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建筑学城市道路交通专题一基本知识资料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东南大学建筑学城市道路交通专题一基本知识资料

参考书目: 文国玮,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徐循初 主编,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上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 2007 城市道路与交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1 目的: 了解与熟悉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熟悉交通规划的基本程序与方法、掌握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的基本理论。 城市功能:居住、工作、 交通、 游憩 城市规划:既是 专项规划 ,又是城市规划的 有机组成部分 。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 基本构架: 根据教学要求和城市规划专业的特点,采用专题系统结构。 城市道路与交通基本知识专题 国内外城市道路交通的历史发展专题 城市对外交通专题 城市交通规划专题 公共交通专题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专题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与城市规划的关系专题 城市慢性交通系统专题 城市道路设计专题 道路景观设计专题 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专题 城市道路与交通基本知识 一、相关概念 1 、交通: 广义( communication ): 人员、物品、信息的流动,这种流动有确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一定的空间进行。 狭义( transportation ): 是指人和物的流动,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包括航空、水运、铁路、道路、管道等交通方式。 本次课程以狭义的交通为主。 一、相关概念 2 、城市综合交通 : “ 大交通 ” 是指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它涵盖了道路交通、轨道交通、水上交通、空中交通和管道交通五大方式 “ 小交通 ” 只是指道路交通系统,道路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的最基本组成部分 : 道路交通系统依附于道路网络,是反映城市格局、面貌和活力的窗口。 城市道路与交通基本知识 一、相关概念 3 、城市道路: 是城市交通的主要设施,是行人和车辆移动的平台,城市道路空间是 城市基本空间环境 的主要构成要素。 功能: 交通功能: 连接城市各组成部分的重要通道。 骨架功能: 生产、生活的动脉,组织城市布局的骨架。 空间功能: 城市公共空间(开敞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排绿化、市政管线布置的主要空间。 城市道路与交通基本知识 一、相关概念 3 、城市道路: 是城市交通的主要设施,是行人和车辆移动的平台,城市道路空间是 城市基本空间环境 的主要构成要素。 用地: 城市用地的组成部分 城市用地分为 10 大类、 46 中类、 73 小类 与道路相关的有两类: 对外交通用地( T ) 和 道路广场用地( S ) 道路广场用地一般在占城市总用地的 8 ~ 15 %左右,人均 7 ~ 15 平方米。 居住用地 (R) Residential 公共设施用地 (C) Commercial & Public Facilities 工业用地 (M) Manufacturing, Industrial 仓储用地 (W) Warehouse 对外交通用地 (T) Transportation 道路广场用地 (S) Road, Street and Square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U) Municipal Utilities 绿地 (G) Green Space 特殊用地 (D) Specially Designated 水域和其它用地 (E) Water Area & Others 城市道路与交通基本知识 类别代号 类别名称 范 围 T 对外交通用地 铁路、公路、管道运输、港口和机场等城市对外交通运输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 T1 铁路用地 铁路站场和线路等用地 T2 公路用地 高速公路和一、二、三级公路线路及长途客运站等用地。不包括村镇公路用地,该用地应归入水域和其他用地 (E) T3 管道运输用地 运输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地面管道运输用地 T4 港口用地 海港和河港的陆域部分,包括码头作业区、辅助生产区和客运站等用地 T5 机场用地 民用及军民合用的机场用地,包括飞行区、航站区等用地。不包括净空控制范围用地 类别代号 类别名称 范 围 S 道路广场用地 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道路、广场和停车场等用地 S1 道路用地 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用地,包括其交叉路口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工业用地等内部的道路用地 S2 广场用地 公共活动广场用地。不包括单位内的广场用地 S3 社会停车场库用地 公共使用的停车场和停车库用地。不包括其他各类用地配建的停车场库用地 城市道路与交通基本知识 一、相关概念 3 、城市道路: 是城市交通的主要设施,是行人和车辆移动的平台,城市道路空间是 城市基本空间环境 的主要构成要素。 景观: 宏观景观 飞机、火车、高速路: 城市轮廓、大致面貌 中观景观 干道:建筑群体印象、风格 微观景观 步行:城市细节 城市道路与交通基本知识 一、相关概念 4 、 城市交通系统的要素 人和物的流动(交通需求) 人流、物流,包括无形的流动,是城市活动的体现。 交通设施(交通供给) 运载工具 ( 包含汽车、火车、船舶等 ) ,运路(道路或轨道等),站场( terminal 、车站、停车场等)。 经营管理系统(联系需求与供给) 组织交通供给服务、经营管理交通设施和运营系统的系统 交通空间 是发生交通服务行为的空间,包含交通设施周围的空间。道路空间、交通站场空间。 城市道路与交通基本知识 一、相关概念 5 、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要素 用户交通行为 (需求) 人的出行、货物的运输 城市道路网络(空间供给) 交通行为的载体,道路空间、站场。 道路交通管理系统 (联系) 交通行为的管理与控制。 城市道路与交通基本知识 二、城市交通流理论 交通流: 道路上通行的车流和人流通称为交通流。交通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道路上,二是在通行中。 城市道路与交通基本知识 涉及到的两个概念:交通和运输 交通 ―― 车流的运动,具有速度、交通量两个基本参量。 运输 ―― 人和物的移动,具有时间和成本两个参量,表现为人流的可达性和物品流动的经济性。 二、城市交通流理论 1 、城市交通的基本因素 -- 用地、人、车、路 城市用地 是产生交通、吸引交通的 “ 源 ” 和 “ 泽 ” 。 确定不同性质的城市用地产生和吸引交通的数量的指标称为交通生成指标,不同性质的用地应该有相应的交通生成指标。 交通生成指标的用地相关因素有 : 城市用地性质、面积、居住人口密度、就业人口密度 ( 就业岗位密度 ) 。 城市道路与交通基本知识 1 、城市交通的基本因素 出行目的 : 包括上下班出行 ( 含上学放学 ) 、生活出行 ( 购物、游憩、社交 ) 、公务出行三大类 人 出行方式 : 平均出行距离 : 居民平均每次出行的距离。也可用平均出行时间和最大出行时间来表示。 日平均出行次数 : 每日人均出行次数 二、城市交通流理论 城市道路与交通基本知识 1 、城市交通的基本因素 机动车和自行车是构成城市道路交通的主要内容。 无论是对机动车或自行车都需研究以下因素 : 车辆 ( 可折算成标准车 ) 的保有量、出行率、空驶率、平均出行距离 ( 平均运距 ) ;车流速度、密度、流量。 车 二、城市交通流理论 城市道路与交通基本知识 机动车可以归纳为几种“设计车辆”,以便根据设计车辆的外廓尺寸、载重量、运行特性等特征作为道路设计的依据。 1 )小型汽车: 包括小汽车、三轮摩托车、轻型越野车和 2.5 吨以下的客货运汽车。 2 )普通汽车: 包括单节式公共汽车、无轨电车与载重汽车。 3 )铰链车: 包括铰链式公共汽车、电车、拖车和半拖挂式载重汽车等。 1 、城市交通的基本因素 机动车和自行车是构成城市道路交通的主要内容。 无论是对机动车或自行车都需研究以下因素 : 车辆 ( 可折算成标准车 ) 的保有量、出行率、空驶率、平均出行距离 ( 平均运距 ) ;车流速度、密度、流量。 车 二、城市交通流理论 城市道路与交通基本知识 机动车的特征: 阻力: 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惯性阻力 爬坡能力: 与道路的坡度设置有关,纵坡大小、长度。 通过性: 最高车速、加速时间。 制动性: 与车速、车重、汽车性能有关。 稳定性: 行驶稳定性、平顺性、操纵稳定性。 汽车在在城市道路上的行驶特征 交叉口的通过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道路网的通畅程度,在道路交通中,交叉口往往是交通的瓶颈。 连续流 一般出现在无平面交叉口的城市道路上。车辆在道路上的分布是随机的、离散的。受车流密度的制约,决定其服务水平。 间断流 一般出现在有平面交叉口的城市道路上。在两个方向车流量都很大的情况下,交叉口通过信号灯管理交通,道路网上各个流向的车流被切成一段段,间断式的行驶。 二、城市交通流理论 城市道路与交通基本知识 1 、城市交通的基本因素 车 绿波交通 最理想的是纵横两个方向的车流错时通过交叉口,这是道路上的车流大都能在绿灯中通过,而不必等待。 1 、城市交通的基本因素 路 道路是容纳城市交通的主要设施,包括 路段 和 交叉口 两个部分。 城市道路各路段和各交叉口的规划交通量必须考虑该路段和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 容量 ) ,并与之相适应,一般都应留有一定的发展余地。 二、城市交通流理论 城市道路与交通基本知识 2 、机动车交通 机动车流速度、流量和密度的关系 机动车交通是城市道路交通的主体。国外城市的机动车交通大多为小汽车,车种较单一,交通流较简单。我国城市的机动车种类较复杂,车速差异大,交通流比国外城市复杂的多。为了简化交通流,一般将各种车型的车辆换算成一定车型的标准车(小汽车)。 描述道路上车流的三项参数 : 速度 (V) 、流量 (Q) 和密度 (D) 。 车流速度 一般指车辆的空间平均行驶速度 Vs ,达到自由状态时的速度称为自由车速 Vf 。 车流量 即指道路上的服务流量 Q( 或称交通量 ) ,其最大值为道路容量 C 。 车流密度 指道路单位长度上的车量数, D=Q/Vs 。拥塞时的车流密度称为拥塞密度 Dj 。 二、城市交通流理论 城市道路与交通基本知识 2 、机动车交通 机动车道路流量 机动车道路通行能力 车辆因素: 车辆长度、安全距离、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反应时间、路面摩擦系数、道路坡度、制动系数、行车速度等; 路段因素: 交叉口通行能力、过街行人的影响等综合因素。 停车视距 二、城市交通流理论 城市道路与交通基本知识 2 、机动车交通 机动车道路流量 服务水平与服务流量 道路容量 C(capacity) : 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车道或车行道某一断面的单向或双向最多的车辆数(相当于通行能力)。 服务流量 Q(service volume) : 在一定的服务水平的行车条件下,单位时间通过一条车道某一断面的最多的车辆数。 服务水平 (就是道路提供给司机的车流通行条件,用以区别不同的车流状态)。 美国等国家就把服务水平分为六级, A 级到 F 级,车流从通畅到阻塞。 一般来说,城市道路一条车道的理论通行能力是 1800 辆 / 小时,实际平均通行能力为 500 ~ 1000 辆小汽车。靠近中线的车道,通行能力最大,右侧同向车道通行能力将有所折减,最右侧车道的通行能力最小。 二、城市交通流理论 城市道路与交通基本知识 3 、自行车交通 特点 机动灵活、准点方便、速度可调、节能、无污染、费用少。但使用自行车,平均每人占用的道路面积比使用公共交通多 10 倍。而且,自行车只宜于作为近距离的交通工具。 速度 受多种因素影响,一般在 10 ~ 18km/h 。自行车道的设计车速 18 ~ 20km/h ,考虑自行车活动范围时常选用 10 ~ 15km/h 。 二、城市交通流理论 城市道路与交通基本知识 自行车的行驶特征 摇摆性,成群性、单行性、多变性 3 、自行车交通 车道宽度与通行能力 自行车宽度一般 0.5m 左右,自行车带宽 1m ,一条自行车道的宽度为 1.5m ,两条为 2.5m ,然后每增加一条增加 1m 宽度。 一般国内一条自行车道的通行能力为 800 ~ 1000 辆(经验值)。 道路服务水平及行驶状态 与机动车类似。服务水平分为 优、 良、 中、 差 四级。 速度: >15 11-14 6-10 <6 km/h 车均占地面积: 10-12 6-8 4.5-6 <4.5 m2 二、城市交通流理论 城市道路与交通基本知识 4 、步行交通 人与人的间隔 接触距离: 间距 <0.5m ,人均占地面积 <0.3 平方米。身体一部分接触。 一个步行者所占地带(一个步行带)的宽度,一般 0.75m ,在火车站和大型商店附近及全市干道上则需要 0.9m 。 个体距离: 间距 0.5 ~ 1.2m ,人均占地面积 0.3 ~ 1.2 平方米。可握手,有体味。 社交距离: 间距 1.2 ~ 3.7m ,人均占地面积 1.2 ~ 10 平方米。保持礼貌的距离。 公众距离: 间距 >3.7m ,人均占地面积 >10 平方米。遇到危险容易避开。 二、城市交通流理论 城市道路与交通基本知识 4 、步行交通 二、城市交通流理论 城市道路与交通基本知识 步行人流特征: 随机性: 单个行人随机性更强,成群人群速度会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通过能力、前面人的速度有关。 投机性: 无红绿灯时,择机而过。有红绿灯时,根据时间长短会有闯灯的情况发生,如红灯时间太长、有人率先闯红灯等情况。行人喜欢走捷径,据调查,为走横道线而绕行 20 米以上,则超越了很多人的心理接受范围。地道和天桥在一定条件下人们愿意使用,但要与使用地面横道的时间差不多,若超过,则使用的人会逐步减少。地道与天桥,人们更愿意使用天桥。 4 、步行交通 步行流量、速度、密度和人均步行面积的关系 二、城市交通流理论 城市道路与交通基本知识 4 、步行交通 服务水平 步行交通的服务水平也可分为六级, A 级到 F 级,人流从通畅到阻塞。 二、城市交通流理论 城市道路与交通基本知识 4 、步行交通 步行环境通行能力 二、城市交通流理论 城市道路与交通基本知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