习为了什么。 二、当代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1、教育价值观具有多元性、务实性、功利性的趋势 大部分当代中学生早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就在 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 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从而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中的竞 争能力。在此基础上,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学习成绩优秀的 中学生自然而然要追求更高等的教育;家庭经济好且学习成 绩一般的中学生也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家庭经济很好 且学习成绩很差或家庭经济很困难但学习成绩很优秀的中学 生也纷纷想方设法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务实性和功利性是当代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 特点。当代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 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 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 2、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趋势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 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 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 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毕业后准备就业 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高职或艺术类院校的 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 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 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 度要求宽泛。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研究结果表明,98%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 当代中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当代 中学生学习目的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 来无论在哪个领域、哪个行业其就业竞争力是非常激烈的, 普遍认为未来的生活将是异常的艰难。很明显,如此大的一 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不够客观的。而当代中学生学习目的 的不协调性则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78%准备考 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 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三、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一)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1、家庭、社会对中学生学习需要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中学生学习需要是起对一定社会生活环境要求的反映。 家庭和社会作为中学生的重要生活环境,对中学生学习需要 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家庭的要求、态度和志向影 响中学生的学习需要。有的家庭相信在这个世界上只要“过 得去”就可以;有的家庭急功近利,更多的考虑什么专业挣 钱多、好找工作就让子女学什么专业,而不考虑他们对这些 专业是否有兴趣,是否适合子女学习等,这些因素都对中学 生造成不良影响。其次,社会风气和思想意识形态也影响中 学生的学习需要。如目前随着经济体制转轨,高等教育改革 不断深化,实行缴费上学,大中专毕业生不再包分配。 2、学习兴趣低下 (1)外因:①学校教育方法欠当,如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枯燥,各科作业量过大等;升学压力过大;师生关系紧张② 家庭因素:由于家长期望值过高而导致严格要求;家庭人际 关系冷漠;沉溺于优裕的物质享受;沾染上家长的不良习气, 如赌博。 (2)内因:价值取向逆转,学习目的模糊,对学习文化 课的错误认识,学习成绩不佳,情绪不稳定,意志薄弱等。 (二)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对策 (1)学习目的性的教育。首先应从中学生实际出发,采 取生动而适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形式,帮助中学生正确 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如适时介绍一些古今中外杰出人物勤 奋学习、努力成材的故事,使他们认识到学习知识的目的和 重要性,从而树立远大志向,并脚踏实地地学好各门功课。 (2)及时反馈与适当评价。让学习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 结果,可以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因为知道学习结果后, 既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提高学习热情,增加努力程度;又能 看到自己的不足,激起上进心,克服缺点,改正错误。 (3)科学使用奖赏与惩罚。奖赏具有促进活动的力量, 是一种外在的激励因素,如分数、等级、奖金、奖品。奖赏 是一种手段,若用之过多,则可能失去效力,甚至发生弊端。 奖赏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学习的学习积极性,而不应使中学生 变成物质或金钱的奴隶,否则,一旦取消奖赏,中学生将不 再努力学习。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应注重奖赏而不去注重惩罚, 因为这样可以减弱失败给人带来的恐惧心理。 中学生学习心理调查报告篇二 我们于年月~月,对渔峡口镇的两所初中学生的学习心 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 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 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 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 依据。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 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渔峡口镇第一、第二初级 中学进行,共发问卷 1021 份,回收有效问卷 1004 份,接近 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两次教师座谈会,四次学生座谈会。 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 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调查结果分析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师、学生座谈结果显 示,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初中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 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 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中专和大学,16%的初中生没有考 虑。 调查还显示,农村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 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 正比,其中 65%的学生认为高中 中专 毕业生挣钱多,25% 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小学毕业生挣 钱多,只有 2%的学生认为文盲能获得较高收入。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 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中 专或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 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 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 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 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 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劳技学习 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 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 有 57%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许多教育工 作者甚至把“特长”看做是“素质教育”的代名词 对于这 一认识的争议性,不属本文讨论的范畴 。在调查中我们发 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 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 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 同时,78%的学生希望在劳技课、活动课上学到较多的、实用 的农业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在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中,我们得到了一组令教师们震惊 的数据,52%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 48%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师指点”。 对于这一结果,也许我们对信息的有效度产生怀疑,或者强 调它的地域性特点,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行为滞后” 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认同,并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他 们的学习。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55%的学生选择 读高中或中专,18%的学生选择就业,27%的学生还没有考虑。 有读大学愿望的占 37%。 初中学生对于“务农”的态度是我们调查的重要目标之 一。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初中生大部分不愿意务农,其比例 随年级变化,且该心态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波动,其波动特点 为:初一为 69%,初二为 58%,初三为 72%。 (二)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农村的初 中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农门”,走向城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 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 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 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大学教育。 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 化。初中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 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 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 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初中学生的认知、 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初 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 中专生和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中专或大学失去 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初中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 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 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更为严重的是,我们在教 师座谈和学生家长访谈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对学生前途的失 望,部分家长和教师也失去了对教育的信心,厌学情绪在受 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时滋生并蔓延,我们称这一现象为农 村教育的世纪迷茫现象。不可否认,这一现象所反映的是一 种消极的教育价值观。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初中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 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 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 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初中毕业后准备 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中专的学生,要求 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 生,则要求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 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 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 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73%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 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 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 入城市就业或在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的艰难性,但有 67%的学生 却表示不准备在农村务农。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 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发展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学生学习 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 表明,33%的学生将准备在农村务农,但这部分学生在上劳动 技术课时并不认真,平时也很少接触农业科技方面的资料。 同时,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 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 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看,农村初中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 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 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 82%的学生对“竞争”这 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 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 而轰轰烈烈的农民打工队伍更使农村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 化。农村初中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 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生活在农村, 且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 2.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 机会,以至于部分学生对考大学信心十足。但是,我国高等 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调 查结果表明,26%的学生认为家庭难以负担未来读大学的高额 费用而放弃考大学的愿望;52%的学生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 到前途渺茫,从而在学习上漫无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使部分德、才兼 备的学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渐淡化了对学习的兴趣,失 去了学习的积极性。 3.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对 于学生的积极作用,是使他们认识到了具有真才实学、一技 之长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 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 教学方式。其对于学生的消极作用,是使部分学生过多地追 求学习的功利性,而忽视了学术性较强的文化课程的基础性 意义。 4.家庭教育的影响 当前,农村初中生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处于一种相 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他们一般表现为意 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 我们在接触众多的学生家长后,发现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 较低,且大多数侧重于纪律方面,而对学生提出考高中、特 别是考大学要求的家长越来越少,从而在学习上对学生形成 了一种内家庭松外学校紧的矛盾局面。 5.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农村初中越来 越重视特长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可是,由于资金和人才 的制约,对于学生学习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 满足,从而导致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 6.教师的影响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 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行为 滞后,所以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制约 和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二)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对策 影响学生学习心理的因素非常复杂,因而帮助他们形成 健康的学习心理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 的要求,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应积极地帮助 农村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 1.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当前,农村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的快节奏,初步 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习 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过 时的科技知识,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 抵触。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 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 知的诱惑和刺激。 2.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未来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农村初中生对国家市场经济发 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实施等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 入,所以有必要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他们介绍国家市场经 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难以及未来的美好前景; 向他们介绍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收 费制度的公平性、保护性,分配制度的灵活性、公正性;向他 们介绍素质教育实施的具体内容、价值和未来取向,以帮助 他们明辨是非,消除误导。 进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 主要是务农 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使他们在学习期间确定自己 的学习目标,在毕业时选择自己适合的就业岗位。 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学习兴趣、 学习能力、考试心理、学习适应性等内容的辅导是当务之急。 3.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使农村初中生成长为适 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1986 年,原国家教委等四部委联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 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农村教育“应该从办学为了升学转到以 为本地区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主,兼顾向高一级学校 输送新生这个方向上来”。我们可以尝试在农村初中进行初中 后职业教育——学期职业培训或“3+1”制的培训。但我们应 该引以为鉴的是:传统的也是落后的农村职业高中教育,当 前步入了关、停、并、转的恶劣境况。那么,在农村初中实 施职业教育,则必须致力于追求教学内容的科技化和教学方 法的科学化。 4.紧扣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学的课程教学计划和 考核标准,主动适应学生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 为了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在普教中渗透职教,促 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相对均衡各学科 在教学时间上的比重,淡化各学科考核的学术标准,以使学 生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各学科的均衡学习和最感兴 趣的学科的强化学习。 5.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 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 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等教育和 中等教育“学习方法简单和学习内容贫乏是与大多数教师能 力差和缺乏主动性密切相关的,他们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工资, 没有兴趣,也没有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平”。我们的农村初中教育基本上是属于这种情况。解决“教 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一是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 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习的经济保障;二是 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 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三是提高继续教育 和终身学习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和低效 局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