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10-24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肥东县桥头集镇佛山路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肥东县桥头集镇佛山路建设工程(石长路~龙泉古寺)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肥东县桥头集镇佛山路施工图设计说明书-1-设计院肥东县桥头集镇佛山路建设工程(石长路~龙泉古寺)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和采用的规范、标准1)“建设工程设计合同”2)平、纵、横绘资料3)肥东县桥头集镇总体规划(2008-2020)4)肥东县桥头集镇佛山路地质勘查报告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8)《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F10—2006)9)《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10)《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1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1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13)《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14)《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15)《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019-98)16)《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17)《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18)《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2设计概要2.1工程范围、工程规模桥头集镇处于中纬度地带,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5℃~16℃之间,极端最低气温-20.6℃,极端最高气温38℃以上。年平均降水量在900~1000毫米之间。桥头集镇位于肥东县境东南部边缘的双山脚下,淮南铁路线上,距县城16.5公里。东与巢湖市接壤,北连西山驿镇,西连撮镇镇,南接复兴乡。镇区扼双山之口,三面环山,是合肥东部门户。佛山路位于肥东县桥头集镇的北部。本次设计佛山路,南起石长路,向北东转至龙泉古寺,全长约为1135.729米,且在道路K0+558.035处新建一条小路通往规划中的停车场。道路全线为改扩建道路,地势高差较大,沿线多为山岭、沟塘、农田及荒地等。根据前期向建设方汇报结果,确定该路的道路红线宽为10米,道路断面形式为:机动车道3.5米×2+土路肩1.5米×2=10米。2.2平纵线形设计技术要点根据前期向建设方汇报结果,本次设计佛山路,南起石长路,向北东转至龙泉古寺,全长约为1135.729米,且在道路K0+558.035处新建一条小路通往规划中的停车场。-1-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n肥东县桥头集镇佛山路建设工程(石长路~龙泉古寺)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2.2.1平面设计根据肥东县桥头集镇总体规划(2008-2020)的要求,佛山路为通往龙泉古寺的景观道路,在道路K0+33.114处设置一处景观牌坊,道路基本呈南北、东西走向。道路全线选线时考虑该景点景观特点,避让原道路两侧的古树,本着少征地为原则,充分利用原道路线形。设计起点为桥头集镇X026的石长路,桩号为K0+000,设计终点龙泉古寺,桩号为K1+135.729。2.2.2纵断面设计佛山路为景观道路,设计时速为20Km/h。纵断面设计主要依据景观道路设计规范标准。纵断面设计避免道路线形完全随地形起伏不定而琐碎不堪,并与平面线形相协调。纵断面设计标高:以道路中心线为纵断面设计点。本次设计按设计时速为20km/h标准设计,并尽可能采用高值。纵断面设计在依据设计规范的前提下,其设计纵向控制因素主要有:è衔接现有道路石长路及终点龙泉古寺高程;è结合道路两侧地形;è满足排水要求;è考虑道路的纵坡线形景观。根据地质报告,全线考虑平均清表厚度1.37米,暂定清淤泥1.5米。清表后:总填方:74601.73立方米,总挖方:3700.31立方米;少土:70901.42立方米;与现状道路衔接处高程以及位置为根据测量资料得出,施工前应校核其高程及平面位置,如与设计不符,及时通知设计单位调整。2.3设计横断面及地面排水的配合关系佛山路道路红线宽为10米,设计时速20km/h,考虑到道路地势,为利于道路排水,在设有道路横坡的情况下,土路肩两侧各设置矩形边沟及梯形边沟以利于道路纵向排水。根据前期汇报结果并经建设及规划确认,佛山路路幅为:机动车道3.5米×2+土路肩1.5米×2=10米。车行道横坡为2.0%,土路肩横坡为4.0%。2.4路基、路面、挡墙及涵洞等工程设计2.4.1路基设计及边沟、边坡特殊设计路基设计原则u路基必须密实、均匀、稳定。u路槽底面土基设计回弹模量值宜大于或等于40Mpa。u路基设计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材料与工业废料。u对特殊地质、水文条件的路基,应结合当地经验按有关规范设计。本工程路基防护设计与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相结合,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设计原则,综合考虑安全、美观、经济、实用和沿线地质水文条件等因素,保证边坡防护安全。同时配合道路的景观设计,沿线道路不设挡土墙,均为植草边坡防护,填方边坡1:1.5,挖方边坡均为1:1.25。根据安徽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地质报告本项目土层情况具体如下:①层素填土(Q4ml):灰黄、灰褐等杂色,松散~稍密,稍湿~湿,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层厚0.80~3.60m。该层在场地内,分布普遍,仅8号孔缺失。②层粘土(Q4al):灰褐、黄褐色,硬塑状态,含铁锰质结核,层顶埋深0.80~3.6m,层厚1.2~5.4m,层顶高程53.51~79.23。该层在1、5、6、8、12、17、17-1、19-1、21-1、22、26号孔揭露。③层全风化片麻岩:灰黄、灰褐色,中密状态,风化成细砂状,层顶埋深1.2~6.2m,层顶高程53.51~91.70m,层厚0.7~3.4m。该层1、2、3、4、5、6、7、9、10号孔揭露。④层强风片麻岩:灰褐红色,密实状,风化成细砂状,局部夹有原岩碎片,层顶埋深0.8~5.2m,层顶高程50.61~94.49m-1-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n肥东县桥头集镇佛山路建设工程(石长路~龙泉古寺)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该层1、2、5、6、7、9、10、11、12、13、14号孔揭露。⑤层中风片麻岩:灰黄、灰褐色,片麻构造,8号孔位置此层裸露,1、2、3、4、5号孔未揭露到该层,最大揭露厚度4m,该层未揭穿。水文地质条件勘察场地地下水主要为①层素填土中赋存的上层滞,勘察期间水量小,无统一地下水位,受大气降水影响较大,勘察期间稳定地下水位埋深0.8~1.60m。地下水变化幅度受大气降水影响较大,约1.0~1.5m。根据地质勘查资料,本次设计全线清除①耕植土,全线平均清表厚度约为1.37米,清表量约为:51515.159立方米,清表后,道路路基处理分为以下几种情况:a、一般路段:1.行车道部分:对于填方<40cm及挖方段。清表后,行车道部分反挖至路床顶下40cm,再用6%石灰改良土换填至路床顶;该段处理范围为:K0+280~K0+580、K0+760~K1+080,总长620米。对于填方>40cm段,清表后,行车道部分用素土回填至路床顶下40cm,再用6%石灰土换填至路床顶;该段处理范围为:K0+000~K0+280、K0+580~K0+760、K1+080~K1+136,总长516米。2、土路肩部分:边坡路基亦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压实度不低于90%。b、沟塘路段:道路沿线沟塘清除流质淤泥和腐殖质等有机物后,将沟塘堤坝挖成坡度不小于1:2.5,2米宽的台阶,沟底铺设20cm级配碎石,其上再同沟塘所在路段处理方式处理。沟塘段清淤深度暂定为1.5米,施工时清淤应清除至原状土。该段处理范围:桩号面积K0+355.523~K0+425.32301.235K1+100~K1+135.730394.23全线施工时所有植被、荒草等均应予以推掉后方可进行路基开挖或施工。为方便道路两侧土地的开发,道路两侧不设置挡土墙,道路边坡防护采用植草防护,浸水临塘处暂定按浸水临塘护坡处理(详见边坡防护设计图),但为了以后两侧土地的开发,施工前应由建设方确定是否按护坡实施。2.4.2路面结构设计近年来由于大量优质进口沥青、优质改性沥青和高耐磨沥青混合料的广泛使用,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抗滑性能、以及使用的耐久性能得到很大改善。它抗滑性能好、噪音小、施工及养护维修周期短,道路平整度较好等多方面优势也得到充分发挥。故从投资效益和适应性两方面出发,根据前期汇报结果并经建设方确认,本工程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Ø机动车道(包含交叉口)路面结构:(含停车场小路)4cmAC-13(C)细粒式沥青混凝土SBS(I-D)(压实度≥实验室标准密度的96%)8cmAC-25(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压实度≥实验室标准密度的96%)乳化沥青透层(PC-2),粘层,铺玻璃纤维土工格栅,阳离子乳化沥青BC-1下封层,粘层36cm3%-5.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压实度98%,其7天设计抗压强度4.0~4.5MPa)20cm10%石灰土(厂拌)底基层(压实度≥97%,其7天设计抗压强度≥0.8MPa)路基夯实(重型压实度≥95%)(设计抗压回弹模量≥40MPa)结构层总厚为68厘米。注:1.为改善机动车道沥青的抗车辙、防反射裂缝等性能,在新建机动车道下面层掺入抗车辙剂,掺入量为沥青混合料的0.5%(重量比)。抗车辙剂技术参数如下:内容单位参数备注密度g/cm21.0309-1-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n肥东县桥头集镇佛山路建设工程(石长路~龙泉古寺)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因检测部分内容时需将产品形成试件,故不同检测单位检测结果可能会存在相对偏差,此属正常现象。拉伸强度Mpa25.4拉伸断裂伸长率%8拉伸弹性模量Gpa1.37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KJ/m22.9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KJ/m22.22熔体流动速率(190℃,5kg)g/10min64熔融峰温1℃128熔融峰温2℃1622.沿线交口范围结构同机动车道结构,沿线两侧道口结构同机动车道结构,道口顺接段采用4cmAC-13(C)细粒式沥青混凝土+8cmAC-25(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20cm3%-5.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3.水泥稳定集料的水泥剂量应根据选用材料实验确定,一般取4.5%,当达不到强度要求时应调整级配,水泥的最大剂量不应超过6%。在沥青路面中,为防止路面反射裂纹,增加其结构整体性;提高沥青面层的强度,在沥青底层、基层之间铺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在两层沥青之间以及构造物与新铺沥青混合料的侧面喷洒黏层油,用乳化沥青(PC-3),用量0.3~0.6L/m2。2.4.3挡墙及涵洞采用通用图或特殊设计本次设计没有挡墙设计及其他特殊设计,涵洞具体详见涵洞设计标准图纸(路施-22)。在通往规划停车场小路起点处及交叉道路处设置线外涵,具体见线外涵设计图纸(路施-14)。2.4.4排水工程设计详见排水工程设计图纸(路施-12、13)。桩号边沟类型K0+000-K0+400(左侧)、K0+000-K0+490(右侧)、K0+700-K1+135.729(右侧)梯形边沟K0+400-K1+135.729(左侧)矩形边沟2.4.5交通工程设施设计详见交通工程设计图纸。2.4.6环境工程设计1、设计原则(1)严格执行我国的“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治理”的环境保护方针。(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道路设计应体现对人的关怀,适当位置应有环保设施,环保设施应方便行人使用。2、环境保护设计本工程环保设计应着重从道路视觉环境、工程建设对周围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影响、对环境的污染、污染控制的对策措施、道路绿化等方面进行环境保护设计。本工程的环保设计应重点考虑以下问题:(1)工程建设对沿线农田水利设施与水土保持的影响,包括施工期间开挖与填筑路基对自然植被覆盖的影响;施工引起水文地质变化对农作物和对生态环境分割所带来的影响。(2)道路建设的取、弃土场的水土保持和绿化等方案设计。(3)路基设计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如采用石灰土等,结合工程地质条件,作好环境保护设计。(4)合理有效的进行环境保护和景观设计,使道路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减少对自然景观的破坏。-1-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n肥东县桥头集镇佛山路建设工程(石长路~龙泉古寺)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2.5施工注意事项2.5.1施工前期准备工作佛山路已完成测量、定线等前期准备工作。此外还应保护好测量定桩等标志,如遇有文物古迹则应加以保护。2.5.2管线升降、挪移、加固、予埋与其它市政管线的协调配合无管线的升降、挪移与加固。但应与甲方、各设计单位一道做好各管线的协调配合及予埋,如:电力、供水及电信等管线。2.5.3新技术、新材料等的施工方法及特殊路段或构造物的做法和要求佛山路设计施工均采用成熟工艺和方法,其施工已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2.5.4施工时对重要或有危险性的现状地下管线应注意的事项现有资料没有反映佛山路有重要或有危险性的现状地下管线,如施工中发现有,要及时与甲方和设计单位联系,以便于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2.5.5设计与施工技术要求1、路基道路路基采用黄土及改良土填筑,一般路基段填方路基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路基填土不得使用淤泥、沼泽土、冻土、有机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树根和含有腐朽物的土。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的粘性土用于填方路基时,应采取技术措施使其达到以上规定。对沿线的农田、沟塘,需进行处理后,方可进行路基施工。原地面横坡度不陡于1:5时,基底应清除草皮;横坡度陡于1:5时,原地面应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m,不陡于1:2.5。含水量超过规定的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基填料。对于软土地基处,应严格满足设计要求。路堤基底为耕地或松土,必须清除树根、杂草。应先压实再填筑。路基穿过水塘和水稻田地段时,应抽干积水,清除淤泥和腐植土,清淤后,应先压实基底方可填筑,且压实度应符合规范要求。管、涵顶面填土厚度,必须大于50cm方能上压路机。桥涵、管道沟槽、检查井、雨水口周围的换填土应在对称的两侧或四周同时均匀分层换填压(夯)实。填土材料宜采用砂砾等透水性材料或石灰土。机动车车行道下的管、涵、雨水支管等结构物的埋深较浅,换填土压实度达不到规定的数值时,可掺灰处理。路基压实度按重型压实标准,压实度和路基最小强度要求为:路基压实度标准及填料强度项目分类路面底以下深度(m)填料最小强度(CBR)(%)路基压实度(%)填方路基0~0.36≥950.3~0.84≥95零填及挖方路基0~0.36≥950.3~0.84≥95注:表列压实度系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中重型击试验求得最大干密度的压实度。路堤压实度标准及填料强度项目分类路面底以下深度(m)填料最小强度(CBR)(%)路基压实度(%)上路堤0.8~1.503≥93下路堤1.50以下2≥90注:表列压实度系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中重型击试验求得最大干密度的压实度。填方高度小于80厘米及不填不挖路段原地面以下0~30厘米范围内,土的压实度不应低于表列挖方要求。表列深度范围均由路槽底算起,路槽底面土基回弹模量值宜大于或等于40MPa,土路槽(路床)不得翻浆、软弹、起皮、波浪和积水等。2、道路基层、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应采用厂拌法集中拌合,机械摊铺。-1-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n肥东县桥头集镇佛山路建设工程(石长路~龙泉古寺)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石灰土底基层应用12T以上压路机碾压,用12-15T压路机时,每层压实度厚度不大于15cm,用18-20T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碾压时,每层压实度厚度不大于20cm,严禁用薄层贴补法找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上层铺筑前,应在下层顶面撒水泥浆以利于结合。水泥稳定碎石中的碎石应符合规定级配。31.519.09.54.752.360.60.07510068-8638-5822-3216-288-150-3水泥可用32.5普通硅酸盐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石灰土底基层7天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及其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均应不小于下表之规定。机动车道压实度(%)7d抗压强度(Mpa)水泥稳定碎石984.0~4.5石灰土970.8石灰土宜采用稳定土拌合机拌合(厂拌)。石灰土技术指标应符合规范规定,具体如下:(1)土的有机物含量小于10%,硫酸盐含量小于0.8%,土中不得含有树根杂草等物。(2)凡是塑性指数大于4的砂性土,粘性土塑性指数为15~20,易于粉碎及拌和,并便于碾压。(3)石灰宜用1~3级生石灰,氧化钙、氧化铝的含量小于65%的石灰不宜采用。(4)石灰土底基层宜在春末和气温较高的季节施工,施工期的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5)石灰土采用集中厂拌施工,其颗粒不得大于50mm,消石灰过筛的颗粒不得大于5mm。(6)石灰土底基层不能在低温季节施工,并不能在水文不良地段采用。基层和底基层必须保湿养生,一般基层与底基层养生期应大于7天,基层未铺封层,严禁一切机动车通行(施工车辆除外)。3、沥青路面施工道路沥青采用符合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AH-70),其技术指标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的有关规定,各项指标的实验应按有关实验规程执行,采用成品沥青在使用前必须检验,确认无离析凝聚等现象时,且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规范规定,方可使用。沥青混凝土应选用符合要求的材料,各种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范围应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目标配合比应用实际使用的材料进行试验,矿料级配范围不应随意变更。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8%。沥青混合料的沥青用量和矿料级配由马歇尔试验确定,详细要求请参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规定及材料厂家提供的技术指标和参数。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压实度以实验室密度为标准密度,车行道压实度不小于96%。沥青混合料必须在沥青拌和厂(场、站)采用拌和机械集中拌合。铺筑沥青混凝土前,应检查确认基层的质量。当基层质量不符合要求,或未按规定铺筑下封层、铺玻璃纤维土工格栅时,不得铺筑沥青面层。沥青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摊铺。在雨水口等处可采用人工摊铺。施工气温低于10℃,不宜摊铺沥青混凝土。道路其它附属设施请参照有关施工规范施工。4、弯沉测试机动车道路基、底基层、基层、面层除以压实度作为控制标准外,须进行弯沉测试,土基、路面结构层弯沉值须符合设计要求。弯沉指标如下:(单位:0.01mm)层位结构层材料名称厚度(cm)抗压模量(MPa)抗压模量(MPa)计算信息(20℃)(15℃)1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14002000计算应力2粗粒式沥青混凝土810001200计算应力-1-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n肥东县桥头集镇佛山路建设工程(石长路~龙泉古寺)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3水泥稳定碎石1815001500计算应力4水泥稳定碎石1815001500计算应力5石灰土20500500计算应力6土基40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及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第1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LS=21.6(0.01mm)第2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LS=23.6(0.01mm)第3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LS=27.6(0.01mm)第4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LS=50.9(0.01mm)第5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LS=140(0.01mm)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LS=232.9(0.01mm)(根据“测试规程”第56页公式);考虑不利季节因素和路基干湿类型综合影响系数K=1.25,因此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LS=186.32(0.01mm)。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底面最大拉应力:第1层底面最大拉应力σ(1)=-0.199(MPa)第2层底面最大拉应力σ(2)=-0.065(MPa)第3层底面最大拉应力σ(3)=0.025(MPa)第4层底面最大拉应力σ(4)=0.116(MPa)第5层底面最大拉应力σ(5)=0.058(MPa)弯沉可选用贝克曼梁或自动弯沉仪测试沥青路面抗滑技术指标交工检测指标值横向力系数SFC60构造深度TD(mm)动态摩擦系数DFT60≥54≥0.55≥0.54同时沥青路面渗水数<120ml/min。5、沥青结构材料组成设计:本次设计路段处在夏热冬寒湿润区,面层应具有一定的抗滑、平整、高温抗车辙、低温抗开裂性能,具有抗水害以及防止雨水渗入基层的功能,机动车道路面沥青等级为A级沥青,沥青标号采用AH-70。(1)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是在原有基质沥青(AH-70)的基础上,掺加约4-5%的SBS改性剂,改性后的沥青,与原沥青相比,其高温粘度增大,软化点升高。在良好的设计配合比和施工条件下,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和高温稳定性明显提高。SBS(I-D)改性沥青技术要求针入度25℃,100g,5s(0.1mm)40~60针入度指数PI,不小于0延度5℃,5厘米/min(厘米),不小于20软化点,Tr&b (℃) ,不小于60运动粘度135℃(pa.s),不大于3闪点(℃),不小于 230溶解度(%) ,不小于 99弹性恢复25℃(%),不小于75质量损失(%), 不大于 1.0针入度比25℃(%),不小于65延度5℃(厘米),不小于)15(2)普通沥青: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气候条件确定气候分区为1-3-2,沥青采用标号70号,沥青等级:A级,其技术要求见下表。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试验项目单位AH-70针入度(25℃,100g,5s)0.1mm60-80针入度指数PI-1.5~+1.0-1-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n肥东县桥头集镇佛山路建设工程(石长路~龙泉古寺)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软化点(R&B)不小于℃4660℃动力粘度不小于Pa.s18010℃延度不小于cm2015℃延度不小于cm100闪点不小于℃260含蜡量(蒸馏法)不大于%2.2密度(15℃)g/cm3实测记录溶解度不小于℃99.5TFOT(RTFOT)后质量变化不大于%±0.8残留针入度比不小于%61残留延度(10℃)不小于cm6(3)面层用的粗集料:机动车道的上面层采用玄武岩集料,其余各沥青面层均采用石灰岩集料,应采用石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具有足够强度和耐磨耗的性能,应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近立方体颗粒),集料应选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禁止使用颚式破碎机。上面层粗集料应选用坚硬,耐磨、抗冲击性好的碎石,并应严格控制细长扁平颗粒含量。粗集料技术要求见下表:沥青面层用粗集料质量要求指标单位要求值上面层中、下面层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628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2830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62.5吸水率不大于%2.03.0对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54坚固性不大于%1212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1518其中粒径大于9.5mm,不大于%1215其中粒径小于9.5mm,不大于%1820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11软石含量不大于%35石料磨光值不小于BPN42(4)沥青面层用的细集料:应采用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的人工轧制的米砂,细集料应与沥青有良好的粘结能力,与沥青粘结性能很差的天然砂及用花岗岩、石英岩等酸性石料破碎的机制砂或石屑不得使用,细集料的质量要求及规格见下表。沥青面层用细集料质量要求指标单位要求值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5坚固性(>0.3mm部分)不小于%12含泥量(>0.075mm的含量)不大于%3砂当量不小于%60亚甲蓝值不大于g/kg25棱角性(流动时间)不小于s30沥青面层用细集料规格规格公称粒径(mm)通过各筛孔的质量百分率(%)9.54.752.361.180.60.30.150.075S150-510090-10060-9040-7520-557-402-200-10S160-310080-10050-8025-608-450-250-15-1-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n肥东县桥头集镇佛山路建设工程(石长路~龙泉古寺)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5)填料:宜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矿粉要求干燥、洁净,拌和机回收的粉尘不准使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见下表。沥青面层矿粉质量技术要求指标单位质量技术要求表观密度不小于t/m32.5含水量不大于%1粒度范围<0.6mm(%)<0.15mm(%)<0.075mm(%)%%%10090-10075-100外观无团粒结块亲水系数<1塑性指数<4加热安定性实测记录(6)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密级配沥青砼的关键性筛孔通过率见下表:粗型和细型密级配沥青砼的关键性筛孔通过率混合料类型公称最大粒径(mm)用以分类的关键性筛孔(mm)粗型密级配细型密级配名称关键性筛孔通过率(mm)名称关键性筛孔通过率(mm)AC-2526.54.75AC-25(C)<40AC-20194.75AC-20(C)<45AC-16162.36AC-16(C)<38AC-1313.22.36AC-13(C)<40AC-109.52.36AC-10(F)>40沥青各结构层的矿料级配范围见下表:机动车道上面层AC—13C矿料级配表(方孔筛)筛孔尺寸(mm)31.526.519.016.013.29.54.75通过百分率(%)10090~10060~8030~53筛孔尺寸(mm)2.361.180.60.30.150.075通过百分率(%)20~4015~3010~237~185~124~8机动车道下面层AC—25C矿料级配表(方孔筛)筛孔尺寸(mm)31.526.519.016.013.29.54.75通过百分率(%)10090~10070~9060~8251~7340~6524~48筛孔尺寸(mm)2.361.180.60.30.150.075通过百分率(%)14~3210~247~186~144~103~7沥青用量上面层一般为4.5%~6.5%,下面层一般为4.0%~6.0%。具体应进行马歇尔试验,以确定沥青用量及矿料级配。(7)沥青砼技术标准本次设计的沥青面层均采用热拌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按马歇尔试验法进行配合比设计,其设计指标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的要求,试验温度应相应提高10~20度。同时进行轮辙试验,以动稳定度检验混合料的热稳性其技术标准见下表。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试验项目单位沥青面层击实次数次双面各75试件尺寸mmφ101.6mm×63.5mm空隙率VV深约90mm以内%4~6深约90mm以下%3~6稳定度MS不小于KN8流值FLmm1.5~4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不小于普通沥青混合料%80改性沥青混合料%85车辙试验动稳定度不小于普通沥青混合料次/mm1000改性沥青混合料次/mm5000(0.5%抗车辙剂为5500)冻融劈裂强度比不小于普通沥青混合料%75改性沥青混合料%80普通沥青混合料με2000-1-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n肥东县桥头集镇佛山路建设工程(石长路~龙泉古寺)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弯曲试验破坏应变不小于改性沥青混合料με2500渗水系数不大于ML/min80矿料间隙率VMA(%)不小于设计空隙率相应于以下公称最大粒径(mm)的最小VMA及VFA技术要求(%)26.5191613.29.54.752%101111.51213153%111212.51314164%121313.51415175%131414.51516186%141515.5161719沥青饱和率VFA%55~7065~7570-856、沥青砼技术标准本次设计的沥青面层均采用热拌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按马歇尔试验法进行配合比设计,其设计指标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的要求,试验温度应相应提高10~20度。同时进行轮辙试验,以动稳定度检验混合料的热稳性其技术标准见下表。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试验项目单位沥青面层击实次数次双面各75试件尺寸mmφ101.6mm×63.5mm空隙率VV深约90mm以内%4~6深约90mm以下%3~6稳定度MS不小于KN8流值FLmm1.5~4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不小于普通沥青混合料%80改性沥青混合料%85车辙试验动稳定度不小于普通沥青混合料次/mm1000改性沥青混合料次/mm2800(0.5%抗车辙剂为7500)冻融劈裂强度比不小于普通沥青混合料%75改性沥青混合料%80弯曲试验破坏应变不小于普通沥青混合料με2000改性沥青混合料με2500渗水系数不大于ML/min80矿料间隙率VMA(%)不小于设计空隙率相应于以下公称最大粒径(mm)的最小VMA及VFA技术要求(%)26.5191613.29.54.752%101111.51213153%111212.51314164%121313.51415175%131414.51516186%141515.5161719沥青饱和率VFA%55~7065~7570-857、沥青面层施工要求:(1)SBS改性沥青温度控制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沥青加热温度160-165改性沥青现场制作温度165-170成品改性沥青加热温度,不大于175集料加热温度190-220改性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170-185混合料最高温度(废弃温度)195混合料贮存温度拌合出料后降低不超过10料摊铺温度,不低于160初压开始温度,不低于150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不低于90开放交通的路表温度,不高于50(2)普通沥青温度控制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沥青加热温度155-165矿料温度间隙式拌和机集料加热温度165-195连续式拌和机矿料加热温度160-175-1-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n肥东县桥头集镇佛山路建设工程(石长路~龙泉古寺)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145-165混合料贮料仓贮存温度贮料过程中温度降低不超过10混合料废弃温度,高于195运输到现场温度不低于145混合料摊铺温度正常施工不低于135低温施工不低于150开始碾压的混合料内部温度正常施工不低于130低温施工不低于145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钢轮压路机不低于70轮胎压路机不低于80振动压路机不低于70开放交通的路表温度,不高于508、混合料运输①.沥青混合料温度的迅速下降不仅影响摊铺、碾压工作的进行,而且严重影响沥青面层的密实度和表观质量。因此热拌沥青混合料均宜采用20T载重的自卸货运车运输。车厢应打扫干净,侧板和底板均涂防粘薄层混合液。每次装新料时,司机必须再次检查厢体,残留的沥青混合料必须全部清除。②.运料车装料时,保持前后移动方式装料,防止混合料中粗料与细料的离析。③.运料时应用篷布覆盖,用以保温、防雨、防污染;夏季高温时运距短,运送时间短于0.5h时,也可不加覆盖。由于热拌改性沥青混合料因料温失散而易表面结壳,所以运输过程中气温不得低于10℃。④.为保证施工现场的沥青混合料性能进行连续摊铺,料车的数量应适应拌和能力,并使摊铺速度有所富余。通常在各种沥青面层结构开始摊铺时,运料车在施工现场进行适当等候,至少5辆。⑤.料车到工地后,由专人指挥倒料,验收料单,检查拌和质量,并设专人逐车检测温度,运送到现场的料温不得低于165℃,合格后方能进入铺筑段。⑥.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应停在摊铺机前10cm~30cm处,由摊铺机前滚轮推动汽车轮胎同步前进,边前进边往摊铺机中倒料。9、沥青混合料的摊铺①.为保持路面表观平顺整齐,减少拼接缝,摊铺机应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摊铺。摊铺改性沥青混合料时,必须严格控制料温的变化,摊铺温度不低于160℃。②.沥青混合料面层摊铺时应注意以下事项:a、待铺尚未卸料的料车仍应覆盖篷布,并检查是否出现表面结块现象,严重时应铲除,不能用于铺筑路段;b、摊铺机起步(在与已铺层上对接时),必须将熨平板置于已铺层上,并让熨平板与接口平行,其下应垫厚度等于铺层的松铺厚度与压实厚度之差的木板;c、熨平板开工前应提前0.5~1h预热熨平板不低于100℃。d、摊铺沥青面层时,摊铺进度应根据拌和机产量,摊铺机械性能、路面宽度及摊铺厚度等因素而定,摊铺速度宜控制在1m/min~3m/min之间。e、要在保证摊铺层表面平整的前提下,尽量加大激振力,借以提高摊铺层的初始压实度。10、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及成型①.压实成型的沥青路面应符合:压实度以马歇尔实验密度为标准,应≥97%,最大理论密度压实度应≥93%,平整度(δ≤1.2mm,IRI≤2.0m/km)的要求。②.沥青路面施工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压路机,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初压、复压、终压(包括成型)的碾压步骤,以达到最佳碾压效果。本次道路铺筑双车道沥青路面的压路机数量不宜少于5台。施工气温低、风大、碾压层薄时,压路机数量应适当增加。③.路面应以缓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压路机的适宜碾压速度随初压、复压、终压及压路机的类型而别,可参考下表选用。压路机碾压速度(km/h)压路机类型初压复压终压适宜最大适宜最大适宜最大钢筒式压路机2-343-563-66-1-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n肥东县桥头集镇佛山路建设工程(石长路~龙泉古寺)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轮胎压路机2-343-564-68振动压路面2-3(静压或振动)3(静压或振动)3-4.5(振动)5(振动)3-6(静压)6(静压)④.为避免碾压时混合料推挤产生拥包,碾压时应将驱动轮朝向摊铺机;碾压路线及方向不应突然改变;压路机起动、停止必须减速缓行。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死角、边缘、接头等,应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或手扶振动夯趁热压实,压路机折回不应处在同一横断面上。⑤.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路段上转向、调头、加水或停留。在当天成型的路面上,不得停放各种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等杂物。⑥.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按照“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进行。⑦.施工时初压温度宜控制在不低于150℃,碾压终了表面温度控制在不低于100℃,初压应在紧跟摊铺机后碾压,并保持较短的初压区长度,以尽快使表面压实,减少热量散失。⑧.复压应紧跟在初压后进行,且不得随意停顿。对于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的复压宜优先采用总质量不少于25t的重型轮胎压路机进行搓揉碾压,以增加密水性⑨.终压应紧跟在复压后进行,可选用双钢轮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至无明显轮迹为止。11、施工接缝的处理①.沥青路面的施工必须接缝紧密、连接平顺,不得产生明显的接缝离析。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200mm(热接缝)。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应错开1m以上。接缝施工应用3m直尺检查,确保平整度符合要求。②.摊铺时采用梯队作业的纵缝应采用热接缝,将已铺部分留下100~200m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续部分的基准面,然后作跨缝碾压以消除缝迹。③.横向接缝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以下各层可采用自然碾压的斜接缝。④.斜接缝的搭接长度与层厚有关,宜为0.4~0.8m。搭接处应洒少量沥青,混合料中的粗集料颗粒应予剔除,并补上细料,搭接平整,充分压实。⑤.平接缝宜趁尚未冷透时用凿岩机或人工垂直刨除端部层厚不足的部分,使工作缝成直角连接。当采用切割机制作平接缝时,宜在铺设当天混合料冷却但尚未结硬进行。刨除或切割不得损伤下层路面。切割时留下的泥水必须冲洗干净,待干燥后涂刷粘层油。铺筑新混合料接头应使接茬软化,压路机先进行横向碾压,再纵向碾压成为一体,充分压实,连接平顺。12、透层、下封层与粘层:(1)透层: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上必须浇洒透层沥青,透层沥青采用阳离子乳化沥青PC-2,沥青用量通过试洒确定,用量一般为0.7~1.5L/m2。其质量技术要求详见乳化沥青的技术要求表。透层宜在基层碾压成形后表面稍干,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用沥青洒布车喷洒透层沥青,洒布的透层沥青应渗入基层一定深度,不应在表面流淌,并不得形成油膜,渗入基层的深度宜不小于5毫米,如遇大风或即将降雨时不得浇洒透层沥青,气温低于10℃时,不宜浇洒透层沥青。浇洒透层前,路面应清扫干净,应采取防止污染路缘石及人工耕植造物的措施,浇洒透层沥青后应立即撒布2~3m3/1000m2石屑或粗砂,并严禁车辆、行人通过,在铺筑沥青面层前,当局部地方有多余的透层沥青未渗入基层时,应予清除。(2)下封层:待透层沥青完全下透后,再喷洒封层沥青,封层沥青采用阳离子乳化沥青BC-1,按层铺法表面处治施工要求,采用沥青洒布车及集料撒布机联合作业,乳化沥青用量及稠度应通过试洒确定,用量一般为每平方米0.9~1.0Kg。喷洒封层沥青后应立即洒布S14矿料,用量宜为5~8m3/1000m2,撒布石屑后应用6~8t钢筒式压路机稳压一遍,完成下封层。乳化沥青质量技术要求详见下表。乳化沥青的技术要求乳化沥青的技术要求类型透层(PC-2)下封层(BC-1)粘层(PC-3)破乳速度试验慢裂慢裂慢裂粒子电荷阳离子(+)-1-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n肥东县桥头集镇佛山路建设工程(石长路~龙泉古寺)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筛上剩余量不大于(%)0.10.10.1粘度道路标准粘度计C25,3(S)8~2010~608~20恩格拉度E251~62~301~6蒸发残留物含量不小于(%)505550蒸发残留物性质针入度(100g,25℃,5s)(0.1mm)50~30045~15045~150残留延度(15℃)不小于(%)40溶解度不小于(%)97.5储存稳定性5d不大于(%)51d不大于(%)1与矿料的粘附性,裹复面积不小于2/3--3/2(3)粘层:在各沥青层之间等处,应浇洒粘层沥青。粘层沥青采用阳离子改性乳化沥青PCR,基质沥青与面层所使用的种类标号相同,乳化沥青用量及稠度应通过试洒确定,其用量一般为0.3~0.6L/m2。用沥青洒布车喷洒粘层沥青,并选择适宜的喷嘴,气温低于10℃时,不宜喷洒粘层油,当路面潮湿时亦不得喷洒粘层油。喷洒的粘层油必须成均匀雾状,在路面全宽度内均匀分布成一薄层,不得有洒花漏空或成条带状,不得有堆积。喷洒不足的应补洒,过量处应刮除。在路缘边沟侧面应用刷子进行人工涂刷。粘层油宜在当天洒布,喷洒粘层油后,严禁运料车外的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过,待乳化沥青破乳、水分蒸发完成后,应立即铺筑沥青层,确保粘层不受污染。13、土工合成材料双向拉伸土工格栅技术指标(用于路基处理)单位面积质量,g/㎡500±50宽度,(m)46每延米纵向拉伸屈服力,KN/m≥40每延米横向拉伸屈服力,KN/m≥40纵向屈服伸长率,℅≤16横向屈服伸长率,℅≤13纵向2℅伸长率时的拉伸力,KN/m≥13横向2℅伸长率时的拉伸力,KN/m≥15纵向5℅伸长率时的拉伸力,KN/m≥16横向5℅伸长率时的拉伸力,KN/m≥20双向玻璃纤维土工格栅(用于沥青路面防裂)(径向/纬向)强度KN/m≥50/50延伸率(%)<4网格尺寸(mm×mm)25.4×25.4弹性模量(Gpa)76幅宽(m)1~6耐温性能(ºC)-100~+280含胶量(%)<202.5.6注意事项及对施工的特殊要求(1)、路基填土应不含有任何不适宜工程使用的土,如淤泥、沼泽土、含有残树根等腐质的土及含水量较大的土。(2)、路基填土必须分层压实,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得大于25cm。(3)、路基范围内的淤泥、杂草、树根、表层耕植土、建筑生活垃圾及垃圾土必须全部清除。(4)、为了保证路基边坡的压实度,一般路段路基两侧应各加宽50cm的碾压宽度。(5)、道路基层及面层施工前应对路基作全面检查,其压实度、平整度、弯沉值等指标应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如达不到设计规定值,应查出其范围后作进一步处理。(6)、沥青面层施工应注意气温条件,当气温低于10°C时应停止施工。(7)、混合料的初碾温度及终碾温度,其最低温度应符合-1-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n肥东县桥头集镇佛山路建设工程(石长路~龙泉古寺)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中的规定要求。(8)、热拌沥青混合料必须采用机械摊铺,相邻两幅的摊铺应有5~10cm左右宽度的摊铺重叠。(9)、路槽的施工应与地下管线的施工密切配合,管线施工应按由深及浅的顺序施工,以避免管线敷设时的二次开挖。(10)、路缘石等构造物与沥青混合料接触面必须要均匀喷洒粘层油。(11)、土基施工过程中若出现水稳定不良现象,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进行加固处理。(12)、与现状道路衔接处在施工前应校核衔接平面位置以及衔接高程,如与设计不符,及时通知设计单位调整。审定校核审核设计天津城建设计院2011.08-1-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n肥东县桥头集镇佛山路建设工程(石长路~龙泉古寺)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肥东县桥头集镇佛山路建设工程(石长路~龙泉古寺)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道路工程设计说明书目录1设计依据和采用的规范、标准-1-2设计概要-1-2.1工程范围、工程规模-1-2.2平纵线形设计技术要点-1-2.2.1平面设计-2-2.2.2纵断面设计-2-2.3设计横断面及地面排水的配合关系-2-2.4路基、路面、挡墙及涵洞等工程设计-2-2.4.1路基设计及边沟、边坡特殊设计-2-2.4.2路面结构设计-3-2.4.3挡墙及涵洞采用通用图或特殊设计-4-2.4.4排水工程设计-4-2.4.5交通工程设施设计-4-2.4.6环境工程设计-4-2.5施工注意事项-5-2.5.1施工前期准备工作-5-2.5.2管线升降、挪移、加固、予埋与其它市政管线的协调配合-5-2.5.3新技术、新材料等的施工方法及特殊路段或构造物的做法和要求-5-2.5.4施工时对重要或有危险性的现状地下管线应注意的事项-5-2.5.5设计与施工技术要求-5-2.5.6注意事项及对施工的特殊要求-13--1-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