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6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心得)之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反思
历史论文之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反思 自新课改推行以来,我就注重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对于如何进行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想了很多,作了许多尝试,看了很多的教学案例。我感觉到这样几点是比较重要的。 新课改给我们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一,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我们不能再仅仅是满足于把课本吃透,而应该成为“专家”。向学者型,科研型人才转变,是时代给我们提出的更高要求。作为“专家”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这是最基本的、最关键的一条,没有了这一点,我们的历史教学就无从谈起。所以,我们应积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第二,我们还要是“杂家”。 “杂家”就是要求教师“一专多能”,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在其他学科也应有所涉及。然而在传统的教学中,人们注重的是学科本位的单一化思想,把自己禁锢在本学科的层层堡垒之中,不再涉猎其它学科的知识,教理科的对文科知识知之甚少,教文科的对理科知识一窍不通,形成了文理分家,文理对立的局面,而教历史的往往只顾埋头于成堆的历史文献资料与档案之中,对文学名著等则不屑一顾,对理科知识则是一窍不通。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是靠单个人的力量来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所有问题。而这种思想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改之下的教学需要,而历史学科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强的“杂科”,它的教学内容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学科门类,这就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历史教师既是“专家”同时还是“杂家”。 第三、关注社会。“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教师不能变成“陈年老事”的述说者,研究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这是历史课的生命所在。在社会急剧变迁的今天,我们历史老师应该及时把握时事脉搏,以古观今,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社会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这也是新高考的精神。 第四,作为历史教师还应,重视对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不能把这当作一句空话。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高尚的情感价值观这一因素决定了教师在课堂及课外能否正确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问题,能否学会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而不致于偏激。教师自身的情感价值观对学生有巨大的影响,高尚的情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而作为历史学科特有的功能,就应更加注意这方面情感的培养。 第五,注重教学方法的改变。历史教师应由演讲型向引导型转变。新课程下教师的“主体”地位已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不再是教师唯一的角色,教师应开始进行角色转变,应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能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不再是教学生“学会”而是要教学生“会学” 。传统的历史教学,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控制者、管理者、选择者,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提出疑问,发表主见,探究问题。然而历史教学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平等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对学生撒手不管,相反教师是整个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应让教与学有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来完成,教师的角色只能是“平等中的首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了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那么“教书匠”已不能适应这种教学的需要,在新课改下,我们需要的是具有改革意识与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的学者型、科研型教师。 第六,提高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运用能力。历史知识具有直观性很强的特点,包括实物、模型、历史图片、历史地图和图表以及文物古迹等。针对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心切的特点,把这些知识生动、形象、鲜明地展现到他们面前,是历史教学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长期以来,传统历史教学模式:“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张嘴”的教学成为主要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讲台上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在下面听得一头雾水、昏昏欲睡。而新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灵活地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才能使教学取得长足的进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 ,为广大历史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平台,可以更直观、直接地把历史知识、历史遗存展现出来,也可让学生更直接、迅速地了解历史、掌握历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教师的角色由“粉笔教学” 转向了多样化的“多媒体教学”。 第七,授课过程中应侧重于以归纳历史知识点,教给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方法和技巧。新的历史教材把原有的学科体系浓缩为数十个专题。但其本身所具有的教育任务和教育功能与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信息的要求并不矛盾。如果在新课改的教学中忽视了历史基本信息的掌握而单方面地追求现代教学技术,那么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历史思维、历史分析与综合能力都会成为一句空话。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作为基于历史知识信息传递的教学课堂,就必须要在对知识点进行归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在这一方面上,忌讳只是勾划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而这又恰恰是历史教学中最容易犯的毛病。如果在的历史教学中不摒弃让学生完全地记诵知识点,不教给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的方法和技巧,那就绝不是新理念下新课改的历史教学。 第八,我们还要去改变我们的学生。在新课改下,不仅教师的教学观念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转变,更多地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探究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长期以来的历史教学的现状却是“重学会,轻会学”,“重结果,轻过程” ,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多少就学多少,学生机械地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而新课标下,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动眼、动手、动脑,自己去操作实践、感受,让学生主动地去感受整个学习的过程,体验到整个学习过程的乐趣,从而增强学习兴趣,而不是被动去接受早已形成的“死”结论。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做学习的主人,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做到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的作用。 新课改是大势所趋,我们要沿着这条道路,提高教师的自我素质,转换师生之间的角色,摒弃之前旧的不适用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寻找新的有效的适合自己的有自己教学风格与特色教学模式,我们才能在新的大环境下提高学生的成绩同时完善自身。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