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报审)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报审)

永川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土建及设备采购 安装调试工程 支模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重庆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2017 年 11 月 批准: 审批: 审核: 编制: 打字: 文字校对: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7 1.1 工程概况简况及特点................................................................. 7 1.1.1 工程简况..........................................................................7 1.1.2 本工程高支模体系主要特点及施工难点、重点.........9 1.2 施工平面布置..............................................................................9 1.3 施工要求....................................................................................12 1.4 技术保证条件............................................................................12 第二章 编制依据................................................................................... 12 第三章 施工计划..................................................................................... 14 3.2 材料与设备计划....................................................................... 14 第四章 施工工艺技术............................................................................. 19 4.1 技术参数....................................................................................19 4.1.1 截面高度大于 600 的梁模板(扣件钢管式).............20 4.1.2 截面高度不大于 600mm 的梁....................................... 21 4.1.3 高效沉淀池大梁,600×3650 支撑布置搭设............21 4.2 工艺流程....................................................................................22 4.3 施工方法....................................................................................23 4.3.1 支撑基础(即池底板施工)....................................... 23 4.3.2 立杆及其他杆件............................................................23 4.3.3 剪刀撑............................................................................23 4.3.4 一般规定........................................................................24 4.4 检查验收....................................................................................26 4.4.1 构配件检查与验收........................................................28 4.4.2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29 4.4.3 支撑架基础及搭设的技术要求与允许偏差...............29 4.4.4 扣件螺栓的紧固力矩检查数目及质量判定标准.......30 4.4.5 架体检查验收表格........................................................31 4.5 混凝土浇筑管理........................................................................ 33 4.5.1 混凝土布料方式的选择............................................... 33 4.5.2 混凝土浇筑路线及相关要求........................................ 33 4.6 模板安装与拆除........................................................................ 35 4.6.1 模板的安装....................................................................35 第五章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43 5.1 组织保障....................................................................................43 5.2 技术措施....................................................................................45 5.3 应急预案....................................................................................47 5.3.1 危险源分析及应急预防措施....................................... 47 5.3.2 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机构及分工职责...........................48 5.3.3 危险源预防措施............................................................49 5.3.4 危险源应急措施............................................................52 5.3.5 应急救援设备、药品配备计划................................... 55 5.3.6 应急预案措施的演练计划........................................... 55 5.4 应急疏散、救援路线............................................................... 56 5.5 监测监控....................................................................................57 5.5.1 监测控制........................................................................57 5.5.2 监测点设置....................................................................57 5.5.3 监测内容.........................................................................57 5.5.4 监测措施.........................................................................58 5.5.5 仪器设备配置.................................................................58 5.5.6 监测说明........................................................................58 5.5.7 监测频率........................................................................59 5.5.8 监测预警值....................................................................59 第六章 劳动力计划................................................................................. 59 6.1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59 6.2 特种作业人员............................................................................60 6.3 劳动力安排................................................................................61 第七章 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63 7.1 150 厚板模板(扣件式 900*900)计算书...........................63 7.2 250 厚板模板(扣件式 900*900)计算书...........................75 7.3 350*850 梁模板(扣件式,梁板立柱共用)计算书..........86 7.4 300*800 梁模板(扣件式,梁板立柱共用)计算书........102 7.5 600*2650 大梁模板计算书.................................................. 118 7.6 600*2650 大梁侧模板计算书..............................................131 7.7 附图..........................................................................................138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况简况及特点 1.1.1 工程简况 项目名称:永川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土建及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工 程 建设地点:重庆永川污水处理厂 建设单位:重庆市渝西水务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重庆公用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重庆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本工程构造类型为框架结构,层数:一层。建筑面积 1481.92 ㎡,建 筑高度10.9m,工程造价: 42176268.66 元。2017 年11 月10 日开工,合同 工期:120 天。 本工程高支模位于位于滤池及反冲洗泵房的 1 轴至 10 轴滤池 9.1~9.6m 层屋面梁板支撑,以及废水回收水池顶板(10.8m 标高)。 滤 池 及 反 冲 洗 泵 房 支 架 搭 设 高 度 9~9.5m , 主 梁 截 面 为 300×800mm,为最大梁,最大梁跨 6.75m,其他梁为 250×400~600mm; 以及反冲洗泵房的 9.0m 层屋面梁板支撑,该层梁板支撑地基为反冲 洗泵房底板-1.7m 标高,支模架搭设高度为 10.7m,主梁截面为 300×800mm,其中一跨边梁为 350×850mm,最大梁跨 9m,其他梁为 250×400~600mm。本高支模在池壁顶 4.5m 标高处有连梁及通道梁板。 废水回收水池顶板,支模架搭设高度 10.5m,最大梁 300×800mm,最 大跨度 8m,板厚 250mm,四周为池壁。本支模架为搭设高度超过一定 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需要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并组织专 家认证。 在本工程高效沉淀池内两根大梁截面 600×3650mm,跨度为 18400mm,为单梁,梁底距池底板高度为 3.350m,即支模架高度 3.35m, 梁中部横向有 1900×2750mm 集水总渠相连,集水总渠侧面每隔 2m 设 200×600mmZJL 梁,梁跨 7.55m,梁顶标高 4.95m。该梁为荷载和跨 度均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需要编制安全专项施 工方并组织专家认证。 本支模架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着重对上述重点部位的支模架 工程进行编制。 重庆市永川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模板及支撑体系情况表 高支模所在层 滤池及反冲洗泵 房一层 架体挂密目安全网 无 高支模层底标高(m) 1~10 轴 0.00m 11~13 轴-1.7m 柱砼强度等级 C30 高支模层顶标高(m) 9.1~9.6m 梁板砼强度等级 C30 最大板跨(m) 4.5×3 普通板跨(m) / 最大板厚(mm) 150 普通板厚(mm) 130~140 最大柱截面尺寸(mm) 350×350 普通柱截面尺寸(mm) 350×350 最大梁跨(m) 9 最大梁断面尺寸(mm×mm) 350×850 所有梁断面类型(mm×mm) 200×400~600、300×800、350×850 高支模类型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 高效沉淀池大梁模板及支撑体系情况表 高支模所在层 高效沉淀池内 架体挂密目安全网 无 高支模层底标高(m) 0.00 柱砼强度等级 C30 高支模层顶标高(m) 3.35 梁板砼强度等级 C30 最大板跨(m) / 普通板跨(m) / 最大板厚(mm) / 普通板厚(mm) / 最大柱截面尺寸(mm) / 普通柱截面尺寸(mm) / 最大梁跨(m) 18.4 最大梁断面尺寸(mm×mm) 600×3650 所有梁断面类型(mm×mm) 600×3650 高支模类型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 1.1.2 本工程高支模体系主要特点及施工难点、重点  工期紧;  支撑架体高,跨度较大;属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 部分项工程;  高支模结构部位框架梁、板断面尺寸不大,但结构层高偏高, 同时,使用商品砼泵送浇筑,对模板及其支撑体系的强度、 刚度和稳定性要求较高。  高效沉淀池大梁荷载大,梁截面高度大,跨度大,对支撑体 系和侧模加固体系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较高。 1.2 施工平面布置 1.2.1 高支模施工平面布置图如下,阴影部分为危险性较大高支 模区域,详下图,阴影为高支模区域。 1.2.3 高效沉淀池支模架施工平面布置图如下,云线标注为大 梁。 1.3 施工要求  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模板在使用周期内安全、稳定、牢靠;  模板在搭设及拆除过程中要符合工程施工进度要求;  模板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严禁盲目施工。 1.4 技术保证条件  本项目部有多次承建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经验,且公司领 导、项目部全体成员及施工作业劳务班组非常重视。  劳务公司管理规范,且班组作业人员素质较高,专业技术过硬。  严格按照审批方案进行施工。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组 织所有参与人员进行学习、培训,合格后方可参与施工。 第二章 编制依据 本方案的架体结构计算采用的是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 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规定的计算模型,相关架体 构造措施依据 JGJ130 给出,架体的监测依据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 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 300-2013,相关编制依据如下: 1.本工程施工图纸、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重庆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3.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 号); 及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 [2009]254 号); 4.《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和《建筑工程预防坍 塌事故惹干规定》建质[2003]82 号); 5.《重庆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重庆市人大常务委员会 [2008]23 号公告); 6.渝建发[2014]16 号“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 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7.DBJ50-168-2013《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模板及支 撑体系安全技术规范》; 8.《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2011; 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 14.《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 300-2013; 15.《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1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1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2011; 1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 1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2016; 20.《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 2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 2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T 29639-2013; 23.《重庆市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现场施工从业人员配 备标准》(DBJ50-157-2013) 24.《安全帽》(GB2811-2007)《安全网》(GB5725-2009) 《安全带》(GB6095-2009) 25.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手册》 第三章 施工计划 3.1 施工进度计划 3.1.1 高效沉淀池大梁,集水总渠计划 2017.12.1 开始施工,12 月 20 日结束。 3.1.2 本工程滤池及反冲洗泵房高支模架,滤池筏板 2017.11.26 日浇筑完成,随后开始搭设 9.1m 层梁板满堂架,计划 12 月 10 浇筑池 顶(4.5m 层)连梁及通道梁板,然后继续搭设支模架至 9.1m 屋面板 底标高。 3.1.3 废水回收水池目前还未开挖土石方,施工时间尚不确定。 3.2 材料与设备计划 3.2.1 材料计划 本方案模板支撑系统主要采用扣件式钢管局部加顶托进行加固 和支撑的形式。其它形式支撑系统材料需满足相应规范要求。 本工程框架梁、板施工过程中,模板拼装及其支架体系材料有: 15mm 厚的双面腹膜胶合模板、Φ48.3mm×3.6mm 规格钢管、扣件、密 目安全网、Φ14 对拉螺杆、40×80mm 木方等,其需要数量和进场使 用时间根据本工程实际施工需要,并按施工进度计划按时组织进场使 用,满足本工程结构工程施工需要。具体的材料使用量计划详见下表 所示: 周转材料需要量计划 序号 周转物料名称 规格型号 单 位 需要量 质量标准 1 钢管 Φ48×3.6 (3.25) m 20000 符合相关验收规范,无变形、 裂纹等,须作防锈处理,钢管 壁厚不小于 3.25mm。2 扣件 十字/旋转/对 个 50000 3 顶托 Φ36 个 5000 符合 JGJ300-2013 规范要求 4 木胶合板 920×1840×15 M2 5000 符合《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 (GB/T17656-2008)的要求 5 木枋 40×80 M3 200 / 6 步步紧 套 2000 / 7 高强对拉丝杆 M14 套 2000 / 8 垫木 / M3 10 / 9 安全网 1.8×6.0 M2 1500 GB5725-2009 10 安全带 套 50 GB6095-2009 11 安全帽 个 50 GB2811-2007 (1)钢材选用 ①钢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 和《低合金 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 的规定。 ②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 13793 或《低 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92 中规定的 Q235 普通钢管的要求, 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 中 Q235A 级钢的规 定。不得使用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及裂纹的钢管。 ③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 25kg,采用Φ48.3×3.6mm 钢 管。 ④钢管的尺寸和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a.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b.有质量检验报告,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 属拉伸试验方法》GB/T 228 的有关规定; c.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 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d.钢管外径、壁厚、断面等的偏差,应符合现行规范 JGJ130-201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 e.钢管必须涂有防锈漆。 ⑤旧钢管的检查在符合新钢管规定的同时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a.表面锈蚀深度应符合现行规范 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式钢 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锈蚀检查应每年一次。检查时,应 在锈蚀严重的钢管中抽取三根,在每根锈蚀严重的部位横向截断取样 检查,当锈蚀深度超过规定值时不得使用。 b.钢管弯曲变形应符合现行规范 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式钢 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钢管上严禁打孔。 c.钢铸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 11352 中规定的 ZG 200-420、ZG 230-450、ZG 270-500 和 ZG 310-570 号钢的要求。 d.钢管扣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 的规定。 ⑥扣件的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a.新扣件应有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 和产品质量合格证: b.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 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c.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 d.支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达 40~65N·m 时,不得发 生破坏。 ⑦连接用的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T 5117 或 《低合金钢焊条》GB/T 5118 中的规定。 ⑧连接用的普通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六角头螺栓 C 级》 GB/T 5780 和《六角头螺栓》GB/T 5782。 ⑨用于柱箍使用的钢管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⑩安全网材质符合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11 可调顶托 a.可调顶托外径不得小于 36mm,直径与螺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梯型螺纹》GB/T 5796.2、GB/T 5796.3 的规定。 b.可调顶托的螺杆与支托板焊接应牢固,焊缝高度不得小于 6mm; 可调托撑螺杆与螺母旋合长度不得少于 5 扣,螺母厚度不得小于 30mm。 c.可调托撑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小于 40kN,支托板厚不应小于 5mm。 (2)木材的选用 ①模板结构应根据受力种类或用途选用相应的木材材质等级。木 材材质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 的规 定。 ②用于模板体系的原木、方木和板材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 构设计规范》GB 50005 的规定,不得利用商品材的等级标准替代。 ③主要承重构件应选用针叶材;重要的木质连接件应采用细密、 直纹、无节和无其他缺陷的耐腐蚀的硬质阔叶木材。 ④当需要对模板结构或木材的强度进行测试验证时,应按现行国 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 的标准进行。 ⑤施工现场制作的木构件,其木材含水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a.制作的原木、方木结构,不应大于 15%; b.板材和规格材,不应大于 20%; c.受拉构件的连接板,不应大于 18%; d.连接件,不应大于 15%。 (3)木胶合模板板材的选用 ①胶合模板板材表面应平整光滑,具有防水、耐磨、耐酸碱的保 护膜,并应有保温性良好、易脱模和可两面使用等特点。板材厚度不 应小于 12mm,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ZBB 70006 的规定。 ②各层板的原材含水率不应大于 15%,且同一胶合模板各层原材 间的含水率差别不应大于 5%。 ③胶合模板应采用耐水胶,其胶合强度不应低于木材顺纹抗剪和 横纹抗拉的强度,并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④进场的胶合模板除应具有出厂质量合格证外,还应保证外观尺 寸合格。 3.2.2 设备计划 本工程施工期间,施工需要的设备主要为材料运输的垂直吊装机 械设备、配套绳具及脚手架搭设工具和模板、钢筋加工机械设备等, 现场均有现成的配套设备并满足本工程施工需要。本工程施工用机械 设备配备计划详见下表所示: 机械设备配备计划表 序号 机械或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备注 1 塔 机 QTZ40/QTZ60 2 2 木工圆盘锯 MJ-104 2 3 手持盘踞 / 10 4 木工平刨机 MBS/4B 1 5 扳手 / 20 6 扭力扳手 / 2 7 钢筋切割机 GQ40 1 8 钢筋弯曲机 GW40 1 9 钢筋套丝机 GSJ40 1 10 数控钢筋弯箍机 CBM-12B 1 11 混凝土振动棒 HZ-50 3 12 平板振动器 ZF55-10 2 13 全站仪 徕卡 TCA2003 1 14 水准仪 DS3 2 15 照像机 1 第四章 施工工艺技术 4.1 技术参数 根据本工程的梁截面类型及板厚情况,本工程滤池及反冲洗泵房 高支模采用纵横间距为 1000×1000 的普通型满堂支架,剪刀撑根据 JGJ130-2011 第 6.9.3 条普通型架体搭设要求布置;废水回收水池 高支模采用纵横间距为 900×900 的普通型满堂支架,剪刀撑根据 JGJ130-2011 第 6.9.3 条普通型架体搭设要求布置。梁的支撑架立 柱间距原则上按楼板基本立柱间距的倍数取值,分两种类型: (1) 截面高度大于 600 的梁(含 300×800/350×850)按最不 利最大梁支撑布置搭设; (2)截高度不大于 600 的梁(含 200~250×400~600)按 250×600 梁支撑布置搭设。 (3)高效沉淀池大梁,600×3650 支撑布置搭设 4.1.1 截面高度大于 600 的梁模板(扣件钢管式) 表 4.1.1-1 滤池及反冲洗泵房高支模技术参数 新浇混凝土梁计算跨度(m) 9 结构层高(m) 10.8 混凝土梁截面尺寸宽×高 (mm) 350×850 梁侧楼板厚度(mm) 150 面板材料 覆面木胶合板 面板厚度(mm) 15 梁底支撑小梁材料 方木 小梁材质规格(mm) 40×80 新浇混凝土梁支撑方式 小梁垂直于砼 梁截面 底模下设小梁根数 5 支撑架主梁长度(mm) 900 主梁材料 钢管 主梁材质规格(mm) Ф48.3×3.6 支撑架立杆步距 (mm) 1500 支撑架沿梁跨间距(mm) 900 梁底支撑小梁一端 悬挑长度(mm) 200 立杆根数 3 立杆依次距支模架 主梁左侧间距(mm) 0,450,900 表 4.1.1-2 废水回收水池顶板高支模技术参数 新浇混凝土梁计算跨度(m) 9 结构层高(m) 10.8 混凝土梁截面尺寸宽×高 (mm) 300×800 梁侧楼板厚度(mm) 250 面板材料 覆面木胶合板 面板厚度(mm) 15 梁底支撑小梁材料 方木 小梁材质规格(mm) 40×80 新浇混凝土梁支撑方式 小梁垂直于砼 梁截面 底模下设小梁根数 5 支撑架主梁长度(mm) 900 主梁材料 钢管 主梁材质规格(mm) Ф48.3×3.6 支撑架立杆步距 (mm) 1500 支撑架沿梁跨间距(mm) 900 梁底支撑小梁一端 悬挑长度(mm) 200 立杆根数 3 立杆依次距支模架 主梁左侧间距(mm) 0,450,900 4.1.2 截面高度不大于 600mm 的梁 表 4.1.2 技术参数 新浇混凝土梁计算跨度(m) 9 结构层高(m) 10.8 混凝土梁截面尺寸宽×高 (mm) 250×600 梁侧楼板厚度(mm) 150 面板材料 覆面木胶合板 面板厚度(mm) 15 梁底支撑小梁材料 方木 小梁材质规格(mm) 40×80 新浇混凝土梁支撑方式 小梁垂直于砼 梁截面 底模下设小梁根数 4 支撑架主梁长度(mm) 900 主梁材料 钢管 主梁材质规格(mm) Ф48.3×3.6 支撑架立杆步距 (mm) 1500 支撑架沿梁跨间距(mm) 1000 梁底支撑小梁一端 悬挑长度(mm) 200 立杆根数 2 立杆依次距支模架 主梁左侧间距(mm) 0,900 4.1.3 高效沉淀池大梁,600×3650 支撑布置搭设 考虑池壁与顶板的施工缝划分在顶板以下 300mm,因此,大梁 以单梁计算。 表 4.1.3 技术参数 新浇混凝土梁计算跨度 (m) 14.6 结构层高(m) 3.35 混凝土梁截面尺寸宽× 高(mm) 600×3650 梁侧楼板厚度(mm) / 面板材料 覆面木胶合板 面板厚度(mm) 15 梁底支撑小梁材料 方木 小梁材质规格(mm) 40×80 新浇混凝土梁支撑方式 小梁垂直于砼 梁截面 底模下设小梁根数 10 支撑架主梁长度(mm) 1200 主梁材料 钢管 主梁材质规格(mm) Ф48.3×3.6 支撑架立杆步距 (mm) 1200 支撑架沿梁跨间距(mm) 500 梁底支撑小梁一端 悬挑长度(mm) 200 立杆根数 6 立杆依次距支模架 主梁左侧间距(mm) 0, 420,540,660 ,780,1200 4.2 工艺流程 4.2.1 支架搭设工艺流程 水池底浇筑→ 放置纵向扫地杆→立柱→横向扫地杆→第一步纵 向水平杆→第一步横向水平杆→第二步纵向水平杆→第二步横向水 平杆→……→顶步横向水平杆→顶部纵向水平杆(同时在竖向剪刀撑 顶部交结点加设水平剪刀撑)→调整顶托 4.2.2 柱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搭设安装脚手架→沿模板边线贴密封条→立柱子片模→安装柱 箍、设置对拉螺栓→校正柱子断面及方正、垂直度→全面检查校正→ 整体固定→预检→验收浇筑。 2、梁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弹梁轴线并复核→搭支模架→调整托梁→安放支撑主梁→安放 支撑次梁及底模 →梁底起拱并固定→扎梁筋→安侧模→侧模拉线支 撑(梁高加对拉螺栓)→复核梁模尺寸、标高、位置→与相邻模板连 固。 3、板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搭支架→测水平→摆支撑主、次梁→调整楼板模板标高及起拱→ 铺模板→冲洗清理→检查模板标高、平整度、支撑牢固情况。 4.3 施工方法 4.3.1 支撑基础(即池底板施工) 按照建筑施工图的做法,先素土压实,达到 94%压实度,再施工 100mm 厚 C20 垫层,待垫层达到强度后,施工水池底板。水池底板混 凝土浇筑完成后 2 天,混凝土强度达到 1.5MPa 以上,方才进行支模 架的搭设。 4.3.2 立杆及其他杆件 ①梁的支撑系统为:梁下部支撑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沿梁纵 向每 1000mm 设一道站杆(与梁的截面尺寸有关,具体间距由计算确 定),梁两侧立杆横距为梁宽 B+600~700mm。设水平拉杆(纵横向) 和斜拉杆,水平纵向拉杆离地 200mm 设第一道,即为扫地杆,离地 1500mm 设第二道,其它@1500 依次设置。顶步步距不大于 600mm,立 柱(含顶托)伸出最上一道水平杆的自由端长度不大于 500mm。严格 控制可调托撑螺杆伸出长度不超过 300mm,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 于 150mm。 ②现浇板支撑系统为:板下部支撑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设置 纵横向等间距支撑系统,支撑立杆纵横间距不大于 1000×1000mm。 ③扫地杆及各步横杆随支架高度升高同时搭设,以提高搭设过程 中支架的整体稳定性。 ④废水回收水池顶板梁板支撑,在搭设过程中,纵横向水平杆与 已浇筑完成的水池壁对顶加固,增强架体稳定性。 4.3.3 剪刀撑 ①剪刀撑根据 JGJ130-2011 第 6.9.3 条普通型架体搭设要求布 置。当架体搭设高度在 8m 以上时,应在架体底部,顶部及竖向间隔 不超过 8m 分别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 每 5~8m 应由底到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的宽度为 5~8m;剪 刀撑的斜杆与地面夹角应在 45 度~60 度之间(大约在 6 根立杆之间), 斜杆应每步与立杆通过扣件连接。 ②支撑架在搭设到一个剪刀撑高度时及时搭设。 4.3.4 一般规定 (1)保证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相互位置的正确。 (2)支模架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 地承受施工中的荷载。 (3)不同支架立柱不得混用。 (4)构造简单,装板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浇筑混 凝土等要求。 (5)本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模板支撑时,当跨度大于 4m,模 板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 2/1000, 同时不小于 20mm。 (6)拼装竖向模板时,不得站在下层模板上拼装上层模板。安 装过程中应设置临时固定措施。 (7)本工程满堂脚手架支撑体系在立柱底距地面 200mm 高处, 沿纵横向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可调顶托底部的立 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 距离,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平 均分配并在确定步距后,再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各设置水平拉杆。 (8)所有水平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框架结构或池壁顶紧顶牢。 无处可顶时,应在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 (9)钢管立杆底部应设通长垫木或底座,垫木长度应大于 2 跨 立杆间距;顶部应设可调支托,U 形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 须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 300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 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 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10)钢管立柱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Ø48.3×3.6mm 钢管,用扣件与钢管立柱扣牢。钢管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 剪刀撑采用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 1000mm,并应采用不少于 2 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 100mm 处进行固定。 (11)支架搭设按本方案设计,不得随意更改;要更改必须得到 相关负责人的认可。 (12)脚手架搭设场地必须坚实、平整、排水措施得当,立杆底 部应设置垫板,垫板的长度应≥2 跨立杆间距。 (13)脚手架搭设过程中应设置作业人员上下通道。 (14)架体搭、拆人员必须是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工,并且 100% 持证上岗。 (15)支撑架搭设前项目技术负责对施工员,施工员对作业班组 应进行二级专项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严格按设计参数进 行搭设,搭设过程中派专人负责监督检查,为控制模板支撑安装质量, 项目应采用分阶段验收方式,架体搭设时按第一步排架、搭设中途、 搭设完、砼浇筑前分次检查验收,搭设完成后应报监理、建设方验收, 经签字合格并挂验收标识牌后才能进行使用。 6、立柱及其它杆件形式 本工程立柱及其他杆件形式为扣件式。采用扣件式钢管作立柱 时,其构造与安装应符合下列强制性规定: (1)钢管规格、间距、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2)本工程除顶部外,其余所有部位立柱接长全部采用对接扣 件连接,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接头位置要求 立杆 水平杆 对接扣件 5 0 0 h / 3 la la h / 3 h 如下: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 的距离不宜小于 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 1/3。 (3)严禁将上段支模架的钢管立柱与下段的钢管立柱错开固定 在水平拉杆上。 4.4 检查验收 1、脚手架搭设前,对进入现场的各种构配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检查验收,不合格的应及时清除出场 (1)构配件应有相应的产品标识及产品质量合格证; (2)构配件应有相应的产品主要技术参数及产品使用说明书; (3)当对构配件质量有疑问时,应进行质量抽检和实验。 2、支撑架下列阶段进行检查与验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1)基础完工后及支撑架搭设前,对基础进行检查与验收; (2)支撑架每搭设完4步后; (3)在模板完工后,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与验收; (4)在投入使用前进行总体检查与验收。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 项目安全负责人、架子班长等人员组成验收小组,进行验收,并填写 验收单。 (5)停用超过一个月。 (6)验收时应具备下列文件 ①根据编制依据相关文件规范、标准要求所形成的施工组织设计 文件; ②专项施工方案及变更文件; ③安全技术交底文件; ④支撑架构配件的出厂合格证或质量分类合格标志; ⑤支撑架工程的施工记录及质量检查记录; ⑥支撑架搭设过程中出现的重要问题及处理记录; ⑦支撑架工程的施工验收报告。 (7)支撑架工程的验收,除查验有关文件外,还应进行现场检查, 检查应着重以下各项,并记入施工验收报告。 ①构配件和加固件是否齐全,质量是否合格,连接和挂扣是否紧 固可靠,钢丝绳是否松动、断股等; ②安全网的张挂及扶手的设置是否齐全; ③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 ④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等的构造是否符 合要求;立杆是否悬空; ⑤垂直度、水平度及立杆的沉降是否合格; ⑥搭设架体时,应有保证安全上下的爬梯或斜道,严禁攀登架体 上下。 ⑦扣件拧紧力矩,扣件螺栓是否松动; ⑧架体是否超载; ⑨脚手架检查验收严格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 2011的检查评分表进行。 (8)支撑架使用期间的检查 ①地基不均匀变形,立杆底座或垫板与地基面的接触状况; ②荷载状况; ③节点连接状况; ④可调托撑受力状况; ⑤安全防护措施及监测记录。 4.4.1 构配件检查与验收 模板支撑架的杆件材料应按以下要求进行验收、抽检和检测。 ①对进场的承重杆件、连接件等材料的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 检测报告进行复核,并对其表面观感、重量、壁厚等物理指标进行抽 检。新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 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钢管要有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 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室温拉伸试验方 法》GB/T228的有关规定,质量和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应 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的有关规定, 应涂有防锈漆。旧钢管表面锈蚀深度、钢管弯曲变形应符合《建筑施 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的有关规定。锈蚀检查应 每年一次。检查时,应在锈蚀严重的钢管中抽取3根,在每根锈蚀严 重部位横向截断取样检查,当锈蚀深度超过规定值时不得使用。钢管 上严禁打孔。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作,其质量和性能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要求,采用其他材料制 作的扣件,应经试验证明其质量符合该标准的规定后方可使用。扣件 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合格证。扣件进入 施工现场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并应进行抽样复试。扣件在使用前应逐 个挑选,有裂缝、变形、螺栓出现滑丝的严禁使用。扣件在螺栓拧紧 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 脚手板:脚手板采用竹串片脚手板,单块脚手板的质量不大于30kg; 并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64的相 关规定。 ②对承重杆件的外观抽检数量不得低于安装用量的 30%,发现质 量不符合标准、情况严重的,要进行 100%的检验,并随机抽取外观 检验不合格的材料(由监理见证取样)送法定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③采用钢管扣件安装高大模板支撑架时,还应对扣件螺栓的紧固 力矩进行抽查,抽查数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 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 的规定,对梁底扣件应进行 100%检查。 4.4.2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见表 4.4.2-1。 表 4.4.2-1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轴线位置 5 尺量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水准仪或拉线、尺量 模板内部尺寸 基础 ±10 尺量 柱、墙、梁 ±5 尺量 楼梯相邻梯步高差 ±5 尺量 垂直度 柱墙层高≤6m 8 经纬仪或吊线、尺量 柱墙层高>6m 10 经纬仪或吊线、尺量 相临两板表面高低差 2 尺量 表面平整度 5 2m 靠尺和塞尺量测 4.4.3 支撑架基础及搭设的技术要求与允许偏差 架体地基、基础处理及架体搭设过程中的立杆、纵横向水平拉杆、 剪刀撑等重要杆件的垂直偏差、水平偏差、质量等满足现行行业标准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的规定, 为便于检查验收,将相关验收项目及其对应的质量要求列为表 4.4.3 -1 表 4.4.3-1 支撑架架搭设的技术要求与允许偏差 序 号 项目 一般质量要求 1 地基基础 表面 地基表面应坚实平整 排水 地基表面不得积水,排水设施完备、畅通 垫板 土层地基上设置厚度不小于 5cm,宽度不小于 20cm 的木垫板,至少跨跃两跨立杆,不晃动 底座 地基表面有高差时,应设置可调底座调整,底座不 得沉降 2 支架立杆间距、水平杆步距尺寸 偏差 距离 偏差 纵距 ±30mm 横距 ±30mm 步距 ±20mm 3 立杆的垂直偏差 架高 偏差 H=2m ±7mm H=10m ±30mm H=20m ±60mm H=30m ±90mm 4 纵、横向水平杆的水平偏差 一根杆的两端 ±20mm 同跨内两根纵向水平杆 ±10mm 5 节点处相交杆件的轴线距节点中 心距离 ≤150 mm 6 相邻立杆接头位置 相互错开,设在不同的步距内,且隔跨布置,相邻 接头的高度差应>500mm,接头距节点应不大于步 距的 1/3 7 相邻纵、横向水平杆接头位置 相互错开,设在不同的步距和跨距内,相邻接头的 水平距离应>500mm,接头距立杆应不大于立杆纵 (横)距的 1/3 8 剪刀撑与地面夹角以及与地面抵 紧程度 剪刀撑斜杆应与地面抵紧,与地面夹角 45 ~ 60  9 杆 件 搭 接 杆别 搭接长度 连接要求 剪刀撑 >1m 采用不少于 2 个旋转扣件固定在水平杆或立杆上,旋转 扣件中心线至节点距离不应大于 150mm 水平杆 等间距设置 3 个旋转扣件,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水 平杆杆端距离不小于 100mm 10 节点 连接 扣件式钢管 脚手架 拧紧扣件螺栓,其拧紧力矩应不小于 40N.m,且达到 65 N.m 时 不得破坏 4.4.4 扣件螺栓的紧固力矩检查数目及质量判定标准 本工程采用扣件式钢管搭设,还要对扣件螺栓的紧固力矩进行抽 查,抽查数量要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 的相关规定,详见表 4.4.4。 表 4.4.4-1 扣件拧紧抽样检查数目及质量判定标准 项 次 项目 安 装 扣 件 数 量(个) 抽 检 数 量 (个) 允 许 不 合 格 数量(个) 1 模板支 撑架 连接立杆与纵(横)向水平 杆或剪刀撑的扣件;接长立 杆、纵向水平杆或剪刀撑的 扣件 51~90 91~150 151~280 281~500 501~1200 1201~3200 5 8 13 20 32 50 0 1 1 2 3 5 2 脚手架 连接横向水平杆与纵向水平 杆的扣件(非主节点处) 51~90 91~150 151~280 281~500 501~1200 1201~3200 5 8 13 20 32 50 1 2 3 5 7 10 4.4.5 架体检查验收表格 支撑架在原材料进场、基础施工完毕、架体搭设完成、安全设施 安装完毕、预压实验完毕(如有)等各阶段验收合格的基础上在浇筑 混凝土前,应对支撑架进行全面验收以确保架体的使用安全,且经施 工单位、监理单位相关技术人员签字确认后方可浇筑混凝土。架体检 查验收表格按表 4.4.5-1 执行 表 4.4.5-1 模板支架检查验收表 项目名称 搭设部位 高度 跨度 最 大 荷载 搭设班组 班组长 操作人员 持证人数 证书符合性 安全专项方案编 审程序符合性 技术交 底情况 安全交 底情况 架 体 构 配 件 进场前质量验收情况 材质、规格与方案的符合性 使用前质量检测情况 外观质量检查情况 检查内容 允许 偏差(mm) 实际情况(mm) 符 合 性 立 杆 垂 直 度(H 为架 体高度) 模板支撑架 ±H/500 且±15 脚 手 架 H≤24m ±H/500 且±50 H>24m ±H/1000 且±50 水平杆水平度 ±10 可 调 托撑 垂直度 ±5 插入立杆深度≥150mm –5 可 调 底座 垂直度 ±5 插入立杆深度≥150mm –5 立杆 顶部伸出自由长度 基础承载力 梁底纵、横向间距 板底纵、横向间距 表 4.4.5-2 模板支架检查验收表(续表) 检查内容 实际情况 符合性 水 平 杆 梁板底纵、横向水平杆贯通性 梁底纵、横向最大步距 板底纵、横向最大步距 插头与插槽座销紧情况 剪 刀 撑 竖向 纵向跨数、跨度 横向跨数、跨度 剪刀撑距离 水 平 向 水平向跨数、跨度 剪刀撑距离 斜杆与地面夹角 斜杆与地面顶紧程度 扫地杆离地距离 与墙、柱结构物拉结设置 型钢悬挑梁 脚手板 施工层防护栏杆、挡脚板 安全网 扣件扭紧力矩 施工单位 检查结论 结论: 检查人员: 项目技术负责人: 项目经理: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监理单位 验收结论 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 验收日期: 年 月 日 4.5 混凝土浇筑管理 4.5.1 混凝土布料方式的选择 高支撑位置混凝土输送采用汽车泵布料,避免地泵垂直输送管道 加固对支模架的影响。大梁等其他部位的混凝土浇筑,可采用地泵并 配合汽车泵浇筑。 4.5.2 混凝土浇筑路线及相关要求 混凝土浇筑顺序对脚手架荷载也有影响,浇筑时应确保模板支架 在砼浇灌过程中均匀受载。 高支模混凝土浇筑路线:先浇筑柱,再浇筑梁板,由中间向两端 推进浇筑。 大梁混凝土浇筑路线:从中间向两端推进,分层浇筑,分层厚度 不大于 500mm。 (1)模板工程均验收合格后,报批商品砼采购单,采购单详细 填写工程地址,施工部位,强度等级,需求方量,添加剂,坍落度, 浇筑时间等相关信息,正式施工前 24 小时电话再次确认砼站材料储 备,供应能力等相关信息。确保砼浇筑正常进行。 (2)开盘前核对强度等级,实测砼坍落度,符合要求,方可进 行浇筑,浇筑过程中按相关要求进行抽查。 (3)砼浇筑应按由中间向两端推进的顺序进行浇筑施工,砼浇 筑前,输送管线的布置方式符合砼浇筑方案要求,浇筑过程中避免堆 载过大现象。 (4)混凝土输送管的设置 1)输送管固定,垂直运输管道用钢管井架加固,水平管每隔 3m 使用垫木固定。 2)输送管在支模架内段需独立搭设不能与四周支模架连接的井 架;支模架在砼输送管穿过位置需进行适当加强,以保证不影响架体 整体稳定性。 3)原则:混凝土输送泵配管合理,管线长度最佳,弯管及软管 数量少。输送管的铺设保证安全施工,便于清洗管道、排除故障、装 拆和维修,在同一条管线中,要采取相同管径的输送管,管线布置要 横平竖直,管道接头要严密,有足够的强度,并能快速装拆。 4)竖向混凝土浇筑时,把布料杆吊至混凝土浇筑部位,旋转浇 筑布料杆四周构件混凝土,待四周构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再吊至另 一浇筑部位进行浇筑。 4.6 模板安装与拆除 4.6.1 模板的安装 (1)本工程支模架的基础均为水池的底板。水池底板为筏板基础, 筏板施工时,施工缝留设在池底以上 300mm,并设钢板止水带和膨胀 止水条防水。筏板模板安装如下图。 (2)矩形柱模施工 a. 柱模组合: 本工程柱模采用 15mm 厚复合木胶模板,要求用木枋将复合木胶 板加工成定型木模,分块组合拼装。组合时,必须在木模的接缝处用 铁钉将分块的定型木模钉牢;事先必须刷脱模剂(脱模剂采用皂化脱 模剂);柱模脚必须找平或柱模板校好后,必须事先于柱模外补填与 其地面的缝隙。 b. 柱模夹具: φ14@500(截面尺寸 500 ×500 时) 复合木模 钢管夹具@500 钢管支撑架 c.柱模校正:柱模安装前必须弹出柱模外边线和柱中线及放大 100mm 四周的墨线,并在接板面上弹出柱模架的外边线。 柱模采用塔吊整体吊装就位,用铁钉接成整体后,上、下用钢管 夹具定位,下部定位以模板外边线为准,上部采用双面吊线的办法, 即对准放大 100mm 四周墨线用尺量准确后夹具定位,确保柱不产生搓 角和确保上下垂直;上下定位准确后,先夹柱中部,用线锤吊四角和 中线,校正垂直度,最后按竖向间距夹紧柱模,检查校正。 柱模下部浇筑砼前用草纸或水泥砂浆将其与地面间隙封闭,以免 砼浇筑时漏浆,柱底模部位产生烂根。 (3)池壁剪力墙模板施工方法 立 杆 间 距 800 背 杆 间 距 800 防 烂 根 块 模 预 制 变 截 面 阻 水 砼 墩 且 表 面 凿 毛 (粘 结 BW止 水 条 处 不 凿 毛 ) 2 0 0 9 0 0 1 0 0 9 0 0 × n 1 0 0 消 防 水 池 支 模 示 意 图 BW止 水 带 施 工 缝 对 拉 钢 片 间 距 600 垫 层 对拉螺栓@600 ×500 施工缝钢板止水带与 BW 膨胀止水胶条联合止水 1 5 0 0 1 5 0 0 1)、剪力墙模板安装时,根据边线先立一侧模板,临时用支撑撑 住,用线锤校正模板的垂直,然后钉牵杠,再用斜撑和平撑固定。大 块侧模组拼时,上下竖向拼缝要互相错开,先立两端,后立中间部分。 待钢筋绑扎好,验收后,按同样方法安装另一侧模板及斜撑等。 2)、为了保证墙体的厚度正确,和防止浇筑砼的墙身鼓胀,用直 径 14mm 高强对拉螺栓(大螺纹止水)拉结两侧模板,螺栓要纵横排 列,布置间距横向 600 ㎜,竖向 450 ㎜。 3)、墙体木模为组拼的大模板,除了采用高强对拉螺杆加固外, 采用内部搭设的满堂架,竖向每隔 1500m 加设钢管顶撑,顶紧池壁大 模。满堂架在每一池体分隔内,至少设一道纵向剪刀撑,并根据搭设 高度每 8 米架设一道水平剪刀撑。 (4)梁、板模板的安装 1)支架架设:支架的高度应为梁及楼板底标高,扣除模板厚度。 2)安装程序为:复核梁底、板底标高→搭设支架→安装梁板模 板→预留预埋→检查校正→交付验收。 3)施工梁板时,当梁截面高度≥600mm 时,均采用高强对拉螺 栓,对拉螺栓水平间距 1000mm,竖向间距 500mm 梅花形布置。梁跨度 大于 4m 时按 1~3/1000 起拱。 4)检查校正:模板安装后应复核模板板面标高和板面平整度,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不得漏设并应位置准确。支撑板必须稳定、牢固, 不得超过规定偏差。 5)主梁底模就位后拉通线与柱顶线吻合,先固定底模两端,然 后固定中部,最后校核(固定底模用十字扣件解决)。同时校核梁底 板标高,待梁的钢筋扎完后即可拼装侧模并加固、校正。次梁底模必 须与已浇部分的次梁体系拉通线进行校核,保证整个梁板次梁顺直。 6)梁侧模校正:梁侧模首先校正梁两端侧模板,校正时用吊线 锤吊正后,用短木枋将其与背杆连接支撑,最后拉通线校核梁侧模, 并用短木枋固定。 7)梁、柱节点处阴角部位用木模嵌固,在柱已浇砼的上部,设 φ48 钢管卡具两道,双向布置。为了防止浇筑时有漏浆现象,在已 浇砼的上部,砼与模板之间设宽约 3cm 的海绵带圈通,夹具与板底模 之间采用短钢管或木支撑,将接头模板撑牢。 8)梁模板分两次拆除,砼浇灌 24 小时后方可拆除梁侧模,待砼 强度发展到规范规定的拆模强度后方可拆除底模,悬挑构件需砼强度 达到标准强度的 100%后方可拆除底模。 (4)板的模板安装 本工程现浇板结构模板和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作为现浇支撑模板 系统。 1)现浇板底模必须达到铺设条件方能施工,首先在搭设好的整 体支架上搭设纵横梁底模支架,并铺设梁底模,然后将其纵横梁钢筋 扎好,校正固定好梁模板及梁柱节点模板,确保梁标高、轴线、模板 垂直度。 2)找平钢管标高以梁侧模顶面为准,施工时,先在支撑架顶部 上好板模支承横杆,向下量取尺寸确定找平钢管标高,其标高比设计 标高低 10cm,并用水准仪检查找平钢管是否在同一水平标高上。 3)九夹板铺设:木枋铺好后,根据每块尺寸大小铺设九夹板, 要求九夹板铺至梁边 1cm 处,以便于拆除梁侧模。板与板交接处留 1mm 缝隙,交界处板间缝隙用粘胶带粘贴好,梁板节点和柱节点处为 便于拆模和不漏将,也须用粘胶带粘贴好。铺完后同样要求编号排列, 上好隔离剂后再绑扎板筋。 4.6.2 模板及支架的验收及拆除 1、支模架搭设完毕后,必须经主业、监理及施工方质量、技术 负责人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砼浇筑施工。 2、模板拆除 模板的拆除必须根据砼的同条件试块实验结果,由模板工长填写 拆模申请单,报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合格后,方准拆除。 (1)柱模板的拆除可在柱混凝土强度达到 1.2Mpa 后,能保证混 @ 1 5 0 0 15 厚复合木模板 40×80 中枋@300 1 5 0 0 2 0 0 通 长 木 枋 立 杆 纵 横 @1000-1200板支模示示意 图 凝土不缺楞掉角的条件下进行。 (2)梁侧模可在混凝土强度达到 1.2Mpa 后拆除,梁底模应待达 到规范要求强度后才能拆除(悬挑梁要求砼强度达到设计值 100%后 才能拆除;梁在砼强度达到设计值 75%后才能拆除)。 (3)现浇板的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 75%后方可拆除。 (4)后浇带模板必须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毕并强度达到设计值 75%后才能拆除,严禁拆了再搭。拆除模板时,砼的强度要求必须符 合规范要求。 (5)模板的拆除严禁生拉硬撬,避免破坏混凝土的外观尺寸 (6)模板拆除必须严格遵守拆模顺序,注意防止模板及支撑架垮 塌伤人。 (7)拆除下来的模板注意分类堆放,及时修复坏损模板。 (8)拆下的模板应注意及时清理板面沾附的水泥浆,并刷好脱模 剂。 3、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 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 坏后,方可拆除。 (2)底模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表 4.6.2-1 的规定后,方可拆除。 表 4.6.2-1 底模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要求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m) 按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计(%) 板 ≤2 ≥50 >2 且<8 ≥75 ≥8 ≥100 梁、拱、壳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2 ≥100 >2 ≥100 4、混凝土结构拆模后的强度要求 混凝土结构在模板和支架拆除后,需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混凝 土强度等级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 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5、其他注意事项 (1) 拆模板及支架前先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 录,交底双方履行签字手续。模板拆除前必须办理拆除模板审批手续, 经技术负责人、监理审批签字后方可拆除。 (2) 支拆模板时,2 米以上高处作业设置可靠的立足点,并有相 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拆模顺序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从上往下 的原则。 (3) 模板及支架拆除前必须有混凝土强度报告,强度达到规定要 求后方可拆模。 (4) 柱模拆除,先拆除拉杆再卸掉柱箍,然后用撬棍轻轻撬动模 板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然后一块块往下传递到地面。 (5) 墙模板拆除,先拆除穿墙螺栓,再拆水平撑和斜撑,再用撬 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离开墙体,然后一块块往下传递,不得直接 往下抛。 (6) 楼板、梁模拆除,应先拆除楼板底模,再拆除侧模,楼板模 板拆除应先拆除水平拉杆,然后拆除板模板支柱,每排留 1~2 根支 柱暂不拆,操作人员应站在已拆除的空隙,拆去近旁余下的支柱使木 档自由坠落,再用钩子将模板钩下。等该段的模板全部脱落后,集中 运出集中堆放,木模的堆放高度不超过 2 米。楼层较高,支模采用双 层排架时,先拆除上层排架,使木档和模板落在底层排架上,上层模 板全部运出后再拆底层排架,有穿墙螺栓的应先拆除穿墙螺杆,再拆 除梁侧模和底模。 (7)支架拆除,应由上而上按层按步进行,先搭后拆,后搭先 拆。拆除应按顺序由上而下,一步一清,不准上下同时作业。 (8)模板及支架拆除时,周围应设围栏或警示标志,并专人看 管,禁止施工人员以外的人入内。 (9) 当立杆的水平拉杆超过 2 层时,应首先拆除 2 层以上的拉 杆。当拆除最后一道水平拉杆时,应和拆除立杆同时进行。 (10)当拆除 4~8m 跨度的梁下立杆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对称 地分别向两端拆除。拆除时,严禁采用连梁底板向旁侧拉倒的拆除方 法。 (11)是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晕高或视力不够等不适合做 高处作业的人员,均不得从事架子作业。配备架子工的徒工,在培训 以前必须经过医务部门体检合格,操作时必须有技工带领、指导,由 低到高,逐步增加,不得任意单独上架子操作。要经常进行安全技术 教育。凡从事架子工种的人员,必须定期(每年)进行体检。 (12)根据场地要求和施工现场总平面图,确定模板堆放区、配 件堆放区及模板周转用地等。 (13)有恶劣气候(如风力 5 级以上,高温、雨雪天气等)影响安 全施工时应停止高处作业。 表 4.6.2-2 模板拆除申请表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砼浇筑日期 设计拆模强度 砼实际强度 试块报告编号 拆除部位 监 护 人 拆模警戒范围 拆模班组 拆模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部门负责人: 说明:模板支撑系统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GB50204-2015 第 4.3.1 条规定,才能进行。 申请人: 年 月 日 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劳务负责人: 年 月 日 质检员: 年 月 日 安全员: 年 月 日 第五章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5.1 组织保障 5.1.1 安全网络 安全网络详见图 5.1.1。 技术负责人 1、制定项目安全技术措施和分项工程安全施工方案; 2、督促安全措施落实; 3、解决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技术问题。 生产负责人 1、在安全前提下,合理安排生产计划; 2、组织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 机械管理 1、保证项目使用的各类机械安全运行; 2、监督机械操作持证作业。 消防管理 1、保证防火设备设施齐全有效; 2、消除火灾隐患; 3、负责现场消防管理工作。 劳务管理 1、保证进场施工人员安全技术素质; 2、控制加班加点,保证劳逸结合; 3、提供必须劳保用品,确保安全。 后勤保障 1、财务部门保证安全措施项目的经费; 2、卫生、行政部门保证工人生活基本条件,确保工人 身心健康。 3、提供必须劳保用品,确保安全。 项目经理 图 5.1.1 安全网络 5.1.2 安全保证体系 安全负责人 1、监督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纠正违章; 2、配合有关部门排除施工不安全因素; 3、项目全员安全活动和安全教育; 4、监督劳保用品质量和使用。 5.2 技术措施 (1)梁和板的立杆,其纵横向间距要相等或成倍数。 (2)钢管立杆底部要设底座,顶部要设可调支托,U 形支托与楞 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顶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 200mm, 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 150mm。螺杆外径与立杆钢管内径的间隙 不得大于 3mm,安装时要保证上下同心。 (3)在立杆底距地面 200mm 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按纵下横上的 程序设扫地杆。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杆顶端要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 杆。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 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 横向要各设一道水平拉杆。高度超过 8m 时,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 中间每隔 8m 加设一道水平拉杆;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已 经浇筑的柱或剪力墙顶紧顶牢。无处可顶时,要在水平拉杆端部和中 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 (4)立杆上的接头应交错布置,两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在同步跨 内,两相邻立杆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 500mm,接头中 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 1/3,同一步内不允许有二个接头。 (5)横杆通过扣件连接在两侧立杆内侧,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 紧,横杆长度不宜小于 3 跨,并不大于 6m。 (7)水平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应符合以下要求:对接接头 应交错布置,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500mm。 (8)钢管立杆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要采用Ø48.3mm x3.6mm 钢管,用扣件与钢管立杆扣牢。钢管扫地杆、水平拉杆要采用对接, 剪刀撑要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 1000mm,并应采用 2 个旋转 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 100mm 处进行固定。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 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距主 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 150mm 。 (9)水平杆对接的扣件开口,应朝向架子内侧,螺栓向上,避免 开口朝上,以免雨水进入,导致扣件锈蚀、锈腐后强度减弱,直角扣 件开口方向不得朝上。 (10)在结构柱部位,架体应与结构柱进行抱结,间距为 900mm 一道。 (11)搭设高度 2m 以上的支撑架体要设置作业人员登高措施。作 业面要按有关规定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12)模板支撑系统要为独立的系统,禁止与物料提升机、施工升 降机、塔吊等起重设备钢结构架体机身及其附着设施相连接;禁止与 施工脚手架、物料周转料平台等架体相连接。 (13)柱模板搭设完毕经验收合格后,先浇捣柱砼,然后再绑扎 梁板钢筋,梁板支模架与浇好并有足够强度的柱和原已做好的主体结 构拉结牢固。经有关部门对钢筋和模板支架验收合格后方可浇捣梁板 砼。 (14) 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大于 4m,模板应起拱;当 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 1/1000~3/1000。 (15) 拼装高度为 2m 以上的竖向模板,不得站在下层模板上拼装 上层模板。安装过程中应设置临时固定措施。 (16) 当支架立柱成一定角度倾斜,或其支架立柱的顶表面倾斜 时,应采取可靠措施确保支点稳定(如斜杆与水平杆件连接成三角形, 将力传至垂直立杆上等措施),支撑底脚必须有防滑移的可靠措施(垫 木板,并和水平扫地杆连接等措施)。 5.3 应急预案 提高整个项目组对事故的整体应急能力,确保意外发生的时候能 有序的应急指挥,为有效、及时的抢救伤员,防止事故的扩大,减少 经济损失,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把事故降低到最小程度,制定本预 案。 5.3.1 危险源分析及应急预防措施 该模板工程作业危险源较多。因此,有必要针对可能发生的危险 源及伤害因素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加以控制,才能对施工起到保 障安全和文明的作用。 ⑴ 危险源:高处坠落、触电、模板坍塌,有可能造成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火灾,中暑等。 ⑵ 可能造成的伤害: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 模板坍塌等安全事故,可造成肢体伤残、劳动能力丧失、死亡。 5.3.2 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机构及分工职责 姓 名 岗 位 联系方式 分工与职责 陈勇 项目经理 组长 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本项目施工现 场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 挥. 李勐 安全员 组员 联络调度队:主要负责事故或 灾害紧急处理情况的联络和指令 的传达,保证领导指挥机构同各小 组之间,本单位与上级和周边单位 之间及时准确地进行沟通。主要工 作内容为调度、汇报、通告、求援。 张仁忠 质检员 组员 简熙杰 施工员(安装) 组员 救灾抢险队:负责事故中心地带的 抢险和救灾工作,防止事故或灾害 扩大和蔓延。曾佑晋 施工员(土建) 组员 陈继宏 技术负责人 组员 技术支持队:提出抢险抢修及 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 措施; 指导抢险抢修组实施应急 方案和措施; 修补实施中的应急 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绘制事故 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 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 信息资料。 时增栋 安全员 组员 警戒保卫队: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 保卫工作。 王岑 材料员 组员 后勤保障队:负责抢险救灾所需的 机械、装备、材料、生活保障物资 的供应,组织、调集工作。 胡传波 质检员 组员 医疗施救队:负责对事故现场的伤 员进行抢救和临时处理,并负责护 送重伤员到相应的医院治疗。 最 近 求 援 电 话 医院:重庆市永川区人民医院 电话:023-49861120 公司安全部电话: 023-89256175 急救 电话 120 火警 119 交通 事故 122 匪警 110 ①组长职责 1)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 供帮助并实施场外应急计划,在不受事故影响地方进行直接操作控 制; 2)复查和评估事故(事件)可能发展的方向,确定其可能的发展 过程; 3)指导设施的部分停工,同时与领导小组成员的关键人员配合指 挥现场人员撤离,并确保任何伤害者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4)与场外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时对紧急情况的作业安排; 5)在场内实行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 6)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员工参加 事故的分析和处理。 ②副组长职责 1)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员工的安全 和减少设施和财产损失; 2)安排寻找受伤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员撤离到集中地带; 3)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络,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 息。 5.3.3 危险源预防措施 ⑴ 坍塌事故的安全技术预防措施 a.模板作业前,按设计单位要求,根据施工工艺、作业条件及周 边环境编制施工方案,单位负责人审批签字,项目经理组织有关部门 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 b.模板作业时,对模板支撑宜采用钢支撑材料作支撑立柱,不得 使用严重锈蚀、变形、断裂、脱焊、螺栓松动的钢支撑材料作立柱。 支撑立柱基础应牢固,并按设计计算严格控制模板支撑系统的沉降 量。斜支撑和立柱应牢固拉接,形成整体。 c.模板作业时,指定专人指挥、监护,出现位移时,必须立即停 止施工,将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待险情排除后,方可作业。 d.楼面堆放模板时,严格控制数量、重量,防止超载。堆放数量 较多时,应进行荷载计算。 e.安装楼面模板,在下班时对已铺好而来不及钉牢的定型模板或 散板等要拿起稳妥堆放,以防坍塌事故发生。 f.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 防突然掉落、倒塌伤人。 ⑵ 高空坠落事故安全预防技术措施 a.高支模工程应按相关规定编制施工方案,经公司技术负责人审 批签字。支、拆模板时应保证作业人员有可靠立足点,作业面应按规 定设置安全防护设施。模板及其支撑体系的施工荷载应均匀堆置,并 不得超过设计计算要求。 b.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应学习高处作业安全知识及安全操作规程, 工人上岗前应依据有关规定接受专门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办好签字手 续。特种高处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 新设备的,应按规定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安全技术交底。 c.高处作业人员应经过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对身体不适或上 岗前喝过酒的工人不准上岗作业。施工现场项目部应为作业人员提供 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等必备的安全防护用具,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 确佩戴和使用。 d.安全带使用前必须经过检查合格。安全带的系扣点应就高不就 低,扣环应悬挂在腰部的上方,并要注意带子不能与锋利或毛刺的地 方接触,以防摩擦割断。 e.项目部按类别,有针对性地将各类安全警示标志悬挂于施工现 场各相应部位。 f.已支好模板的楼层四周必须用临时护栏围好,护栏要牢固可 靠,护栏高度不低于 1.5m,然后在护栏上再铺一层密目式安全网。 g.高处作业前,应由项目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对安全防护设 施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安全防护设施应做到定 型化、工具化。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设施的,应经项目分管负责 人审批签字,并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实施。 ⑶ 施工现场安全用电及触电事故预防措施 a.安全用电组织措施 ①建立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 制度,并建立相应的技术档案。 ②建立技术交底制度,安全检测制度,电气维修制度、工程拆除 制度、安全检查和评估制度、安全用电责任制并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制 度,强化安全用电领导体制,防止事故发生。 b.安全用电技术规范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 范》。 ①施工现场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等作业,必须由电工完成。 施工现场应按工程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情况配备电工。 ②手持电动工具必须设触(漏)电保护器。 ③夜间施工,必须保证足够的照明设施。 ④照明灯具必须悬挂在干燥、安全、可靠处,严禁随意设置。 ⑤在建工程不得在高、低压线路下方施工。外高、低压线路下方, 也不得搭设作业棚、建造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材料及其他杂物等。 ⑷ 机械伤害安全预防措施 a.项目部安全员与不定时对工人进行教育,在机械使用前必须对 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发现有人违反操作规程时应及时阻 止。 b.在机械使用之前应对机械进行试运转,正常后方可进行作业施 工。 c.切割小块的模板时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⑸ 物体打击安全预防措施 a.模板安装与拆除。模板的安装和拆除应按照施工方案进行作 业。2m 以上高处作业应有可靠的立足点,不要在模板垂直下方作业, 拆除时不准留有悬空的模板,防止掉下砸伤人。 b.避免交叉作业。施工计划安排时,尽量避免或减少同一垂直线 内的立体交叉作业。无法避免交叉作业时,必须设置能阻挡上面坠落 物体的隔离层,否则不准施工。 c.外墙外架上的操作人员要把工具材料放置稳固,搬移竹板时下 方应设警戒区并有专人监护,预防料具掉下砸伤人。 ⑹ 火灾安全预防措施 a.设置抽烟室,工人不得随意乱扔烟头。 b.切割模板产生的锯末、随模板因及时清理,防止焊接的火花键 入引起火灾。 c.现场设置足够的灭火器。 d.水管应随楼层设置,便于取水。 5.3.4 危险源应急措施 抢救疏散组迅速对事故现场是否存在二次危险源进行确认、防止 事故蔓延扩大。若事故现场存在有再次发生事故的危险源时,在采取 可能的应急措施后,立即抢救疏散被困现场人员,立即组织施救。 ⑴ 模板坍塌 a.当事故发生时,立即向组长汇报,由组长统筹安排救援工作。 b.当发生模板坍塌事故时,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及时抢救,防止 事态扩大,在有伤亡的情况下,控制好事故现场。 c.按项目部提供的急救联系电话,迅速电话联系医院,及时对伤 员进行有效抢救。(尽量说明伤亡人数、情况、事故地点、联系电话 等,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⑵ 高处坠落 a.发现事故发生的人员立即大声呼喊,并及时电话联系应急救援 小组组长。 b.仔细观察伤员的伤势情况,并尽可能了解伤员落地的身体部位 和着地部位的具体情况。 c.如果好似头部着地,同时伴有呕吐、昏迷等情况,很可能是头 部严重损伤,应及时迅速送往医院进行抢救;如果发现伤者是鼻子或 者是耳朵有血液流出,千万不能堵住血液,以免造成头部内压增高或 者诱发细菌感染,危及伤员的生命安全。 d.如果伤员腰、腿、肩部等先着地,则很可能是伤员已经骨折, 这时不能随意翻动伤员,否则,会加重伤员的伤势。 ⑶ 触电 a.发生触电事故时,马上断掉电源,组织人员将人员施救。如果 事故离电源开关较近,应立即切断电源开关;如果事故离电源开关太 远,不即立即断开,救护人员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 木棒等、绝缘杆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或挑开电源线使之脱 离电源;如果触电者因抽筋而紧握电线,可用干燥的木柄斧、胶把钳 等工具切断电线;或用干木板、干胶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 以隔断电流。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尽量在现场救护,先救后搬;搬 运中也要注意触电者的变化,按伤势轻重采取不同的救护方法: b.如触电者呈一定的昏迷状态,还未失去知觉,或触电时间较长, 则应让他静卧,保持安静,在旁看护,并召请医生。如触电者已失去 知觉,但还有呼吸和心脏跳动,应使他舒适地静卧解开衣服,让他闻 些氨水,或在他身上洒些冷水,摩擦全身,使他发热。如天冷还要注 意保温。同时,迅速请医生诊治如发现呼吸困难,或逐渐衰弱,并有 痉挛现象,则应立即进行人工氧合——即用人工的方法,以起到恢复 心脏跳动和人工呼吸互相配合的作用。如触电者呼吸、脉搏、心脏均 已停止,也不能认为已经死亡必须立即进行人工氧合,进行紧急救护。 同时迅速请医务人员进行抢救,通过使用紧急处理用备用车辆,马上 送往就近医院。 ⑷物体打击 a.当发生物体打击伤害时,应尽快将伤员转移至安全地方进行包 扎、止血等,应急以后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b.同时,立即向组长汇报,由组长统筹安排救援工作。 c.对伤口包扎应以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压迫止血、固定骨折和 减少伤员痛楚为主。 d.若为轻伤。则在工地进行简单处理后,马上送医院做进一步的 检查,若为重伤,则应迅速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⑸机械伤害 a.抢救疏散组安排电工立即切断事故现场电源或移出机械。 b.发生机械人员伤亡时,医疗救护组应立即对人员进行固定、包 扎、止血、紧急救护等。 c.伤势严重、呼吸中断或心脏停止跳动:医疗救护组人员应立即 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急救。 d.根据伤情情况、救护组依照先重后轻的原则分批送往指定医院 进行救治。 ⑹火灾 a.当发生火情时,应立即断电,找到水源,并组织各部门人员用 灭火器材等进行灭火。如果是由于电路失火,必须先切断电源,严禁 使用水或液体灭火器灭火以防触电事故发生。 b.火灾发生时,为防止有人被困,发生窒息伤害,应准备部分毛 巾,湿润后蒙在口、鼻上,抢救被困人员时,为其准备同样毛巾,以 备应急时使用,防止有毒有害气体吸入肺中,造成窒息伤害。被烧人 员救出后应采取简单的救护方法急救,如用净水冲洗一下被烧部位, 将污物冲净。再用干净纱布简单包扎,同时联系急救车抢救。 5.3.5 应急救援设备、药品配备计划 ①应急救援设备配备计划 1)特种防护品:绝缘鞋、绝缘手套、防毒面具等各两套; 2)抢救工具:安全带、安全帽、安全网、防护网、救护担架等; 3)医疗器材:担架、氧气袋、塑料袋、小药箱; 4)照明器材:手电筒、应急灯、12V 以下安全线路、灯具及应急 发电机等; 5)通讯器材:电话、手机、对讲机、报警器; 6)交通工具:工地常备一辆值班越野车、备用车辆若干; 7)灭火器材:消防栓、消防水带、灭火器等; 8)大型进行设备:挖掘机、汽车吊各一台。 ②应急救援药品配备计划 止痛膏、十滴水、藿香正气液、碘酒、药纱布及常用的救护药品 及创可贴、万花油、碘酊、红药水、棉垫、绷带、紫药水、酒精、止 血胶带若干及常备急救药品等,保证本工程应急救援需要。以上药品 存放在工地办公室,所有药品必须有出品合格证,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过期的药品必须及时更换,药品应由组长或副组长定期检查,及时补 充,确保现场存放足够数量药品。 5.3.6 应急预案措施的演练计划 ①成立演练组织,由救援组长组织实施。 ②本工程施工前,必须对施工管理和作业人员进行特别技术培 训,并针对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 ③演练时必须准备充分,演练应有文字和图片记录。 ④本工程施工时,应急预案演练根据应急知识培训计划一次进 行,并在应急知识培训完成后组织相关部门人员进行演练。 5.4 应急疏散、救援路线 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应按照规定的路线进行应急疏 散;救援路线如下图。 5.5 监测监控 5.5.1 监测控制 采用经纬仪、水准仪对支撑体系进行监测,主要监测体系的水平、 垂直位置是否有偏移。 排施工技术员李建华负责日常监测支撑架使用,当支架变形达到 预警值或发现支架松动有异常响声等情况时,立即停止施工并疏散人 员,及时加固处理。 5.5.2 监测点设置 架体应进行位移检测,位移监测点的布置可分为基准点和位移监 测点,其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在架体的顶层、底层及不超过 5 步设 置位移监测点;监测点宜设置在架体角部和四边的中部位置。 观测点采用轧丝吊重物设置,地基沉降观测点用水泥钉钉在支架 变形观测点正下方基础位置。在附近已完工的墙(柱)身上作一临时 水准点,采用三等水准测量观测水泥钉标高。用直尺或钢尺量测水泥 钉与吊点的相对距离,即可得到相应的地基变形和支架变形。也可以 按水准测量方法由一稳固的后视点观测,然后计算分析。 高效沉淀池大梁的观测点设置在梁端、1/4 跨和跨中位置。详见 附图。 5.5.3 监测内容 支撑架使用过程中,在以下阶段(工况)对以下部位进行沉降和 位移以及内力监测: 1 在支撑架安装完工后,对基础进行监测; 2 在模板、钢筋安装完工后,对基础、支撑架进行监测; 3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 60%、80%、100%后,对基础、支撑架进行 监测; 4 在混凝土终凝前后,对基础、支撑架进行监测。 5.5.4 监测措施 1 浇注梁板混凝土前,组织以项目技术负责人及安全部门组成的 专门小组检查支撑体系中各种坚固件的固定程度,确认符合要求后方 可进行混凝土施工。 2 浇注梁板混凝土时,应专人看护,发现紧固件滑动或杆件变形 异常时,应立即报告,由值班施工员组织人员,采用事前准备好的 10t 千斤顶,把滑移部位顶回原位,以及加固变形杆件,防止质量事 故和连续下沉造成意外坍塌。 3 楼面混凝土输送管敷设应尽量减少弯管的用量及缩短管线的 长度,并且用铁架固定在柱侧,楼面用软弹性的材料如轮胎等做钢管 的支垫,同时为解决混凝土输送泵水平力对模板支顶系统稳定的影 响。 4 浇筑顺序为柱、梁板;柱先浇至梁底,再铺梁板,梁板浇筑应 从主梁、次梁、板向同一个方向浇筑、振捣。 5.5.5 仪器设备配置 仪器设备配置详见表 5.5.5-1。 表 5.5.5-1 仪器设备配置 名 称 规格 数量 精度 经纬仪 1 自动安平水准仪 2 ±2” 全站仪 1 ±2”,最大允许误差±20” 对讲机 3 检测板手 1 5.5.6 监测说明 班组每日进行安全检查,项目部进行安全周检查,公司进行安全 月检查。模板工程日常检查重点部位: 1 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剪刀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 求; 2 架体是否有不均匀沉降,垂直度偏差; 3 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现象; 4 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5 支架与杆件是否有变形现象; 5.5.7 监测频率 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要实时监测,一般监测频率不宜超过 20~30 分钟一次,在混凝土初凝前后及混凝土终凝前至混凝土 7 天龄期要实 施实时监测,终凝后的监测频率为每天一次。 5.5.8 监测预警值 监测报警值应采用监测项目的累积变化量和变化速率值进行控 制,并应满足表 5.5.8 规定。当超出预警值范围时,立即进行加固处 理,监测数据超过预警值时必须启动应急预案,立即停止浇筑混凝土, 疏散人员,并及时进行加固处理 表 5.5.8 监测报警值 监测指标 限 值 位移 水平位移量:H/300 近 3 次读数平均值的 1.5 倍 注:H 为支撑结构高度。 第六章 劳动力计划 6.1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搭设过程中,因处在施工高峰期,各施工班组在交叉作业中,故 要加强安全监控力度,现场设定若干名安全监控员。水平和垂直材料 运输必须设置临时警戒区域,用红白三角小旗围栏。谨防非施工人员 进入。同时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以加强现场安全防 护工作,本小组机构组成、人员编制及责任分工如下 陈勇(项目经理)—— 组长,负责协调指挥工作; 陈继宏(技术负责人)——组员,技术措施制定,安全技术交底;; 张仁忠(安全员)——组员,负责现场安全检查工作; 简熙杰(安装)、曾佑晋(土建)(施工员)——组员,负责现场具 体施工; 职 务 姓 名 证书 项目经理 陈勇 渝 208101016166 10020101700 渝建安 B(2011)0046477 技术负责人 陈继宏 10020101373 施 工 员 简熙杰(安装) 50151030060141 施 工 员 曾佑晋(土建) 50161010336318 质 检 员 胡传波 渝 1411003024129 质 检 员 张仁忠 渝 1312003063023 安 全 员 李勐 渝 101100486542 渝建安 C(2011)2932019 安 全 员 时增栋 渝 1511051026121 渝建安 C(2015)0056627 材 料 员 王岑 50171110060061 6.2 特种作业人员 工种 数量(人) 证书编号 有效期 塔吊操 作工 2 杨小均:渝 A042011004824 张科留:渝 N042010002553 有效期内 塔吊司 索工 2 牟 娟:渝 A032014030199 周兴琼:渝 A032014030355 有效期内 电工 1 包清伟: T510224197509145776 有效期内 电焊工 2 邹明路: T500113198512125512 陈道伟: T500382198511067756 有效期内 架工 4 张志涛: T622201196909291818 邹渝: T500112198507070434 张红波: T500243199101134455 张成建: T510223197610027014 陶代平: T512224197510021414 邹华强: T510224197210047354 蒋元华: T511023196904104973 贺传荣: T512224197106252819 李启成: T510223196702086914 陈古文: T510224196809133473 有效期内 6.3 劳动力安排 高支模开始时间 2017.12.1 高支模工期(天) 30 作息时间(上午) 6:00~11:30 作息时间(下午) 13:30~19:0 0 砼工程量(m3) 700 高支模建筑面积 (m2) 2000 模工(人) 30/施工段 钢筋工(人) 18/施工段 砼工(人) 15 架子工(人) 8/施工段 水电工(人) 2 普工 20 铲车司机 1 挖掘机司机 1 机修工 2 吊车司机 1 第七章 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7.1 150 厚板模板(扣件式 900*900)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新浇混凝土楼板名称 B2,标高 9.60m 新浇混凝土楼板板厚(mm) 150 模板支架高度 H(m) 10.8 模板支架纵向长度 L(m) 39.75 模板支架横向长度 B(m) 26.25 二、荷载设计 模 板 及 其 支 架 自 重 标 准 值 G1k(kN/m2) 面板 0.1 面板及小梁 0.3 楼板模板 0.5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 0.75 混凝土自重标准值 G2k(kN/m3) 24 钢筋自重标准值 G3k(kN/m3) 1.1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 Q1k 当计算面板和小梁时的均布活荷载(kN/m2) 2.5 当计算面板和小梁时的集中荷载(kN) 2.5 当计算主梁时的均布活荷载(kN/m2) 1.5 当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结构构件时的均布活荷载 (kN/m2) 1 风荷载标准值ωk(kN/m2) 基 本 风 压 ω0(kN/m2) 0.25 0.125 地基粗糙程度 B 类(城市郊区) 模板支架顶部 距地面高度(m) 10.5 风压高度变化 系数μz 1 风荷载体型系 数μs 0.5 三、模板体系设计 主梁布置方向 平行立柱纵向 方向 立柱纵向间距 la(mm) 900 立柱横向间距 lb(mm) 900 水平拉杆步距 h(mm) 1500 小梁间距 l(mm) 150 小梁最大悬挑长度 l1(mm) 200 主梁最大悬挑长度 l2(mm) 250 设计简图如下: 模板设计平面图 模板设计剖面图(模板支架纵向) 模板设计剖面图(模板支架横向) 四、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 覆面木胶合板 面板厚度 t(mm) 15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5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4 面板弹性模量 E(N/mm2) 10000 面板计算方式 简支梁 楼板面板应搁置在梁侧模板上,本例以简支梁,取 1m 单位宽度计算。 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 281250mm4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q1 = 0.9×max[1.2(G1k +(G2k+G3k)×h)+1.4×Q1k ,1.35(G1k +(G2k+G3k)×h)+1.4×0.7×Q1k]×b=0.9×max[1.2×(0.1+(24+1.1)×0.15)+1.4×2.5 , 1.35×(0.1+(24+1.1)×0.15)+1.4×0.7×2.5] ×1=7.324kN/m q2=0.9×1.2×G1k×b=0.9×1.2×0.1×1=0.108kN/m p=0.9×1.4×Q1k=0.9×1.4×2.5=3.15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q=(γG(G1k +(G2k+G3k)×h))×b =(1×(0.1+(24+1.1)×0.15))×1=3.865kN/m 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M1=q1l2/8=7.324×0.152/8=0.021kN·m M2=q2L2/8+pL/4=0.108×0.152/8+3.15×0.15/4=0.118kN·m Mmax=max[M1,M2]=max[0.021,0.118]=0.118kN·m σ=Mmax/W=0.118×106/37500=3.158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max=5ql4/(384EI)=5×3.865×1504/(384×10000×281250)=0.009mm ν=0.009mm≤[ν]=L/250=150/250=0.6mm 满足要求! 五、小梁验算 小梁类型 方木 小梁截面类型(mm) 40×80 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5.444 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782 小梁截面抵抗矩 W(cm3) 42.667 小梁弹性模量 E(N/mm2) 9350 小梁截面惯性矩 I(cm4) 170.667 小梁计算方式 二等跨连续梁 q1 = 0.9×max[1.2(G1k+ (G2k+G3k)×h)+1.4Q1k , 1.35(G1k +(G2k+G3k)×h)+1.4×0.7×Q1k]×b=0.9×max[1.2×(0.3+(24+1.1)×0.15)+1.4×2.5 , 1.35×(0.3+(24+1.1)×0.15)+1.4×0.7×2.5]×0.15=1.131kN/m 因 此 , q1 静 = 0.9×1.2×(G1k +(G2k+G3k)×h)×b=0.9×1.2×(0.3+(24+1.1)×0.15)×0.15=0.659kN/m q1 活=0.9×1.4×Q1k×b=0.9×1.4×2.5×0.15=0.472kN/m q2=0.9×1.2×G1k×b=0.9×1.2×0.3×0.15=0.049kN/m p=0.9×1.4×Q1k=0.9×1.4×2.5=3.15kN 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M1 = 0.125q1 静 L2+0.125q1 活 L2 =0.125×0.659×0.92+0.125×0.472×0.92 = 0.115kN·m M2 = max[0.07q2L2+0.203pL , 0.125q2L2+0.188pL] = max[0.07×0.049×0.92+0.203×3.15×0.9 , 0.125×0.049×0.92+0.188×3.15×0.9] = 0.578kN·m M3=max[q1L12/2,q2L12/2+pL1]=max[1.131×0.22/2,0.049×0.22/2+3.15×0.2] =0.631kN·m Mmax=max[M1,M2,M3]=max[0.115,0.578,0.631]=0.631kN·m σ=Mmax/W=0.631×106/42667=14.788N/mm2≤[f]=15.444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V1 = 0.625q1 静 L+0.625q1 活 L = 0.625×0.659×0.9+0.625×0.472×0.9 = 0.636kN V2=0.625q2L+0.688p=0.625×0.049×0.9+0.688×3.15=2.195kN V3=max[q1L1,q2L1+p]=max[1.131×0.2,0.049×0.2+3.15]=3.16kN Vmax=max[V1,V2,V3]=max[0.636,2.195,3.16]=3.16kN τmax=3Vmax/(2bh0)=3×3.16×1000/(2×40×80) = 1.481N/mm2≤[τ]=1.782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q=(γG(G1k +(G2k+G3k)×h))×b=(1×(0.3+(24+1.1)×0.15))×0.15=0.61kN/m 挠 度 , 跨 中 νmax = 0.521qL4/(100EI)=0.521×0.61×9004/(100×9350×170.667×104) = 0.131mm≤[ν] = L/250=900/250=3.6mm; 悬臂端νmax=ql14/(8EI)=0.61×2004/(8×9350×170.667×104)=0.008mm≤[ν] =2×l1/250=2×200/250=1.6mm 满足要求! 六、主梁验算 主梁类型 钢管 主梁截面类型(mm) Φ48.3×3.6 主梁计算截面类型(mm) Φ48×2.8 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25 主梁截面抵抗矩 W(cm3) 4.25 主梁弹性模量 E(N/mm2) 206000 主梁截面惯性矩 I(cm4) 10.19 主梁计算方式 三等跨连续梁 1、小梁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q1 = 0.9×max[1.2(G1k +(G2k+G3k)×h)+1.4Q1k , 1.35(G1k +(G2k+G3k)×h)+1.4×0.7×Q1k]×b=0.9×max[1.2×(0.5+(24+1.1)×0.15)+1.4×1.5 , 1.35×(0.5+(24+1.1)×0.15)+1.4×0.7×1.5]×0.15=0.976kN/m q1 静 = 0.9×1.35×(G1k +(G2k+G3k)×h)×b = 0.9×1.35×(0.5+(24+1.1)×0.15)×0.15=0.777kN/m q1 活=0.9×1.4×0.7×Q1k×b =0.9×1.4×0.7×1.5×0.15=0.198kN/m q2=(γG(G1k +(G2k+G3k)×h))×b=(1×(0.5+(24+1.1)×0.15))×0.15=0.64kN/m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按二等跨连续梁,Rmax=1.25q1L=1.25×0.976×0.9=1.098kN 按悬臂梁,R1=q1l1=0.976×0.2=0.195kN R=max[Rmax,R1]=1.098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按二等跨连续梁,R'max=1.25q2L=1.25×0.64×0.9=0.72kN 按悬臂梁,R'1=q2l1=0.64×0.2=0.128kN R'=max[R'max,R'1]=0.72kN; 计算简图如下: 主梁计算简图一 主梁计算简图二 2、抗弯验算 主梁弯矩图一(kN·m) 主梁弯矩图二(kN·m) σ=Mmax/W=0.551×106/4250=129.643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3、抗剪验算 主梁剪力图一(kN) 主梁剪力图二(kN) τmax=2Vmax/A=2×3.783×1000/398=19.012N/mm2≤[τ]=125N/mm2 满足要求! 4、挠度验算 主梁变形图一(mm) 主梁变形图二(mm) 跨中νmax=0.668mm≤[ν]=900/250=3.6mm 悬挑段νmax=0.327mm≤[ν]=2×250/250=2mm 满足要求! 5、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图一 支座反力依次为 R1=5.528kN,R2=6.692kN,R3=6.936kN,R4=5.001kN 图二 支座反力依次为 R1=5.262kN,R2=6.816kN,R3=6.816kN,R4=5.262kN 七、可调托座验算 荷载传递至立柱方式 可调托座 可调托座承载力容许值[N](kN) 30 按上节计算可知,可调托座受力 N=6.936kN≤[N]=30kN 满足要求! 八、立柱验算 剪刀撑设置 普通型 立柱顶部步距 hd(mm) 1500 立柱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 撑点的长度 a(mm) 200 顶部立柱计算长度系数μ1 1.386 非顶部立柱计算长度系数μ2 1.755 立柱钢管截面类型(mm) Φ48.3×3.6 立柱钢管计算截面类型(mm) Φ48×2.8 钢材等级 Q235 立柱截面面积 A(mm2) 398 立柱截面回转半径 i(mm) 16 立柱截面抵抗矩 W(cm3) 4.25 抗压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支架自重标准值 q(kN/m) 0.15 1、长细比验算 顶部立柱段:l01=kμ1(hd+2a)=1×1.386×(1500+2×200)=2633mm 非顶部立柱段:l0=kμ2h =1×1.755×1500=2632mm λ=max[l01,l0]/i=2633.4/16=164.588≤[λ]=210 满足要求! 2、立柱稳定性验算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荷载 设计值 q1 有所不同: 小梁验算 q1=1×[1.2×(0.5+(24+1.1)×0.15)+1.4×0.9×1]×0.15 = 0.957kN/m 同上四~六步计算过程,可得: R1=5.417kN,R2=6.68kN,R3=6.797kN,R4=5.156kN 顶部立柱段: l01=kμ1(hd+2a)=1.217×1.386×(1500+2×200)=3204.848mm λ1=l01/i=3204.848/16=200.303 查表得,φ=0.18 不考虑风荷载: N1 =Max[R1,R2,R3,R4]=Max[5.417,6.68,6.797,5.156]=6.797kN f= N1/(ΦA)=6797/(0.18×398)=94.877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考虑风荷载: Mw=1×γQφcωk×la×h2/10=1×1.4×0.9×0.125×0.9×1.52/10=0.032kN·m N1w =Max[R1,R2,R3,R4]+Mw/lb=Max[5.417,6.68,6.797,5.156]+0.032/0.9=6.832kN f = N1w/(φA)+ Mw/W = 6832/(0.18×398)+0.032×106/4250 = 102.895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非顶部立柱段: l0=kμ2h =1.217×1.755×1500=3203.753mm λ=l0/i=3203.753/16=200.235 查表得,φ1=0.18 不考虑风荷载: N =Max[R1,R2,R3,R4]+1×γG×q×H=Max[5.417,6.68,6.797,5.156]+1×1.2×0.15×10.8=8.7 41kN f=N/(φ1A)=8.741×103/(0.180×398)=122.013N/mm2≤[σ]=205N/mm2 满足要求! 考虑风荷载: Mw=1×γQφcωk×la×h2/10=1×1.4×0.9×0.125×0.9×1.52/10=0.032kN·m Nw =Max[R1,R2,R3,R4]+1×γG×q×H+Mw/lb=Max[5.417,6.68,6.797,5.156]+1×1.2×0.15×10. 8+0.032/0.9=8.776kN f=Nw/(φ1A)+Mw/W = 8.776×103/(0.180×398)+0.032×106/4250=130.03N/mm2≤[σ]=205N/mm2 满足要求! 九、高宽比验算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第 6.9.7: 支架高宽比不应大于 3 H/B=10.8/26.25=0.411<3 满足要求,不需要进行抗倾覆验算 ! 十、立柱地基基础验算 地基土类型 岩石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kPa) 4000 立柱垫木地基土承载力折减系数 mf 0.9 垫板底面面积 A(m2) 0.1 立 柱 底 垫 板 的 底 面 平 均 压 力 p = N/(mfA) = 8.776/(0.9×0.1) = 97.511kPa≤fak=4000kPa 满足要求! 7.2 250 厚板模板(扣件式 900*900)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新浇混凝土楼板名称 废水回收池,标 高 10.8m 新浇混凝土楼板板厚(mm) 250 模板支架高度 H(m) 10.5 模板支架纵向长度 L(m) 12.8 模板支架横向长度 B(m) 8.8 二、荷载设计 模 板 及 其 支 架 自 重 标 准 值 面板 0.1 G1k(kN/m2) 面板及小梁 0.3 楼板模板 0.5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 0.75 混凝土自重标准值 G2k(kN/m3) 24 钢筋自重标准值 G3k(kN/m3) 1.1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 Q1k 当计算面板和小梁时的均布活荷载(kN/m2) 2.5 当计算面板和小梁时的集中荷载(kN) 2.5 当计算主梁时的均布活荷载(kN/m2) 1.5 当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结构构件时的均布活荷载 (kN/m2) 1 风荷载标准值ωk(kN/m2) 基 本 风 压 ω0(kN/m2) 0.25 0.125 地基粗糙程度 B 类(城市郊区) 模板支架顶部 距地面高度(m) 9 风压高度变化 系数μz 1 风荷载体型系 数μs 0.5 三、模板体系设计 主梁布置方向 平行立柱纵向 方向 立柱纵向间距 la(mm) 900 立柱横向间距 lb(mm) 900 水平拉杆步距 h(mm) 1500 小梁间距 l(mm) 100 小梁最大悬挑长度 l1(mm) 200 主梁最大悬挑长度 l2(mm) 250 设计简图如下: 模板设计平面图 模板设计剖面图(模板支架纵向) 模板设计剖面图(模板支架横向) 四、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 覆面木胶合板 面板厚度 t(mm) 15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5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4 面板弹性模量 E(N/mm2) 10000 面板计算方式 简支梁 楼板面板应搁置在梁侧模板上,本例以简支梁,取 1m 单位宽度计算。 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 281250mm4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q1 = 0.9×max[1.2(G1k +(G2k+G3k)×h)+1.4×Q1k ,1.35(G1k +(G2k+G3k)×h)+1.4×0.7×Q1k]×b=0.9×max[1.2×(0.1+(24+1.1)×0.25)+1.4×2.5 , 1.35×(0.1+(24+1.1)×0.25)+1.4×0.7×2.5] ×1=10.035kN/m q2=0.9×1.2×G1k×b=0.9×1.2×0.1×1=0.108kN/m p=0.9×1.4×Q1k=0.9×1.4×2.5=1.575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q=(γG(G1k +(G2k+G3k)×h))×b =(1×(0.1+(24+1.1)×0.25))×1=6.375kN/m 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M1=q1l2/8=10.035×0.12/8=0.013kN·m M2=q2L2/8+pL/4=0.108×0.12/8+1.575×0.1/4=0.04kN·m Mmax=max[M1,M2]=max[0.013,0.04]=0.04kN·m σ=Mmax/W=0.04×106/37500=1.054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max=5ql4/(384EI)=5×6.375×1004/(384×10000×281250)=0.003mm ν=0.003mm≤[ν]=L/400=100/400=0.25mm 满足要求! 五、小梁验算 小梁类型 方木 小梁截面类型(mm) 40×80 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5.444 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782 小梁截面抵抗矩 W(cm3) 42.667 小梁弹性模量 E(N/mm2) 9350 小梁截面惯性矩 I(cm4) 170.667 小梁计算方式 二等跨连续梁 q1 = 0.9×max[1.2(G1k+ (G2k+G3k)×h)+1.4Q1k , 1.35(G1k +(G2k+G3k)×h)+1.4×0.7×Q1k]×b=0.9×max[1.2×(0.3+(24+1.1)×0.25)+1.4×2.5 , 1.35×(0.3+(24+1.1)×0.25)+1.4×0.7×2.5]×0.1=1.025kN/m 因 此 , q1 静 = 0.9×1.2×(G1k +(G2k+G3k)×h)×b=0.9×1.2×(0.3+(24+1.1)×0.25)×0.1=0.71kN/m q1 活=0.9×1.4×Q1k×b=0.9×1.4×2.5×0.1=0.315kN/m q2=0.9×1.2×G1k×b=0.9×1.2×0.3×0.1=0.032kN/m p=0.9×1.4×Q1k=0.9×1.4×2.5=3.15kN 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M1 = 0.125q1 静 L2+0.125q1 活 L2 = 0.125×0.71×0.92+0.125×0.315×0.92 = 0.104kN·m M2 = max[0.07q2L2+0.203pL , 0.125q2L2+0.188pL] = max[0.07×0.032×0.92+0.203×3.15×0.9 , 0.125×0.032×0.92+0.188×3.15×0.9] = 0.577kN·m M3=max[q1L12/2,q2L12/2+pL1]=max[1.025×0.22/2,0.032×0.22/2+3.15×0.2] =0.631kN·m Mmax=max[M1,M2,M3]=max[0.104,0.577,0.631]=0.631kN·m σ=Mmax/W=0.631×106/42667=14.781N/mm2≤[f]=15.444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V1=0.625q1 静 L+0.625q1 活 L=0.625×0.71×0.9+0.625×0.315×0.9=0.577kN V2=0.625q2L+0.688p=0.625×0.032×0.9+0.688×3.15=2.185kN V3=max[q1L1,q2L1+p]=max[1.025×0.2,0.032×0.2+3.15]=3.156kN Vmax=max[V1,V2,V3]=max[0.577,2.185,3.156]=3.156kN τmax=3Vmax/(2bh0)=3×3.156×1000/(2×40×80) = 1.48N/mm2≤[τ]=1.782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q=(γG(G1k +(G2k+G3k)×h))×b=(1×(0.3+(24+1.1)×0.25))×0.1=0.658kN/m 挠 度 , 跨 中 νmax = 0.521qL4/(100EI)=0.521×0.658×9004/(100×9350×170.667×104) = 0.141mm≤[ν] = L/400=900/400=2.25mm; 悬臂端νmax=ql14/(8EI)=0.658×2004/(8×9350×170.667×104)=0.008mm≤[ν] =2×l1/400=2×200/400=1mm 满足要求! 六、主梁验算 主梁类型 钢管 主梁截面类型(mm) Φ48.3×3.6 主梁计算截面类型(mm) Φ48×2.8 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25 主梁截面抵抗矩 W(cm3) 4.25 主梁弹性模量 E(N/mm2) 206000 主梁截面惯性矩 I(cm4) 10.19 主梁计算方式 三等跨连续梁 1、小梁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q1 = 0.9×max[1.2(G1k +(G2k+G3k)×h)+1.4Q1k , 1.35(G1k +(G2k+G3k)×h)+1.4×0.7×Q1k]×b=0.9×max[1.2×(0.5+(24+1.1)×0.25)+1.4×1.5 , 1.35×(0.5+(24+1.1)×0.25)+1.4×0.7×1.5]×0.1=0.955kN/m q1 静 = 0.9×1.35×(G1k +(G2k+G3k)×h)×b = 0.9×1.35×(0.5+(24+1.1)×0.25)×0.1=0.823kN/m q1 活=0.9×1.4×0.7×Q1k×b =0.9×1.4×0.7×1.5×0.1=0.132kN/m q2=(γG(G1k +(G2k+G3k)×h))×b=(1×(0.5+(24+1.1)×0.25))×0.1=0.677kN/m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按二等跨连续梁,Rmax=1.25q1L=1.25×0.955×0.9=1.075kN 按悬臂梁,R1=q1l1=0.955×0.2=0.191kN R=max[Rmax,R1]=1.075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按二等跨连续梁,R'max=1.25q2L=1.25×0.677×0.9=0.762kN 按悬臂梁,R'1=q2l1=0.677×0.2=0.136kN R'=max[R'max,R'1]=0.762kN; 计算简图如下: 主梁计算简图一 2、抗弯验算 主梁弯矩图一(kN·m) σ=Mmax/W=0.78×106/4250=183.585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3、抗剪验算 主梁剪力图一(kN) τmax=2Vmax/A=2×5.167×1000/398=25.964N/mm2≤[τ]=125N/mm2 满足要求! 4、挠度验算 主梁变形图一(mm) 跨中νmax=0.963mm≤[ν]=900/400=2.25mm 悬挑段νmax=0.282mm≤[ν]=2×250/400=1.25mm 满足要求! 5、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图一 支座反力依次为 R1=7.733kN,R2=10.004kN,R3=10.004kN,R4=7.733kN 七、可调托座验算 荷载传递至立柱方式 可调托座 可调托座承载力容许值[N](kN) 30 按上节计算可知,可调托座受力 N=10.004kN≤[N]=30kN 满足要求! 八、立柱验算 剪刀撑设置 普通型 立柱顶部步距 hd(mm) 1500 立柱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 撑点的长度 a(mm) 200 顶部立柱计算长度系数μ1 1.386 非顶部立柱计算长度系数μ2 1.755 立柱钢管截面类型(mm) Φ48.3×3.6 立柱钢管计算截面类型(mm) Φ48×2.8 钢材等级 Q235 立柱截面面积 A(mm2) 398 立柱截面回转半径 i(mm) 16 立柱截面抵抗矩 W(cm3) 4.25 抗压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支架自重标准值 q(kN/m) 0.15 1、长细比验算 顶部立柱段:l01=kμ1(hd+2a)=1×1.386×(1500+2×200)=2633mm 非顶部立柱段:l0=kμ2h =1×1.755×1500=2632mm λ=max[l01,l0]/i=2633.4/16=164.588≤[λ]=210 满足要求! 2、立柱稳定性验算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荷载 设计值 q1 有所不同: 小梁验算 q1=1×[1.2×(0.5+(24+1.1)×0.25)+1.4×0.9×1]×0.1 = 0.939kN/m 同上四~六步计算过程,可得: R1=7.596kN,R2=9.828kN,R3=9.828kN,R4=7.596kN 顶部立柱段: l01=kμ1(hd+2a)=1.217×1.386×(1500+2×200)=3204.848mm λ1=l01/i=3204.848/16=200.303 查表得,φ=0.18 不考虑风荷载: N1 =Max[R1,R2,R3,R4]=Max[7.596,9.828,9.828,7.596]=9.828kN f= N1/(ΦA)=9828/(0.18×398)=137.186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考虑风荷载: Mw=1×γQφcωk×la×h2/10=1×1.4×0.9×0.125×0.9×1.52/10=0.032kN·m N1w =Max[R1,R2,R3,R4]+Mw/lb=Max[7.596,9.828,9.828,7.596]+0.032/0.9=9.863kN f = N1w/(φA)+ Mw/W = 9863/(0.18×398)+0.032×106/4250 = 145.203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非顶部立柱段: l0=kμ2h =1.217×1.755×1500=3203.753mm λ=l0/i=3203.753/16=200.235 查表得,φ1=0.18 不考虑风荷载: N =Max[R1,R2,R3,R4]+1×γG×q×H=Max[7.596,9.828,9.828,7.596]+1×1.2×0.15×10.5=11. 718kN f=N/(φ1A)=11.718×103/(0.180×398)=163.568N/mm2≤[σ]=205N/mm2 满足要求! 考虑风荷载: Mw=1×γQφcωk×la×h2/10=1×1.4×0.9×0.125×0.9×1.52/10=0.032kN·m Nw =Max[R1,R2,R3,R4]+1×γG×q×H+Mw/lb=Max[7.596,9.828,9.828,7.596]+1×1.2×0.15×1 0.5+0.032/0.9=11.753kN f=Nw/(φ1A)+Mw/W = 11.753×103/(0.180×398)+0.032×106/4250=171.585N/mm2≤[σ]=205N/mm2 满足要求! 九、高宽比验算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第 6.9.7: 支架高宽比不应大于 3 H/B=10.5/8.8=1.193<3 满足要求,不需要进行抗倾覆验算 ! 十、立柱地基基础验算 地基土类型 岩石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kPa) 4000 立柱垫木地基土承载力折减系数 mf 0.9 垫板底面面积 A(m2) 0.1 立 柱 底 垫 板 的 底 面 平 均 压 力 p = N/(mfA) = 11.753/(0.9×0.1) = 130.589kPa≤fak=4000kPa 满足要求! 7.3 350*850 梁模板(扣件式,梁板立柱共用)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新浇混凝土梁名称 KL 350X850 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mm) 350×850 模板支架高度 H(m) 10.5 模板支架横向长度 B(m) 26.25 模板支架纵向长度 L(m) 39.75 梁侧楼板厚度(mm) 150 二、荷载设计 模 板 及 其 支 架 自 重 标 准 值 面板 0.1 G1k(kN/m2) 面板及小梁 0.3 楼板模板 0.5 模板及其支架 0.75 新 浇 筑 混 凝 土 自 重 标 准 值 G2k(kN/m3) 24 混 凝 土 梁 钢 筋 自 重 标 准 值 G3k(kN/m3) 1.5 混 凝 土 板 钢 筋 自 重 标 准 值 G3k(kN/m3) 1.1 当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结构 构件时 Q1k(kN/m2) 1 对水平面模板取值 Q2k(kN/m2) 2 风荷载标准值ωk(kN/m2) 基 本 风 压 ω0(kN/m2) 0.25 非 自 定 义:0.207 地基粗糙程度 C 类(有密集建筑群市区) 模板支架顶部 距地面高度(m) 24 风压高度变化 系数μz 0.796 风荷载体型系 数μs 1.04 三、模板体系设计 新浇混凝土梁支撑方式 梁两侧有板,梁底小梁平行梁跨方向 梁跨度方向立柱间距 la(mm) 900 梁两侧立柱横向间距 lb(mm) 900 步距 h(mm) 1500 新浇混凝土楼板立柱间距 l'a(mm)、l'b(mm) 900、900 混凝土梁距梁两侧立柱中的位置 居中 梁左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mm) 450 梁底增加立柱根数 1 梁底增加立柱布置方式 按梁两侧立柱间距均分 梁底增加立柱依次距梁左侧立柱距离(mm) 450 梁底支撑小梁最大悬挑长度(mm) 200 梁底支撑小梁根数 5 梁底支撑小梁间距 88 每纵距内附加梁底支撑主梁根数 1 结构表面的要求 结构表面隐蔽 模板及支架计算依据 《 建 筑 施 工 扣 件 式 钢 管 脚 手 架 安 全 技 术 规 范 》 JGJ130-2011 设计简图如下: 平面图 立面图 四、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 覆面木胶合板 面板厚度 t(mm) 18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5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5 面板弹性模量 E(N/mm2) 5400 取单位宽度 b=1000mm,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 W=bh2/6=1000×18×18/6=54000mm3,I=bh3/12=1000×18×18×18/12= 486000mm4 q1 = 0.9×max[1.2(G1k+(G2k+G3k)×h)+1.4Q2k , 1.35(G1k+(G2k+G3k)×h)+1.4ψcQ2k]×b=0.9×max[1.2×(0.1+(24+1.5)×0.85)+1.4×2 , 1.35×(0.1+(24+1.5)×0.85)+1.4×0.7×2]×1=28.221kN/m q1 静 = 0.9×1.35×[G1k+(G2k+G3k)×h]×b = 0.9×1.35×[0.1+(24+1.5)×0.85]×1 =26.457kN/m q1 活=0.9×1.4×0.7×Q2k×b=0.9×1.4×0.7×2×1=1.764kN/m q2=[1×(G1k+(G2k+G3k)×h)]×b=[1×(0.1+(24+1.5)×0.85)]×1=21.775kN/m 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Mmax = 0.107q1 静 L2+0.121q1 活 L2 = 0.107×26.457×0.0872+0.121×1.764×0.0872=0.023kN·m σ=Mmax/W=0.023×106/54000=0.432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max = 0.632q2L4/(100EI)=0.632×21.775×87.54/(100×5400×486000) = 0.003mm≤[ν]=L/250=87.5/250=0.35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1=R5=0.393q1 静 L+0.446q1 活 L=0.393×26.457×0.087+0.446×1.764×0.087 =0.979kN R2=R4=1.143q1 静 L+1.223q1 活 L=1.143×26.457×0.087+1.223×1.764×0.087 =2.835kN R3=0.928q1 静 L+1.142q1 活 L=0.928×26.457×0.087+1.142×1.764×0.087 = 2.325kN 标准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1'=R5'=0.393q2L=0.393×21.775×0.087=0.749kN R2'=R4'=1.143q2L=1.143×21.775×0.087=2.178kN R3'=0.928q2L=0.928×21.775×0.087=1.768kN 五、小梁验算 小梁类型 方木 小梁截面类型(mm) 40×80 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1.44 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232 小梁截面抵抗矩 W(cm3) 42.667 小梁弹性模量 E(N/mm2) 7040 小梁截面惯性矩 I(cm4) 170.667 小梁计算方式 简支梁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梁底面板传递给左边小梁线荷载:q1 左=R1/b=0.979/1=0.979kN/m 梁 底 面 板 传 递 给 中 间 小 梁 最 大 线 荷 载 : q1 中 = Max[R2,R3,R4]/b = Max[2.835,2.325,2.835]/1= 2.835kN/m 梁底面板传递给右边小梁线荷载:q1 右=R5/b=0.979/1=0.979kN/m 小梁自重:q2=0.9×1.35×(0.3-0.1)×0.35/4 =0.021kN/m 梁 左 侧 模 板 传 递 给 左 边 小 梁 荷 载 q3 左 = 0.9×1.35×0.5×(0.85-0.15)=0.425kN/m 梁 右 侧 模 板 传 递 给 右 边 小 梁 荷 载 q3 右 = 0.9×1.35×0.5×(0.85-0.15)=0.425kN/m 梁 左 侧 楼 板 传 递 给 左 边 小 梁 荷 载 q4 左 = 0.9×Max[1.2×(0.5+(24+1.1)×0.15)+1.4×2 , 1.35×(0.5+(24+1.1)×0.15)+1.4×0.7×2]×(0.45-0.35/2)/2×1=0.98kN/m 梁 右 侧 楼 板 传 递 给 右 边 小 梁 荷 载 q4 右 = 0.9×Max[1.2×(0.5+(24+1.1)×0.15)+1.4×2 , 1.35×(0.5+(24+1.1)×0.15)+1.4×0.7×2]×((0.9-0.45)-0.35/2)/2×1=0.98kN/m 左 侧 小 梁 荷 载 q 左 = q1 左 +q2+q3 左 +q4 左 =0.979+0.021+0.425+0.98=2.405kN/m 中间小梁荷载 q 中= q1 中+ q2=2.835+0.021=2.856kN/m 右 侧 小 梁 荷 载 q 右 = q1 右 +q2+q3 右 +q4 右 =0.979+0.021+0.425+0.98=2.405kN/m 小梁最大荷载 q=Max[q 左,q 中,q 右]=Max[2.405,2.856,2.405]=2.856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梁底面板传递给左边小梁线荷载:q1 左'=R1'/b=0.749/1=0.749kN/m 梁底面板传递给中间小梁最大线荷载:q1 中 '=Max[R2',R3',R4']/b = Max[2.178,1.768,2.178]/1= 2.178kN/m 梁底面板传递给右边小梁线荷载:q1 右'=R5'/b=0.749/1=0.749kN/m 小梁自重:q2'=1×(0.3-0.1)×0.35/4 =0.017kN/m 梁左侧模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 q3 左'=1×0.5×(0.85-0.15)=0.35kN/m 梁右侧模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 q3 右'=1×0.5×(0.85-0.15)=0.35kN/m 梁 左 侧 楼 板 传 递 给 左 边 小 梁 荷 载 q4 左 ' = [1×(0.5+(24+1.1)×0.15)]×(0.45-0.35/2)/2×1=0.586kN/m 梁 右 侧 楼 板 传 递 给 右 边 小 梁 荷 载 q4 右 ' = [1×(0.5+(24+1.1)×0.15)]×((0.9-0.45)-0.35/2)/2×1=0.586kN/m 左 侧 小 梁 荷 载 q 左 ' = q1 左 '+q2'+q3 左 '+q4 左 '=0.749+0.017+0.35+0.586=1.703kN/m 中间小梁荷载 q 中'= q1 中'+ q2'=2.178+0.017=2.195kN/m 右 侧 小 梁 荷 载 q 右 ' = q1 右 '+q2'+q3 右 '+q4 右 ' =0.749+0.017+0.35+0.586=1.703kN/m 小梁最大荷载 q'=Max[q 左',q 中',q 右']=Max[1.703,2.195,1.703]=2.195kN/m 为简化计算,按简支梁和悬臂梁分别计算,如下图: 1、抗弯验算 Mmax=max[0.125ql12,0.5ql22]=max[0.125×2.856×0.452,0.5×2.856×0.22] =0.072kN·m σ=Mmax/W=0.072×106/42667=1.694N/mm2≤[f]=11.44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Vmax=max[0.5ql1,ql2]=max[0.5×2.856×0.45,2.856×0.2]=0.643kN τmax=3Vmax/(2bh0)=3×0.643×1000/(2×40×80) = 0.301N/mm2≤[τ]=1.232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ν1 = 5q'l14/(384EI) = 5×2.195×4504/(384×7040×170.667×104) = 0.098mm≤[ν]=l1/250=450/250=1.8mm ν2 = q'l24/(8EI) = 2.195×2004/(8×7040×170.667×104) = 0.037mm≤[ν] = 2l2/250=2×200/250=1.6mm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max=[qL1,0.5qL1+qL2]=max[2.856×0.45,0.5×2.856×0.45+2.856×0.2]=1.285kN 同理可得: 梁 底 支 撑 小 梁 所 受 最 大 支 座 反 力 依 次 为 R1=1.082kN,R2=1.285kN,R3=1.056kN,R4=1.285kN,R5=1.082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max'=[q'L1,0.5q'L1+q'L2]=max[2.195×0.45,0.5×2.195×0.45+2.195×0.2]=0.988kN 同理可得: 梁 底 支 撑 小 梁 所 受 最 大 支 座 反 力 依 次 为 R1'=0.766kN,R2'=0.988kN,R3'=0.804kN,R4'=0.988kN,R5'=0.766kN 六、主梁验算 主梁类型 钢管 主梁截面类型(mm) Φ48.3×3.6 主梁计算截面类型(mm) Φ48×2.8 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25 主梁截面抵抗矩 W(cm3) 4.25 主梁弹性模量 E(N/mm2) 206000 主梁截面惯性矩 I(cm4) 10.19 1、抗弯验算 主梁弯矩图(kN·m) σ=Mmax/W=0.175×106/4250=41.146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主梁剪力图(kN) Vmax=2.085kN τmax=2Vmax/A=2×2.085×1000/398=10.479N/mm2≤[τ]=125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主梁变形图(mm) νmax=0.036mm≤[ν]=L/250=450/250=1.8mm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支座反力依次为 R1=0.282kN,R2=5.227kN,R3=0.282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支座反力依次为 R1'=0.203kN,R2'=3.905kN,R3'=0.204kN 七、2 号主梁验算 主梁类型 钢管 主梁截面类型(mm) Φ48.3×3.6 主梁计算截面类型(mm) Φ48×2.8 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25 主梁截面抵抗矩 W(cm3) 4.25 主梁弹性模量 E(N/mm2) 206000 主梁截面惯性矩 I(cm4) 10.19 主梁计算方式 三等跨连续梁 可调托座内主梁根数 2 主梁受力不均匀系数 0.6 主梁自重忽略不计,主梁 2 根合并,其主梁受力不均匀系数=0.6 P = max[R2]×0.6=Max[5.227]×0.6=3.136kN , P' = max[R2']×0.6 = Max[3.905]×0.6=2.343kN 1、抗弯验算 2 号主梁弯矩图(kN·m) σ=Mmax/W=0.494×106/4250=116.221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2 号主梁剪力图(kN) Vmax=2.038kN τmax=2Vmax/A=2×2.038×1000/398=10.243N/mm2≤[τ]=125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2 号主梁变形图(mm) νmax=0.941mm≤[ν]=L/250=900/250=3.6mm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极限承载能力状态 支座反力依次为 R1=4.234kN,R2=6.742kN,R3=6.742kN,R4=4.234kN 立柱所受主梁支座反力依次为 P2=6.742/0.6=11.237kN 八、纵向水平钢管验算 钢管截面类型(mm) Φ48.3×3.6 钢管计算截面类型(mm) Φ48×2.8 钢管截面面积 A(mm2) 398 钢管截面回转半径 i(mm) 16 钢管弹性模量 E(N/mm2) 206000 钢管截面惯性矩 I(cm4) 10.19 钢管截面抵抗矩 W(cm3) 4.25 钢管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钢管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25 P=max[R1,R3]=0.282kN,P'=max[R1',R3']=0.204kN 计算简图如下: 1、抗弯验算 纵向水平钢管弯矩图(kN·m) σ=Mmax/W=0.044×106/4250=10.451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纵向水平钢管剪力图(kN) Vmax=0.183kN τmax=2Vmax/A=2×0.183×1000/398=0.921N/mm2≤[τ]=125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纵向水平钢管变形图(mm) νmax=0.082mm≤[ν]=L/250=900/250=3.6mm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支座反力依次为 R1=0.381kN,R2=0.606kN,R3=0.606kN,R4=0.381kN 同理可得:两侧立柱所受支座反力依次为 R1=0.606kN,R3=0.606kN 九、可调托座验算 荷载传递至立柱方式 可调托座 2 可调托座承载力容许值[N](kN) 30 扣件抗滑移折减系数 kc 1 1、扣件抗滑移验算 两 侧 立 柱 最 大 受 力 N = max[R1,R3] = max[0.606,0.606] = 0.606kN≤1×8=8kN 单扣件在扭矩达到 40~65N·m 且无质量缺陷的情况下,单扣件能满足 要求! 2、可调托座验算 可调托座最大受力 N=max[P2]=11.237kN≤[N]=30kN 满足要求! 十、立柱验算 剪刀撑设置 普通型 立柱顶部步距 hd(mm) 750 立柱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 撑点的长度 a(mm) 200 顶部立柱计算长度系数μ1 1.427 非顶部立柱计算长度系数μ2 1.808 立柱钢管截面类型(mm) Φ48.3×3.6 立柱钢管计算截面类型(mm) Φ48×2.8 钢材等级 Q235 立柱截面面积 A(mm2) 398 回转半径 i(mm) 16 立柱截面抵抗矩 W(cm3) 4.25 抗压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支架自重标准值 q(kN/m) 0.15 1、长细比验算 顶部立柱段:l01=kμ1(hd+2a)=1×1.427×(750+2×200)=1641.05mm 非顶部立柱段:l02=kμ2h =1×1.808×1500=2712mm λ=l0/i=2712/16=169.5≤[λ]=210 长细比满足要求! 2、风荷载计算 Mw=1×φc×1.4×ωk×la×h2/10=1×0.9×1.4×0.207×0.9×1.52/10=0.053kN·m 3、稳定性计算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荷载 设计值 q1 有所不同: 1)面板验算 q1=1×[1.2×(0.1+(24+1.5)×0.85)+1.4×0.9×2]×1=28.65kN/m 2)小梁验算 q1 = max{0.997+1×1.2×[(0.3-0.1)×0.35/4+0.5×(0.85-0.15)]+1×[1.2×(0.5+(24+1.1)×0.15) +1.4×0.9×1]×max[0.45-0.35/2 , (0.9-0.45)-0.35/2]/2×1 , 2.883+1×1.2×(0.3-0.1)×0.35/4}=2.904kN/m 同上四~八计算过程,可得: R1=0.591kN,P2=11.236kN,R3=0.591kN 顶部立柱段:l01=kμ1(hd+2a)=1.217×1.427×(750+2×200)=1997.158mm λ1=l01/i=1997.158/16=124.822,查表得,φ1=0.428 立 柱 最 大 受 力 Nw = max[R1+N 边 1 , P2 , R3+N 边 2]+Mw/lb = max[0.591+1×[1.2×(0.5+(24+1.1)×0.15)+1.4×0.9×1]×(0.9+0.45-0.35/2)/2×0.9 , 11.236 , 0.591+1×[1.2×(0.5+(24+1.1)×0.15)+1.4×0.9×1]×(0.9+0.9-0.45-0.35/2)/2×0.9]+0.053/ 0.9=11.295kN f = N/(φA)+Mw/W = 11294.713/(0.428×398)+0.053×106/4250 = 78.776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非顶部立柱段:l02=kμ2h =1.217×1.808×1500=3300.504mm λ2=l02/i=3300.504/16=206.281,查表得,φ2=0.171 立 柱 最 大 受 力 Nw = max[R1+N 边 1 , P2 , R3+N 边 2]+1×1.2×0.15×(10.5-0.85)+Mw/lb = max[0.591+1×[1.2×(0.5+(24+1.1)×0.15)+1.4×0.9×1]×(0.9+0.45-0.35/2)/2×0.9 , 11.236 , 0.591+1×[1.2×(0.5+(24+1.1)×0.15)+1.4×0.9×1]×(0.9+0.9-0.45-0.35/2)/2×0.9]+1.737 +0.053/0.9=13.032kN f = N/(φA)+Mw/W = 13031.713/(0.171×398)+0.053×106/4250 = 203.95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十一、高宽比验算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第 6.9.7: 支架高宽比不应大于 3 H/B=10.5/26.25=0.4<3 满足要求,不需要进行抗倾覆验算 ! 十二、立柱地基基础计算 地基土类型 岩石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kPa) 4000 立柱垫木地基土承载力折减系数 mf 1 垫板底面面积 A(m2) 0.15 立 柱 底 垫 板 的 底 面 平 均 压 力 p = N/(mfA) = 13.032/(1×0.15) = 86.878kPa≤fak=4000kPa 满足要求! 7.4 300*800 梁模板(扣件式,梁板立柱共用)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新浇混凝土梁名称 KL 300x800 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mm) 300×800 模板支架高度 H(m) 10.5 模板支架横向长度 B(m) 8.8 模板支架纵向长度 L(m) 12.8 梁侧楼板厚度(mm) 250 二、荷载设计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 G1k(kN/m2) 面板 0.1 面板及小梁 0.3 楼板模板 0.5 模板及其支架 0.75 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 G2k(kN/m3) 24 混 凝 土 梁 钢 筋 自 重 标 准 值 G3k(kN/m3) 1.5 混 凝 土 板 钢 筋 自 重 标 准 值 G3k(kN/m3) 1.1 当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结构 构件时 Q1k(kN/m2) 1 对水平面模板取值 Q2k(kN/m2) 2 风荷载标准值ωk(kN/m2) 基本风压ω0(kN/m2) 0.25 非 自 定 义:0.207 地基粗糙程度 C 类(有密集建筑群市区) 模板支架顶部 距地面高度(m) 24 风压高度变化 0.796 系数μz 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1.04 三、模板体系设计 新浇混凝土梁支撑方式 梁两侧有板,梁底小梁平行梁跨方向 梁跨度方向立柱间距 la(mm) 900 梁两侧立柱横向间距 lb(mm) 900 步距 h(mm) 1500 新浇混凝土楼板立柱间距 l'a(mm)、l'b(mm) 900、900 混凝土梁距梁两侧立柱中的位置 居中 梁左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mm) 450 梁底增加立柱根数 1 梁底增加立柱布置方式 按梁两侧立柱间距均分 梁底增加立柱依次距梁左侧立柱距离(mm) 450 梁底支撑小梁最大悬挑长度(mm) 200 梁底支撑小梁根数 5 梁底支撑小梁间距 75 每纵距内附加梁底支撑主梁根数 1 结构表面的要求 结构表面隐蔽 模板及支架计算依据 《 建 筑 施 工 扣 件 式 钢 管 脚 手 架 安 全 技 术 规 范 》 JGJ130-2011 设计简图如下: 平面图 立面图 四、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 覆面木胶合板 面板厚度 t(mm) 18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5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5 面板弹性模量 E(N/mm2) 5400 取单位宽度 b=1000mm,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 W=bh2/6=1000×18×18/6=54000mm3,I=bh3/12=1000×18×18×18/12= 486000mm4 q1 = 0.9×max[1.2(G1k+(G2k+G3k)×h)+1.4Q2k , 1.35(G1k+(G2k+G3k)×h)+1.4ψcQ2k]×b=0.9×max[1.2×(0.1+(24+1.5)×0.8)+1.4×2 , 1.35×(0.1+(24+1.5)×0.8)+1.4×0.7×2]×1=26.671kN/m q1 静=0.9×1.35×[G1k+(G2k+G3k)×h]×b=0.9×1.35×[0.1+(24+1.5)×0.8]×1= 24.908kN/m q1 活=0.9×1.4×0.7×Q2k×b=0.9×1.4×0.7×2×1=1.764kN/m q2=[1×(G1k+(G2k+G3k)×h)]×b=[1×(0.1+(24+1.5)×0.8)]×1=20.5kN/m 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Mmax = 0.107q1 静 L2+0.121q1 活 L2 = 0.107×24.908×0.0752+0.121×1.764×0.0752=0.016kN·m σ=Mmax/W=0.016×106/54000=0.3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max = 0.632q2L4/(100EI)=0.632×20.5×754/(100×5400×486000) = 0.002mm≤[ν]=L/250=75/250=0.3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1=R5=0.393q1 静 L+0.446q1 活 L=0.393×24.908×0.075+0.446×1.764×0.075 =0.793kN R2=R4=1.143q1 静 L+1.223q1 活 L=1.143×24.908×0.075+1.223×1.764×0.075 =2.297kN R3=0.928q1 静 L+1.142q1 活 L=0.928×24.908×0.075+1.142×1.764×0.075 = 1.885kN 标准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1'=R5'=0.393q2L=0.393×20.5×0.075=0.604kN R2'=R4'=1.143q2L=1.143×20.5×0.075=1.757kN R3'=0.928q2L=0.928×20.5×0.075=1.427kN 五、小梁验算 小梁类型 方木 小梁截面类型(mm) 40×80 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1.44 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232 小梁截面抵抗矩 W(cm3) 42.667 小梁弹性模量 E(N/mm2) 7040 小梁截面惯性矩 I(cm4) 170.667 小梁计算方式 简支梁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梁底面板传递给左边小梁线荷载:q1 左=R1/b=0.793/1=0.793kN/m 梁 底 面 板 传 递 给 中 间 小 梁 最 大 线 荷 载 : q1 中 = Max[R2,R3,R4]/b = Max[2.297,1.885,2.297]/1= 2.297kN/m 梁底面板传递给右边小梁线荷载:q1 右=R5/b=0.793/1=0.793kN/m 小梁自重:q2=0.9×1.35×(0.3-0.1)×0.3/4 =0.018kN/m 梁 左 侧 模 板 传 递 给 左 边 小 梁 荷 载 q3 左 = 0.9×1.35×0.5×(0.8-0.25)=0.334kN/m 梁 右 侧 模 板 传 递 给 右 边 小 梁 荷 载 q3 右 = 0.9×1.35×0.5×(0.8-0.25)=0.334kN/m 梁 左 侧 楼 板 传 递 给 左 边 小 梁 荷 载 q4 左 = 0.9×Max[1.2×(0.5+(24+1.1)×0.25)+1.4×2 , 1.35×(0.5+(24+1.1)×0.25)+1.4×0.7×2]×(0.45-0.3/2)/2×1=1.499kN/m 梁 右 侧 楼 板 传 递 给 右 边 小 梁 荷 载 q4 右 = 0.9×Max[1.2×(0.5+(24+1.1)×0.25)+1.4×2 , 1.35×(0.5+(24+1.1)×0.25)+1.4×0.7×2]×((0.9-0.45)-0.3/2)/2×1=1.499kN/m 左 侧 小 梁 荷 载 q 左 = q1 左 +q2+q3 左 +q4 左 =0.793+0.018+0.334+1.499=2.645kN/m 中间小梁荷载 q 中= q1 中+ q2=2.297+0.018=2.315kN/m 右 侧 小 梁 荷 载 q 右 = q1 右 +q2+q3 右 +q4 右 =0.793+0.018+0.334+1.499=2.645kN/m 小梁最大荷载 q=Max[q 左,q 中,q 右]=Max[2.645,2.315,2.645]=2.645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梁底面板传递给左边小梁线荷载:q1 左'=R1'/b=0.604/1=0.604kN/m 梁底面板传递给中间小梁最大线荷载:q1 中 '=Max[R2',R3',R4']/b = Max[1.757,1.427,1.757]/1= 1.757kN/m 梁底面板传递给右边小梁线荷载:q1 右'=R5'/b=0.604/1=0.604kN/m 小梁自重:q2'=1×(0.3-0.1)×0.3/4 =0.015kN/m 梁左侧模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 q3 左'=1×0.5×(0.8-0.25)=0.275kN/m 梁右侧模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 q3 右'=1×0.5×(0.8-0.25)=0.275kN/m 梁 左 侧 楼 板 传 递 给 左 边 小 梁 荷 载 q4 左 ' = [1×(0.5+(24+1.1)×0.25)]×(0.45-0.3/2)/2×1=1.016kN/m 梁 右 侧 楼 板 传 递 给 右 边 小 梁 荷 载 q4 右 ' = [1×(0.5+(24+1.1)×0.25)]×((0.9-0.45)-0.3/2)/2×1=1.016kN/m 左 侧 小 梁 荷 载 q 左 ' = q1 左 '+q2'+q3 左 '+q4 左 '=0.604+0.015+0.275+1.016=1.91kN/m 中间小梁荷载 q 中'= q1 中'+ q2'=1.757+0.015=1.772kN/m 右 侧 小 梁 荷 载 q 右 ' = q1 右 '+q2'+q3 右 '+q4 右 ' =0.604+0.015+0.275+1.016=1.91kN/m 小梁最大荷载 q'=Max[q 左',q 中',q 右']=Max[1.91,1.772,1.91]=1.91kN/m 为简化计算,按简支梁和悬臂梁分别计算,如下图: 1、抗弯验算 Mmax=max[0.125ql12,0.5ql22]=max[0.125×2.645×0.452,0.5×2.645×0.22] =0.067kN·m σ=Mmax/W=0.067×106/42667=1.569N/mm2≤[f]=11.44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Vmax=max[0.5ql1,ql2]=max[0.5×2.645×0.45,2.645×0.2]=0.595kN τmax=3Vmax/(2bh0)=3×0.595×1000/(2×40×80) = 0.279N/mm2≤[τ]=1.232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ν1=5q'l14/(384EI)=5×1.91×4504/(384×7040×170.667×104)=0.085mm≤[ν] =l1/250=450/250=1.8mm ν2 = q'l24/(8EI) = 1.91×2004/(8×7040×170.667×104) = 0.032mm≤[ν] = 2l2/250=2×200/250=1.6mm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max=[qL1,0.5qL1+qL2]=max[2.645×0.45,0.5×2.645×0.45+2.645×0.2]=1.19kN 同理可得: 梁 底 支 撑 小 梁 所 受 最 大 支 座 反 力 依 次 为 R1=1.19kN,R2=1.042kN,R3=0.856kN,R4=1.042kN,R5=1.19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max'=[q'L1,0.5q'L1+q'L2]=max[1.91×0.45,0.5×1.91×0.45+1.91×0.2]=0.859kN 同理可得: 梁 底 支 撑 小 梁 所 受 最 大 支 座 反 力 依 次 为 R1'=0.859kN,R2'=0.797kN,R3'=0.649kN,R4'=0.797kN,R5'=0.859kN 六、主梁验算 主梁类型 钢管 主梁截面类型(mm) Φ48.3×3.6 主梁计算截面类型(mm) Φ48×2.8 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25 主梁截面抵抗矩 W(cm3) 4.25 主梁弹性模量 E(N/mm2) 206000 主梁截面惯性矩 I(cm4) 10.19 1、抗弯验算 主梁弯矩图(kN·m) σ=Mmax/W=0.159×106/4250=37.394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主梁剪力图(kN) Vmax=2.015kN τmax=2Vmax/A=2×2.015×1000/398=10.125N/mm2≤[τ]=125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主梁变形图(mm) νmax=0.03mm≤[ν]=L/250=450/250=1.8mm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支座反力依次为 R1=0.217kN,R2=4.886kN,R3=0.217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支座反力依次为 R1'=0.158kN,R2'=3.644kN,R3'=0.159kN 七、2 号主梁验算 主梁类型 钢管 主梁截面类型(mm) Φ48.3×3.6 主梁计算截面类型(mm) Φ48×2.8 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25 主梁截面抵抗矩 W(cm3) 4.25 主梁弹性模量 E(N/mm2) 206000 主梁截面惯性矩 I(cm4) 10.19 主梁计算方式 三等跨连续梁 可调托座内主梁根数 1 P=max[R2]=Max[4.886]=4.886kN,P'=max[R2']=Max[3.644]=3.644kN 1、抗弯验算 2 号主梁弯矩图(kN·m) σ=Mmax/W=0.77×106/4250=181.076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2 号主梁剪力图(kN) Vmax=3.176kN τmax=2Vmax/A=2×3.176×1000/398=15.96N/mm2≤[τ]=125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2 号主梁变形图(mm) νmax=1.463mm≤[ν]=L/250=900/250=3.6mm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极限承载能力状态 支座反力依次为 R1=6.596kN,R2=10.505kN,R3=10.505kN,R4=6.596kN 立柱所受主梁支座反力依次为 R2=10.505/1=10.505kN 八、纵向水平钢管验算 钢管截面类型(mm) Φ48.3×3.6 钢管计算截面类型(mm) Φ48×2.8 钢管截面面积 A(mm2) 398 钢管截面回转半径 i(mm) 16 钢管弹性模量 E(N/mm2) 206000 钢管截面惯性矩 I(cm4) 10.19 钢管截面抵抗矩 W(cm3) 4.25 钢管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钢管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25 P=max[R1,R3]=0.217kN,P'=max[R1',R3']=0.159kN 计算简图如下: 1、抗弯验算 纵向水平钢管弯矩图(kN·m) σ=Mmax/W=0.034×106/4250=8.042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纵向水平钢管剪力图(kN) Vmax=0.141kN τmax=2Vmax/A=2×0.141×1000/398=0.709N/mm2≤[τ]=125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纵向水平钢管变形图(mm) νmax=0.064mm≤[ν]=L/250=900/250=3.6mm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支座反力依次为 R1=0.293kN,R2=0.467kN,R3=0.467kN,R4=0.293kN 同理可得:两侧立柱所受支座反力依次为 R1=0.467kN,R3=0.467kN 九、可调托座验算 荷载传递至立柱方式 可调托座 2 可调托座承载力容许值[N](kN) 30 扣件抗滑移折减系数 kc 1 1、扣件抗滑移验算 两 侧 立 柱 最 大 受 力 N = max[R1,R3] = max[0.467,0.467] = 0.467kN≤1×8=8kN 单扣件在扭矩达到 40~65N·m 且无质量缺陷的情况下,单扣件能满足 要求! 2、可调托座验算 可调托座最大受力 N=max[R2]=10.505kN≤[N]=30kN 满足要求! 十、立柱验算 剪刀撑设置 普通型 立柱顶部步距 hd(mm) 750 立柱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 撑点的长度 a(mm) 200 顶部立柱计算长度系数μ1 1.427 非顶部立柱计算长度系数μ2 1.808 立柱钢管截面类型(mm) Φ48.3×3.6 立柱钢管计算截面类型(mm) Φ48×2.8 钢材等级 Q235 立柱截面面积 A(mm2) 398 回转半径 i(mm) 16 立柱截面抵抗矩 W(cm3) 4.25 抗压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支架自重标准值 q(kN/m) 0.15 1、长细比验算 顶部立柱段:l01=kμ1(hd+2a)=1×1.427×(750+2×200)=1641.05mm 非顶部立柱段:l02=kμ2h =1×1.808×1500=2712mm λ=l0/i=2712/16=169.5≤[λ]=210 长细比满足要求! 2、风荷载计算 Mw=1×φc×1.4×ωk×la×h2/10=1×0.9×1.4×0.207×0.9×1.52/10=0.053kN·m 3、稳定性计算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荷载 设计值 q1 有所不同: 1)面板验算 q1=1×[1.2×(0.1+(24+1.5)×0.8)+1.4×0.9×2]×1=27.12kN/m 2)小梁验算 q1 = max{0.809+1×1.2×[(0.3-0.1)×0.3/4+0.5×(0.8-0.25)]+1×[1.2×(0.5+(24+1.1)×0.25)+1. 4×0.9×1]×max[0.45-0.3/2 , (0.9-0.45)-0.3/2]/2×1 , 2.34+1×1.2×(0.3-0.1)×0.3/4}=2.566kN/m 同上四~八计算过程,可得: R1=0.458kN,R2=10.499kN,R3=0.458kN 顶部立柱段:l01=kμ1(hd+2a)=1.217×1.427×(750+2×200)=1997.158mm λ1=l01/i=1997.158/16=124.822,查表得,φ1=0.428 立 柱 最 大 受 力 Nw = max[R1+N 边 1 , R2 , R3+N 边 2]+Mw/lb = max[0.458+1×[1.2×(0.5+(24+1.1)×0.25)+1.4×0.9×1]×(0.9+0.45-0.3/2)/2×0.9 , 10.499 , 0.458+1×[1.2×(0.5+(24+1.1)×0.25)+1.4×0.9×1]×(0.9+0.9-0.45-0.3/2)/2×0.9]+0.053/0. 9=10.557kN f = N/(φA)+Mw/W = 10557.255/(0.428×398)+0.053×106/4250 = 74.447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非顶部立柱段:l02=kμ2h =1.217×1.808×1500=3300.504mm λ2=l02/i=3300.504/16=206.281,查表得,φ2=0.171 立 柱 最 大 受 力 Nw = max[R1+N 边 1 , R2 , R3+N 边 2]+1×1.2×0.15×(10.5-0.8)+Mw/lb = max[0.458+1×[1.2×(0.5+(24+1.1)×0.25)+1.4×0.9×1]×(0.9+0.45-0.3/2)/2×0.9 , 10.499 , 0.458+1×[1.2×(0.5+(24+1.1)×0.25)+1.4×0.9×1]×(0.9+0.9-0.45-0.3/2)/2×0.9]+1.746+ 0.053/0.9=12.303kN f = N/(φA)+Mw/W = 12303.255/(0.171×398)+0.053×106/4250 = 193.247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十一、高宽比验算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第 6.9.7: 支架高宽比不应大于 3 H/B=10.5/8.8=1.193<3 满足要求,不需要进行抗倾覆验算 ! 十二、立柱地基基础计算 地基土类型 岩石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kPa) 4000 立柱垫木地基土承载力折减系数 mf 1 垫板底面面积 A(m2) 0.15 立 柱 底 垫 板 的 底 面 平 均 压 力 p = N/(mfA) = 12.303/(1×0.15) = 82.022kPa≤fak=4000kPa 满足要求! 7.5 600*3650 大梁模板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新浇混凝土梁名称 大梁 600x3650 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mm) 600×3650 模板支架高度 H(m) 3.35 模板支架横向长度 B(m) 15 模板支架纵向长度 L(m) 20 二、荷载设计 模 板 及 其 支 架 自 重 标 准 值 G1k(kN/m2) 面板 0.1 面板及小梁 0.3 楼板模板 0.5 模板及其支架 0.75 新 浇 筑 混 凝 土 自 重 标 准 值 G2k(kN/m3) 24 混 凝 土 梁 钢 筋 自 重 标 准 值 1.5 G3k(kN/m3) 当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结构 构件时 Q1k(kN/m2) 1 对水平面模板取值 Q2k(kN/m2) 2 风荷载标准值ωk(kN/m2) 基 本 风 压 ω 0(kN/m2) 0.25 非 自 定 义:0.033 地基粗糙程度 C 类(有密集建筑群市区) 模板支架顶部 距地面高度(m) 12 风压高度变化 系数μz 0.65 风荷载体型系 数μs 0.2 三、模板体系设计 新浇混凝土梁支撑方式 梁侧无板,梁底小梁平行梁跨方向 梁跨度方向立柱间距 la(mm) 500 梁底两侧立柱横向间距 lb(mm) 1200 步距 h(mm) 1200 混凝土梁距梁底两侧立柱中的位置 居中 梁底左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mm) 600 梁底增加立柱根数 4 梁底增加立柱布置方式 按混凝土梁梁宽均分 梁底增加立柱依次距梁底左侧立柱距离(mm) 420,540,660,780 梁底支撑小梁最大悬挑长度(mm) 200 梁底支撑小梁根数 10 梁底支撑小梁间距 67 每纵距内附加梁底支撑主梁根数 0 结构表面的要求 结构表面隐蔽 模板及支架计算依据 《 建 筑 施 工 扣 件 式 钢 管 脚 手 架 安 全 技 术 规 范 》 JGJ130-2011 梁底支撑主梁左侧悬挑长度 a1(mm) 0 梁底支撑主梁右侧悬挑长度 a2(mm) 0 设计简图如下: 平面图 立面图 四、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 覆面木胶合板 面板厚度 t(mm) 15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5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4 面板弹性模量 E(N/mm2) 10000 取单位宽度 b=1000mm,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 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 281250mm4 q1=0.9×max[1.2(G1k+(G2k+G3k)×h)+1.4Q2k,1.35(G1k+(G2k+G3k)×h)+1.4ψ cQ2k]×b=0.9×max[1.2×(0.1+(24+1.5)×3.65)+1.4×2,1.35×(0.1+(24+1.5)×3.65)+1.4× 0.7×2]×1=114.972kN/m q1 静=0.9×1.35×[G1k+(G2k+G3k)×h]×b=0.9×1.35×[0.1+(24+1.5)×3.65]×1 =113.208kN/m q1 活=0.9×1.4×0.7×Q2k×b=0.9×1.4×0.7×2×1=1.764kN/m q2=[1×(G1k+(G2k+G3k)×h)]×b=[1×(0.1+(24+1.5)×3.65)]×1=93.175kN/m 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Mmax=0.107q1 静 L2+0.121q1 活 L2=0.107×113.208×0.0672+0.121×1.764× 0.0672=0.055kN·m σ=Mmax/W=0.055×106/37500=1.461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max=0.632q2L4/(100EI)=0.632×93.175×66.6674/(100×10000×281250)= 0.004mm≤[ν]=L/250=66.667/250=0.267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1=R5=0.393q1 静 L+0.446q1 活 L=0.393×113.208×0.067+0.446×1.764×0.067 =3.018kN R2=R4=1.143q1 静 L+1.223q1 活 L=1.143×113.208×0.067+1.223×1.764×0.067 =8.77kN R3=0.928q1 静 L+1.142q1 活 L=0.928×113.208×0.067+1.142×1.764×0.067= 7.138kN 标准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1'=R5'=0.393q2L=0.393×93.175×0.067=2.441kN R2'=R4'=1.143q2L=1.143×93.175×0.067=7.1kN R3'=0.928q2L=0.928×93.175×0.067=5.764kN 五、小梁验算 小梁类型 方木 小梁截面类型(mm) 40×80 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5.444 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782 小梁截面抵抗矩 W(cm3) 42.667 小梁弹性模量 E(N/mm2) 9350 小梁截面惯性矩 I(cm4) 170.667 小梁计算方式 二等跨连续梁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梁底面板传递给左边小梁线荷载:q1 左=R1/b=3.018/1=3.018kN/m 梁 底 面 板 传 递 给 中 间 小 梁 最 大 线 荷 载 : q1 中 = Max[R2,R3,R4]/b=Max[8.77,7.138,8.77]/1=8.77kN/m 梁底面板传递给右边小梁线荷载:q1 右=R5/b=3.018/1=3.018kN/m 小梁自重:q2=0.9×1.35×(0.3-0.1)×0.6/9 =0.016kN/m 梁左侧模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 q3 左=0.9×1.35×0.5×3.65=2.217kN/m 梁右侧模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 q3 右=0.9×1.35×0.5×3.65=2.217kN/m 左侧小梁荷载 q 左=q1 左+q2+q3 左=3.018+0.016+2.217=5.252kN/m 中间小梁荷载 q 中= q1 中+ q2=8.77+0.016=8.786kN/m 右侧小梁荷载 q 右=q1 右+q2+q3 右=3.018+0.016+2.217=5.252kN/m 小梁最大荷载 q=Max[q 左,q 中,q 右]=Max[5.252,8.786,5.252]=8.786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梁底面板传递给左边小梁线荷载:q1 左'=R1'/b=2.441/1=2.441kN/m 梁 底 面 板 传 递 给 中 间 小 梁 最 大 线 荷 载 : q1 中 ' = Max[R2',R3',R4']/b=Max[7.1,5.764,7.1]/1=7.1kN/m 梁底面板传递给右边小梁线荷载:q1 右'=R5'/b=2.441/1=2.441kN/m 小梁自重:q2'=1×(0.3-0.1)×0.6/9 =0.013kN/m 梁左侧模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 q3 左'=1×0.5×3.65=1.825kN/m 梁右侧模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 q3 右'=1×0.5×3.65=1.825kN/m 左侧小梁荷载 q 左'=q1 左'+q2'+q3 左'=2.441+0.013+1.825=4.28kN/m 中间小梁荷载 q 中'= q1 中'+ q2'=7.1+0.013=7.113kN/m 右侧小梁荷载 q 右'=q1 右'+q2'+q3 右'=2.441+0.013+1.825=4.28kN/m 小梁最大荷载 q'=Max[q 左',q 中',q 右']=Max[4.28,7.113,4.28]=7.113kN/m 为简化计算,按二等跨连续梁和悬臂梁分别计算,如下图: 1、抗弯验算 Mmax=max[0.125ql12,0.5ql22]=max[0.125×8.786×0.52,0.5×8.786×0.22] =0.275kN·m σ=Mmax/W=0.275×106/42667=6.435N/mm2≤[f]=15.444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Vmax=max[0.625ql1,ql2]=max[0.625×8.786×0.5,8.786×0.2]=2.746kN τ max=3Vmax/(2bh0)=3 × 2.746 × 1000/(2 × 40 × 80) = 1.287N/mm2 ≤ [τ]=1.782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ν1=0.521q'l14/(100EI)=0.521×7.113×5004/(100×9350×170.667×104)= 0.145mm≤[ν]=l1/250=500/250=2mm ν 2=q'l24/(8EI)=7.113×2004/(8×9350×170.667×104)=0.089mm≤[ν]= 2l2/250=2×200/250=1.6mm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max=[1.25qL1,0.375qL1+qL2]=max[1.25 × 8.786 × 0.5,0.375 × 8.786 × 0.5+8.786×0.2]=5.491kN 同理可得: 梁 底 支 撑 小 梁 所 受 最 大 支 座 反 力 依 次 为 R1=3.282kN,R2=5.491kN,R3=4.471kN,R4=4.471kN,R5=4.471kN,R6=4.471kN,R7=4.4 71kN,R8=4.471kN,R9=5.491kN,R10=3.282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max'=[1.25q'L1,0.375q'L1+q'L2]=max[1.25 × 7.113 × 0.5,0.375 × 7.113 × 0.5+7.113×0.2]=4.446kN 同理可得: 梁 底 支 撑 小 梁 所 受 最 大 支 座 反 力 依 次 为 R1'=2.675kN,R2'=4.446kN,R3'=3.611kN,R4'=3.611kN,R5'=3.611kN,R6'=3.611kN,R7'= 3.611kN,R8'=3.611kN,R9'=4.446kN,R10'=2.675kN 六、主梁验算 主梁类型 钢管 主梁截面类型(mm) Φ48.3×3.6 主梁计算截面类型(mm) Φ48×2.8 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25 主梁截面抵抗矩 W(cm3) 4.25 主梁弹性模量 E(N/mm2) 206000 主梁截面惯性矩 I(cm4) 10.19 可调托座内主梁根数 1 1、抗弯验算 主梁弯矩图(kN·m) σ=Mmax/W=0.4×106/4250=94.026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主梁剪力图(kN) Vmax=8.567kN τmax=2Vmax/A=2×8.567×1000/398=43.051N/mm2≤[τ]=125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主梁变形图(mm) νmax=0.103mm≤[ν]=L/250=420/250=1.68mm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支座反力依次为 R1=0.685kN,R2=16.656kN,R3=4.846kN,R4=4.846kN, R5=16.656kN,R6=0.685kN 七、可调托座验算 荷载传递至立柱方式 可调托座 可调托座承载力容许值[N](kN) 30 可调托座最大受力 N=max[R1,R2,R3,R4,R5,R6]=16.656kN≤[N]=30kN 满足要求! 八、立柱验算 剪刀撑设置 加强型 立柱顶部步距 hd(mm) 600 立柱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 撑点的长度 a(mm) 200 顶部立柱计算长度系数μ1 1.386 非顶部立柱计算长度系数μ2 1.755 立柱钢管截面类型(mm) Φ48.3×3.6 立柱钢管计算截面类型(mm) Φ48×2.8 钢材等级 Q235 立柱截面面积 A(mm2) 398 回转半径 i(mm) 16 立柱截面抵抗矩 W(cm3) 4.25 抗压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支架自重标准值 q(kN/m) 0.15 1、长细比验算 顶部立柱段:l01=kμ1(hd+2a)=1×1.386×(600+2×200)=1386mm 非顶部立柱段:l02=kμ2h =1×1.755×1200=2106mm λ=l0/i=2106/16=131.625≤[λ]=210 长细比满足要求! 2、风荷载计算 Mw=1×φc×1.4×ωk×la×h2/10=1×0.9×1.4×0.033×0.5×1.22/10=0.003kN·m 3、稳定性计算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荷载 设计值 q1 有所不同: 1)面板验算 q1=1×[1.2×(0.1+(24+1.5)×3.65)+1.4×0.9×2]×1=114.33kN/m 2)小梁验算 q1=max{3.004+1×1.2×[(0.3-0.1)×0.6/9+0.5×3.65],8.725+1×1.2×(0.3-0.1) ×0.6/9}=8.741kN/m 同上四~六计算过程,可得: R1=0.68kN,R2=16.563kN,R3=4.836kN,R4=4.836kN,R5=16.563kN, R6=0.68kN 顶部立柱段:l01=kμ1(hd+2a)=1.155×1.386×(600+2×200)=1600.83mm λ1=l01/i=1600.83/16=100.052,查表得,φ1=0.588 立柱最大受力 Nw=max[R1,R2,R3,R4,R5,R6]+Mw/lb=max[0.68, 16.563,4.836,4.836,16.563,0.68]+0.003/1.2=16.565kN f = N/( φ A)+Mw/W = 16565.049/(0.588 × 398)+0.003 × 106/4250 = 71.489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非顶部立柱段:l02=kμ2h =1.155×1.755×1200=2432.43mm λ2=l02/i=2432.43/16=152.027,查表得,φ2=0.301 立柱最大受力 Nw =max[R1 ,R2 ,R3 ,R4 ,R5 ,R6]+1×1.2×0.15× (3.35-3.65)+Mw/lb=max[0.68,16.563,4.836,4.836,16.563,0.68]+-0.054+0.003/1.2 =16.511kN f = N/( φ A)+Mw/W = 16511.049/(0.301 × 398)+0.003 × 106/4250 = 138.53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九、高宽比验算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第 6.9.7: 支架高宽比不应大于 3 H/B=3.35/15=0.223<3 满足要求,不需要进行抗倾覆验算 ! 十、立柱支承面承载力验算 支撑层楼板厚度 h(mm) 800 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混凝土的龄期(天) 7 混凝土的实测抗压强度 fc(N/mm2) 6.902 混凝土的实测抗拉强度 ft(N/mm2) 0.737 立柱垫板长 a(mm) 200 立柱垫板宽 b(mm) 200 F1=N=16.511kN 1、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第 6.5.1 条规定,见下表 公式 参数剖析 Fl≤(0.7βhft+0.25σpc,m)ηumh0 F1 局部荷载设计值或集中反力设计值 βh 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 h≤800mm 时,取βh=1.0;当 h≥2000mm 时,取βh=0.9;中间线性插入取用。 ft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σ pc,m 临界面周长上两个方向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按长度的加权平均 值,其值控制在 1.0-3.5N/㎜ 2 范围内 um 临界截面周长:距离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周边 h0 /2 处 板垂直截面的最不利周长。 h0 截面有效高度,取两个配筋方向的截面有效高度的平均值 η =min( η 1, η 2) η 1=0.4+1.2/ β s, η 2=0.5+as×h0/4Um η1 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形状的影响系数 η2 临界截面周长与板截面有效高度之比的影响系数 βs 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为矩形时的长边与短边尺寸比 较,βs 不宜大于 4:当βs<2 时取βs=2,当面积为圆形时,取βs=2 as 板柱结构类型的影响系数:对中柱,取 as=40,对边柱,取 as=30: 对角柱,取 as=20 说明 在本工程计算中为了安全和简化计算起见,不考虑上式中σpc,m 之值,将 其取为 0,作为板承载能力安全储备。 可得:βh=1,ft=0.737N/mm2,η=1,h0=h-20=780mm, um =2[(a+h0)+(b+h0)]=3920mm F=(0.7 β hft+0.25 σ pc , m) η umh0=(0.7 × 1 × 0.737+0.25 × 0) × 1 × 3920 × 780/1000=1577.416kN≥F1=16.511kN 满足要求! 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第 6.6.1 条规定,见下表 公式 参数剖析 Fl≤1.35βcβlfcAln F1 局部受压面上作用的局部荷载或局部压力设计值 fc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可按本规范表 4.1.4-1 取值 βc 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按本规范第 6.3.1 条的规定取用 βl 混凝土局部受压时的强度提高系数 Aln 混凝土局部受压净面积 βl=(Ab/Al)1/2 Al 混凝土局部受压面积 Ab 局部受压的计算底面积,按本规范第 6.6.2 条确定 可得:fc=6.902N/mm2,βc=1, β l=(Ab/Al)1/2=[(a+2b) × (b+2b)/(ab)]1/2=[(600) × (600)/(200 × 200)]1/2=3 , Aln=ab=40000mm2 F=1.35βcβlfcAln=1.35×1×3×6.902×40000/1000=1118.124kN≥F1=16.511kN 满足要求! 7.6 大梁侧模板计算书 计算依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新浇混凝梁名称 KL14 , 标 高 24.00m 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xmm) 600×2650 新浇混凝土梁计算跨度(m) 14.6 二、荷载组合 侧压力计算依据规范 《混凝土结构 工 程 施 工 规 范 》 GB50666-2011 混凝土重力密度γc(kN/m3) 24 结构重要性系数 1 可变组合系数 0.9 新浇混凝土初凝时间 t0(h) 4 塌落度修正系数β 0.9 混凝土浇筑速度 V(m/h) 2 梁下挂侧模,侧压力计算位置距梁顶面高度 H 下挂(m) 2.65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 值 G4k(kN/m2) 梁 下 挂 侧 模 G4k min{0.28γct0βv1/2,γcH}=min{0.28×24×4×0.9×21/2,24 ×2.65}=min{34.213,63.6}=34.213kN/m2 混凝土下料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 Q4k(kN/m2) 2 下挂部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 S 承=γ0[1.35×0.9×G4k+1.4×φcQ4k] =1×[1.35×0.9×34.213+1.4×0.9×2]=44.089kN/m2 下挂部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值 S 正=G4k=34.213 kN/m2 三、支撑体系设计 小梁布置方式 水平向布置 主梁间距(mm) 600 主梁合并根数 2 小梁最大悬挑长度(mm) 100 结构表面的要求 结构表面外露 对拉螺栓水平向间距(mm) 600 梁左侧 梁右侧 楼板厚度(mm) 0 0 梁下挂侧模高度(mm) 2650 2650 小梁道数(下挂) 20 20 左侧支撑表: 第 i 道支撑 距梁底距离(mm) 支撑形式 1 0 固定支撑 2 150 对拉螺栓 3 500 对拉螺栓 4 1000 对拉螺栓 5 1500 对拉螺栓 6 2000 对拉螺栓 7 2500 对拉螺栓 右侧支撑表: 第 i 道支撑 距梁底距离(mm) 支撑形式 1 0 固定支撑 2 150 对拉螺栓 3 500 对拉螺栓 4 1000 对拉螺栓 5 1500 对拉螺栓 6 2000 对拉螺栓 7 2500 对拉螺栓 设计简图如下: 模板设计剖面图 四、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 覆面木胶合板 面板厚度(mm) 15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5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5 面板弹性模量 E(N/mm2) 10000 1、下挂侧模 梁 截 面 宽 度 取 单 位 长 度 , b = 1000mm 。 W = bh2/6=1000 × 152/6 = 37500mm3,I=bh3/12=1000×153/12=281250mm4。面板计算简图如下: 1、抗弯验算 q1=bS 承=1×44.089=44.089kN/m q1 静=γ0×1.35×0.9×G4k×b=1×1.35×0.9×34.213×1=41.569kN/m q1 活=γ0×1.4×φc×Q4k×b=1×1.4×0.9×2×1=2.52kN/m Mmax=0.107q1 静 L2+0.121q1 活 L2=0.107×41.569×0.1392+0.121×2.52×0.1392 =0.092kN·m σ=Mmax/W=0.092×106/37500=2.465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q=bS 正=1×34.213=34.213kN/m νmax=0.632qL4/(100EI)=0.632×34.213×139.4744/(100×10000×281250)= 0.029mm≤139.474/400=0.349mm 满足要求! 3、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 下挂 max=1.143×q1 静×l 左+1.223×q1 活×l 左=1.143×41.569×0.139+1.223×2.52 ×0.139=7.057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下挂 max=1.143×l 左×q=1.143×0.139×34.213=5.454kN 五、小梁验算 小梁最大悬挑长度(mm) 100 小梁计算方式 四等跨连续梁 小梁类型 方木 小梁截面类型(mm) 40×80 小梁弹性模量 E(N/mm2) 8415 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663 小梁截面抵抗矩 W(cm3) 42.667 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5.444 小梁截面惯性矩 I(cm4) 170.667 1、下挂侧模 计算简图如下: 跨中段计算简图 悬挑段计算简图 1、抗弯验算 q=7.057kN/m Mmax=max[0.107×q×l2,0.5×q×l12]=max[0.107×7.057×0.62,0.5×7.057× 0.12]=0.272kN·m σ=Mmax/W=0.272×106/42667=6.371N/mm2≤[f]=15.444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Vmax=max[0.607×q×l,q×l1]=max[0.607×7.057×0.6,7.057×0.1]=2.57kN τ max=3Vmax/(2bh0)=3 × 2.57 × 1000/(2 × 40 × 80) = 1.205N/mm2 ≤ [ τ ] = 1.663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q=5.454kN/m ν 1max = 0.632qL4/(100EI)=0.632 × 5.454 × 6004/(100 × 8415 × 1706670) = 0.311mm≤600/400=1.5mm ν 2max = qL4/(8EI)=5.454 × 1004/(8 × 8415 × 1706670)=0.005mm ≤ 100/400=0.25mm 满足要求! 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 下挂 max=max[1.143×7.057×0.6,0.393×7.057×0.6+7.057×0.1]=4.839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下挂 max=max[1.143×5.454×0.6,0.393×5.454×0.6+5.454×0.1]=3.74kN 六、主梁验算 主梁类型 钢管 主梁截面类型(mm) Φ48.3×3.6 主梁计算截面类型(mm) Φ48×2.8 主梁合并根数 2 主梁弹性模量 E(N/mm2) 206000 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20 主梁截面惯性矩 I(cm4) 10.19 主梁截面抵抗矩 W(cm3) 4.25 主梁受力不均匀系数 0.6 1、下挂侧模 因主梁 2 根合并,验算时主梁受力不均匀系数为 0.6。 同前节计算过程,可依次解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1=1.002kN,R2=2.904kN,R3=2.379kN,R4= 2.379kN,R5=2.379kN,R6=2.379kN,R7=2.379kN,R8=2.379kN,R9=2.379kN, R10=2.379kN,R11=2.379kN,R12=2.379kN,R13=2.379kN,R14=2.379kN,R15 =2.379kN,R16=2.379kN,R17=2.379kN,R18=2.379kN,R19=2.904kN,R20 =1.002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1=0.772kN,R'2=2.244kN,R'3=1.822kN,R'4 =1.822kN,R'5=1.822kN,R'6=1.822kN,R'7=1.822kN,R'8=1.822kN,R'9= 1.822kN,R'10=1.822kN,R'11=1.822kN,R'12=1.822kN,R'13=1.822kN,R'14= 1.822kN,R'15=1.822kN,R'16=1.822kN,R'17=1.822kN,R'18=1.822kN,R'19 =2.244kN,R'20=0.772kN 计算简图如下: 1、抗弯验算 主梁弯矩图(kN·m) σmax=Mmax/W=0.408×106/4250=96.063N/mm2≤[f]=205 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梁左侧剪力图(kN) τmax=2Vmax/A=2×5.221×1000/398=26.237N/mm2≤[τ]=120 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梁左侧变形图(mm) νmax=0.244mm≤500/400=1.25 mm 满足要求! 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R 下挂 max=9.048/0.6=15.08kN 七、对拉螺栓验算 对拉螺栓类型 M14 轴向拉力设计值 Ntb(kN) 17.8 同主梁计算过程,取有对拉螺栓部位的侧模主梁最大支座反力。可知对 拉螺栓受力 N=0.95×Max[15.08]=14.326kN≤Ntb=17.8kN 满足要求! 7.7 附图 反冲洗泵房高支模监测点布置图 滤池高支模监测点布置图 附图三:应急疏散线路 附图四:应急救援线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