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路基施工常见问题预防处治措施范本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道路路基施工常见问题预防处治措施范本

道路路基施工常见问题预防处治措施范本道路路基施工常见问题预防处治措施一、路基网裂(一)原因分析1、土的塑性指数偏高或为膨胀土;2、路基碾压时土含水量偏大,且成型后未能准时覆土;3、路基压实后养护不到位,表面失水过多;4、路基下层土过湿。(二)预防及处治措施1、采用合格的填料,或采取掺加石灰、水泥改性处理措施;2、选用塑性指数符合规范要求的土填筑路基,掌握填土最佳含水量时碾压;3、加强养护,避免表面水分过分损失;4、若因下层土过湿,应查明其层位,采取换填土或掺加生石灰粉等技术措施处治。二、路基纵向开裂甚至形成错台(一)原因分析1、清表不彻底,路基基底存在脆弱层或坐落于古河道处;2、沟、塘清淤不彻底、回填不匀称或压实度不足;3、路基压实不均;-10-n4、旧路利用路段,新旧路基结合部未挖台阶或台阶宽度不足;5、半填半挖路段未按规范要求设置台阶并压实;6、使用渗水性、水稳性差异较大的土石混合料时,错误地采用了纵向分幅填筑。(二)预防措施1、应专心调查现场并彻底清表,准时发觉路基基底暗沟、暗塘,消退脆弱层;2、彻底清除沟、塘淤泥,并选用水稳性好的材料严格分层回填,严格掌握压实度满意设计要求;3、提高填筑层压实匀称度;4、半填半挖路段,地面横坡大于l:5及旧路利用路段,应严格按规范要求将原地面挖成宽度不小于1.0m的台阶并压实;5、渗水性、水稳性差异较大的土石混合料应分层或分段填筑,不宜纵向分幅填筑;6、脆弱层填土路基完工后应进行超载预压,预防不匀称沉降;7、严格掌握路基边坡,符合设计要求,杜绝亏坡现象。(三)处理措施采取边坡加设护坡道的措施。三、路基横向裂缝路基出现横向裂缝,将会反射至路面基层、面层,如不能有效预防,将会加重地表水对路面结构的损害,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10-n(一)原因分析1、路基填料直接使用了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2、同一填筑层路基填料混杂,塑性指数相差悬殊;3、路基顶填筑层作业段衔接施工工艺不符合规范要求;4、路基顶下层平整度填筑层厚度相差悬殊,且最小压实厚度小于8cm。(二)预防及处治措施1、路基填料禁止直接使用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当选材困难,必需直接使用时,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2、不同种类的土应分层填筑,同一填筑层不得混用;3、路基顶填筑层分段作业施工,两段交接处,应按要求处理;4、严格掌握路基每一填筑层的标高、平整度,确保路基顶填筑层压实厚度不小于8cm。四、路基压实度不够(一)原因分析1、压实遍数不够,压路机质量偏小;2、填土松铺厚度过大;3、碾压不匀称,局部有漏压现象;4、含水量偏离最佳含水量,或超过有效压实规定值;5、没有对紧前层表面浮土或松软层进行处治;6、土场土质种类多,出现不同类别土的混填;-10-n7、填土颗粒过大,颗粒之间空隙过大,或采用不符合要求的填料。(二)预防及处治措施1、确保压路机的质量及压实遍数符合规范要求;2、选用振动压路机协作三轮压路机碾压,保证碾压匀称;3、压路机应进退有序,碾压轮迹重叠、铺筑段落搭接超压应符合规范要求;4、填筑土应在最佳含水量±2%时进行碾压;5、当下层因雨松软或干燥起尘时,应彻底处治至压实度符合要求后再进行当前层施工;6、优先选择级配较好的粗粒土等作为路堤填料,填料的最小强度应符合规范要求。路基填料强度指标填挖类型路床顶以下深度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方0~30cm830~80cm580~150cm4>150cm3-10-n零填或挖方0~30cm830~80cm57、不同类的土应分别填筑,不得混填,每种填料累计总厚度一般不宜小于0.6m;8、填土应水平分层填筑、分层压实,通常压实厚度不超过30cm,路床顶面最终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小于15cm。五、路基“弹簧”路基土压实时受压处下陷,四周弹起,呈软塑状态,体积得不到压缩,不能密实成型。(一)原因分析1、填土为粘性土时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较多;2、碾压层下有脆弱层,且含水量过大,在上层碾压过程中,下层弹簧反射至上层;3、翻晒、拌和不匀称;4、局部填土混入冻土或过湿的淤泥、沼泽土、有机土、腐殖土以及含有草皮、树根和生活垃圾的不良填料;5、透水性好与透水性差的土壤混填,且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了透水性好的土壤,形成了“水壤”。(二)预防及处治措施1、避免用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的土作为路基填料;-10-n2、清除碾压层下脆弱层,换填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3、对产生“弹簧”的部位,可将其过湿土翻晒、拌和匀称后重新碾压;或挖除换填含水量相宜的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4、对产生“弹簧”且急于赶工的路段,可掺生石灰粉翻拌,待其含水量相宜后重新碾压;5、严禁异类土壤混填,尤其是不能用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透水性好的土壤,形成“水囊”;6、填筑上层时应开好排水沟,或采取其它措施降低地下水位到路基50cm以下;7、填筑上层时,应对下层填土的压实度和含水量进行检查,待检查合格后方能填筑上层。六、路基表面松散,起皮路基填筑层接近压实度时,表面起皮、松散、成型困难。(一)原因分析1、路基填筑起皮的原因一般为:填筑层土的含水量不匀称且表面失水过多;为调整高程而贴补薄层;碾压机具不足,碾压不准时,未配置胶轮压路机;含砂低液限粉土、低液限粉土自身粘结力差,不易于碾压成型;2、基填筑层松散的原因一般为:施工路段偏长,拌和、粉碎、压实机具不足;粉碎、拌和后未准时碾压,表层失水过多;填料含水量低于最佳含水量过多;碾压完毕,未准时养护,表面遭受冰冻;(二)预防及处治措施-10-n1、防治路基填筑层起皮的措施是:确保填筑层的含水量匀称且与最佳含水量差值在规定范围内;合理组织施工,配备足够合适的机具,保证翻晒匀称、碾压准时;严禁薄层贴补,局部低洼之处,应留待修筑上层结构时解决;路基秋冬或冬春交接之际施工,填筑层碾压完毕,应准时封土保温,以免冻害;当利用粘结力差的低液限粉土填筑路基时,碾压过程中应适量洒水,补充填筑层表面含水量,可防止“起皮”现象的出现;2、防治路基填筑层松散的措施是:合理确定施工段落长度,合理匹配压实机具,保证碾压准时;适当洒水后重新碾压;确保填料含水量与最佳含水量差值在规定范围内。七、高路堤施工时该留意的问题不匀称沉降与边坡变形是高路堤施工的主要质量问题。(一)原因分析1、基底处理不彻底,压实度达不到要求;2、基底处于山坡或谷底时,未按“先处置谷底,后挖台阶处理坡面”的程序施工。(二)预防措施1、高填方路堤的基底应按“规范”进行场地清理,并按设计要求的基底承压强度进行压实;路基压实度填挖类型路床顶以下深度车行道最低压实度(重型)人行道最低压实度(重型)-10-n填方0~80cm≥95%≥93%80cm~150cm≥93%≥90%>150cm≥90%≥90%零填或挖方0~80cm≥95%≥93%2、高填方路堤的基底处地形较陡时时,应按先处置低处,后挖台阶处理坡面,并严格分层填筑分层压实;3、高填方的边坡加设护坡道,上下边坡采用不同的边坡比;4、路堤填土的压实不能代替土体的固结,而土体固结过程中沉降是随时间递减的,因此高路堤(高度大于20m)填筑不宜一次完成,应留有固结沉降期。(三)处理措施1、采用“预压法”,待其稳定后,整修路基顶面;-10-n2、采用“粉喷桩”或“灌浆法”遏制沉降发展,再对路基顶面整修。八、高填方路堤超限沉降的防治高填方路堤工后沉降超限是较常见的病害之一,如不很好的防治,将会影响公路的正常营运和使用寿命。(一)原因分析1、路基两侧超宽填筑不够,随便增大路堤填筑层厚度,压实工艺不符合规范要求,压实度不匀称,且达不到规定要求;2、工程地质不良,选用填料不当,且未作地基土空隙水压观测;3、填料土质差,路堤受水浸部分边坡陡,施工过程中排水不利,土基含水量过大;4、路堤填筑使用超粒径填料。(二)预防及处治措施1、填前清表时应留意观看,若发觉地基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必需进行加固处理;2、高填方路堤应严格按设计边坡度填筑,不得贴补帮宽,路堤两侧超填宽度一般掌握在30-50cm,逐层填压密实,然后削坡整型;3、高填方路堤受水浸淹部分在常水位0.5m以上应采用植草防护,以下在坡脚采用浆砌片石防护;-10-n4、在脆弱土基上进行高填方路堤施工时,除应对软基进行必要的处理外,从原地面以上1-2m高度范围内不得填筑细粒土,应填筑硬质石料,并用小碎石、石屑等材料嵌缝、整平、压实;5、高填方路堤填筑过程,留意防止局部积水;在半填半挖的路段,除应挖成阶梯与填方衔接分层填压外,要挖好载水沟;6、对脆弱土基的高填方路堤,应留意观测地基土空隙水压力的状况,当空隙水压力增大,导致稳定系数降低时,应放慢施工速度或暂停填筑,待空隙水压力降低到能保证路堤稳定时,再行施工;7、对于高填方路堤的路床顶面以下0~50cm范围内的填料粒径要求不大于10cm;8、高填方路堤考虑到沉降因素超填时,应按设计要求办理。公司规章制度销售工作描述销售职位描述商场管理制度门店管理制度超市管理制度-10-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