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4 发布 |
- 37.5 KB |
- 7页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20/05/23/58e029e0157f9eafa64672ce42420e0b/img/1.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20/05/23/58e029e0157f9eafa64672ce42420e0b/img/2.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20/05/23/58e029e0157f9eafa64672ce42420e0b/img/3.jpg)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电气三大保护标准及相关规定
电气三大保护标准及相关规定 一、 保护接地 1、 保护接地的设置原则 1.1 主接地极设置地点:中央泵房(1680泵房)主、副水仓各安装一块。 1.2 局部接地极的设置地点: A、采区变电所(包括移动变电站和移动变压器)。 B、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 C、低压配电点或者装有3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 D、无低压配电点的采煤工作面的运输巷、回风巷、带式输送机巷以及由变电所单独供电的掘进工作面(至少分别设置1个局部接地极)。 E、连接高压动力电缆的金属连接装置。 2、接地极的制作及埋设 2.1主接地极:主接地极应当用耐腐蚀的钢板制成,主、副水仓中各埋设1块,其面积不得小于0.75m2、厚度不得小于5mm。具体可用厚度为5mm,长为1m,宽为0.8m的钢板制作,一端焊50×5镀锌扁钢,搭焊长度为300mm,镀锌扁钢上钻Φ12.5mm孔,穿M12螺栓与主接地母线相连,并有平垫圈、弹簧垫压紧。 2.2 局部接地极:局部接地极可以设置于巷道水沟内或者其他就近的潮湿处。接地极可用钢板或钢管制成: 2.2.1 钢板式接地极:应当用面积不小于0.6m2、厚度不小于3mm的钢板制成。具体要求:尺寸为2500mm×240mm×3(或4)mm,接地极板一端焊接40×4的镀锌扁钢,焊接长度100mm,扁钢全长400㎜,扁钢另一端钻2个Φ12.5mm孔,孔间距为80㎜,用M12镀锌螺栓加平垫和弹垫与接地母线(扁钢)相连接且要露出地面。设置在水沟中的接地极板,要平放于水沟深处;埋设在潮式处接地极板,埋深不小于200mm。 2.2.2 钢管式接地极:可以用直径不小于35mm、长度不小于1.5m 的钢管制成,管上至少钻2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并全部垂直埋入底板;也可用直径不小于22mm、长度为1m 的2根钢管制成,每根管上钻1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2根钢管相距不得小于5m,并联后垂直埋入底板,垂直埋深不得小于0.75m。钢管上口焊接40×4的镀锌扁钢,焊接长度100mm,扁钢全长200㎜,扁钢另一端钻2个Φ12.5mm孔,孔间距为80㎜,用连接局部接地母线。 二、辅助接地极 1、辅助接地设置:具有漏电保护任务的馈电总开关、移动变压器(低压头)和照明信号综保等电气设备要设置辅助接地,辅助接地极与局部接地极的埋设直线距离不小于5m。 2、辅助接地极的制作和埋设参照局部接地极。 三、接地线的连接及敷设 1、连接主接地极母线,应当采用截面不小于50mm2 的铜线,或者截面不小于100mm2 的耐腐蚀铁线,或者厚度不小于4mm、截面不小于100mm2的耐腐蚀扁钢。 2、局部接地母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35mm2的铜线,或者截面不小于50mm2的耐腐蚀钢铝绞线,或者40×4 的镀锌扁钢。 3、辅助接地母线应当采用截面不小于25mm2带绝缘层的铜线(可用去掉半导体层的电缆芯线)。 4、接地连接线(即:电气设备的外壳与接地母线、辅助接地母线或者局部接地极的连接,电缆连接装置两头的铠装、铅皮的连接),应当采用截面不小于25mm2的铜线,或者截面不小于50mm2的耐腐蚀铁线,或者厚度不小于4mm、截面不小于50mm2 的耐腐蚀扁钢。辅助接地连线中间不得有接头或破皮。 5、同一地点必须用统一的局部和辅助接地极、接地母线和接地连线。 6、电压在36V 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铠装电缆的钢带(钢丝)、铅皮(屏蔽护套)等必须有保护接地。 7、电缆接地芯线和电气设备、小型电器的金属外壳必须可靠连接。所有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包括电缆的铠装、接地芯线)和局部接地装置,应与主接地极连接成1个总接地网。 8、严禁将电动机的底脚螺栓、风翅罩螺栓,当作接地螺钉使用。 9、 与接地极相连的接地线(辅助接地线除外)均须用裸体线,不得使用代绝缘护套的电缆,扁钢不得刷涂具有绝缘功能的油漆。 10、严禁设备串联接地和过渡接地。 11、电气设备外壳与接地母线的连接线两端加铜线鼻,铜线鼻和铜线必须用液压钳进行压接,不得用锤砸。与设备外壳的结合面(专用接地位置)必须除漆除锈,压接要牢固,确保可靠接触。 12、接地线连接螺栓均用镀锌标准螺栓。 13、应用镀锌扁铁作接地母线时,在镀锌扁铁上,必须一台设备占用一个孔。不得两台以上设备共用一个孔。镀锌扁铁要安装到设备跟前,拐弯处要满足压接面积要求(参见附图1和附图2): ① 2根镀锌扁铁平行对接时,扁铁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扁铁上各钻2个Φ12.5mm孔,两螺栓中心距为60mm,用2个M12螺栓直接将2个镀锌扁铁固定。 ② 非平行对接时,扁铁上各钻2个Φ12.5mm孔,用1个M12螺栓直接将2个镀锌扁铁固定,另用35mm2铜线两端加铜线鼻分别压接另外的镀锌扁铁孔。 图1:扁钢直向搭接 图2:扁钢角向搭接 13、铜线与镀锌扁铁连接时,铜线要做到拐直弯,做到美观大方,不得随意拉线。 14、岩巷或煤巷经喷浆后的配电硐室接地母线应沿帮壁附设,高度一致,高出地面200mm,并用膨胀螺栓或射钉螺栓固定,力求整齐美观,便于检查维护。 四、保护接地和辅助接地的检查 1、 有人值班和专职司机操作的电气设备的接地保护,每班必须进行一次表面检查,其它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和辅助接地由维修人每周一次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并作记录。 2、电气设备每次安装、检修或移动后,要详细检查接地装置的完善情况,对震动性大、常移动的电气设备,随时加强检查。 3、每年要将主接地极详细检查一次,发现接触不良或严重锈蚀等缺陷,应立即处理。 4、每季测定一次接地电网接地电阻值,测量点为设置主、局部接地极的地点,并做好记录。 5、任一组主接地极断开时,井下总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Ω。每一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至局部接地极之间的保护接地用的电缆芯线和接地连接导线的电阻值,不得超过1Ω。 二、漏电保护 1、漏电保护的安装 1.1 低压馈电总开关、移动变压器(低压头)及照明信号。必须装备漏电保护。 1.2 井下低压馈电线上,必须装设检漏保护装置或有选择性的漏电保护装置,保证自动切断漏电的馈电线路。 2、漏电保护的运行 2.1 采掘电工、变电所运行人员,每天必须对馈电开关、照明信号综保的检漏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一次跳闸试验,严禁甩掉保护不用。试验结果必须记录入专用的记录簿内备查,不合格严禁使用。 2.2 对新安装的检漏保护装置在首次投运前做一次远方人工跳闸试验,运行中的检漏保护装置,每月至少做一次远方人工跳闸试验并做好记录。(详见《检漏装置远方漏电试验规定》)。 三、过流保护 井下配电网路(变压器馈出线路电动机等)必须装设过电流保护装置,该装置必须保证配电网路中最大容量的电气设备或同时工作成组的电气设备能够起动。 1、电动机的额定电流,起动电流计算(鼠笼型) 电动机额定电流: Ie≈kpe k—系数,1140V,取0.65; 660V,取1.1;127V,取7.5 Pe—电机的额定功率(kW) 电机的起动电流: IQe=(5-7)Ie 系数(5-7)供电线路较长时,首端取7,末端取5。 2、过流保护(过负荷、短路保护)整定(660V、1140V) 2.1 馈电开关的整定 过负荷保护定值:所带所有负荷额定电流之和乘以需用系数; 短路保护定值:选容量最大的电动机启动电流加需用系数乘以其他电机的额定电流之和。保护范围:支线为最远负荷磁力启动器的出口,干线为下一级馈电开关的出口。 确保灵敏度>1.5(灵敏度=保护范围末端最小两相短路电流/短路保护整定值),不能满足时,必须在末端加装相应电压等级的终端保护装置。 2.2 磁力启动器的整定: 过负荷保护定值:按电动机的额定电流近似值进行整定,铭牌清晰参照铭牌上标注的额定电流值,看不清参照上述的计算方法获得。整定值应小于或等于电机额定电流,不得大于。 短路保护定值:按照躲开电动机启动电流整定。当前多数为智能型电子保护,可直接输入额定电流倍数(5~8),保护范围至电动机。 确保灵敏度>1.2(灵敏度=电动机内部发生最小两相短路电流/短路保护整定值) 电动机铭牌明确标明额定电流时,整定值≤额定电流。 2.3 照明综保熔丝的选择 使用一台照明综保的熔丝保护: 4KVA型照明综保: 660V/133V时,二次侧选15A,一次侧3A; 1140V/133V时,二次侧选15A ,一次侧选2A; 10KVA型照明综保 1140V/133V时,二次侧选60A ,一次侧选5A; 四、相关规定 1、接地电网接地电阻每季测定一次并记入专用的记录簿内备查。 2、检查出现接地装置有接地极损坏、接地螺丝松动、锈蚀等情况时,必须立即修复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未修复前,设备禁止送电。 3、电气设备安装前或移动后,必须详细检查三大保护是否完善,对一些震动性较大及经常移动的电气设备,应增加检查次数。 4、检测接地电阻值时,必须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报有关部门审批,检测地点的瓦斯浓度必须小于1%。 5 、井下过电流保护装置的管理本着“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划分,各单位的机电区长或机电技术员或机电技术员是本单位的第一管理责任者。 6、各配电点处必须设置供电系统图板,图板上注明设备、电缆、四通编号,电缆的规格、长度、电源来源,设备的型号及所代负荷的名称和整定值等,注明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控制位置。 7、新安装的过电流保护装置的整定,机电运输科电管组根据实际和采掘单位提出的负荷申请计算定值,由使用单位电钳工按定值进行整定;运行中的电气保护装置由使用单位电钳工负责检查维护,如发现误动或定值有差错,应由该单位机电技术员或机电区长或机电技术员重新计算并报机电运输科备查后重新整定,其它人员不得任意变更,机电运输科电管人员须定期检查。 8、电气设备修复后,修复单位必须对电气设备的三大保护装置性能进行校验,使之符合要求,并将校验结果记入专用记录簿备查。 9、井下配电系统同时存在2种或2种以上电压时,配电设备上应明显地标出其电压额定值。 10、总馈电开关或移变短路保护若灵敏度小于1.5,当被保护线路末端发生最小两相短路故障时,不能及时断开故障线路,此种情况下必须在线路末端安装终端保护装置,终端保护装置必须每天做一次试验,做好记录以便备查。从总馈或移变至终端线路超过1000米时,必须安装无功补偿。 11、移动变电站高压进线的引线装置(喇叭口)必须按接地细则要求形成外壳接地。 12、继电保护灵敏可靠,严禁甩掉不用;熔体选用合格,严禁使用铜、铁、铝丝代替熔丝。 13、井下由采区变电所、移动变电站或配电点引出的馈电线上,必须有短路、过负荷、漏电保护功能。 14、低压电动机的控制设备,必须具备短路、过负荷、单相断线、漏电闭锁保护及远程控制功能。 15、井下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应具有短路、过载、漏电保护。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