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3-02 发布 |
- 37.5 KB |
- 6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塞油田坪桥区二次精细油藏描述及控水稳油对策研究
安塞油田坪桥区二次精细油藏描述及控水稳油对策研究 一 项目概况及投入的工作量 二 创新点 三 主要成果认识 四 结论与建议 汇报提纲 一 项目执行情况 一 项目概况及投入的工作量 1 ) 2010 年 3 — 4 月:收集项目研究所需的静态资料,完成了工区内所有井纸质测井测井曲线的数字化,建立了地质研究数字化工区; 2 ) 2010 年 5 月:收集区块内 85 口井的生产资料;完成了坪桥区块岩石力学参数的研究,回归了坪桥区块岩石力学参数与常规测井曲线的关系式,建立了岩石力学参数三维模型; 3 ) 2010 年 6 月:完成了 75 口水力压裂井的裂缝参数研究,计算得到水力压裂裂缝的缝高、缝长、缝宽参数, 4 ) 2010 年 7 — 8 月:在地质研究基础上重新进行了工区内 85 口井的动态分析;提交完成成果报告,成果图件,成果数据表,成果数据体。 1 )实物工作量 2 投入工作量 一 项目概况及投入的工作量 1 、坪桥实验区块 80 口井测井资料数字化、井斜射孔校对、细分小层与重新统层对比 2 、建立测井孔隙度、渗透率、泊松比、杨氏模量等岩石力学计算图版 3 、油藏地质及岩石力学建模 4 、 80 口井层全缝长人工裂缝数值模拟 2 、研究工作量 通过岩石力学模拟和油田压裂实施及动态资料,建立裂缝空间分布的定量模型,使油田实施过程中具有可操作性。研究区范围初步选定在安塞油田坪桥区东北部 33 排到 37 排, 20 列到 30 列开发矛盾较突出的范围内,油水井数共计 85 口。 二 投入工作量 一 项目概况及投入的工作量 1 、基于一次精细描述基础上的油藏静态地质模型重新建立 2 、安塞油田平桥区长 61 段岩石力学研究 3 、建立安塞油田平桥区三维构造应力场模型 4 、天然裂缝定量预测 5 、人工裂缝预测 6 、矢量化裂缝三维空间展布模型建立 7 、 一次精描与二次精描的衔接 8 、 双孔介质条件下的油藏动态分析 9 、 水淹层综合判别 10 、剩余油分布研究 11 、稳油控水对策研究 1. “ 安塞油田坪桥区二次精细油藏描述及控水稳油对策研究 ” 成果报告 2. 研究成果附图集,主要提交 75 口井单井模拟裂缝展布图 3. 研究成果附表集,主要提交 75 口井单井裂缝模拟结果数据表 4.23 口井综合调整措施建议 三 提交成果 一 项目概况及投入的工作量 一 项目概况及投入的工作量 二 创新点 三 主要成果认识 四 结论与建议 汇报提纲 二 创新点 1. 全缝长裂缝三维数值模拟 网格化前 平面上只能模拟均质地层中裂缝延伸 目前国内外水平 本次全缝长模拟结果 二 创新点 西藏纳木错湖北部的断陷盆地群 获得了三维空间上的裂缝全缝长几何形态。 包括裂缝的走向、缝高、缝长、缝宽、裂缝面的几何形态。 杨氏模量剖面 泊松比剖面 裂缝的几何形态 二 创新点 二 创新点 西藏纳木错湖北部的断陷盆地群 3. 利用裂缝研究的成果绘制区域裂缝展布图,将原来单纯考虑基质渗透率的动态分析变 为考虑裂缝和基质的双孔介质的动态分析,提高了动态分析的精度。同时提高了对预钻的 新井开发效果预测的精度。 二 创新点 西藏纳木错湖北部的断陷盆地群 8. 形成三个理论、四项技术 1 、陕北长 611 层特低渗透非均质砂体破裂机理; 2 、坪桥区块长 611 层砂岩破裂准则及裂缝发育模型; 3 、地下油藏任意一点应力叠加原理 形成三个理论 四项技术 1 、测井岩石力学参数计算及三度空间岩石力学模型建立; 2 、三维空间应力场模型建立技术; 3 、三维空间各向异性裂缝展布全缝长模拟技术; 4 、裂缝展布的可视化技术。 一 项目概况及投入的工作量 二 创新点 三 主要成果认识 四 结论与建议 汇报提纲 三 主要成果认识 1 、基于一次精细描述基础上的油藏静态地质模型重新建立 2 、安塞油田平桥区长 61 段岩石力学研究 3 、建立安塞油田平桥区三维构造应力场模型 4 、天然裂缝定量预测 5 、人工裂缝预测 6 、矢量化裂缝三维空间展布模型建立 7 、 一次精描与二次精描的衔接 8 、 双孔介质条件下的油藏动态分析 9 、 水淹层综合判别 10 、剩余油分布研究 11 、稳油控水对策研究 1 、基于一次精细描述基础上的油藏静态地质模型重新建立 三 主要成果认识 Ⅰ. 孔隙度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 测井解释孔隙度模型图版 使用 岩心刻度测井的方法 , 以岩心分析孔隙度为自变量 , 以声波时差值为因变量 , 进行回归建立孔隙度测井解释模型。岩心分析孔隙度( φ )与声波时差( AC )关系较好 关系式为 : Φ=0.1319△t - 19.082 相关系数 R 2 = 0. 8552 ,具较好的相关性 三 主要成果认识 1 、基于一次精细描述基础上的油藏静态地质模型重新建立 三 主要成果认识 Φ =0.0841194789Δt+2.19144799ΔSP-9.93588753 相关系数= 0.8397 绝对误差= 0.3837 % 相对误差= 3.31 % 测井解释孔隙度与岩心分析孔隙度对比图 1 、基于一次精细描述基础上的油藏静态地质模型重新建立 Ⅱ. 渗透率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 通过对岩心分析的孔隙度( Φ )与渗透率( K )交会图分析,二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因此作渗透率与孔隙度的回归关系图版 三 主要成果认识 相关系数= 0.7882 绝对误差= 0.2909mD 相对误差= 50.34 % lg(K)=0.015550509Δt+1.63119201ΔSP-5.24069153 1 、基于一次精细描述基础上的油藏静态地质模型重新建立 三 主要成果认识 1 、基于一次精细描述基础上的油藏静态地质模型重新建立 2 、安塞油田平桥区长 61 段岩石力学研究 3 、建立安塞油田平桥区三维构造应力场模型 4 、天然裂缝定量预测 5 、人工裂缝预测 6 、矢量化裂缝三维空间展布模型建立 7 、一次精描与二次精描的衔接 8 、双孔介质条件下的油藏动态分析 9 、水淹层综合判别 10 、剩余油分布研究 11 、稳油控水对策研究 2 、坪桥油田长 6 1 段岩石力学研究 从裂缝产生的机理上研究入手,开展安塞油田坪桥区长 6 1 段岩石力学研究(包括剪切模量、杨氏模量、泊松比等岩石力学参数研究)。 泊松比三维切片模型示意图 三 主要成果认识 1) 取心井各种储层岩石类型的力学参数分析 包括不同储层岩石类型的抗张强度、抗压强度、抗剪切强度等参数分析。 2) 成像测井资料岩石力学参数分析 3) 常规测井资料岩石力学参数计算 4) 井间岩石力学性质变化规律研究及预测 5) 岩石力学三维模型建立及预测 2 、坪桥油田长 6 1 段岩石力学研究 三 主要成果认识 岩石力学分析 岩石力学性质测定 声成像测井岩石力学参数计算 组合测井岩石力学参数计算 岩石力学三维模型建立 手段: 利用钻井取心和测井资料,计算中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钙质泥岩、碳质泥岩等地下各种岩石类型的弹性模量、体积模量、剪切模量和泊松比、岩石破裂压力等。 目的: 建立岩石力学剖面,从横向和纵向上指导压裂优化设计;针对不同区块、不同压裂层段选择不同的压裂设计参数,预测人工裂缝大小。 关键: 建立岩石力学场,求准特低渗透储层过度性岩性临界破裂压力。 2 、坪桥油田长 6 1 段岩石力学研究 三 主要成果认识 2) 成像测井资料岩石力学参数分析 层 段 ( m ) 泊 松 比 杨氏 模量 (MPsi) 剪切 模量 (MPsi) 体积 模量 (MPsi) 纵横波速度比 地层破裂压力 (MPa) 综合解 释结论 裂缝特征 1246.4-1250.0 0.274 6.30 2.47 4.67 1.79 23.49 差油层 在测量井段内,本井长 6 段未见有裂缝 1252.4-1256.2 0.274 6.26 2.46 4.64 1.79 23.59 差油层 1260.0-1265.0 0.268 5.55 2.19 3.99 1.78 23.27 油 1265.6-1267.6 0.269 6.25 2.46 4.57 1.78 23.51 油 1268.0-1273.0 0.273 5.54 2.18 4.07 1.79 23.65 油 1273.4-1279.0 0.279 5.54 2.17 4.19 1.81 24.16 油水 1279.6-1285.3 0.273 5.75 2.26 4.22 1.79 23.92 含油水 最大值 0.279 6.3 2.47 4.67 1.81 24.16 最小值 0.268 5 . 54 2.17 3.99 1.78 23.27 平均值 0.273 5.88 2.31 4.34 1.79 23.66 坪 32-005 井长 6 段岩石力学机械特性参数表 2 、坪桥油田长 6 1 段岩石力学研究 三 主要成果认识 3) 常规测井资料岩石力学参数计算 做回归曲线分析的 P3-005 井的数据表 2 、坪桥油田长 6 1 段岩石力学研究 三 主要成果认识 分步回归统计 杨氏模量 泊松比 岩石破裂压力 岩石闭合压力 AC LLD GR 利用工区内有岩石力学参数的 4 口井资料,分析岩石力学参数与常规测井曲线的相似性,用多元统计回归方法求出两者之间的相关参数及回归方程,再利用该回归方程,求算工区内具有常规测井曲线井的 “ 准岩石力学参数 ” 。 建立成像测井参数和常规测井资料之间的关系,编制常规测井资料计算岩石力学参数和地应力参数的图板,为下一步利用常规测井资料研究地应力和裂缝作准备。 3) 常规测井资料岩石力学参数计算 2 、坪桥油田长 6 1 段岩石力学研究 三 主要成果认识 POIS=0.271*2.71828^(0.001*GR) 相关系数为 0.715 3) 常规测井资料岩石力学参数计算 2 、坪桥油田长 6 1 段岩石力学研究 三 主要成果认识 POIS=0.245*1.001^AC 相关系数为 0.873 3) 常规测井资料岩石力学参数计算 2 、坪桥油田长 6 1 段岩石力学研究 三 主要成果认识 多元回归的公式为: POIS=0.625*0.245*1.001^AC+0.546*0.271*2.71828^(0.001*GR)-0.056 相关系数为 0.90 3) 常规测井资料岩石力学参数计算 2 、坪桥油田长 6 1 段岩石力学研究 三 主要成果认识 YOUNG=7.559-0.014*AC+0.00005071*AC^2-0.00000007977*AC^3 相关系数为 0.784 3) 常规测井资料岩石力学参数计算 2 、坪桥油田长 6 1 段岩石力学研究 三 主要成果认识 YOUNG=9.310*GR^(-0.103), 相关系数为 0.746 3) 常规测井资料岩石力学参数计算 2 、坪桥油田长 6 1 段岩石力学研究 三 主要成果认识 多元回归的公式为: YOUNG=0.513* 9.310*GR^(-0.103)+0.671*7.559-0.014*AC+0.00005071*AC^2-0.00000007977*AC^3-1.126 相关系数为 0.829 3) 常规测井资料岩石力学参数计算 2 、坪桥油田长 6 1 段岩石力学研究 三 主要成果认识 Φ =0.0841194789Δt+2.19144799ΔSP-9.93588753 相关系数= 0.8397 绝对误差= 0.3837 % 相对误差= 3.31 % 3) 常规测井资料岩石力学参数计算 2 、坪桥油田长 6 1 段岩石力学研究 三 主要成果认识 相关系数= 0.7882 绝对误差= 0.2909mD 相对误差= 50.34 % lg(K)=0.015550509Δt+1.63119201ΔSP-5.24069153 3) 常规测井资料岩石力学参数计算 2 、坪桥油田长 6 1 段岩石力学研究 三 主要成果认识 三 主要成果认识 1 、基于一次精细描述基础上的油藏静态地质模型重新建立 2 、安塞油田平桥区长 61 段岩石力学研究 3 、建立安塞油田平桥区三维构造应力场模型 4 、天然裂缝定量预测 5 、人工裂缝预测 6 、矢量化裂缝三维空间展布模型建立 7 、一次精描与二次精描的衔接 8 、双孔介质条件下的油藏动态分析 9 、水淹层综合判别 10 、剩余油分布研究 11 、稳油控水对策研究 三 主要成果认识 3 、建立安塞油田坪桥区三维构造应力场模型 做三维平衡剖面,进行构造应力场恢复模拟,建立三维构造应力场模型(包括岩石破裂压力场、闭合压力场、最大主应力、最小主应力、相对应变量、绝对应变量等)。 v hmax hmin H 地表 地应力大小表示方法 三 主要成果认识 特低渗储层应力叠加原理 一 . 岩体自重产生的地应力 若上覆岩层密度为 ρ 的均质材料,则深度 z 处的垂向应力 σz=ρgz , 其中 g 为重力加速度 . 如果上覆岩层密度随深度变化,那么深度 z 处的垂向应力: 三 主要成果认识 特低渗储层应力叠加原理 二 . 构造应力 构造应力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因此实际原地应力也是各向异性的,其最大水平主地应力方向通常与构造应力的合矢量方向一致构造运动所附加的应力是构造应力的主要组成部分 . 若用上覆压力来表示水平构造应力的大小,则有: 式中: ,为水平 x , y 方向的构造应力系数;为构造运动在水平 x , y 方向引起的构造应力。 , 三 主要成果认识 特低渗储层应力叠加原理 三 . 孔隙流体压力和温度变化产生的附加力 孔隙流体压力和温度变化产生的附加力可表示为: 三 主要成果认识 特低渗储层应力叠加原理 = 闭合压力, psi ; = 泊松比; = 垂深, feet ; = 上覆岩层的应力梯度, psi/ft ; = 孔隙压力梯度, psi/ft ; = 垂向 Biot ’ s 常数; = 水平 Biot ’ s 常数; = 补偿孔隙压力, psi ; = 水平应变; E = 杨氏模量, 106 psi ; = 水平构造应力。 三 主要成果认识 1 、基于一次精细描述基础上的油藏静态地质模型重新建立 2 、安塞油田平桥区长 61 段岩石力学研究 3 、建立安塞油田平桥区三维构造应力场模型 4 、天然裂缝定量预测 5 、人工裂缝预测 6 、矢量化裂缝三维空间展布模型建立 7 、一次精描与二次精描的衔接 8 、双孔介质条件下的油藏动态分析 9 、水淹层综合判别 10 、剩余油分布研究 11 、稳油控水对策研究 4 、天然裂缝定量预测 根据古地磁测定结果 , 坪桥区发育 EW 向、 EN 向、 SN 向、 NW 向 4 个方位的裂缝,而以 EW 、 NE 向裂缝最发育。人工裂缝受地应力场控制,为垂直裂缝,高度一般限制在油层的顶、底界之间,多为 8-26m ,平均缝长 122.1m ,延伸方向以 NE 方向为主,平均为 NE51.5° 。 坪桥区注水开发后根据动态反映油层微裂缝主体走向为 NE79° 。 岩芯、镜下薄片、地面露头观察及注水开发动态资料证实地层中存在天然微裂缝。多数为一条缝,少数为两条平行的直立缝,还有个别井为两条裂缝相交(夹角为 55° ~ 66° )或垂直的直立缝。从裂缝的闭合程度看,有开启缝和闭合缝两种,开启缝缝宽 0.3 ~ 1mm ,缝内一般为方解石或沥青质充填。缝高一般 8 ~ 60 cm ,部分井吸水指示曲线也反映出裂逢吸水特征。受地下天然地应力的影响,人工裂缝方位与地面裂缝走向基本一致。 三 主要成果认识 三 主要成果认识 1 、基于一次精细描述基础上的油藏静态地质模型重新建立 2 、安塞油田平桥区长 61 段岩石力学研究 3 、建立安塞油田平桥区三维构造应力场模型 4 、天然裂缝定量预测 5 、人工裂缝预测 6 、矢量化裂缝三维空间展布模型建立 7 、一次精描与二次精描的衔接 8 、双孔介质条件下的油藏动态分析 9 、水淹层综合判别 10 、剩余油分布研究 11 、稳油控水对策研究 4 、全缝长裂缝数值模拟 根据投产初期人工压裂实施工程中管柱起裂压力、加沙量、压裂液类型等预测人工裂缝的缝高、缝长和延伸方向。 1 )坪桥油田长 6 1 段低渗透油层人工裂缝成因研究 2 )人工裂缝类型及产状分析 3 )人工裂缝分布规律研究 4 )人工裂缝方位预测模型研究 三 主要成果认识 Biot 常数,砂岩段取为 0.6 ,泥岩段取为 0.4 实际施工参数(前置液、携砂液和驱替液用量等参数) 4 、全缝长裂缝数值模拟 三 主要成果认识 压裂结束后裂缝内支撑砂分布浓度 水力压裂裂缝宽度分布参数图 4 、全缝长裂缝数值模拟 三 主要成果认识 三 主要成果认识 1 、基于一次精细描述基础上的油藏静态地质模型重新建立 2 、安塞油田平桥区长 61 段岩石力学研究 3 、建立安塞油田平桥区三维构造应力场模型 4 、天然裂缝定量预测 5 、人工裂缝预测 6 、矢量化裂缝三维空间展布模型建立 7 、一次精描与二次精描的衔接 8 、双孔介质条件下的油藏动态分析 9 、水淹层综合判别 10 、剩余油分布研究 11 、稳油控水对策研究 三 主要成果认识 1 、基于一次精细描述基础上的油藏静态地质模型重新建立 2 、安塞油田平桥区长 61 段岩石力学研究 3 、建立安塞油田平桥区三维构造应力场模型 4 、天然裂缝定量预测 5 、人工裂缝预测 6 、矢量化裂缝三维空间展布模型建立 7 、一次精描与二次精描的衔接 8 、双孔介质条件下的油藏动态分析 9 、水淹层综合判别 10 、剩余油分布研究 11 、稳油控水对策研究 1 )修正一次描述中的静态地质模型 一次精细描述是开发早期对油藏地质的认识,随着开发进程的不断加深,地下地质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二次精细描述就是针对目前的动态中暴露的矛盾,重新建立地下认知体系。 2 )建立人工压裂裂缝模型 一次描述中一般不考虑储层改造压裂裂缝模型,实际中压裂裂缝控制着注水井组水驱方向、规模和油水井之间的矢量化关系,因此本次研究补充一次描述中压裂裂缝模型,使建立的裂缝模型更符合地下实际情况。 3 )在一次精细描述的基础上,建立符合井组动态水驱规律的双孔介质模型 本次研究是在前人一次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开发中水窜、水淹严重,双递减的问题,突出裂缝分布的定量化描述,特别是储层改造过程中的人工裂缝的定量描述,重新建立双孔介质模型,揭开现有注采井网条件下的水淹、水窜及注水见效差的真面目。 三 主要成果认识 7 、一次精描与二次精描的衔接 三 主要成果认识 1 、基于一次精细描述基础上的油藏静态地质模型重新建立 2 、安塞油田平桥区长 61 段岩石力学研究 3 、建立安塞油田平桥区三维构造应力场模型 4 、天然裂缝定量预测 5 、人工裂缝预测 6 、矢量化裂缝三维空间展布模型建立 7 、一次精描与二次精描的衔接 8 、双孔介质条件下的油藏动态分析 9 、水淹层综合判别 10 、剩余油分布研究 11 、稳油控水对策研究 (二)长 6 油藏 — 坪桥区 主要矛盾: 侧向油井见水,截至目前共出现见水井 96 口,见水比 37.2 %,见水方向极不规则。 坪桥区长 6 油藏水驱指数与存水率关系图 存在问题:老区裂缝侧向见水井逐年增多,油井见水方向极不规则,含水上升速度快,递减较大。 8 、双孔介质条件下的油藏动态分析 三 主要成果认识 研究区块 6 月份生产情况图 三 主要成果认识 8 、双孔介质条件下的油藏动态分析 1 )水井水窜、水驱方向判别 根据已建立的新的双孔介质模型,开展井组动态分析,确定水淹通道及水驱有效波及体积、平面波及范围。 2 )油井低产液 3 )低效井分析 4 )高含水井原因分析 8 、双孔介质条件下的油藏动态分析 三 主要成果认识 8 、双孔介质条件下的油藏动态分析 本区裂缝极其发育。从本次的 11 口测试井看,大部分井的井底具有裂缝特征。由于大量裂缝的存在,导致水驱规律及其复杂。水驱过程中,注入水主要沿渗流阻力极小的裂缝流动,从而在注采井组之间形成绕流,导致驱替效率低,水驱波及面积的形状不规则,呈条形或蛇形。这对提高水驱采收率极为不利。 研究区内的 5 口油井对其邻近注水井的注水均受效。除此之外,还要受到油裂缝贯穿的远处注水井的影响。由于部分裂缝长度大,沿裂缝线贯穿的井较多,而储层为低渗透储层,因此,对于裂缝线上或其附近注水井的注水状态必然受到其它注水井(或生产井)工作制度的影响。并且,水流方向和对应油井的水驱强度也随之发生变化。这也是部分油井不受效,而部分油井严重水淹的原因。 在坪 32-35 井与坪 32-37 井之间由高导流裂缝贯穿;在坪 28-33 井与坪 28-35 井之间也存在裂缝通道;而坪 31-34 与坪 31-35 、坪 31-36 井之间不存在裂缝带。 受裂缝展布的影响,裂缝带上各注水井分别注水时水流的优势方向不同。如坪 28-33 与坪 28-28-35 井之间存在一条高导流裂缝带,裂缝在坪 28-33 井的西侧的缝长较短,而在坪 28-35 井的东侧展布较长。因此,坪 28-33 井注水对坪 28-35 井影响较大,而相反,坪 28-35 井注水时,由于东侧较长裂缝的扩散作用,因此对坪 28-33 井的影响减弱。表现在干扰试井解释的时间滞后值相差甚远。这就意味着,由裂缝沟通的多口注水井,各井的状态和工作制度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其它注水井的注水动态。从而导致水驱规律发生变化。 水驱规律认识 三 主要成果认识 该区油井普遍压裂,水井采用挤活性水措施进行改造,该区水力压裂裂缝的类型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主方向延伸裂缝,指的是裂缝的延伸方向为 NE58~78 度。如 P34-23 , P34-25 , P34-27 井等。 第二类是侧方向延伸裂缝,裂缝方向由于该井处地层最小主应力方向的影响,延伸方向与主方向夹角较大。如 P33-28 , P33-30,P35-25 井等。 通过研究认为本区不存在水力压裂裂缝压窜进而联通长 4+5 层和长 6 井的情况。原因如下: 研究区裂缝参数特征 1. 影响水力压裂压裂裂缝高度的主要参数是杨氏模量,岩石的杨氏模量越大,越不容易被压开,由 32-005 井的 X-mac 测井解释数据可以看出,长 4+5 层的样式模量范围在 6.1~6.73 ,而长 6 的样式模量值分布在 5.75 左右,因此裂缝会主要在长 6 层水平方向上延伸,在垂直方向延伸的可能性不大。 8 、双孔介质条件下的油藏动态分析 三 主要成果认识 裂缝方向沿主方向延伸的井的名单如下,这些经的裂缝方向在 58~78 度之间。 裂缝方向沿侧方向延伸的井的名单如下,这些经的裂缝方向变化较大,主要受井所在位置的最小主应力的方向决定。 8 、双孔介质条件下的油藏动态分析 三 主要成果认识 三 主要成果认识 1 、基于一次精细描述基础上的油藏静态地质模型重新建立 2 、安塞油田平桥区长 61 段岩石力学研究 3 、建立安塞油田平桥区三维构造应力场模型 4 、天然裂缝定量预测 5 、人工裂缝预测 6 、矢量化裂缝三维空间展布模型建立 7 、一次精描与二次精描的衔接 8 、双孔介质条件下的油藏动态分析 9 、水淹层综合判别 10 、剩余油分布研究 11 、稳油控水对策研究 1 )根据已建立的应力场大小、方向,判别水井水驱方向 2 )根据已建立的双孔介质模型判别水井水驱方向 3 )根据最大有效力矩原理,坪桥区块存在两组剪切应力,一个为北东 60° 方向,为最大主应力方向,另一组为北西 350° 方向为最小主应力方向。沿两组主应力方向水淹、水窜,高含水井较多。据此,在理论模式指导下,开展水驱方向分析。 4 )水井水驱方向及油井来水方向综合判别,编制平面水驱方向展布图。 9 、水淹层综合判别 三 主要成果认识 三 主要成果认识 1 、基于一次精细描述基础上的油藏静态地质模型重新建立 2 、安塞油田平桥区长 61 段岩石力学研究 3 、建立安塞油田平桥区三维构造应力场模型 4 、天然裂缝定量预测 5 、人工裂缝预测 6 、矢量化裂缝三维空间展布模型建立 7 、一次精描与二次精描的衔接 8 、双孔介质条件下的油藏动态分析 9 、水淹层综合判别 10 、剩余油分布研究 11 、稳油控水对策研究 对目前生产的采油井的生产数据进行了统计,目前油井单井产液的含水率如下: 当前油井产液含水率统计表 三 主要成果认识 10 、剩余油分布研究 油层分布及有效厚度评价 油层厚度变化较大,平均钻遇厚度按由厚到薄层位依次是:长 6 1 1-2 、 6 1 1-3 、 4+5 2 2 、 6 1 2 、 4+5 2 1 、 6 1 1-1 主要含油层系为三叠系延长组长 4+5 和长 6 油层,其中长 4+5 分为长 4+521 和长 4+522 ;长 61 分为长 61 1 、长 61 2 两个层,而长 61 1 又细分为长 61 1-1 、长 61 1-2 、长 61 1-3 三个小层。 三 主要成果认识 10 、剩余油分布研究 三 主要成果认识 1 、基于一次精细描述基础上的油藏静态地质模型重新建立 2 、安塞油田平桥区长 61 段岩石力学研究 3 、建立安塞油田平桥区三维构造应力场模型 4 、天然裂缝定量预测 5 、人工裂缝预测 6 、矢量化裂缝三维空间展布模型建立 7 、一次精描与二次精描的衔接 8 、双孔介质条件下的油藏动态分析 9 、水淹层综合判别 10 、剩余油分布研究 11 、稳油控水对策研究 三 主要成果认识 1 )堵水: 7 口井 2 )调剖: 4 口井 3 )补层: 5 口井 4 )压裂: 14 口井 5 )加密: 5 口井 11 、稳油控水对策研究 一 项目概况及投入的工作量 二 创新点 三 主要成果认识 四 结论与建议 汇报提纲 四 结论与建议 针对安塞油田坪桥区长 611 层注水开发过程中水窜、水淹严重,局部受效差,方向性、规律性不明显的问题,进行剖析,认为主要根结在于压裂后产生的裂缝展布不清楚。 目前国内外对压裂缝的预测仅限于半缝长的认识,不能完全认识地下裂缝的展布,满足不了开发调整和动态分析对地质认识的需求。 本项目从裂缝产生的机理上研究入手,开展安塞油田坪桥区长 61 段岩石力学研究,建立储层参数三维地质模型,根据投产初期人工压裂实施工程中管柱起裂压力、排量、加砂量、压裂液类型及油层厚度、射孔层段、储层展布方向及储层非均质性变化建立人工裂缝目前在各个井组上的延伸方向、延伸长短和裂缝高度的定量化模型。指导后期措施方案实施,控制高含水井、扩到有效波及体积,提高低产液、低效井的动用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最终提出低渗透油田矢量化采油新理念,形成一套适合安塞油田坪桥区低产井分类别综合治理方法理论和现场实施配套技术。 1 、结论 四 结论与建议 通过该项目的研究,取得以下几点认识: 1. 一般的压裂施工不考虑储层改造压裂裂缝模型,而实际中压裂裂缝控制着注水井组水驱方向、规模和油水井之间的矢量化关系,因此本次研究补充了压裂裂缝模型,使建立的裂缝模型更符合地下实际情况。 2. 本次研究是在前人对油藏所做描述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开发中水窜、水淹严重,双递减的问题,突出储层改造过程中的人工裂缝的定量描述,重新建立双孔介质模型,对揭开现有注采井网条件下的水淹、水窜及注水见效差的真面目具有重要意义 . 3. 油田开发过程中,水力压裂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实际生产中 . 因此深入了解和认识水力压裂裂缝的几何形态及方位,对于确定井网、井距,制定油气田开发策略以及提高油气田采收率至关重要。 2 、几点认识 四 结论与建议 油田开发中后期,尤其是超低渗透油藏,地下地质状态和油气水分布与开发初期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二次精细油藏描述的概念、内涵、外延就明显与一次精细油藏描述不同,相应地理论、技术、方法也就不同。引入二次开发的理念,在一次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超低渗透储层地下认知体系,形成了针对此类油藏的二次精细油藏描述理论、技术及方法体系。 根据长庆油田地质特征及开发特点,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次研究对超低渗透油田二次精细油藏描述的几点看法简述如下。 1. 在一次精细描述地层、砂体、构造模型的基础上加上应力场模型,重新建立油藏三维工程地质模型; 2. 在一次精细描述储层物性建模的基础上,加上裂缝三维模型,建立双孔介质模型; 3 、对超低渗透油田二次精细油藏描述的几点看法 四 结论与建议 3. 无限导流状态下的水淹椭球体空间展布始终是超低渗透油藏二次精细描述的核心; 4. 二次精细油藏描述的任务是修正一次描述中的静态地质模型。一次精细描述是开发早期对油藏地质的认识,随着开发进程的不断加深,地下地质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二次精细描述就是针对目前的动态中暴露的矛盾,重新建立地下认知体系。 5. 建立人工压裂裂缝模型。一次描述中一般不考虑储层改造压裂裂缝模型,实际中压裂裂缝控制着注水井组水驱方向、规模和油水井之间的矢量化关系,因此本次研究补充一次描述中压裂裂缝模型,使建立的裂缝模型更符合地下实际情况。 6. 在一次精细描述的基础上,建立符合井组动态水驱规律的双孔介质模型 3 、对超低渗透油田二次精细油藏描述的几点看法 四 结论与建议 本次研究是在前人一次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开发中水窜、水淹严重,双递减的问题,突出裂缝分布的定量化描述,特别是储层改造过程中的人工裂缝的定量描述,重新建立双孔介质模型,揭开现有注采井网条件下的水淹、水窜及注水见效差的真面目。 结束语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