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罗路路基施工方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宁罗路路基施工方案

宁强(县城)至罗村坝公路改建工程路基填筑工程施工方案批准:审核:编制:宁罗路改建工程A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00九年十二月十三日n目录1.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12.1.工程概述12.2.气象、水文条件22.3.地质地貌23.调查与试验34.施工机械及人员配备34.1.主要施工机械计划-表134.2.主要管理人员配置-表244.3.主要劳动力计划-表345.路基填筑施工方案45.1.填方路基施工方案45.2.施工临时排水方案95.3.特殊路基施工方案95.4.施工技术控制105.5.施工注意事项125.6.施工质量控制135.7.施工安全管理13n1.编制依据1.1.本工程施工合同;1.2.本工程施工图;1.3.本工程现场施工条件勘察;1.4.我司历年来公路建设的施工经验、机械设备能力以及技术能力;1.5.涉及本工程施工及管理的主要规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019-98);《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实验规程》(JTJ/T060-98);《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FJ79-2002);2.工程概况2.1.工程概述本工程为宁强(县城)至罗村坝公路改建工程,终点为宁强县城罗村坝工业园区,K3+500右侧为西安至成都高速客专宁强站,故本项目是连接工业园、高速铁路火车站及宁强县的唯一快速通道。本工程起讫桩号为:K0+000-K5+201.691,全长为5.2km,按二级公路标准设计,其中:(1)、K0+000~K0+334.538段路基宽度32m,其组成为:4m(人行道)+3.50m(非机动车道)+1.25m(绿化带)+2×3.5m(行车道)+0.5m(双黄线)+2×3.5m(行车道)+1.25m(绿化带)+3.50m(非机动车道)构成+4m(人行道)。(2)、K0+334.538~K1+200.649段路基宽度15m,其组成为:0.25m(硬路肩)+2×3.5m(行车道)+0.5m(双黄线)+2×3.5m(行车道)+0.25m(硬路肩);K1+200.649~K1+270.649路基宽度由15m渐变为20m。(3)、K1+270.649至终点路基宽度20m,其组成为:1.5m(绿化带)+0.25m(路缘石)+0.25m(路缘带)+2×3.50m(行车道)+0.25m(路缘带)+1.5m(绿化带)+0.25m(路缘带)+2×3.50m(行车道)+0.25m(路缘带)+0.25m(路缘石)+1.5m(绿化带)构成。n2.2.气象、水文条件2.2.1.气象项目区域属北亚热带山地气候。年平均气候摄氏12.9度,元月平均气温摄氏1.4度,七月平均气温摄氏23.6度,极度最高气温摄氏36.2度,极端最高气温摄氏零下10.3度,年平均水量2.1178毫米,无霜期247天。2.2.2.地表水(1)项目区水资源丰富,沟河纵横,流量大,多为小河沟岔。项目区内的河流均属玉带河水系。拟建项目沿线河流均属汉江支流。(2)项目区水质较好,符合国家规定的人畜饮水标准。经过县防疫站的化验分析,无论地表水或地下水,其色度、嗅味、浊度都未超过国家规定标准。PH值在6.7~7.9之间,属中性微偏碱。总硬度在47.9~93.4之间,属于软水和中硬水。其中河流地表水属于软水,地下水多属于中度硬水,均未超过250度的规定,含铁、氟化物、硝酸银、氯化物等,在允许的范围内。有毒性物质砷、硒、汞等量小。2.3.地质地貌2.3.1.地形地貌宁强(县城)至罗村坝公路改建工程起于国家重点公路北京至昆明线陕西汉中至西安段高速公路宁强收费站出口、宁强县南大门处。路线经汉源镇、高寨子镇。止于罗村坝工业园区沿玉带河规划道路起点处。地理坐标为X=~m,Y=~m。路线走向呈近东西向,现有宁强县城至罗村坝的公路相通,交通较为方便。境内东南高,西北低。东起桑树湾,西至金山寺连线,将全县分为南北两片。北属秦岭山系,大部分为海拔1000—1600米的变质岩山地,山脉多经向;南属大巴山系,大部分为海拔1000—1800米的台阶山地,山脉多纬向。主峰九垭子,海拔2103.7米,是全县最高峰。燕子砭镇嘉陵江入川处,海拔520米,为全县最低点。全县共分6个地貌类型:北部中山、西部低山、嘉陵谷寺、五丁关中山、玉带河谷地、巴山高中山。路线最高点(桩号K3+900)高程为792.453m,最低点(桩号K5+254.377),高程774.858m,相对高差17.595m,地形起伏不大。2.3.2.不良地质作用根据现场踏勘初步调查发现勘察区没有发现区域性大滑坡、泥石流、断裂、构造破碎带等不良地质现象,现状整体稳定。n2.3.3.地震烈度设计地震列度:依据国家地质区划图,汉中地区属基本烈度的地区,根据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路线所经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为0.15(g),大桥按7度B级设防,中、小桥按7度C类设防。3.调查与试验路基施工前,应对施工范围内的地质、水文、障碍物、文物古迹及各种管线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对图纸所示的挖方、借土场的路堤填料取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试验,试验办法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执行。试验项目如下:(a)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天然稠度。(b)颗粒大小分析试验。(c)含水量试验。(d)密度试验。(e)相对密度试验。(f)土的击实试验。(g)土的承载比试验(CBR值)。(h)有机质含量及易溶盐含量试验。调查与试验结果以书面形式报告监理方备案。如所调查与试验的结果与图纸资料不符时,应提出解决方案报监理方审批。否则,路基不得施工。4.施工机械及人员配备4.1.主要施工机械计划-表1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用途1挖掘机CAT330C台3挖土石方2挖掘机PC400台3挖土石方3装载机ZL-50型台6装载土、石等4装载机KLD85型台1装载砂、石料等5推土机D60-11台3推平路基n6推土机黄河TY220台2推平路基8自卸汽车红岩台10装运路基土石方9自卸汽车三菱台20装运路基土石方10压路机YZ20B台2路基碾压4.2.主要管理人员配置-表2序号姓名职务职责备注1孙平项目经理工程第一责任人2张再肖项目副经理施工协调3何祖超试验工程师试验负责4朱玉中技术员工程技术5张洪安全员安全管理、人员培训6陈小安质检员材料、试验、质量控制7李卫虹资料员资料收集、整理8李建伟施工员施工管理9张松奎施工员施工管理10张迁施工员施工管理11张旭测量员工程测量4.3.主要劳动力计划-表3序号工种岗位数量(人)备注1司机挖掘机12为每工作面所需人数,若采用多工作面平行施工,则应相应增加劳动人数。2司机推土机103司机装载机74司机压路机45司机自卸汽车606电工电路35.路基填筑施工方案5.1.填方路基施工方案5.1.1.施工要求n1)填方路堤施工前,应按本技术要求的有关规定对原地面进行清理及压实。所有填方作业均应严格按照图纸或业主方的要求施工。2)全线路基填方边坡高度均小于12米,路基填方首先采用路基挖方中的土、石(I类土除外)。路堤边坡采用台阶式边坡,当边坡高度H≤8米时,边坡坡度为1:1.5;当边坡高度8﹤H≤20米时,边坡坡度为1:1.75,在边坡高度8米处设置1.5米宽的边坡平台,并设2%~5%向外倾斜的缓坡。3)路线通过沟谷底部、冲田、水塘时,在填筑路堤前应开挖纵、横排水沟排水,疏干、凉晒表土,清除地表耕植土及淤泥。4)整个施工期间,必须保证排水畅通。5)斜坡地段,当地表横坡陡于1:5时,应清除表土,并在基岩面或稳定的土层开挖2~3米宽台阶,以保证填料和地基结合紧密,以利填方稳定。6)路堤边坡受水淹没地段,在设计水位以下边坡采用1:1.75~2.0,在常水位以下边坡采用1:2.0~3.0;设计水位标高+0.5米以下的填方应采用透水性较好的砂岩或砂砾石作为填料,其上铺设30cm厚砂(砾)岩碎石反滤层,最大粒径不得超过6cm。7)对于桥台,挡土墙等构造物的台背(墙背)填料应优先选用内摩擦角值较大的砾(角砾)类土,砂类土,回填由近至远应分别采用人工夯实,小型至中型和大型压实机具作业,既不能对构造物产生不利影响,又必须达到压实度的要求。5.1.2.路基填料及压实标准1、路床:路床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00mm,路床顶面横坡应与路拱横坡一致。路床填料应均匀、密实,并符合下表的规定:路床土最小强度和压实度要求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填料最小强度(CBR)(%)压实度(%)填方路基0~0.38≥960.3~0.85≥96零填及挖方路基0~0.38≥960.3~0.85≥962、填方路基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粒类土、砂类土等粗粒类土作为填料,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50mm。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填方路基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压实度应符合下表规定:n路堤填料最小强度和压实度要求表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填料最小强度(CBR)(%)压实度(%)上路堤0.8~1.54≥94下路堤1.5以下3≥933、路堤与桥台、横向构造物(涵洞、通道)连接处应设置过渡段,路基压实度不应小于96%,并注意填料强度、地基处理、台背防排水系统等综合设计。过渡段长度宜按2~3倍路基填土高度确定。5.1.3.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场地清理基底压实分层填筑摊铺平整碾压夯实密实度检测路堤整修竣工验收填料试验层厚、平整度测量填土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测区段不合格合格图1: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框图文字说明:严格按照四区段、八流程施工,做好基底处理、土质分析及、摊铺厚度及粒径控制,做好施工结合部位的质量控制。5.1.3.1.测量方线n在开工之前进行现场恢复和固定路线。其内容包括导线、中线的复测,水准点的复测与增设,横断面的测量与绘制等。对所有的测量进行记录,包括现有的路基排水沟是否符合路基设计要求,并整理这些资料。每段测量完成后,测量记录本及成果资料由测量员及其主管技术人员共同签字,送交监理方核查。在监理工程师核准测量成果后,应按图纸要求现场设置路基用地界桩和坡脚、路基排水沟改线(若排水沟不符合设计要求)等的具体位置桩,标明其轮廓,报请监理方检查批准。考虑路基的压实、沉降及收缩变形等因素,路堤每侧按0.3m加宽填筑,并按规范规定预留沉落量。施工测量的精度应符合《公路勘测规范》与《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5.1.3.2.场地清理填方路段先将路基范围内的树根、草皮、腐植土及部分建筑垃圾全部挖除,并将坑穴填平夯实。清理的地表腐植土等就近堆放,作为道路两边的绿化带及草皮护坡的耕植土,其余的弃碴则运至指定的弃碴场堆放。5.1.3.3.试验段土方压实是控制路堤施工质量的关键工序,由于土的离散特性,路基填筑前,选择一段具有典型的地质条件和具有代表性型式的路段作为路基填筑碾压试验段,具体位置现场确定。经过碾压试验,确定施工参数和施工机械。确定适宜的松铺厚度、相应的碾压遍数、碾压方法、土含水率的上下限、配套的施工机具和质量控制的技术。5.1.3.4.路基填筑、碾压路基填筑采用挖掘机、装载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摊铺,平地机精平,洒水车洒水,压路机压实,灌砂法或环刀法结合进行压实结果检测的方法进行。按建设部颁布的《高密度大量土石方填筑方法》,把施工过程分为“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三阶段即为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四区段即为填筑区、平整区、碾压区、检查区;八流程即为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及晾晒、机械碾压、检查签证、面层整修。n基底处理完后,开始填筑路基。填筑作业采用分层平行摊铺,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碾压前要向压路机司机进行技术交底,其内容包括碾压起讫范围、压实遍数等。碾压时,拟采用振动碾平行于公路纵向轴线进退错距碾压,由两边向中央,碾压遍数由碾压试验确定,以保证路基的压实度。对于边角部位和大型机械不能到达的地方,采用小型振动碾进行压实。5.1.3.5.洒水凉晒当填料含水率低于或超过最佳含水率时,要进行洒水或晾晒作业,使填料含水率保持在最佳含水率的+2%~-2%之间及规范要求范围内。根据施工经验,填料含水率按照最佳含水率偏大值控制,有利于施工和压实。5.1.3.6.边坡修整首先恢复各项标桩,按设计图纸要求检查路基的中线位置、宽度、纵坡、横坡、边坡及相应的标高等。根据检查结果,编制出整修计划。整修工作应在检查结果及整修计划经监理方核查与批准后方能动工。土质路基应用人工或机械刮土或补土的方法整修成型。深路堑边坡整修应按设计要求的坡度,自上而下进行刷坡,不得在边坡上以土贴补。在整修需加固的坡面时,应预留加固位置。当填土不足或边坡受雨水冲刷形成小冲沟时,应将原边坡挖成台阶,分层填补,仔细夯实。如填补的厚度很小(100~200mm),而又是非边坡加固地段时,可用种草整修的方法以种植土来填补。土质路基表面做到设计标高后应采用平地机或推土机刮平,铲下的土不足以填补凹陷时,应采用与路基表面相同的土填平夯实。石质路基表面应用石屑嵌缝紧密、平整、不得有坑槽和松石。修整的路基表层厚l50mm以内,松散的或半埋的尺寸大于l00mm的石块,应从路基表面层移走,并按规定填平压实。边沟的整修应挂线进行。对各种水沟的纵坡(包括取土坑纵坡)应用仪器检测,修整到符合图纸及规范要求。各种水沟的纵坡,应按图纸及规范要求办理,不得随意用土填补。填土路基两侧超填的宽度应予切除,如遇边坡缺土时,必须挖成台阶,分层填补夯实。路基整修完毕后,堆于路基范围内的废弃土料应予清除。n路基工程完工后路面未施工前及公路工程初验后至终验前,应保证路基和路基排水设施完好,及时清除排水设施中淤积物、杂草等。对中途停工较长时间和暂时不做路面的路基,亦应做好排水设施,复工前应对路基各分项工程予以修整。路基工程完成后,每当大雨、连日暴雨后,应控制施工机械车辆在土质路基上通行。若不可避免时,应将碾压的坑槽中的积水及时排干,整平坑槽,对修复部分重新压实。5.1.3.7.质量检验在每层填筑前,先对下一层进行质量检测,拟采用灌砂法检测,合格后进行上一层填筑;如检测不合格及时补压、检测。5.2.施工临时排水方案在地表过分潮湿或水田地段,应在路堤两侧护坡道外开挖纵向排水沟、在路基范围内开挖纵横向排水沟,排除积水,切断或降低地下水,并应按排水设计或监理方的指示进行施工。在护坡道外侧的排水沟,应在沟的外侧填筑土埂,防止水流入。在路基范围内开挖的横向排水沟,当为切断或降低地下水位作用时,应回填渗水性良好的砂砾料。在路基范围内有大片低洼积水地段时,可先作土埂排除积水,并将杂草、淤泥以及不适宜的材料清除出路堤以外,按监理方要求的深度将此地面翻松(如此地面密实度达到要求可不挖松),经处理后再进行压实。对早地或地表土质疏松时也应进行原地面压实。对压实度的要求,均应符合规范要求。5.3.特殊路基施工方案5.3.1软弱地基施工方案沿线的不良地质主要有饱和低液限粘土和少许淤泥质土等软弱土质。软弱地基主要分布于丘陵间冲沟、洼地、水田及水塘地段,地势低洼,地下水丰富或地表积水,土质长期受水浸泡造成软化。其以软弱饱和粘土为主,多呈软~可塑状,局部表层呈流塑状态。总体承载力不高,抗剪强度低,中~高压缩性,变形量大,不经处理不宜直接作为地基土。软弱土质平均厚度不大,但分布不均匀,范围大小不一,沿山间低洼地段分布,一般具有中间厚两侧薄的特点为,厚度一般0.3~1m。n软弱粘性土平均厚度小于覆盖层的厚度,其下为硬塑土质或基岩强风化过渡带,分布稳定,强度高,压缩性低。本项目多数软弱土质不属于规范的软土范畴,但多属过湿土,不宜直接作为地基持力层。对软弱地基的处治原则:对软弱土质厚度小于1m的路段,主要采取清除软弱土质换填透水性土或砂砾石的方法。5.3.2垃圾堆积段路基处理施工方案K1+600~K1+950段为宁强县堆放生活、建筑垃圾处理场,平均厚度4~6米,路线穿越其中。由于垃圾中含有有机质和腐质物,不宜作为路基填料,因此需挖除路基范围内的垃圾,采用路基挖方内的土石填筑。5.4.施工技术控制5.4.1.零填挖路基填土高度小于1.5米时的路堤为零填路基,全线路段达不到路基强度要求的应进行路基补强处置,可换填沙砾、岩石碎削、或掺拌石灰及其它稳定材料进行处治,换填处治后压实度不小于95%。5.4.2.填土路基1)填土路基必须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填土作业应分层、平行摊铺;保证路基压实度。每层填料铺设的宽度,每侧应超出路堤的设计宽度300mm,以保证修整路基边坡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不同土质的填料应分层填筑,且应尽量减少层数,每种填料层总厚度不得小于500mm。土方路堤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压实层厚度不应小于l00mm。2)路堤填土高度小于800mm(不包括路面厚度)时,对于原地表清理与挖除之后的土质基底,应将表面翻松深300mm,然后整平压实。3)加宽旧路堤时,应沿旧路堤边坡挖成向内倾斜的台阶;所有填料宜与旧路堤相同或选用透水性较好的材料。4)连接结构物的路堤工程,其施工方法不应危害结构物的安全与稳定。5)如在路堤范围内修筑便道或引道时,该便道或引道不得做为路堤填筑的部分,应重新填筑成符合规定要求的新路堤。6)任何靠压实设备无法压碎的大块硬质材料,应予以清除或破碎,破碎后的硬质材料最大尺寸不超过压实层厚度的2/3,并应均匀分布,以便达到要求的压实度。7n)填土路堤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两个相邻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段应按l:l坡度分层留台阶;如两段同时施工,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m。8)用透水性较小的土填筑路堤时,应将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范围内;当填筑路堤下层时,其顶部应做成4%的双向横坡;如填筑上层时,不应覆盖在旧透水性较好的土所填筑的路堤边坡上。9)土石混合填料中不得采用倾填法施工,应进行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每层摊铺厚度应根据压实机械类型和规格确定。10)用土石混合料填筑路堤,压实度由现场试验确定,并报经监理工程师检验批准。5.4.4.半填半挖路段5.4.4.1.横向半填半挖路段填方1)横向半填半挖地段填方,应按图纸要求分层填筑,以免因填筑不当而出现路基纵向裂缝。2)要认真清理半填断面的原地面,根据图纸要求及本技术要求的规定将半填断面原地面表面翻松或挖成台阶,再进行分层填筑。3)填筑时,必须从低处往高处分层摊铺碾压,特别要注意填、挖交界处的拼接,碾压要做到密实无拼痕。4)半填半挖路段的开挖,必须待下半填断面原地面处理好,经监理方检验合格后,方可开挖上挖方断面。对挖方中非适用材料必须废弃,严禁填在半填断面内。5)若图纸对半填半挖路基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时,则土工合成材料的设置部位、层数和材料规格、质量要求应符合图纸要求及本技术要求的有关规定。5.4.4.2.纵向半填半挖路段填方1)纵向填、挖交界处的路基填方,应按图纸要求分层填筑,以免因填筑不当,而出现路基横向裂缝。2)纵向填、挖交界处施工首先认真清理填方路段的原地面,清理长度依据填土高度和原地面坡度而定,原地面清理应符合图纸要求及本技术要求的规定。3)纵向填、挖交界处填筑时,必须从低处往高处分层摊铺碾压,特别要注意填、挖交界处的拼接,碾压要做到密实无拼痕。4)纵向填、挖交界处常伴随着半填半挖横断面,在施工中应按图纸要求妥善安排,做到纵、横交界填筑均衡,碾压密实无拼痕。n5)若图纸对纵向填、挖交界处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时,应按图纸要求及本技术要求的有关规定设置土工合成材料。5.4.5.结构物处回填1)结构物(包括涵台背、锥坡、挡土墙墙背等)的回填是指结构物完成后,用符合要求的材料分层填筑结构物与路基之间的遗留部分。2)结构物处的回填,应按图纸和监理方的要求进行。回填时圬工强度的具体要求及回填时间,应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有关的规定执行。3)台背填土顺路线方向长度;顶部为距翼墙尾端不小于台高加2m;底部距基础内缘不小于2m;涵洞填土长度每侧不应小于2倍孔径长度。4)在回填压实施工中,应对称回填压实并保持结构物完好无损。压路机达不到的地方,应使用小型机动夯具或业主方同意的其它方法压实。5.5.施工注意事项1、路基施工前应清除占地范围内的耕植土、腐植木,水塘的淤泥,挖除树根和竹根等。2、在填方施工中应加强地表及地下排水,填方范围内不能有坑凼积水,盲沟进出口不得堵塞。软基路堤施工应控制填筑速度,避免过快的填土加载造成地基失稳破坏。软弱地基土不宜直接碾压,应铺上50cm厚的填料后进行碾压,避免地基土结构破坏。3、半填半挖路基和斜坡路堤要在除去覆盖土层的基岩上开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3m,并向内倾斜2~4%的横坡;填筑时按错台高度分层填筑并压实。4、采用土石混合料填筑路堤,当石料含量为50~75%时,每层填筑厚度应不大于400mm;石料含量大于75%或小于50%时,其压实作业应遵守技术规范中关于填石路堤或填土路堤的要求,石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度的2/3;路床面100cm厚度内不应采用土石混合料填筑路堤。5、土工格栅施工时,应先压实路基填料,格栅摊铺平整,不能有折叠和凸凹不平,四角用钢纤拉紧固定,并注意格栅间的搭接。填料表面应平整,表面严禁有碎、块石等坚硬凸出物;在距土工格栅8cm以内的路堤填料,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6cm。6n、路基施工季节性强,应避开多雨的季节。填方与挖方,挖方与预应力锚索,填方与构造物等方面协调和配合是直接影响整个施工质量和工期的重要因素。所以事前的整体施工顺序与详细的计划和施工过程中的不断调整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较为充分的周密施工组织在本道路上尤为重要。5.6.施工质量控制严格执行“三检”制度,每一层填土的开工申请必须得到监理的认可,方可填筑,填筑完成后由工地质检员、试验员自检合格后,报质检工程师检查合格后再报外部监理工程师,抽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填筑,且每层资料齐全,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填筑路基用土必须取样,试验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并在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取土场取土,不同土层不同土质应分层填筑。每层土的铺设宽度应每侧超宽30cm,以保证路基范围内的压实度。当路基填筑接近标高时,要根据设计图纸上的工后沉降量控制路基顶面标高,高程为设计标高加沉降量。若路基出现“弹簧”现象,应及时翻晒或换填处理。在天气干燥的情况下,路基表面应经常洒水并压实,防止“浮土”现象的发生。5.7.施工安全管理5.7.1.车辆安全对所有车辆建立统一的台账,每台施工车辆建立运行、保养、维修记录,并定期进行保养和维修。载重土石方运输车辆的土、石不得超过车厢边沿并装载牢固。车辆的检查、保养、维修必须有本质的安全防护措施。车辆在行驶中故障,必须有警示措施,这些警示措施需符合道路交通安全的规定。施工车辆驾驶室内禁止乘坐无关人员;必须配备灭火器;工具必须放置在工具箱内。土方运输车辆的转向轮胎严禁使用翻新胎或套胎;中、后桥的轮胎使用翻新胎或套胎的,需制定业主许可的更换标准并严格遵守。雨天道路泥泞、湿滑应停止施工。必须对施工道路、运输道路进行日常的保养和维护,防止扬尘、防止坑洼不平。建立占用公用道路施工控制程序,实施占道施工许可证管理并得到业主的书面批准。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对进入施工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统一的协调和管理。n使用证照齐全的客车运送员工上下班。经业主批准进场的施工车辆、设备,未经业主批准不准离开现场。离开现场超过五天的,按业主的规定处罚。5.7.2.边坡安全5.7.2.1.路堑边坡路堑边坡开挖、防护施工应排专职安全员全程监管,根据现场工作面的开创情况适时增排安全管理人员;路堑边坡开挖的交通安全参照交通安全管理诸条款;路堑边坡防护、防护与开挖、防护与路基、路面施工应避免上下交叉作业;路堑边坡防护与路基、路面有不可避免的上下交叉作业时,应在边坡坡脚增设安全防护网一道,安全防护网的高度应以能防止高边坡物体滑落时的最大抛落距离为易,现暂定为2m。5.7.2.2.路堤边坡路堤边坡施工应安排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监管,根据现场工作面的开创情况适时增排安全管理人员;路堤边坡防护施工应从下至上逐级施工,石料供结禁止从坡顶往下直接抛掷。路堤边坡防护与路面施工应避免上下交叉作业。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